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凰飞-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郡主恕罪!奴婢知错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卓瑾心绷紧了身子,在听得夏月的汇报之后,如同霜打的茄子,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再也没能起来。她定定的望着门口,半晌没有说话。
    “该说的我都说了,桑榆告辞!”桑榆行了礼,转身往外走。
    “沐桑榆。”卓瑾心音色暗哑,“是不是连你都觉得,我是个傻子?如今才知道这些,所以活该……”
    “郡主,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不如好好的想想,如何才能让自己过得幸福一些。你自怨自艾是一日,坦坦荡荡也是一日。”桑榆眸光温柔,“有些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给自己幸福。”
    “为了卓家,为了大齐,便牺牲了我。”卓瑾心突然落泪,笑得何其艰涩,“这就是你所谓的幸福吗?”
    桑榆摇头,“我曾以为荣华富贵,大权在握便是幸福,后来又觉得儿女情长是幸福。”她顿了顿,“可如今却明白有些幸福是自己给的,不是来自于依赖。”
    “你过度的依赖别人给予你的敬畏,又害怕失去,所以变得蛮横无理,变得刁蛮任性。可是郡主,抢夺的东西您用得舒心吗?可想过有朝一日,无人再惧怕你会是怎样的凄凉吗?”
    “以心待心,未必能换得真心,但总有机会换得真心。此去大梁山高水长,郡主保重。”
    “沐桑榆!”卓瑾心哽咽着,“你说我还能回来吗?”
    桑榆垂眸,“郡主……”
    自古以来和亲的女子,除非夫君死去,母国召回。否则,很难重归故土。
    “我要听实话。”卓瑾心泣不成声,“我还能回家吗?”
    沐桑榆轻叹,“那就得看郡主自己的本事了。”她回头看着满脸是泪的卓瑾心,“我方才提醒过郡主,与其打草惊蛇不如把这毒蛇养在身边。同样的,能不能回到大齐,也得看郡主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大皇子萧录是个工于心计之人,他需要的是什么,郡主应该很清楚。有利益就能有机会,但前提是……郡主必须把握这个度。过刚易折,以柔克刚。”
    语罢,桑榆疾步离开,刘燕初给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她必须马上离开生月宫,免得招来祸事。
    卓瑾心泪如雨下,夏月跪在地上抽泣,“郡主……”
    “你此前提醒过我,是我自己大意,没往深处里想。如今我谁也不怪,只怪自己瞎了眼蒙了心。夏月,给我梳妆。”卓瑾心拭泪,“已经蠢了一辈子,如今总不能继续蠢下去。是真是假,日久见人心。”
    可这人心是什么?
    那是比毒蛇猛兽还要可怕的东西!
    “大好日子,别哭哭啼啼的。”卓瑾心瞧着镜子里,哭红双眼的自己,“我还等着回来呢!卓家的儿女总归是有骨气的,就算去了大梁,我还是卓瑾心。”
    夏月一听,哭得更厉害了。
    卓瑾心想,她还是要回来的,这辈子总不能死在大梁吧!她可是卓家的女儿,是大齐人!
    只不过沐桑榆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要想重回大梁,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萧录这根救命稻草。如沐桑榆说的那样,即便作为一种利益交换……
    利益交换……
    多么可悲的四个字,却是她这一生都逃不脱的宿命。
    后来卓瑾心想着,如果不是沐桑榆这番话,也许她嫁给萧录之后就离死期不远了,又怎么能苟活那么久呢?好歹也苟活了很久不是吗?
    见着沐桑榆初来,刘燕初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你可算出来了。”
    桑榆没有吭声,面色有些沉重。
    “怎么了?出了何事?”刘燕初一愣,“桑榆,你没事吧?”
    “我没事,该说的都说了,何去何从还得看她自己的选择。”桑榆报之一笑,“谁都替代不了谁的人生。”
    刘燕初点点头,“是这个理儿。”
    环顾四周,倒也没什么人,刘燕初又道,“寻个僻静的地方说说话吧!”
    桑榆颔首,随着刘燕初去了拢月阁。
    拢月阁地处偏僻,格外的安静,湖边的风有些大,吹得人耳朵疼。
    “明年这里,会满池莲花。”刘燕初笑着往前走。
    桑榆随口应了一声,看上去并没往心里去。捅你一刀最后说声爱你,便觉得这是弥补,殊不知若没有这重生的机会,他上哪儿弥补?
    帝王大权在握,可有让人死而复生的法子?
    若没有,那这一切都是无济于事。
    进了拢月阁,瞧着熟悉的一切,桑榆轻叹,“这些日子还好吗?”
    “皇帝倒是经常来,但若说是宠爱吧……也算不上。这宫里头皇帝也好,妃嫔也罢,都不过相互利用罢了!”刘燕初苦笑,搀着桑榆坐在亭子里,“你呢?”
    桑榆笑了笑,“外头自由得很,我的日子比你好过多了,至少不比如履薄冰。”
    刘燕初点点头,瞧了一眼四周,彩雀和夕阳会意的退下,各自去亭外头守着。
    “贤妃之事,可有什么眉目?”桑榆问。
    刘燕初道,“郡主答应和亲,皇上便不再提及太后那碗燕窝粥的事儿,但是这毒燕窝嘛……怕是要惹出事端来了!”
    桑榆一怔,“此话何解?”
    深吸一口气,刘燕初瞧了一眼四下,然后凑近了沐桑榆耳畔低语,“就在出事之后,彩雀发现秦贵妃宫中的婢女悄悄去找了采办大人,这里头有什么猫腻,我还在让人调查,估计很快就有消息。”
    “采办?”桑榆凝眉。
    “这宫里头的采办,弄好了可是个肥差。”刘燕初压低了声音,“你也是这宫里出去的,这里头的油水有多少,不用我说你也该清楚。”
    桑榆心领神会,这里头的猫腻的确不少。
    但每朝每代在未立后之前,后宫难免处于混乱状态,也都是时有发生,没什么大不了的。早前母后在世,克扣宫人的例银和采办里囤银子,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些,桑榆都知道一些。
    “若是平时倒也罢了,遮掩遮掩,皇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刘燕初继续道,“偏偏在太后的向阳宫里搜出了毒燕窝,还有损皇嗣,这事儿就变得可大可小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桑榆只觉得脑仁有些疼,她盯着刘燕初半晌没能回过神来,最后还是刘燕初连唤两声,才让她醒过神来。
    “你在想什么?”刘燕初担虑的望着她,“你以前可不爱出神,怎么了这是?”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竟觉得细思极恐。”桑榆深吸一口气,“康嫔姐姐,你可仔细着点,只怕皇上不是要对付太后,而是要拿秦家下手了。”
    “秦家?”刘燕初摇头,“这秦家拿着兵权,而且听说皇上故去的心上人,本就是秦家的大小姐。这拿心上人的母家下手,未免太薄情了一些。”
    秦琉云的确是因为傅云华之故而赐死,但……李勋对秦琉云有多少情义,也只有李勋自己心知肚明。
    “自古无情帝王家。”桑榆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可又有几人能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把自己的女儿当成命一样疼着?
    “皇帝机关算尽,真让人觉得可怕。”刘燕初苦笑,“这宫里的女子打从入宫开始,就在等死。还以为仗着母家能荣耀万千,殊不知前朝后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桑榆点点头,“你自己防着点。”
    刘燕初瞧着她,长长吐出一口气,“宫外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晋王府里,多了一个苏娴,那可是太后与皇上亲赐的晋王侧妃。”
    “只要王府里没有正位王妃,我怕什么侧妃?”桑榆干笑两声,“平素井水不犯河水便罢!在哪,不是活?”
    “这方芷韵离开了,郡主也要远嫁,只要你应付得了苏娴,便也没什么大碍。”刘燕初起身,“外头凉得很,进屋暖暖吧!这宴席还没开始,咱再等等,说会知心话。”
    她在这宫里已经关得发闷,好怀念江湖上自由自在的日子。
    “对了,我近日发现皇上还喜欢去漪澜宫。”刘燕初坐定,彩雀取了汤婆子分别递给两人,便与夕阳一道坐在门外守着。
    “漪澜宫?”桑榆想了想,“这漪澜宫里景色倒是不错,但……那里跟拢月阁差不多,总归有些偏僻,寻常妃嫔都不愿去那。”
    刘燕初挑眉看她,“是有些偏僻。”
    “那地方死过人。”桑榆苦笑两声。
    父皇曾很钟爱这漪澜宫里的衡妃娘娘,但因为母后善妒,便使了法子给衡妃找了个罪名,最后还哄着云华公主骗了皇帝去狩猎。
    等着皇帝归来,那衡妃早就香消玉殒。
    若不是碍于自己的女儿事先并不知情,又苦于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伤心,这件事文昌帝便吃了闷亏,从此后宫再无专宠。
    父皇说:这寂寂深宫里本不该有爱,不该有情。谁动了心,谁就会万劫不复,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彼时父皇牵着她的手,谆谆教导,唯有无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你……”刘燕初轻叹一声,“罢了,言归正传。我让彩雀打听了一下,说是里头住着太师府的另一位千金,皇上登基之后册她为淑妃。此人很少走出庭院,一直深居简出。”
    “你是说这里头住着贤妃的姐妹?”桑榆一怔。
    “是!”刘燕初点头,“漪澜宫里鲜有人伺候,很是安静,一般人根本无法靠近。皇上每次去也就带着身边那几个人,对着淑妃很是保护,似乎不想让外人知道太多。”
    桑榆深吸一口气,“有机会探一探。”
    “好!”刘燕初眉心微蹙,“这林家两个女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还真是奇怪得很!”
    桑榆不明白的是,都是太师府的女儿,为何待遇却不尽相同?一个大张旗鼓的宠爱,甚至于让贤妃怀上子嗣,一个却藏起来不想被人知道。
    是这淑妃太过貌美,还是李勋心里头真正喜欢的人,是这漪澜宫里的淑妃?
    只有欢喜,才会不惜一切的保护。
    就好像李朔对桑榆一样,这大概是男人对自己女人的保护方式。
    桑榆抱着汤婆子,泛起了丝丝困意,这眼皮子打架,哈欠连天的还真是不太舒服。
    “你若是觉得累就睡会。”刘燕初也算看出来了,这桑榆瞧着好像很倦怠。
    “是真的有些困。”她无奈的笑了笑。
    “你的院子还原封不动的留着,若是觉得累就去歇着,让人暖伤炉子。到了时辰我再去叫你,你放心便是!”刘燕初担虑的看着她,“不过,若你觉得不舒服可要早些说话,我让彩雀去给你请太医。”
    桑榆摇摇头,“不打紧,最近就是犯懒而已,没别的事儿。”
    她可不敢轻易让太医诊脉,若是瞧出体内的蛊毒,那可了不得。
    瞧着桑榆离去的背影,刘燕初难免担心,这丫头怕是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头。她都打听过了,苏娴是太后身边过去的,定不是个省油的灯,平素一定没少给桑榆使绊子。
    真是该死。
    拢月阁安静了下来,桑榆很快就睡着了。
    夕阳也发现不太对,姐姐这几天到底是怎么了?好像能躺着就绝不坐着,能坐着就绝不站着,真当有些犯懒,平素可不是这样啊!
    真奇怪!
    桑榆睡得沉,一睡着便什么都不必想了,那种滋味可真舒服。
    但李朔就没那么舒坦了,林俨轻咳两声进来的时候,他正在跟李勋下棋。捏着棋子的手,微微收紧,面上却缓和少许。
    林俨朝着李勋行礼,李朔则毕恭毕敬的朝着林俨作揖,“老太师!”
    “晋王殿下也在呢!”林俨轻咳着,乍一看,还真是老态龙钟的模样。白发耄耋,看着何其慈祥可亲。
    只是这白发,不过是他的少白头,李朔与李勋都心知肚明,不可被林俨的外表所蒙蔽。
    这老头,滑得跟泥鳅一样,精得像狐狸。
    “晋王殿下又输了。”林俨抚着胡子笑得慈祥,“皇上的棋无论从布局还是破阵,这一步步的,真是分毫不差,筹谋得当!”
    李勋落下棋子,漫不经心的笑道,“太师难道没听过一句话吗?谁输谁赢且看后论。眼下还没定输赢,太师言之过早!”
第三百六十五章
    林俨笑着,“皇上所言极是,是老臣的结论下早了。”
    李朔瞧了李勋一眼,“皇兄的棋艺本就非常人可及,臣弟一直出征在外,棋艺早就生疏了。也难怪老太师一眼定输赢,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
    “老五太客气了。”李勋笑了笑,“人总有防不住的时候,难免会思虑不周,顾此失彼。”
    一字落定,李朔还是输了。
    他下得一手臭棋,若不是为了偶尔能陪桑榆解闷,他才不屑倒腾这些。策马疆场,沙场布局,比这黑白棋子的纸上谈兵要痛快得多。
    袁成在外头喊,约莫是有事。
    李勋起身离开,留下李朔与林俨二人。
    皇帝走了,两个臣子便少了些许忌讳,但这朝堂为臣,终是人心隔肚皮。
    “郡主和亲,还真是让老夫没想到。”林俨坐定。
    李朔面不改色,“料不到的才叫意外,都在意料之中可就没那么惊喜了。”
    林俨点点头,“晋王殿下这话说的也在理。”
    “早前还以为秦家或者林家能得了郡主,谁知道教那大梁的蛮子占了便宜。这皇家的颜面终是要紧的,连太后都没吭声,谁又能多说什么呢?”李朔把玩着手中的墨玉棋子。
    心头寻思着,这墨玉和白玉的打磨得极是圆润,摸在手里的感觉也不错。
    林俨轻叹,“郡主和亲倒也不是坏事,对于大梁和大齐的邦交都是有好处的,只是殿下难道没想过,这弋阳郡主早前……”
    李朔手心捏紧了棋子,“你是说郡主与本王之事?”
    “若然从中作梗,殿下可知后果如何?”林俨盯着他。
    李朔笑得凉凉的,“她还能翻了天去?来日大齐江山稳固,若是大梁破坏协议举兵来犯,本王何惧之有?大不了披甲上阵,这驰骋沙场也不是头一回。”
    林俨点点头,“王爷这样言说,那老夫也无话可说。但愿这郡主不会做什么傻事,莫要来日后悔。”
    “郡主虽然刁蛮,但于大是大非跟前还是能分辨轻重的,老太师放心便是。”李朔将棋子收回棋盒之中,“对了太师,贤妃娘娘之事你就没有半点怀疑吗?”
    林俨顿了顿,“此事有皇上全权做主。”
    “是吗?”李朔也不抬头,顾自收拢着棋子归入棋盒,他打定主意要带着这副棋子。反正李勋不差这点东西,他正好借花献佛。
    林俨苦笑,“殿下不信?”
    “老太师跟着先帝多久了?”李朔问。
    林俨面露难色,“一辈子了。”
    “那您是看着太后走到今时今日的地步,以太师之见,太后娘娘是这般不小心的人吗?”李朔唇角微扬,笑得有些嘲讽。
    须臾,他敛了面上情绪,收好了棋盒,这才安然静坐。
    期间,林俨一直没吭声。
    太后是什么人,林俨不会不知道。
    就算太后想要除掉林玉姝肚子里的皇子,也不可能傻到把毒燕窝放在自己的向阳宫里,等着皇帝来搜,等着被皇帝发难。
    这件事的背后,定有隐情。
    李朔想得到,林俨这老狐狸更是心知肚明。只是大家伙谁都不想放在明面上说,有些东西事关利益,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个皇嗣,说到底也只是争权夺利的工具罢了!
    皇帝后宫三千,从不缺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更不缺皇嗣。
    “老夫知道晋王殿下的意思,只是这事儿没证据,谁也不敢乱说。”林俨面露愁容,那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叫人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贤妃宫里的掌事姑姑好像叫林慧吧!”李朔嘬了一下嘴,“听说是前朝云华公主的乳母。”
    林俨没吭声,只是若有所思的望着李朔,“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前朝余孽,林太师觉得本王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李朔站起身来,冷然而立,“这前朝余孽在临安宫里自由行走,难免不安好心。”
    “贤妃乃是太师的掌上明珠,想必也舍不得把自家的掌上明珠放在狼嘴里吧?今儿是小产,明儿是什么可就不一定了,太师就这样放心把贤妃交到一个前朝余孽的手里?”
    深吸一口气,李朔眸色沉沉。
    林俨忽然意识到,李朔动了杀机。
    小时候这李家的四兄弟都是林俨教授,后来李勋被送入京城成了质子,剩下的三人还在林俨门下。所以李家四兄弟除了离开的李勋之外,其他三人的秉性如何,林俨还算摸得清楚。
    “这宫里头的事儿,皇上心里最清楚,如今连皇上都不言语,想必另有打算吧!”林俨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