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千金归来-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太妃脸上喜意还未绽开,胡太后又接着道:
  “这样吧 ,你把孩子放在这里,哀家这就让太医过来帮他好好诊治一番……倒是妹妹,瞧你憔悴的,正好今儿个袁家人也都进宫了,不然哀家让人请了袁夫人几位去你宫里陪陪你?”
  言下之意,分明是要把周晗留下来做人质。
  袁太妃抱着周晗就瘫软在了地上,性子再刚强,这会儿也止不住泪落如雨。
  就在胡太后和胡敏蓉都以为袁太妃下一刻就会点头时,袁太妃却是狠狠的抹了把眼泪,俯身抱起周晗,踉踉跄跄着转头往外去了。
  胡太后脸色就有些不好,胡敏蓉毕竟年轻些,直接恨恨道:
  “还真是不识抬举!”
  说完,又觉得有些失口,讪讪的住了嘴,同胡太后道:
  “太后娘娘,袁太妃这般反应,真是和袁家婚事不成,会不会令得袁家……还有安王殿下那里……”
  胡太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胡敏蓉:
  “你之前做的还好,今儿个确实有些急躁了。”
  对于胡敏蓉的担心,却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的意思——
  又不是现在才知道袁家的态度?
  袁家答应了固然是好事一桩,甚至他们啥都不做也足以让皇上头疼不已;可婚事不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说一个小孩子,即便袁太妃不明不白死在宫里,袁家又能如何?左不过是维持现状罢了。
  至于说安王,那就是个窝囊废、没出息的,更是没有担心的必要。
  自己自然不需要因为这件事头疼。
  倒是蓉姐儿,对周珉和袁家的婚事好像有些太上心了吧?
  胡敏蓉被胡太后看得心里一紧,好在她也是个机灵的,虽是深恨袁太妃不识时务,却也不敢再提这事。
  “时辰也差不多了,你去皇后那里吧。”太后掀了掀眼皮,吩咐道,“今儿个可是皇后的好日子,你过去,好好瞧瞧热闹……”
  语气中有不屑,有讽刺,更有胜券在握的自得。
  胡敏蓉应了一声,小步退了出去。
  待得出了慈宁宫,脸上便有了些郁郁之色——
  好容易才说服太后同意帮忙,再不想那袁太妃却是如此冥顽不灵之人。
  身边这会儿跟着的大丫鬟正是剪云。对自家小姐的心事,剪云自然明白,看胡敏蓉眉头紧锁,觑着左右无人,便小声帮着开解:
  “小姐莫要难过,奴婢瞧着太后娘娘总是疼您的,再说这里是皇宫,比不得小姐您时时过来,袁小姐第一次来,说不得就会犯什么错处也不一定……”
  胡敏蓉深深的看了剪云一眼,刚要说话,却隐隐约约听见有哭泣声传来。
  一时觉得有些蹊跷,蹙了下眉头,加快脚步,待得转过一个弯,却是好巧不巧,正看见袁太妃和她怀里的周晗。
  看情形分明是跑的太快了,祖孙俩是离开慈宁宫走到这儿时摔着了,眼下不独周晗,便是袁太妃也处于昏迷状态。
  听见后面的脚步声,袁太妃身边侍候的人忙回过头来,待得看清胡敏蓉,脸上神情同时转为愤愤然。却也不敢得罪胡敏蓉,只得忍气吞声抬起袁太妃,又有人上前抱起周晗。
  一行人急匆匆的回了袁太妃的院子。
  可任凭大家想尽了法子,袁太妃也好,周晗也罢,都没一点儿反应,更甚者派去请太医的人也很快回转,说是根本没找到人……
  瞧着这一老一小的凄惨景象,所有人齐齐看向一个四十多岁的宫女:
  “夕月姑姑,快想法子找人救救太妃娘娘啊……”
  毕竟年纪大了,又是急怒攻心,袁太妃摔得这一跤就有些狠,不及时医治的话,说不得会出大事。
  只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太妃娘娘眼下分明是得罪了太后娘娘,坤宁宫那里又正在准备大典,就是人去了,怕也见不到皇后娘娘的面。
  至于夕月,则是袁太妃身边的老人了,当初在袁家时,便是跟在袁太妃身边侍候,这会儿自然就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太妃娘娘的性命要紧。
  夕月咬牙,招手叫来一个机灵的小宫女:
  “冬儿,你跑一趟坤宁宫,想法子见见聂老夫人,把太妃的情形告诉她……”
  又塞了信物过去:
  “千万机灵些,快去快回。”
  冬儿虽然是去年上才跟在袁太妃身边侍候,却受过夕月大恩,对袁太妃最是忠心耿耿。节前还奉了太妃娘娘的命,去过袁家……
  这会儿听了夕月的话,闻言忙点头,匆匆往外去了。
  坤宁宫内外命妇并一应官眷这会儿刚刚冲杨皇后行过参拜大礼。
  因是按着品级排位,蕴宁的位置较为靠后,耳听得皇后祝祷之声时,隐隐觉得有些耳熟,总感觉这声音好像在哪里听过似的。
  待得随着众人起身,正想觑了时机偷偷瞟一眼皇后的模样,不想衣服却是被人拽了一下。
  蕴宁回头,却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宫女,看了一眼,便觉得有些眼熟,细细想了一下,陡然忆起,这小宫女好像是,太妃娘娘身边侍奉的,冬儿?
  看蕴宁瞧过来,冬儿含泪点了点头,又摊开掌心,露出上面盖着的袁太妃的私人小印。
  联想到之前于氏的话,蕴宁一颗心顿时噗通通跳个不停,难不成,袁太妃那里真的出了事?
  有心想去告诉祖母和母亲,却发现两人都被叫到了皇后那里,明显正在叙话。没有皇后宣召,蕴宁自然不敢造次。
  旁边冬儿却已是乱了阵脚,强忍着眼泪低声哀求道:
  “主子,生命垂危。还请小姐,快想个法子,救人……”
  蕴宁咬了下嘴唇,有了之前于氏的暗示,蕴宁本就想到了这一头,眼下冬儿的模样,无疑证实了之前的猜测。细细回想一番之前长辈的交代,大典既是结束,应该没自己什么事了才对,赐宴的时辰还早着呢,也有其他人站在殿门外叙话……
  打定主意要去太妃那里看看,蕴宁便悄悄退出来,觑着左右无人注意,才轻声道:
  “带我过去。”
  绕过一处莲花池时,蕴宁总觉得有人在瞧着自己似的,猛地回头,却是一个人影也没有。
  “小姐,事情成了。”等两人身影彻底消失,剪云却扶着胡敏蓉笑吟吟的从假山后转了出来,“奴婢这就悄悄让人去告诉世子,等世子带人赶到太妃宫中……又能英雄救美,还能心有灵犀,待得这事儿传出去,世子爷的婚事自然就再无意外……到时候小姐也能如愿以偿……”
  方才可不是小姐暗中帮忙,袁太妃的丫鬟才能在不惊动袁家其他人的基础上找到袁蕴宁。
  “要你饶舌。”胡敏蓉这会儿心情无疑也是极好,又是羞涩,又有些黯然,不觉轻轻叹息一声,也不知自己一片深情,陆郎可能懂。
  剪云是个聪明的,瞧胡敏蓉的神情,便知道自家小姐的心思,抿了嘴笑道:
  “小姐放心吧,无论是容貌,还是才情,或者是家世,小姐哪一点儿不强过袁家女百倍?假以时日,陆公子定能看到小姐的好,和小姐举案齐眉、百年好合……”
  “贫嘴!”被说中了心事,胡敏蓉嗔怪的瞪了剪云一眼,娇羞的神情却无疑承认了剪云的话,刚要转身离开这里,不想妹妹胡敏君的声音忽然在旁边响起:
  “我的姐姐还真是多情啊,一面为了表哥甘愿牺牲自己,一面却又和陆家公子情深相许,姐姐啊,你说,要是太后娘娘和表兄知道所谓的牺牲不过个满足自己私欲的借口,你说他们会如何呢,还会会不会和从前一样把你捧在掌心里宠着呢”
  胡敏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蓦然回身,正瞧见不知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的胡敏君,脸上血色瞬时褪的干干净净。
  

  ☆、181

  胡敏君恨恨的瞪着胡敏蓉; 脸上神情有一丝丝委屈,更多的则是愤恨和得意; 冷冰冰的寒水映衬着; 脸色狰狞而扭曲——
  之前一直跟在母亲于氏身侧,一直到大典结束; 胡敏君才瞧见胡敏蓉。
  一瞧见这个姐姐; 胡敏君就气不打一处来——
  前几日从云阳郡主口中知道玉成周珉和袁蕴宁的婚事应该也有胡敏蓉从中插得一杠子时,胡敏君回去就和胡敏蓉大闹了一场。
  只胡敏蓉却死也不承认自己有帮着周珉娶蕴宁的意思; 只管把一切都推到了太后娘娘身上。
  喊冤叫屈之余,还一再向胡敏君保证; 会慢慢想法子玉成胡敏君和周珉; 并找机会跟太后娘娘进言; 帮着打消太后的念头。
  胡敏君自是不信。可到了这会儿,却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毕竟太后已然首肯的事; 别说胡敏君,就是于氏并胡庆丰; 谁又敢说半个“不”字?
  是以一瞧见胡敏蓉,胡敏君就分了一多半心神在她身上。总觉得这个姐姐不会干什么好事。
  不成想这一看,还真发现了些问题; 那就是一向爱出风头的胡敏蓉,这会儿却是老实的很,只除了一点,那就是; 太关注袁蕴宁了。
  一开始胡敏君还闹不懂,胡敏蓉到底想干什么。看胡敏蓉和剪云离开,立马就跟了出来。
  悄悄跟在后面这么久,再有主仆两人的对话,得出的结论却是把胡敏君给震了个外焦里嫩——
  原来胡敏蓉想尽千方百计的想要撮合袁蕴宁和表哥,哪里是为太后娘娘和表哥着想,分明是她自己相中了陆阁老家的公子。
  即便还没有确切依据,胡敏君这会儿也想了个透彻,怕是人家陆公子相中了袁蕴宁,自己这姐姐就受不了,不能明抢,就从背后出阴招!
  “不爱表哥,还钓着表哥,胡敏蓉,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不要脸的女人!”
  什么为表哥做牺牲,分明是想要嫁给陆瑄,还惦记着表哥将来登上至尊之位后的正妻位子,给自己留个退路!
  即便自认为也不算什么好人,胡敏君依旧觉得胡敏蓉更恶心:
  “我这就去找表哥,告诉他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还有太后娘娘那里……对了,你说要是你的陆公子知道你这么算计他,你说,他还会不会像你想的那样,娶你回去呢……”
  胡敏君越说越快,一想到从小高高在上总是俯视自己的姐姐有朝一日也会从高处坠下,胡敏君就觉得说不出的痛快。
  “妹妹——”胡敏蓉只觉浑身的血都要凝结到一起了。其他人的看轻是小事,唯有太后。
  不管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胡敏蓉确切知道,除了因为她是胡家女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后的看重。就是周珉,愿意时时捧着自己,太后未尝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伴了这么久,胡敏蓉最是清楚太后的性子,似自己这般竟敢揣摩并利用太后的心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本就是太后娘娘的大忌。
  看胡敏蓉害怕,胡敏君更加兴奋:
  “阿姐也会怕吗?阿姐是想说,求我放过你吗?只阿姐想着,我会吗?”
  说完最后一个字,脸上露出一个充满恶意的笑容,转身就要走。
  “妹妹——”胡敏蓉如何肯放她离开,紧跑两步,探手就想去拉胡敏君,却是忘了这里乃是水边,因天气寒冷,又罕有人至,上面覆了层薄冰,脚下就猛地一滑,拽着胡敏君的手往旁边一送,只听得“哎呦”一声,胡敏君竟是一下栽倒了水里,冰冷的水花溅在胡敏蓉的脸上,让胡敏蓉机灵灵打了个寒颤。
  这御湖原是先帝和胡太后情浓时,为胡太后所建,湖名如意,又因为胡太后名字里有一“莲”字,里面本是栽满了荷花的,现下虽已枯萎,却依旧高高低低长在水中,不独水极深,下面更有厚厚的淤泥,胡敏君一掉进去,只觉两条腿就被什么东西给缠住了,再有厚厚的冬衣浸透了冷水,竟是无论如何都挣脱不开,更遑论爬上去,恐惧绝望之中,拼命的冲呆呆站在岸边的胡敏蓉探出手,在水中上下沉浮的眸眼里,满满的也全是哀求。
  胡敏蓉哆嗦了一下,却是不独没上前,反而往后猛地一退,然后迅速转头,避过了胡敏君求救的视线。
  水中的涟漪渐渐变小,冰冷的湖水先是漫过胡敏君的脖子,然后是下颌,额头,直到最后,连乌黑的头发也渐渐沉没。
  胡敏蓉却是脱力般,一屁股坐在地上,捂住脸,泪水汩汩流个不停。
  被支开去旁边望风的剪云依稀听见胡敏蓉那边似是有异样的声音传来,担心之下,便试探着走了回来,正瞧见坐在地上掩面而泣的胡敏蓉,至于方才还气势汹汹的二小姐胡敏君,则已经不见了踪影,吓了一跳,忙不迭跑过来把人扶起来:
  “小姐,小姐,您怎么坐在地上?是不是二小姐……”
  神情明显很是义愤填膺:
  “您处处让着二小姐,她倒好,竟然把小姐推倒,就自己走了,奴婢待会儿定要告诉夫人!”
  “别!”胡敏蓉倏地抬头,眸间竟是有些歇斯底里的疯狂之色,“刚才的事,一个字儿也不许往外说。我们没来过这里,什么人也没见……”
  说道最后,竟是喃喃着说了好几遍,一副被什么可怕的事情给刺激到了的模样。
  明显被胡敏蓉的模样给吓着了,剪云自然诺诺应下,又想到因胡敏君的搅局,还没来得及给周珉那边传信呢,有心提醒一下,胡敏蓉却已逃也似的走得远了。
  剪云只得快步跟了上去。
  两人很快再次来至坤宁宫。
  走到门旁,正碰见要往门外去的于氏,胡敏蓉脸色微微白了一下,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母亲。”
  于氏却是不疑有他,看胡敏蓉脸色不甚好还有些担心:
  “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冻着了?对了,有没有见到你妹妹?”
  明明小女儿方才还在自己身边呢,怎么转个头,人就没影子了?
  “君姐儿那么大年纪了,应该不会四处乱走才是。再说这宫里,她也是来过的,母亲莫要担心……”胡敏蓉缩在衣袖里的手一下攥紧,太过用力,抠的手心都疼了。
  “她要是如你一般省心就好了。”于氏叹了口气,依旧准备往外去。
  胡敏蓉就有些着慌:
  “母亲……”
  “啊?”于氏回头,分明有些疑惑。
  “我是说,”胡敏蓉一时想不出合适的理由,有些勉强道,“不然待会儿……”
  正绞尽脑汁想着找个什么借口阻止于氏,便有匆匆的脚步声在外面响起。
  两人霍然抬头,俱皆吓了一跳,且不独是她们母女,整个坤宁宫都为之一寂。
  却是皇上正带了朝中大臣缓步而来。
  正旦日大典,历来前朝和后宫都是分开的,眼下这么多女眷,皇上却突然带了这么多人过来,无疑有些不同寻常。
  于氏吓得出了一头冷汗,却是赞赏的看了胡敏蓉一眼,明显认定胡敏蓉是知情人,不然也不会特意拦住她,不然,真是这么跑出去冲撞了皇上,罪过可就大了,一时虽然有些忧心胡敏君的去向,却也只能先放到一边。
  杨皇后已是起身,率领一干命妇上前迎接,一时“皇上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不绝于耳。
  皇上先探手扶起杨皇后,又令其他人平身。
  毕竟是多年的夫妻,杨皇后明显意识到皇上的眼神有些发冷,眸底又有着奇异的亮色。
  皇上身后的大臣反应也是各异,有兴奋的,有惶恐的,有愤怒的,也有看不出什么情绪的,更甚者还有一个白发白眉,瞧着满身仙气的道士,一群文武大臣中,尤其显眼。
  正是大年初一,这道士的出现无疑引起了种种猜测,大家纷纷好奇,这突然出现的道士是来干什么的。
  看皇后的视线扫过来,那道士忙恭恭敬敬的上前施礼:
  “无量天尊,贫道纯阳子参见皇后。”
  拂尘抖动处,忽然有数枝牡丹迎风而生,由一朵而三朵,到最后竟足足生出九朵牡丹,每一朵皆有碗口大小,上下环绕围在皇后身侧。
  再没想到会有此奇景,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若非外面这会儿依旧寒风阵阵,真要以为是阳春三月了。
  那纯阳子嘴角微微扬起,静静垂手而立,越发显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果然是天佑大正!”胡庆丰已是率先开口,脸上神情既惊又畏,“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竟然连得吉兆!”
  “有老神仙出山,大正必然国运昌隆!”随着胡庆丰一开口,又有几位大臣跟着附和,其他人这会儿也醒过神来,没口子的颂扬不止——
  正是大年初一,谁不喜欢听吉利话啊。这会儿说什么,皇上定然都是高兴的。
  “连得吉兆?”皇后似笑非笑的看过去,“不知还有其他什么吉兆?道长可妨说来听听,让所有人都粘粘喜气也好啊。”
  “敢不遵命?”那纯阳子再次稽首,“大正得上天厚爱,赐予五茎稻穗,预示来年必然五谷丰登、政昌人和。此为一也;”
  “黄河中现千年巨龟,龟背上吉祥如意纹之外,更有如意二字,一则为大正万事如意,二则贫道掐指算来,还应在宫中如意湖上,贫道算的不错的话,那里定然还有更大的吉兆,皇后身前盛开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