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凭什么不足够呢?得看跟谁比。跟勤政殿书斋、跟宜兰殿皇后娘娘起居的殿阁比,那自然是不够的。但是跟一般人比,宫外的百姓人家还没那个本钱一天到晚的烧火取暖呢,顶多晚上一家人都待在屋里的时候烧一点炭,趁着这个暖和劲儿睡觉。宫里头也是一样,少有几个主子能这么奢侈,因为曹皇后本身就是个节俭的人。她也挺节省的。有外命妇请见的日子,正殿当然要暖和些。一般的时候,她日常起居都在侧殿,有时候在后殿里,正殿和寝殿倘若没人,就不会白白烧着炭取暖了。
  衣服裳这东西够穿不够穿也是一样的道理。穷人家过年能做件袄子就算不得了的大事了,有的人家一家人只有一两件冬衣,没衣裳怎么办?裹着被子不出门呗。
  给麓景轩送的炭,绝对不可能支持一天到晚十二个时辰不断的点着。衣裳呢,够穿,还有一身儿可以替换,已经很不错了。反正五公主这个冬天只怕放不出来,既然不用见客,衣裳也用不着成箱成箱的做。
  至于其他东西,比如门毡、帐幔挂帘、窗纸、地毡这些,能省则省。
  哪怕将来五公主为这事儿吵吵英罗也不怕。
  她可没克扣虐待五公主,东西是她看着一样不少送去的,要是五公主说东西不够使,那只能说她自己奢侈惯了,过不惯思过反省的日子。
  回完这事,英罗伺候曹皇后吃药。
  “娘娘这些日子气色好多了。”
  “我也觉得身上轻松些了。”
  曹皇后早年有好几年日子过得艰难些,生完四公主之后连一滴奶水都没有,身子着实亏虚太多。现在日子倒是不艰难,就是操心的事情不少。太医院院正带着两个徒弟专门照料皇后娘娘的凤体,有病没病也得天天过来,补药更是没有断过。
  喝完药漱过口,曹皇后翻了翻手边做了一半的荷包,忽然问:“你觉得他们两个人怎么样?”
  这话问得有点没头没尾,换个人怕就要答不上来了。
  可英罗不是旁人。她贴身伺候曹皇后这么些年了,曹皇后的远虑近忧她最清楚。
  “娘娘说陆公子和赵公子?”
  “嗯。”
  “奴婢觉得,两个人都不错,陆公子生得俊逸英挺,既有从小练武的好底子,现在还能自己写书了,称得上是文武全才。赵公子文弱些,可也是十分斯文有礼。”
  曹皇后点了点头。
  她也觉得今天见着这两个年轻人都不错。
  这几天事情虽然多,曹皇后还和娘家嫂子说起了刘芳的亲事。
  刘芳说是女儿,实际上是侄女儿,曹夫人也算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并不拿她当外人,还帮着曹皇后一同商议过。而且曹夫人还说,若着实没有合适人家,自家也可以。曹夫人也有三个儿子,老三还未成亲。另外曹夫人娘家还有一把侄子,其中她二兄家的两个儿子都十分的有出息,可以称得上年轻有为,不至于辱没了皇家公主。
  女大当嫁,嫁什么人可是马虎不得。
  不比大公主那么仓促,也不象二公主那样由皇上决定,刘芳的亲事曹皇后觉得尽可以从容些,好好挑一挑。
  年轻人不少,但要挑出一个合适的还需要仔细斟酌。
  本来福玉公主还想替这个妹妹再安排几次宴会、游园,让她借机会好好看看,结果她一有身孕,就不宜操劳了。不过她和孟驸马一合计,递了张名单给曹皇后,供曹皇后参详挑选。
  没见到赵磊之前,曹皇后就在名单上看到过他的名字了,当时曹皇后没留意这个年轻人。和其他人相比,赵磊不算出众。
  说是尚书的孙子,但老尚书已经亡故,他自己又没有功名官职,赵家还有官职的人只有两个,而且同他只算是同族。
  所以赵磊这个官宦子弟的官宦二字其实是名存实亡的。
  孟驸马把赵磊算在里头,是看着赵家怎么说也算是名门之后,而且赵磊本人品行是没有问题的。
  曹皇后今天也看出来了。
  两个年轻人站在一起,陆轶更出众,这个谁都看得出来。但是曹皇后也一眼就看得出来,陆轶的性子太硬太倔了。虽然看起来他象是比陆磊世故懂事,说话得体,但是曹皇后是什么人?陆轶要是不倔,就不会跟他父亲顶着对着干,赵将军曹皇后是见过的,连他都拿自己儿子没办法,陆轶的性子软和得了吗?再说,几年里头南北漂泊,居无定所,这心也太野了。
  谁家招女婿愿意招个这样儿的啊?好么,说走就走,几年都能不着家,有丈夫跟没丈夫一样,这不是活活把自家女儿推进了火坑嘛。
  所以曹皇后一点儿也没考虑陆轶,倒是觉得赵磊不错。
  家世是单薄一点,但是做驸马,家世反而最不要紧。听说前朝有的公主选的驸马甚至出自贫家,字都不识几个。这样的人骤然一步登天富贵了,自然对公主千依百顺。
  英罗其实早就有件事儿想跟曹皇后说,只是没拿定主意。眼看着曹皇后在考虑三公主的驸马人选,英罗犹豫了下,还是开了口。
  “娘娘,奴婢前些日子听说了一件事。”
  “嗯?”曹皇后抬起头来。
  “奴婢听说,三公主似乎对李家一位公子有些意思。”
  曹皇后并没有闻之色变,反问她:“哪个李家?”
  “李宗滔大人。”
  曹皇后嘴唇抿了起来:“是李家玉郎啊?”
  “不是李崆,是他的弟弟,现在也在宫学念书的。”
  “都一样。”曹皇后并不多意外。
  李宗滔她见过,李宗滔的长子、四次同样在朝为官,李家人一脉相承生的好,不是一般的好,喜欢李家公子的姑娘也不是一个两个,甚至不是十个八个。


第一百三十章 书痴
  曹皇后并没有怪刘芳的意思。
  她也年轻过啊。
  年轻人的心总是跳得更欢快,不由自己控制。
  她也相信刘芳守礼节知分寸,不会做出什么过火的事情来。
  年轻姑娘一时糊涂没什么,用不着人去拦去劝,过一段时间,她自己就会从这种迷恋中清醒过来,就象患了一场大病,但病总会好,而且从此后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
  云罗快步进来,笑眯眯的回禀:“娘娘,皇上来了。”
  曹皇后扶着英罗的手站起来,忍不住又往门口迎了两步。
  宫人掀起帘子,皇上迈步进来。
  随着帘子掀起,外头的冷风跟着灌进来,皇上也披了一件斗篷,上头沾着零星碎雪。
  殿内暖和,那些碎雪沫儿很快变成了水珠,斗篷解下来略抖一抖,水珠就纷纷滑落下来。
  皇上握着曹皇后的手坐到榻边:“今天身子怎么样?”
  曹皇后说:“还好。”
  她早年生孩子时受寒、身子亏损,一入冬腰就撑不住,坐得时间稍长一点就开始疼痛。虽然这些年小心保养,但终究去不了病根。
  “药可都按时服了?”
  这话是问一旁的英罗。
  英罗一点儿也不敷衍,恭恭敬敬的说:“娘娘今天早起用了一次药,午膳后又用了一次,都是按着太医的吩咐煎的药,时辰药量都分毫不错。”
  皇上点头:“那就好,千万别一忙起来就不把自己的身子当回事。”
  曹皇后一笑。
  她怎么能不把自己的身子当回事儿呢?她还有那么多事儿没有做,办完刘芳的亲事,她要好生给琰儿挑个驸马,还要看着她生儿育女——唉,倘若生下孩子随了她,那肯定又是个不省心的淘气包。
  为了外孙,她也得努力让自己长命百岁才行啊。
  皇上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总算是下雪了,只盼着明年能风调雨顺……”
  哪怕是皇上、皇后,天底下没有比他们夫妻更尊贵的人,也不能够事事顺心如意。
  曹皇后反握住皇上的手。
  纵然世事不能尽如人意,至少此时此刻他们心满意足。
  外头雪珠扑在窗纸上簌簌作响,屋里头也格外静谧安逸,笔锋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刘琰头也没抬,随口吩咐:“把窗子开一扇。”
  门窗紧闭,身边又有熏笼,热气烘得人昏昏沉沉的。刘琰最怕闷,哪怕三九天也要开窗子透风。
  小津将窗子开了半扇,又退回原处站着,手上功夫不停,将整张阔纸铺开,用银柄的裁纸小刀把纸裁成一张张合适大小,码得整整齐齐放在书案一侧。
  刘琰发现他裁完这一叠纸之后就没动静了,抬起头来活动了一下脖颈,顺带转过头看了一眼。
  怪不得小津不动了,他正低头看着书案上一本摊开了的书,瞧他那入神的样子,大概全副心神都投进书里去了,完全忘了身外的一切。
  刘琰忍不住觉得有点好笑。
  她以前听说,有那种爱书成痴的人,遇上一本好书,真是废寝忘食,连时辰昼夜都忘了,一心只沉浸在书里,哪怕身边电闪雷鸣,又或是有人扯着嗓子大声叫唤,他们一样充耳不闻。
  小津平时话就不多,而且十分珍爱书籍。听桂圆说,他能一天一天的泡在书房中,一步都不出来,有时候连饭都会忘了出来吃。
  看起来他还真是个爱书之人,怪不得当初宁愿在锦秀阁当差,不愿意到安和宫来呢。
  他看的不是旁的书,就是刘琰今天带回来的待印的样书。书名还没有定下来,小哥想了两个,赵磊帮着想了一个,感觉都沾点边,又都不是最合适的。
  最后这样书各人取一册带回去,看看是否有什么遗缺疏漏之处。宫坊的人很是用心,里头想来不会有什么大的错漏,别字漏字能增补的也都增补上了——反正刘琰觉得她是看不出什么毛病来,拿回这册样书也是为了抢在前头过过瘾。
  陆轶说自己读书不多,做不出什么正经的文章来,可刘琰觉得他写的挺好。文字直白但又不粗俗,简单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的既周全又鲜活,让人仿佛能透过这白纸黑字,真的亲眼见到当时的情景一样。
  这书里不光写了好玩的,还写到了一些好吃的,有些她吃过,有些连听都没听过。陆轶这个人也真是,就算是一些平常的吃食,到了他笔下,怎么也显得那么非同一般,特别的好吃。常见的比如豆腐脑、汤面、油炸糕,酥糖,肉饼,不常见的就多了,比如赵轶写他在山上捉了一种没见过的鱼,剖了肚子不去鳞,直接抹一点盐在火上烤了吃,鱼鳞本就细密,被火烘得焦黄酥脆,把外面这一层拨开,里面的鱼肉雪*嫩,毫无腥气,而且入口即化根本不用嚼。
  看得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只是赵轶说这种鱼京城没有,起码这几年里他只在那么一个地方看见过,刘琰更不可能弄来一条解馋了。
  人嘛,就是这样,越是吃不着,就越是惦记着。桂圆过来问晚上她想吃些什么的时候,刘琰脱口而出:“吃鱼,烤的鱼。”
  桂圆也渐渐习惯了自家主子想起一出是一出。昨天还说今天要吃香果羹,今天又改了主意,羹也不吃了,改口要吃鱼。


第一百三十一章 针线
  “好好好,奴婢这就让人去膳房说一声,今晚一定让公主吃上。不过天儿挺冷的,又下雪,公主要两道热汤菜吧?上次张公公用口蘑、菌子什么的吊汤,菌子都快熬化在汤里了,叫个什么汤来着?”
  “叫一口鲜。”银杏笑着在旁边凑一句:“确实鲜的让人想把舌头也咽下去。上回公主把剩的汤赏了我们,那个味儿到现在奴婢还惦记着呢。”
  刘琰乐了:“说来说去是你们俩馋了,借着我的名儿医你们的的馋痨啊。那就要个汤。”
  说笑归说笑,刘琰也知道桂圆和银杏不是那种嘴馋的人,就是因为下雪,想让她吃暖和些。
  与安和宫相距不远的麓景轩里,却是一片清冷。
  “冯姑姑,外头下雪了。”
  冯尚宫点点头:“你帮我把布边拽平。”
  小宫女雀儿应了一声,褪了鞋子爬到床榻那头儿,把被面儿和棉絮一起捺平捋齐。
  “姑姑,这样成吗?”
  “嗯,好了。”
  冯尚宫将针在发间蹭了蹭,熟练麻利的做起活儿来。
  雀儿在一旁帮着缠线,由衷地说:“姑姑的针线活儿做得真好。”
  冯尚宫只是一笑。
  要不是现在日子突然变得艰难起来,连她自己都要忘记了。
  已经好些年不用自己做活儿了,初进宫的时候大宫女们教她们纫针、拈线,绣裙边儿,做坏了可是要挨骂的,有时候甚至会挨打。那时候她别提多厌烦做针线女红了。
  等她也成了大宫女,才知道那时候大宫女让她们天天做活儿并不是苛待欺压,宫女们差不多都是这么过来的,即使不做针线,也有别的活计磨她们的性子,磨到她们变得逆来顺受懂得忍耐才算功德圆满。
  冯尚宫这些年来过得也算是养尊处优,很久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做活。
  不过现在不做不成。
  麓景轩里只剩下了这么几个人,原来几十个人做的活儿现在得几个人做。虽然人少了事情也少了,可是到了换季的时候,冯尚宫还是领着人从早忙到晚,一刻也闲不下来。
  过冬的被褥棉衣都已经送来了,数量勉强还够,只是成色不能跟以前相比了。以前给五公主送的被褥,里面絮的都是上好的丝棉,又轻又暖,躺在那样的被褥里感觉象是躺在云堆里一样,睡的别提多舒服了。
  今年送来的可不是上等丝棉被了,被子没有那么厚,那么轻软。冯尚宫拿手一摸,就知道里面应该用的是旧棉花。
  旧棉花倒没什么,就怕还有人做手脚。
  冯尚宫紧赶慢赶,把棉被都拆了,掏出里面的棉花仔细检查过,才重新絮好,把被子缝起来。
  她这两天净忙这事儿了,一直低着头,现在觉得脖子酸的抬都抬不起来,就好象脖子肩膀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可好在被子是都改好了,赶上今天下雪,正好可以给公主换上。
  要说麓景轩的日子难过不难过?
  那自然是难过的。
  一切供给都卡在“刚刚”够用这条线上,要说缺衣少食吧,还算不上。可要说过得好,那肯定不够。衣裳将将够穿,至于颜色、质料、花式……那些就别讲究了。至于吃食,膳房的人实在太万恶了,五公主平素喜欢吃的一样不见,倒是五公主从来不吃的天天送来。苦瓜、韭菜、大蒜、肥肉……这些东西五公主以前不要说吃,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说看了就会恶心。
  昨天送来的面饼,里面居然还给加了馅儿。冯尚宫还想着膳房的人怎么会这么好心,难道他们不知道五公主喜欢枣泥馅饼?结果把饼掰开来一看,里面净是枣皮儿,枣一老,硬的嚼不动的那种皮,可不能算是枣泥。再一尝,这做馅儿的枣子怕不是坏的,咬一口根本不香甜,反而有股酸苦味。
  送这枣泥饼来根本不是膳房存了好心,分明就是为了恶心人。
  结果五公主看了那饼居然也没发作,只是没有吃她,晚上只喝了粥。
  五公主近来瘦的很厉害。
  这个年纪的姑娘原本应该跟花儿一样,面颊娇嫩、饱满,透着生机勃勃的光泽。五公主从被关起来之后时常发呆,胃口很糟,人很快就瘦了下去,衣服穿在身上显得空荡荡的。
  冯尚宫原本担心五公主被禁足之后会按捺不住脾气,比以往越发任性狂躁,也做好了当出气筒的准备。
  结果五公主的表现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五公主简直象是换了个人一样,不吵不闹,甚至很少走出寝殿。除了抄写宫规和经文,她几乎不做旁的什么事,就象有谁把她的精气神儿都吸走了一样。
  雪越下越紧,冯尚宫看着两个小太监把炭盆搬进屋里,又领着小宫女把五公主的被褥换过了,一转头却没看见五公主的人,险些把她吓出一身冷汗来。
  近来冯尚宫最担心的就是五公主生病,还怕她想不开。
  她的生死荣辱算是牢牢捆在五公主身上了,就算禁足了,五公主也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受罚归受罚,倘若她有个好歹,冯尚宫不觉得皇上和皇后能饶过自己。
  “公主呢?”
  “公主刚才往门边去了,说想看看下雪。”
  冯尚宫赶紧朝外走,掀开门帘,看见五公主确实站在廊沿那里扶着栏杆站着,这才松了口气。
  “公主怎么站在这儿?要赏雪在屋里也能赏,开一扇窗就行了,这里风大,公主当心着凉。”
  “嗯。”五公主应了一声,看着那些纷纷扬扬的雪花,脚下没有挪动:“这是今年冬天头场雪,我想看看。”
  唉,这性子看着不暴躁了,可骨子里的执拗却一点儿没改。
  冯尚宫没办法,赶紧让人把伞拿了来,又给五公主披上一件短氅衣,她撑着伞陪着五公主在这儿站着。
  五公主也不出声,冯尚宫实在不知道这下雪有什么好看的。她盼着这雪别下太大,也别下太久,天儿要是太冷,怕烧的炭接不上。要想省炭,最好就是把现在剩下人都集中起来,大家白天都待在一个屋子里,这样只要拢一个炭盆儿就行。茶房屋子小,倒是合适,屋子也亮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