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公夫人荣宠记-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大肃江山,她连命都没了。他们还想让她怎么样?原来在太后的心中,她的一条命,是她们母子可是
  随意处置的。
  此时的碧姜,不光是心冷,只觉得自己像置身在冰窟一般,彻骨的冷。
  “母后,朕决不同意这样做!”
  年轻的帝王虽是据理力争,但声音明显气势不走,语气也不那么坚定。她垂着眼眸,想起了皇兄。若是皇
  兄当政,会牺牲自己以换来与燕赤的和平共处吗?
  一时之间,她有些不敢去想。
  帝王无情,怕是皇兄也会迟疑吧。
  “陛下,你要想想天下百姓。护国公主现在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你觉得她还能带兵出征吗?万一燕赤恼怒
  我们,起兵再犯,试问朝中还有人能出征抗敌?从前次休战到现在,不过三年,咱们大肃还没有将养好,又要
  再次开战,恐怕……”
  “母后……”皇帝无奈地唤着。
  太后的语气也缓下来,循循劝导,“陛下,到底哀家是你母后,还是大长公主?皇儿,母后不会害你。倒
  是你姑姑,分明是存了架空本宫的心。她一心想取代本宫,生生地夺走你啊!”
  “母后,姑姑没有与您抢朕……”
  “她没有吗?之前未曾离京前,你都是由她教导的。她离京之时,特意替你选好皇后,她把哀家当什么?
  哀家可是你的亲娘,别人都说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哀家这个当亲娘的都没有说话,她一个做姑姑的就能私自
  定好你的终身。你可是一国之君,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
  年轻的陛下被她说得似乎有些动摇,她摆了摆手,“好了,这些暂且不说。你看看她现在做的事情,哪里
  还像个皇家公主?先是与敬国公有私情,接着还要封一个花娘为郡主。这些陛下都顺着她的面子,她就应该知
  道感恩,替我们大肃出使和亲。”
  “母后……此事绝对不成,父皇会怪罪儿臣的…………”
  太后冷冷地道:“你若让燕赤人打进来,你父皇才会怪罪你。陛下,万事是小,江山为大。哀家想着,长
  公主若真是一心为大肃,必会同意此事的。”
  年少的帝王不再吭声,似是在思考。
  碧姜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陛下在犹豫,可见是动了心思的。
  或许一开始,她就错了。
  她怎么能期望侄子会像皇兄一样护着她?她出征八年,皇侄正是渐长的年纪,一切都是太后的教导之下。
  赵氏这样的人,能教出什么样的帝王?
  不知过了多久,假山外的的脚步声远去。
  碧姜蹲着身子,突然不想出去了。她不想去面对那些所谓的亲人,不想去面对那些心心念念算计她的人。
  父皇,您留给女儿的使命,女儿拼尽了性命,已经尽力了。
  过了很久,她突然无声地笑起来,泪水横流。
  隐说得没错,她只是她。
  什么护国公主,与她有什么关系。
  她突然有些庆幸,庆幸那个身为大长公主的自己,早早地死去了。若不然,自己再面对这样的处境,进退
  两难。
  整理好心情,她出了密道,呆呆地走出假山。御花园中片片花红,有蝶儿在飞舞,正是她原来最喜欢的景
  色。
  但此时的她,已无法体会从前的心境。
  帝王家无情,她是知道的。父皇不止一次地说过,她以为她和皇兄是不一样的。对于皇兄的儿子,她视为
  自己的责任,守护他,责无旁贷。
  然而,别人似乎只把她当成一件工具。
  她苦笑着,尽量靠边走着,出了御花园。幸好之前那对母子驾临御花园,不让宫人们靠近。她此时一路出
  了御花园,都没有碰到一个宫人。脑子里想着接下来的事情,她故意绕道到原来宫殿的附近,眼看着有宫女近前,杏色的宫装,应是某个宫
  里得用的大宫女。
  “敢问姑娘是?”那宫女问着。
  “我是玉山郡主,赵小姐带我在宫中赏景,然后去到原护国公主的宫殿。我进去后,不知怎么的从后门出
  来,转了一圈,也找不到正门。”
  宫女明白过来,“原来是玉山郡主,奴婢是皇贵妃宫里的人。”


第47章 
  顺着宫女的视线;她发现皇贵妃住的宫殿离自己原来的宫殿不远;可以说是最近的一个。她记得,自己当
  年住在皇宫时;旁边的宫殿都是空置的。
  “我们娘娘自己选的宫殿,说是离护国公主的宫殿近些。”
  她微微一笑,难得在这宫中;还有人是真心记得她的。就凭这一点,证明自己当年眼光不差。
  正说着;就看到宫殿那边又来了一个宫女;与眼前的宫女一样的打扮;应该也是皇贵妃身边的大宫女。
  “奴婢见过玉山郡主,我们娘娘在里面听到声音,得知郡主在此,特命奴婢过来请郡主进殿一叙。”
  碧姜没有推脱,随两位宫女进了皇贵妃的宫殿。
  这座宫殿论规模;并不大;还比不上离得远些的四大妃子住的宫殿。想来皇贵妃确实是想离自己住的地方
  近一些。
  皇贵妃正坐在一棵树底下;她的长相大气,令人一见就舒服。周围搭着花帐;用轻纱遮着,防止蚊虫。她
  的身边;明黄锦缎铺着的摇篮中;睡着一个胖乎乎的婴儿。
  应是皇贵妃所出的二皇子。
  “本宫听说太后今日请郡主进宫,不想能在自家门前看到郡主。”皇贵妃笑着;示意她就坐。
  她侧着身子坐在春凳上,也笑了一下,“也是赶巧,赵小姐带臣女参观公主的旧居。不想臣女一进殿中,
  就迷了路。赵小姐也不在身边,于是臣女胡乱走着,从后门出来。正想着如何绕到前门,就碰到了娘娘宫里的
  人。”
  “原来如此,赵小姐经常住在宫里,确实比郡主要熟悉得多。公主的宫殿很大,布局精巧。郡主算是误打
  误撞找到后门,若不然,在里面自己转出来,怎么着也得个把时辰。”
  皇贵妃说着,颇有深意地看她一眼,喝了一口茶。
  这一个时辰,那就能发生许多事情。等到赵静玥再假意派人找到她时,一切为时已晚。想来太后和赵静玥
  安排的人就应是宫中的侍卫之类的,这样出事后,才会有合理的解释。
  “下次郡主再和什么人一起,必定要时刻跟着那人,否则还会迷路的。”
  “多谢娘娘的忠告。”
  此时,摇篮中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却是二皇子醒了。他不哭不闹的,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们。蹬
  着有劲的小腿,正玩着胖手。
  皇贵妃的脸上泛出慈母的光,不假手宫人,自己从摇篮中抱出二皇子,托着腰身,揽在怀中。在她怀中的
  二皇子,对着碧姜,笑了一下,露出两颗小白牙。
  他的小胖手一刻没停,不停地扯着皇贵妃的头发,衣服。碧姜这才发现,皇贵妃头上无任何饰物,想来是
  怕二皇子扯到。
  “二皇子乖巧聪慧,机敏过人,娘娘真是好福气。”
  “本宫只想着他能平安就好。”
  在宫里,最难得的是平安。皇贵妃看得明白,不求富贵,只求平安。
  碧姜感慨着,当年离京时,皇贵妃才九岁。那时候的她,见过不少的世家贵女。要么是觉得心性不够坚
  定,要么是觉得性子不沉稳。
  第一眼,她看到皇贵妃时,就觉得此女大气。
  不愧是自己看上的人,长成后果然通透。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一个宫中的皇子,首
  先要平安,才能有其它的可能。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转眼即逝。
  “皇贵妃心诚,二皇子必能如您所愿。”
  皇贵妃听到她这句话,露出一个真诚的笑意。心道这位玉山郡主果然是公主看中的人,虽然出身低,但人
  却是聪明的。
  自己说的话,她都能明白,就凭这份心智,难怪能得公主看重,许配给敬国公。
  敬国公青年才俊,位高权重,赵家早就盯上这门亲事。谁知被一个横出来的女子夺走,那赵静玥心里必是
  记恨。
  “托郡主吉言,本宫一见郡主,就像是看到公主一般,倍感亲切。还请郡主回去后,替本宫带个好,替本
  宫向公主请安。”
  “一定的。”
  之前碧姜遇到的那位宫女走过来,禀报道:“娘娘,郡主,奴婢方才去了公主的宫殿前门,听到赵小姐急
  得都要哭了,命人四处寻郡主。”
  碧姜低头一笑,赵静玥倒会做戏。
  “奴婢已告诉赵小姐,郡主在娘娘这里。”
  赵静玥必是十分吃惊吧。
  碧姜想着,站起身来,“贵妃娘娘,玉山告辞。想来赵小姐一定心里着急,玉山着实有些过意不去。”
  “郡主既然有事,本宫就不多留。以后若是再进宫来,可以来寻本宫。”
  皇贵妃说着,命人送她出去。
  那宫女一直把她引到公主殿的前门,才告退。
  赵静玥一脸焦急地上前来拉着她,“玉山郡主,你去哪里了?差点没把小女急疯,公主殿都被翻了遍,也
  没找到郡主……”
  “赵小姐,都是玉山不好。公主殿里实在是大,玉山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从后门出去了。幸好碰到皇贵
  妃身边的宫人,这才……”
  “原来如此。”赵静玥的语气中带着失望。“好了,既然郡主没事,我们就回万福宫吧。”
  事情没成,赵静玥刚才做过戏后,连多余的眼神都懒得给碧姜。碧姜不以为然,赵家姐妹本以为她只是个
  落花巷里出来的女子,连算计都是那么的粗陋。本以为十全九稳的事情,谁知落了空,恐怕心里还在骂自己走
  了狗屎运吧。
  到了万福宫,太后看到她,明显一愣。
  “方才静玥找不到郡主,都快急哭了,郡主是去哪里了?”
  “回太后的话,玉山原是与赵小姐一处的,谁知赵小姐走得快,臣女没能跟上。稀里糊涂的在公主殿内乱
  走,不想竟然从后门出去了。碰到皇贵妃身边的宫女,想着就去皇贵妃请了安,坐了一会。”
  “都是静玥的错,是静玥身边的丫头,有事请示。静玥不过是与她说了几句话,一转眼,郡主就不见了人
  影。郡主幸好你没事,否则静玥真是难辞其咎。”
  这么说,错的还是她?碧姜并不争辩,那门被关上,落锁声她听得一清二楚。赵静玥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此时过多的争执只会把事情越扯越远。
  而且,对于殿中藏着的人,没有人提起。就让太后和赵静玥以为她是真的从后门出殿,逃过一劫吧。
  太后的眼睛凌厉地看了一眼赵静玥,再看一眼碧姜,道:“没事就好,以后切记宫中不比市井,不可随意
  乱走。”
  碧姜低下头,太后和赵静玥眼见着事情未成,想来心中十分恼怒。
  “臣女谨记太后娘娘的话,今日让赵小姐担心了,是臣女的错,还请太后恕罪。”
  太后摆了一下手,轻描淡写地道:“你初次进宫不懂规矩,下次可要长长记性,否则犯了什么错,连哀家
  都救不了你。”
  嘴里说着不怪罪,话里却还是在警告她。
  她低着头,许是心里对曾经的身份完全放弃。再听到曾经的皇嫂用这样的语气训斥她,她已无波无澜。
  世间最令人伤心的,莫过于亲人的算计。她应该庆幸自己生在帝王,本就亲缘淡薄,否则还不知道要难过
  成什么样子。
  “是,太后,臣女谨记。”
  折腾一番,事情没成,太后不想再看到她,命人送她出宫。
  出宫时一切顺利,并没有生出什么波折。碧姜的脚一迈出宫门,心里就觉得踏实不少。她以前从不会想
  到,不过是回家,也能如此提心吊胆。
  天气很热,她一路走来,额间出了薄汗。
  赵婶正守在马车旁,一看她现身,忙上前相扶,“郡主,你可算是出来了。”
  碧姜示意她什么都别问,在她的托扶下,上了马车。赵婶并未上去,她还纳闷着,一掀车帘,看到里面坐
  着的男人。
  他先是不动声色是扫视一遍,见无大碍,心里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她坐在靠座上,就着他递过来的玉碗,喝了一碗樱桃酪浆。酪浆没有冰镇过,少了那种味道。她微皱着
  眉,看向他的眼神,心里轻轻地叹口气。
  他管得可真够多的,什么冰凉的东西都不让她碰。
  马车行驶起来,平稳快速。
  一碗东西下肚,才觉得缓过劲来。她放下碗,他随手搁进马车的暗格里。她的脸色是冷的,心也是冷的。
  “燕赤派人来求亲,这事你知道吗?”
  “知道。”
  他答着,燕赤那些人贼胆不小,不知是谁给他们的底气,让他们敢来大肃求娶护国长公主。陛下没有当场
  驳回燕赤人的求亲,说明是动了一点心的。
  说实话,他对陛下很是失望。
  为了江山和陛下,护国公主一介女流奔赴边关,抗敌八载。谁知现在敌方求亲,陛下竟犹豫了。陛下难道
  不知,燕赤人用意不纯。明为求娶,实则暗藏见不得人的心思。
  他不想她糟心,所以才没有提。
  因为他心里有了法子。
  她露出苦笑,他肯定是怕自己伤心,所以才没有说的。她的心,哪里还有什么可伤的。人都死了,留下这
  颗心,说不定就是老天爷替她不值。想让她亲眼看看,所谓的一生要守护的人,是怎么对她的。
  她无比庆幸,自己能重活一回。
  要不然,她死得该是多么的冤!
  “我想真正的死去,世间不要再有所谓的护国公主。”
  那样谁也不能再利用她,她也永远不要为所谓的家国兴亡再费心神。什么护国公主,她不稀罕。又不是她
  的国,她何必相护!
  “好。”
  这个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第48章 
  马车一路碾着青石板;发出“哒哒”声。碧姜靠在车壁上;像是在想事情,其实什么都没有想。她听着人
  声;车马声,突然觉得这一切,离自己好远。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马车停在公主府的门口。
  府门外的石狮依旧,威武雄壮。她再次看到熟悉的府邸;心境已经天翻地覆。光影翩跹;往事一幕幕想
  起。
  护国公主……
  多么尊贵的身份;又是何其的悲凉。自己拼死相护得来的结果,竟然是这般不值得。
  父皇……
  身为大肃的大长公主,儿臣已拿命相抵。从今往后,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只想过一些简单的日子。
  皇兄;你我之间的兄妹情谊;皇妹自认没有辜负过。至于今后;这天下的兴亡,与我无关。为帝者;理应
  肩负起江山的重任。陛下已经长成,为人夫;为人父;他的天下,他自己守护。
  她的脚慢慢踏上台阶;看着匾额上的公主府三个字。凝视着那几个字,过了许久,才垂眸低首,冷着脸进
  了门。
  自始自终,据九都站在她的身后,没有说一个字。
  挽缨一看两位主子的脸色,就知道此行进宫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什么也没问,服侍碧姜更衣梳洗,再
  扶她躺在床上。
  碧姜什么也不想说,什么都不愿再回想。
  挽缨见她这般,悄悄地闭门退出去。
  碧姜躺了许久,听到开门声。心知是挽缨重新进来。挽缨在外间似乎开了柜门,她听到衣服的窸窣声,睁
  开眼睛。
  果然,挽缨在收拾东西,桌上已经有打好的一个包袱。
  似乎是有所感,挽缨回过头,见她已醒,忙过来解惑,“郡主,是隐公子吩咐的,说你们要去京郊的庄子
  上住一段时间。方才奴婢已经把公主的东西都收拾过了。”
  她这么一回,碧姜就知道原因,点了点头。
  夜长梦多,确实应该立刻行动起来。隐比她要果断,反应迅速。若真等宫中和亲的旨意下达,恐怕事情会
  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天,天还灰亮着,公主府一辆最不起眼的蓝呢暗纹马车就驶离城门,消失在灰色天际的郊外。
  与此同时,护国大长公主病重的消息就在京中流传开来。
  太后很是震惊,在这个节骨眼上,护国公主病重,莫不是他们逼得紧,公主心里有了不满?反正她是不相
  信公主真的会病重。
  那时不时出现在宫中的公主,看着不像是身体多不好的样子。
  她病就病吧,再病只要陛下真的决定要送她去和亲,她也不能抗旨。太后想着,思量着该怎么劝陛下同意
  燕赤使者的请求。
  而陛下听到这个消息,什么都没有说,赐了不少的药材补品送到公主府。
  反观燕赤的使者,不知受到谁的指点,也不着急。慢悠悠地在行宫住下来,颇有不成目的,誓不回国的气
  概。
  大长公主突然一病不起,去了京郊养病,京中猜什么的都有。有说公主当年在边关受过重伤,身子早就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