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琰想不起来这个人。
  “是我原来的丫鬟。”
  “啊,想起来了。”刘琰点点头,这么一说她就有印象了:“她怎么了?”
  “她被卖了,我托人打听着她的下落,她现在在一个姓仇的人牙手里,可是我无办法把她再买回来,琰妹妹能不能帮帮我,帮我把她买回来。她不能再回我身旁伺候,还求琰妹妹能让人安置了她,给她一条活路。”
  “行,我答应你。”
  如果只是帮这个,刘琰肯定能帮。
  刘翠朝她点了点头。
  “你回去路上注意着些,天黑又下着雪的。”
  “我知道。”刘翠轻声说:“多谢你了,这事我实在找不着旁人能帮我……琰妹妹,你心肠好,将来必有好报的。”
  刘琰不知为什么,就问出了她一直想问的话。
  “翠姐,你有没有后悔过?”
  “要说没有,那是骗人的。”刘翠慢吞吞的说:“但我不是后悔自己私奔这事。我是后悔,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因为自己的任性,牵累了许多无辜的人因此受过,不只是桐铃一个人……他们都是被我连累。”
  说了这话,刘翠也上了轿。
  桂圆撑着伞替刘琰挡雪,见那两位客人都上轿走了,赶紧催促:“公主快进去吧,这雪越下越大了。”
  刘琰嘱咐她:“今天太晚了,明天让人去跟小哥说一声,让他派个人把那个桐铃买了,再给她安排个去处吧。”
  桂圆连忙应了一声:“是,奴婢一定记着。”
  说起来这翠姑娘也算是有情义了,一般的主子哪会把下人的死活放在心?主子做错事,受罚的往往是身边的奴婢,这是惯例,不但宫里如此,世上哪里都一样。那有情义的主子呢,还能记得捞一把,可更多的人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心上,反正奴婢都是一茬接一茬的,没了旧的还有新的。
  结果四皇子派人去办了这件事,却打听着一些别的消息,回来一说,四皇子也十分意外。
  这事儿从毛德口中又传到了安和宫,刘芳也在,一并也听到了。
  “桐铃其实已经被转卖过一次了,姓仇的这个人牙当初买到了她,看她生得端正,又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鬟,身价一定不错,就把她卖给了一户人家做妾。那家主母很凶,桐铃被卖进去之后吃了不少苦,她还想逃,于是挨了打之后又被退给了姓仇的。姓仇的本想再把她卖了,因为她有伤在身才耽误下来。翠姑娘派人打听着了这消息,没法子把桐铃买回去,但是给了姓仇的一点钱,请他先把人留着。”
  毛德压低声音说:“桐铃听说是翠姑娘托人把她买回来的,十分感激。殿下派的人还让人给她请郎中好好治伤,从她口中听说一件事,原来她不是宣王妃派人发卖的。”
  “不是宣王妃?那是王府的什么人?”
  桂圆她们都以为桐铃可能是被宣王妃发卖的,这也是常理。桐铃是刘翠的贴身丫鬟,刘翠私奔都没忘把她带上,可见是是她的心腹,也是她同人定情私奔的知情人,宣王妃处置这个丫头理所当然。犯下这样的大错,难道还留着她碍眼?万一以后事情泄露出去呢?
  结果竟然不是?
  “不是王府的人,是……”毛德顿一下,又琢磨了一下措词:“是石云廉。”
  “谁?”刘琰听着这名字耳生,还是刘芳想起来了:“那不就是当时跟翠姐一起……”
  她这么一说,刘琰就想起来了。
  是当时跟翠姐私奔的那个人!
  “是他?他为什么要卖掉翠姐的丫鬟?”
  “这……”毛德说:“据桐铃说,他们身上带的银钱不多,当时已经没钱用了,去当东西还让人给骗了一次,被骗了还不敢去报官去找回公道。桐铃想着要不就去找过去相熟的人借点儿银子度过难关,那石少爷大概一是想着没银子用想找笔钱,二是觉得桐铃跟着他们会暴露他们的行踪,就把桐铃给……卖了。”
  刘琰与刘芳面面相觑。
  两人都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
  刘翠自己不说,要不是找到桐铃,任谁也想不到事情竟然是这样。
  “他卖桐铃,翠姐应该不知道吧?”
  “桐铃说,她家姑娘不知道,是趁着她家姑娘不在的时候,叫人牙来直接把她给带走了,桐铃一开始也不知道那是人牙,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刘芳嘴唇动了几下,不知道说什么,端起茶来狠狠灌了一口:“这人怎么这样……”
  怪不得刘翠回来后不愿意嫁他,八成有这个原因吧。
  桐铃可是伺候了刘翠不少年头了,两个人情分说是主仆,但又不只是主仆。要不然刘翠跑出去谁也不带,也记得带上她呢。
  卖人可不是当件东西啊!
  “还有件事儿。”毛德索性都说了:“后来翠郡主找回来后,石家是来求过亲的。可石家夫人一派趾高气昂,话里话外那意思,翠郡主德行有亏,除了他家还能嫁谁家……”
  刘芳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这老虔婆!真他娘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刘芳进宫后言行一直十分注意,生怕自己有什么不得体的行为被人拿着错儿。可眼下她爆了一句粗话,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过分,刘琰还附和一句:“没错!嫁谁也不能嫁他家!什么东西!”


第一百七十一章 贬谪
  毛德敢这么跟公主们说,也不是他自作主张。
  毕竟这种事儿说给未嫁的姑娘听,总归是不妥的。是四皇子思量之后说:“这事儿也不用瞒她们,说一说也当是给她们解闷。”
  毛德应了,来的路上他就想,殿下让他说这个,八成是想给公主们敲个警钟,外头那些会花言巧语的小白脸儿可没几个靠得住的,一肚子花花肠子,知人知面难知心哪。
  公主们知道这个,以后自己遇事也能多长个心眼儿,免得受骗吃亏,上了当再后悔那可就晚了。
  说真的毛德觉得不管是三公主还是四公主,哪怕是现在正在禁足的五公主,都不是那种糊涂姑娘,那主意正着哪,私奔这种事她们可干不出来。
  “怪不得翠姐不愿意嫁他了,这种靠不住的人……还有个那么刁毒的婆母,就算她以郡主的身份嫁过去也讨不了好,那老太婆攥着她失德的把柄,还不把这事儿唠叨一辈子啊!”
  刘芳也说:“是她儿子引诱人私奔,完事儿再倒过头来说别人失德!真……”刘芳还想骂人,看看场合不合适,又硬咽回去了。
  想骂人的不止她一个,连桂圆她们在旁边听着也觉得这石家当真是个大火坑。翠郡主虽然现在许婚的人家门第不高,又要远嫁,可未必就会比嫁入石家过得差。
  “两位公主,我们殿下还让送来了一些小玩意儿,给两位公主打发时间用。这冬日里天寒地冻的,总待在屋子里头也怪闷的。等天气暖和些了,殿下说陪着公主去踏青去。”
  “行,那你回去替我谢谢小哥,我等着他带我出门。”
  毛德把话都带到,就赶紧告退了。毛大公公可是忙得紧,四皇子是皇子,哪怕是年少的皇子,那事情也多得很,不是公主们可比的。要毛德说,公主们那上课也叫上课?一天到晚逗逗鸟喂喂鱼再抽空写两页字,日子过的那真叫一个悠哉。伺候着这样的主子,安和宫这些宫女儿太监们也是够清闲的了,这个冬天瞧他们一个个吃的满面红光,赏钱也没少拿。
  可要让毛公公跟他们换换?
  那可不换。
  跟着公主们,顶天了有什么出息?将来随嫁出去当个公主府的管事?太监因为身份的局限,很多出头露面挑大梁的事儿轮不着他们。
  有什么出息?人年轻的时候吃点儿苦受点累是好事儿,从年轻时候就开始过清闲日子,那将来呢?这么清闲一辈子?那跟废人有什么两样?
  毛公公的心思可大着呢……他可不想将来就这么混吃等死过一辈子。
  毛德进殿回话的时候殿内不止四皇子一个,还有三位客人。
  一位是四皇子的表兄,曹家二公子曹仲言,然后另外两位就是近来和四皇子交好的赵磊、陆轶两个人了。
  赎买那个丫头桐铃的事情就是曹仲言去办的,毕竟四皇子不好让自己手下的太监或是侍卫去办这事,而曹仲言就不一样了,他交游广阔,虽然身上只有个五品的侍卫衔儿,但曹二少在京里那面子是不用说的,要办这么一件小事儿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我让人把她安置到京郊庄子上了,吩咐庄头老婆好生照应,毕竟这身上伤挺重的。”
  四皇子问:“可能治好吗?”
  “还成,都是皮肉伤,养好了以后做活什么的不妨碍——就是,”曹仲言顿了一下才说:“听说养好了身上也要落不少疤。”
  对男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事,男人嘛,只要筋骨没伤损,以后还是条好汉。可女人身上落不少疤,怕是不好嫁人了。
  “先将养着吧。不知道她还有没有亲人,若有的话,问问她要不要去投奔,想去的话还了她身契,再给她些盘缠。若是不想去,就在庄子上给她寻个好些的差事。”
  曹仲言一笑:“我知道,这事儿你不用管了,包在我身上。”
  不过安置一个丫头,这件小事对他来说微不足道。丫头事小,还有件事情就正经多了:“石家那个,怎么处置?”
  四皇子吹了吹茶叶片:“这个不用我们操心,洮郡王那边已经问过了,石朝来今年京察考评是中下,他手下出了好几个纰漏,哪怕不追究他失察和包庇,一个怠惰总逃不掉了,估计会贬官出京。”
  石朝来就是石云廉的爹,那位刁悍的石夫人的丈夫。
  妻儿这般行事,石朝来难道一无所知?
  若他真不知道,那他实在庸懦无能,修身齐家,他这齐家一项就差了。
  如果他知道……那为这事儿贬官外放,也一点儿都不冤枉。
  真以为皇家的便宜这么好占的?
  石云廉拐带郡主私奔,还好他小子没有胆到包天敢有什么越轨之举,否则今天他是不是还能留条命那就不好说了。
  石朝来贬谪的地方,洮郡王都暗示过了,挑中了西南一个很偏远的郡县,这一任起码五年,五年后他能不能回京……那还另说呢。穷乡僻壤难出政绩,更不利于巴结上官拉关系,一切正常的话,石家这辈子大概也回不了京了。
  “你去把靴子换了,再喝碗热茶去。”四皇子不是不体恤下人的人。前几日下的雪,出去一趟靴子上难免沾了泥水,这个天儿可是会冻伤人的。
  毛德赶紧应一声,出去换了双靴子,又匆匆灌了碗热茶来回话。
  “……三公主和四公主气愤难平,骂石家做事忒不地道了。”毛德说:“三公主气的差点儿把茶碗都砸了。”
  “还说什么?”
  “啊,还说石云廉……”不是个东西这话似乎不大好说,毛德把两位公主的话美化了一下:“虚伪小人,无能无耻。”
  四皇子很满意。
  他让毛德去东苑就是为了这个。
  把这事儿告诉妹妹们不是为了让她们一起恶心,而是为了让她们知道人心险恶,只会说漂亮话的男人靠不住,而且私奔这种事情打死不能做。
  否则被欺骗又被抛弃的刘翠就是前车之鉴,而刘翠身边的桐铃遭遇更是可怜。


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程
  看时辰不早,天色又阴沉,曹仲言他们就起身告辞了。
  “这天儿不好,我也不虚留你们,回去路上当心路滑。毛德,让人把东西备好。”
  三份礼物,给曹仲言的那份最厚,倒不是因为两人是亲戚,而是给曹家其他人都捎了一份儿去。曹家老太太虽然不在了,但曹夫人、几位表兄、连带着其他人,都有上元糕,锦缎这些节礼。
  曹仲言并没推辞,只是笑:“皇上与娘娘的节礼早就赏下来了。”
  “那是父皇母后的赏赐,这是我自己的心意,不一样的。再说这节都过了,上元糕这会儿已经不金贵了。”
  给陆轶和赵磊的两人也是一样的东西,一人一份儿。陆轶笑着说:“都说宫里上元糕做法和民间不一样,这回能吃个够了。”
  “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只是因为一开始上元糕做了是为了应节,要供神佛的,所以不用荤油,我有一次在小厨房看见他们做上元糕,一点儿油腥都没有,里面主要用了糯米粉和豆粉,所以吃起来特别清淡爽口。”
  给赵、陆二人的除了糕点布匹,还有别的东西。
  “这是四公主托我转赠的,谢你们送她灯笼。”
  给陆轶的是墨,赠赵磊的是纸,交由小太监捧着送他们出宫。
  到了宫门,曹仲言非要送他俩,顺手就接过了那个礼盒:“我瞧瞧你俩这得的什么好东西。”
  打开来看是一块墨,曹仲言顿时没了兴致:“嗨,我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呢。”
  陆轶说他:“这就是你不识货了。这墨是有名的林州墨,又名香墨,你闻闻,是不是有股香味儿?”
  曹仲言凑近了闻闻:“我闻着都一样,怪冲的。”
  赵磊笑着说:“这样闻确实有点冲,等化了水研开了,就有一股扑鼻的香气,写在纸上,那香气可以留存许久,这墨可贵着哪,因为是贡品,外面的人想出一两金买一两墨都买不着,公主这礼送的可大方啊。”
  “四公主这性子……”曹仲言笑着说:“她从小就不是个小气的人。她小时候一直住在我们家里,外祖母格外疼她,鸡蛋这东西舍不得给旁人吃,独愿意给她吃。那会儿又有灾荒,又有战乱,家家日子不太好过,我和四弟那会儿正嘴馋的时候,老惦记她那碗蒸鸡蛋,她就背着母亲天天分我们一大半,自己只吃了两口。后来母亲又生小五,她自己干脆一口也不吃了,全让给了别人。”
  赵磊也看了自己得的那盒纸。
  四公主八成是觉得他过得太清苦,画具颜料这些东西又贵,送的都是上好画纸,整整一匝,象是生怕他不够用似的。
  公主不仅不小心,而且很细心。
  送到了街口,两人下了车别过曹仲言,走路回赵家。
  “不知道公主怎么想起送你墨?是不是催着你快把那游记的下册写好?”
  陆轶笑了。
  上次见面的时候公主是催他来着,他在外头天南地北的无处不去,可写出来的地方才几处,现下印出来的那一册根本不够看的。
  “我猜公主多半没那么想,不过送东西,除了文房四宝这些别的也不合适啊。”
  他俩又不是小孩儿,公主总不能把他们当小孩子一样赏赐些金银锞子锦缎尺头,更不可能送他们些糕饼点心首饰宫花吧?说来说去,也就是笔墨纸砚书本这些东西了。
  “得了这么好的墨,那你的游记下册赶紧写吧。”赵磊捧着那些画纸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他这两年日子过的不算太窘迫,画画也还是能画得起的,可是这样上好的纸可不是想有就有的。
  这纸的好坏很紧要,赵磊最穷的时候,把庙里用的那种黄纸都拿来练画技,那画纸何等粗糙,纸面凹凸不平,墨线在上头也变得弯弯曲曲的不平整。还有那种最便宜的,八分银子一刀的劣白纸,一沾墨就晕开,实在难用。后来他画技长进之后,日子比以前也宽裕了。去年一年他靠着画技,养家糊口是没问题了。
  一到家赵磊就迫不及待的裁了一张纸铺开在案上,研墨蘸笔,那笔锋落在纸面上,勾划出一道蜿蜒流畅的墨线。
  “真是好纸!用这样的纸画画,当真是顺手。”
  那种心随意转的感觉,落笔画出来的与心中想的一般无二,这种感觉非要说,那就两个字:舒坦。
  陆轶笑着说:“行了,你过了瘾就先把纸收起来吧,这会儿天太冷,墨易凝着,下雪天纸也易潮,不是做画的好日子。”
  一句话提醒了赵磊,赶紧把剩下的纸装回盒子里,再珍重的收进柜子里:“我肯定会省着用的!这样的纸可不能拿来练手,得正经的作画时再拿出来。”
  陆轶把玩着手里的的一支排笔,看赵磊那珍而重之如获至宝的样子,忽然问:“过了年你也又长了一岁,有没有想过前程的事?”
  赵磊有些疑惑的看着他:“前程?陆哥你怎么想起说这个?”
  “我不能问啊?”
  “不是不是,”赵磊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陆哥你以前从来不提这些事的。”
  “那你说说,想过没有?”
  赵磊坐下来,提起壶倒了两杯茶,分了一杯给陆轶——在宫里他没敢多饮茶,生怕要出恭不方便,刚才又忙着试纸,这会儿才觉得口干舌躁的。
  灌下一杯茶,赵磊说:“想是想过……可是我既不是当官的材料,又没有做生意买卖的本事。倒是重阳节那会儿孟驸马同我说过一次,说若我有意,可以替我在工部或是翰墨馆谋个差事,我想着翰墨馆不错,既有事情做能谋生,又有与旁人切磋长进的机会,更有机会看到许多历代名画珍藏,是个好去处。”
  赵磊自知自己没有八面玲珑的本事,更不会同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这样的人,给他个官他也做不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