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恩_笑佳人-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庭差点笑岔气,要不是妹妹长大了,他真想把妹妹抱起来亲一口。
  “仙鹤楼要出灯谜了,咱们快去看看!”
  不远处有人高声叫道,此言一出,街上慢慢赏灯的百姓突然一窝蜂似的,都朝前方涌了过去。
  顾庭喜欢热闹,张罗要去。
  顾凤瞅瞅表哥,笑道:“你们去吧,我跟表哥先去船上坐着,你们猜完快点过来。”
  顾庭嫌弃地看了一眼亲姐姐,表哥表哥就知道表哥,也不知羞。
  可顾庭敢管妹妹,却不敢管泼辣的姐姐,乖乖护着妹妹往仙鹤楼的方向去了。
  仙鹤楼是京城最有名的酒楼,那匾额还是隆庆帝题的呢,缘由是当年湘贵妃怀孕时特别厌食,什么美味佳肴、家常小菜她都吃不下去,眼瞅着一天比一天瘦,隆庆帝急坏了,就命人张贴告示,重金悬赏能治好贵妃厌食症的名厨。
  没等其他地方的名厨抵达京城,仙鹤楼的老东家苏老先生先进宫了,第一天苏老先生做了一笼酸菜馅儿的小笼包,已经试过吃酸的湘贵妃光闻味儿并无胃口,但勉强吃了一口后,湘贵妃感动地都哭了,一口气吃完了整整一笼。
  从这顿小笼包开始,湘贵妃孕期的膳食就都交给苏老先生了,待二皇子赵夔出生,苏老先生可以功成身退了,隆庆帝除了赏赐苏家黄金白银,还赐了苏家一块儿帝王亲手题写的牌匾,仙鹤楼一举名扬天下。
  苏家财大气粗,今日的灯谜也别出心裁,彩头全是美食。
  仙鹤楼有三层楼,一层的廊檐上挂了十八盏花灯,分别对应一楼里面的十八桌两菜一汤的宴席,待十八位胜利者聚齐了,大家就一起进楼开吃,可带家眷。二楼的廊檐上挂了六盏花灯,每盏花灯对应的是八菜两汤的宴席。三楼只有一盏灯,猜出灯谜的,即可与亲友去顶楼吃一顿十八道招牌菜的豪席!
  “咱们就猜最后一盏!”顾庭搓搓手,双眼发亮地盯着顶层那盏花灯。
  顾鸾小声道:“咱们不是吃过饭了吗?”十八道菜,抢到灯谜却吃不完,多浪费。
  顾庭笑妹妹:“你怎么这么笨,几道菜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要夺头筹。”
  顾鸾扬起脖子,望着高处那盏孤零零的灯,很怀疑哥哥有没有夺头筹的本事。
  酒楼伙计开始摘下一楼的花灯,念灯谜了。
  百姓们兴高采烈,争先竞猜,一楼的灯谜也比较简单,很快就选出了十八位赢家,这些人携亲带友,高高兴兴地去里面吃席了。仙鹤楼的菜,道道都是美味,价格也比别家贵,哪怕只有两菜一汤,普通百姓平时也都舍不得花钱来吃的。
  二楼的花灯,灯谜在伙计手里,但猜中灯谜的人,必须高举长杆将楼上的花灯摘下来,灯光昏暗,每人有三次摘灯的机会,摘不到,那就重新竞猜。
  这次用了很久,六盏灯才全被取下来。
  终于轮到顶楼的灯谜了。
  伙计朗声道:“最后一个灯谜与刚刚一样,猜中的人必须取下花灯才能入楼吃席,诸位不如先想想如何摘灯再报出谜底,免得自己摘不到灯,白白便宜了别人。”
  顾庭望着顶楼,一手摸着下巴,低声道:“杆子不够长,如果有弓箭……那也不行,上面光线暗,灯绳又细,便是我,也不敢保证能射断绳子。”
  顾鸾见过哥哥的箭法,没有百步穿杨那么厉害,但也达到百发百中了,连哥哥都说难,那些不会功夫的普通百姓,能行吗?
  伙计报灯谜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猜一成语!”
  词面是唐朝杜少陵的诗,这就要求百姓得读过书,看似有难度,但对学过这首诗的人来说,谜底并不难。
  顾家三兄妹就都猜出来了,但,顾谨、顾庭都没把握取下那盏花灯,光猜出来却取不下灯,也有点丢面子。
  顾鸾故意逗哥哥,晃着顾庭的袖子撒娇:“哥哥快猜啊,我想吃十八道菜的大席。”
  顾庭咬牙,刚想为了妹妹试试,人群里突然有人报出了谜底:“风调雨顺!”
  顾庭望过去,居然认出来了,说话的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世家子弟,叫邓荣,顾庭平时很看不起。
  顾庭不信邓荣有摘灯的本事,双手抱胸等着看热闹。
  邓荣是没有本事,但他带了护卫,让护卫去摘灯。仙鹤楼提前预备了弓箭,邓荣的侍卫仰头拉弓,后面的百姓们哗啦往后退,唯恐他的箭掉下来伤到自己。
  邓荣的护卫连续发了三箭,当当当都射在了酒楼的木板上。
  顾庭幸灾乐祸地笑。
  邓荣本来就挺没面子的,看到顾庭,邓荣恼羞成怒,反问道:“世子爷别光笑我,你有本事摘下那灯吗?”
  顾庭大方道:“我现在还没那本事,但我有自知之明,不像邓公子,勇气可嘉。”
  邓荣涨红了脸,说什么勇气可嘉,还不是笑他不自量力?
  说不过顾庭,也不敢硬怼,邓荣怒气冲冲地走了。
  “哥哥,咱们也走吧。”既然无法摘灯,顾鸾就想去河边与姐姐汇合,说完,她回头看向来路,没想到这一转身,顾鸾竟看到一个她巴不得再也不见的人!
  顾鸾瞪大了眼睛。
  赵夔在那双明亮的杏眼里,看到了绚烂的灯光,也看到了自己。
  快两年没见了吧?
  赵夔默默地打量眼前男装的小姑娘,她个子高了,身段被厚厚的斗篷遮掩,看不出变化,杏眼还是那双杏眼,脸蛋还是花瓣般的脸蛋,明明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可十二岁的顾鸾,眉眼里多了几分少女才有的风韵。
  就像一朵青涩的小小花骨朵,在他不在的时候,花骨朵悄悄长大了,含苞欲放。
  “二,二表哥。”
  男人不加掩饰的注视叫她害怕,顾鸾及时低头,紧张地唤道。
  赵夔淡淡地嗯了声。
  “王爷,您怎么来了?”顾庭悄声道,眼里带着兴奋。这几年,赵夔先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进了锦衣卫后,赵夔还替朝廷办了几件大案,虽然赵夔残忍的凌厉手段吓坏了一批人,但也有人敬佩他的本事,其中就包括顾庭。
  赵夔道:“随便走走,怎么,你们想去顶楼?”
  顾鸾刚要摇头,顾庭激动问:“王爷有办法摘下那灯?”
  赵夔面无表情地颔首。
  顾庭立即请他上前,他很想知道这位王爷表哥是怎么摘灯的。
  顾鸾不想好奇,又忍不住偷偷地看了过去。
  赵夔没用仙鹤楼准备的弓箭,右手一转,袖口中便掉出一把只有顾鸾手掌长短的匕首,没等顾鸾看清男人接下来的动作,赵夔手往上一甩,他的匕首就直奔顶楼飞了出去,锋利的刀剑割断花灯悬绳,再“当”的一声扎进了上面的木板。
  花灯下落,赵夔没动,顾庭一跃而起,准确地抓住了坠落的花灯。
  “好功夫!”围观的百姓纷纷拍手喝彩。
  赵夔对顾庭道:“走吧。”
  言罢,他第一个跨进了仙鹤楼。
  顾庭想也不想地,就拉着妹妹跟了上去,顺便叫上兄长顾谨。
第35章 
  十八道菜呢; 人少吃不完,顾庭派人去河边把陆季安、顾凤叫来了。
  胡桃木的圆形饭桌旁; 一共摆了六把椅子。
  赵夔为尊,一人坐了主位那侧,然后顾庭坐在他左下首,顾谨、陆季安坐在他右下首; 顾鸾姐妹坐在了对面。
  顾庭骨子里继承了父亲顾崇严的豪爽,刚刚才上楼他就去外面将赵夔的匕首取下来了,还连续夸了匕首好几句。赵夔见他喜欢; 直接将匕首赠给了他,对习武之人来说,得到一把好兵器就相当于女子得了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 顾庭捧着那匕首,越发把赵夔当自己人看了,交谈间少了几分拘束。
  顾鸾觉得哥哥真没出息,一把匕首而已; 自家又不是没有; 至于跟拣到宝贝似的吗?
  顾鸾看向姐姐,却发现姐姐正笑着听哥哥与赵夔说话; 对赵夔也没有惧怕之心。
  顾鸾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赵夔心不在焉地回着顾庭; 目光几次从对面男装的小姑娘脸上扫过,看见她一会儿歪头看哥哥; 一会儿歪头看姐姐; 似乎在不满意什么; 樱红的嘴唇微微嘟了起来。她斜后侧的架子上,放着她提上来的老虎花灯。
  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姑娘?
  赵夔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对这个小表妹另眼相看了。
  酒楼伙计开始上菜了,先是四道凉菜,分别是:泡椒凤爪、酸黄瓜凉粉、酱驴肉、拌豆腐。
  顾庭逗顾凤,笑道:“凤爪放姐姐那边,她最爱吃凤爪了。”
  说“凤”的时候,顾庭故意咬得很重。
  顾凤瞪他:“王爷面前,你少嬉皮笑脸。”
  赵夔笑了笑:“无碍。”说完,他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片驴肉。
  仙鹤楼就是仙鹤楼,这些常见的菜式也做的色香味俱全,顾鸾闻着菜香,还真有点饿了,挑了一根凉粉。
  剩下的十四道菜,顾鸾大多都只是看看,偶尔尝尝,就这样,她也吃撑了。
  吃吃喝喝,晚餐结束,也到了打道回府的时候。
  下楼的时候,顾鸾提着她的老虎灯,故意落在后面,跟姐姐一块儿走。
  “王爷慢走。”到了楼下,顾庭朝赵夔拱手道别。
  赵夔看了眼顾鸾,点点头,转身离去。
  顾鸾松了口气。
  。
  正月过后,承恩侯府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顾谨的婚事,皇宫里头,隆庆帝再次将他心爱的二皇子叫了过来。
  赵夔刚审完一个犯人,虽然换了外袍,但隆庆帝还是闻到了淡淡的血腥气。
  他心情沉重地看着眼前的儿子,二十岁的赵夔,身姿挺拔,眉眼凌厉,就像一把锋芒毕露的寒剑。
  隆庆帝觉得,儿子需要一个女人软软他的心。
  “你大哥都抱儿子了,你是不是也该娶妻了?”隆庆帝叹着道。
  去年十月,太子妃曹玉燕终于顺利生下了皇长孙,隆庆帝很高兴,也希望他的二皇子尽快成家立业。
  赵夔从十六岁起就被隆庆帝年年催婚,以前他不需要任何女人,但现在,赵夔想娶了。
  “父皇觉得阿鸾如何?”左右他的婚事都绕不过父皇,赵夔就有话直说了。顾鸾十岁的时候,太子阴阳怪气地调侃他可以娶顾鸾为王妃,赵夔没放在心上,现在顾鸾十二岁了,豆蔻年华,赵夔一眼便确定了自己的王妃人选。
  如果他会娶一个女人,那女人一定是顾鸾,长大后的顾鸾。
  对于儿子的人选,隆庆帝并不是很意外,早在发现儿子喜欢亲近顾鸾那丫头时,隆庆帝就有了这个念头。但,别人家的姑娘他可以直接赐婚,承恩侯府的表侄女,隆庆帝得考虑萧老太君、顾崇严的意思。
  而目前,隆庆帝不认为萧老太君会看上凶名在外的二儿子。
  “你觉得,阿鸾敢嫁给你吗?老太君敢把她最宠爱的小曾孙女嫁给你吗?”隆庆帝毫不留情地道。
  赵夔沉默半晌,方道:“我会对阿鸾好。”
  隆庆帝冷笑:“谁信?”
  赵夔无言以对。
  隆庆帝终于找到机会训儿子了,恨铁不成钢地道:“你小时候朕就教你与人为善,你非要处处行凶,现在好了,百姓都说你是凶王,宫里才传出朕要为你选妃的流言,官员百姓们就吓得纷纷嫁女儿,唯恐女儿进了宁王府遭殃,你说说,你想娶阿鸾,朕能怎么办?”
  赵夔看眼老头子,道:“儿臣自己想办法,不劳父皇操心。”
  隆庆帝眼睛一瞪:“你什么意思,就靠你,除非你去侯府抢人!”
  赵夔不说话了。
  隆庆帝摆完父皇的威风,这才开始替儿子出主意:“阿鸾还小,你也不是没有机会,这样,你先离开锦衣卫,父皇会安排你做一些抚民的差事,你好好干,把名声养起来,有空再多去老太君面前孝敬孝敬,讨个好人缘。”
  隆庆帝想利用这桩婚事,扭转儿子残暴的脾气,哪怕只是表面上改了,对儿子也大有裨益。
  赵夔不想要什么美名,但,那丫头确实怕他凶。
  赵夔决定听老头子一次,至少娶到顾鸾之前,他要暂时收敛锋芒。
  “儿臣全听父皇安排。”
  隆庆帝满意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凶儿子想娶媳妇,也得改改脾气。
  “侯府这个月办喜事,那日你替父皇去喝杯喜酒吧。”隆庆帝意味深长地道。
  赵夔明白。
  。
  二月底,天气转暖,承恩侯府一片喜气洋洋。
  大婚前一日,姑太太顾兰芝带着她与贺山生的一双儿女回娘家住了,牧哥儿与庄哥儿一样,都六岁了,蓉姐儿刚三岁,正是奶娃娃最可爱的时候,萧老太君手指向哪个表姐,蓉姐儿就甜甜地学舌。
  当然,蓉姐儿最喜欢的还是亲哥哥陆季安,一来就让哥哥抱。
  等孩子们都去花园里玩了,萧老太君单独与顾兰芝说悄悄话。
  “季安十七了,他的婚事,你考虑过没有?”萧老太君低声问。
  顾兰芝当然考虑过,她就是没有底气,看眼一向很疼她的祖母,顾兰芝低头道:“我,我看阿凤跟季安挺合适的,这俩孩子从小青梅竹马,就怕大哥大嫂舍不得让阿凤嫁进陆家。”
  儿子是要继承永安伯府的爵位的,那是儿子应得的,顾兰芝从未想过要放弃,只是儿子要成婚,就必须回陆家去住,陆家有个臭脾气的陆老太太,还有夏氏与她生的三个孩子,这样的烂摊子,别说兄嫂顾忌,顾兰芝也觉得太委屈侄女了。
  萧老太君道:“这事我不搀和,我只是提醒你一声,真想成全两个孩子,你当娘的就趁早跟你兄嫂提,阿凤都十四了,前来提亲的人越来越多,你别叫两个孩子干着急,万一做出什么,你担当得起?”
  侯府里出什么事,萧老太君都知道,陆季安、顾凤都是她的手心肉,萧老太君愿意成全,但,这事归根结底还要看孙子、孙媳妇的意思,她做不了主。
  “孙女懂了,怪我不懂事,一把年纪还叫祖母替我操心。”顾兰芝愧疚地认错。
  萧老太君摆摆手,一家人,有什么好客气的。
  翌日,侯府张灯结彩,做好了宾客满门的准备。
  时间尚早,顾鸾几个小姐妹陪在萧老太君身边,哄老人家高兴。
  小丫鬟突然行色匆匆地来通传,说宁王殿下奉旨来府上道喜,已经快到万春堂院门口了。
  萧老太君不着痕迹地看眼顾鸾,然后才领着孩子们去迎接。
  继上元节那晚的偶遇后,顾鸾今年第一次,在白日见到了赵夔。他穿了一条绛红色的亲王蟒袍,头戴玉冠腰系革带,春光融融,照得他那张素来冷厉的脸,居然也没有那么阴沉可怖了,反而令人注意到,宁王殿下,姿容俊美过人。
  “表弟大婚,父皇命我来道喜,并向曾外祖母请安。”走到萧老太君面前,赵夔弯腰行晚辈礼。
  萧老太君笑着扶起他:“王爷亲临,是侯府的荣幸,快快请起。”
  说完,萧老太君请赵夔去厅堂坐,转身之际,萧老太君吩咐顾芸道:“我陪王爷说话,你带妹妹们去前院吧,帮长辈们招待各府的小姐们。”
  顾芸哎了声,叫上顾凤、顾鸾、顾萝三姐妹,以及表妹蓉姐儿,蝴蝶似的一起飞走了。
  赵夔望着顾鸾娇小的背影,再用余光扫眼萧老太君,真正明白了父皇的担忧,这位曾外祖母,还真是在防着他啊。
  换个人,赵夔定要愤怒,他堂堂亲王,岂有被人嫌弃之理?可那人是萧老太君,赵夔只能服软。
  “王爷最近在忙什么?”招待客人不能光喝茶,萧老太君试着闲聊道。
  赵夔道:“父皇调我去了工部,命我下个月动身去巡视黄河,最近我都在研习黄河水患的卷宗。”
  萧老太君吃了一惊,她才听说赵夔调离锦衣卫的事。
  提到黄河水患,萧老太君神色凝重起来,感慨道:“老身七岁记事,活到如今,几乎每隔四五年就会听闻黄河决堤,最严重的一次,徐州城险些被淹,河南一带数万人流离失落。天灾难防,官府也难根除祸患,只能尽力防范罢了。”
  赵夔抬头,眺望远方道:“曾外祖母放心,我年少时犯过不少糊涂,但黄河水患关系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既然父皇将此大任交付给我,我定当竭力而为。”
  年轻的王爷声音坚定,萧老太君意外地看过去,竟在那位以心狠手辣扬名天下的宁王脸上,看到了属于忠臣良将的凛然正气。
  萧老太君愣了愣,这真的是宁王吗?
  感受到萧老太君的注视,赵夔转过头来,诚心求教:“曾外祖母,卷宗描述过于笼统,关于黄河水患,您可否多说一些?或许我能从中吸取一些前人经验。”
  萧老太君见他目光认真,是真的想听,便挑了几次水患叙说起来。
  萧老太君招待宁王殿下,赴宴的女客们不敢过来打扰,一老一小谈得也很忘我,直到新妇进门了,一对儿新人要拜萧老太君,俞氏才不得不亲自来请。
  长谈被打断,萧老太君竟觉得有点意犹未尽。
第36章 
  承恩侯府的大公子顾谨顺顺利利地娶了媳妇。
  夜幕降临; 宾客散去,身穿新郎喜袍的顾谨在顾庭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