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斗]骄宠-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远帝倒是丝毫不乱,当了将近三十年的帝王。虽则开始时气怒的昏了头脑,之后却也急声厉斥十皇子谋逆不义等诸多大罪。
十皇子倒也一板正经的认了,可是,他认了又如何。整个宫廷现在都已经在他的掌控中了,他马上就要当皇帝了,即便他是逼宫篡位的。青史中留下的名声肯定不好,后世人对他的评论也肯定褒贬不一。但是,这又能怎样?
十皇子非常清楚,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么,只要他赢了,只要他是最终的胜利者,史书要写成什么样儿不都得看他的意思?
且如果不趁此良机逼宫,难道真要等到身上棍伤痊愈,被发配到南疆那等不毛之地,终身不得入京?
南疆那等满布瘴气和蛊虫,且还寸草不生的地方,是发配十恶不赦之徒,以及犯罪朝官及其家眷的所在地,缺衣少穿的,根本就是另一个监狱,他堂堂皇子,身负皇命,浑身紫气将成,如何能去那等地方了此残生?
十皇子是做足了准备才来谋反的,现如今皇宫四个城门的守卫军,要么被他的人调开,要么被乱刀砍死,要么慌乱带兵逃出,再不就是已经被捆缚关押起来。
换句话说,他已经控制了整个皇宫,不仅如此,便连现如今七皇子所里所有朝臣勋贵、皇子王孙都在他的掌控中。
因为他今晨在七皇子所里的饮用水井里,下了足足一麻袋的迷药,且在今日所有的酒水了,都下了足可让人丧失体力的软筋散,算着时间,现在众人身上的药效应该都发作了。
果然,就在十皇子趾高气扬的,阴笑着将这一消息告知给弘远帝时,前方宴席上,已经传来许多桌椅翻到,人滚落地的“砰砰”声,弘远帝脚一软后退两步,明显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不适,不由更加恼恨愤怒的瞪着十皇子,口骂“腻子!”
十皇子此刻却无暇顾及弘远帝的怒骂呵斥,他已经连声吩咐人手将现场诸人捆绑压下。
他今天出手就是占着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的优势,才可成事的,其实他现在手里的人少得很,不过万余名杂牌军,若是不趁着这会儿时间,将现场所有勋贵都捏在手里,那等稍后忠勇侯池仲远,闻讯带着将近二十万京畿守备营的大军攻进来,他也只剩下死路一条。
十皇子手下闻命去绑人,一时间,尚且还保持清醒的御林军,以及诸多武官和侍卫们全都动了起来,弘远帝在身边人的护持下节节后退,七皇子所里在此时已经血流成河。
厮杀声传遍了整座皇城,在救兵到来时,七皇子所里已经死伤一片。
弘远帝身上也被人趁乱射中一箭,若非慌乱中有人救驾,将他推开,那箭矢就不止是射中他的胳膊那么简单,怕是已经刺中心脏,他已经死在当下。
不知是谁拿着火把点着了后柴房,瞬时间,整座皇子所里都陷入了火海汪洋。
滔天的大火及时吸引来京都所有配军,也将即将成事的十皇子一行人骇的面无人色。
十皇子等人知道皇宫里火龙肆虐,皇宫上方浓烟滚滚,火光一片,肯定会第一时间引来多方关注,若是兵士来的多了,今日说不定自己就得葬身于此,考虑到这一点。参与叛乱的几个贵公子哥,脸色都没了人色,当时就想举手投降。
可是,在十皇子的厉声呵斥中,他们清醒了头脑,也更明确的认识到,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接下来等着他们的。要不就是从龙之功、一世荣华,要不就是命丧当场、尸骨无存。
有了这个认知,众人也都杀红了眼。
可是。十皇子的一万杂牌军,又如何能抵挡的了几十万正规军?
池仲远来的很快,几乎是在皇宫起火的当下,他已经赶到了宫门口。十皇子被结结实实捆了个正着,同时被押解起来的。还有被十皇子撺掇,被“从龙之功”之功这四个字迷了眼的十余名世家子。
弘远二十七年十皇子逼宫一事,来的莫名其妙,也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结束。
这事情闹得一晚上不停歇。整座皇城里将近一夜时间到处都响着兵戈铁马声。
京都里的百姓也都被连番的厮杀声惊动了,醒来后在自家小院里看到遥远的皇宫里红光一片,冒着滚滚浓烟。再听一听街头上全是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一样的轰鸣声,好似脚下的土地都被震动的开始晃动起来。京都百姓们连睡觉都不敢了。
可是,在这当口,更不敢离开家门,到街头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甚至连点亮屋中的蜡烛都不敢,只能这样战战兢兢的过了一夜。
弘远帝被救出后,当即下令将所有乱军捆缚,否则杀无赦;同时,将所有参与动乱的世家子的人家俱都打了天牢,明日再审。
至于叛军主谋十皇子,直接剥下他的盔甲,单独下狱,只等弘远帝发落。
整个京都在这一夜后,几乎又成了一座死城,寂静的没有一点人声,可是,这时候的气氛是压抑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京都的菜市口,又要血流成河了。
池玲珑睡不着觉,听了碧月和七月的回话后,微蹙了眉头,也在两个丫头劝阻无效中,穿上了小袄,披着披风,走出门去,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皇宫的方向。
皇宫里的大火应该是还未扑灭,上边还冒着的滚滚浓烟,在这漆黑的暗夜中,那个方向火光一闪一闪的,就像是一头狰狞的凶兽,眼睛中闪着凶光,他张开了嘴巴,俯视着这人世间,好似随时要将人吞噬干净。
“王妃,且回去休息吧,夜凉的很,你还怀着身子呢,不为自己想想,也要想想您肚中的小郡王啊。咱们还是回屋去吧,主子肯定不会有事的……”
池玲珑在院中站了一会儿,感觉着天地间刺骨的寒意,最后,还是在几个丫头的劝说下回了内室,然而,后半夜到底没有再阖过眼。
池玲珑这厢睡不着觉,距离秦王府好几条街远的忠勇侯府中,九姑娘池明纾也站在院子里,看着皇宫里的滔天大火,听着街道上滚滚而来的铁马兵戈声,冷的收紧了身上的大氅,还是觉得凉意一点点的窜上身体,侵入到骨子里,冻的她无论如何搓手取暖,手上也冰冷的没有一点温度。
绿萝见她冻的浑身发抖,就压低声音,小声的劝着说,“姑娘,赶紧回屋吧。不管宫里发生了何事,总归也碍不着咱们什么,这天都快亮了,您且回屋再睡会吧。”
池明纾浑身冰冷的如置身冰窖,她多想告诉身边的绿萝一句,“这事情怎么会碍不着咱们?这是大魏国内动乱开始的征兆啊!”
她仅有的一点侥幸之心在此时被打碎的干净,连十皇子都逼宫了,距离京都所有勋贵妇人殉国之日,还远么?L
☆、411 发落
秦承嗣是在七皇子大婚后第三天,才又回到秦王府的,而此时,有关十皇子谋逆犯上、逼宫作乱一事,已经查的水落石出。
主谋自然是十皇子,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从犯,那可就多了,譬如显国公府的世子爷陈显,左相周正道家的四公子周世锦,大理寺少卿的嫡幼子魏绍明,华盖殿大学士的三孙子常融德,等等诸人……
这一连串的勋贵世家子的名字列出来,可是囊括了现在朝中所有势力。
别说左、右相都牵涉其中,便连勋贵世家和清流文人都一网打尽,委实可以称得上是弘远帝登基以来,所发生的,涉案人员牵涉最广的一次叛乱。
当然,当这些参与谋乱的名单被上缴到弘远帝面前,谣言并传出皇宫,池玲珑闻言后,虽然没有在现场,却已足可以想象弘远帝当时脸上的表情会有多精彩。
能不精彩么?
文武大臣,勋贵清流,几乎全都和涉案人员有或大或小的关系。
根深蒂固的勋贵人家就是这点不好,几乎和谁家都沾亲带故,这要是下了狠心惩罚,怕是朝堂最起码要空出三分之二的位置,大魏国都得乱套;可若要是只简单的给个教训,不能杀鸡儆猴,他剩下那几个儿子若一个不顺心,都有恃无恐的像十皇子这个孽子学习,他的皇位还要不要坐了?
弘远帝急火攻心,连着几天没下来龙床,这可是让诸位朝臣惶恐不已,尤其是和涉案的公子哥们关系亲厚的人家,此时更是跪在弘远帝的寝宫前。开始诚惶诚恐的请罪。
可是,此时在请罪,多少都有些晚了。
早都干么去了,若是能教养好自己的儿子外甥,何至于会发生这等足可以诛九族的恶事?
弘远帝接连三天没有上早朝,整个人也在这几天,更像是一只喷火龙一样。见谁都喷。
不仅是跪在寝宫外的诸位朝臣。没有得到丝毫谅解,反倒被弘远帝念着祖宗十八代,狠狠斥责一顿。便连前来请罪的七皇子和华德妃同样没落着好。
七皇子很冤枉,毕竟喜庆的婚礼上染了血光,导致连洞房都没成,他才是这场“逼宫”案中。损害最大的一个。
可再一想到,他那婚礼弘远帝会出席。完全是他母妃说了几句含糊不清的话,这才招来了皇帝,才让十皇子抓住了可趁之机,发动了这一场叛乱。七皇子也苦笑至极,只能跟着华德妃来请罪,可想而知气头上的弘远帝会说什么刻薄话出来。
以至于最后华德妃离开时。整个人都踉跄的走不稳步了,回了寝宫后。自此除了初一、十五给太后请安,再不出寝宫们一步,可算是经此一事,彻底裹足不前,在佛堂长跪不起了。
华德妃和七皇子没落着好,这若是放在以前,后宫的妃嫔看着热闹,私下里可要笑破肚皮了。
然而,此时,卫淑妃和大皇子一系彻底慌了头脑,被十皇子连累的不轻,也发动所有势力请罪,想让十皇子能被从轻发落,想让她们这一系的势力,能在此次动乱中,受最少的损伤,不求能全身而退,但是最好也不要被扒皮抽血,落得几年时间恢复不了元气。
卫淑妃和大皇子很忙,二皇子和五皇子以及太子三派势力,都保持观望状态,不敢过分插足十皇子谋反一事,同样,更不敢和卫淑妃及大皇子走的近了,以免被牵连上。
这三派势力的母妃,包括皇后在内,俱都闭门不出,闻到风声的后宫诸妃嫔,也有样学样,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寝宫中修身养性,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不敢说。
后宫中唯一一个可以顶着弘远帝的怒火说话的,自然是太后娘娘,可惜,当太后亲眼目睹了七皇子大婚那天,皇帝身上的满身血污,听说了十皇子谋反作乱一事后,也是又急又怒,直接昏死过去。
太后醒来,倒是有心要保十皇子,毕竟是亲孙子,虽说皇家无亲情,可那孙子到底是她看着长大的。
十皇子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在太后看来,肯定是受了其余世家子的撺掇,便也以此为由,要求皇帝轻惩十皇子,好给大皇子、卫淑妃,以及卫国公府留些脸面。
皇帝当时没说话,可当太后随后听说,弘远帝竟顾自做主,将十皇子贬为庶民,赐鸩酒一杯处死之后,太后娘娘受刺激受大了,自此躺在床上再起不来身。
据太医诊脉说,太后娘娘多次受惊,此番已有中风之兆,若是不能安心静养,接下来情况怕是不大好。
太后去静养了,十皇子被赐死的命令到底是收回了,只因为卫淑妃哭天抢地在弘远帝寝宫前跪了两天两夜,直到疲劳过度、身心受损昏迷过去,又有大皇子和早已年迈的老卫国公跪地请罪,看在这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上,和老卫国公为国鞠躬尽瘁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办差的份儿上,弘远帝到底收回了成命。
然则,十皇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到底还是被贬成庶民,另,将十皇子押解到皇陵守墓,终身不得出。
十皇子连夜被禁军押送出京都,至于其余参与谋反的世家公子和朝臣子嗣,却没他这么好命了,虽没有被诛灭九族,牵连所有亲朋友人,然而,弘远帝也下了“斩立决”的命令,灭了他们一族之人,午时三刻在菜市口行刑问斩,秦王亲自监斩。
这场叛乱中,另有两人侥幸逃生,一人乃是显国公府的世子爷陈显,另一人便是左相周正道的四公子周世锦。
这两人之所以能活命下来,一来是因为陈显乃显国公独子,他至今未成亲,更别提为显国公府延续子嗣了,弘远帝看在显国公年已老迈。且侍主至忠至诚的份儿上,不忍显国公府绝嗣,饶了陈显一命,却将显国公府的爵位连贬两级,成了显伯府。
至于周世锦,因为左相周正道这些年来在政事上多有建树,堪为一代良相。协助弘远帝处理朝政从未有误。为表嘉奖,且不抄家灭族,只让周正道辞官还乡。子孙后代三代内不准人仕。
据说左相周正道接到圣旨后,当堂哭泣谢了皇恩,但孽子不可留,左相到底大义灭亲。亲自刺死其子,言道“不能留其霍乱世人”。又有自愧教子不当,愿散尽家财,今后广做善事,回归住宅后。愿教书育人以慰皇恩。
整个京都在一夜间风起云涌,在京城百姓闻讯后,私下里悄悄议论皇帝不愧为明君时。又有人赞颂当今天子乃仁君圣主。
其主要表现便在看重老臣,宽待显伯府和左相周正道的事情上。
其实这些百姓还是很疑惑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左相确实堪为一代良相,这些年来在民间声誉极高,他被陛下宽恕,没有诛族乃是人之常情;且左相也确实公正严明,虽然他教子无方,让四公子犯下谋逆之罪,但是,左相后来可是大义灭亲了。
这样申明正义的好相国,在百姓们看来,哪怕皇帝给他再大的恩惠,都是值当的。
但是,左相且还罢了,他这些年来的功绩,足够保全全家性命,留一个善终,可显国公府又是凭什么?
难道就因为陈显是独子,就因为他是勋贵子嗣,就合该从谋逆大罪中从容脱身?
陛下不诛灭显国公府一族且还罢了,竟只是简单的降爵,就将陈显谋逆一事糊弄过去,且还没有剥夺他身上的世子之位,也没有下令他今后不得入朝为官?
呵,呵呵,才说陛下是明君圣主,可是陛下竟如此区别对待十皇子逼宫案的主力陈显,他是眼瞎了么?
京都百姓未免愤愤不平,可也只是敢在心里暗自嘀咕,却不敢说出口来,他们好奇的不得了,然而,京都的勋贵府邸,比他们更好奇。
在京都的勋贵们看来,弘远帝是绝对不待见他们这些根深蒂固的老派豪门的,只因为勋贵世家盘根错节,在朝堂上,很多证见都和弘远帝相悖,让陛下很多条令都无法顺利实施;但凡能触动他们利益的政策,也肯定要被驳回。
历代君王都着力于削弱勋贵世家的势力,由此才有了寒门学士走入朝堂,清流文人日趋壮大之势,可以说,勋贵世家和皇权是互相制衡着的,但凡有可能,皇帝都要将世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可现如今,显国公府正好迎头赶上了,可皇帝是怎么做的?
他竟然只是降了显国公府的爵位,就将这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糊弄过去了。
这还是那个一力和世家对立行事的弘远帝么?
勋贵世家的当家主人都开始蹙眉深思了,唯恐弘远帝这是在放烟雾弹迷糊他们的视线,其实,后边还有大招等着他们。
这些勋贵们自此对弘远帝警惕不已,也只有池玲珑等“知情人士”,在听到弘远帝对显国公府如此处置后,呵呵两声。
要池玲珑说,弘远帝为何会如此厚待显国公府,其实原因简单的很,还不是因为宫里的仪妃娘娘。
因为仪妃娘娘是显国公的嫡亲妹子,皇帝抢了上一代秦王的未婚妻进宫,让好好的一个勋贵贵女,成了不能在人前露面的“黑户”。
为此事,弘远帝对显国公府应该是多多少少有些愧疚的;且根据他们早先的揣测,显国公怕是和皇帝是一伙儿的,两人私下里达成了什么共识,既如此,弘远帝又岂会让他好不容易养成的棋子,成了废棋一颗?
那太浪费了。
如此,显国公府轻易的从谋逆大罪中脱身,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这件事池玲珑轻而易举就想通了,但是,听了秦承嗣从宫里回来后,带给她的另一个消息后,池玲珑整个人的感觉立马就不好了。
什么,秦承嗣刚才说什么?
——秦承业封王了!!!
封王了,封王了,封王了……
脑中回转着这个念头无数遍,池玲珑觉得有些消化不良。
可侧首过来看着秦承嗣面上风淡云轻的表情,池玲珑到底还是咽了一口口水,把这事儿硬消化了。
她是觉得秦承业封王这事儿无异于天方杂谈的,可既然是秦承嗣说的,那必然就是事实,甚至说,已经成了事实。
但是,不应该啊,秦承业一年前不是已经和十皇子混在一块儿了么?
如今连十皇子,以及平日和十皇子走的很近的陈显、周世锦,都因参与叛乱,不得好死的不得好死,被关禁闭的被关禁闭;不应该这些人都了遭报应,唯独一个秦承业却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