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喜嫁-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豆小眼画成翦水明眸……
  所以福玉公主这些画像,先保证是按着本人画的,这一下就先把体态、相貌上有大瑕疵的先滤掉了,剩下的这些怎么说都是五官端正,体态匀称的。
  估计赵磊又被福玉公主拉了壮丁,帮了不少忙。
  这事儿他是义不容辞,况且别的画师也没有他这么方便。
  画上的这些姑娘都正当妙龄,虽然刘琰知道这娶妻须要看门第,人品,总之,相貌只能算做敲门砖,但在其后的选择中相貌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可是她还是不由自主先品评起画像上姑娘们的容貌来。
  人嘛,不管嘴上说得多高洁,其实无论男女老幼大家还是喜欢长得好的人,目光也总是在这些人的身上流连,有好些诗文词赋都是专夸人有多美貌的,从古到今出了好多美男子和大美女,他们的品行有好些都不怎么样,可长得美啊,人们只记住了这个。
  这堆画像里,要说长得好看的,至少可以挑出四五个来。
  这就得夸一夸赵磊了,和一般只会照猫描虎的画匠就不是一个水平,赵磊画人不但能抓住特点,重要的是,他还能画出神韵来。
  神韵这个东西说来有点儿玄虚,但是每个人的气质特点都不一样,一般画师能把五官画清楚不走形就不错了,什么气质神韵就别想了,有的画师画一百人,这一百人哪怕高矮胖瘦都不一样,看起来都象是一家子。
  画上这几个姑娘应该都是赵磊画的,而且看得出来她们都各具特色。
  头一张这个是标准的鹅蛋脸,嗯,眉眼很秀气,鼻头很圆润——这鼻子很讨长辈们喜欢,认为这是有福之相。嘴唇生得也好,挺饱满,又不显得肥厚,这大概是因为唇峰和唇角生得玲珑有致的缘故。看身形,也挺好的,个子不高也不矮,要是太高了一般总会显得有些笨拙,骨架不大,骨肉匀亭。
  是个美人,而且是个很端庄、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的美人。
  刘琰看了一眼画上的名字。
  袁若锦。
  名字也挺好听的。
  刘琰确定自己没见过她。
  按说这么漂亮不应该没听说过啊,毕竟一年里总有几个做寿、成亲、送殡的大场面,按这姑娘的相貌和气质,就算没见过,也该听人提起过。
  掀过这一张,下面这一张也是个美人,不过和袁若锦不太一样。
  这位姑娘看着就有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穿着白衫青裙,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画中人的眼神带着那么点儿幽怨,看起来仿佛离着很远。
  这姑娘名叫章敏之。
  名字不大象个姑娘的名儿,不过这个人刘琰听说过。
  章家也算是家世不凡了,他家的人好象特别会读书,据说往前数好几辈还出过宰相,现在也有人出仕。
  刘琰听说过这位章姑娘,有才气,但为人倨傲,今年已经十九岁了。
  呃,这个年纪才议亲已经算是晚的了。
  要不是大姐弄这些画像来,刘琰还不知道京里有这么多漂亮姑娘,亏她平时还觉得自己不算见识短浅呢。
  再往下翻,这几张画里有一个她认得的人,是外祖母那边儿的亲戚。
  刘琰她外祖母,曹皇后的亲娘姓陈,陈家在他们那一块儿也是个大族,陈家的几位表舅刘琰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根本记不住谁是谁。只有这位陈表姐她有些印象,因为这位陈表姐也在曹家住过一阵子,刘琰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会翻绳,而且会的花样儿特别多,绣花儿绣的也不错。
  怎么这位陈表姐还没出嫁?
  刘琰不太记得了,毕竟她跟陈家人真的没多少来往,后来也就知道陈家有个表舅舅应该入朝为官了,不过做的什么官刘琰记不太清楚。
  这位陈表姐在曹家她又见过一次,只是那回她没多待,也没有跟她说过什么话。
  呃……嫂子待选人之中突然冒出个表姐来,刘琰总觉得怪怪的。
  她也知道有人跟曹皇后鼓吹什么亲上加亲,说自家亲戚知根知底,比外人又贴心。用他们的话说,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刘琰总觉得这样别扭。
  哪儿别扭她也说不上来,总归就是别扭。
  不管是表姐可能当嫂子,还是那些亲戚们谄媚讨好样子,都让她觉得别扭。
  最后一张画上那个姑娘看起来挺娇小的,模样真是俊俏,明眸、樱唇,乌鸦鸦的头发梳着双鬟,簪着细巧的花饰和一枚玉梳,脸上带着讨喜的微笑。
  再看名字。
  袁若秋。
  这名字……和刚才第一张那姑娘挺象啊,一家的?
  福玉公主点头:“正是,这两位姑娘确实是姐妹,父亲袁镇文,曾任武德郡守,今年春天的时候调任进京,袁家人也跟着进京居住。”
  “怪不得呢,”刘琰说:“我说这么漂亮的姑娘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原来是才进京的,多半还没有和京里的官宦人家交际往来,不然以这姐妹俩的相貌,刘琰肯定会听人说起的。
  她们说起袁氏姐妹,曹皇后也示意宫人展开画纸,细看过这姐妹俩的相貌。
  “袁家有姐妹三人,袁若锦居长,今年十八岁。袁若秋是最小的一个,与四妹妹倒是一年生人。”
  “哦,”刘琰顺口问:“她们姐妹的画像这次一起送来……那要是咱们最后挑中了妹妹,这个姐姐怎么办?袁家是不是得赶紧也给她找个人家嫁了?”
  曹皇后笑着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你这想的也太远了。”
  刘琰摸摸头,也笑了。
  确实是她想得太远了,这八字都没一撇的事。
  袁家姐妹两个确实都长的不错,但是她们才进京,不比在京里的其他闺秀熟悉知根底,这也是她们的短处了。


第三百四十章 长处
  既然曹皇后注意袁家姐妹了,福玉公主就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
  “袁若锦这个姑娘是家中长女,她母亲贺氏是袁镇文的原配妻室,不过已经过世多年了,袁若锦是由祖母和婶娘照料抚养长大,听说既有文才,品性也不错,能打理家中事务,孝敬祖母和父亲,管教弟弟妹妹,很是能干。”
  “袁若秋是继室所出,听说是个很乖巧孝顺的姑娘,她母亲身子弱,她曾陪着母亲在庄子一住就是五六年,陪伴于病榻前侍奉汤药,她母亲病逝后,她又在庄子上守足了孝才回到袁家,也是个好姑娘。”
  刘琰有点儿意外,还真没看出来这个小袁姑娘也挺可怜,没有了母亲,终归是极大的憾事。
  曹皇后对双双丧母的袁家姐妹并没有什么偏见,不会觉得丧母长女缺了教养,更不会觉得她们命格硬,是不吉之人。真要说,难道母亲在世的姑娘就都有教养了?那先前的大皇子妃朱氏她母亲倒一直活得好好儿的呢,老太太别提多硬朗了,骂儿媳妇的时候中气十足,隔壁人家都听得一清二楚,她可给了儿女什么好教养?再比如她跟前的福玉公主,钱家十几口人只活了她一个,难道她就命硬不吉?她现在的教养品行又比谁差了?
  曹皇后问:“她们你都见过?”
  福玉公主点头:“前些日子见过,是在端家的寿宴上,袁家跟端家有亲,她们姐妹也去赴宴了,这位大姑娘举止娴静,待人处事都很有分寸,这位小些的袁姑娘性情看着挺娇憨的,端老夫人很喜欢她,说她可人疼。后来我府上的水阁修缮好了,我还请她们来过一趟,看着都是好姑娘。”
  说过袁家姐妹,福玉公主又跟曹皇后说其他几个姑娘。
  刘琰扯扯她袖子:“大姐姐,陈家这个表姐叫什么来着?”
  “哦,陈云岚啊。”福玉公主并没多说,只说:“你还记得她?”
  “记得啊,我还记得她有一块绣着燕子的手帕呢。”
  福玉公主想了想:“她女红是不错。”
  但陈云岚是没指望做这个四皇子妃的,这一点福玉公主很清楚。别人家也许有的知道福玉公主准备画像的用意,有的也许不知道。但陈家这画像是他们家主动跟福玉公主请托,才放进这一次人选之中的。她们家不指望能入选做皇子妃,可是想着毕竟是亲戚,要是能做个侧妃也很好,四皇子将来总会照应陈家一二。
  陈云岚做不了四皇子妃的缘由刘琰不知道,曹皇后、福玉公主心里都明白。就算陈家早年两面三刀,对皇上犯过的错事儿按下不提,陈家还另有一件大隐情。
  陈云岚也好,陈家她这一辈的其他兄弟也好,都并不是亲生的。也不知道是生了什么病症还是遭了什么冤孽,刘琰她那几个表舅舅家没有一个生得出孩子来的,陈云岚他们全是陈家悄悄抱养来充当亲生的,为了避人耳目,没从近处抱养,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抱回来的婴孩,还在老家时,一般人都不知道陈家这秘密,京城就更没人知道了。
  “这是宋葳英宋姑娘,父亲是少府官宋灏全,我记得她随她母亲进过宫,不知道娘娘还记得吗?”
  曹皇后点点头:“我还记得,不过那时候是个小丫头,现在也长这么大了。”曹皇后抬手摸了摸脸:“真是不服老不行了。”
  “娘娘哪里老了,眼下是正当年呢,等这小儿媳妇娶进门,您将来还要操心孙子孙女儿的教养,再过些年,还要给他们再安排亲事呢。”
  曹皇后只是一笑。
  听起来这人活着就是永远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
  不过什么人不是这样呢?真等到哪天什么心也不用操,什么累也不用受的时候,大概也就该咽气入土的那天了。
  这些画像她们看得津津有味,用过午膳接着看,外头有几拨人过来都让英罗先打发回去了,都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不用问皇后娘娘,就让他们先按过去的旧例办着就是了,眼下还有什么事是比四皇子的亲事更要紧的?
  用过午膳喝茶的时候,福玉公主同刘琰开玩笑:“你这尽心尽力的给自己找嫂子,回头四弟肯定得好好儿谢你。对了,你也不用担心,姐姐我不会厚此薄彼,回头我给你也弄一箱子画像来,让你选驸马的时候也方便省力气。”
  刘琰就笑:“好呀,那大姐你赶紧着,我先说好,歪瓜裂枣的我可不要。”
  福玉公主忍着笑说:“好好,我一定给你寻个好的,出去应酬必让你面上有光,人人都羡慕你。”
  最后那些画像里挑出来十幅左右,这已经把四皇子妃的人选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了,值得一说的是,刘琰先前挑出来的那几个比较美的,曹皇后都留下了。
  而且刘琰看得出来,自家母后应该对袁家大姑娘比较满意。
  她是家中长女,稳重端庄会持家理事,上能孝顺侍奉父亲祖母,下又能照料弟弟妹妹,更何况她的长相特别合长辈们的眼缘。
  至于她比四皇子还要大一岁的问题,那就不算什么问题了。上次刘琰还听见大姐姐她们说这个事儿呢,说为什么好些地方都有人家买童养媳?一是因为省钱,因为正经娶一个媳妇彩礼可不便宜呢,而且十来岁的女孩儿,持家干活儿未必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少不得婆婆还要费心教,二来最要紧的是,年纪小,身子没怎么长开,生孩子的时候很费力。童养媳就不一样了,年岁小些买来很便宜,给口吃的就行,而且买来就能帮家里干活儿,等到自家儿子能成亲的时候,儿媳妇又能干活,又能生孩子,又不要再付聘礼,又没有娘家撑腰想怎么使唤怎么使唤,实在是方便得很。
  皇家虽然不用找童养媳,所以袁大姑娘比四皇子大一岁不是什么短处,倒显得是她的长处了,比小姑娘性情沉稳、懂得管家理事,身子也好。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主意
  既然已经有了人选,那接下来就是仔细查清楚姑娘们的家世品行,表面文章做得花团锦簇,掀开这层外衣之后,下面成色未必是十足真金。
  就象二皇子妃马氏,她当初在闺中的名声难道不好吗?不止是马家人,连亲戚故交之间都说这姑娘仁善待下,俭朴,孝顺……说白了,马家给她营造的名声可以说是有的放矢,那会儿大朱氏骄纵,奢侈,对皇后不够敬重,时常鞭笞打死婢仆,马氏可以说是完美的避开了朱氏的所有缺点。
  可是结果呢?
  不能说马家骗人,马氏确实够软弱的,也不奢侈,二皇子一个月成千上万的银子不够糟蹋,而马氏一个月在自己身上用不了几十两。
  可她就是个好媳妇了吗?
  再到萧氏,萧氏很好,如果她愿意,可以做个贤惠能干的妻子,问题是她不愿意啊,对于做妻子这件事,萧情爱完全是消极怠工,能避开就避开,避不开就敷衍应付。
  这都叫什么事儿。
  皇家娶了三回儿媳妇结果上了三回当,到了四皇子这儿,要是再娶个不靠谱的小儿媳妇,估计皇上皇后再有涵养也不能忍耐了。
  一方面,福玉公主也会观察这些姑娘,看她们的谈吐举止日常行事如何,就算她们会装,但毕竟也都只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再装也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毫无破绽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遣人暗中查探了,其实后一件事更好办。
  谁家没有一两个对头呢?连相隔一墙的好邻居都可能为了你家的树我家的宅基又或是一条污水沟的事儿闹得鸡犬不宁,有机会给对方下绊子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手软呢。纵然这些人的话可能是挟私报复不能全信,但也能探知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
  比如没过几天,就有两个姑娘悄无声息从曹皇后那张圈定好的名单上被划去了。
  至于什么缘故,刘琰也没去细打听,反正肯定是有瑕疵呗。
  宫里的事总是不可能保得住秘密,更何况这事儿也算不得什么秘密,该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关心这事儿的人也不可能打听不着消息。
  过了中秋天气变得凉爽,各种螃蟹宴、菊花会、登高、骑马、泛舟、上香的应酬又多了起来,似乎这一夏天把人都给憋坏了,这阵子京里格外的热闹,纷纷扰扰,你来我往。
  过不多久又划去两个名字,剩下的人基本挑不出什么错处来了。
  姑娘们都挺好,品行、家世、容貌或是才学都相差不大,没法儿说谁比谁更好一些。
  福玉公主还笑话曹皇后说:“母后这是挑花眼了吧?可惜现在咱们只能娶进一个来,要不然其他人就让四弟都纳了?”
  这当然是说笑。正妃还没娶呢先纳一堆侧妃?前朝倒是这么干过,结果呢?不管是那些王府里还是后宫里头都是一团乱,嫡庶长幼不分,各种倾轧残害之事层出不穷,怎么禁也禁不住。
  哪怕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在利益权势面前尚且要你死我活,更何况不是一个肚子生出来的,说什么骨肉情分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皇上就根本没什么嫔妃,对宗室管得也严——那种脑袋拴在女人裙带上的皇上固然不能把他砍了,但是实职实权肯定没他的份儿,哪怕亲兄弟也不例外。比如溱王和宣王,那可是皇上的嫡亲兄弟了,皇上给他们什么权力了没有?女人再多,也没有一个能请封侧妃的,既然妾都没名份,那她们生下的儿女也不可能有实封,俸禄极少。
  “这还得看敬儿自己的意思。”曹皇后说:“都是好姑娘,我实在挑不出来,只能看看哪个合他的眼缘了。”
  福玉公主笑着说:“母后娘娘给他选一个也是一样的,他那么孝顺,又知礼脾气又好,肯定会和妻子好生过日子。”
  “是,他的脾性我是知道,可越是这样,越不能随便选一个,委屈了他。”曹皇后说:“回头他来请安的时候我同他说说,那些画像可给他看过?”
  福玉公主摇头:“我是没有,不过他可能已经看过了——四妹妹也好,赵驸马也好,他们可都交好,肯定跟他透过信儿了。”
  这倒是。
  曹皇后也乐见他们这样,这才象一家人的样子。
  至于刘琰,她早就往小哥那儿探听好几回消息了。
  可小哥吧……他也太沉得住气了,刘琰使出了浑身解数,硬是没从他嘴里掏出什么准话来。
  反正他那意思就是,但凭父皇母后做主,反正父母给他挑的人一定是不错的,他自己不好对姑娘们挑挑拣拣评头论足,都是好人家的姑娘,他若待之轻慢,那实在太不尊重。
  行吧,讲道理反正刘琰是讲不过他。
  而且她也确实没摸清小哥有什么偏好。他是更喜欢端丽些的?还是清秀些的?是持重些的,还是活泼些的?又或者更喜欢有才气可以谈诗论画的?
  “小哥,你跟我说说嘛,我保证不和旁人讲。”
  四皇子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你保证?”
  “呃,母后不能算是旁人吧……”
  四皇子还是没上她这个当。
  曹皇后下定决心要让四皇子自己来决断,福玉公主领会了这意思之后,很快就做了妥善安排。
  既不张扬让人觉得尴尬,又能让四皇子和几位姑娘都能见上面,这对福玉公主来说可一点儿都不难。
  不过能不能说上话那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刘琰缠着福玉公主也要跟了去,福玉公主从来就宠她,一口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