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重(元宝)-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贤王自是不可能知道,在会试这天早上,太子天不亮就去了御书房外,恳请皇帝亲出考题。

    皇帝见太子谦恭,直说甄选天下才子,为朝廷效力之人才,自己才学不够,唯有父皇能出得此题,自己的试题,想来太过鄙薄。

    皇帝被自己的儿子拍了一同马屁,心情愉悦,大笔一挥,三道考题一蹴而就。

    不多时,就出现在会试的考场之上。

    这时候旁人还毫无准备。

    更在会试还没有结束之时,太子又临时变动阅卷制度,密封考生姓名一栏,更准备了一批人转本誊抄考生试卷,以免阅卷之人通过笔迹,识别考生,避免舞弊行为。

    这让贤王始料未及。

    贤王更没有想到的是,当第一场会试结束,太子忽然又变动了阅卷大臣。

    原本从翰林院甄选出的二十位阅卷之人,居然临时全都被换了下来。阵岁沟扛。

    贤王的银子全白花了。

    更在会试结束,他才知道,试题竟然全被换了。

    原来太子的无动于衷并不是不知情,是故意迷惑麻痹他的!更有太子身边他的亲信,居然失去了联系,究竟是太子将他控制了起来,还是他自己躲起来了?

    虽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但贤王宁可相信是后者。

    会试还未放榜,已有世家找上贤王的门了。

    原来从万芳楼出售的试题只是一部分,更有世家大族,是直接从贤王这里拿到的试题。皇帝组织科举,本就是要整顿朝中势力,如今在朝为官之人,多出于世家举荐,平民百姓鲜有。

    但有了科举就不同了,科举乃是从天下读书人中甄选人才来为官。只要是书读得好就可,不拘出身,本就有削弱世家对朝堂控制力的意思。

    世家自然不想自己的势力被削弱,但世家子弟并不一定书读的就好,所以买考题,靠舞弊来获得更好的成绩就成了一个挽救的办法。世家从贤王这里买到考题,那是花了大价钱的。

    如今发现自己被贤王涮了一把,哪里会善罢甘休。

    贤王在世家逼迫中苦不堪言,更要担心太子会不会还有什么后招在等着他,会试几天后的日子,过的提心吊胆。

    廉欣娉的儿子洗三礼,廉如意自是备了厚礼,出乎意料的是,廉葭葭居然也送来了大礼。

    如今廉葭葭可是小富婆一枚了,城北的商铺原就有一部分是贤王的私产,如今在她的主张之下,收回了大部分铺面,更经过她的整顿经营,别出心裁之下,日进斗金。

    连贤王都赞她是经商的奇才。

    廉葭葭只当贤王是夸她,却不知平南朝商人地位最低,为人不齿。

    贤王府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廉葭葭时,廉葭葭自然不再低调,她直起腰杆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在昔日压在她头上的嫡姐面前,露露脸。

    所以廉欣娉收到来自廉葭葭的洗三礼,着实惊讶了一阵。

    不过和廉如意说说笑笑,很快就将此事扔在了一边。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 伏击

    廉葭葭内心扬眉吐气,得意洋洋的同时,贤王倒霉的日子却快来了。     会试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更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会试的试卷之中居然出现了类似的答卷。而且都是所答非所问。

    估计他当初卖考题的时候,也不曾料想到有这么死脑筋的考生,会请人代写考题,背好了之后,进考场,题也不看,只管拿背好的答案,牛唇不对马嘴的往上写。

    不管是真有这样死脑筋的考生,还是太子让人誊抄试卷的时候做了手脚。

    这样匪夷所思的试卷很快就被呈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试卷,大为震怒,太子是负责此次科举的第一人,他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太子能及时恳请皇帝,换了考题,又临时变动了阅卷制度,挽救了这次被泄题的考试,并不耽误为朝廷甄选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也算是功过相抵。

    只是这泄题之人,皇帝却打算追究到底。

    却在此时,太子抛出了那个被他严密控制起来的幕僚。

    此人正是贤王派到太子身边的亲信。

    太子为了避嫌,并未对他动刑,皇帝却不会对他客气,直接发到刑部大牢,责令刑部三日内审出幕后之人。

    刑部碍于皇帝的压力,对他极尽所能,这人也真是硬骨头,刑部的刑具他尝试了一大半,都牙关紧咬,不吐露一个字。

    贤王此时已经知道,此事父皇是不打算放过了,便使人暗示亲信露出万芳楼给刑部。

    刑部追查之下,果然查出万芳楼曾经有售试题。

    深查发现,万芳楼乃是督察院左都御史李有才的产业。

    贤王此招弃车保帅,送算是将科考舞弊之事遮了过去。

    太子虽心知此事乃是贤王所为,但他手里没有证据,能拉下贤王在都察院的膀臂,也算有所斩获。

    此次会试,四皇子出力不少,皇帝原本就对四皇子有不同于其他儿子的愧疚之心,奈何这个儿子总是惹他生气,让他连补偿这个儿子的机会都没有,如今总算有个机会,皇帝便封了四皇子寿王。     贤王这次吃了败仗,还损失了自己在都察院的得力之人,倒叫与太子一气的慕容御占了便宜,气愤不已。

    皇帝看不见儿子间的明争暗斗,只关心接下来的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考题,考校会试中脱颖而出的贡生们,太子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慕容御也悠闲了下来,来他府上恭贺他荣封寿王的人倒是不少。

    贤王没有亲自来,倒是派了身边之人送上了贺礼。

    前来送礼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冯毅。

    冯毅一直跟在贤王身边,慕容御的人已是没能找到机会来确定他究竟是不是薛姨娘的儿子。

    也许今天就是个机会。

    慕容御在冯毅回府的路上安排了人伏击。

    冯毅给寿王送了礼,高高兴兴的回府,还不知道,再回去的路上,已经有人在等着他了。

    冯毅骑在马背上,左手拽着缰绳,任马慢慢的走着,身后跟着贤王府的家丁。正走到一处狭窄的巷子处,忽从两旁高高的房地上跃下一群黑衣人,几乎是一瞬间,他身后跟着的家丁就全数被打晕。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怎么会事儿呢,就已经躺倒在地。

    五六个黑衣人,此时都围上了冯毅。

    冯毅右手紧握这马鞭,脸上倒还比较沉稳,“来者何人?”

    黑衣人却不说话,立时攻了上来。

    冯毅乃是贤王贴身随从,功夫自然不差,但与他交手的乃有三人,他立时便落了下风,黑衣人却还有三人在一旁围观。

    他骑在马上,见对方没有用杀招,似乎是想生擒自己,不知对方底细,冯毅隔开对方攻击,猛的一抽马鞭,夹着马腹,想要脱身而去。

    见冯毅不欲己方缠斗,猛挨了几拳,只欲脱身,其中一黑衣人飞身踹向马腿,并一把将冯毅扯下马来。

    冯毅与那黑衣人都被甩出了很远。

    冯毅顾不得身上疼痛,纵起轻功跃上房顶,向贤王府飞掠而去。

    其余几名黑人立即追上,挡住他的去路,并近身攻击。

    冯毅似乎在打斗中对他的左侧防卫格外重视,让黑衣人一时都无法在左侧找出破绽。

    倒是之前与冯毅一起摔出很远的黑衣人,捡了冯毅的马鞭,从他背后攻击上来,趁冯毅不备,马鞭一下子抽在冯毅左肩。

    马鞭是灌了内力的,八月的天气,衣衫单薄,冯毅左肩的衣服立时稀烂,鲜血模糊一片。

    毕竟是光天化日之下,黑衣人与冯毅的打斗,很快引来了京城巡逻的御林军。

    黑衣人见状,立即遁走。

    冯毅长舒了一口气,看着自己血肉模糊的左肩,若有所思。

    “怎么回事儿?”御林军冲上来的时候,就只剩下冯毅和躺了一地的贤王府家丁。

    得知冯毅是贤王亲随之后,御林军客客气气的把冯毅及贤王家丁送回了贤王府,并一再保证定会捉拿那黑衣人。

    冯毅点点头,心中却是奇怪,究竟是什么人要针对自己,并且明显是要生擒自己,看那五六个黑衣人的功夫都在自己之上,若是想要杀自己简直易如反掌。莫非这些人并不是想对付自己,而是想借机对付贤王。

    冯毅将此时禀告了贤王,贤王冷笑道:“你好好休息去吧,定是太子在科举舞弊事上,没能搬倒我,有些坐不住了!”

    而此时寿王府上,追风等人已经换下黑衣,换做平常服饰,跪地禀报:“冯毅左肩没有红记。”

    廉如意闻言眉间微蹙。

    慕容御挥手让追风退下。阵岁狂技。

    “冯毅果真不是薛姨娘的儿子?”廉如意说道,虽然她在水云楼与冯毅擦肩而过时,心中就有了这样的预感,但得到证实的时候,还是十分意外,“为什么薛姨娘会以为冯毅是她的儿子呢,而且看她对冯毅的感情,不像是装出来的?”

    慕容御沉吟片刻,“只能说明,薛姨娘是真心以为冯毅就是她的儿子。但问题出在,逼她换儿子那人手上。”

    “是容妃换了薛姨娘的孩子?”廉如意说道,“如果当年真的是容妃逼迫薛姨娘,那么就是说,容妃用廉葭葭换走了薛姨娘的儿子,又用冯毅来冒充被换走的孩子。以此欺骗薛姨娘。那薛姨娘的孩子在哪里?容妃为什么要怎么做?”

    慕容御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说道:“容妃是个心思歹毒,且气量狭小的人。她大概容不下薛姨娘的儿子吧。但又要握有让薛姨娘继续为她效力的把柄,便找来了冯毅冒充。”

    “这么说……薛姨娘的儿子,可能已经不再人世了?”廉如意心下一凉。虽然她与那从未谋面的庶弟没有什么感情,但是看薛姨娘对冯毅的态度,就可以得知,她是很在意自己的儿子的,若是能找到薛姨娘的儿子,或许能逼得她反水,以救爹爹。

    倘若那孩子真的已经不在人世……而冯毅不过是个冒牌货,势必不能为他们所用。

    “也许是容妃太有先见之名,料到会有今天的局面,便一早就斩草除根,不留余地。”廉如意冷冷的说道,清冷的声音里,有些许的无奈之感。

    “别灰心,会有办法的。”慕容御安慰她道。

    廉如意点点头,她自然不能灰心,母亲的大仇还没有报,爹爹尚身中蛊毒没有解,她怎么能灰心呢,就算前面是座大山,她也要踏平了过去!

    廉如意离开慕容御的书房,向后院走去,却在院门丛生的竹林处,遇见了等在那里的追风。

    “王妃。”追风行礼道。

    廉如意点点头,正欲向前走,追风却跪在了地上,低着头,倒有几分局促之感。

    “怎么?”廉如意让他起身说话。

    追风起身时,小麦色皮肤的脸却是透出了几分红。

    “回禀王妃,奴才……奴才想求娶悦书姑娘。”追风紧张的说道。

    站在廉如意身后的小陶闷声笑了出来。

    追风横她一眼,脸却是更红了。

    廉如意心情沉重,此时也不禁莞尔,“嗯,既然你还坚持,那过几日,我便去向姐姐讨要悦书。”

    “多谢王妃成全!”追风松了一口气,喜不自胜道。

章节目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说亲

    待走的远了,小陶才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有什么好笑的,等过几年,你也有这时候!”云溪点着小陶的额头说道。

    廉如意在前面走着,闻言向后看了看,小陶才十一岁,年纪尚小,云溪,春杏,以及被她留在将军府的寒梅,都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了。这些丫头一直跟在她身边忠心耿耿,她虽舍不得她们,却也不能不为她们将来打算了。

    回到后院,廉如意便命人叫了春杏云溪到自己跟前,小陶被支了出去。

    “你们跟着我也有很多年了,服侍我尽心尽力,如今眼看着你们也都到了嫁人的年纪,我把你们叫来,就是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若是你们自己有意中人,大可说明。若是没有,且以后仍愿意留在我身边做个管家娘子,我便给你们谋个好归宿。”廉如意直白的对两人说道,“寒梅虽然现在人在将军府,但跟你们是一样的,我也不会把她丢在一边不管。”阵序亩血。

    春杏云溪立即跪在地上叩首,“王妃,奴婢愿一生伺候王妃。”

    廉如意点点头,“我也是舍不得你们。”

    春杏云溪虽有些脸红,小姑娘家的,说道嫁人的事儿,哪有不害臊的,但总是要面对的,便都有些羞怯的说道:“但凭王妃做主。”

    廉如意微微一笑,“起来吧,是先于你们打个招呼,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的事儿,你们心里有个准备就好,日后还是该怎样怎样,今儿个说起来,还是追风求娶悦书,让我想起了这事儿,行了,你们下去吧。”

    春杏和云溪行礼,退了出去。

    要说作为小姐的贴身丫鬟,跟着小姐嫁过来,她们不是没想过会像悦书一样,成为伺候姑爷的通房,或是将来运气好,被抬了姨娘之事的。     但随着小姐嫁过来以后,发现四皇子身边竟连一个通房都没有,再看四皇子对小姐的感情,他们之间,根本容不下第三个人,这样的心思也就淡了。

    春杏和云溪都是大小就跟着廉如意的,主仆情谊深厚,小姐说为她们谋个好归宿,那定然是差不了的。

    不过做媒这种事也是要慢慢遇的,廉如意心里记下了这件事,也要遇到合适的人才行,并非一时功夫。

    会试之后的殿试,则已经开始。

    三百六十八名贡生,被安排在五日内分别参加殿试,殿试的内容是策问。

    就是皇帝当面提问,来考校考生的学识,旁边有大臣与皇帝一同品评。

    廉如意得知,她的庶弟廉世远也在贡生之列。看来外公没有看错人,廉世远是有真才实学的,没有在贤王流出的试题中迷失自己。

    不过策问考校的就不仅仅是学问了,还有考生的心里素质,反应能力,以及很重要的一点……面相。

    如果考生长得歪瓜裂枣,皇帝还没提问,一看见脸就够了,那绝对是没可能考中进士的。

    太子与寿王都被皇帝诏去参与殿试考评考生,唯独一直有贤明的贤王不在考评之列。

    虽然舞弊之事,他弃车保帅免于受难,但世家对他的炮轰,还是让他多少受到了波及。皇帝虽然没有明着处罚于他,不让他参与殿试,想来也是对他的一种警告。

    然而贤王这次却十分坐得住,并没与任何应对的举动,不但没有跑到御书房去求皇帝开恩,让他也参与殿试,还带了几个随扈,出了趟京城。散心游玩一般悠然自得,至于他究竟是去做什么,有何目的,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殿试之后,皇帝钦定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则由太子与大臣商定,留出名单后在呈皇帝过目即可。

    廉世远表现应算是不错的,他名在二甲,获赐进士出身。有了这个成绩,廉世远是会被派以官职的。这时候若是不上下活动下,被分派的官职定会十分小,说不得被派个八品的县丞一脚被踢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马姨娘希望儿子为人正直,但也不希望他吃那么多苦,更不希望儿子离她远远地,让她见一面儿子都是件困难事。一边高兴儿子考的不错,一边去求了廉将军,希望他能在儿子这件事上活动活动。

    廉将军乃是从沙场里走出来的,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年也是从小兵一步步磨练才走到大将的位置上的。听了马姨娘的恳求,倒是也高兴自己这武将能生出个考上进士的儿子,但对马姨娘求他为儿子谋个好官职的想法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从文从武都是一样的,要考磨练才能练就真本事。

    马姨娘见求不动廉将军,焦心不已,便想着去求廉如意。

    廉如意的外公,崔右相若是能伸伸手,帮一把,那廉世远的前途根本不用愁啊!

    可廉如意这段时间都没有回娘家,她不过是一个姨娘,更是没有身份去寿王府见廉如意。为儿子前途担忧的马姨娘便急中生智,曲线救国的想了个让人意外的法子。

    寒梅正在廉如意未出阁前所住院子里整理东西,马姨娘便找上门来。

    寒梅请马姨娘坐下,奉了茶,却发现马姨娘今日看她的眼神格外热切,仿佛看到的不是她,而是一坨金光闪闪的金子一般。

    寒梅性子沉闷,虽心中疑惑,但也不开口多问,只顶着马姨娘灼热的视线,自己该干嘛干嘛。

    马姨娘等不来寒梅开口,只好清清嗓子,自己说道:“寒梅,你跟在小姐身边时候也不短了吧?”

    寒梅点点头。

    “今年多大了?”马姨娘又问。

    寒梅愣了愣,“十六了。”

    马姨娘闻言,立即笑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