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都岁时记-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氏正要传舞伎上来助兴,一个婢子快步走进堂中,附耳对她说了些什么,房氏一边听一边看向与饶丰乡公主同坐上席的刺史夫人姜氏。
都说灯下观美人最是妍丽,果然没错,一袭朱红纱衣将她衬得越发肌肤胜雪、朱唇皓齿,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她的眼睛,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她的目光,就是那灵秀的目光让她整个人如同琉璃般干净剔透起来,为原本艳丽到几近俗气的容貌添了难以言表的味道。
难怪卫十一郎那样的人会把她当宝。
房氏勾了勾嘴角,打趣似地对着众人道:“使君夫人怕是得先行同我们告别了。”
齐国文学夫人刘氏与她相熟,当即笑骂道:“使君夫人是贵客,你倒好,不说千方百计地把她留下,怎么倒赶起客来了!”
“我何尝不想留她个一年半载,”房氏惋惜地叹了口气,朝卫夫人抛了个俏皮的媚眼,“奈何人家夫君都找上门来了,不放人也不成呐!”
话落在场众人笑倒了一片,刘氏促狭道:“卫使君真是着紧夫人,这样的夫君世间难寻。”
钟荟没想到阿晏竟然会亲自跑来陈府接她,羞得满面通红。
女客们见她这脸嫩的样子,越发笑得前仰后合。
房氏作势乜了刘氏一眼,拿尖细的手指点点她:“你啊你,也不照照镜子,你我这模样自然是难寻,看看人家卫夫人,我看了都恨不得把她疼到肉里去呢!”
她一边说笑一边站起身来,拿起酒杯示意婢女斟满。
“美人且先留步,待我敬你一杯再走不迟。”房氏说着走到钟荟跟前,托了托杯底仰头一饮而尽。
刘氏照例与她抬杠,顺便揶揄一下卫夫人:“哎,你这婆子好生不讲道理,人家夫妻急着团聚,谁稀罕喝你这劳什子酒来!”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纷纷起身祝酒恭送卫夫人。
***
钟荟走到陈府门口一眼看到那熟悉的颀长身影,心头不由一热,快步走上前去:“等很久了吧?遣个下人来便是,何必自己跑一趟。。。。。。”
“也没多少路。”卫琇见了她双眼中的笑意盛也盛不住,如今夜的月光般照进她心里。
卫琇娴熟地扶她上了车,放下车帷,把她紧紧圈在怀里,低下头嗅她脖颈,埋怨道:“不是赏花宴么?三更半夜赏什么花。”
钟荟哭笑不得,同他腻歪了一阵以示安抚,这才把陈家下午发生的事同他说了,末了道:“此事似乎是沈氏做的局,不知怎么叫房氏发觉了,将计就计做了这么一出戏,为的是和齐王府解除婚约?”
卫琇抚了抚她环在自己腰上的手背,纨绔似地懒懒道:“娘子真聪明。”
“正经点!”钟荟抽出手拍了他一下,“可是不对啊,陈二郎和云麓乡公主的婚期明年一月,即便她转投世子这边,也不必急于一时罢。。。。。。”
“有人逼她,”卫琇受了夫人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一本正经道,“陈家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根基在青州,若是始终隔岸观火,堂姑母和世子是不会忘记的。”
顺着这个思路一想钟荟便明白过来:“说到底陈家的错处也就是陈二郎与家中婢子。。。。。。那什么,说破天去也没人当回事,倒是云麓乡公主先是气势汹汹冲上们来捉奸,诬陷未来的夫君和舅姑有染,当着一众贵客的面侮辱舅姑,若是换了寻常身份的小娘子,无论哪一桩拿出来都够夫家退亲了。陈二郎当众说出退亲,哪怕是气话,云麓乡公主那性子八成是忍不了的。
“到时候乡公主闹着退亲,陈家以退为进做些表面功夫,说起来反倒是陈家受了委屈占了理。。。。。。还有她的大儿媳沈氏,上一回我就觉得两人之间似有龃龉,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此一役,她在陈家怕是抬不起头来了,房氏此举一石三鸟,真真聪明!”
“嗯。”卫琇点点头。
“你点什么头?”钟荟没好气地乜他一眼,“你也觉得她当真聪明么?”
卫十一郎冤得六月飞雪,正要辩解,突然想到一件事,立时转守为攻:“阿毛,你方才说陈二郎光着身子?想必是亲眼所见了?”
“我。。。。。。我猜的。。。。。。”钟荟心虚道。
“是么?”卫琇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的眼睛,一边把手伸到她胳肢窝里,“阿毛骗人了。”
“别!别啊!卫公子饶命。。。。。。卿卿。。。。。。好卿卿。。。。。。都叫你卿卿了!”钟荟上气不接下气,都快哭出来了,“一点也不好看。。。。。。真的真的!比你差远了!”
第167章 试探
两三日后; 戚氏果然言出必行地送了帖子来,钟荟欣然赴会。
齐相府邸在东安平城中的丁家坊; 与齐王府相距不远,是一座五进带花园的宅院,比起齐王府的金碧辉煌和陈府的美轮美奂,齐相蔡宾的府邸确如夫人戚氏所言; 有些无足可观。
刺史府的犊车将将驶到相府前,钟荟已经透过挂着细纱帷的车窗看到了等候在门口的戚氏。
下了车; 钟荟连忙朝戚氏走去; 歉然道:“这么大热的天害你在此等候。”
戚氏白皙的脸庞已经晒得微红,鼻尖沁出了细汗; 鬓发也微微濡湿了; 显然已经恭候多时,不过她还是连连摆手:“听到下人来报说贵府的马车到了巷口才出来的,没有多久。”
因着气候炎热; 钟荟粉黛未施,装扮也简单清爽; 钗镮一律省了; 只一支白玉簪将一头如墨乌发绾起,鬓边簪了朵栀子花,雪白的竹叶纹绫绢单衣; 外罩水色罗縠帔子,下着织银罗裙,行动间如波光水影; 看一眼便从心底生出丝丝凉意来。
“啧,这一身任谁穿都嫌素净,偏你穿出来这样好看。”戚氏含笑打量她,却不叫人感觉唐突。
钟荟脸微微一红,亲热地挽住她臂弯:“就知道打趣我!天气热不耐烦戴那些珠翠,你不嫌我失礼便好。”
两人有说有笑地往里走,园子里的水榭中已经支起了白纱帐幔,一片小小的曲池上几茎粉荷开得很随意。
“敝舍简陋得很,怠慢夫人了,”戚氏引着钟荟穿过一条窄小的廊桥走到湖心,赧然道,“家中人口不多,就夫君和我两个并一些下人,我又是个惫懒的,也就随他去了。”
钟荟环顾四周,这园子不大,乍一看井井有条,但是处处透着一种敷衍又随意的气息,无论是屋舍还是泉石都没有丝毫亮眼之处,也看不出半点主人的意趣和喜好,如同一座乏善可陈的乡绅宅邸。
蔡宾奸佞名声在外,谁能想到园宅却如此不起眼?想起卫琇所言,钟荟对他的来历越发生疑了。
“夫人莫要妄自菲薄,贵府很是风雅别致。”钟荟还是客套道。
戚氏抿嘴笑笑,显是不信,不过也不反驳她,跪坐在竹席上开始煮茶。
洛京的世家近来虽把品茗目为风尚,不过平日饮的还是酪浆居多,不似吴越之人日日离不了。
戚氏煮茶的动作十分赏心悦目,钟荟不禁看入迷了,直到戚氏手腕上的两支玉镯轻轻一碰发出叮铛的脆响,她才回过神来:“夫人煮茶的手法似乎与京中不太一样。”
“叫夫人见笑了,是家乡的土法子,”戚氏边说边用勺子把茶汤分到碗中,“您尝尝看,不知喝不喝得惯……”
钟荟和卫琇平常都对那又咸又苦味道古怪的茗汤敬谢不敏,不过主人家热情招待总不能拂了她的意,便欠欠身双手接过来抿了一小口。
那茶汤却意外顺口,里头没有加多余的调料,除了茶粉微微的清苦外还有股茉莉的芬芳。
钟荟又饮了两口,觉得很是解暑,放下碗惊喜地道:“很香。”
戚氏的眼睛笑成了细细的月牙儿,如释重负地把手放在心口:“夫人喜欢我就放心了,夫君和我都喝惯这样的,不知旁人的口味如何。”
“似乎有茉莉的香气,是加了茉莉么?”同戚氏交谈久了,有时候连钟荟的口音都不知不觉叫她带偏了,把“是”说成了“四”还不自知。
戚氏不好意思地垂下头,目光闪了闪:“是煮茶的汤里加了点茉莉花露。”
“真是个好法子,”钟荟赞叹道,“不瞒你说,我以往喝过的茗茶都是又苦又涩,未曾想到经你这妙手一料理,竟然如此清冽淡远,齿颊留香。”
“也谈不上窍门,待汤微沸便离火,自然就没有涩味了,说到底还是‘酪奴’,不入流的,偶尔喝着玩也罢了,”戚氏轻描淡写地道,似乎觉得总是聊茗茶无趣得很,岔开话题道,“夫人平素在家做些什么消遣?使君很忙吧?”
钟荟皱了皱鼻子,摇了摇纨扇,闷闷不乐地道:“哎!他的事儿我懒怠过问,左不过社稷呀家国呀,我一个妇人懂什么!他也不爱同我讲……横竖想去哪儿套个车便去了,也用不着他陪着。”
虽说是抱怨,可任谁听了都觉得是在变着法子炫耀他们夫妇感情绸缪,卫使君来青州不过数月,惧内的名声已经几乎盖过了他的神仙姿容和名士风流。
戚氏很识趣地奉承道:“夫人真是好福气。”
“对了,”钟荟似是突然想起什么,“转眼就是盂兰盆会了,我想找家寺庙给家人求个平安,可这初来乍到的也不知哪家寺庙灵验,今日正好向你打听打听。”
戚氏沉吟片刻道:“青州地界大小寺庙、道观总也有好几司座,靠近临淄一带香火最旺盛的要算南阳寺了。”
“是么?你同我仔细说说罢。”钟荟来了兴趣,倾身上前道。
“南阳寺乃前朝刘善明刘太尉舍故宅所建,供奉的是米勒佛,寺庙倒是不大,不过三十多年前出了个高僧,寺中佛塔供着这位高僧的佛骨舍利,听说只要是行善积德之人,去寺里求告大多能如愿的。”
“原来如此,”钟荟点点头,遗憾道,“可惜那高僧已经圆寂了……我家夫君崇信释道,原先在洛京时与几个名蓝大寺的僧人多有往来,本来倒可以前去讨教讨教……不知那寺中现如今的主持是哪位?”
“如今的主持是智严大师,也是博览典籍,明解三藏。”戚氏道。
“我回去转告郎君。”钟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东拉西扯地问了许多南阳寺的细节,一直聊到红日西沉,这才起身告辞。
***
“蔡宾夫妇有问题,”钟荟当夜一等到卫琇回院便单刀直入道,“往蜀中查,说不得能找到线索。”
卫琇惊讶地一挑眉:“从何说起?”
他也对这个出身寒素的所谓佞臣早有怀疑,一直在暗中着人调查,自然也没有放过戚氏,一直查到了她吴郡的老家,不过迄今为止查出来的消息都与他们明面上的身份毫无出入,许多部曲一路摸到江南,查探了几个月一无所获,他娘子下午晌去相府喝个茶便有斩获,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钟荟把戚氏煮茶的细节描述了一遍道:“我阿娘喜食南边的菜式,故而阿耶从吴郡寻了个厨子来,吴越煮茶的方法我是知道的,虽与京中略有差别,可并没有这样大。”
卫琇颔首道:“茗茶在京中风行本就是因为吴郡出身的中书侍郎陆辰,戚氏未曾到过京都,不知底细也不足为怪。”
“再者是茶中极淡的茉莉花香,我提到时戚氏眼神躲闪,又在情急之下谎称是水中加了茉莉花露,”钟荟接着道,“其实她是慌中出错,忘了先前下人没端来解暑汤饮,她怕我渴,从手边的执壶里倒了一碗清水与我喝,后来煮茶时用的便是这水,并无丝毫茉莉花的香气,且这香气极浅淡,不是刻意为之,倒像是哪里沾染上的。
“器物或是茶粉沾染上些许花香本是极寻常的事,有趣的是,戚氏为何要编瞎话来唬我呢?说来也巧,不久前你替我搜罗来解闷的那堆方志游记中,刚好有一帙里提到蜀人以茉莉花窨制茶叶的法子,我就想,会不会是因那储放茶叶的罐子或是煮茶的器具沾过这种茶呢?”
“。。。。。。”卫琇惊叹之余颇有些感慨,谁说会吃不是一种得天独厚的本领呢。
“一想到蜀地,难免就想到了一个人。”钟荟接着道。
卫琇知道她说的是谁,眼里露出些微惊疑,此人心机深不可测,然而毕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若非必要,他实在不想与他为敌。
钟荟何尝不是这样想,苦涩地一笑:“你已经找人查过虚云禅师了吧?想必也是干干净净。”
卫琇点点头:“汝南王同许多高僧名道都有来往,虚云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来往也不见得比旁人多,要说特别之处,也只是他们相识早些,禅师从道家转投佛门之事也不难查,算不上秘密。他一直以来云游四方,青州水灾时不止一个游方僧侣前来超度亡灵,留下的也不止他一个。”
“于是我就稍稍试探了戚氏一下,故意引着她说南阳寺。”钟荟眨了眨眼,露出个狡黠的笑容,卫琇不知怎的想起了狐狸。
“无论你怎么问,她都绝口不提虚云禅师,”卫琇掀起眼皮望向她,“我猜得对么?”
虚云禅师生就一副好皮相,往大街小巷随便拉一个女子向她打听南阳寺,恐怕都不会忽略这位俊俏盲禅师,钟荟逮着戚氏问了半日,连寺中斋膳有几道菜都打听清楚了,戚氏却只字不提虚云禅师,这才是最古怪的事。
屋子里灯有些暗,跳动的烛火将卫琇如玉的脸庞罩上层神秘又朦胧的光,那眼神中不知怎么带上了几分妖冶,显得格外诱人,钟荟忍不住凑过去嘬他红润的双唇,一边嘬一边呢喃道:“好卿卿,你怎么就能那么聪明呢。。。。。。”
第168章 月圆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素月当空,九州清辉同照。
随着齐王妃与世子定下的举事之期将近; 卫琇在兵营中的时间越来越长,与钟荟聚少离多,中秋团圆之夜便提前赶回府中相聚。
这是两人到青州以后第一次过中秋,府里的下人大多是从京都跟随他们来的家仆; 钟荟顾念他们思乡之情,特地放了一日的假; 在莲池边张了十几顶纱帐; 铺上席簟,预备酒肴; 从临淄城里请了百戏班子; 从晌午一直热闹到深夜。
卫琇这些年不习惯热闹,夫妇俩便关起院门,在院中小荷塘边露天铺了竹簟和象牙席; 一张长案上摆了许多瓜果点心和酒肴,墙外传来隐隐约约的人声和丝竹; 既清幽又不寂寥。
阿枣和阿杏备好酒筵便被钟荟赶去园中饮酒看戏; 眼下身旁没了下人,两人便腻腻歪歪地互相伺候,你喂我一口糕; 我喂你一口酒,倒也自得其乐。
金盘里琳琅满目地摆着几样时令瓜果,除了常见的葡萄、蜜桃、蜜瓜以外; 还有一串枝青叶碧的荔枝,是快马从岭南送来的,今日刚到府上——钟禅去岭南当了几年刺史也不全是坏事,偶尔以权谋私一回也没忘了远在青州的女儿女婿。
钟荟和卫琇口味相近,都喜食荔枝。
“说起来我这辈子第一次尝到荔枝还是在你家,还闹了笑话,只不过你那时候只有丁点大,肯定是不记得了。”钟荟摘下一颗拈在指尖,有些怀念。当时的广州刺史是卫昭的门生,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卫府总是全洛京最早尝到新荔滋味的,连帝后都要往后排。
“什么笑话?说来听听?”卫琇剥完一颗紫葡萄塞进她嘴里,顺手把指尖上的汁水揩在她脸颊上,惹得钟荟吱哇乱叫。
“想知道吗?小阿晏?”钟荟一边拿绢帕蘸了清水揩脸,一边逗他,“你剥荔枝给我吃,说不定我会告诉你。”
“荔枝太甜,若是先吃这个一会儿别的果子都嫌酸了,”卫琇笑着冲她眨眨眼,顺手又塞了一颗葡萄到她嘴里,“我记得。”
话是这么说,却从她手上接过荔枝剥起来。
“骗人,”钟荟伸出手在他挺直秀气的鼻梁上刮了下:“你那时候有没有两岁?还不会说话呢,哪里就记得了。”
“不骗你,我开口晚,但是记事早。”卫琇笃定地道,“不知是谁一下子吃了小半筐荔枝,把肚皮都撑圆了,第二日便上火流鼻血,那时刚巧在我阿翁屋子里玩,滴滴答答全淌在他最喜欢的那幅织成地衣上,洗又不好洗,扔又不舍得扔,阿翁心疼得要命,最后只得在上面摆了个金凤凰席镇遮着。”
“没有的事,一定是你记错了。”钟荟心虚地搓了搓脸。
卫琇也不辩驳,只是眉眼弯弯地看她,看得钟荟心里发毛。
“说起这席镇,倒叫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来,”卫琇悠悠地道,“我四岁的时候叫它绊了一跤,磕掉了一颗门牙。”
钟荟回忆了一下,似乎是有那么好几年卫十一郎一直缺颗上门牙,她还和他阿兄阿姊们一起笑话过他好几回。
“那席镇……”钟荟脱口而出,随即便意识到,那席镇,那地衣,连同那屋子,那宅院,那些回忆里的人和物都已经不在了,明明是如蜜水一般甘甜的往昔,两人每次回想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想得用力一些,碗底的苦味便要泛起,一丝一丝地渗透了,不知不觉中一切都变了味。
那些记忆是钟荟的一部分,却几乎是卫琇的全部了。
卫琇的笑凝固在嘴角,眼神却慢慢黯淡下来,他端起酒盏抬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