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世家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姑娘曾令宸可不管别人眼红不眼红了,自从魏紫定了亲,她就放她出去准备亲事去了,而屋里把春芊给提上去了,成为了首席丫头,魏紫嫁人,以后还会生孩子,所以精力在则几年里肯定是不足的,把春芊提上来,也能顶替魏紫。不过以后魏紫过来了,就成了吉祥家的了,真正是出嫁从夫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六一儿童节,三更君陪伴大家!

☆、45惊悚事件

  镇国公府大爷曾令宣得到吏部任职的文书;去江北任镇北大将军,江北有个镇北侯;现在有个镇北将军;这其中的意味,还是很让人琢磨的,难道皇上真的对镇北侯不放心,所以派曾令宣过去监督镇北侯去了?只是那镇北侯是江北的地头蛇;曾令宣不过二十几岁的小子去了能管用?
  镇北侯的家眷都是在上京的;而曾令宣去江北,就带了自己的妻子,两个儿子也留在京城里;还有一大家子呢;所以和镇北侯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远离家眷了。
  猜测是各种版本都有,只是谁也不会出来乱说,镇国公也和大孙子说了一夜的话,曾令宣也不是小孩子,该如何当差心里也有数,年轻的时候,多历练历练,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去了江北,困难肯定是有的,反过来说,也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且就是别人知道曾令宣去江北的目的,谁又能说什么呢?毕竟是皇帝的意思。
  这些朝堂上的事儿,女人们不用知道的那么清楚,曾令宸知道大哥要带着大嫂去江北了,这一去至少也是三年啊。心里再舍不得,也是要送大哥他们去江北的。
  钱氏舍不得两个儿子,但是知道留在京城是最好的,只能依依不舍的跟着丈夫去江北上任去。
  太夫人胡氏也知道这样一来,和袁家的关系就有些尴尬,不过普通的来往也是照常的,毕竟世家名门即使背地里有疙瘩,这面上还是很好的。
  曾令宣和钱氏去江北之后,李氏就让勖哥儿和靖哥儿搬到自己的院子里住了。身边丫鬟婆子安排妥当,让曾令宣和钱氏没有后顾之忧才是最要紧的。
  而曾令宸和两个侄儿相处的时间就更多了,晖哥儿看这样,也想搬到祖母这边,只不过他父母都在呢,也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只能是尽量的在这里多呆。
  “九姑姑,咱们一会儿去钓鱼吧。”自从上次跟着曾令宸去家里的池子里钓鱼后,晖哥儿就喜欢上了这件事。
  “也好。”看着这天气也不算热,曾令宸让丫头们把东西准备好,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就带着晖哥儿去池塘边上去了。
  李氏说道:“到水边好好看着她们姑侄两个,别掉下去了!”李氏不禁止孩子们这些娱乐活动,而且觉得小孩子就应该这样多动动,所以只是吩咐要注意安全。
  晖哥儿在前面蹦蹦跳跳的,把他身边的丫鬟婆子累的够呛,曾令宸在后面笑着跟着,这感觉真的是很舒服,有些郊游的意思了。
  “九姑姑,一会儿我要钓个这么大的鱼!”晖哥儿比划着,眼睛都是亮的。
  “到时候九姑姑给我做鱼汤吃!”晖哥儿撒娇的说道。
  曾令宸笑着答应了,她只是吩咐厨房怎么做就成,这就是特权阶级啊,到时候做好了,功劳都是主子的。
  有绣凳在边上放着,丫头们给上好了鱼饵,晖哥儿就静静的靠着曾令宸,看九姑姑钓鱼。
  水面上静静的,大家都知道钓鱼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所以都等着呢。
  “呀!那是什么?”正在鱼漂有动静的时候,不知道谁尖叫了一声!
  好像是湖中间有什么东西飘起来,曾令宸心里一咯噔,不会,不会是人吧!太吓人了!曾令宸赶紧把晖哥儿给拉到远离池子的地方,对人吩咐道:“赶紧去禀报去!晖哥儿我们先回去!”
  看大家这个表情,晖哥儿也知道事情不对劲儿了,不过九姑姑很镇定的样子,他也不慌了,“九姑姑,我跟你回去,我不吃鱼了!”
  天啊,这个时候还说吃鱼的话,要是那个东西真的是人,想一想就觉得恐怖啊。
  希望是自己看错了,这府里看着平静,难道现在不平静了?
  外院的人也知道了,曾总管忙安排人去打捞,这个事儿可真是影响很坏的,小主子在钓鱼,竟然发现有人死在池子里,要是把主子给吓着了,那可是怎么办好?
  连胡氏都惊动了,对李氏说道:“小九和晖哥儿没吓着吧,把太医请过来,给他们开一安神的药来。”
  李氏忙道:“姑侄两个没有看到,发现情况不对,就赶紧走了,小九说她什么都没有看到,晖哥儿更不用说了。都好好的呢。”
  胡氏听了安心了许多,对李氏说道:“到底是什么人?你一定要查清楚了,还有,府上上下都不准胡言乱语!”
  这不是什么好事儿,传出去也难听,虽然每家每户都少不了这样的阴司。
  镇国公世子那边,也加强了府上的安全措施,甚至想把那池子给抽干了填上得了,镇国公一听,就有些恨铁壁成钢,“你是打量着别人都不知道府上出了什么事儿?非要弄得人尽皆知?不过是个丫头失足掉下了水塘,就这样慌里慌张的没有一点儿主张?”
  所以说这大儿子只能守成,不能开疆,还好大孙子是个好的。
  对于镇国公来说,家里死一个丫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成,这几十年要是都这样的妇人之仁,镇国公府也不会成现在这样了。
  “让你媳妇给那丫头的父母赏些银子,再送一副好棺材就成,你不必多管了!”不是他镇国公心狠凉薄,身为当家人,若是一味的心慈手软,就根本掌不了家,何况他还上过战场上杀过敌了的,这样的事儿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镇国公世子被说了一顿,乖乖的去处理了。
  李氏自然是帮着自己的丈夫,安抚好了那丫头的家人,这事情就这么解决了,尽管私底下也有人说三道四的,但是谁都不想惹祸上身,而那死去的丫头竟然是三房三太太那边的。
  跟她或多或少就有些关系,二太太楚氏幸灾乐祸,看这三弟妹平时装的很仁慈,现在好了吧,自己的丫头竟然想不开跳河自尽了,简直是直接打脸啊。
  她倒是没有想过这丫头是被人谋杀的,毕竟这主子要打杀一个丫头,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犯不着这么复杂的推到水里让人发现,那样也太蠢了。
  梅鹤堂小胡氏跪在太夫人胡氏面前,声泪俱下,“谁知道那丫头气性这么大,我不过说了她几句,她就想不开了,真的是,以后这当主子的还什么话都不能说了!”
  太夫人胡氏道:“你也别抱怨,这事儿闹得,说起来当家的是你大嫂,只是她当家难道还能管你屋里的事儿?说起来,尽管别人不会说什么,但是你想一想,你房里的丫头投了水了,大家对你是个什么印象?以后好好管着自己房里的事儿,别再出现这样的事儿!”
  小胡氏乖乖的听着,她是心里不痛快啊,别的房里都没有出现这个事儿,偏偏她房里的丫头投水了,这花枝也太气性大了,还是专门让自己难堪的?早知道自己就不要心软了,直接给发卖出去就好了。弄得现在自己灰头灰脑的,还被婆婆找着骂!
  不过想着一会儿丈夫也要被责骂,她心里舒坦了不少,自己做的孽自己去消受去,别都赖在自己身上。
  其实这个事情也简单,但是让小胡氏咽不下一口气,这个花枝是小胡氏身边的丫头,看着五爷曾令康要娶媳妇了,她见这花枝长得还行,性格也温顺,就想着给自己的儿子当通房,这事情还没定呢,小胡氏就发现三老爷趁着自己不在,对这个花枝动手动脚的,这下子怒气一下子就来了,把这花枝给打骂了一顿,毕竟要是传出去,这爷俩争一个丫头,那可真是太丢人了,小胡氏也发了狠话,要把这花枝给发卖了,结果这个花枝受不住,晚上趁人不注意,直接跳了湖,人要死,别人谁拦得住?
  刚好曾令宸和晖哥儿要钓鱼,这尸体进过一晚上就漂了起来,让他们看个正着。
  不过幸亏这姑侄两个只是远远的看着有东西,要是真的看近了,那晚上肯定得做恶梦,就是这样,家里人也怕这两个小祖宗被吓着了,让人去上香求符呢,就是那碧云庵的主持静会师太也亲自上门,给两人做了法,又去了晦气,这才是好了。
  其实曾令宸对这个静会师太没有什么好印象,别以为这人是出家人,就四大皆空,其实好多人家的阴司还不是就是这些尼姑传出去的,甚至参与别人府里的宅斗,就是为了银子。
  这碧云庵每年镇国公府都会给他们送好几百两的香火钱,这都够普通人家吃一辈子了,想着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可不就是通过这些道婆之类的装神弄鬼,想要把人家的嫡子给弄没有了?说不定镇国公府就有这样的人呢。
  既然眼睛已经沾染了钱财,那就不是正经出家人了,所以曾令宸对静会师太是没有好印象,当然也不会在面上表现出来,不然吃亏的可是自己,这家里人信神佛的,她不想做那与众不同的事情,还跟人说什么,世上无神佛的论调,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出了花枝这件事,三太太想着要赶紧给五爷曾令扬娶亲了,又把自己房里的丫头训诫了一番,三老爷被父亲镇国公给训斥了一顿,也不敢再弄什么花花肠子了,说实话,他真不知道那个花枝是给自己儿子预备的通房,要不然他也不会动手动脚的,谁知道就那么巧,要说这太太房里的丫头,一般都是给男主子预备的,要是看上手了,和正房太太说一声,正房太太同意了就成了,他坏就坏在当时喝了点酒,有些猴急了,所以才有了这个事儿,如今这么多年没有被父亲责骂,现在是后悔死了。不过眼下是自己儿子娶亲,他打理好自己的心情,要把这个喜事给弄的热热闹闹的。
  作者有话要说:双更君说,俺这么英俊潇洒的,你们还是喜欢三更君!

☆、46帮帮忙

  威远侯府二房是在外面做知县;不过却把姑娘留在了侯府里,等这二房嫡长女要出嫁的时候;丁敏之的二婶就回来了;操办自己闺女的婚事。
  好在一切都有规矩可行,丁敏之婶娘又给女儿添了许多嫁妆,免得到时候被妯娌瞧不起,丁家二房之所以把嫡长女嫁给镇国公府五爷;除了这三房是嫡出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三房目前为止只有这五爷一个儿子,以后就是分家了;也不会差太多;至于和别房的妯娌相处,相信只要不太为难的,都能过的下去。
  且镇国公府大房的大伯母是个为人厚道的,到时候有什么事儿了,也会帮衬着,两家又是世交,所以这婚事真的是门当户对。
  所以这婚事办的是顺顺当当的,第二天新人见亲,也都得了很多见面礼,曾令宸作为堂妹,得了丁氏的荷包,见这荷包做的针线细密,且上面的图样也活灵活现,就知道这个五嫂的女红很是不错。
  女人让别人知道自己,从一些细小的方面就能看到,所以为什么大家对见面礼这么重视,可不就是关系到自己在大家眼中的印象。
  二太太楚氏在小声嘀咕,这还是大房赚了,儿子多就是好。以为刚出了见面礼,她正心疼着呢,自己这边就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庶出的,到时候得的见面礼可是少的,不过这三房只有这一个儿子,更是吃亏了,想一想,楚氏又觉得心里平衡了。
  姑奶奶们除了远在江南的二姑娘没在场以外,都回娘家了。新媳妇见亲,本来就是让大家认识的时候,所以这场面是热热闹闹的。
  大姑太太陈曾氏也过来了,而且认亲后,还跟着去了大房那边。
  “令霜现在是越长越标志了!“陈曾氏很慈爱的看着七姑娘曾令霜。
  九姑娘曾令宸怎有有种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感觉?以前这姑妈可是一点儿也看不上七姐姐的,现在这是怎么了?难道是那样?表哥陈文的原配难产过世了,不会这大姑母想着要让七姐姐给陈文表哥做填房吧。这还真有那个可能。
  只是七姐姐今年也才十三岁,要出嫁可得等两年呢。倒是六姐姐已经十四了,明年就及笄了,难道是大姑母看不上六姐姐?
  李氏对七姑娘和九姑娘说道:“你们今天也一大早就起来了,先回去歇着吧。”给七姑娘解了围,两人告退。李氏不是不能容忍庶子庶女的人,只要这庶子庶女不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成。
  七姑娘这些年做的挺好的,她也乐意给她做这个主。
  只不过七姑娘还是有些担心受怕,这大姑母的意思,她是明白的,只是心里也不乐意,就怕母亲李氏同意了,他们这样的庶女,婚姻大事儿是上头说了算的,要是真的嫁过去了,那才是吃苦呢。看着九姑娘无忧无虑的样子,如果自己也是这么小就好了,不用操心婚姻大事了。
  “九妹妹,有空去我那玩吧。”七姑娘说道。
  曾令宸笑着点点头,说道:“成,我有空了就去七姐姐那边。”七姐姐这是着急了吧,平时从来不邀请自己去的,生怕惹上了麻烦,现在让自己过去玩,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了。
  不过曾令宸觉得七姐姐是白操心了,娘心里不待见大姑母,对和她成为亲家是很不乐意的,且李氏也不会糟践自己的庶女呢,当填房,那也得看当谁的填房了!就是这样,也不一定乐意呢。
  九姑娘想了想说道:“我小姨母当初出嫁的时候,我娘就很不高兴呢。”
  这话点到为止,相信七姐姐能听得懂。
  七姑娘当时是没有听懂,觉得九妹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等她姨娘齐姨娘过来,她问了问,齐姨娘忙雾散云开,“姑娘不用担心了,我看这事儿肯定不成的!”
  七姑娘问道:“姨娘为什么这样说?”
  齐姨娘笑道:“你知道九姑娘为什么这样说?九姑娘的小姨母当初就是眼高手低的,非要给人家做填房,弄得夫人和姨太太的关系都不好了,你说有这样的事儿,能让七姑娘你去当填房吗?”
  当初那姨太太说了,你看不起我,那我就等着,看你到时候有了好的人选,不给你那些女儿当填房的,有了这句话,夫人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庶女给别人当填房去?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嘛。
  “九姑娘这才几岁了,就想的这么明白!”齐姨娘高兴之余,又庆幸,这些年一直都很低调,没有碍着别人的眼。七姑娘和九姑娘关系也不远不近的,一直都很低调。别人都觉得她们是懦弱好欺负,其实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本分那,免得弄得心高气傲的,自己害了自己。
  像二姑娘倒是不低调,不过做出的事儿,让人厌恶,现在不嫁的远远的,说起来是过的舒服,但是中间有什么事儿,谁知道啊,娘家隔得远,人家就是欺负你,你也没处说去。
  七姑娘也放了心,不过齐姨娘有些怒气的说道:“按理说这话不该我说,只是这大姑太太也太不识眼色了,觉得我们镇国公府的姑娘就尽着她挑啊,哪里是当姑母的样子?这样的,真的成了她儿媳妇,也过的不好。不就是想让儿媳妇从娘家给婆家扒拉好处吗?”真要是让七姑娘嫁过去了,这七姑娘在家里也不怎么受宠的,让她给婆家扒拉好处,怎么能成,这一不成了,说不定就要骂儿媳妇没有用,到时候日子是越过越苦呢。还好夫人是个明事理的。
  那边陈曾氏是说了半天,只是李氏都不上道,把陈曾氏给气的,让七姑娘嫁给自己的儿子,那还是抬举了她呢,不过是个庶女,自己的儿子可是嫡出。
  她为什么选这七姑娘,一来这儿子找的是填房,身份太高了,也不可能,二来嘛,这大嫂李氏还是个公正的,到时候嫁七姑娘的时候,嫁妆肯定是少不了的,儿子以后也不愁了。且大哥大嫂成了自己的亲家,以后对自己的哦儿子也有好处,随便扒拉一下,就受用了。
  况且她不是给大嫂帮忙吗?则庶女的婚事,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自己把七姑娘娶回家当儿媳妇,人家会说李氏贤惠呢,给庶女找的都是好婆家。
  但是为什么这大嫂就没有那个意思呢?不行,儿子已经当鳏夫这一年多了,是要赶紧娶一个进去,想着父亲想来对自己不错,她觉得有必要找找父亲说说,只要父亲发话了,这边大哥和大嫂肯定不会因为一个庶女不听父亲的话的。于是陈曾氏就去找了镇国公。
  “父亲,您看文儿也是您亲外孙,我是看上七丫头的人品了,想着要娶进门呢,咱们也好亲上加亲。”
  镇国公说道:“这是内宅的事儿,我不会管,你大嫂他们要是同意那就成,不同意那就算了!”
  怎么能这样呢,“父亲,你就帮帮女儿我吧,和大哥他们说一说!”
  镇国公道:“嫁出去这么多年,还是一点儿也没有长进,只看到眼前,既然你大嫂他们不同意,那事儿就这么算了。强扭的瓜不甜,现在是结亲,不是结仇,你那些小心思千万给我收起来,我怕你又是竹篮打水一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