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孕连连-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书不多,短短两页。
  上面的内容,杜明月原是不识得。但是,在二弟妹马芸英的帮衬下,全部硬生生的记了下来。
  “也不晓得,他在姐夫家,可吃好,可睡好?”
  “天热了,姐夫家可有做了消暑的梅子汤不?”
  “夫君是个贪冷怕热的,一点也不像南方的男儿,倒像是北方的汉子……”嘴里念叨着,杜明月的眼神望向了灵安县的方向,满眼里全是痴痴入迷的神色。
  人说,心有灵犀一点通。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回事儿?
  在杜明月想念着夫君赵子殷时,赵子殷同样是想念了家中的妻儿。灵安县虽好,姐夫家待人也热枕,到底还是没自家自在不是吗?
  米宅大院内,赵子殷刚是又写了家书,微解思家之情时。小厮来禀话,说是米家大爷请。
  米振元,赵子殷的姐夫,米家的长房嫡子。在米家的仆人嘴里,自然就是米家大爷。此刻,得了小厮的话,赵子殷搁了笔,把信纸一塞进信封。随即,他吩咐身边小厮马栓儿寻人送信回封县城赵宅后。赵子殷就是一整衣衫,准备前去一会这位米家姐夫。
  米宅正院的花厅里,赵子殷和米振元二人是品茶相对而座。
  米振元先开口,直截了当的说道:“子殷,为兄找你来,是一事相告。”
  “此事于你,是大大的好。”
  话落时,米振元的脸上,有一翻表功之意。他本是身材高大之人,又兼有一幅忠厚老实的面相,这一翻神情下,倒是显得陂有些喜意洋洋的感觉。
  “可是衙门里的差事,有着落了?”赵子殷一想后,问道。
  “子殷啊,你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米振元哈哈笑了起来,大笑后,收声正色说道:“不瞒你说,此事已经成了。”
  “这事情县尊点头,无甚碍难处了。只是嘛,你表妹进了县尊的内宅,往后若是有些小事情寻你帮衬,你可不能寻由头推辞了。”米振元说笑里,有些敲打之意。
  “投桃报李,表妹的吩咐,不就是姐夫你的吩咐嘛。我这人最是知礼,也最是懂得回报别人给的善意。姐夫放心,子殷必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赵子殷说话之间是坦坦荡荡,尽显赤诚本色。
  米振元听罢赵子殷的保证,神色间更是满意了。
  只是,赵子殷真是如此头脑简单,别人给点好处就上杆子爬的人吗?
  要用赵子殷的内心话讲,他还真是呢。
  如果没有前世的记忆,赵子殷的男儿壮志之心不减,他一定不乐意屈居人下,为人鹰犬走狗的。只是,重活一回后,赵子殷明白了一点,天下没有白吃的晚餐。
  在名利场上爬滚,能力很重要,背景很重要,站队问题就更重要。
  赵子殷是米家推荐到刘县尊身边的人,天然烙印里就是米家派系的人。既然他得了米家的好处,在别人眼中算是米家信任的嫡系人马,他又何苦拒绝了米家给出来的好意呢?
  站队嘛,赵子殷是不拒绝的。
  想做点子事情,想混出点成绩,这些事情早晚是一定会碰上的。赵子殷来灵安县城前,已经完全有心理准备了。
  灵安县衙门的后宅,是县尊刘元德的内宅。
  米振元领着赵子殷前去拜会了刘县尊,被仆人引到的地方,就是内宅里的待客花厅。
  从观察到的这点子小事上瞧来,赵子殷就明白着,米家在灵安县城里,一定是被刘县尊引为了心腹知己。对于一门心思要投靠刘县尊的赵子殷来讲,这完全是好事啊。
  花厅内,仆人引路后,便是躬身告退。待丫环上了茶水后,同样是福礼告退。一时间,厅内剩下了赵子殷和米振元二人是相坐对饮。
  时间慢慢流逝,约过了有大半个时辰的样子。
  厅外,传来了男子的笑声。
  随即,是木屐走在地板上的“踏踏”声。
  片刻后,赵子殷抬头,就看见了三人走进花厅内。打头之人,玉冠锦衣,眉目俊朗英气,一幅翩翩世家公子的模样。后面二人,一人是幕僚打扮,一人是侍卫打扮。
  在两人的促拥下,世家公子是谁?不肖多想,赵子殷都明白着,这位必然是刘县尊吧。
  恍然之间,赵子殷在行礼后,不自觉的用上了他的望气之法。
  望气之法,前世赵子殷求而不得的法门。
  这一世,赵子殷虽然未曾修炼道家法门,却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补偿,他天生就得了这样一门神通。不学,即会。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赵子殷在行礼后,顿时大惊失色。
  “见过县尊大人。”
  “自家人无需如此多礼,快快免礼。”刘元德是气度潇洒,对米振元说话时的语气更是随和近人。只是,在看了赵子殷大变的脸色时,忍不住失笑出声,问道:“你就是振元贤弟所说的连襟赵子殷?本官何处不妥,让你的神色是迟疑不定?”
  “县尊大人步伐磅礴,行来之时,犹如临渊之山般宏壮雄伟。在下一时被大人气势所震撼,有所失态之处,还望大人海涵一二,原谅一二。”赵子殷拱手回话,诚恳的道歉。
  嘴里如是讲,实则真正让赵子殷心神振动的,是赵子殷观察到的刘元德的本命之气。
  气运,是什么?
  众生本命之气,集而众之,就是天下运势。
  望气之法,观察到的一为个人的本命之气,二为个人的当下运道。
  本命之气,有九等之说。
  九等灰气,山野流民之气,不入法度纲常,福祸难测,无善终。
  八等白气,平民气,为官者,末流九品、八品小吏。
  七等浅红,为官者,七品县令。
  六等正红,为官者,六品郡同知。
  五等浅黄,为官者,五品郡太守。
  四等正黄,为官者,四品州府尹。
  三等淡青,为官者,三品节度使。
  二等纯青,为官者,二品尚书。
  一等淡紫,为官者,一品宰相。
  特等纯紫,王侯气,世间所罕见,少之又少。
  当然,以上的本命气,是指盛世之时的修道人士依命格气运而排序。实则,乱世之时,龙蛇草莽起伏,天地变数存在,天机就难悟明了。
  目前,谁又能想到呢,这个大梁朝的天下,已经快要到分崩离析的时候啊。重活一回的赵子殷是知道的,大梁朝要完了。所以,他在看到刘元德头上的淡紫色本命之气时,才会惊讶的心神动荡啊。
  这是头一回,赵子殷亲眼见到了,紫色的本命之气。
  重活这些日子,赵子殷在他“羡慕嫉妒恨”的沈铸身上,也不过是看到了正黄色的本命之气。那时候,赵子殷都惊讶于沈铸是他见到的命格最贵之人。谁料想,他赵子殷欲投靠的刘县尊,是命格更加贵重的贵人啊?
  上苍真是钟爱某些特殊的人物啊。
  赵子殷只感慨这一句。
  想他赵家几代经营,赵子殷的爹,赵传福老爷也不过是浅红色的本命之气。赵子殷的两个嫡出弟弟,赵子齐同他爹一样是浅红色的本命之气,赵子厚更是只有白色的本命之气。
  这一辈的赵家子弟,赵子殷的命格可谓是最好之人,也不过是区区正红色的本命之气。
  目下一看,人与人,不可比啊。
第10章 
  “哈哈哈……”花厅之内,刘元德笑得挥洒自如,笑罢后,他自走到花厅主位上落座,摆手又道:“伍先生,你且也坐吧。”
  伍恒卿,刘元德的谋士。一身幕僚打扮,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诺,主公。”
  伍恒卿拱手回话后,在刘元德下面的位置上落座。只不过,在落座后,伍恒卿是仔细的打量了赵子殷一眼。那一眼,像是鹰视狼顾,让赵子殷有一种后脊背发凉的感觉。
  也是伍恒卿打量的这一眼,把赵子殷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这一注意,赵子殷发现了伍恒卿身上的几个特别之处。
  一时间,赵子殷心神更是越加的动摇了片刻不止。
  前世,赵子殷进了世外修真,求长生之人的世界。所以,他对那个法术纵横,神奇莫辩的世界是有一定了解的。
  一剑一莲一仙门,
  一山一月一婆娑。
  以上,指的便是天下十三州的六大修士门派。
  剑,指的是虎踞中原,纵横并州、雍州、兖州、豫州,这四州之地的剑盟。当然,这个以仙剑为标志,号称修士界第一大门派的存在,是大梁朝皇家背后的支持者。
  莲,指的是北方第一大派系的莲台寺,它盘踞于幽州、冀州、青州。其门派的标志,是一尊莲台。
  仙门,自然是指蓬莱仙门。据说,蓬莱仙门的总部,是在海外仙山。近百年来,蓬莱仙门一直是占据着徐州、扬州。
  山,则是圣山盟,起于昆仑山。据传闻,圣山盟与莲台寺之间的瓜葛甚深,它的门派标志是雪莲花。在中原活动甚少,主要是行走于凉州与西域。
  月,就是斜月阁,是目前六大门派中,唯一个成员全为女子的大门派。它的标志是一弯斜月,占据了益州一地。
  婆娑,又指婆娑山庄,是荆州、交州当地的南方大派。这个门派亦是最神秘莫测的。有传说,他们外出的弟子,都不会以真面相示人,总之,就像是笼罩在阴影之中一样。
  “子殷无需多礼,也坐下吧。”
  在赵子殷给伍恒卿颔首以示礼数时,刘元德发了话道。
  “诺。”
  赵子殷回话后,是回了他的位置坐下。
  此时,赵子殷不敢多看了伍恒卿的方向,他怕他多望了一眼,他心头的某些猜测,就是落入有心人的眼底。
  伍恒卿有什么特殊之处?
  赵子殷那粗粗的打量,就在这位毫不掩饰的县尊幕僚身上,发现了一些明晃晃的东西。
  伍恒卿腰间的玉佩上,刻的图案是云中楼阁,这是蓬莱仙门的标识。赵子殷用望气之法观察时,并没有在伍恒卿的头顶上发现他的本命气,相反,是见着伍恒卿本人身上罩有一层淡淡如水雾般的白光。做为一个前世挺失败的修道人士,赵子殷知晓,这是修行道法后才会出现的情形。
  修士界之人求长生,是为了打破命运的凡篱,所以,自然要破除本命之气,以为修行的第一步。这一步后,才是正式的踏进了神奇莫测的另一番天地。但是,长生难求,众生的命运更不是区区一些修士门派能左右的。
  若不然,世间何来真龙天子之说。
  至少,后来的赵子殷便知道了一个修士界里,最真实的秘密。
  口出天宪,统驭江山社稷的人,是集凡俗云云众生之愿的天子。而不是那些躲了幕后,自以为操纵了天下的修士。修士们不想治理天下,一言出,而天下从吗?
  非是不想,实是不能。
  也就是那时起,前世的赵子殷就知道了,他前世的人生,是被人安排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他不是正统的进入修士界,而是被师傅丹秋子当作棋子使用。所以,前世的他与他的家族,才会在师门投资失败后,落下被抛弃的黯然结局。
  赵子殷想,偏偏前世的他仍然不甘心啊,硬要挣扎。最终,不过是更加惨淡的收场。
  “振元,衙门里的主薄一职空缺,本官属意你来担任。至于你原来的职位,就由你这位妻弟接手吧。”刘元德通告了一声他的决定。
  米振元听后,对赵子殷使了一个眼色,二人齐齐起身谢过。
  刘元德摆手示意二人落座,又继续说道:“本官吩咐了米氏,置下酒菜招待你二人。你们是一家子亲戚,本官也就不打扰你们谈些往年趣事。”
  “谢县尊大人的一片心意,属下感激不尽。”米振元起身谢话道。
  “谢县尊大人的赏识。”赵子殷同样起身谢话道。
  讲了这些话后,刘元德没有喝茶之意,就是起身准备离开的样子。他身后自然跟着的,是同样起身要告辞的幕僚与侍卫。
  只待走到了花厅门口处时,刘元德停下脚步,回头又笑道:“对了,振元啊,为本官代句话给令尊。就说宋城的事情,他办的很好,本官很满意。”
  话落后,刘元德不待米振元答话,施施然的离开了。
  刘元德一行人离开后,米振元却是无心饮茶,他想了片刻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候,米振元也想通了,八品主薄的位置为何会落了他的头上。想必不是妹妹的功劳,而是父亲大人为县尊做的事,让这位满意了,所以,这是回报啊。
  就在此刻,花厅处,一道明媚如春的笑声传来,那声音的主人由远及近,一路行来,步伐优雅而动人。待赵子殷看得仔细时,发现是一位穿着水蓝袖裙,头带天蓝色绒花,梳妆打扮简结,微施粉黛的佳人。
  “妹妹见过哥哥。”
  佳人福一礼,又把目光从米振元的身上挪开,望向赵子殷后,再福一礼,道:“这位想必是赵家表哥吧?”
  “米家表妹多礼了。在下正是赵家庶子,赵氏子殷。”
  赵子殷同样拱手回礼,表明了身份。
  在米振元、赵子殷,还有这位刘县尊的妾室米姨娘三人述旧交情时。刘县尊与他的幕僚伍恒卿也在讨论着,花厅内的三人。
  “恒卿,你如何看?”
  刘元德问的没头没尾,伍恒卿却是仿佛听明白了一般,从容回道:“主公在灵安县得米氏助力,显而易见的是事半功倍,最合适不过。”
  “至于那赵子殷,据属下观察,他算得命格不错之辈。祖宗尚有福祉,六七品官位也坐得。”伍恒卿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是推算了一翻赵子殷面相的。
  若赵子殷在此,必然夸赞了伍恒卿的相面之术。
  修士界认为的本命之气,这说的是一个人的命格与器量。若把官位比作水,那么本命之气就是容纳水的杯。你有多大的杯,才能装纳了多少的水。所以嘛,就像是赵子殷有正红色的本命之气,说明他有当了六品官的命格。至于,能不能有那个运道,坐上了那个六品官位置,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气运,气运……
  光有本命之气,没有运道也是不成。这二者,是相辅相成。
第11章 
  五月,天气最是炎热时,赵子殷收到了家书。
  “李氏的两位表姑娘来家做客吗?”赵子殷看完家书后,自语一句话后,陷入了沉思。
  赵子殷的嫡母李氏,娘家有两个侄女。此回李氏的两位表姑娘都来赵家做客,让赵子殷陷入了回忆的是李氏大姑娘。因为,这位李大姑娘庶出,前世还是赵子殷的未婚妻,是在杜明月嫁给赵子殷之前,与赵子殷订亲的女子。
  只不过嘛,这位李大姑娘后来得了疾症病逝了。然后,前世的赵子殷就莫名的有了“克妻”的名头。谁让事实任于雄辩呢,前世的赵子殷是先死了嫡妻,再死了第二任未婚妻。有这等克妻名声后,婚事自然不太那么顺遂。
  最终,前世赵子殷的嫡母李氏和养母杜姨娘二人合起来出力,庄户贫家女出身的杜明月便被塞给赵子殷为继妻。
  要不然,前世的赵子殷是一个八品官老爷的儿子,再如何落魄的话,也不至于娶一个庄户贫家女的。
  当然,今生的赵子殷不想背个克妻的名声。所以,在他重生之后,他没多想就直接与养母杜姨娘谈拢了他的未来妻子人选。然后的事情,不肖多讲,便是杜明月嫁进了赵家。
  只是,赵子殷没想到的事情,是这两位李家表姑娘居然会来赵家当娇客?要知道,前世可没这么一出戏的。赵子殷忍不住想,这算不算某些轨迹开始改变呢?
  赵子殷如何想,都不重要了。
  事实是赵子殷在灵安县当了文书,正努力为衙门办差事。李家两位表姑娘呢,则已经在赵宅里做客人啊。
  封县城赵宅中,两位做客的李家表姑娘受到了目前当家的二少夫人马芸英的妥当安排,住进了悦然轩这个小跨院里。还有三个月就要生产的杜明月,作为了赵宅的庶子媳妇,自然也是要时常陪着二弟妹马芸英招呼一下李家二位表姑娘的。
  五月莲子香,莲子糕是最应季节的美食。
  在悦然轩的小跨院里,有小小一塘的夏荷,开得正美不胜收。
  午后,悦然轩的正屋廊下,摆了小茶几,呈上了香酥味浓的莲子糕。女眷们坐了四周,边品了茶,边尝了糕,说说笑笑间,好不热闹。
  “一塘娇荷羞怯怯,
  碧波轻拂晓风来。
  糕子香薰客人醉,
  遮是袅袅美人怀。”
  吃得正兴起时,李二姑娘指着不远处,风吹拂着的一小塘夏荷花,随口咏了一首《赏荷》诗。在场的女眷里,马芸英最是高兴的唤了好。
  “五月莲子香,
  风景正好赏。
  娇荷映绿叶,
  一塘夏时光。”在李二姑娘后,马芸英毫不怯场的接上了一首《咏莲》五言句。
  在坐的四位女眷中,杜明月是最尴尬之人。
  她本不识字,出身贫家。嫁进赵宅后,才是慢慢开始学了些许文字,粗通都谈不上,如何会吟诗做词?
  “好,好。真是太好了。可惜,我一个文盲,只听着耳里叫好,就是说不上来哪好?”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