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隔着屏风和帘幕,刘琰只能隐约看见一点外面的情形,不过声音倒是听得还算清楚。
  曹皇后稳当当的坐着,在她身前跪着一个人,应该就是萧氏。
  闵宏领着赵太医进殿,叩头请安之后,曹皇后吩咐他:“三皇子妃气色不大好,赵太医给她瞧一瞧。”
  萧氏声音发颤,话语抖得厉害:“不,不……不必看了。”
  可看不看由不得她,两个尚宫一左一右的扶住她,说是扶,其实更象是把她从地上挟了起来,按在一旁的椅子上,赵太医近前去搭了脉,不过片刻功夫,赵太医松开手,躬身向曹皇后回话。
  “回禀皇后娘娘,三皇子妃怀有身孕,已经有两个月了。”
  曹皇后嗯了一声。
  萧氏发出一声凄惨的**,整个人坐也坐不住,身子软软的往下滑,要不是旁边有人按着她的臂膀,她大概已经软瘫到椅子下面去了。
  闵宏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纸包:“赵太医,这药也麻烦你给看看,都是什么药材配制的,药效如何?”
  赵太医接过纸包打开来——其实不用打开,光靠闻,他都能闻出里面主要用了哪几味药材,再打开来看,不过是为了求稳妥。
  “回娘娘的话,这里面有牛膝、半夏、通草、麝香等几味,若有孕的人服了此药,这胎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不过这副药嘛,”赵太医拨弄了一下纸包里的药材,细细看了,又闻了闻:“看起来倒象是年深日久已经失了药效的,怕是吃下去了并不能起到作用。”
  这药……
  刘琰揉了一下额角。
  这药八成就是陆轶说的那个什么周郎中开出来的药,不过陆轶说这药是家传秘方,十分灵验……怎么赵太医却说这药不顶用?
  是那周郎中昧了良心,收了钱却不办事?
  不,刘琰觉得不是。
  这其中一定有点儿别的缘故。那个周郎中倘若总卖假药,一回两回的,名声很快就会坏掉,旁人哪还会信他,还会找他买这药?
  曹皇后点了点头,闵宏便引领赵太医退下了。
  曹皇后声音还很平静:“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萧氏捂着肚子,慢慢的跪伏在地:“娘娘,我也是一时糊涂……我有罪,不敢恳求皇后娘娘饶恕,此事是我一人之过,与我母亲和我的族人们无关,恳请娘娘不要因我之故而降罪他们。”
  曹皇后半晌没有说话,殿内十分安静,只能听见萧氏的喘息啜泣声,断断续续的,让人心里直发闷。
  “萧氏,你有没有想过你还有个亲生儿子?”
  萧氏的声音一窒,但曹皇后这句话她并没有回答。
  也许她想过,也许没有。
  但到了现在,那些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外头宫人进来通禀,声音是小心翼翼的。
  “娘娘,武义侯府萧夫人求见。”
  萧氏的母亲来了,这老太太消息倒真灵通。
  可见她女儿的这件事,她早就知情。
  曹皇后说:“传吧。”
  她又问了萧氏一句:“你觉得你母亲是来做什么的?”
  萧氏依旧跪伏在那儿,没有回答。
  “你一时糊涂的时候,多半也没有想过你还有个母亲。”


第四百九十二章 求情
  刘琰没有再听下去,她扶着桂圆的手去了侧殿,宫人端上了茶点。
  桂圆问:“刚才从外头进来,公主的鞋袜要不要换一换?”
  刘琰翘起鞋尖来看看:“没沾雨不用换了。”
  刚才听到人通禀说萧夫人来了,刘琰就知道萧氏的命是保住了。
  就象李尚宫说的那样,看在萧家死了的那些人份上,看在萧老夫人死了丈夫儿子一个人守寡多年的份上,父皇会留萧氏一条命。
  刘琰对萧氏的下半辈子怎么过并不关心。
  她关心的是,三哥呢?三哥怎么办?母后就这么把萧氏提进宫来,那三哥怎么着,这一两天内也该得到了消息了。
  希望陆轶能劝得住他吧。
  这活计可不好干,起码刘琰自己就没有这个本事。让她劝人那是不中用的,她觉得自己说的那些话都是不疼不痒的套话,压根儿没用处。
  陆轶总比她要强多了。
  刘琰本以为萧老夫人会苦苦哀恳替女儿求情,没想到她喝完一盏茶,感觉才不过一刻钟的功夫,英罗就过来说:“公主,娘娘让你过去说话。”
  看到刘琰脸上的疑问,英罗解释说:“萧老夫人已经告退出宫了。”
  “这么快?”刘琰说:“她没替她女儿求情吗?”
  英罗缓缓摇头,她也十分意外。
  “没有,萧老夫人只是恳请娘娘,保全萧家的名声,勿将萧氏所做下的事情令他人知晓。当然,更不要让刘岙知道他母亲所做的丑事。”
  刘琰怔了片刻,替这位老太太叹了口气。
  这位老太太也是真不容易。
  她丈夫儿子都早早亡故,她一个人支撑家业,养大了女儿,本来萧氏嫁给三皇子,又生了儿子,这辈子的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萧老夫人也可以放心了。可是没想到萧氏却不管不顾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让这位要强了一辈子的老妇人因为女儿而面上蒙羞。
  “那,母后打算如何处置萧氏?”
  英罗笑了笑:“奴婢不敢妄自揣测,公主还是自己去问一问娘娘的意思吧。”
  刘琰向曹皇后问安,萧氏当然已经不在殿中了。
  曹皇后让她在身边坐下,问她:“下着雨还过来?外头风凉不凉?昨晚又是大风又是打雷的,你睡得可还好?”
  刘琰老老实实说:“前半夜没怎么睡着,后半夜隐约听着刮风来着,雷声倒是没听到。母后睡的还好吗?”
  “也睡的不怎么踏实,刮风的时候你父皇就起来了,说睡不着,干脆起来批折子。我也跟着醒了,陪他坐着说了会儿话,等快天亮时又打了个盹。”
  “那母后早膳用过了吗?”
  “喝了碗汤。”曹皇后摸摸她的头:“这件事情多亏了你及时告诉我,早些处置了好,再往后拖麻烦就大了。”
  刘琰有点儿纳闷,这个疑问在她心里搁了好一会儿了。
  “母后,萧氏抓的那个药,怎么赵太医 说是没药效?还有,萧氏到底有没服下那药呢?”
  “嗯,萧氏那个药,八成是配药的人觉得此事不妥,怕真给了药闯了祸,所以药虽然是给了,却做了些手脚,抓的都是些失了效的药材给她,萧氏抓了一副药,是要分两次服的,当天晚上她就服了一次,没见效验,昨天的还没来及服下,就连人带药被看管住了。”
  ……这药没效果可能跟陆轶也有干系。
  刘琰就是这么笃定,陆轶既然知道三皇子府的人去抓这种药,肯定不会只眼睁睁的干看着什么也不做。
  “母后打算如何处置萧氏呢?”
  曹皇后反问刘琰:“若此事交给你,你打算怎么处置?”
  刘琰认真想了想:“我肯定不能让她再做三哥的妻子了,三哥应该娶个更好的,对他好的女子。”
  曹皇后点了点头:“你的想法也没有错——但这件事情你父皇已经说了,交由你三哥自己处置。”
  “啊?”刘琰吃惊:“交给三哥?”
  三皇子那脾性谁不知道啊?但凡他看不顺眼的,让他不高兴的,从来都是直接动手。
  要是他知道萧氏给自己戴了绿帽子,甚至怀了人的种,他不得杀人啊!
  可这么一来事情不就闹大了吗?
  “这毕竟是你三哥的事情,萧氏也是他的妻子,如何处置此事,难道我们要越过你三哥直接办了吗?”
  呃……母后说的当然也有道理。
  这件事无论怎么办,也不可能绕过三哥,他早晚是会知道的。
  “嗯,”刘琰心情低落,垂着头无精打采的:“三哥一定会很生气。”
  还会难过。
  就算他不会表露出来,但刘琰觉得,三哥一定会难过的。
  “那,母后打算什么时候告诉三哥这件事?”
  “这事儿哪能瞒多久,你三哥多半今天就会进宫了。”
  英罗拿了张单子过来请曹皇后过目。
  曹皇后看了一眼,说:“先照这个预备着吧。”
  刘琰瞥了一眼,那似乎是一张操办丧葬事宜的单子,曹皇后这里每个月都会发出不少赏赐,红白事都有。有时候大家扎堆的办喜事,有时候时气不好,白事也是一桩接一桩。
  这是又有人去世了?可她没有听说最近又有哪位宗室亲贵又或是朝廷重臣家里办白事啊。
  等刘琰出宜兰殿的时候她忽然就明白了。
  这桩丧事也许现在还没有办,但也许今天,明天,要不了多久就会办了。
  雨整整的下了一天。
  快天黑的时候豆羹赶着来报信儿,说三皇子进宫了,不过没去宜兰殿,是去皇上那儿了。
  “父皇还在勤政殿吧?”
  豆羹点头。
  刘琰本来已经站起来了,这会儿又坐了下去。
  如果三哥是去母后那儿,那刘琰肯定也要过去,怎么说……就算宽慰的话不疼不痒,她也想多陪陪三哥,起码能让他不那么难受吧。
  但是三哥去了勤政殿,刘琰就不便过去了。
  不知道父皇会同三哥怎么说呢?
  三哥又会做什么决定呢?他会不会怒发冲冠,一刀就砍死萧氏和那个奸夫?
  “公主,要不奴婢再去打听打听?”
  “先别去了。”去勤政殿打听消息是犯忌讳的事,就算刘琰得宠,她也不想去破这个例。


第四百九十三章 知道
  不打听勤政殿的事儿,不代表就打听不到三皇子的消息了。
  三皇子当晚没出宫,他去崇德殿歇了。
  崇德殿离东苑不远,刘琰对那儿熟得不得了——皇子们未成亲没开府之前都住那儿,以前二皇子三皇子都住过,现在虽然他们迁出宫去了,但崇德殿内他们的院子还原样保留着。
  现在崇德殿只有四皇子一个人长住——不过他也住不了多久了,等秋天一成亲,他也要迁出宫去了。
  一想到这个刘琰就很舍不得。
  桂圆轻声问:“公主想去崇德殿吗?”
  刘琰想了想,摇头。
  “不了……”
  将心比心,如果她遇着这样的事情——当然她没遇着过,但是她听说过不少啊。若她遇到这样的事情,也许更想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着,这会儿不管旁人来劝慰什么,只怕听起来都让人心烦聒噪。
  让三哥静静的歇一歇吧。
  “去跟膳房说,做几样三哥喜欢吃的菜。”刘琰想了想,虽然三哥出宫日子不短了,但爱吃的口味想来不会大变。
  三皇子爱吃什么?最简单的一个字概括之——肉。
  无肉不欢。
  且要大块的,吃着有嚼劲儿,有油水的,那什么肉末肉羹肉丝儿之类一概不爱。而且他也不喜欢吃鱼,说鱼肉寡淡无味,还多刺,有吃一口鱼的功夫,满可以吃上一碗肉了。
  “跟厨房说,做红焖羊肉,酱肘子,还有十鲜烩。今天下雨,记得一并给三哥送道热汤去,喝了暖暖身。还有小哥那儿,跟膳房说,做一道蒸鱼,再做一道豆腐羹,豆腐一定要选嫩的,可别有豆腥味儿。”
  桂圆一一记下,就出去传话了。
  刘琰坐在窗前托着腮,隔着帘栊,外头雨淅淅沥沥的又下起来了。
  三哥既然去崇德殿歇息,那今天无论如何不可能有什么莽撞之举了。不管是萧氏,还是那个奸夫,他都不可能去伤人杀人。
  而且崇德殿有小哥在,怎么说也能劝一劝他吧?
  小哥现在应该也知道这件事了。
  再大的怒火,等过上一夜,总能消减一些,到了明天……
  但愿明天一切顺顺当当,比今天好。
  李尚宫亲手端了汤羹进来端与刘琰:“公主喝些汤,早些歇息吧。这是皇后娘娘嘱咐人特意熬制的,既温补又安神,这个天儿喝再合适不过了。”
  刘琰端着汤,先闻了闻气味儿,又尝了一口,清甜中略带微苦,还有点酸意。
  她把一盏热汤都喝了,长长的吁了口气。
  李尚宫在一旁轻轻替她打扇:“公主也不要太忧心了,这事儿算不得什么大事儿。奴婢说句不好听的话,人这辈子总得经过许多沟沟坎坎,早经历比晚经历要好。三皇子这事儿虽然乍一看是很不走运,但公主细想想,萧氏如此品性,即使今日没有过错,可是迟早她得闹出事儿来,还不如早早拔了这毒瘤,三皇子再觅贤妻,还有岙世子,若是跟着这样的母亲长大,好苗子也要给带歪了。”
  李尚宫说的话也很有道理。
  刘琰点了点头。
  李尚宫又说:“奴婢觉得,三皇子以前性情暴烈,行事莽撞,经过这么一个挫折,说不定人会更沉稳起来,以后为人处事能多思量,少冲动,其实这事儿也算是对他的一个磨练,不全然是坏事。”
  “嗯,但愿如李姑姑所说吧。”
  但愿三哥能快些从这件事里解脱出来,也但愿刘岙这孩子能够好好儿的长大。
  可是刘琰心里也明白,这件事对他们父子俩来说,影响一定很深,就算事过境迁,旁人都能忘却,他们父子却一生都不能忘却。刘岙永远有个不称职的母亲,而三哥永远也忘不了他这个曾经出轨通奸的妻子。
  第二天一早刘琰起来梳洗过就去宜兰殿。
  雨已经停了,不过天还没放晴,风吹在脸上带着潮潮的凉意。待在屋子里人会觉得气闷,倒不如出来走一走还觉得心里松快些。
  刘琰在宜兰殿也没见着三哥,倒是见着了承恩侯夫人曹家舅母。
  一看舅母的神情,就知道她肯定也是知情人。
  刘琰上前去给舅母行礼问安,曹舅母是看着刘琰长大的,刘琰在曹家时起居饮食都是她照料,情分不是一般亲戚可比。
  “快让我看看,哟,怎么好象比上次见着的时候瘦了些?”
  刘琰摸了摸脸:“真瘦了?没有吧,舅母又哄我。我天天照镜子都没看出来。”
  “正是你天天照镜子看,才看不出来自己的变化。我是有段日子没见你了,这一看跟上次相比,可不就看出来了?是不是苦夏没有胃口?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只管跟舅母说,我让人给你做。”
  刘琰笑着摇头:“也没什么想吃的,说来也奇怪,今年和往年比,瓜果都吃的少了,以往我喜欢葡萄甜瓜,现在略尝尝就觉得腻了。”
  说了一会儿话,曹舅母也没有多待就走了。
  曹皇后叫刘琰近前,摸摸她的脸:“这些日子我也疏忽了,你胃口不好怎么不早说?让太医看一看,给你开个方子调理调理,可别不当一回事,白熬坏了自己的身子。”
  刘琰只是胡乱点头应诺,她一心牵挂的是三皇子的事。
  “母后,三哥对萧氏的事……是怎么个意思呢?”
  如果三哥执意要去杀了萧氏和奸夫,只怕事情会闹大。
  “你三哥说了,他不要萧氏的命。”
  “三哥这么说的?”
  曹皇后点了点头:“他说,萧氏从一开始心里就没他,这几年来两个人也是貌合神离,从来没有恩爱过。他其实……他心里早有所猜测,现在不过是猜测成真了。”
  “三哥早就猜过?”
  曹皇后点了点头。
  刘琰没有成过亲,但曹皇后是过来人。
  夫妻是什么关系?是要睡一张床,同床共枕,一起生儿育女的关系。自己的枕边人心里有没有自己,只要不是呆傻,怎么会毫无察觉呢?三皇子虽然冲动急躁,可他又不傻。萧氏一直对他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当然会想到的。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丧事
  三皇子的意思,对外只说他的皇子妃染病而亡,然后将萧氏远远送走,这一辈子她都不可能回到京城,不会再有人见到她,岙儿也没有她这个母亲。
  喏,曹皇后预备的那张丧葬礼单子,可不就用上了吗?不管萧氏真死假死,这场白事总是要办的。
  但是让刘琰没想到的是,这单子萧氏先没用上,而是萧老夫人先用上了。
  隔了一日,就有丧讯报进宫来,说萧老夫人半夜突发痰症迷了心窍,到早上人已经没了。
  是不是突发痰症,这个大家心里各有各的定论。
  外头的人不知道,只说萧老夫人这辈子不容易,嫁了人之后,丈夫长期在外头征战,她一个人支撑家门也不容易,后来丈夫儿子都死了,只有一个女儿活下来。现在女儿嫁了皇家,生了皇孙有了着落,萧老夫人正是该享福的时候,偏偏这时候没了。
  也有人说,可能正是因为女儿终身有靠,又有了外孙,她这心气一松,人就撑不住了。
  李尚宫听到这个丧信儿倒是不意外。
  她给刘琰做了双新鞋面儿,这会儿天热,手老出汗,做两针就得停下来歇歇,擦了手汗再接着做。
  “萧老夫人这个人硬是要强,就算外头的人不知道这件丑事,可是她自己心里知道,单是瞒过外人那是不够的,她瞒不过自己,若是再苟活下去,她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这人哪,有时候太要强了也不好。其实当初如果萧老夫人没有想给女儿找一门高贵的亲事,让她嫁了三皇子,兴许也就没有今天的祸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