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谋]三国缭乱-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语毕,小乔两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用水袖遮掩了一下,笑道:“郡主见笑了。不知郡主今日来,有何事?”

    “呵呵,人间四月芳菲艳,嫂子家这一片桃林不仅引来了蜂蝶,更引来了我这俗客。”子凝浅笑。

    小乔会意地笑了笑,一面做出请的手势,领着子凝进入桃园,一面道:“这一片桃园本是我家乡故园所植,可如今我们全家要常住柴桑,公瑾便令工匠将桃树都移植了过来,我还率他大费周章呢!”

    “公瑾是怕嫂子思念家乡,嫂子好福气,真是羡煞旁人!”子凝笑道。

    周瑜对小乔之情的确是深,如今三十而立却还未纳妾,可谓至情至义。

    “公瑾在园中抚琴,我引你去,切莫扰了他的兴致。”小乔的声音压得很低,步子也格外小心,生怕扰了周遭蔓延的琴音。

    桃园愈走愈深,而琴音也愈来愈清晰。在一株开得最盛的桃树下,只见周瑜发丝微散,穿着随性,手抚秋桐古琴,伴随落红满天,琴音绕空三日不绝。

    静静地与小乔作于一方石榻上,倾听这绝妙之音。

    这一曲,弹得是《广陵散》,传言道《广陵散》原成于战国时期,只因其琴谱复杂难谙,世间能弹此曲者少之又少。而偏偏子凝又精通琴艺,这一曲《广陵散》原本就是三年前孙策寿诞之时子凝助兴而奏,周瑜又有充耳不忘的本领,故会奏此曲。如今,他在这一片桃林之中弹起此曲,看来,他是知道子凝要来拜访,特意在此等候的。

    一曲毕了,余音不尽。

    “啪啪”子凝轻合双掌,含笑起身:“公瑾的琴艺真是了得啊!”

    “琴音即我意,坐。”周瑜将琴放置一旁,示意子凝坐下,“郡主今日前来,真当只为了听我一曲?”

    “呵,”低吟浅笑,“子凝前来的目的,公瑾不是了然于胸了么?”

    “若是同上次一样,为诸葛亮而来,那就不必费口舌了。”提到诸葛亮周瑜的脸色到底有些不同。

    “呵,我缘何一定要为他而来呢?”子凝嘬了一口小乔递过来的茶,道:“今日前来,是想和公瑾上衣明日之战?”

    “战事?”周瑜虽为反问,却没有一丝诧异。

    “没错。”子凝微微颔首,“今日草船借的十万余箭,大助我军军威,可是。。。”

    子凝的话还未说完,周瑜便怒斥道:“只是十万支箭而已!他诸葛村夫也只会于此,谈何助我军威?”

    发丝有些散乱,风乍吹起,黑发纶巾同落红一同飞舞。小乔见周瑜面露愠色,忙起身,递给周瑜一杯茶,并向子凝眨了一下眼睛,蹙眉示意别再说下去了。

    可子凝佯装不见,继续不温不火的道:“公瑾,草船借箭,借的,是人心。”苦口婆心之语,皆从肺腑而出。

    周瑜没有回话,兀自喝茶,脸色依旧不悦。

    “诸葛亮成功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子凝继续道:“可公瑾若想胜过他,也不难。”将最后几个字拖长,略一挑眉。

    周瑜仿佛来了兴趣,放下茶盏,道:“如何?”

    “二位请想,是曹操下令放的箭,他犯了如此大错,若你们是他,会让那些放箭的将士们告之于军么?”

    “当然会严封其口。”小乔道。

    “没错,曹操也这么做了。”子凝美目含笑,神采奕奕:“所以此时曹军许多士兵恐怕都不知晓他们借了那么多箭给我们,若是我们告诉曹军,那结果。。。会如何?”

    周瑜如受到当头棒喝,瞬间醒悟:“定当军心涣散。”

    “公瑾说的没错。”子凝将目光瞥向周瑜,道:“至于怎么做才能把消息散布到曹军,我想公瑾心中自有定夺。公瑾,这可是你胜过孔明的大好机会,他草船借箭,而你却借用人心,孰高孰低,青史留名,后世自会认清。”

    一席语毕,一丝无声的微笑绽开在她弧线分明的嘴角,四目交接,此时无声,却胜于千言万语。

    转身离开,嘴角依旧含笑,几步未跨,和预料中一样,周瑜叫住了他:“你想要什么作为回报?”

    含笑侧过脸,停顿片刻,缓缓启唇:“我要你,保陆逊平安。”

    语一出,两人皆惊愕,许久,周瑜浅笑一声,点头应允。

    …………………………

    缓缓走出桃园,思绪复杂万千。周瑜一生最守信诺,他答应的事,绝不会悔口。

    江长又凄起。伯言啊,伯言,“立名长江”都是屁话,我真正要的,是你的平安……

    名利皆遂流水逝,安平才是吾真心。吴郡,陆逊府邸。

    一天周劳,陆逊半靠于木桶之中,沐浴解乏。

    黑眸紧闭,发丝贴于胸前。明日便是大战,今夜定当难眠。自己允诺她的话,定不会食言!

    窗外月朗风清,忽然一阵疾风吹过,警觉的睁开双眼。疾风化作了黑影,陆逊忙起身披上一件锦袍,按剑不动。

    忽然,女子娇丽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陆将军莫紧张。”

    们随声而启,一身大锦绸缎的女子款步上前,体态轻盈,面容瑰丽。这声音,有些熟悉。。。

    “呵呵,是不是觉得我眼熟?”女子肆无忌惮地来到陆逊面前。

    “你到底是谁?”陆逊黑眸阴云兀生。

    女子嘴角勾起一抹醉人之意,许久才开口:“夏侯墨夷!”

    “哼!这又是你的那个面目?”陆逊不屑地睨视。

    “你错了,”夏侯墨夷笑道,“这是我真实的容貌!”

    语毕,“黍”已架于脖颈之上,可夏侯墨夷没有丝毫紧张之色,浅笑道:“是不是因为我打扰了将军沐浴的雅兴,将军不悦了?”眼光自觉落在陆逊锦袍敞开的胸前。

    “顾雍之事尚未解决你到自己送上门来。”陆逊面带愠色。

    夏侯墨夷没有理会陆逊,更不在意脖颈上的“黍”,反倒笑得愈发自然:“将军惷光微露,生得如此好皮囊,真当是令人想入非非。”

    陆逊见夏侯墨夷语气调侃,心中升起一阵怒意:“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莞尔一笑,“把剑放下吧,你不会杀了我的。”

    刀锋一转,一条殷红赫然在目,收回“黍”,取下刀布仔细擦拭剑身,陆逊没有一丝表情。

    夏侯墨夷一惊,用手小心碰上脖颈上的伤口,他,是没有杀自己,可这伤口却深得很,是下了重手。

    “嘶”,脖颈上一阵裂痛,夏侯墨夷又上前了两步,开口:“将军的心可真狠啊,不过。。。这让我更欣赏将军了。”

    语毕,手掌抚上陆逊的锦袍,一阵摩挲。

    陆逊的黑发紧贴在胸前,水珠沿着锦袍一滴滴落下,俊俏的脸庞微微侧过,冷眼看着夏侯墨夷的所作所为。

    手掌由锦袍伸入胸膛,掌心一片赤热,夏侯墨夷双颊微红,脸上露出娇媚的笑容。手掌垂下,往下移动。触及衣带,方欲解开,上方传来陆逊冷淡的声音:“够了没有?”

    夏侯墨夷的手被陆逊紧紧抓住,动弹不得。

    “你今夜到此,到底所谓何事?”抓起夏侯墨夷的手腕,陆逊逼问。

    “明日便是大战,我上次同你提的事,现今你后悔还来得及。”夏侯墨夷脸上之色极为痛苦。

    陆逊回想是当日她劝自己归顺曹操之事,心中冷笑一声,道:“那日我便说过,我这东吴上将军做的很是自在不劳你费心。”

    手腕一用力,将夏侯墨夷的手猛地甩开。

    “周瑜善妒,你又才华横溢,在这江东,恐是无法立足。”夏侯墨夷蹙眉道。

    “我的事,你操何心?”冷言相对,未曾正视。

    “我。。。”夏侯墨夷语塞,垂目。

    “天色不早了,请你离开。”陆逊下了逐客令。

    夏侯墨夷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注视了陆逊良久,才开口:“记住我的脸了么?”

    陆逊没有开口,吝啬的不给一字。

    “除我父亲和哥哥外,你是唯一见过我真面目的人。”夏侯墨夷兀自说着,也不管陆逊已半躺于床上,不理不睬。

    良久,夏侯墨夷转身离开,刚欲跨出门,脚步停下,别过脸,道:“当真不后悔?”

    床榻之上的陆逊侧过身,面朝里墙,不发一语。

    夏侯墨夷轻叹了声,合上门,离开。吴郡,孙府。

    子凝坐定于梳妆台前,心中一片杂陈。明日之战,是生死存亡之战,于国,于家,都不利。14885527

    伸手从发髻上取下一支步摇,刚欲放入木匣中,变瞥见了木匣旁那只暗红色红木首饰盒。接过手中,打开一看,是空的。轻叹一口气,望了一眼窗外的明月,心中不免伤神。原本这红木盒中装的是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支精致的白玉步摇。自从上次去张昭家参加家宴之后,步摇便不翼而飞了。想来自己也真是无用,竟连母亲的遗物也无法保存。

    思忖着,青巧推门而入:“郡主,外边有人让奴婢把这交给你。”

    接过手中一瞧,是一张字条。将字条收于手心,抬起头来问青巧:“来人可说了他是谁?”

    青巧摇了摇头:“没说,不过他倒说只要郡主看了字条便知晓了。”

    “好,你先下去吧。”子凝示意。

    小心展开手中的字条,上面熟悉的字迹赫然在目:明日寅时,备船西郊。

    备船西郊。。。这是自己对孔明的承诺,同样也是自己为他所做的最后一事。

    从梳妆台上拿过烛灯,将字条小心放于灯焰上,火焰映红了纸张,随即化为灰烬。

    孔明,若明日成功,你便可平安脱身,你我从此再无瓜葛。

    子凝轻轻颔目,神色决绝。

    …………………………

    沽名山庄,崎漪亭。

    “少主,明日便是曹孙刘三家大战之际,这是个好机会。”一男子持剑立于张臣身旁,恭敬道。

    “时候未到。”张臣轻吐四字。

    “可是。。。。。。”男子略显心急。

    张臣微微别过脸,目示男子:“亦沐,你总是太心急。”

    亦沐垂首:“哎,少主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个良机吗?”

    张臣绝色的脸上没有一丝波动,道:“的确是良机。”

    “那不赶紧动手?”亦沐微微激动。

    “明日一战,曹操和孙权必当大伤元气,而刘备出力最少,若我们参与,刘备用残余的兵力攻打我们,你说,我们如何脱身?”张臣冷冷道。

    “这。。。。。。属下没想到。”亦沐垂首。

    “不能脱身事小,若暴露了身份,日后举步维艰。”张臣的眸子瞬间变深了。

    “是属下疏忽了。”亦沐双手抱拳。

    “可是如果我们不动而只观战,带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张臣目示亦沐。

    “少主说的是。”亦沐恭敬至极。

    张辰目视远方吴郡,眼底一片深谙。吴郡,兵营。

    清晨之雾尚未散尽,吴军便已排列于长江之前,等待阅兵。

    孙权金盔铁甲站立于阅兵台上,手持宝剑,紫目凝视长江,意气风发。

    子凝也已来到阅兵场,一身轻便的束腰戎装,手持离,立于孙权身旁。

    今日一早,便听军中士兵传言道:从昨夜起,长江之上便漂浮着一大片竹筒,有好奇的士兵捞起来看,发现里面竟有一张纸条,上书“十万利剑本属曹,千亿军心具归吴”将士闻后,立即大呼:“军心归吴,军心归吴。”

    子凝闻罢,浅浅一笑,周瑜他,做到了。

    曹营

    曹操站立于战船甲板之上,面对浩荡江河,一阵怒意。

    手掌猛拍栏杆:“好一个周瑜,竟用此计涣散我军心。”

    “父亲,今日之战我军胜券在握,又何必在意这些竹简呢?”一旁的曹丕看了一眼江中的竹筒,道。

    “周瑜,没想到你也来阴的。”曹操目光可怕。

    曹植不知何时来到甲板上:“父亲,我已令将江中的竹筒全部捞上来,并严封其口,父亲不必忧心。”

    曹操瞥视了一眼曹操,老目含笑,极为满意:“还是我儿考虑周全。”

    曹植谦逊的颔首,一旁的曹丕脸色铁青,却佯装无事。

    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浪涛席卷天际,浪花拍打战舰,皓日映照空万里,金戈缭绕长江边。

    吴郡阅兵台上。

    浪涛翻滚,三军寂静无声。

    “子敬,如今是冬日,哪来的东风,恐怕孔明是谬言了。”周瑜神色有些鄙夷。

    鲁肃直视长江之上的船舰,船舰之上战帆鼓起,船帆却没有丝毫波动。

    鲁肃无奈地摇了摇头,无风帆未动。

    三军寂寞了许久,将士们皆摩拳擦掌,神色兴奋。看来,今晨周瑜果真如愿借到了军心。

    子凝远眺长江,眉心不禁一蹙,想左侧的陆逊道:“如今是四月,虽说已是初春,可天气仍是略寒,这东风该如何来?”若无东风,全军具败。

    陆逊的唇角扬起一个浅浅地弧度,声音清明:“孔明所谓的借东风不过是一个幌子,恐怕是他早已夜观天象,又熟天时之术,早已了然于胸罢了。”

    语毕,子凝会意颔首,目视前方。

    军心既已连城璧,只等东风助吾赢。

    长江之上涛声不绝,忽然,战帆鼓起,一阵疾风从东方而来,风声俱戾,浪涛接天。

    “报”一探子疾步跑上台,单膝下跪,拱手道:“刘备军师诸葛亮已在方才三更时分于借风台上借的东风!”

    “好”孙权执剑起身,紫目炯炯:“真是天助东吴破曹军!传令三军,出兵长江。”

    喝令一出,三军皆举矛而起,战鼓俱擂,震动天地。

    周瑜举起帅旗,号令众将:“甘宁,你带领五千兵马,只打北军旗号,直取乌林地面,此乃曹操屯兵之所,深入军中,举火为号,太史慈,你可领兵三千,直奔黄州地界,断曹操合肥接应之兵!就逼曹兵,放火为号。只看江旗,便是吴侯接应之兵。陆逊,你可持吴侯兵符,直抵蓟、黄地面进兵,吴侯自为后应。”

    “是”众将齐身下跪。

    马蹄扬尘,疾风变色,长歌呼啸,士气昂扬。

    子凝随同陆逊之军直抵蓟、黄地面,此处是曹军长江入口的要塞,在此可截住曹军援兵。

    “伯言,公瑾的烽火还未燃起,我们在此地若骑于马上,马蹄声可能会惊动曹军,不如下马卧林,藏匿于草丛之后。”

    子凝骑在骏马上,对陆逊道。

    陆逊颔首:“有道理。传令全军,弃马卧林,不得出声,违令者军法处置。”

    喝令一声,全军弃马而走,藏匿于草丛之后。

    陆逊和子凝皆单膝跪地,静静观察江面。

    陆逊把声音压得很低,对子凝道:“如若曹军从北边来援,你先率三千将士上前堵截,但是,只许输,不许胜。”

    子凝颔首,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曹军掉以轻心,况且自己又是女流,敌方会轻视,从而诱敌深入。

    “我会在后方阻截。如若曹军来势汹汹,你撤军后只等曹军离开便追上来,助我一臂之力。”

    “明白。”子凝点头,按剑不动。

    忽然地面震动,马蹄声愈来愈近。。。而远处长江之上,一片红光,看来周瑜已经得手。

    火烧赤壁忆周郎,青史留名照长江。

    长江之上,火光接天,兵刃既接,厮杀一片。

    子凝与陆逊略一对视,轻点头,得到陆逊的许可后,将剑一挥,对丛林中各将士喝令道:“众将听令,上马。”

    瞬间,盔甲碰撞,万马齐鸣。

    三千铁骑直抵蓟地。

    忽然,眼前隐约出现了一面面旌旗,上书“夏侯”二字。

    子凝定睛曹军,方知是夏侯惇所率的合肥之兵前来支援曹操。

    夏侯惇的军队还未靠近,子凝移马至军前,道“众将士听令,此次阻截只许败不许胜,待会以鸣金为号,即刻收兵,如有贪战者,立斩无敌。”

    “是”众将士齐声应和。

    马蹄声愈来愈近,忽而,曹军将领夏侯惇已驾马于面前。

    “来者何人?竟挡我夏侯惇之路?”夏侯谆大声叫道,手举大刀。

    子凝无畏一笑,道:“孙权之妹,孙子殷在此,夏侯将军别来无恙!”

    “原来是你。”夏侯惇透过飞扬的尘土才认出了子凝:“两年前你手刃我儿,此仇,我今日要为我儿报仇。”

    “哼!那就要看将军的本事了!”子凝一笑,手腕一转。

    宝剑出鞘。如鱼得水,兵刃相见,电光闪烁。

    夏侯惇直冲而来,子凝轻易躲过,“啪”的一声,大刀与离相互碰撞,发出刺耳的金属鸣裂之声。

    战马飞奔,夏侯惇面露杀气,招招致命。

    曹军此次来势果真凶猛,子凝率领的三千士兵虽训练精良,可也无法挡住这几万援兵。

    夏侯惇宝刀划破长空,凶神恶煞,狰狞的面孔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