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琰本来想说的话又咽回去,改说:“这汤真有人家说的那么好喝?那今天晚上咱们有口福了。”
  她本来是觉得有点儿惊奇,陆轶这人脉也太广了,连闵宏都替他跑了腿?
  不过她又觉得,闵宏跑腿很可能并不是冲着陆轶,而是因为她这位四公主的缘故……


第四百六十一章 晴朗
  曹皇后同闵宏开了句玩笑:“你路上没有偷喝吧?”
  当然闵宏肯定要打开看过,以确定他要送的东西确实是一碗汤。
  闵宏也笑着说:“奴婢肯定要尝的,替娘娘和公主试试气味咸淡啊。”
  曹皇后当然是有试膳太监的,这活计肯定轮不到闵宏做。
  一揭开碗盖,刘琰就有点儿诧异。
  这是萝卜汤?
  与其说是汤,不如说是羹。
  盖碗里的汤羹稠稠的,闻着香味儿也不浓郁,能看见一点碎肉丁——单从卖相上看,色与香它都不算是什么佳肴。
  曹皇后问:“这是陆轶亲手做的?”
  闵宏说:“正是,从头到尾陆参判都是亲力亲为的。”
  刘琰有些迟疑的说:“那……就尝尝?”
  英罗亲手替她们一人盛了一小碗。
  小碗着实很小,跟茶碗差不多大。
  汤还有些烫,刘琰吹了吹热气,小心的尝了一口。
  这汤就贵妇 看起来一样,稠乎乎的,但并不象一般汤羹那样会有黏腻感,虽然稠,意外的爽口。咸淡适宜,有股萝卜香。
  不是刚入口就让人觉得格外鲜美,味道很平实,很家常,不过喝完这一小碗之后,刘琰觉得挺开胃的。
  母女俩一起说:“还不错。”
  “再来一碗吧。”
  喝完第二碗之后,曹皇后才说:“这汤不错。”
  闵宏在一旁说:“娘娘要是吃着好,不如就让御膳房把做法抄了,回去以后可以学着做。”
  曹皇后笑着摇头:“不必了。”
  晚膳当然不只有汤,刘琰还吃了烤的鱼肉。
  这鱼也是今天才从河里捞起来的,鱼不大不小正合适,片下了鱼肉腌过,然后在火上烤短短的时间就能端上桌。鱼肉是酱红色的,油光光的,吃着又香又嫩。
  曹皇后给刘琰夹了两块儿鱼,烤好的鱼肉铺在雪白晶莹的米饭上头,让人格外有食欲。
  但吃完这御厨精心理的烤鱼肉之后,刘琰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想起那道萝卜羹……行吧,叫萝卜汤也行。
  即使自己没下过厨,但刘琰会吃啊。她尝得出来那萝卜汤里没放什么名贵配料,但汤却真的很好喝。
  母后夸这汤好喝,刘琰还以为是什么珍馐美馔,没想到是如此平实的一道汤。
  更没想到的是,陆轶居然还有一手好厨艺。
  有点儿身份,有点儿本事的男子,哪有会进厨房站灶台的?
  他还真是……多才多艺啊。
  第二天刘琰好多了,跟前一天相比,简直象是又活过来了一样。
  昨天她觉得自己简直只有半余命,苟延残喘。
  今天是死而复生。
  肚子不疼了,腰不酸了,四脚也不象灌满了铅一样。
  曹皇后还不肯让她骑马,但是可以坐车跟着出去看看热闹。
  而且不能走远。
  看来上次在行宫的事,曹皇后还心有余悸。
  刘琰自然一口答应。
  她跟着三皇兄,还有小哥一路。
  三皇兄还笑话她:“看你娇滴滴的样子,快把车帘子放下吧,风这么大别把你给吹跑了。”
  刘琰冲他扮个鬼脸。
  刘琪今天也跟来了,他骑在一匹小马上,前后好几个侍卫太监跟从,前面还专门有个太监牵着马,护卫的很是周到。
  四皇子亲手给他调了调马蹬,问这个小侄子:“早起吃什么了?”
  刘琪乖乖的答:“吃了饼、肉、还有粥。”
  四皇子摸摸他的肚子:“行,没吃太饱。”
  要吃得太饱,就不敢让他骑马了。
  三皇子在一旁笑话他:“老四你这么喜欢孩子?等你成了亲赶紧也生一个。”
  四皇子对他的打趣并不在意,只是笑笑,然后也骑到了马背上。
  带着一个刘琰,一个刘琪,他们这速度肯定快不了。不过好在今天没什么比赛,大家比昨天都放松了许多。
  四皇子还说:“昨天我们追鹿的时候,有一片山坡花开的特别好,带你去那儿瞧瞧。”
  刘琰笑着应:“好呀。回头摘点儿回去送给母后。”
  出来之后果然比闷在营帐里舒服。今天天晴得特别好,天空干净的象水洗过一样,蓝得醉人。风是暖暖的,还带着清新的香味儿。他们沿着林子走,林子里的树多半也有开了花的,也许不是开花,是树叶的气息,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好闻的木香。
  三皇子忽然用手遮在额前往前张望,笑着说:“哟,有人过来了,象是朝我们来的。”
  他说得轻松,后头侍卫们可紧张了,有人把刀都抽出来了。
  等前面那一行人到了跟前,是熟人。
  陆轶来了。
  四皇子回头看了一眼刘琰,笑笑。
  刘琰一脸无辜。
  干嘛看她,她又没和谁约好了。
  三皇子也很明白,陆轶十成十不是冲他们来的。
  三人也没下马,就寒喧几句,三皇子笑呵呵的邀他今天一块儿骑马,陆轶顺水推舟就答应了。
  刘琰从昨晚起就一直在想那道汤,她半个身子都探出了车外,朝陆轶招了招手。
  四皇子心里有些酸酸的,拨马靠近三皇子:“这可真是……也不知道有什么话要说。”
  三皇子虽然也有一点儿不乐意——哪个哥哥看有人朝自家妹妹献殷勤,多少都会不乐意的。
  “算了,只要琰儿高兴就好。”
  反正驸马还没定呢,陆轶要是行,那也不错,知根知底的,也还算有点本事。要是不行,那就再换一个,皇帝的女儿反正不愁嫁。三皇子不爱读书,就记得以前在熙丰堂的时候,有个学士说起前朝有位公主,嫁了四五次呢,每次嫁得人还都挺有名气。
  刘琰其实并没有什么儿女情长的话要说,她就是对那道萝卜汤好奇。
  “那汤真是你亲手做的?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做饭的手艺?还有那汤,是不是有什么来历?”
  材料很普通,做法应该也不复杂,可要是一道普通的汤,母后应该不会知道吧。
  陆轶也没瞒她,骑着马靠近车边,一边这么慢慢朝前走,一边把萝卜汤的事说给她听。
  “我外祖父曾经被流放过。”
  刘琰愣了下就反应过来,以陆轶的年纪,他外祖父被流放那也是前朝的事了。
  前朝最后几个皇帝都倒行逆施,不说是暴君吧,那也绝对是昏君。
  在这样的朝廷做官,那可很不容易。


第四百六十二章 来历
  马蹄声不疾不徐,陆轶的声音也很平缓:“当时流放地是梁州西面的正胜关……公主或许知道,正胜关距京城何止千里。”
  别的地方刘琰未必清楚,但梁州那边儿她还真的知道。
  因为当时田霖就倒霉催的派了一一趟公差,去的就是梁州嘛,正胜关还在梁州的西北,那可真是边陲不毛之地,也不知道当年陆轶的外祖父是犯了什么错,判罚这么重——要知道流放地太远,人年纪又大,很多人到了不地方就死在半途了。
  “当时家中家产抄没,奴仆都发卖了,幸好有人说情,家眷倒是逃过一劫,没有一并被罚为官奴,当时是一个族中的亲戚陪着外祖父一起上路,走到半途的时候,天寒地冻,连日大雪,实在无法赶路,在一个农家停留了几日,那会儿正是过年的时候。”
  陆轶说的轻松,刘琰想象得出当时的惨状。
  过年明明是个好时候,但是在流放途中,遇雪被困,贫病交加生死一线的,这实在是悲惨之极。
  “外祖父教那家的孩子算术,还教了他些字,那农家很是感激,又赶着过年,想好好招待他一下。可是那农家本就十分贫苦,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哪怕是过年,家里也没有象样的饭菜。也就是窖里的萝卜,一块腊肉,一些糙面……”
  啊,说到萝卜啊。
  “外祖父其实以前捣腾吃食,就是因为他这个人爱吃,也爱琢磨吃。不过居官的时候不愁衣食,倒腾那些可称为风雅,那会儿却实实在在是为了填饱肚子,饥寒交迫之际,那是怎么也风雅不起来了。”
  “那,老大人当时就琢磨出了萝卜汤?”
  虽然刘琰吃得出来那用料简单,可是没想到简单到了这个地步。
  “是,做法其实也不难。把腊肉上面割一点肥肉下来,在锅里炼出油,将萝卜切丁,外头裹了面,在油里煎一煎,加水烧汤,加点切碎的腊肉,哦,当时还有个鸡蛋,打了个蛋花,做了一大锅汤出来。结果……特别的好喝。外祖父说,他这么些年搜罗、钻研吃食,却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汤,喝下去,连心里都暖了。当时押解他的两个人也喝了这汤,都夸他做得好喝,后来雪化了再上路的时候,对他又和气宽待了不少。”
  “啊……原来这汤还有这么个来历。”
  刘琰有点明白了。
  如果真说好喝,这汤肯定不是最好喝的。就象御厨琢磨的那些好汤、用料那么丰富名贵,在味道上怎么也比这汤强多了。但是人在困境,穷途末路的时候遇到一户和善的人家,过年能喝上这么一锅汤,那真是千金不换。
  “后来呢,世道更乱了,外祖父也就回了原籍,我幼时他曾经亲手烧了这汤给我喝,还把当时的事情说给我听……”
  刘琰听他的语气渐轻,侧头看了一眼。
  陆轶的神情带着些许怅惘。
  他是想到了已经辞世的外祖父吗?或许还有他的母亲。
  他母亲也故世多年了。
  “多谢你了,汤很好喝,昨天母后和我都喝了两碗呢。”
  陆轶转过头来朝她一笑:“是吗?那就好,你要喜欢,将来我再做给你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的天特别的蓝,阳光也格外和煦明媚,陆轶的这个笑容让刘琰觉得有些炫目,胸口怦怦的跳,那声音大的她自己都有些慌乱起来。
  刘琰往后靠了靠,长长的呼了口气。
  可能是今天太热了吧。
  “公主……”陆轶在外面轻声唤。
  “嗯,”刘琰应了一声:“什么事?”
  “听说公主前些日子绣了一个十分别致的海棠荷包,宫里宫外都在传,我也好奇的很,不知道公主能不能将荷包借我看一看呢?”
  荷包?
  刘琰顿时心不慌了脸不热了,坐直了身一摔帘子:“看什么?有什么好看!你别乱信那些传言谣言。”
  陆轶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怪,象忍笑:“是是是,我一定不偏听偏信。”
  什么人啊!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什么不好提,为什么非要提那个海棠荷包!
  说起荷包,刘琰做的第二个荷包,总算过了关。
  但问题是,让她返工重做的是程先生,等她做好了,张先生病也好了,第二个荷包交到了她那里,她是赞不绝口,夸了又夸,夸得刘琰特别不好意思。
  张先生不但自己夸,还将这事儿回禀给了曹皇后,然后……
  那第二个荷包就被父皇要了去了。
  虽然说第二个做得比第一个强,可也强不了太多,看着没那么磕碜,但父皇要佩戴出去见人,那别人看见了肯定也要笑话。
  刘琰好说歹说,皇上才答应说,不戴到外头去,就穿常服的时候佩上。
  那也会有人看见啊。
  总之刘琰觉得这荷包二字跟自己犯冲,还有海棠,她今年一年都不想听到跟“海棠”“荷包”有关的话题了。
  “对了,有件事情……”陆轶说:“倒也算是件趣事,不知道公主想不想听。”
  趣事?
  陆轶能说是趣事,那想必肯定有趣。
  刘琰很想硬气的说一句“不想听”,或者干脆不出声晾着他,谁叫这人刚才偏偏揭她的短。
  可是趣事……错过这次,不知道下回什么时候才能听到,那多可惜。
  她还是没忍住,哼了一声才问:“什么趣事?你且说来听听。”
  “是,前一阵子我有个朋友,在南城巡街,见着一桩卖身葬母的奇事。”
  “呃……”
  卖身葬母明明是件惨事,他却说是趣事,奇事。
  刘琰十分好奇:“那卖身者是何人?”
  “是位年轻姑娘,自称年方十七,生得也算貌美,跪在街边,身旁是一具草席扎裹的尸首。”
  “那,有人买吗?”
  以前刘琰好象也听说过这样的事,不过有的是真,有的却是假的了。
  因为她身边的宫人就有过类似的经历,遇着灾荒战乱,家人都死了,不过那种年景连卖身安葬家人也很难,尸首一并都被拖走扔乱葬岗去了,谁有那个余力去好好安葬?说起来,宫女太监们身世凄惨的多得是,认真的记下来,那些故事能装满一屋子。


第四百六十三章 骗子
  “看热闹得多,买得少。”陆轶笑着说:“那姑娘哭诉说父亲亡故,族中夺产,她们母女到京城来投奔亲戚,没想到亲戚找不到,母亲又染病身亡,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总不能让母亲曝尸于野,所以甘愿自卖自身,为奴为婢,换得钱财给母亲买口薄棺,再寻三尺黄土将她埋葬。”
  “这个……”
  刘琰很想说,戏文上都是这么唱的。
  寻亲不遇,染病身亡,卖身丧亲——嗯,最重要的一点是,卖身的必是个年轻姑娘。
  然后在戏里,通常还会有恶少、恶霸、恶匪们出来走个过场,但最后出手救助姑娘的,一定是位年轻俊才,公子、书生、小将军之类的。
  这种戏好多呢,刘琰就看过什么救姻缘,玉团儿,绣鸾锦凤之类的,全是这个套路,看了开头就能猜着后头。
  “不过啊……”陆轶笑着说:“我当时也是无意路过,远远看见了那卖身葬母的人。”
  “那姑娘生得果然很美吗?”
  陆轶一笑。
  姑娘家关注的地方永远都是年纪相貌,可这件事的重点并非相貌不相貌啊。
  “那人我曾经见过。”
  “见过?”
  “是啊,公主还记得我曾经写在游记里的那个遇狐仙吗?”
  这哪能忘!这故事还排成了戏在宫宴上演过,赵磊曾经画过那一出的插图,刘琰印象不能再深了。
  陆轶都提示到这份儿上了,刘琰再猜不出那她可就是猪脑袋了。
  “啊,难道又是他们?”
  陆轶笑着点头:“正是。那卖身葬母的姑娘就是曾经扮狐仙的那个姑娘,虽然与那时装扮不同,可我还是一眼认出来了。”
  刘琰抚着车窗哈哈大笑:“真没想到,他们怎么到京城来谋生了?”
  而且这个谋生手段还是继续行骗。
  不在荒山里装神弄鬼,改到闹市上卖身葬母了。
  “你当时不是说,放他们一条生路,教他们改过了吗?”
  陆轶说:“当时四皇子不就说过么,他们过惯了不出力的日子,就算有正道,他们多半也会嫌苦嫌累,还会重操旧业的。”
  是,当时小哥是那么说的。
  看来他们还真的是重操旧业了,只是行骗的方法变了变,但换汤不换药啊。
  “可……在城里不比他们在荒山野地里,真有人买了,写了契书,他们要如何脱身呢?”
  “他们好几个人一伙儿,自有办法,真有人色迷心窍要买人,给了钱之后,还得买棺材,买坟地,下葬是不是?公主也知道,办白事讲究多,他们总有法子脱身的。”
  “那……这么着他们也骗不了几桩吧,倘若总在一个地方,肯定会被人人认出来的。”
  “这种事情嘛,”陆轶耐心和刘琰解释:“被骗的人多半不会报官,而且可能羞于向旁人提起,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会见色起意的本来也不是多正经的人,肯定不是冲着买奴婢去的,这样的人吃了亏,很大可能不会声张。而且他们这一伙儿人是老手了,很是狡猾,可能拿着人的短处,让人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
  “也是……”
  被偷被抢的话,大多人都会报官的,但是被骗就不一定了……被人知道了,丢人现眼。如果损失不算大的话,那可能就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了。
  陆轶还有些话没对刘琰说。
  这种行骗,往往会骗到旁人家中,有时候不但骗了财物,还会劫色。这样一来,被玷污的女子为了名节,往往更加不会声张。
  只是骗财的话,陆轶认为尚且可恕,但是那种劫色的,陆轶就断不会饶过了。这世道对女子何其苛刻,他的母亲……其实真的要说,不是死于乱军,而是死于名节二字。
  陆轶将这个想法抛开,问刘琰:“公主可累不累?要不要停车歇一会儿?”
  刘琰这驾车是很舒服的,再说出来时间不久,并不算累。
  不过她从善如流的说:“好啊,那就歇一会儿。”
  能下车走一走散散心也不错。
  只坐在车上看看风景,好些景致是看不到的。
  马车停了下来,陆轶又一次抢了豆羹的活计——他过来扶刘琰下车。
  豆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