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喜嫁-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宫女赶紧起来,慌乱的去开箱子取衣裳。
邓才人站在门口看着这实在不象样,吩咐自己的宫女也过去帮忙。
两个人比一个人强多了,她们在箱子里找了找,最体面的一件衣裳就是水红色的,潘才人得册封的那天穿的那一件。这件衣裳只穿过那一天就收在了箱子里,比其他衣裳都鲜亮。
这件衣裳,邓才人也有一件,不过她那件是粉紫色的。
当时宫人替她们量体裁衣,又拿了料子给她们挑,潘才人手快,先把红的抢了去了,所以邓才人只好在剩下的料子里面再翻寻。
比起黄、绿、蓝这些料子,也就粉紫还不错了。
然后今天这件红衣裳又成了潘才人的装裹。
宫女替潘才人换上了这条裙子,又把她的头发勉强梳好。病了多日,潘才人的头发象烂枯草一样了。
邓才人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以前听的一段戏文,戏里的小姐虽病了,却仍然是个病美人。
唉,一病哪来的美人,形容枯槁,不管之前有多少美貌,现在也只有吓人了。
邓才人的宫女比较机灵,梳好头发,又翻寻出潘才人以前用的脂粉等物,替她再做一番妆点。
脂粉掩饰了已逝的人那难看的脸色,画眉,再涂了红唇,潘才人看上去真的体面多了。
“这些……”潘才人的宫女捧出个小小的匣子,里面有为数不多的几样首饰。
“不用给她戴了。”戴上之后,不过是便宜了旁人,潘才人并不是要入殓下葬,这些首饰戴上了也保不住。
她们这边收拾好,陈嫔也过来了。她看着人把潘才人从床塌上抬下来,用布罩起,悄没声息的就抬走了。
陈嫔也看见了潘才人被拾掇得还算齐整。
邓才人和潘才人一比,很安分,也很识时务。
对于识时务的人,陈嫔也愿意给些方便。
“银露轩这儿偏僻,本来你们两个在这儿还能作个伴,现在她没了,你一个人住这儿不相宜。你让人把东西收拾收拾,再过五天日子不错,你搬到福宁殿来住吧。”
邓才人回过神来赶紧向陈嫔道谢。
她也不傻,银露轩现在已经跟冷宫没两样了,她住在这儿别说想过好,只怕以后衣食起居都难以周全。
迁到福宁殿就不一样了,虽然说住到了陈嫔和王昭仪眼皮子底下,时刻有人看着,但是这有人带携,头顶有人罩着,好处是一言难尽,至少以后衣食是不用愁了。
伺候邓才人的宫人太监顿时喜气洋洋!这破地方他们早就住够了!能去福宁殿,简直是一跤栽进了云堆里,想都不敢想啊。
半天之前他们还愁云惨雾。银露轩就这么点大的地方,住了两个人,病死一个,剩下的一个怎么看也让人觉得晦气,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他们有的在琢磨怎么再谋个出路,有的就满心悲苦,觉得这辈子算是完了。
没想到这喜事来的那么快。
他们这边欢喜,越发显得潘才人那边剩下的三个人可怜巴巴。
一个宫女,两个年纪不大的太监。潘才人在的时候,他们好歹还有主儿的,有个差事干着。现在潘才人一没了,他们成了孤魂野鬼,以后尚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你们把东西收拾一下吧,”邓才人也帮不上他们,她哪有资格对旁人发善心:“明后天的,内宫监的人就会来带你们了。”
那三个人里,只有一个太监应了声是,其他两个人都象傻了一样。
邓才人叹口气:“潘才人没有家人了,她留下的那几件衣裳、首饰,你们三个看着分了吧,等回头内宫监的人来了,你们多少能打点打点,没准儿还能再分个更好的去处。”
潘才人只有那么点可怜的东西留下。
邓才人和她经历差不多,不过邓才人好歹是有些积蓄的,首饰、银子都有一些。有的是月例,有的是得的赏赐。得封才人的时候,皇后娘娘也没小气,每人都给了厚赏。
可潘才人这……钱匣子也是空的,首饰也没剩几件。
也不知道都叫她怎么抛散了,反正邓才人见过两回,她拿银子、东西,想疏通门路求见皇上。
根本没有用处,那些人不过是白诳她。
潘才人这病,其实没人害她,她纯粹是自己不想活了,总往作死的路上奔。
宜兰殿。
小顺子跟英罗说:“都处置妥当了,没惊动什么人。”
英罗点点头,端着茶进殿。
殿内刘琰正跟曹皇后说:“母后这预备的是什么?”
曹皇后笑着把单子给她看:“赏人的东西。”
单子一份儿一份儿写着名,上面东西都差不多,全是有身孕的人进补安胎的,还有就是一些吉庆的物件儿。
小朱氏的,吴小惠的,刘娥和几位已嫁的宗室女的……
得,好象一夜之间她身边熟悉的人纷纷成亲生子,无一例外。
刘琰眨眨眼:“那到了明年这时候她们再进宫请安,岂不满地都是小萝卜头?”
英罗笑着说:“那是好事呀,子嗣繁茂那是盛世太平,兴旺发达之兆。”
行吧,这确实是好事。
曹皇后特意问:“安王妃的身子如何?太医这几日去请过脉吗?”
“太医说倒是没什么,就是安王妃的身子有点儿虚。安王妃说这些日子夜不安枕,白天也总是精神恍惚,食欲不振。”
一百个人怀孕,能有一百种完全不同的症侯,有人爱甜有人爱酸,有人喜酸有人喜辣,有人浑身酸疼,象安王妃这样心神不宁精神不好的也有。
“她是头一次怀胎,心里不安也是难免的。她娘家人不是也在京吗?可以让亲人多陪陪她,兴许能好些。”
第五百二十六章 抹额
曹皇后问:“老大呢?他这些日子干什么呢?”
“皇上不给安王指派了个礼部的差事么,听说安王倒是常去礼部,早出晚归的,还挺上心的。”
曹皇后没说话,低头抿了口茶。
长子对小朱氏不满意,这个曹皇后知道。
长相、家世、谈吐举止……反正样样不满意,但这是皇上发话,安王不得不娶,而且还得捏着鼻子同她过日子。
现在小朱氏有孕,安王倒好象解脱了一样。他以前身上也挂着差事,但可没有这么勤快,现在礼部有什么差事办?他倒天天早出晚归了。
可这事儿又有什么办法呢?就算是皇上,也只能下令让儿子成亲,不可能再下令让他同王妃恩爱。
皇上也有管不了的事情。
其实在长子丧妻之后,曹皇后并不赞同皇上说的,让儿子再娶个朱氏的姑娘。
成亲不比旁的,这是娶回来一个人一起过日子,不是买回来个物件儿,也不是礼聘个属官,白天两个人要一起过活,说话,晚上还要同床共枕。娶个不合心意的,怎么看着都不舒服,白天晚上的不舒服,这份儿难受可能一直要持续到死。
也许皇上有皇上的考量,也许他是想磨砺儿子,但是曹皇后觉得要磨砺孩子完全可以换个别的法子,为什么要在他娶妻的事情上难为他呢?
曹皇后也不是没有为这事反对过,但皇上只说:“此事朕已经有了决断。”
皇上在她面前,很多时候还和过去一样。
但是那次他自称不是我,是朕。
曹皇后就知道那事她不能再劝了。
小朱氏嫁过来之后,他们夫妻两个看起来过得还不错。
这个不错是把小朱氏和先前的朱氏相比。起码小朱氏安静,识趣,从来没有象朱氏那样跟大皇子天天吵嚷甚至于要动手。
很多人都觉得,夫妻间的情分,天长日久总会有的,再生了孩子,那就真真正正是一家人了。
曹皇后觉得这事儿放在安王身上……不见得行得通。
知子莫若母,曹皇后知道自己的儿子,他看起来是个很随和的人,随和到几乎有些没脾气,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很懦弱,但是他如果认准一件事,那是决不会变的,非常执拗,他不会向旁人倾诉心事,只会憋在肚子里。
孩子虽然都是自己亲生的,但是几个孩子全是不同的脾性,没有一个重样的——也和父母不相同。
比如现在身边这一个。
刘琰想给曹皇后做个抹额。
哎哟一听四公主要表孝心,满宫里都跟着忙活起来了。先是选样子,选料子,刘琰想裁剪的时候,一堆人围着她虎视眈眈,好象生怕她剪着自己的手一样。
其实照英罗看,四公主完全不必这么劳动她自个儿,她只要说一声,旁人就能把什么事儿都能预备得妥妥当当的,最后公主收个针,或是绣上那么几下就行了,这样才叫皆大欢喜。公主不受累,娘娘也有面子。
但是既然公主想亲自动手,那英罗也不能横拦着不让啊。
刘琰挑了个莲花祥云的花样,又挑料子。
曹皇后不喜艳色,平素的常服都以淡雅朴素为主,不到年节时肯定不会在身上披挂满绫罗绸缎和珠宝首饰。
刘琰选来选去,挑了一块料子。是有些银灰的颜色。这质料当然是不用说,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又象一团水似的软滑。
颜色也绝对好看,这颜色,象天即将亮起时天际有星子闪耀的样子,这样的料子京里想再找一块出来也不可能,因为这个是贡品,而且仅此一块。
曹皇后看着女儿兴致勃勃的要给她做抹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刘琰做得好坏她并不在意,有这份儿心意就足够了。
曹皇后还小声嘱咐英罗:“倘若这个月做好了,那下个月初一的时候记得提醒我带。”
英罗连声答应,不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要是公主做得实在太过蹩脚,怎么办?就象上次公主做个海棠荷包,结果就因为皇上带出去了,弄得人尽皆知,四公主也因为那个海棠荷包好生了一场气。假如娘娘再把这个抹额带上去见那些来请安说话的诰命夫人,只怕莲花抹额这事又要被人津津乐道个好一阵子了。
英罗很明白那些人传闲话的心情。
皇家的任意一点儿小事都被万人瞩目,明面上不能说,私下里没人管得了。公主穿一条新式样的裙子,要不了三天外头就有人照样做出来。
上次公主绣了个蹩脚的海棠荷包,虽然绣得不好引人讽刺讥笑,但是结果呢?今年这一春一夏,京里佩海棠花样荷包的比比皆是。
英罗琢磨着,等娘娘真把这个抹额带出去了,八成京里又会掀起一阵儿莲花祥云花样的风气。
这会儿天气早就凉下来了,可刘琰做针线居然还做出一头汗来。
曹皇后看着心疼,让她放下针线歇会儿眼睛,又让人端汤与刘琰。
“这个你别赶着做,又不是急用的东西。”
怕刘琰不当回事,曹皇后又吩咐桂圆:“做针线最费眼了,你看着你们公主,每天最多做一个时辰,晚上千万不能让她碰这些。”
桂圆连忙应下:“是,奴婢谨遵娘娘吩咐。”
刘琰也不是赶着做,不过她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样,她是这么想的,反正那块料子还有剩,做抹额又用不了多少,假如这一个做得……太难看,那她就再做一条,如果第二条还不行……那就做第三条。
反正到时候把做好的在一起比比,看哪个最好些,就把那个送给母后。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当然作得有些急了,毕竟她可不是要做一条两条就了事的。
刘琰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抹额缝出来之后平滑齐整,绣纹不太走样,能让人看出来绣的是莲花和祥云就行了。
说起来是简单,换成别人,这样的活计大概一两天就做得了,但是刘琰嘛,她对自己可没有这样的信心。
第五百二十七章 孝心
刘琰做成第一条抹额都已经是第四天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第一条抹额做得就不错,远比上次的海棠荷包要强多了。
其实倒不是刘琰进步神速,而是李尚宫给了她很中肯的建议。
“别太心急。”李尚宫一边慢声细语的劝说,一边几乎是手把手的帮着刘琰做了几针:“公主做旁的事情都还能沉得住气,为什么做针线的时候格外耐不住性子?不是布歪了,就是针脚太疏了,这样自然是缝不整齐的。”
李尚宫不说刘琰还没感觉到。
对啊,她的手应该不算那么笨吧?字她也能练好,为什么做起针线活儿来就这么笨拙总是失败?
好象她做针线的时候,确实总是没耐心,心浮气躁的,手时轻时重,有时候缝出来的那针脚跟虫子爬过一样,横七竖八,歪歪扭扭。
为什么她做针线的时候这么不耐烦?
唔,刘琰认真想了想,大概她是真的不喜欢做活儿,所以一摸起针线来就急躁,敷衍,不用心。
不过李尚宫如果不点破,刘琰还一直没发现自己这个毛病呢。
果然,象李尚宫说的,静下心来一针一针的慢慢做,好象她做出的活计真的没有那么差。
这条抹额做得……嗯,很看得过去了。
当然这不是跟那些靠手艺吃饭的绣娘们比,而是跟刘琰以前做的那些活计比较,可以说是判若两人了。
收边齐整,绣纹平滑,更要紧的是,莲花和祥云都没有绣的太走样。
曹皇后倘若戴上了这个,应该也不会丢人了。
刘琰把抹额一点一点的细细检查了,捏过捻过,确认没有什么扎人的线头和疙瘩,这才放进盒子里,然后也不要旁人来拿,她自己捧着盒子去宜兰殿。
刘琰没想到的是,今儿父皇也在。
这个时候他本应该在勤政殿啊?
刘琰太清楚自家父皇有多勤力了,一年里头刨掉寥寥几日节庆,皇上基本从来不歇息,白天想在后宫见着他那可太不容易了。
而且一看他就披着件外衫歪在榻上,刘琰就难免想得更多了。
曹皇后一看女儿的样子,就怕她被吓着了,赶紧说:“你父皇有些着凉,不要紧的,太医说连药都不用喝,歇息一天就好了。”
刘琰还是放心不下:“父皇真的不要紧吗?”
要仅仅是着凉,父皇才不会就在后宫歇着,一准儿又去前朝忙活去了。
“昨儿夜里有些发热,早上起来已经好了,是你母后不放心,非让我多歇一天。”皇上也赶紧安慰女儿:“这会儿已经没事儿了,早膳还用了两碗粥,胃口好着呢。”
皇上一面说,还一面掀了薄毯准备下地,大有要给刘琰看看他身板儿倍棒的意思。
“您还是好好儿歇息吧。”
看父皇确实不象有恙在身,刘琰才松了口气。
不过她一点儿都不会觉得母后小题大做。
父皇一年到头操劳国事,刘琰都替她累得慌,这都风寒发热了,还是趁空歇歇吧,哪怕歇一天也是好的。
母后一定也是这么想的。
皇上问她:“这刮了两场北风,夜里可觉得凉?一定记得按时添减衣裳,别冻着自个儿。”
“是,女儿知道。”
皇上又问她:“这几天都吃了什么?胃口可好?”
“我胃口好着呢,昨儿膳房还送了一道煎蘑菇饼,我吃着挺好的。”
皇上笑着看了曹皇后一眼:“听着不错,要不然咱们中午也吃这个?”
曹皇后笑着说:“成,我这就让人给膳房传话,午膳就叫他们备上。”
说了会儿话,刘琰才想起自己来宜兰殿做什么的。
她把做好的抹额拿了出来:“母后不要嫌我做的难看,戴上试一试?”
曹皇后接了过来反正面都看了,有些意外:“这就做好了?你这手艺大有长进啊。”
皇上也觉得这抹额跟上次的荷包差得挺大,简直不象一个人做的。
皇上心里有疑惑,嘴里就说出来了:“这是旁人帮你做的吧?”
曹皇后赶紧说:“哪里会呢,这是女儿的一片孝心,你瞧她眼睛都熬红了。”
曹皇后是这么说,但刘琰看得出来,母后多半也有些疑惑。
得,刘琰一点儿也不怪爹娘这么信不过她。
实在是她以前做的活儿太糙嘛。
“是我自己做的,李尚宫手把手的教,还点出我以前做针线时总是太浮躁不耐烦。这个抹额我是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做出来的,虽然还是不算太好,可比以前是强多了。”
刘琰这么说,皇上和皇后可是喜出望外。
“哎呀,我闺女这真是受累了。”皇上心疼的不得了:“快让人炖些补品好好补一补,这熬坏了眼睛可怎么办哪。”
曹皇后也说:“都和你说了这抹额不急着戴,你别赶着做,伤了眼睛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虽然身为公主,女红水平怎么样其实不重要,反正将来又不指望她织布刺绣的养家糊口,更不会因为女红不行出嫁后被挑剔欺负。
但是刘琰能耐着性子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儿做完,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好处啊。这证明闺女确实是长大了,沉稳了。
而且这活计是做给曹皇后的,这孝心也足以让皇上和皇后动容。
一个说:“今年就做这一个就行了,可不要再做了,真伤了眼可不是玩笑。”
另一个说:“自己知道怎么做的,能做出来,就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