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好雨知时节-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存安媳妇,你这是干什么?”杨氏见胡氏拿了一个东西,问道。
  “三婶,这是从涂大嫂家里借来的锄头,我想着把这片儿都给开了,涂大嫂说能种些菠菜,冬天的时候,好歹也是个吃食。”
  种蒜苗是来不及了。只能撒菠菜种子。
  杨氏心里暗叹,这个侄儿媳妇果然是一把好手,人家这么快就适应这边的日子了,从来没有觉得以前是当家奶奶,现在干这个活儿失了脸面。
  也是啊,本来就是被流放的,这脸面早就没有了。还端着只能饿死。
  朱氏听了说道:“三嫂子,您也给我留些种子,我也种一些。”她可是有婆婆的人,更应该做的好。说起来以前是闺秀,只是形势比人强,好在不是那种侯门千金,脸皮厚一些也就过去了。
  “行啊,雨姐儿,你歇会儿,别那么急。”李思雨已经去端水去了不然这硬成这样的土,怎么能挖的开?
  “娘,我挺好,听人说,多劳作劳作,对身体好着呢,我这多动动,也少生病。“李思雨笑着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人品爆发,要加更啦,鲜花给俺扔过来!


☆、需要转变那

  她说的是心里话,可不想再生病了,不仅自己遭罪,还拖累全家,上次生病,可不就是那样?
  闺阁中的小姐,本来活动就少,更容易生病,她想着多锻炼锻炼,提高免疫力。
  别的帮不上忙,但是不能拖后腿。
  这边砌炕动作很快,过了几天,包括朱氏那边的炕已经砌完了。
  朱氏有些奇怪的跟胡氏说道:“那两家一直没有过来,我真是有些奇怪。”来吧,肯定也烦,但是这个才正常,不来反而是不正常了,就怕到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事儿要求着他们。
  李存海一家子呢,人是最多的,他也觉得自己是侯府嫡支,比他们另外三家都强,而李存严的老婆赵氏就是个惹事儿精,最开始的时候怎么着也得过来叨扰叨扰吧,但是没有。
  “三嫂,你说我是不是不正常啊,这不来找我们,我们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我觉得心里不安呢?”
  胡氏听了笑道:“还不是被他们给弄怕了,现在咱们都一样,谁怕谁?既然不来找咱们,那肯定是过的好呗。既然过的好,咱们就更省事儿,反正我是已经拿好主意了,都这个境地了,谁也不要靠谁,我还说要不是他们侯府,我现在正在京里过自己的日子呢,这找谁算账去?慧姐儿她娘那个德行,我是看不惯的,不来找我,我巴不得!”管她是什么原因!
  如今晚上也能睡上炕了,虽然很硬,可总比老是在别人家借宿要强。厨房现在已经天天能做饭了,他们一家四口过的好着呢,除了孩子爹每天要去操练以外,真的是很不错了,吃食上是艰苦了一些,但是总比那些还乞讨的人强。
  朱氏还有个想法,就是相让敏哥儿能读读书,都七岁的孩子呢,以前也启蒙过,可是祸事一下子来了,什么都没有了。
  只是军户中很少有专门教孩子读书的,这读书所用的笔墨纸砚那叫一个贵,一家子连衣食都有些困难的,谁还有多余的钱去读书认字去?
  现在孩子也就是他们夫妻两个教着在地上画,总算是能记住字,只是一个人的字迹好坏,也能显示一个人的品行,这不练字也写不好啊。
  “雨姐儿呢?”朱氏问道。
  胡氏笑道:“这孩子要跟着涂大嫂学炒菜,说是要帮着我,让我也有空也多歇歇。”
  朱氏道:“三嫂真是福气,可惜我没有个闺女。”她就敏哥儿一个独苗。
  胡氏听了笑道:“你们家还有个老太太,也比我们要强啊,这老人家见识比我们多,能少走弯路。”
  一会儿货郎过来了,胡氏和朱氏都买了些针线,又拿了一些绣活儿,等下次的时候,就可以交给货郎换钱了。
  李思雨觉得,不管到什么时候,这做人就是要勤快,才能不被人嫌弃,所以到了涂大嫂这边,就找着活儿干。涂大嫂本来没有女儿,见到姑娘家,就喜欢,这个李家的姑娘做事儿还利索,一点儿也不摆架子,那就更是喜欢了,不过这李家的姑娘以前不是千金大小姐吗,为什么都问些这些问题,比如怎么种菜,还有怎么炒菜,怎么生火,还喜欢打听这边的风土人情,涂大嫂虽然有些奇怪,不过有问必答,不知道的,也会问别人,然后下次告诉这李家的闺女。
  好歹她是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基本上都是清楚的,李思雨这段时间也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涂大嫂这个人实诚,炒菜的时候也会让李思雨跟着炒几回,也不怕她把菜给炒坏了,好在这姑娘除了前面几次有些不靠谱外,以后都慢慢的正常起来,火候也掌握的不错。
  这姑娘家呢,能进得了厨房,就很不错了。而且这姑娘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不觉得厨房里脏。
  要不是这姑娘年纪小了些,真的想说给自己的儿子呢。
  她两个儿子一个二十来岁,一个十八岁了,正是要说亲的时候,当然也是要在军户里面说。
  要说这西北这一代,男子一般二十来岁成亲的也不少,女子十七八岁嫁人是多数。
  毕竟这边的姑娘家都很能干,娘家的人都想多留几年,好帮帮娘家照顾弟妹。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
  李思雨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还很是庆幸呢,她可不想十四五岁就嫁人,那得多难受啊,本身还是个小屁孩,就要成为别人的妻子,然后生孩子,那不是要命吗?
  还好这里晚了几年,她也没敢问胡氏京城那边是不是也是这样,毕竟这话题对她现在的身份来说,是不能问的。问了就属于没羞没臊。
  西北这边民风要开放许多,集市上姑娘妇人都可以出来,人家可不是要带着帷帽之类的,都是大大方方的。
  而且这边的女子普遍偏黑,不知道是不是西北风吹的。干活的女子一般都是穿裤子,因为裙子穿了,这干活儿就不利索。
  他们这一带的女人,都是男人在兵营里,所以白天女子在家的居多,也有那没有成为军户的男人在家,但是那只是少数,这边很多人就是只有一个顶替的名额,但是没有别的生计,也会想着法儿的成为军户,毕竟那样每个月都会有钱和粮拿回来。
  这样看起来,成为军户也是好事儿?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毕竟军户在外人看来,就是地位低下的,旁人都不和军户通婚呢。
  而且还要交开垦的田的粮食,这也是个大头,最要命的是,一旦有了战争,军户必须要上战场,那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儿了,相比较这一丁点的好处,命可是最重要的。
  附近的农户嫁闺女都不嫁给军户,不然以后一辈子子子孙孙都是卖命的。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所以准备柴火那是要紧的,李思雨看他们大部分都是上山砍柴,对他们这个家来说,根本就不行。
  李存安虽然已经在兵营里练过,可是那才几天?一点儿也不管用,他还自己笑话自己,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虽然他并不是科举出身。只是当老爷也当了这么多年了。
  最开始他和李存旭也是不服气,跟着别人上山砍柴,结果呢,一天下来,能有一捆柴,还把肩膀磨得是都出血了。
  胡氏心疼的说道:“今年就算了,这样也不是办法,先买了再说。明年我也去看看,我就不信了,我还弄不了了!”
  “夫人那,这还真不是赌气就能成的,看着是用斧头砍,可是咱们就是不如别人,笑话咱,咱也不会说不好意思,我告诉夫人,就是这一捆柴,也是涂家大哥看我实在是太少了,匀了一些给为夫,不然更丢人。”
  “那就先买,我已经问了价格了,这附近农户卖这个柴火很便宜,二十文钱就是一车,还给劈的好好的,咱们来的时候不对,就是现赶着去坎,也不够用。”胡氏说道。
  “二十文钱也不是小数目那。”李存安叹道,他一个月也才拿那么一点儿钱,养活一家子都不够。
  “没事儿,我这绣活儿也快好了,卖了就是钱,够咱们买柴用的。”胡氏决定还是买了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君,需要被人表扬啊。
  明天我可能要去外地,不过不会断更。先放存稿君那里了,让他帮帮忙!
  继续求鲜花和收藏
  


☆、张小兰

  “李思雨,跟我去割茅草去不?”也是附近军户的女儿,名字叫做张小兰,和李思雨已经熟悉了,干活儿什么的,都会带着李思雨。
  “你等我会儿,我换身衣服。”自家带的衣服,还有姑母给的衣服,虽然和以前比,是不怎么好,但是也比这边的人穿的好,为了节省,他们家专门扯了粗布做了衣服,就是劳作的时候穿。
  这边引火的东西就是那茅草,西北这地儿别的没有,茅草丛多的是,入了冬,都变枯了,正好给大家引火之用,比上山弄枯松针要好弄的多了。
  其实还有枯草也可以用,但是那样也没有割这茅草这样又长又多的省事儿。
  换了衣服,李思雨带着镰刀出去,跟胡氏说道:“娘,我出去割茅草了!”
  胡氏道:“小心着点,别贪多。”
  “知道了,多了我也背不动啊。”
  最开始胡氏还反对自己的女儿做这些活计,不过李思雨和她好好的谈了谈,毕竟现在她不是千金大小姐了,说不定一辈子都是这个境况,要是还想着自己是不动手脚的,那吃亏一辈子的也是她自己个儿,尽快的适应这里才是最正确的法子。
  胡氏虽然心疼,但是也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不过看着女儿的手都有了细细的茧子了,也是心疼的不行,晚上和丈夫说的时候,两个人都沉默了半宿。这都是他们大人的错,让孩子快速的长大。如果一开始都是这种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失落的,可是以前都是锦衣玉食的,突然落差这么大,“唉,雨姐儿懂事,我们该欣慰才是。咱们两个人在努力努力,我那边的百户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个认字的人,我想着能不能把这事儿给拿下来,以后也能多些空闲在家里。”
  “真的?”胡氏问道,要真是这样,那孩子爹也能少吃些苦头,而且还和百户长搭上了关系。
  “跟我关系好的一个人说的,我请他吃了酒,用了一些钱。”李存安有些不好意思,本身不赚钱,还花钱。
  胡氏忙道:“这些钱都是应该花的,你这也是为了我们一家子的前程,实在是太该花了,我想着打听打听那百户长老婆的情况,投其所好,毕竟这当人家妻子的也能吹吹枕边风。”
  这些都是熟门熟路的,以前在京里的时候,胡氏也和丈夫的上司的夫人打过交代,她人又不迂,和人家相处的也挺好,所以丈夫做官的时候,也轻松。
  胡氏又担心,这个好事儿,别人也肯定眼红,不受远的,就是那李存海,难道不想要这个差事?
  以前是知州,可是现在屁都不是,这能和百户搭上关系的,他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就怕那边用美人计!”胡氏说道。
  男人那,很多就好那一口,这周氏反正用了李存海的侍妾是一举两得,只要能把日子过的好,不用白不用。
  怎么就和这李存海分到一起来了呢,还是一个百户里面的,太要命了。
  “放心,为夫以及各打听了,我们这百户长是个怕老婆的,他不敢送。”李存安说道。
  “这可不一定,越是怕老婆的,越是背地里喜欢搞鬼,明的不行,暗地里送,只要成了,不愁不用那李存海,人家可是奸诈的很。况且,他是知州,人家一听名气要比你好,我得想想法子。”
  “这有什么?再是知州,也是过去的事儿了,还有一点儿你没有注意,他是侯府嫡支,侯府犯的是什么罪?我们呢,只是旁支手牵连,你说懂点道理的人,都不敢用他,所以咱们是五五分。”
  夫妻二人商量了半晚上,有了头绪。
  而李思雨要去割茅草,贤哥儿也非要去帮忙,胡氏说道:“雨姐儿把你弟弟也带上,男孩子不干活儿以后可怎么办?”脱离军户遥遥无期,以后说不定贤哥儿也是要这样,还不如现在就开始适应,不忍心也要让孩子们去闯啊。
  张晓兰觉得这新来的几家,人都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让人喜欢亲近,在李思雨给了她一把糖后,她是和李思雨交上伙伴了,去干活还是玩耍都要叫她一声。
  “你咋把你弟带上了呢?他能干啥啊。”张小兰见李思雨还带着一个尾巴,就说道。
  李思贤把嘴巴撅着,李思雨说道:“我这不是没那么大的劲儿吗?让我弟跟着,我好歹也能省下力气。”幸亏她不是原装的李思雨,没有千金大小姐不能干粗活的思想,不然还真是要命呢。
  “别看我小弟小,他力气也好着呢,是吧,小弟?”
  贤哥儿很坚定的点点头,张小兰说道:“好吧,跟着就跟着,你要是弄不懂,我也能帮你啊,我力气也大。”
  “你帮了我,你自己就要拿回家的少了,那样多不好?”李思雨笑道,这小兰小朋友真的是个好朋友啊,为人实诚。热情。
  张小兰带着李思雨姐弟两个,走了有一段路,就到了割茅草的地方,真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茅草已经变成了白色的一片,张小兰说的那茅芽变老,成了和柳絮一个颜色,所以看起来雪白一片。
  “等到开春的时候,我再带你过来,吃这嫩毛芽,又甜又有滋味。你们要是早来,这茅草杆还能吃呢,可甜呢,比苞谷杆还要甜。”张小兰嘴巴舔了舔。
  孩子们零嘴没有多少,可不就是在外面找些野果子等物吃?
  “那咱们开始吧。”李思雨说着就弯腰来割茅草了。
  张小兰说道:“你怎么一点儿也不馋啊。”她想着就想吃呢。
  “就是馋也没有吃的机会,干什么要想着让自己难受?你要是想吃,等我把我那针线做好了,卖了钱,给你买点糖吃。”
  “呵呵,李思雨,你真好啊,我娘还让我跟你学针线呢,只是我拿个针都拿不稳,哪儿能学?”
  张小兰的娘是有些喜欢占小便宜,比如想着让张小兰免费跟李思雨学做针线,而且还是悄默声息的,就是这方面的占小便宜,大的方面还不错,李思雨去过他们家,还给李思雨送了半袋子地瓜呢,这东西他们家多的不得了,所以张小兰的娘不心疼。
  张小兰的娘觉得李家的闺女能用这个赚钱,她家闺女学了也能赚钱,但是张小兰这方面不开窍,而且私底下张家娘对张小兰说的话,转眼张小兰就说给李思雨听了。
  “你得这样搓,不然就要散了!”割完了茅草,就要用东西给捆起来,这边都是现成的用枯草搓成草绳来绑的,只是李思雨哪里会,以前小时候看见过老人用稻草来搓绳子,觉得挺简单,可是为什么用枯草她就是不会呢,手还被磨的疼。
  “算了算了,我这个给你吧。”张小兰有些看不下去了,直接把自己搓好给李思雨用。
  李思贤道:“我姐姐是第一次,所以才不好,等以后肯定比你好!”
  小弟,你是好样的,给姐姐撑了面子,只是姐姐不知道能不能让你骄傲啊。
  “哟呵,好吧,咱就等着看了。”张小兰也笑嘻嘻的说道,把李思贤给弄得嘴有撅起来了。
  等李思雨和李思贤拖着一捆茅草回家的时候,正看见周氏带着一个姑娘从远处过来。看见这姐弟两,周氏有些吃惊,“雨姐儿,贤哥儿?”
  作者有话要说:  俺是辛苦勤劳的存稿君,你们得捧一捧俺那,不然俺抽个风,就。。。。。。


☆、先礼后兵

  周氏是绝对没有想到,这两姐弟会穿着这么破破烂烂的还去干这种粗活的,所以见到这两姐弟,很是不可思议。
  李思雨明显的看到周氏旁边的小姑娘一脸看不起的表情。
  你看不起咱,咱还看不起你呢,我这是劳动光荣!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丢脸。
  要说丢脸,大家都是流放犯,早就丢脸光了。
  “二伯母。”两个人叫了人,“我们先把柴火放了。”
  周氏看了一会儿,扭过了头,很有深意的看了那小姑娘一眼,把小姑娘看得有些哆嗦。
  李思雨和李思贤两个人换了衣服,打了水,洗了手脸,等去见胡氏的时候,周氏已经离开了。
  “娘,二伯母过来干什么啊。”李思雨问道。
  “没什么事儿,今天出去累着了吧。”
  李思雨知道胡氏不想把周氏的事儿说给他们听,也就没有再问,“不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劲儿了呢。”
  “女孩子家要那么有劲儿干什么?”胡氏笑道。
  “娘,那我也有劲儿了!”贤哥儿说道。
  “呵呵,是,贤哥儿有劲儿最好。”
  中午李思雨自告奋勇,去厨房做了一顿午饭,无非是炒大白菜,还有一个萝卜丝。吃的是玉米饼子。
  李存安吃了说道:“咱们雨姐儿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爹喜欢吃呢。”
  胡氏笑道:“这是嫌弃我做的不好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