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要下嫁-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肚子里的那孩子……”赵承玉迟疑着道。

    话未说完,瑾儿就领会了过来:“娘娘放心,此事,奴婢会嘱咐人安排妥当。”

    赵承玉点了头,又交代了她一句:“免得李徽宗闹出些什么事来,你让人去请李徽敬来章华宫一趟,本宫与他交代些话。”

    “是。”

    瑾儿刚退下,卫谏就疾步往章华宫里来。

 第128章难得关心

    卫谏进来章华宫,看赵承玉脸色不错,放心许多。

    他将一盒胭脂递给赵承玉:“昨日朕与王太傅出宫微服私访,看到品香坊出了新胭脂,就顺便买了一盒给你。”

    赵承玉接过胭脂,看了眼,又看了看卫谏,道了声:“多谢皇上。”

    “同朕说什么谢,你我是夫妻。”卫谏道,接过宫女奉上来的茶喝了一口后,他又道:“萧妃小产这事,你就别去管了,毕竟李妃是北朝旧族的人,你和李家关系密切,插在这中间左右为难。”

    “李徽宗来过后宫的事,皇上知道了?”赵承玉问道,她在一旁的椅子坐下,目光询问的看向卫谏。

    卫谏点了头,眼神闪过一丝凌厉的狠辣,道:“李徽婷这个女人,心思歹毒的很,李家其他人顾念着亲情,可她只有自己的私心。萧妃小产虽然是萧妃自导自演,但李徽婷并不无辜。”

    “也好,若真对她下手太狠,我会觉得对不住已死的姑姑。”赵承玉道,答应不再出手李徽婷这事。

    赵承玉看看卫谏,如今她帮着看折子,偶尔插手些朝堂上的事,卫谏轻松了许多,他更多精力放在了推行的新政上,以及对民间百姓的考察,他不是自小生活在皇宫里,只经过宫闱斗争而不知民间疾苦的皇子,他以卫谏的身份那些年四处办案,对于民间疾苦比谁都了解都有感触。他的那一套新政就是完完全全的为了百姓。

    “如今朝局不稳,另外又有陈国、戎族虎视眈眈,新政推行损害了诸多王公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上不敢对皇上有不敬,恐怕暗中已经在拥护昊王。皇上出宫微服私访,还需小心为好。”赵承玉关心的提点了一句。

    听到赵承玉这话,卫谏高兴不已,难得赵承玉主动关心他一回。

    “好,朕会注意。”卫谏应下,又与赵承玉道:“对了,朕想将景王带在身边。”

    景王是赵承景,赵承玉的弟弟,原先就被赵承玉选出来留在身边教养着的,赵承玉入宫后,他就留在了宫外的公主府里。

    北朝旧族的那些王公贵族们,虽然没有被废除爵位,但是地位早不如以往。

    卫谏提出要将景王带在身边历练教导,这意思分明是要抬举景王,赵承玉听此自然没有拒绝的意思。

    “如此就多谢皇上了。”赵承玉感激道。

    “北朝旧族现在虽然有赫连家、李家在朝中威望不低,但他们终究不是姓赵。只有赵氏族人有权势地位,如此才能更加巩固你的地位。”卫谏说道,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赵承玉,他与赵承玉的承诺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这江山他会治理得井井有条之后,再还给赵家。

    “还有,朕打算将宫中禁军统领的职位交给陵郡王。”

    “禁军统领?他能担此重任吗?”赵承玉疑惑问道,“据我所知,禁军统领需要武艺高强,还得有军功再身,陵郡王武艺一般,又没有军功,甚至连带兵都不曾有过。我看,还是先让他进禁军当个小兵历练一番。”

    卫谏略想了会儿,点了点头:“依你的意思。”

    一杯茶饮完,糕点也吃了几块,卫谏仍旧没有离开的意思,赵承玉问他:“皇上还有什么事要说吗?”

    “没有事了,朕就不能在这儿呆一会儿,陪你一会儿?”卫谏突然冷了脸色,不悦的问道。

    赵承玉起了身来,道:“我今日与了凡约好,要去佛堂里听他讲经,既然皇上无事要说了,我就先走了。”

    说完,真的让宫人去准备步辇,要往佛堂去的意思。

    “慢着!”卫谏叫住她,“朕还有一事。”

    赵承玉停下脚步来,看向他。

    “萧妃这事,只要你在宫中你就避不开,朕明日要去江南微服私访,此去恐怕十来日。你陪同朕一块去,也权当是散散心,顺便看看承瑕公主。”

    从昌平公主去了江南之后,江南那边的消息是很勤快的传回来,但赵承玉始终有点儿担心,若能亲自去江南看一看,她也就放心些。

    而且,江南那个地方,曾是他们约好隐世的地方。

    “好。”赵承玉点头应下来。

    宫人已经将步辇准备好,赵承玉乘着步辇去了佛堂,卫谏也离开了章华宫,回了他的章德殿。

    昨日的时候,王太傅与他暗中商议,姜元昊在京中太过安分了,他有必要离开京城一段日子,好让姜元昊有些动作,如此他们才能抓到姜元昊的把柄。还有,江南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收割在即,他也该去江南去看看,了解一下。

    等赵承玉从佛堂回来,李徽敬已经在章华宫外候着了。

    “随本宫进来吧。”李徽敬刚要行礼,赵承玉就开口道。

    李徽敬随着赵承玉进了殿内后,赵承玉赐了座,直接开口道:“萧妃小产这事,本宫不会再插手,基本上也尘埃落定了,你妹妹不会死,孩子是要抱给萧妃养着了。还有,徽宗今日去过平泉宫,怕是被李妃蛊惑了几句,觉得这事是本宫做的,嫁祸给李妃。你让他别做的太过,另外,李妃那边你也去敲打几句。”

    “微臣如何敲打?”李徽敬问道,毕竟是她的妹妹,出了这事后,他虽说没李徽宗那么大的怨气,但还是心疼又难过的。

    “她若执意要闹,可能会性命不保。你应该明白,皇上对她,不仅没有喜欢,还十分厌恶。”赵承玉提醒了一句。

    当初,李徽婷可是绑了卫谏跑去柳城,之后嫁给卫谏也是走的昌平公主的门路,李徽婷之所以还活着,全是因为她是李家的人,她若是在后宫折腾得太过,恐怕卫谏真不会再留着她。

    李徽敬比李徽宗心思透彻明白,其中关系他十分清楚,赵承玉说了这话,他当即就应了下来。之后也不再耽搁,从章华宫告辞离去,就立马去了平泉宫里见李徽婷。

    “大哥,你什么意思?我是你的妹妹,你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李徽婷一听明白李徽敬的来意,就歇斯底里的大声质问,“二哥相信我,你为什么相信那个女人?你不知道她一直都是个不择手段的女人吗?”

 第129章逛花灯会

    李徽敬没跟李徽婷说太久,看她明明自己做了害人的事情,却还能在他面前惺惺作态,把所有的罪推到别人的头上,自己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他实在是太失望了。

    以前那个乖巧又善良的徽婷怎么变成了这样?

    翌日,卫谏上了朝之后,就和赵承玉从宫中的密道离开了皇宫。

    马车穿出青砖小道,一路轻快的出了城门,南下而去。

    “既然是微服私访,我有几句话得先跟你说明白,你我是恩爱夫妻,北方的富商,去南方主要是探查米价,做粮米生意。玉儿,记住了,恩爱夫妻,你可得要做好了样子,别再对我冷冰冰的,一副有仇的模样。”

    卫谏牵着赵承玉的手嘱咐道。

    赵承玉从他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来:“放心,不过现在,不需要做样子,所以,没有必要这么亲密。”说完,她又顿了顿,“还有,即便是再恩爱的夫妻,也会有吵架的时候。”

    卫谏笑笑不说话,撩开车帘子吩咐车夫赶车快一些。

    他们此番出门,带在身边的人不多,赵承玉就带了瑾儿和青绣、洛城三人,卫谏没有带宫女,只带了四个侍卫,一个扮作车夫,其他的扮成随从。

    “照这速度,不出两日我们应该就能到江南了。”赵承玉看着外面呼啸而过的树木道,若能早些到江南,她这悬着的心也能安生些。

    “不,到了前面的云州城,我们会在那儿休息一日。”

    “为何要在云州城逗留?”赵承玉不解,看向卫谏。

    “云州有条小吃街、今日夜里还有灯会,还有个叫鬼街的地方十分有意思。”卫谏笑着看着赵承玉,心情十分舒畅。

    “我们此去江南是有要事,不是出来吃喝玩乐的!”赵承玉提醒他。

    卫谏再度抓住赵承玉的手,与她十指相扣,也提醒她:“微服私访,自然是与民同乐,且,这普天之下,都是朕的子民,也不是只能去私访江南。”

    赵承玉不与他争辩,由他牵着自己的手,她则是侧头看向另外一处。

    卫谏嘴角上扬,心情轻松自在。

    傍晚前,他们就到了云州城,入住天一客栈。

    赶路疲惫,赵承玉洗了个热水澡之后,休息了会儿,才下楼和卫谏他们一同用了晚膳,用过饭之后,一群人就去参加今夜的等会。

    花灯会很热闹,人满为患。

    卫谏给赵承玉买了一只南瓜花灯,赵承玉拿着花灯,看着街上各色各样的人,心情莫名轻松自在起来,她自小在宫中长大,连出宫的机会都少,更别说参加这么热闹的花灯会了。

    “卫谏,为什么花灯会会有这么多人,而且大家还这么高兴?”她都见到不少闺阁女子也在外面,平日里这些女子应当是不外出的。

    “花灯盛会,更是年轻男女相会的好日子,有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源于这花灯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卫谏笑着解释道,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承玉,另一只手紧紧的牵着赵承玉的手,与她提醒:“这里人多,牵紧了我,免得你走丢了,可不好找。”

    “这我倒是看过些话本子,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差不多是这么来的。以前在宫中我也想出宫去逛一逛元宵灯会,可惜宫中有节目,走不开。”赵承玉唏嘘道。

    卫谏宠溺的看着她,没说什么,只牵着她往热闹的地方去,看人耍龙舞狮子,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看得赵承玉兴致冲种,又是给她买了糖葫芦、吹糖人。

    “前面就放花灯了,我去把花灯放了。”到了一条河边后,赵承玉看有很多人在那儿放花灯,她甩开卫谏的手,就往那边跑去。

    “小心……”卫谏担心叫了一声,可惜她跑得太快,一下子就钻进了人群里。

    卫谏只能无奈的摇头,她是在宫中拘了太久了。

    虽说这几年来,她是一直在宫外,可是在姜地和藏地那个地方,只有苦寒,并没有什么大的聚会,每天还得防着戎族人进犯,所以也不曾好好的玩乐过。之后到了江南,也只是惬意了一小段日子,后来的半年,她几乎将自己画地为牢,只沉浸在悲伤痛苦当中。

    再后来北朝覆灭,她就一心是带兵打仗、保卫家国,更加没有半点享乐的心思。

    卫谏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拥挤人潮里的那个熟悉又小小的身影,这样俏皮又开心的她,不再是宫中那个威严又端庄的长公主或者皇后。

    她只是她自己,赵承玉而已。

    赵承玉将她的花灯放在河中,然后学着旁边的女子们,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的许愿,希望那盏小小的花灯承载着小愿望,顺利的远去。

    “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赵承玉正要睁开眼睛的时候,人潮拥挤,她被人撞了一下,整个人直接往河里栽去。

    眼看就要掉进河里了,突然被人抓住了手,搂住了腰,从河面上拽了回来。

    “我不过一会儿没看着你,你就险些掉进河里了。”卫谏温柔又好听的嗓音低声说道。抱着赵承玉远离了危险的河边。

    赵承玉看到卫谏,脸一下子红了许多,害羞不已,低声问:“你不是在桥上吗?怎么下来了?”

    “我不下来,你这会儿已经在河里了。”卫谏道,眼波情意满满,看得赵承玉更加害羞了,说来两人都夫妻好多年了,如今却像是刚刚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小伙子一般。

    “你先放我下来。”赵承玉低着声音道,别开脸,不与他的目光对上。总觉得他的目光让她觉得浑身发热,尤其不自在。

    到了桥上后,卫谏才将她放下来,这回,将她的手牵得更紧了,还交代了一句:“要去哪儿说就是,但是,别放开我的手。”

    “知道了。”

    ……

    瑾儿几人看着这两人相处的状况,都由衷的开心,一向不太赞同赵承玉和卫谏在一起的瑾儿都感慨道:“主子好久没有这样开心的笑过了。”

    “他们倆可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明明感情这么好,为什么在家里的时候就总是针锋相对,相处冷冰冰的。”洛城感慨道。

    瑾儿脸上的笑容略微收敛了些,看了看洛城。

 第130章承瑕病了

    瑾儿自幼跟在赵承玉身边,明白赵承玉心中更看重的是江山社稷和百姓,甚少有自己的私心,所以,哪怕赵承玉是喜欢这种生活,喜欢卫谏,但是她的心中还有百姓和赵氏皇族,而她跟卫谏,会因为身份和立场的原因,不可能真正亲密无间的相处。

    赵承玉已经撒开了卫谏的手,往这桥走下去,人已稀少,身后仍是热闹繁华。

    “今日的花灯会我很开心,谢谢你。”赵承玉望着卫谏,真心的道谢。

    “累了吗?”卫谏关心问道,“若是没累,那边还有鬼街,不过今天花灯会,人都在这边,鬼街没有往日热闹。”

    “鬼街又有些什么稀奇好玩的?”赵承玉问道。

    卫谏没有直接解答,而是道:“你去看过就知道。”

    几人就又往鬼街而去。

    鬼街不在主街道,反而在尤其偏远的郊外,越走越荒凉,加上夜色映衬,阴风阵阵,好似真像是有鬼一般。

    “到了。”

    在一处伸手不见五指,也没见到半个人的地方,卫谏突然停下脚步,说了一声。

    赵承玉四处张望,入目所见,什么都没有,疑惑的眼神看向卫谏。

    难不成这鬼街,街上的都是鬼?

    卫谏握紧了赵承玉的手,牵着她往前面走了两步,然后在一堆废旧的竹筐竹篓子上瞧了几下,立即就见堆在一起的竹筐竹篓动了动,一个小脑袋从里面探出来,操着一口稚嫩又精明的语调说:“今日入场门票三折,十两银子一位。”

    是个约莫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子,扎了个团子头,十分可爱俏皮。

    “七位。”卫谏将钱袋直接递给那小孩子。

    小男孩数了银子,拿了七张票给卫谏,并好心的劝了他一句:“这位爷,今日鬼街里真没什么稀罕好东西,而且摆摊的也没几个人,都在那边的花灯会呢,明儿来,肯定有不少好东西。”

    卫谏没理会他,牵着赵承玉过去了。

    他们再往前走了没多远,就真看到了一条街,也不算是街,就是路边有人摆摊,摆摊的人都提了盏油灯,他们卖的东西还真是五花八门,什么珍珠、金银首饰、杯盏、红木、犀角……

    “比市面上的东西名贵,也罕见。这些东西拿外面去卖,应该一下子就会被哄抢干净,可这儿……进来都要入场票,来的人不多,也就不那么好卖掉了。”赵承玉看了一圈之后,这摆摊的比顾客都多,有些不解。

    “既然这儿是鬼街,那就是有些东西不能见光。”卫谏解释道,“你看那颗红玛瑙珠子,我若猜得不错的话,是宫廷之物。”

    赵承玉仔细看了看卫谏指着的面前摊贩的盒子里摆着的红玛瑙珠子,宫中之物,她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她记得这样的珠子曾赏赐过给不少大臣,云州城知府就曾得过这样的赏赐。

    “我若猜得不错的话,这应该是云州知府的那一颗。”话音落下,赵承玉差不多就明白了所为不见光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她又看到一个叫卖古玉盘的,她熟读各种史记书卷,记得百年前有位王爷墓的陪葬品有那么一块古玉盘,其形状纹路都与记载当中没什么出入。

    “可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卫谏问她。

    赵承玉摇头,问卫谏:“你怎么知道这么个地方?”

    卫谏和赵承玉闲步在大街上走着,如同散步一般,卫谏道:“以前来云州办案子,查抄一位官员的府邸,发现他贪污的好东西不见了许多,多番查探才知道他暗中将东西拿来鬼街卖了,换成银子转移到别的地方。”

    “哦,也就是说这些东西都不太干净,若是丢了什么东西,很容易在的鬼街找到,那官府……”

    “鬼街这边有自己的秩序和规则,官府的人虽然常来,但是,出手的摊贩与偷盗贼并没有联系,所以很难从鬼街这边查到偷盗贼。也有不少富人家,东西丢了之后,又舍不得,就只好到鬼街来重新将东西买回去。”

    ……

    逛了一圈鬼街之后,回到客栈里,赵承玉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倒头就睡。

    一夜安稳好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