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孕连连-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有野心之辈,赵子殷是不会引狼入室的。
  不过,让赵子殷没想到的是,几日后,他在刘县尊的门子仆役里,发现了那个本命之气是正黄色的男童。同时,他也知道,这个男童让刘管家赐名,叫刘忠。
  十月过,冬月来,天转凉了。
  刘县尊给衙门内的属下赐宴,犒劳大家伙儿这些日子的辛苦。当然,在话尾时,刘县尊对于灵安县城里多出来的流民,也有了某些他的规划。只是略一提,随后,便是带过。
  倒是宴罢后,赵子殷从姐夫米振元那儿得知,刘县尊准备让各家大户收拢一些流民做佃户,如果实在收拢不完了,他再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大户们出些粮食,县衙门再出些粮食,让这些剩下来的流民到县城几十里外的荒地屯垦。给这些流民一条活路嘛,免得他们新年里还在灵安县城内流串,那容易成为隐患。
  要知道,徐州的冬天,是会下大雪的。
  到时候,天寒地冻里,没吃没喝的流民,为了活命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所以,为了县中的安稳,刘县尊出台了新政策,实在是正常不过了。
  “如果只有这一批,县尊的法子,也是能治本。”
  “只是,如果流民不止一批呢?凭灵安县城的土地,可安置不完一批又一批的流民。”
  赵子殷提点了话道。
  至于,中原的并州、雍州、兖州、豫州,这四州大地的旱灾,不是一年,而是连续三年这个大事件,赵子殷一点茬子都没提。
  赵子殷相信,大梁朝的十三州大地上,奇人异士无数。肯定有人知道大旱会连续好些年的,就是修士界的大派嘛,也定然是心照不宣。
  要不然,剑盟、蓬莱仙门、斜月阁的勾结基础,从何而来?
  自然是天降灾祸,大梁朝有难了呗。
  “子殷啊,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只是,县尊,也只是县尊。上面贵人们关心的大事,离咱们太远了。”
  米振元万般感慨,他心中更明白,要做了实事,要留了青史大名,还得手中有权利啊。
  对于权利的追求,才会让米振元乐意投效刘县尊,以及刘县尊背后的靠山。这一切攀附里,就是亲妹妹米未央,也是米氏一族送出去的棋子嘛。
  “咱们啊,需得未雨筹谋。”
  “姐夫,你可是刘县尊身边信重的人。有些话说了,是忠心。”
  赵子殷的话中之意,自然就是表忠心的事情,凭管大小,一定得表现的。
  米振元听后,倒是赞同的点头了。
  景泰六年,小年夜,也就是如此不急不缓的来了。
  “今年的春节,咱们回封县城过。”
  “你看着安排一下,要备的节礼,不能漏了。”
  在小年夜后,赵子殷叮嘱了话与杜明月。
  “放心吧,给长辈们的孝敬,我都是查看了三遍,错不了的。”杜明月拍胸脯保证道。
  赵子殷笑了,道:“我提醒你一句,是怕年节近了,应酬多了,你一时忙坏了,就落下什么东西。”
  “那咱们哪天起程回封县城啊?”
  “二十七那天起程。”赵子殷回了话,又道:“趁着这几天空闲,我也要去拜访几家同僚,来年有些事情还要他们帮衬。”
  “有几家?我好备上门的礼。”
  赵子殷摇头,道:“这几家的礼,我差马栓儿备好了。”
  “明天书斋的人,会上门来收钱。到时候,你给银子就成。”赵子殷虽然有点小私房,但是,就够招呼人去酒楼喝几顿。那些大的开销,还是要妻子杜明月这个赵家的财政管事人付款的。
第36章 
  读书人嘛,最爱附弄风雅。所以,那相互赠的礼,不能太轻,亦是不能太重。总之,这中间需要拿捏的分寸,就得看各人的把握了。
  赵子殷在灵安县里,虽说靠了姐夫米振元的关系谋得差事。可于他本人而言,就因为如此,更要在私下中,多多拢络了属于他自己的人脉关系。
  当然,外面的这些人脉,暂时与杜明月没什么关系。因为,还不算最亲近的人,也还不是赵子殷真正要以腹心相托附的人,所以,赵子殷自然没兴趣介绍给媳妇了。
  女眷之间的联系,那是内宅之中的互通有无,就是提供给女眷们聚会的。
  杜明月偶尔参加一二,也是比较随意的。毕竟,赵子殷给她透的底嘛,也是先观察,确认人品好,再是慢慢加深关系不迟。
  景泰六年,腊月二十七日的早晨,杜明月一家人是打包好行礼要回了封县城。
  随之一同前往的仆人,就是赵子殷的小厮马栓儿,还有赵茵的丫鬟马莲儿,以及陪杜明月照顾了赵箓、赵策兄弟俩的狗蛋娘,还有狗蛋、狗剩兄弟俩。至于杨兰花嘛,在准备离开前,她是查出了一月余的身孕。
  于是,杜明月就做主,让杨兰花留了灵安县城中,一是看家,二是养胎,也算得公私兼顾了嘛。
  起程的牛车,是赵子殷提前差了马栓儿租好的。
  因为赵家人不少,所以,是两辆牛车,一行悠悠晃晃的往封县城而去。
  车内,杜明月怕两孩子冻着,所以,是铺上了厚厚的棉被,让赵箓、赵策兄弟俩穿着厚实的棉衣裳在棉被上面玩儿。
  “茵姐儿,你程姐姐家要请女先生,开始读书学琴。你可愿意一起去学习?”
  杜明月嘴中的程姐姐,是赵茵的手帕交。
  这位姑娘跟赵茵年纪差不多大小,都是一年出生,只是月份差了些。当然,程姑娘的家世比赵茵高出一筹,程姑娘的爹是灵安县城的程县尉。
  程姑娘的娘,更是宋城大户家的嫡女,所以,对于亲闺女的教养自然是极为看重的。
  赵茵去程家跟程姑娘一起念书学琴,也就是白天里一起学习两个时辰左右的事儿。那女先生的聘金,赵家自然也是承担一部份的。
  杜明月起了这心思,一是瞧着程家的家风不错,赵茵跟程姑娘也相处得来。所以,想两家关系再加上一些嘛。二是程姑娘的外祖家有关系,聘请来的女先生定然是常识好,会教养了大家闺秀的。
  杜明月前世出生农家,今生依然出生农家。大家闺秀是怎么样?她是见过,对于如何培养嘛,就是两眼一抹黑。所以,为了不耽搁赵茵将来的婚事,她自然是盼着赵茵的教养越来越好,将来嫁得一个好人家。
  “母亲,这可以吗?”
  小姑娘还是乐意跟同龄人玩耍学习的,那同年纪的人,有共同语言嘛。所以,对于杜明月的提议,赵茵是满眼欢喜和盼望的。
  “你要是没意见,我跟你爹提。”
  “放心,我从程家得了消息后,跟程家夫人略提了提,程家夫人是没有异议的。”
  杜明月当然知道,她姑姐赵婉仪在灵安县城的女眷中是地位不低的。所以,赵家也跟着沾光嘛。
  “嗯,我愿意的。”
  赵茵是一口回了话道。
  杜明月是开心的笑道:“成,有你的话,我一定说通你爹那儿。”
  跟继女处好关系,杜明月是巴不得。
  景泰四年嫁进赵家,这都景泰六年底了,两年来的时间中,杜明月是一直在修好着跟继女的关系。这会儿,见着进展不错,她是心情舒畅着。
  从灵安县城到了封县城,杜明月一行人,还是行了两三个时辰的。所以,待他们一行人到了封县城的赵家时,已经是晌午后了。
  赵箓、赵策是赵家目前的第四代曾孙辈,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当然,这会儿,杜明月夫妻嘛,是领着一女两儿给长辈们拜了礼,送上了孝敬。
  此时,赵家之内,是喜意洋洋。
  在赵家之内,赵箓、赵策两小盆友,是真正的如鱼得水,那是混得好不得意。总之,见面礼是厚厚的收了一堆。
  不说太夫人杨氏和赵传福老爷,这对母子是如何稀罕了赵箓、赵策小盆友。就是夫人李氏这个嫡祖母,也是拉了赵箓、赵策一阵心疼。那模样让杜明月都觉得稀奇。
  还是后来,夫人李氏让二弟妹马芸英多抱抱赵箓、赵策后,杜明月瞬间明悟了。
  感情这是嫡婆婆李氏求孙,求得心慌了。这是让二弟妹多沾沾孩子气,早些生下贵子嘛。
  重回冬藏苑居住,也不过离开了半年的时间,杜明月却有一种恍然许久的感觉呢。她忍不住想,许是因为在灵安县城太自由了,一时她还没习惯过来罢了。
  其实,在封县城的赵家居住,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一大家子人,也更热闹些吧?
  初二,杜明月夫妻二人,就是一起动身赶往杜家村。因为,她爹娘还有弟弟杜青云夫妻是在年前时,早早回了杜家村过春节。比杜明月夫妻起程的时间,更是早上七天的时间。
  这不,杜明月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娘家,拜新年。
  好礼,自然是要备上的。
  至于赵箓、赵策两熊孩子是在赵家玩得乐不思蜀,被曾祖母和祖父宠得不像话。这会儿,早是玩得不意乐乎。
  太夫人杨氏发了话,说孩子小,暂时就不去村中了。还是留了家中过年。
  杜明月是孙媳妇,哪能逆了这位长辈的话。再加上,她想着爹娘在灵安县城里,天天想见外孙子,那是随时看得着。这会儿,倒也没想着驳了太婆婆的意思。便是应了诺后,跟夫君赵子殷是欢欢喜喜回娘家杜家村了。
  作为出嫁女,有夫有子,有宠有爱,在灵安县城中那是当家作主,随心随意过小日子。杜明月还是挺开心的。
  此回,到了杜家村,想想失忆的那些年日子,杜明月不知怎么的,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当然,她个人觉得,也可能是因为她对她夫君,还有孩子生出了最深的感情。所以,再看杜家村时,有物事人非的态度吧。
  杜家村,跟杜明月回娘家参加弟弟杜青云婚礼时一个模样。还是那么一个小山村,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明月回来了。”
  “姑爷也来了,快请进啊。”
  杜明月夫妻刚下了赵家的马车,热络的声音是不断传来。
  她笑着,除了给杜家村的长辈和族人们回了微笑外,还是微笑。因为,她相信,在这个喜气的新年里,大家都需要开心的微笑。当然,围拢来的小辈儿孩子们说了讨喜话时,杜明月也不多话,一人塞上了一个小小的红封。
  里面的钱,在赵家人看来不多,就八个铜钱。
  不过,在杜家村的杜氏族人看来,不少了。要知道,当年杜明月满山遍野跑,寻了新鲜果子卖给沈家庄子上的管事时,也不过两三斤重的果子,才卖上了一两个铜子。
  杜明月是在女眷们的拥簇中,好不容易才从杜氏小娃娃们讨红封的人群中走了出来。然后,进了杜明月娘家的堂屋内。
  这招呼出嫁女的陪客,除了长辈,也是同辈颇多的。
  于是,又是热闹的家宴席面开起来。吃吃喝喝,就是春节喜庆中免不了的。当然,爆竹声更是响了霹雳啪啦。
  当晚,杜明月夫妻是在娘家歇了一宿。
  次日,晨间的朝食后,杜明月提出去给祖母烧些冥钱,上柱香。
  杜父杜母也没有阻拦,倒是杜明月伯父提了话,道:“想你小时候,你曾祖奶也是疼你的。你去瞧瞧她老人家,是有孝心的。”
  没带外人,杜明月夫妻同行,由杜明月指了路,二人是顺着小径悠然自得而去。
  杜家村中,在新年里是热闹的。
  走近了山脚时,却是银装束裹,白雪皑皑,好一幅冬日美景。
  “再转了一个山脚,那边不远处,就是曾祖奶的坟了。”
  杜明月指着远方的一颗松树时,笑着说了话,又道:“那时,我还年幼时,在曾祖母的坟前见到过一只五彩锦鸡呢。”
  “结果,你猜怎么着?”
  杜明月一问,赵子殷来了兴趣。
  五彩锦鸡?
  倒也是稀奇。
  “后来如何?我倒是没猜着会怎么着。”
  对于赵子殷的回问,杜明月给了答案,笑道:“我发现,那只五彩锦鸡向我飞来。可惜,却是入了这里,再无踪迹。有时想想,真觉得是黄梁一梦,是我看错了,也说不一定。”
  杜明月指着自己额头说话时,赵子殷却是心头一动,胸中微痛。
  那年……
  不,是前世妻子怀孕时陪自己进京,在京城中,那个和尚对自己说的话。
  赵子殷前世今生都记得,前世他以为那是糊涂话,他请修士界的名家后来看过,都讲他妻只是小富之命,他子赵策虽贵,却也不是大贵之命。今生他却亲眼见证了和尚的话,并无虚假啊。
  “贵家宅第中,显虚凤潜龙之格。”
  “奈何……”
  “天不庇佑。”
  那么,前世之中,有多少令人心寒的算计呢?
  今生赵子殷没有踩进那个别人安排的前程道路,所以,他没有进京城。至于,那个和尚究竟是谁呢?
  赵子殷心头有疑惑。
第37章 
  “有什么不对吗?”
  “夫君何皱了眉,新一年里,应该多笑笑,求个事事顺心的。”
  杜明月对夫君赵子殷关心的说了话,一边说着,一边还是走上前,凑近了瞧着他的神色呢。一连着瞅了好些眼后,把赵子殷都看得挺尴尬的。
  于是,赵子殷收拾起了情绪,回道:“没什么,就是突然忆起一些事情来。”
  赵子殷没有把前世之事,告诉任何人。他只是对比着前世今生,在找寻了中间更多的隐秘。比如说,他进京城了,按着师门的安排,给周国公的嫡子当幕僚。结果,这位由大梁朝公主所出的嫡子,却是大梁朝的公主殿下为周国公戴的一顶绿帽。
  到沈铸来到周国公长子柴庆身边为幕僚,公主与情夫的往事被拆穿,他被公主所出的皇帝外甥迁怒,是净身的扫地出门,京城自然是无他赵子殷的自立锥之地。后来更是累着他赵子殷的媳妇在显怀后,都得随他落魄回了封县城的老家。
  出发时,是多么意气丰发;回去时,就多么失意难受。
  那种滋味,真是百般在心头。到如今,赵子殷仍然记忆犹新。所以,他后来才会更加不甘心,想方设法的在家中与嫡弟争锋,想谋求得赵家的人脉资源,以图东山再起。而这些也酿成了,他与嫡母的决裂。
  结果嘛,就是闹得家宅不宁,以至于害媳妇早产,长子夭折。
  甚至于,长子夭折的事情,他都是一知半解。
  “他年功名事,又是负谁知?”
  念了一句,丢开前世的痛心与悔恨,自嘲的笑了。
  稍稍片刻,赵子殷又收拾了心思,一扫负面情绪后,道:“走吧,咱们今天要回家,看看箓哥儿、策哥儿可有听长辈们的话,乖乖懂事着?”
  杜明月见夫君似乎是放下了什么负担一样,又是提起了儿子们,她自然不再提了惹夫君消沉的事儿,便顺着话道:“肯定不能。”
  “两个淘气孩子,指不定哭鼻子了。”
  “我想啊,他们不在家中闹个鸡飞狗跳的,才是怪事儿。”
  自家娃,当娘的知道是啥样。
  杜明月可清楚着,哪怕有兄弟俩喜欢的亲姐姐赵茵在身旁哄了,这俩破孩子也一定是爱惹事生非的。不过嘛,杜明月没打算压着管了。因为,杜明月有点小心思。她怕啊,两孩子太乖巧,太婆婆和嫡婆婆发话,要帮忙给养了,那不是在她身上割肉吗?
  这时代的婆婆养孙子天经地义,媳妇是不能拒绝的。
  既然舆论不支持她的个人心思,杜明月就是曲线救国,防患于未然嘛。
  熊孩子什么的,他们乖巧时,自然惹人爱。若是发起脾气来,真是讨人嫌弃的。
  杜明月觉得,为了讨得孩儿们的抚养权,她就暂时在娃曾祖母和祖父、祖母面前,给他们留点小小的黑历史吧。
  “你也太小心眼了。”
  “爹和母亲他们啊,不会跟你抢了箓哥儿、策哥儿的。”
  赵子殷摇头,挺无奈的。
  他不蠢,媳妇太明显的做法,他是想装着看不见,也是难以做到啊。于是,只能故作不知了。有句俗话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嘛。
  赵子殷这个当儿,又当爹的,自然在长辈和媳妇之间,娶了媳妇忘记“娘”。不介意帮媳妇争取到了孩子们的抚养权。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亲自教养是最好的。
  赵子殷想,他要避免前世犯的错,再在儿子们的身上,再犯啊。
  “明月,你怎么了?”
  赵子殷突然扶住了杜明月,看着她捂了胸口的模样,是吓了一大跳。
  “心,突然很疼。”
  杜明月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她突然感觉心很疼。
  “咱们回去,要马上寻大夫给你瞧瞧究竟怎么回事?”赵子殷担心的说话后,准备搀扶杜明月回岳父家,然后,差马栓儿骑马进封县城去请大夫来诊治。
  “不,去曾祖母的坟地。”杜明月摇头,坚定的说道:“我总感觉那儿,似乎是有什么在呼唤我?”
  “总有一种似曾熟识的感觉……”
  “陪我去吧,子殷。”杜明月抬头,望着赵子殷时,是满满的恳求,那最后一句唤了赵子殷的名字时,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