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公夫人荣宠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真是稀罕,皇贵妃和玉山郡主一起过来。既然来了,就坐坐吧。”
  皇贵妃微微一笑,“坐就不用了,郡主是本宫今日召进宫的。谁知道静妃妹妹派人去唤,说是要见本宫。
  本宫生怕出事,这才急着赶了过来。玉山郡主同样不放心,索性一同跟来。现在看到妹妹你平安无事,姐姐就
  放心多了。如此,我们便告辞了。”
  静妃哪里能让她走,自己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呢。
  “慢着,本宫要见陛下,烦请皇贵妃代为转告。”
  “此事恕本宫无能为力,陛下圣意独断,本宫无法左右。静妃妹妹何不等过段时日,陛下那里气消了,自
  会来看大皇子。”
  皇贵妃的话已经点明,静妃以后能靠的只有大皇子。
  静妃何偿不知,闻言冷哼一声。
  因为有外人在,她毕竟曾是高高在上的皇后,有失体统的事情也做不出来,便让她们离开了。
  出了静妃的宫殿,皇贵妃脸色不虞。
  “本宫常常想着,若是大长公主一直呆在京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不一样。”
  她幽幽的话语传进碧姜的耳中,碧姜也无法回答她。
  若是自己不曾出征,还是换另一个人去击退燕赤。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战败,天下动荡。二是同样大败
  燕赤,京中一切照旧。
  但以赵太后的为人,便是她留在京中,也不能时时进宫。
  宫里会发生什么,不是她一个公主能左右的。赵太后想算计陛下的婚事,其实还是能成功的。
  皇贵妃当然知道她不会回答,换了一个语气,“本宫一见到郡主,话就多了起来,许是因为郡主在大长公
  主身边呆过,颇有些神似大长公主,令本宫心生亲近。”
  碧姜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诚惶诚恐地行了一个礼。
  “臣妇不敢当皇贵妃如此厚爱。”
  “你值当的,本宫知道你幼年流落在外,吃尽苦头。便是现在嫁进国公府,却没有娘家可以倚靠。陛下赐
  你姓肃,此后宫中便是你的娘家。你若是受了委屈,大可以进宫来告诉本宫,本宫必会替你做主。”
  她话音一落,碧姜又行了一个礼,“臣妇谢娘娘盛恩。”
  皇贵妃对她的表现有些满意,一个无根无基的女子,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示好。
  碧姜心知立后一事,陛下那里已是有数的。
  不过是迟迟没有下旨,皇贵妃担心夜长梦多。毕竟天下最无法预料的便是皇家之事,谁知道会突然发生什
  么,还是早些定下来的好。
  这主张立后一事,于他们而言,其实是顺势而为。若是他们一直留在京中,此事还是不沾手的好。既然要
  离京,索性不如卖个好。
  “娘娘如此看得起臣妇,臣妇铭感五内。宫中有娘娘坐镇,臣妇将来便有了靠山。”
  这句话就是表忠心了,肯定了皇贵妃中宫之中的位置,其意义不言而喻。
  皇贵妃笑得越发真诚,竟拉着她的手一起回到殿中。
  待她出宫时,自是好一番赏赐。
  她寻思着,若是将来离宫,这些东西都是带不走的。还有国公府原来的东西,总不能留给西院那些人。
  沉思许久,让挽缨把账册拿来,决定把能换成钱的都折成金子,这样更方便携带。至于换不成钱的,也得
  找个可靠的人打理着。
  放下账册,想着等隐回来一起商量。不想靠在软榻上,不知不觉竟然睡了过去。


第80章 
  睡得迷迷糊糊之际;感觉自己被抱起来。不用睁眼;仅是闻到气息她也知道是谁。她脑子闪过一丝清明,
  接着又睡过去。
  据九把她轻放在床榻上;自己跟着脱衣上去,睡在她的身边,手轻轻地搂着她;看着她的睡颜。
  她低咛一声,睫毛颤动;悠悠地睁开眼。半眯着;然后又闭上;满足地往他怀中钻去。
  如此小女儿的娇态,令人心悸。
  他的手臂收紧,人就跟着覆上去……
  雨歇云收后,她已清醒过来。两颊艳红,粉唇潋滟;眼底还带着未曾散去的媚态。
  据九刚抱她上榻时;已注意到桌子上的账册。库房账册上可以变卖的东西被一一勾出来;他只一瞧,就知
  她的计划。
  “今日进宫;可是见到静妃了?”
  碧姜轻“嗯”一声,这样的事情;他应该是打听得到的。“皇贵妃等不及了;我们不如索性做个好人,推
  她一把。”
  他看了她一眼;眼露宠溺,“好。”
  她想之睡前想的事情,若是他们离京,带不走的田产铺子交由谁打理。还有朱太君,肯定是走不了的。
  “府里的事情怎么办?”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他却听明白的了。
  他亦寻思过此事,无论他们回与不回,府中的事务都要交给可靠的人打理。西院那几房不用考虑,族人也
  不放心。
  其他的人更不用提。
  倒是有一个人,看着还能将用,“你看十二怎么样?”
  她脑子里想起那个内向的十二爷,本分应该是有的,但难当大任。何况是管着一府的事务,还得护着朱太
  君,就怕他担不下来。
  “他……恐怕难堪大任……”
  据九哪能没想过这个问题,闻言轻轻一笑,“各庄子和铺子的管事都是我的人,十二只不过是看着就
  行。”
  她想了一想,觉得应该可行,道:“我把赵氏一家也留下来,府中到时候只有婆婆,怕西院那些人借机又
  来打秋风。”
  “她那里肯定要留人,但不是根本。一府之中,得有男人,我想等我们走后,让十二搬进来住。你可别忘
  了,他还未娶妻,若是娶个厉害的娘子,哪里不能守住国公府?”
  这倒是个好法子,听他的口气,似乎胸有成竹。
  “你可是有合适的人选?”
  “城南有家李姓商户,现在的掌家人是那家的长女。年有二十,一直未嫁。我想把她聘给十二,以她的性
  子,西院的那些人讨不到好处。”
  这样的女子,倒是个好人选。
  她轻轻一笑,手抚着他的胸口,摩梭着,“你看着办吧。”
  他眼神一暗,按着她的手,强忍着心中的绮念。就在他挣扎的时候,只见她红唇微张,打了一个哈欠。
  “睡吧。”
  她依言,闭上了眼睛,安心地睡过去。
  第二天早朝,据九便上了请封皇后的折子。其他的朝臣都很惊讶,敬国公自来不参与站队,怎么会突然主
  张立后?他站出来后,又有几个大臣跟着出列,皆是请皇帝早立皇后,稳固后宫。
  后宫不能无主,皇贵妃位份最高,且育有皇子,是皇后的最佳人选。至于皇贵妃原就应是皇后的事情,无
  人敢提。
  皇帝当年改娶赵家女,其中缘由,不用多想也知道是陛下与静妃有了首尾。所以才会弃原未婚妻不娶,另
  娶他人。
  假意沉思一番,陛下便准了据九的折子。
  赵氏一派的官员皆做鹌鹑状,不敢有异议。
  树倒猢狲散,他们的心都散了,只要陛下不贬他们的官已是万幸,哪敢再替赵家出头。
  谁不知道前两日马都督被连降多级,贬至七品县令,一家人灰溜溜地离京,连相送的人都没有。听说马家
  临行前着急嫁女儿,竟是连庶子都愿意。可惜没有一家回话,马家姑娘连庶子都嫁不成。
  其实自赵家出事后,陛下一直有立皇贵妃为后的意思。但帝王多疑,有赵家之事在前头,再次立后难免会
  谨慎一些。
  有时候皇帝独自坐在大殿中,会怀念已故的大长公主。
  想着若是大长公主在,是不是自己就不用这么多的纠结。转念想想,皇贵妃是大长公主看重的人,本应为
  后。
  却又怕……
  有人上折请立,他索性就准了。
  册封的圣旨传进后宫,皇贵妃领着二皇子及宫人接了旨。心道自己没有白示好,看来以后得多与玉山郡主
  亲近。
  敬国公看着冷清,对枕头风倒是颇为受用。
  立后的圣旨一下,静妃倒是消停了一些。不知是想通了,还是有其它的打算,总之不再闹腾。唯独把大皇
  子看得紧,一刻都不离开。
  皇贵妃闻言冷冷一笑,赵氏倒不算太蠢。
  只是她低估了自己的忍性,也低估了陛王的心性。赵家合谋害死先帝,就凭这一些,流有赵氏血脉的大皇
  子都不可能成为太子。
  自己不用出手,陛下都会出手。
  大皇子注定与皇位无缘!
  可惜赵氏还没看透,当真是蠢。
  三天后,行册封大典。大典过后,立二皇子为太子。
  宫中行皇后册封大典时,马家已在几百里之外。
  马婉婷以前是何等的心高气傲,自诩京中第一美女,眼高与顶。如今马家从天上掉到地上,她堂堂的都督
  府嫡长女变成七品小官的女儿。
  周琴娘是马家的媳妇,自是要跟着。
  自打嫁进马家后,她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马公子身残不假,但折腾人的法子也多。她苦不堪言,还得忍
  受小姑子的冷嘲热讽和婆婆的轻视。
  之前想得好好的,如何仗着嫂子的身份收拾马婉婷。哪里想着马夫人天天端着婆母的架子,让她天天立规
  矩。
  便是回娘家哭诉也没用,马家被贬后,她想和离。
  娘同意了,可哥哥不同意。说马家仅是被贬,又不是流放。一个女人,夫家失势就和离,那是不义。
  所以,她没有和离成,只能跟着马家人一起离京。
  离京中越来越远,她的心里就越发的烦躁。
  倒是有令人欢喜的事情,那便是马婉婷的婚事。以前这个小姑子是谁也瞧不上,可现在便是一般人家的庶
  子都不敢娶。
  她倒要看看,真去到那穷乡僻壤之地,哪还有好人家让小姑子挑?到头来,还不是得嫁个小门小户。
  许是她眼里的嘲笑毫不掩饰,坐在她旁边的马婉婷脸色黑沉沉的。
  “你很得意?我们马家落魄你居然幸灾乐祸,你可别忘记了,你是我们马家的媳妇。马家落难,对你没有
  半点好处。”
  周琴娘撇着嘴,“小姑子哪里看到我幸灾乐祸了,我是难过,替你难过。这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回京,小姑
  子的亲事还没有着落,也不知爹上任之地有没有什么过得去的人家?”
  提到亲事,马婉婷脸色更难看。
  以前她要身份有身份,要长相有长相。只有她挑别人的份,没有别人看不上她的。谁知一朝落难,居然连
  以前垂涎她的庶子们都不愿意娶她。
  其实非庶子们不愿,而是庶子们嫡母不愿。马家是受赵家连累被贬,娶进这样的媳妇,就是拖自己亲生儿
  女的后腿。
  姑嫂两人的话听在马夫人耳中,她原本是闭着眼养神。马车颠得人难受,三人挤在一起已是很烦,此时心
  火更是旺盛。
  她冷哼一声,“儿媳妇,我可还在,你就敢欺负小姑子,我看你的规矩是白学了。如今咱们家养不起太多
  闲人,以后大郎的事情就都交给你。”
  周琴娘脸一白,夫君的事情都交给她做?
  服侍一个废人可不轻巧,端饭出恭,想想都令人做呕。
  她想着,真呕了出来。
  马夫人一喜,“你可是有身子了?”
  周琴娘顺水推舟,含糊其词。
  马婉婷冷冷地看着她,对马夫人道,“娘,她前两天才来月信,哪里来的身孕?依女儿看,咱们家这次祸
  事与她有关。她行为不端,自带灾气,所以爹才会被贬,我们才会离京!”
  马夫人被女儿一说,眼睛眯起来。
  好像自打这媳妇进门后,他们马家确实什么都不顺。她本就信鬼神之说,仔细一想更是深信不疑。
  周琴娘心下一喜,若是马家把自己休了,自己就能回京了。
  马婉婷像是知道她所想,讥讽地看着她,“你是不是想离开我们马家,我告诉你,做梦!”
  “你们嫌我是灾星,何不干脆休了我?”
  休掉周琴娘是不可能的,周琴娘再不好,也是侯府的嫡女。休了她,马家娶不到身份这么高的媳妇。
  何况有永忠侯这层亲家关系在,地方上的官员对他们马家也会照顾一二。
  马夫人回过神来,再一琢磨,就知道灾星一说,应是女儿胡诌的。
  “儿媳妇,你莫不是嫌我们马家现在不行了,就想方设法离开。我告诉你,你生是我马家的人,死是我马
  家的鬼。我们马家还等着你开枝散叶,你可别想离开。”
  说完,马夫人重新闭上眼睛。
  只把周琴娘刚才的欢喜浇得冰凉,心道还得寻机会让马家休了自己。
  马家一行人离京半个月后,舟车劳顿,正停车在驿路边休息,便见一人一骑快速飞驰而过。那人头上缚着
  红巾,一晃就消失在驿道尽头。
  红巾在大肃是十万火急的意思。
  马大人当过多年的京官,自是知道刚才远去的人马是做什么的?
  前一次红巾骑出现在京中,那是十一年前。
  这一次……
  “莫非边关又起战事了?”
  他低喃着,马夫人就掀开了车帘,“老爷,你说什么?”
  “八百里加急……”
  马夫人一听就明白了,放下帘子,瞪了一眼周琴娘,暗道真是个灾星。
  到了马大人的任上,那里天高皇帝远,马夫人就再也没让周琴娘出过门。她每天除了侍候马公子,什么事
  也做不了。
  直到死,她都没有踏进京中半步。


第81章 
  三天后;天刚蒙蒙亮时;一骑快马入京,高喊着八百里急报。城门的侍卫心一惊;听到那人马箭一般远
  去。
  急报送进宫中,皇帝大惊。
  燕赤人围攻裕西关,守城的钱将军等被困多日;请求朝中派粮草兵将增援。
  朝中众臣议论纷纷,有人直呼不可能。燕平公主才嫁过去;可汗新婚燕尔;怎么会转身就对大肃开战。
  “燕赤狼子野心;假意求和,软禁燕平公主,实在是可恶!”
  皇帝手握着龙椅的扶手,关节泛白。急报上写得清楚,燕赤人前段时间打着两邦交好的旗号;多次出入关
  内。
  守城的将士们不知有计;行了他们的方便。
  后来还是钱将军察觉有些不太对劲;派人混进燕赤打探。才知燕平公主自嫁进燕赤后就没在人前露过脸,
  他觉得有些蹊跷。
  再次加派人手打听;不想无意间得知燕平公主早被软禁起来,根本就不得宠。
  结合燕赤人以往的性子;再加上他们最近的异动;钱将军是吓得冷汗直流,赶紧命人紧闭城门;不许燕赤
  人再进关。
  同时派人全城搜捕,把入关的燕赤人全抓起来。
  燕赤人见事迹败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开始举兵攻城。
  皇帝捏着急报,心头震怒。
  他并未经历过大事,十一年前的那次,他还年幼,许多事情都不太明白。那时候皇姑姑一力承担,安排好
  人辅佐他,然后自己出征。
  这一次,没有皇姑姑,他的心是慌的。
  可他是帝王,再心慌也不能表现出来。想到皇姑姑临终前的交待,他的眼神就看向了敬国公。
  据九站出来,“陛下,臣愿领兵出征,与燕赤决一死战!”
  “好,不愧是护国大长公主举荐的人。来人哪,拟旨!”
  圣旨一下,京中皆知。
  国公府的后院中,自打知道据九要出征,朱太君就一言不发。她坐在桌边,盯着一杯茶,看了大半天。
  良久,才悠悠出一口气。
  “你去,把郡主给我请来。”
  婆子领命,出门去请碧姜。
  碧姜手中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从前些日子就开始准备,即使隐现在立马出征,他们也不怕。唯独朱太君那
  里,还没有交待。
  正想着去看朱太君,不想朱太君的婆子就来相请。
  她微微一笑,理理衣裙去了朱太君的住处。
  “娘,您找我?”
  “来,坐吧。”
  朱太君招呼她,示意她坐到对面。
  她嫣笑着坐下,看向朱太君。
  “自打你嫁进来,我觉得就跟多了一个女儿似的。你和国公爷孝顺,事事都想着我。有你们在,我觉得心
  里踏实。眼下国公爷要出征,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上次大长公主历时八年才回京,这次不知要多
  久……”
  朱太君说着,长长地叹一口气。
  “沙场刀枪无眼,国公爷孤身在外,身边没个贴心人,也不是个事……娘知道你们夫妻感情深,所以想着你
  就随他出征吧。”
  碧姜是真的有些吃惊,朱太君能如此大气,倒真是出乎她的意料。按她私下揣测,隐不是太君的亲子,朱
  太君应该是害怕他们夫妻一去不回的。
  “娘……我方才也在想这个事情。您知道国公爷有那样的誓言在,又不可能纳妾……若是我留在府中,不知何
  年何月才能相见……”
  朱太君拍着她的手,“你们孝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