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公夫人荣宠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挽缨和侍剑先后退了出去,守在门口。
  “今夜我们都守夜吧。”侍剑说着。
  挽缨看了紧闭的门一眼,“不用了,等会你去休息吧。今夜应该没什么事情。”
  侍剑回京没多久,对于碧姜的事情,知道的没有挽缨多。她疑惑的眼神望过来,挽缨轻轻地道:“郡主的
  葵水还未至。”
  “哦。”
  侍剑明白,没有再问。
  喜房内,据九正在铺床。在东南角那里,有一张便榻。他熟练地取出褥子、被子一一铺上。
  “我若是睡在别处,只怕会引来别人的揣测。从今往后,我就睡在这里。”
  她点点头,并没有多想。
  既然做戏,戏也得做全。要不然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反而会引来别人注意。
  两人各自安寝,夜深人静,龙凤喜烛还在燃着。床上的女子已经进入梦乡,榻上的男子却轻手轻脚地起了
  身。他慢慢地走近床前,痴痴地看着她的睡颜。
  终于,他离她近了。
  她的面容稚嫩,长长的睫毛覆着,巴掌大的小脸精致得像个瓷娃娃。虽然她的容貌已是翻天覆地,但在他
  的心中,她永远都是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能离她更近…………


第52章 
  突然;她翻了一个身;身体转向床内侧。待她均匀绵长的气息传来,他才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的榻上。
  而似乎睡熟的碧姜;眼皮微动,并未睁开。
  隐为何半夜起来看她?
  她疑惑着,终是不得其解;慢慢再次睡去。
  天亮时,龙凤喜烛还在燃着。
  新媳妇要给公婆敬茶;这是规矩。朱太君一早就起身;她年纪越大;越是少觉。坐在厅堂中,也没让人去
  主院催促。
  西院的那些人,便是不派人去知会,也会来的,她想着。果不其然;没多久就听到一阵喧闹;紧接着几房
  人都挤进厅堂。
  加上那几十个庶孙庶孙女;厅堂挤得满满当当。朱太君神色如常,若不是国公爷的大喜日子;她还真不愿
  看到这乌泱泱的一群人。
  除了那些妾室,该来的都来了;就连七房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都被婆子抱着。
  一大群人;就是没人大声说话,也够闹腾的;更别提还有不知事的孩子们。朱太君等他们请过安,各自坐
  好,才觉得耳根子清静一些。
  碧姜和据九进来时,大家齐齐看向他们。男的高大俊美,仪表不凡,气势逼人。女的娇小美貌,姝丽无
  双。
  两人身着同色系的衣服,端地是一对金童玉女,人人艳羡。
  庶子们的眼睛大多地停在碧姜身上的,早就听闻玉山郡主长得貌美,没想到会美成这个样子。看上去稚气
  中带着艳丽,明明是两种相违的气质,却愣是让人觉得融合得恰到好处。
  假以两三年,等她再长开些,还不知要美成何等模样。
  几房媳妇也在心里嘀咕着,论长相,兄弟十二人,唯国公爷最为出色。且看身份,他是国公,而她们的夫
  君,不过都是庶出。
  人比人气死人,一个落花巷里出来的女子。平白得了护国公主的青眼,一跃成为皇家郡主,还嫁给一品国
  公。
  论身份,她们的出身,哪个不比眼前的女子好?
  可偏偏,她现在是国公夫人。
  碧姜也不着痕迹地扫视着他们,说起国公府的这些庶出男丁,其实长得都不差。老国公是个爱色的性子,
  他纳的妾室首先要的就是好颜色。
  那他的妾室所出的孩子,自然就不会难看。
  还有那些孩子们,若不用带着成见的目光去看,长得都很是好看。大的有十几岁,小的不过是刚出生不
  久,还在襁褓中。
  夫妻二人并肩走着,在朱太君的面前跪下,口中称着母亲。
  新人拜见长辈,要喝过媳妇茶,才是据家人。朱太君满意地接过她递上前的茶,喝了一口。
  “好孩子,快起来吧。”
  朱太君把见面礼搁在茶盘上,依礼,婆母给的礼是要当众折开的。碧姜把那小匣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沓
  地契。
  “这是我们国公府里的家当,祖辈们传下来的。传到我的手上,东西已是少了五成。现在我把家底传给
  你,希望你和国公爷能把咱们国公府发扬光大,不负祖宗们的厚望。”
  碧姜没想到朱太君会在新婚第一天就交权,至于朱太君提到的东西少了五成,想都不要想,是老敬国公给
  败掉的。
  汪氏盯着那紫檀的匣子,脸色极为难看。
  那是她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谁知道婆母随随便便就给了玉山郡主。她垂下眼眸,不让别人看到她
  眼中的不甘。
  碧姜脸色平常,把匣子合上递给了旁边的侍剑。朱太君在心里暗暗点头,这份面对财物泰然视之的态度,
  就担起得国公府的当家主母。
  怪不得公主对她另眼相看,确实比一般的世家贵女都要大气。
  不怪碧姜表情寻常,实在是她当公主那些年,见过太多的好东西。一匣子国公府的地契,还真没有让她动
  心的地方。
  何况,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国公府真正的女主人,这些东西迟早要交出去,不过是暂代保管。
  “多谢母亲。”
  据九说着,与碧姜一同起身。
  按理说,在座的有八房是兄长,但因为是庶出,所以只相互见了礼。尔后,他们分别坐在朱太君的左右
  手,含笑听着朱太君身后的婆子一一介绍。
  庶兄也是兄,占着长。那八房庶嫂倒是备了见面礼,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碧姜也不计较,全都让侍剑
  收着。
  待到那几十个侄子侄女来给她行礼时,她心中失笑。看汪氏神情,莫不以为她备的礼不够,今日会丢个大
  脸?
  此时,赵婶捧着一个小箱子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备好的礼。
  侄子全是小金锁,侄女全是金貔貅。个个都是实心的,足有二两重。几十个摆在小箱子里,金灿灿的一
  片,闪得人眼花。汪氏一瞧,立马心生妒恨。
  早就听说,护国公主去世时,把公主府里所有的东西都赠给了玉山郡主。此事果然不假,若不然,一个低
  贱出身的女子,哪里会出手如此阔绰。
  比起她们送的那些银簪子珠花之类的,碧姜此举,无疑是在打她们的脸。
  财帛最是动人心,得了便宜,哪有不讨好的道理。除了汪氏,其余的几房媳妇明显热络许多。说实在的,
  之前国公府没有回来时,她们都被大房压着。
  大房事事占尽好处,她们也不敢说些什么,谁让人家占着长。
  “你们还不快谢谢郡主。”二房的白氏笑着,朝自己的几个孩子吩咐着。
  很快稚嫩的谢礼声不绝于耳,碧姜含着笑,对他们露出和善的笑容。
  此时,七房的那个新生儿哭闹起来,朱太君忙让他们回去。紧接着,几房人先后告辞,很快厅堂里只剩他
  们正房一家。
  “看看,生怕少占便宜,连那不满月的都抱过来,也不怕吹了风。”朱太君摇着头,颇有些看不上那些庶
  出。
  以前老国公在世时,府里乌烟瘴气的,那些庶子们天天想方设法地从公中捞好处,加上那些不省心的妾
  室,弄得整个国公府都像市井似的,吵闹不休。她天天就呆在自己的院子里,真是多看一眼都觉得难受。
  “费些银钱不怕,就怕人心不知足。”
  “我的儿,还是你想得开。偏生就是有人看不透,为了银财,成天斗来斗去。”
  碧姜微笑着,眼睛随意四下看去,并未看到那位朱六娘。不知是被送回朱家,还是今日没有出现?
  “母亲,怎么不见朱家表妹?”
  朱太君叹一口气,“国公爷要大婚,我本想着,趁你舅舅舅母上门坐席时把她带回去。哪知她竟然病了,
  这不,正在屋子里养病呢。”
  “原来如此。”
  养病是假,拖日子才是真吧。看来这个朱六娘倒是有些心计,明知隐现在已经娶妻还赖在府中不走。只怕
  所图的是国公府的富贵,竟是连做妾都不在乎了。
  朱太君似是知道她所想,略带歉意地道:“等她病一好,我就派人送她回家。”
  “若是母亲觉得日子无聊,想找人陪着说说话,朱家表妹多留些日子也无妨。”
  “还是你贴心,你无事时多来陪陪我,母亲就不会无聊了。”
  朱太君哪里不知自家那侄女的心思,但到底是个姑娘家,总不能把人给赶出去。她想着,说不定是自己那
  好嫂子支的招,要不然大哥和大嫂怎么一坐完席就像火烧屁股似地回了家。生怕自己提起让他们带走六娘,而
  他们一走,六娘就病了。
  对于娘家人,朱太君早就冷了心。
  上次朱太君提过自己娘家的事情,碧姜心里明白她的难处。于是笑笑,没有再继续谈论那个朱六娘。
  此时朱六娘正靠在床头,听丫头小声地说着正院发生的事情。
  “小姐,那些可全是实心的金锁和金貔貅,满满的一箱子,晃得人眼睛都疼。”
  朱太娘白着脸,手里绞着一方海棠帕子,俏脸未施脂粉,我见犹怜。说到长相,朱六娘确实算得上是难见
  的美人儿。
  只是与国公夫人一比,就差了一大截。
  丫头想着,当然不敢说出口。
  “哼,她倒是会卖好,别人的银子花起来就不知道心疼。”朱六娘愤慨着,眼里全是冷光。
  要不是大长公主,那个低贱的女子还不过是永忠侯府买回去的一个玩物。也不是使了什么媚惑人的法子,
  生生让公主给瞧上心。
  不仅给她请来一个郡主的封号,还把她许给了国公爷。现在,还拿着公主府的银钱到处摆阔气,装好人。
  “六小姐,依奴婢看,那个地方出来的女子,都是极难生养的。她再会用银子笼络人又如何,等过个几
  年,她肚子还没动静,莫说是老太君,就是国公爷,也容不下她。”
  丫头的一番话说得朱六娘的脸色转阴为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你说得没错,我们只管等着。我就不信,一个不能生养的女子,凭什么永远霸着国公爷?”


第53章 
  所以;她只要等;总会等到国公爷注意自己的一天。朱六娘如是想着,脸上缓缓露出一个笑意。示意自己
  的丫头;把桌上的燕窝端过来。
  燕窝是上等的血燕,凭朱家现在的条件,别说是血燕;就是普通的燕窝也吃不起,更别提像这样每天能喝
  上一盅。
  她在国公府里呆了这么久;早就喜欢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要是让她再回到朱家;像几个姐姐一样嫁给一般
  的人家。隔三岔五地回娘家哭诉;不是为了银钱,就是为了姐夫不争气。
  那样的日子,她不要过。
  国公府这滔天的富贵,姑姑为什么就不能替自己争取?一想到朱太君,朱六娘的心里又忿恨起来;要不是
  姑姑不帮她;她哪里会得不到国公爷的心。
  总有一天;她要靠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她垂着眼眸,用完燕窝。
  西院的几房夫妻回去后;也各自在屋子里嘀咕着。大房的汪氏把儿女们得来的金锁金貔貅收进匣子里,用
  铜锁锁好。
  她曾是都督府的嫡长女;好东西是见过不少的。不像下面几个弟媳出身不高;没见过好东西。
  但自打三年前国公爷回府,他们大房一落千丈。和其它的庶出一样迁到西院后;大房的花销渐渐入不敷
  出,大爷花钱大手大脚惯了。这三年,她贴进去不少嫁妆。
  雪上加霜的是,父亲被撸官,连个小官都不是,汪家现在吃的都是老底子。银钱倒不短手,就是身份落差
  大。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和他们汪家来往了,若不然,她哪里要看别人的脸色。
  尤其是自己的夫君。
  据大爷斜靠在坑榻上,嘴里哼哼,“你现在眼皮子越发的浅了,几个金子做玩意儿也值当收起来?”
  汪氏心里来气,夫君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光景,还当自己是原来的长房大公子,爵位的继承人,人人都上
  赶着巴结。他成天不管庶务,以前还好些,她有娘家撑腰,底气也足,大爷不敢给她脸子。
  自打她们汪家失势以来,不到几个月,就纳了两房妾室。就公中的那点份例,还不够人塞牙缝,哪里扛得
  住今天买首饰,明天买脂粉的。她忍着气,不敢和他闹,还不是因为娘家现在说不起话。
  “这可全是实心的,不收起来,难不成还由着孩子们自己拿着,万一弄丢了怎么办?还真看不出来,郡主
  出手倒是大方。毕竟不是自己的银子,这花起来就是痛快。”
  汪氏说着,想到了以前大房风光的时候,嘴撇了一下。
  汪大爷轻蔑一笑,“你是眼热了?别急,说不定以后那些东西还是咱们的。”
  “夫君,此话怎么讲?”汪氏忙把匣子收好,凑到他的身边。
  汪大爷得意地一挑眉,“怎么讲,亏你还是汪家的姑娘?我那老丈人以前玩过不少姑娘,许多都是从落花
  巷里出来的吧。你可有听过哪个姑娘替你添过弟弟妹妹?我现在就巴不得我那好九弟是个痴情种,就守着郡主
  一个人。等到将来,他们膝下空虚,还不得从我们这边过继。所以你得好生和郡主处着,让他们到时候过继的
  时候头一个想到我们大房。”
  汪氏先是黑着脸,听到最后一句,眼睛亮起来。
  没错,落花巷里的女子,他们汪府还真有过不少。确实没有一个怀上过的,就不知是她娘做的手脚,还是
  那些女子本来就是不能孕育的。
  “夫君说的没错,我改日请我娘过府一趟,让她掌个眼。”
  汪大爷闭上眼,哼起了小曲儿,算是默认。汪氏心情激动,当下就让人去汪家送口信。
  汪夫人收到口信,第二天就登了门。母女俩神神秘秘地在屋子里叽咕半天,然后再出来,去了朱太君的院
  子。
  朱太君向来不喜欢汪夫人,但到底是庶子的岳母,没有不见的道理。
  正巧,碧姜也在。她一听汪夫人上门,心里勾起冷笑。自打她知道原主的身世以来,心里一直压着一个事
  情。
  那就是汪家那对夫妻,到底要怎么报复好呢?
  汪夫人和汪氏进来,母女俩长得很像,她们先是见了礼。没等朱太君发话,汪夫人就不客气地坐下了。汪
  氏有心提醒,今时不同往事,她娘行事得收敛些。
  无奈,汪夫人一辈子跋扈惯了。就是汪家落魄,她依旧难改本性。
  “亲家母,前日国公爷大婚,我坐在席间,听到许多人在说郡主多么貌美,心里一直稀罕着。你们也知
  道,我家老爷向来中意落花巷里的女子,我还感慨着,怎么郡主与我们汪家就没有那样的缘份。郡主……”
  她的声音扼在喉间,因为她看清楚了朱太君身边那女子的长相,以及对方嘴角的冷笑和讽刺。
  这位汪夫人,当真是不知所谓。朱太君想着,脸冷下来,下意识地看一眼碧姜。
  碧姜冷眼看着汪夫人,看着汪夫人的脸一寸寸地白下去。
  原主必是长得十分像生母,能让汪奇山敢冒犯皇家也要私藏的女子,肯定是有惊天动地的美貌。
  而自己,应该长得就像那个女子。
  “郡……郡主……”
  汪夫人呢喃着,怎么可能?她不是命人要把那两个死丫头卖得远远的,越远越好吗?而且派去的人明明就
  说看着那两个死丫头被丢进了南下的船只,怎么会出现在京中?
  而且还是在落花巷里长大的?
  她不蠢,联想到玉山郡主被封郡主前,自家老爷才被陛下训斥,丢了官。而紧跟着不久,玉山郡主不仅被
  封郡主,还赐姓肃。
  莫不是,自家的祸事是因这女子而起?
  “汪夫人,你可是身体不舒服?”
  “没……哦……是,太君,我确实身体有些不舒服,就告辞了。”
  汪夫人慌慌张张地站起来,不理会汪氏责备的眼神。脚步不停,一口气走到西院。
  汪氏追上她,“娘,你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娘突然想起家里有事,我就先走了。”
  “娘……”
  汪氏拦不住她,看着她急忙忙地离开。心里纳闷着,娘告诉她,那些落花巷中的女子本就是身子难受孕
  的。根本就不用什么手段,完全不用担心。
  她不放心,让娘亲自去看郡主。谁知道娘一看到郡主,就跟见了鬼似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皱着眉,
  满腹疑问地回了屋子。
  自她们走后,朱太君便与碧姜说起汪家。
  “当年汪家不惜以嫡长女下嫁,可是胜券在握。你是不知道,汪夫人以前可是咱们国公府的常客,与大爷
  的生母很是谈得来。”
  “那时候老国公还在,府里的好东西最先就是送到大房。我甚至听说,大爷还想着承爵后给他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