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要下嫁-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妃娘娘,皇上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做的滴血验亲,您那孩子,真不是皇上的龙子。”太监说道。

    “怎么可能?是你们害我!我此生只有皇上一个男人,我的身心都是他的!他怎么能用这样的理由来杀我?”李徽婷又怒又气,伤心欲绝。

    她不想死,更不想背着这样的罪名死!

    这时候,赵承玉推开门进来,冷冷的道:“我来告诉你真相。那夜,碰你的人根本就不是皇上,不仅你,还有萧清薇,她的那个孩子也不是皇上的。”

    “李徽婷,如此,你可以安心的去死了!”

    说完,赵承玉转身。

正文 第165章反目

    屋中传来李徽婷绝望凄厉的叫喊声,随后太监出门躬身向赵承玉道:“李妃断气了。”

    赵承玉往屋中看了一眼,李徽婷已经被白绫绞死,死不瞑目,那双眼睛犹如铜铃一般憎恨的瞪着她所在的方向。

    赵承玉猜着李徽婷死之前的心情,憎恨,不甘心,绝望。

    可白绫一拉,她有再多的怨恨都成了虚空!

    李徽宗匆忙赶来,只看到了李徽婷死不瞑目的尸体,他一时气急恼怒,抬手就掐住赵承玉的脖子,眼中满是猩红恨意。

    “我杀了你!”

    周围的侍卫和青绣将李徽宗团团围住,青绣急斥道:“李二公子,快放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和腹中孩子有半点损伤,整个李府都会有灭顶之灾!”

    “哼!你怀孕了,所以就要除掉徽婷,给你的孩子让路?北朝被灭了之后,你也曾英姿飒爽的领着万千兵士与南朝仇敌浴血沙场,豪气万千,李家更是对你信任扶持,而你后来又做了什么?贪恋权位,你一有孕,就开始为你的孩子打算,怕徽婷的孩子阻拦了你们母子的路,就迫不及待的除去徽婷!”

    李徽宗声声怒斥,掐着赵承玉的脖子的手又用力了许多。

    “今日,我就杀了你!”

    青绣和侍卫不敢轻举妄动,青绣只警告道:“李二公子,您想想李大公子,李二小姐,他们都会因你而死!”

    “大哥和小妹定也恨不能为徽婷报仇!”李徽宗虽如此道,但他此时已有些清醒,心里有了动摇。

    李徽蓁知李徽婷今日必死,心里虽然对这个姐姐怨恨至极,但还是想来送她一程,以全姐妹情分。谁知,她赶来就看到李徽宗要掐死赵承玉,忙道:“二哥,你干什么!你快放开皇后娘娘!”

    “她处心积虑的害死你姐姐,小妹,你怎能还为她求情!”李徽宗气怒道。

    李徽蓁忙解释道:“一切与皇后娘娘无关,姐姐的确私通外人,生下的孩子也不是皇上的,本就是死罪!”

    李徽宗丝毫不信,只觉得这不过是赵承玉和卫谏合谋陷害李徽婷:“哼,徽婷对皇上深爱不已,怎可能私通外人?这不过是他们编造出来强加在徽婷身上的罪名!”

    李徽蓁看赵承玉脸色苍白,一点儿气都喘不上来了,急了,抢过侍卫手里的刀就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气怒道:“二哥若不放了皇后娘娘,那我就先死在二哥面前。难道在大哥心里,只有李徽婷是兄妹,那我和大哥就不是您的兄妹,亲人?”

    看着亲妹妹这般威胁自己,还有屋子里已经死了的另一个妹妹,李徽宗实处在两难之间,最后他真都没有办法为了给李徽婷报仇,而将大哥和小妹牵扯在其中,只好放开赵承玉。

    赵承玉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大口喘息了好一会儿,苍白的脸色才渐渐有了几分血色。

    青绣和侍卫们一同上去将李徽宗押下,等候赵承玉的发落。

    李徽蓁求助的眼神看向赵承玉:“皇后娘娘……”

    “放了徽宗,让他随徽蓁回去。”赵承玉道。

    “娘娘,那您的安危……”青绣着急道。

    赵承玉严肃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她才放了李徽宗。

    李徽蓁带着李徽宗回了李府后,才严肃认真的问:“二哥,你可知道大哥会在一个月后娶武英姿?”

    那件事,已经在京城里传遍了,李徽宗才回京城,还没听到那些消息。

    见李徽宗沉默不语,李徽蓁冷笑一声:“这还都是我那个好姐姐干的事情!”

    “就在我生辰那日,她给大哥下了药,还派人将皇后娘娘引过去,而后就带着人去抓奸……若非是我及时出现带走了皇后娘娘,又诓了武英姿过去,那推开门看到的便是大哥和皇后娘娘衣衫不整的纠缠在一起!”

    “她为了害皇后娘娘,连大哥都给舍了进去,二哥你将她当做好妹妹,可她可有将大哥当做亲哥哥?只要皇后娘娘和大哥发生那种事情,不但大哥会死,以皇上雷霆之怒,整个李府都免不了灭门之祸,她可有将我们当做过亲人!”

    ……

    李徽宗完全不敢相信这些,他记忆中的大妹并非是这等狠毒无情的人,她柔弱善良,她深爱卫谏,却不得卫谏所爱,处处受人欺负,还曾险些被赵承玉害死。

    “从她鬼迷心窍的爱上了皇上后,她就不再是我以前的那个姐姐了,她心思狠毒,为达目的可以牺牲任何人。为何她对二哥更为亲近些,反而对我和大哥不似往常亲近?无非是二哥手里有兵权,而且还向着她,若是二哥还是以前的纨绔子弟,她又怎么会看重二哥?”

    许多事情,从李徽婷给大哥下药那刻起,李徽蓁便都看明白了,只是没想到当初无话不谈,又处处维护她的好姐姐,却会变成那样的人。

    李徽宗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去了醉仙楼里买醉。

    一月后,李徽敬和武英姿办了婚宴,京城里的权贵全都去祝贺了,卫谏并没有因为李徽婷的事而牵扯李家,更是大度的将李徽婷的那个孩子送回李家抚养。

    李徽敬和武英姿成亲后,李徽宗就借口去了陈国。

    京中这个地方,繁华锦绣,但他不想呆着了,他更喜欢军中的杀伐,直来直去,浴血奋战,没有京都权利争斗的复杂。

    如今这京城,看似平静了,所有大权都掌握在赵承玉和卫谏手里,可赵承玉明白,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切的平静稳定,预示着很快就要发生一场惊天骇地的大事。

    这两日,卫谏一直忙着跟大臣商议事情,陈国那边的消息一道有一道的传过来。

    部署了那么久,谋算了那么久,是时候出击了。

    “我要亲自带兵去攻打陈国,如今陈国正乱,是最好的时机,徽宗已经去了那边,就将赫连南骏留在京中,另外,会带李璨、陵郡王、文郡王和萧将军兵分三路去攻打陈国。大部分兵马都去了陈国,姜地那边还有些兵马驻守以防戎族人趁火打劫。京中留下的兵马就不多了……”

    临行前一夜,卫谏跟赵承玉说着他的部署,也担心赵承玉。

    国内尚有昊王狼子野心,等待时机,赵承玉此时又怀着身孕,他实在是不放心的很。

    可统一天下,是他和赵承玉两人共同的愿望。

    “不必担心我,只是,孩子出生前,你能回来吗?”赵承玉忧心的问道。

正文 第166章女帝

    “放心,此去不会耗费很长时间。”卫谏肯定道。

    天色刚亮,卫谏就带着亲卫兵和十几万的大军离开了京城。他带兵御驾亲征,朝中大事全都交给了赵承玉和北朝旧族及几位朝中重臣打理。

    也由赵承玉上朝倾听百官上谏。

    第一日,歇了朝,赵承玉未让百官上朝,只是将他们的折子留下,然后与几位重臣一同在章德殿看折子批阅,一众人商议好了之后,才由赵承玉的拿出玉玺盖上印章。

    赵承玉下发的并不是圣旨,而是盖有国玺的懿旨,但效力等同于圣旨。

    第二日的时候,赵承玉上了朝,一身华贵的凤袍凤冠,她端坐在龙椅上,对着殿内跪着的百官道:“诸位大人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于是,百官纷纷上奏,对于国内之事,赵承玉处置起来,决断并不输于卫谏,甚至那种气势和果决比卫谏更有帝王之气,处理得更好。毕竟,卫谏才只当了一年的皇帝,而赵承玉则是在暗中操控朝堂有十年之久。

    ……

    章华宫里,赵承玉正躺着小憩,瑾儿过来禀道:“娘娘,秦尚书求见。”

    赵承玉睁开眼睛来,道:“请他进来。”

    秦鹤荣原先是赵承玉提拔到吏部当了侍郎,前不久,秦鹤荣又被提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门口,瑾儿领着穿着一身黑色官服清朗消瘦的秦鹤荣过来,即便是一身严肃的官服,秦鹤荣穿着,还是有些书生气。

    “臣见过皇后娘娘。”秦鹤荣跪下行礼道。

    赵承玉道:“起来说话吧,有何事你要来章华宫求见本宫?”

    秦鹤荣脸色凝重,道:“皇后娘娘对臣有知遇之恩,臣想提点皇后娘娘几句,娘娘上朝这几日,可都做过些什么?提拔的都是些什么人?又斩了哪些人?”

    “本宫提拔的自然是有用之人,对江山社稷有贡献之人。斩的是南朝蛀虫。”赵承玉大气凛然道,没有半点心虚。她做事清明,在大事上,断不会有半点徇私。

    秦鹤荣却道:“娘娘提拔的人,都是北朝旧族的人,而您斩的人,都是南朝以前的官员。”

    此话一语惊醒赵承玉,她未曾去料及过此,可秦鹤荣这一说,她才发觉被提拔的人都是北朝旧族的人,而被斩的人则都是南朝原先的官员。

    她并无任何用意,也不曾是用人唯亲,排除异己。

    “从皇后娘娘上朝一手掌管朝政以来,朝堂上便就成了北朝旧族的朝堂,其他大臣若有一句对北朝旧族不满的话,北朝旧族的官员便会联名上折子弹劾,而皇后娘娘您,看了折子后,也是站在北朝旧族一边。古来就曾有一位皇后坐拥大权,最后害死皇上丈夫,登上了帝位。皇上不再京中,皇后娘娘您独揽大权,北朝旧族得重用,这天下和朝堂,很快就会成为北朝旧族的……”

    秦鹤荣这话何其诛心,赵承玉慌乱了一下,忙道:“本宫不曾有过称帝的心思,只因皇上不在,本宫才代理朝政。”

    “娘娘虽没有这样的心思,可满朝文武都觉得娘娘您有这样的心思啊!”秦鹤荣叹道。

    “那你说,本宫该如何办?难道不理朝政?”赵承玉问道,既然秦鹤荣来找她,必定是想到了法子的,不然,他不会轻易进宫。

    “皇上的兄弟当中,唯有景荣王是最为亲厚的,娘娘不如放手让景荣王做主,您就安心养胎。至于上朝,不如由章德殿移到德文殿,由景荣王坐主位,娘娘您得空就去旁听几回。”秦鹤荣道。

    宋蕴点了点头,应下秦鹤荣所说。

    当日下午,她又派人去给赵承桓传了话,让北朝旧族的人收敛些,切莫让别的大臣觉得北朝旧族这个外戚太过强势,威胁到了皇权。

    赵承桓那边得了话,便就去办了。

    流言遇风,只会越吹越散,赵承玉再低调,而朝中大臣仍旧觉得赵承玉必须除掉。至少,她身后那个强大的北朝旧族,也该被拔除掉。

    就在这个时候,姜元昊回京了,倒也没带兵马,不过一到京城,就立即给诸多大臣发了帖子,那些大臣拿到帖子后,大多都去了昊王府。

    与他们而言,姜元昊是皇家血脉,眼下无论如何是该除掉赵承玉和北朝旧族。

    庞遗世看着座无虚席的宴会大殿里,常年寡言冷漠的一张脸,也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王爷此时回京,算得是天时地利人和。京中无兵将,赵承玉失了人心,此时夺权,巩固您在京中的地位乃是最佳时机。”庞遗世给的姜元昊倒酒的时候说道。

    姜元昊同样是满脸纾解的笑意。

    “今日我回京,宴请各位大人,一来是与各位大人叙叙旧,二来,本王听闻朝堂被赵承玉和北朝旧族的人把控,本王心中着急,怕我们南朝江山就这样易主!”姜元昊举杯与众人惋惜说道。

    王太傅站起来道:“皇后虽无过错,但后宫摄政,恐怕将会天下大乱。”

    刘御史道:“北朝旧族有皇后的庇佑,目无法纪,为非作歹,在朝堂上更是嚣张放肆,故扭曲事实……”

    张御史道:“北朝旧族势力日渐巩固,若不除去,空恐会危害到朝堂天下。”

    ……

    众人说了许多之后,最后只总结出一点,皇上不在,他们尚且无法拿打击怎么办,但又岂能看着北朝旧族继续做大。皇后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很横行,无非背后有北朝旧族。

    只要北朝旧族被灭,皇后背后就没有了势力。

    众人商议过后,指定了计划来陷害北朝旧族的人。

    赵承玉看着折子,突然觉得眉头跳了几下,心里不太安生,唤了瑾儿好几声,瑾儿才迟迟过来。她不悦的皱眉问了句:“去何处?怎这时候才来?”

    “奴婢去看了赫连公子。”瑾儿答道。

    “赫连南丞?”赵承玉这才想起这人来,赫连南丞不是出宫了的吗?她问:“他今日进宫了?”

    瑾儿点头:“赫连公子遗留了些东西在宫里,今日特地来宫中取回去的。”

    “叫他过来见我。”宋蕴放下折子和朱笔,按了按眉心。

正文 第167章一场死局

    赵承玉穿着一身夹袄的狐裘凤袍,妆容精致,她站在门口看着满院里被白雪覆盖的景致,清冷无暇,寒意覆面而来,缓解了些她的头疼。

    她十分想静心的看一场雪,欣赏一番宫中的雪景,去看一看梅园里那些凌寒独放的梅花。

    可惜,俗事缠身,不得自在。

    章华宫的门被推开,绰绰约约的看见瑾儿领着赫连南丞往这边走过来,赫连南丞一身锦衣白袍,寒霜覆上他的眉宇,带着微微寒气。

    “见过皇后娘娘。”赫连南丞拱手行礼。

    赵承玉见他这模样仍是有几分虚弱之态,便道:“你这身体还是没有大好。”

    赫连南丞答道:“较之先前已经好了许多,日后加以锻炼,才会慢慢身强体壮,如今与一般正常人是差不多。”

    赵承玉点了头,又问:“瑾儿说你进宫是来收拾东西的,都收拾好了吗?”

    “只是一些小物件,都收拾好了。大哥让我带句话给娘娘,早做防备,一切小心为上。”赫连南丞道。

    赵承玉问:“你可察觉出什么?”

    赫连南丞没说话,只是对赵承玉做出个请她进屋子里去的手势,赵承玉知他有话要说,便抬腿进了屋子里,瑾儿眼观鼻,鼻观口的在一旁守着,莫叫人偷听了。

    “昊王突然回京,必然是有备而来,眼下看起来虽是皇后娘娘掌握了朝中大权,但朝堂之中分化得很明显,一派是忠于娘娘您的北朝旧族,一派是忠于姜氏皇族的老臣,您越是得势,昊王越是能够挑拨得那些老臣对您不满,想将您除去……”说道这儿,赫连南丞顿住,目光严肃认真的问道:“大哥还让我问娘娘一句,可有称帝之心?”

    赵承玉骇然,哑口。

    “我与卫谏夫妻一体,如今都怀了他的孩子,他也的确是治世之才,我何苦要夺什么天下,又将这片江山搅得混乱,,闹得天下不宁。”赵承玉解释道。

    如此,赫连南丞才道:“看来娘娘当真没有称帝之心,也罢!”

    “我早已与你们说过不再争夺天下,何以此时又问我可又称帝之心?”赵承玉不解问道,如今,她被一团迷雾缭绕着,似乎不像是往常那样对权势之事甚为敏感,故而有些事还尚未反应过来。

    赫连南丞也未料到赵承玉竟然这般迟钝,他耐心解释道:“如今皇上不在京中,攻打陈国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昊王此时回京,必定会煽动大臣起事,他们要除皇后娘娘,除北朝旧族。而娘娘您身怀龙嗣,又掌握了国内大权,他们定然不会与您直面对抗,目标自然放在北朝旧族上。”

    “现今的额状况看来,给北朝旧族安上什么罪名最好?”赫连南丞问道。

    赵承玉领悟过来:“自然是谋反。”

    赫连南丞点头:“他们已经开始行动,娘娘若无称帝之心,一旦谋反的罪名被冠在北朝旧族头上,娘娘就是尽全力去保,怕也保不了多少人。而若是主动出击,有称帝之心,京中兵力空虚,大哥带着兵马,加上娘娘手上雍州军,我们尽占优势,那些南朝老臣,若有不服之心,杀几个以儆效尤!”

    称帝,将会是一条平顺康庄之路,而若不称帝,必定会受到损伤。

    “我不想让北朝旧族出事,但也不想称帝,夺了卫谏的江山……”赵承玉叹道。

    如今,真的是陷入了两难之地。

    即便她此时称帝顺利,而接下来,这天下也会纷乱多年……

    这些,她都不愿预见。

    看着外面的皑皑白雪,像是覆盖了宫中所有的肃杀和阴诡,实则杀机迸现,已经快要压不下去了。

    “将咱们的人派去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