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燕女土司-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两车道……辛螺点了点头:“我虽然不知道邱大管事手中有什么利器,但是能视笠山峡谷的开通不在话下,想来这点路也应该不成问题吧?”

    见陈延陵暗暗轻点了下头,邱顺心里也有了底,讨价还价又磨了两句也就同意了。

    等两边正式签了契书,邱顺带来的人已经自觉在滩涂上找了地方安营扎寨了。

    这个时候丁氏兄弟和杨树也赶了回来,一边感慨着从来没有在大荒滩这边见到过这么多人,一边急急向辛螺走去:“七小姐,我们在这边只寻到了一处可能淡水的地方。”

    杨树是常年在山上混的,比较清楚这种情况:“估计那水是从岩缝里面流走的,所以外面长满了比较湿润的青苔,但是我们不知道那岩壁有多厚,引不引得出来。”

 第92章 炸药

    如果这边能直接取用淡水,那就更加方便了,说不定工期还能提前!

    邱顺精神一振,立即看向杨树:“这位小兄弟,不知道你说的那地方在哪里,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或许我这边有办法能够取水。”

    杨树转头请辛螺示下,见她点头,又说了邱顺的身份,忙行了一礼:“邱大管事请跟我这边走!”

    横竖休息了一阵已经缓过气了,辛螺也骑了马跟着杨树一起走。

    杨树说的那地方是在靠近笠山峡谷方向的一处山壁上,山壁垂挂着不少藤蔓,加上草木斜长,如果不仔细去看,还真发现不了那一处长满了湿润苔藓的岩壁,伸指轻轻一按,那一层苔藓几乎都沁得出水来。

    杨树将长在岩壁上的一片苔藓又剥了下来,指了指下面潮湿的石头:“是青岩,有水渍都透出来了,很有可能里面会有水流过。而且青岩可以把水过滤得很干净,就是岩质坚硬,也不知道要掘进去多久才能见得到水。”

    邱顺仔细看了看那一处岩壁,又伸指按了按,捻了捻指尖上的湿润,轻轻点了点头:“可以扦个眼儿先看看。”

    他一发话,刚才一声不出跟在他身后的几个人立即上前,一名大汉解开一直负在背后的一个大包裹,从里面取出了铁锤和一只精钢长钎,丁丁当当就凿了起来,很快就凿出了小酒盅大的一个眼儿。

    那根钢钎已经没入了三分之二,却并没有看到有水涌出来,杨树也有些不确定起来:“或许是我看走了眼,要不然就是岩层太厚了……”

    靠几根钢钎这么凿下去,还不知道几天才凿得出水,有这时间,他们早可以从笠山峡谷往回走一趟运送淡水过来了。

    邱顺却笑着摆了摆手:“不急,这才开始,大家都站远一点。”自己率先远远站开了去。

    另外有一人则小心地取出一只小小的铁筒,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很快就塞进了崖壁上扦出的那眼儿里,从岩眼里引了长长的引信出来。

    辛螺几乎看呆了,被陈延陵强硬拖着往远处走时,还愣愣回头盯着那边:“炸、炸药?大燕这时……真连炸药也弄出来了?”

    幸好“这时候”三个字还没有完全说出口,辛螺就及时警觉换成了“真”字。陈延陵正紧张地估量着距离,一时也没有注意这几个有些含糊的字眼,倒是忍不住问了一声:“你知道炸药?”

    辛螺干巴巴地答道:“听说过,但是没见过。”

    她一学农的,又不是搞军事,确实是只听说过,但是没见过,就连民用的,也只是远远听到爆炸声。

    陈延陵估摸着距离差不多了,这才拉着辛螺停了下来:“那你还能一眼就认出来!”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看这架势,她哪能不清楚?难怪陈延陵那么胸有成竹地答应她修通笠山峡谷的道路,有这炸药在手,确实工程量就不算大了。

    远远见那人点燃了引信,辛螺下意识地捂着耳朵抱头蹲了下来,还不忘记跟退在自己身边的丁氏兄弟和杨树几个大喊了一声:“蹲下,抱头,把耳朵捂紧!”

    一眼扫见那位邱管事早就这样做了,杨树连忙扯了还愣着的丁二柱一下,飞快地抱头捂紧耳朵蹲了下来,眼角的余光已瞥见刚才往岩眼里塞铁筒的那人飞奔着跑远了。

    “嘭”的一声巨响,即使捂住了耳朵,耳膜也被震得嗡嗡作响,杨树竟一下子没蹲住,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攀附在崖壁上的藤蔓和一些草木被高高抛起然后落在地上,碎石飞溅,有几块小些的石头甚至飞到了离他不足七八尺的地方。

    等烟尘散开,刚才那个钻出来的小岩眼已经不见了,坚硬的崖壁像被什么暴力撕裂出了一个大口子,有一处格外焦黑;一道裂开的岩缝中,有水汩汩流出……

    这就是七小姐说的炸药?这么大的威力——

    杨树撑着有些发软的腿站了起来,愣愣看着那一片狼藉的岩壁。

    辛螺却长舒了一口气:“太好了,有水了!”

    先前跟在邱顺身后的几个人已经先走了过去,将一些碎石和杂物清开,邱顺摸着胡子看了看,伸手划了个圈儿:

    “在这儿都凿下去,可以做个小水池子,到时候接根竹管,把满了的水引出来,下面放块石板,洗菜淘米和洗刷衣物什么的也方便。先就这么着,等把那边的大头修好以后,再在这下面砌个大些的池子。”

    说完了一番话,邱顺伸手掬了一捧水尝了尝,长长喟叹了一声:“好水,清冽甘甜,只可惜我那包好茶没有带来!”转头就看向辛螺,“淡水已经解决了,不知道辛峒主打算把港口修在哪里,盐田又从何处建起?”

    有了方便而纯净的淡水,就可以调入咸卤池中,提高海盐的品质。见邱顺的工作效率很高,就像以前她的那些个同事们一样,辛螺觉得很是亲切熟悉,直接就带了邱顺往海边走:

    “晒海盐也需要把淡水引过去,一会儿等盐田的位置定了,邱先生再让人接引这淡水吧。对了,邱先生可带的有千里眼?”

    邱顺唤了一声,手下的人立即将一只千里眼递了上来。

    辛螺接过那只千里眼往海面上凝神看去,很快就在低涌的波浪间找到了那块莲花礁石,调整了一下方向,走到了一处海岸边:“邱管事应该带了不少能人过来,还请在这里探一探,看看可适合修建港口。”

    邱顺目光一闪,立即唤了两人带了水肺,沿着那处海岸的礁石潜了下去,探一探下面可有暗礁。

    直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那两个人才浮上岸来,不及喘匀气就急着禀报了:“邱……管事,这一处海水较深,我们已经下潜了快三十尺,才隐约看到海底有些礁石。”

    三十尺寸,已经近十米了。大燕近海的海船都是那种平底的沙船,吃水并不深,完全能够驶得过来。这个溪州峒主,明明只是个少女,倒是于看风水一途也颇有几分厉害!邱顺脸上不由出现了喜容:“那就好,就择这一处即日开始修建港口!”

    身后马上有人上前请示:“邱管事,那这边修建港口取石是从哪座山上取?”

    邱顺回头辨了辨,想到笠山峡谷还要修路,立即指向了荒岭:“就从荒岭那座山上取石吧,把林先生先请过去仔细瞧瞧,那座山取了石头以后,我们还要修防御工事的,让他先规划好怎么取石。

    算了,你们先在这里把港口要怎么建做个章程出来,我亲自过去一趟,刚好和林先生看看那座荒岭。”

    那人应了一声,马上叫了几名工匠上来,几个人站到一边指着海岸上的礁石商量起来。

    辛螺听了几耳朵专业术语,对那几个工匠顿时肃然起敬,连带着对邱顺这个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要劳力有劳力的大管事也羡慕起来。

    人家那是真正的专业,她找到这地方,完全是托了以前就知道莲花港古港口位置的福。都说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什么时候,她溪州才能像这样要什么人就有什么人呢?

 第93章 人才多

    林先生姓林名展,颔下几缕长须,如果拿把羽毛扇,辛螺觉得他完全就是诸葛亮的形象了;不过肤色黑了好几个度,跟积年的老农简直有得一比。

    不过瞧着他一手拿着登山杖略作支撑,健步如飞往荒岭上爬的样子,辛螺就有些明白了这人为什么会这么黑了——换现代的话来说,这位林展林先生,分明是个驴友嘛!

    观察了荒岭的整个地形,林展从从人手中接过纸笔,席地枕石,飞快地画了起来。

    辛螺好奇地凑上去瞧了瞧,然后两眼蚊香圈地默默退开了;她完全看不懂啊……

    见她一脸懵圈地退开一边,一副垂头耷耳的样子,陈延陵的嘴角忍不住翘了翘,悄悄走近辛螺身边:“术业有专攻,我也看不懂林先生画的这些。”

    知道陈延陵这是在安慰自己,辛螺冲他感激一笑:“谢谢,我只是觉得你族里这些人才都好厉害,什么时候我溪州也能招来这么多高人就好了。”

    他这哪里是族里,分明是大燕的人才!如果辛螺知道了真相,也不会知道会怎么想他……陈延陵略过心虚,很快转了话题:

    “对了,邱大管事颇为能干,一会儿你把盐田怎么建怎么晒告诉他,他很快就会安排人开工。我瞧着这边的事明后天就能理清楚,到时你是先回去,还是等着看晒盐?”

    辛螺自己也不会晒盐,只是懂得这个流程,只要把流程告诉邱顺了,后续自有邱顺带的工人来做,守在这里并没有什么意义,何况这一次那几个制瓷的工匠也来了,她正好先把这些人带去干田寨。

    听到陈延陵询问,辛螺立即就答了:“一会儿先让人开出两种盐田,一种是一级一级的海水蒸发池,一种是结晶池,分级蒸发后在咸卤中调入适量的淡水……”

    前面林展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辛螺错眼瞧着一块大石头被掀倒在一边,还以为压伤了人,急忙走了过去:“出了什么事?”

    林展呵呵笑着,指着那块大石头原来矗立的地方:“辛峒主运气好啊,这座荒岭应该是一处煤矿。”

    先前他看到这荒岭的时候心里就有些疑惑,知道这里石头多,土层薄才不长树以后,索性让人撬开了一块立根较深的石头,觉得石头下的土质也有些奇怪,才让人挖了一两下,已经见了煤。

    “这煤埋得较浅,开挖倒也容易,就是不知道这储藏量有多少。”林展指挥着人连撬了好几块石头,选了几个点挖了下去,见下面都是煤,取出自己刚才画的图沉吟起来,“倒是我这城防工事得改一改了,我们先下到那边山脚去探一探!”

    林展话一说完,就带着人往去辰州方向的山脚下走了,邱顺连忙跟了过去。辛螺蹲下身捡起刚才滚落到自己脚边的一块煤矿用力捏了捏,傻傻蹦出一句:“真的是煤啊!”

    大荒滩不是荒滩,可以建成盐田,还可以修建港口,原来荒岭也不是荒岭,而是一座煤山——不得不说,在别人眼中,这份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难怪刚才林展会那么说!

    就连辛螺自己,也忍不住怀疑起来,难道她一跤摔到这几千年前的时空来,上天觉得有些不那么好意思,所以送了她一根超大超亮的金手指?

    瞧着辛螺双眼亮晶晶地盯着那块煤矿,那神情犹如稚儿得了她今生第一块糖,陈延陵实在忍不住,屈指轻轻在辛螺额头上一敲,低声笑了起来:“一块黑不溜秋的煤也看傻了?”

    “什么叫一块黑不溜秋的煤,这可是黑金啊!荒岭的煤矿贮量如果丰富,正好可以运去干田寨烧瓷窑!”辛螺嗔了陈延陵一眼,兴高采烈地举了举那块黑煤。

    瓷窑需要的温度高,辛螺心里还在可惜干田寨那周围本来就不多的森林会被砍伐一空,只怕会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有了这座煤矿,可算是解决她的大问题了。

    据说木柴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800度,而煤炭的燃烧温度一般都大于900度,煤质好些的,会达到1000多度。

    听说温度越高,瓷器的色泽、色彩会更好,材质也会更致密,她在干田寨发现的本来就是上好的高岭土,如今又有了这烧窑的煤,简直是老天都在助她啊!

    只是,为什么以前她在丰谷盐田历史馆参观的时候,馆里介绍了很多古资料,就是没有介绍过这里曾经有一座煤矿呢?

    辛螺怀着一肚子疑问下了荒岭,刚画了幅盐田规划的草图,邱顺就和林展一起回来了。

    林展的脸上带着些可惜:“辛峒主,刚才我探了一遍,这荒岭的煤矿品质虽然不错,不过贮量应该不丰,除了那山上的,地表下怕是只有浅浅一层了。”

    难怪历史上没留下什么记载,可能是哪个朝代发现了这里,随手开采完了,因为量小,自然也没有留下什么记录。

    辛螺心里也有些失望,不过想着能多出那一座山的煤也算不错了,说不定等这一山的煤烧完,干田寨那一山的高岭土也制瓷烧完呢?

    很快收拾了心情,辛螺谢过了林展,请了邱顺上前:“邱管事请看,这是我画的盐田规划图……”

    邱顺连忙叫了几个人一起上前,听着辛螺的详细解说,一直到她说到最后晒出的咸卤中加入淡水,一名一直拿着笔狂草飞记的书生模样的人这才忍不住插了话:

    “先前辛峒主就说过晒海盐需要把淡水引过去,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方便盐工日常生活使用,原来是要加进这咸卤里?可是这么一加,那咸卤不是就被冲淡了吗,水分多了,哪里还晒得出盐来?”

    “加淡水是为了让咸卤里一些杂质都被溶解掉,析出来的结晶盐到时就更纯净了。”辛螺简单解释了一句,有些好奇地打量了那人一眼,“请问这位是——”

    邱顺飞快地抢过话:“这是我带过来的周师傅,以前在盐场也做过的,对制盐这一块最是精熟不过的,这次特地把他带过来指点盐工们。”

    又是个技术人才啊!辛螺只是记住了丰谷盐田历史馆里记录的古盐田整个晒盐流程,有个现成的制盐师傅来这里,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

    辛螺连忙跟那人打了个招呼:“哦哦,周师傅好。”又有些艳羡地跟邱顺感慨了一声,“你们族里真是家大业大,什么样的人才都能搜罗过来。”

    邱顺面皮一僵,呵呵干笑了两声,很快岔了别的话题过去:“对了,刚才辛峒主说盐田里最好铺黑色的石板又是何意?”

    辛螺连忙继续解释起来。陈延陵慢慢松了一口气,见辛螺并没有起疑,提着的那颗心这才缓缓落了下来。

 第94章 再进干田寨

    丰谷盐田的诸事安排妥当,辛螺就是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第二天就带了制瓷师傅等一行人先往干田寨去了。

    自从上次辛螺用了旱地育秧的法子教了干田寨补种以后,因为忙这忙那的,倒是一直没有再到干田寨了。这回从另一个方向的路岔进来,正好绕到了那一坡梯田的背后。

    补种的禾苗此时已经半青半黄,结出的稻穗正开始灌浆,寨上不少的小孩跳上跳下地梯田田埂边跑来跑去赶鸟,免得鸟雀飞来祸害庄稼。有家里舍得的,还给孩子做了把弹弓,这时候正好用来打鸟。

    辛螺瞧着一个泥孩子上蹿下跳得厉害,拉开弹弓却总是打不到鸟,笑着将手拢成了喇叭大喊了一声:“狗娃!”

    那小男孩正是彭成亮的孙子狗娃,听到有人叫他,吃惊地停了下来往这边看了片刻,高高兴兴地奔了过来:“峒主姐姐!峒主姐姐!”

    不等云雀上前拦住他,狗娃自己也知道自己一身泥的,只围在已经下了马的辛螺身边转:“峒主姐姐你怎么来了?你看到我家的稻子没,你快去帮看看长得好不好?”

    记得她第一次来的时候,这小家伙因为她扯了秧苗还冲她扔泥巴呢,现在却是缠着她赶紧去看看田里了;辛螺笑了起来:“不急,你阿公呢?快去帮我把你阿公找来。”

    “峒主姐姐我去找阿公!”狗娃的哥哥栓子也跑了过来,听到辛螺的话,一溜烟儿地就往回跑了。

    辛螺牵着马跟在狗娃身后慢慢走,一边问着他这一段日子的日常,一边好奇地看了他手里的那把弹弓一眼:“这是谁给你做的?”

    狗娃连忙献宝地将那把弹弓递了过去:“是我二叔做给我和我哥的,寨子里只有这一把呢!”

    没有弹力强的伸缩皮筋,古代的弹弓是拿什么来弹射的?辛螺试了试那编缠出来、还颇有弹性的皮筋,颇有兴味:“这皮筋是怎么做的?”

    陈延陵从小就玩的是真正的弓,弓弦是用上好的鹿筋制成,并不知道小孩子玩的弹弓。

    倒是杨树接了过去看了看:“应该是用牛筋和人的头发丝编在一起做的。”随手从地上捡了一粒小石子儿当弹丸弹了出去,二十步开外的一只麻雀应声而倒。

    狗娃立时跑过去将那只麻雀捡了回来,跟只小狗儿似地围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