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孕连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凭姑姑做主,我才会掉进福窝里。”杜明月咽下了嘴里的元宵后,笑呵呵的回道:“天天日子美好,自然就是爱笑嘛。”
  “好孩子,咱们一家人,姑姑不帮你,还帮谁?”对于杜明月的亲近,杜秀娘是巴不得。杜秀娘住那夏实苑,跟她同一院子的白姨娘就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这养子身边的媳妇是亲侄女,关系近络绝对是杜秀娘的心愿,她的下半辈子可不就依附于养子身上嘛。
  至于白姨娘抢了赵老爷的宠爱,杜秀娘不在意,她都人老珠黄,自是比不了一朵花儿样水嫩的白姨娘。自知之明是杜秀娘最不缺的东西。
  “你这头胎,最是重要。听姑姑的劝,安心养胎,将来啊,好日子还长着呢。”
  “对了,另有一件事情,姑姑要说予你听。你这心中,也得有个数。”杜秀娘小声嘀咕道:“咱们家的二少爷要娶亲了。”
  “哦,订下日子了?”杜明月好奇的问道。
  “早是过了礼,只是年前一直没合到吉祥如意的日子。眼下你怀上孩子,夫人的眼珠子都绿了,盼孙子怕是盼得快要魔障了。”杜秀娘说着话时,也是脸色有一瞬间的落寞。只是杜秀娘掩饰的好,情绪不过是短短惊鸿一现。说到底,杜秀娘活了这些年,没有生育了一儿半女,养子再亲,还能亲过亲骨肉?
  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十四字,就是杜秀娘对她自己的宽慰。
  “其实,弟妹进府后,快些怀孕生子倒是好事。赵家人丁兴旺,家合万事兴。”杜明月想想后,如此回道。
  杜秀娘一听,先是想反驳,后再一想,随道:“你倒是大度。”
  “不过,也好。夫人真是有了亲孙子,总会多顾忌些。想是你和子殷膝下的孩儿,也没那么显眼了。到底嫡庶有别……”杜秀娘一合计杜明月的话,自然想得通透了。
  夫人李氏有了亲孙子,在嫡庶有别下,哪怕杜明月生下的是庶长孙,也对嫡孙没什么威胁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赵老爷百年之后,赵宅的大部份财产,那都是夫人李氏两个亲儿子的。赵子殷和杜明月夫妻,得点蝇头小利才是合乎礼法的。当然,赵老爷看在庶长孙的份上,乐意给庶长子这一房多些私房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第4章 
  至掌灯时分,去外面逛花灯会的赵子殷父女归家了。杜秀娘自是识趣的不打扰了杜明月夫妻,随是告辞回了夏实苑。直待长女赵茵也是离开冬藏苑回如意堂后,杜明月才是从赵子殷的情绪中看出些不妥当来。
  “你在外面遇上了什么为难的事情吗?”
  杜明月的问话,赵子殷听罢后摇摇头,缓缓舒了一口气,道:“没什么,你无需担心。”
  “你的样子,不像没事的人。”杜明月坐了夫君赵子殷的身边,轻握起赵子殷的双手。直到此刻,杜明月更有了新发现,那便是赵子殷的左手心上有着丝丝的血迹。杜明月惊呼一声,道:“你怎么把手弄伤了,也不晓得疼吗?”
  话罢,杜明月忙起身寻药膏来给赵子殷涂了伤口。
  晚间,夫妻二人相坐许久,直至睡前,赵子殷才是搂了杜明月入怀,二人相拥于卧室的木榻之上。赵子殷才是在黑暗之中,缓缓的说道:“你也别怕,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起了妒忌之心,羡慕别人的前程远大……”
  沈铸,封县城的正八品县尉庶子,与赵子殷一样拜在丹秋子门下。相似的出身,不同的际遇。重活一回的赵子殷,心中还是酸溜溜的。
  前世,赵子殷娶杜明月时,并非是满心欢喜的。那时候,他是无奈的被继母李氏,还有养母杜姨娘硬生生塞了一个村妇为继妻。直到后来,多翻的波折,在夫妻二人共同渡过难熬的落魄岁月中,在风风雨雨里才是达到相儒以沫的感情。
  今生,赵子殷是自愿娶的杜明月。但是,这不意味着,他就对沈铸这位同门师弟没有“羡慕、嫉妒、恨”这些繁杂至极的情绪。究其原由,就更是简单了。沈铸曾经得到的一切,是赵子殷渴求奢望而不曾拥有半分的。
  前程,前世赵子殷虽然拜于丹秋子门下,却不并得师傅的看中。有天才之姿的沈铸在前,中人之姿的赵子殷只得寂寂无名。
  娇妻,前世赵子殷娶了村妇为继妻,毫无妻族助力。沈铸娶师傅丹秋子的独女吕雯,借妻族助力攀上周国公府的世子柴庆,一飞冲天。
  子嗣,前世赵子殷因为对继妻杜明月的不喜,并没有护她半分。以至于长子赵策早产,出生时身体赢弱不堪。虽然儿子早慧,却是无奈身体拖累,注定没有前程可盼。沈铸却是得师妹吕雯誔下一对龙凤胎,长女更是襁褓之中与周国公府世子的长子订下婚约。
  如果说,前世沈铸有多么的幸运,那么反衬着的就是赵子殷有多么的不幸。
  赵子殷一介普通凡人,在身旁有着沈铸这般天才人物的映衬中,千压万压的自我批评下,依然还是做不到心平气和啊。
  “那人是谁?我往后不与他家女眷往来,咱家离他远些,你心里会好受些吗?”杜明月仰了仰头,凑近了赵子殷的耳边说道。那说话时的语气里,更带了浓浓的同仇敌忾。
  赵子殷闷笑出了声,道:“好,咱家离他们远远的,眼不见了,心就不烦了。”
  想想从今尔后,沈铸走属于他的光辉前程,赵子殷走自己的悠悠小径。今生,他赵子殷不再拜入丹秋子门下,他们不再是同门师兄弟,相逢相见只是陌路之人。如此万般不同了,赵子殷觉得他本人还娇情的话,岂不是白白的自作多情吗?
  “哦,你真不气了?”
  杜明月问了话,见赵子殷没回答,便又道:“我嫁给夫君,我们村里的未嫁女娘,人人都羡慕我呢。夫君在我眼中,就是了不得的人物了。夫君人好,心好,样样都好。”
  “我算什么,也就你夸赞。哈哈哈……”赵子殷见着杜明月干巴巴的褒奖之语,忍不住开心笑起来。
  听着耳边真实的笑声,杜明月一边伸了右手小心抚了小腹,一边同样的开心笑了。
  在杜明月心中,他们这个小家里,夫君赵子殷就是顶天立地的定心柱,只要夫君立稳了,她就是心里轻轻松松。若是夫君心烦了,杜明月恨不能是绞尽脑汁,想破脑袋也是盼望着为夫君分忧解难的。
  只奈何,杜明月有自知之明,她好像没什么本事。除了能在家中的小事上,尽量不给夫君多添了麻烦,其它的真是帮不上什么大忙。
  “其实吧,听你一席安慰人的话后,我就想通了。”赵子殷挪了挪身子,离杜明月更近了,然后,轻轻拥了杜明月进怀中,才又道:“你腹中有我的孩儿,我便是为小字辈们考虑,也当多思多想,多结交朋友,少竖立敌人。”
  “所以,我已是没那么利害的嫉妒心。”赵子殷语气平缓的总结了话语道。
  “对了,我今日与祖母求了话,把她身边的嬷嬷求来你身边照顾你。”赵子殷轻描淡写下,就是给杜明月一个意外的惊喜。
  杜明月是女子,最在意的子嗣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若是得太婆婆杨氏信任的嬷嬷在身边,她是巴不得哩。杜明月想啊,至少等她坐稳三个月的胎后,再去给嫡婆婆李氏立规距时,嫡婆婆李氏看了太婆婆身边嬷嬷在近前侍候的情份上,应该都会宽容几分吧?
  杜明月倒不是不愿意给嫡婆婆立规距,毕竟,她嫁进赵宅后,从姑姑杜秀娘那里已知了,大户人家里媳妇让婆婆给立规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大户人家里的规距行事,与杜明月自小在家里见着的那一套生活方式是天差地别的。庄户人家是事儿多,小媳妇子们天天的活计忙不完,哪有什么闲功夫给婆婆立规距啊。自是忙碌了洗衣做饭,织布锄地等等家里家外的事情。
  说起来,也就最近的日子,是杜明月自个儿怀孕了,她心里才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杜明月想,等她生下了孩子,为赵家传递了香火,就是真正的在赵宅里站稳了脚跟。杜明月觉得,那时候她就不会那么在意了别人的闲言碎语。
  “我好高兴,夫君你为我和孩儿考虑的万般周全。”杜明月伸手,搂住了赵子殷的左胳膊,感觉激动的脸上都是滚烫了。她觉得,她有这么好的夫君,再是被人呛几句话,都是别人对她太嫉妒了。没法子啊,谁叫她有这么心疼她的夫君呢。


第5章 
  二月过,春暖百花开。
  三月初的封县城赵宅是一片热闹喧嚣。这一天,是赵家的嫡子赵子齐娶妻之日。此回,赵子齐娶得是府城大户马家的嫡出姑娘。这样一门好亲事,自然是宾客盈门,满门高座。
  杜明月已经坐稳了三个月的胎,这会儿,嫡婆婆李氏忙碌着,她自然也是得搭把手的一起跟着忙碌。
  赵宅内,披红挂彩,处处喜庆。
  在喜乐声中,新嫁娘被新郎官迎娶进了赵宅内。
  赵子齐是赵老爷的嫡子,他娶的又是嫡妻,相比杜明月去年的婚礼,自然是更加的奢华。作为婚礼的见证人之一,杜明月有许多的羡慕,当然,更多的还是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杜明月是见过马家嫡出姑娘马芸英的,对于这位未来的妯娌,杜明月是真心欢迎。毕竟,是熟悉人,还是一个秉性纯良,待人和善的好女娘做妯娌,杜明月是满心高兴。
  妯娌比起姐妹在娘亲相处的十来年,这妯娌在婆家是要相处一辈子的。马芸英是个好姑娘,杜明月是乐得将来大家相处愉快嘛。
  “盼着二少夫人与你啊,是真真处得来。”姑姑杜秀娘在杜明月的耳边是凑了一句话道。
  “我见过二弟妹几回,是性子好的,将来相处不难。”杜明月笑一笑后,回了话,道:“有一回我陪着母亲去马家做客,二弟妹还帮我解了回围呢。这事儿,我还与姑姑你讲过的……”
  杜秀娘一听杜明月的话,恍然里也是哦了一声,道:“就是那回有人拿你的手,说事儿头嘛。我当然记得,你回来后一直夸赞二少夫人是个好脾性的。”
  说起来,那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
  杜明月新嫁进了赵宅,做为媳妇子陪嫡婆婆李氏应酬一二是免不了的。只不过,刚从庄户农家嫁进了赵宅,杜明月与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姑娘,差别可明显了。不肖说一声肤色,免不了比大户人家的姑娘稍稍黑了那么两分。最惹眼的还要属于杜明月的一双手,一双在庄户女娘身上要做粗活,而磨砺得粗糙的手。
  肤如凝脂,细润光滑,那是保养出来的柔腻。杜明月刚嫁进赵宅那会儿,自然是差得老远了。所以,她出去应酬别家女眷时,免不得就被人呛了好些难听的话。
  杜明月若说不在意,那才是怪事儿。她本是庄户出身,身份上天然就差了大户人家媳妇子们一酬,再则,她又是庶子继室,就更不肖说又得低了一等。除了嘴里强撑外,杜明月让人奚落了,还得继续的忍着。毕竟,真是当面敢下了杜明月脸面的小媳妇们,那都是夫家或是娘家有身份地位的。
  后来,杜明月暗戳戳里,也就是开始仔细保养起了她的双手。她算是明白了,大户人家的女眷们就是闲得慌,专找人茬子的。
  不过嘛,这个印象在遇上了马芸英时,就是转了一个大弯。
  为杜明月解围的马芸英,心善又是体贴的马芸英,让杜明月直接自卑了。在真正大家出身,浑身气质高雅的马芸英面前,杜明月头一回生出了,她嫁给夫君赵子殷,好像真有些像那些人呛她话时,说得那样。
  她杜明月一介村妇,配不上官老爷家的少爷,能嫁进赵宅是修了八辈子的福份。
  “嗯,二弟妹人好,赵氏未来由二弟妹当家作主,我是心服口服的。”杜明月说了她心底的大实话。
  马芸英是嫡子媳妇,未来赵宅肯定是赵子齐继承的,作为赵子齐原配嫡妻,马芸英是妥妥的赵家宗妇嘛。
  “不多说了,到春晖苑了。你啊,赶紧去给二少夫人道喜道喜。”
  杜秀娘一提醒,杜明月就是笑着应承了。
  这拜了天地,作为新嫁娘的马芸英已经让喜婆送进了喜房。杜明月是赵宅的庶长子媳妇,这会儿,自然是应该领了亲戚里的女眷们,去给未来的妯娌道声喜哩。
  春晖苑,,与冬藏苑的格局是差不多的。若说有区别,也就是屋子修得更精致些,屋内摆设更有格调些。
  原由嘛,也挺简单的。一则是赵子殷身为庶子,比不得赵子齐是嫡子,身后有夫人李氏贴补贴补。二则是杜明月娘家贫穷,嫁妆拿不出手,比不得马芸英嫁妆丰厚。
  所以,这就造成了春晖苑与冬藏苑一比,两者区别甚大。
  新婚夫妻二人的喜房,窗花是贴了大红色的喜字,屋内的摆件同样是贴了大红色的喜字。
  在新郎官给新娘挑开了红盖头,新郎官赵子齐就让小厮引着去前院给宾客们敬喜酒去了。
  此时,一身喜服的马芸英是份外的美,杜明月在惊艳了一瞬间后,才是回过神来。这会儿,她是记起了自个儿的本份,给新嫁娘马芸英介绍了赵家的亲戚女眷们。
  直到在喜房内坐了有半柱香的时间,杜明月瞧着亲眷们也是唠嗑的七七八八差不离了。这才是起身,与妯娌马芸英说了好些告辞话,说是不打扰这位的大喜日子。
  这一日,杜明月是累得够呛。
  至晚间,她洗漱后,歇息时,一躺了榻上,就是睡沉了过去。
  次日,新媳妇敬茶,赵宅又是添人口了。对于喜字堂的夫人李氏而言,自然是大喜事。毕竟,这可是她的亲儿子媳妇进门了。
  辰时,堂屋内,赵宅里的赵家人是聚齐了。这一早上,杜明月做了一回看客,就是见证了一下,二弟妹马芸英如何讨了太婆婆和嫡婆婆的喜爱。
  待早饭过,太夫人杨氏发了话,众人也就是散了。
  杜明月和夫君赵子殷一起回了冬藏苑。
  到屋里落座后,赵子殷先开口说了话,道:“本来你腹中有孕,我是不好出了远门。只是这一回爹那边难得寻着人情,为我打点一二求了一门差事。我也是膝下有子嗣的人,都说成家立业。我家有了,业也应该立起来了。”
  “所以,择期不如撞日,二弟妹叫二弟娶进门来。咱家里暂时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我准备后天起程,去灵安县一趟。”赵子殷说了他的决定。


第6章 
  灵安县,离封县并不是太远,都是属于徐州的宋城治下。
  相传数千年之前,大夏王朝一统诸侯,定天下为九州。经商王朝、周王朝后,天下再度大乱,混战百余年,由始皇帝再度一统天下。原天下九州已经不足已概述万里江山之辽阔无垠,随后,始皇帝再定天下为十三州。分别为:幽州、冀州、并州、凉州、青州、兖州、雍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其中,天下首府的圣京长安,便是属于雍州的治城所在。
  徐州于东海之滨,北临青州,南连扬州,西接兖州豫州,是处处河道纵横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赵家几十年前,本是南方的扬州人士。在赵子殷祖父那一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毁了家乡的一切,不得已才是背景离乡,到了徐州讨生活。也是一场际遇,赵子殷的祖父遇上了贵人,又识些文字,谋得了文书的差遣。有这等官府的背景靠着,几十年下来,赵家在徐州的封县算是站稳了脚跟。
  赵子殷是赵家庶子,他是成家得立业,为子嗣谋些后路,为将来老父百年之后的分家,求一份谋生的差事。所以,赵子殷在熄灭去白鹿书院寻得前程后,就是想到了他姐夫那边的亲近关系。
  赵子殷的嫡姐赵婉仪是嫁回舅家,嫁给表哥米振元为嫡妻。
  米家是灵安县的大户,不同于赵家是近几十年才迁来封县。米家是灵安县的地头蛇,按米家的族谱记载,米氏在灵安县生活已经有五百载左右的光阴。在灵安县本地,米氏可谓是根深地固,势力盘根错节。
  赵子殷从他重生的记忆里得知一桩能利用一二的事情,那便是灵安县前年到任的县令,在去年纳了一房妾室。那房妾室姓米,正是赵子殷嫡姐赵婉仪的小姑子。
  赵子殷心头清楚,借着这一层亲眷的关系,他若是想在县令的衙门里谋个文书之类的差事,是轻轻松松没什么意外的。
  沈铸能借了妻族助力,攀附于周国公世子身边,谋得前途光明一片。
  赵子殷自然能借了姐夫家的势力,攀附于灵安县令刘元德的身边,讨个生活顺随。
  刘元德,景泰二年到灵安县就任七品县令,当了县令这么位卑而权重的“百里侯”。他的出身不是什么难查的消息,至少,赵子殷有了前世的记忆相助,不查也知道。刘元德,唐国公的嫡亲侄儿,父母早已经亡故,从小由唐国公夫妇这对嫡亲伯父伯母养大。
  大梁朝,八大支柱的上柱国,分别是八位国公。其中之二嘛,就有周国公、唐国公。
  赵子殷觉得,唐国公位高权重的太遥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