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冬雪如锦-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练武之人耳力本就好,且昨天虽然是明宝的满月礼,内院也是极热闹的,莲花池那里却是比较偏僻,并没有什么人过来,候府占地极广,光是荷塘就不止一处,剑意所说的旁边有假山的莲花池却是候府内最小的一个池子,那里没有建歇脚的亭子,因此即使宾客盈门,丫鬟们也很少将客人往那里带。

    剑意接着便将肖依然和董嬷嬷之间说的话一五一十几乎是一字不漏的告诉了顾冬雪。

    “你说董嬷嬷本来并不想答应,是被肖四姑娘威逼利诱,才不得不答应的?”

    顾冬雪想了想问道。

    剑意点了点头,“奴婢还见到那肖四姑娘离开之后,董嬷嬷本想将那药扔了,只是不知为何,最后又放到了荷包里。”

    说着,剑意似乎还有些惴惴的道:“奴婢知道这事事关重大,昨天晚上少夫人回来的时候就想来报的,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不过少夫人放心,奴婢昨晚一直盯着董嬷嬷和施嬷嬷,她们二人根本没办法插手少夫人的饮食起居,那药应该还好好的在董嬷嬷的荷包里。”

 第六百零四章:安排

    顾冬雪听着剑意略带紧张的解释,安抚的对剑意笑了笑,道:“你做的很好,昨晚没怎么睡吧?”

    “昨天剑霜姐姐和奴婢轮流守着的。”剑意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

    她倒是想自己一人守着,只不过剑霜和她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若是忍不住犯困,让董嬷嬷和施嬷嬷二人钻了空子,那就追悔莫及了。

    她以前也做过此类盯梢的事,自是明白有时候瞌睡来了,不是仅仅靠着意志力忍就能忍的住的,有时候只是打了个盹,连半柱香的功夫都没到,就能让目标悄无声息的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所以才听了剑霜的建议,一人守上半夜,一人守下半夜,务必要在少夫人知道这件事之前,看住董嬷嬷和施嬷嬷,不能让她们做出无法挽回的事。

    顾冬雪看了剑霜一眼,见剑霜点了点头,便笑道:“你们二人都辛苦了,现在都去歇歇吧,下午再过来。”

    “那董嬷嬷和施嬷嬷那里……”剑霜有些犹豫。

    顾冬雪道:“她们暂时什么也不能做。”

    顾冬雪这话一出,剑霜也反应过来了,现在这边主子们的饭菜是由公主院子里的厨房做好了送过来的,点心也是,至于茶水,茶水房都由阿豆青芽素露她们几个人看着的,不过兰晓兰琼也插手的。

    剑霜想到兰琼知道了昨天的事,也不知她是没找到机会告诉少夫人,还是存着什么心思,故意没说的。

    不过这些即使少夫人想不到,还有费嬷嬷姜嬷嬷素露她们,她们都是公主身边服侍的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想的肯定比自己多。

    因此,倒也放心了,和剑意一起下去歇了。

    剑霜剑意刚才的话,屋里的费嬷嬷素露和阿豆自然都听到了。

    青芽因昨晚值夜,顾冬雪让她下去休息了。

    “少夫人刚才听到剑意说到肖四姑娘让董嬷嬷施嬷嬷做的事时,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少夫人莫非猜到了?”

    费嬷嬷想了想,还是问道,口里这样问着,心里却也觉的自己的猜测应该是对的,否则那董嬷嬷施嬷嬷一来,少夫人只面上恭敬着,其它的事一点也不让她们插手,只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不但如此,还让剑霜剑意两个懂武的丫鬟看着她们,这不是早就料到了她们会对她有所不利,又是什么?

    顾冬雪道:“皇后娘娘好好的赐下两个宫里的嬷嬷过来,肯定不是只为了教我规矩的。”

    顾冬雪也不瞒费嬷嬷,既然婆婆对自己的态度不错,费嬷嬷又被婆婆派来了自己这里,她若是聪明的话,肯定也只会一心帮自己的。

    费嬷嬷能在公主身边那么多的下人中脱颖而出,又怎么可能是个笨的。

    “不过我对她们倒并不怎么担心。”

    顾冬雪接着道:“让剑霜剑意她们看着,只不过是为了防患未然罢了。”

    “少夫人的意思是董嬷嬷和施嬷嬷虽然是皇后娘娘派来的,可能对您不利,但是事实上却未必会对您不利?”

    费嬷嬷试探的问道,素露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倒是阿豆看看费嬷嬷,又看看顾冬雪,似乎不明白她们话里的意思。

    顾冬雪暗自叹了一声,阿豆一向是敦厚老实的,看起来机灵,却不太会转弯,考虑事情也不够周全,不过很是忠心,因此她倒也觉的不错。

    总算青芽是聪明的,常能举一反三,现在还有费嬷嬷项嬷嬷和素露她们,自己身边的人手也勉强够用。

    “嗯,”顾冬雪既是回答也是解释,“董嬷嬷和施嬷嬷虽然是皇后赐下的,但是我并没有用她们,只好好养在院子里,万事不让她们插手,你看她们可主动争取要做事了,或是拿皇后娘娘来压我了?”

    “董嬷嬷和施嬷嬷倒是一直挺安分的,让她们在自己屋子里做针线,她们便做针线,倒是没有要求要进屋里服侍。”

    阿豆有些明白顾冬雪的意思了。

    素露想了想道:“那会不会是之前她们没有接到命令,现在肖四姑娘吩咐了,难保她们不会对少夫人不利。”

    顾冬雪点点头,“素露说的有道理,所以对于施嬷嬷和董嬷嬷二人,还要多加注意,进嘴的东西不可让她们接触,至于那药……”

    顾冬雪想了想道:“上午剑霜剑意在休息,你们派个小丫鬟注意着,最近一段时间她们二人左右都要有人看着,那药董嬷嬷既然没有扔,那便看她想做什么,若是她动手了,正好抓个人赃并获,若是她没有动手,就看看她有没有其它动作,又有没有和其他人接触。”

    三人俱是点头,素露更是道:“奴婢现在就去安排。”

    “至于兰琼……”顾冬雪自是知道这段时间兰晓的心乱了,虽然她伪装的很好,可是细微处仍然有所表现,更是时常走神。

    况且那次她向自己传达顾维桢和顾莲心的谈话,其中便有不尽不实之处,她以为自己并不知道顾维桢和顾莲心谈话的具体内容,却不知顾莲心已经就告诉自己了,还有守在西次间帘子外的小丫鬟也将二人的话听了个大概。

    再说,对于顾维桢的德行,顾冬雪不用问,猜也能猜的到她当时在听闻自己不舒服需要请大夫时是何等的幸灾乐祸。

    只不过兰晓现在还不能动。

    “你们也找个小丫鬟注意着兰晓兰琼,主要是要注意她们有没有和外人接触,若是接触了,那人是谁?若是不能确定来人的身份,尽量要将他们的对话听清,来人的着装打扮以及相貌要看清。”

    顾冬雪吩咐费嬷嬷,“嬷嬷,这件事你去安排。”

    顾冬雪吩咐完,便注意着费嬷嬷的神色,看她有没有任何为难之色。

    费嬷嬷立刻应了,神色很是平静,倒是没见有为难之色。

    莫非这一批进来的小丫头中有特别会盯梢的。

    只不过她对费嬷嬷的能力还是很相信的,既然费嬷嬷应了,说明这事在她那里并不是什么难事。

    费嬷嬷一出门,正好遇到刚刚安排完小丫鬟去盯着施嬷嬷和董嬷的素露。

    顾冬雪吩咐了,从今天下午开始,剑霜和剑意轮流盯着两位嬷嬷,至于晚上,院子的门是关着,她用的茶水房也让人锁着,只有青芽阿豆费嬷嬷素露等人有钥匙。

    董嬷嬷和施嬷嬷就算想做什么,也做不了。

 第六百零五章:流言

    宋老夫人虽然对顾冬雪不是很热情,但是也不冷淡,更不会为难自己。

    宋二夫人赵氏可能在顾冬雪那里吃过亏,这之后每每与顾冬雪在宋老夫人那里见面,倒也能维持面上的平和,也可能是顾冬雪每次去宋老夫人那里,都是与长公主一起的,赵氏并不敢造次。

    宋三夫人朱氏倒是对顾冬雪颇有善意,宋四姑娘宋文芝因知道顾冬雪以前是望青城的,不觉中也亲近了许多,更是话里话外的和顾冬雪打听万家的事,以及万三公子的事。

    她和万三公子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婚期定在明年春天二月初八。

    因此,顾冬雪在安成候府的生活虽然不能说有多惬意,但是比她自己原先所设想的要轻松许多。

    明宝的满月礼过了没多久,宋知墨便被提了宁都卫正四品的指挥佥事。

    据说宋知墨推了几次,都没能推掉。

    按照皇上所说,即使他不是宋知墨,仍然是秦叙,按照他的功劳,无论是宝石案,还是布置《卫寅兵书》中的阵型,为大宁士兵增加了数倍的战斗力,这些都足以让他得到提拔,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他足以胜任。

    就在宋知墨升官后不久,京城中却渐渐有了流言蜚语,说是长公主认错了儿子,皇上认错了外甥。

    而且这些流言最开始并不是从市井小民口中传出来的,而是从世家大族的下人口中传出的。

    这便给流言增加了真实度,毕竟市井小民对权贵人家之事,根本够不上,他们口里的关于权贵之家的辛秘之事,绝大多数都是凭空揣测而得来的,甚至有空穴来风之嫌。

    但是这次的流言是从世家大族的下人口中流传出来的,又不一样,若说对京城各个世家权贵的了解,那些积年的老仆,主子身边近身服侍的小厮长随丫鬟嬷嬷们,甚至比他们的主子还要知道的多。

    从他们口里传出的流言,有很大的真实度,因此,流传起来更快,讨论起来也更热烈。

    酒肆茶馆,戏楼客栈,十张桌子的客人,起码有五张桌子的客人在讨论此事。

    流言兴起没多长时间,安成候府众人便知道了。

    顾冬雪觉的,这几天,宋二夫人赵氏看自己的眼神又不一样了。

    带着同情怜悯得意,偶尔会对自己露出一个幸灾乐祸的笑。

    顾冬雪略想想也就明白了她为何会这么高兴了。

    只是她有些不明白赵氏的思路,难道她认为流言就能将他们一家赶出安成候府。

    当然,即使他们离开了安成候府,顾冬雪也并不觉的怎样。

    虽然现在的日子并不难过,但是与自己之前当家做主的日子相比,现在的生活的确拘束了许多。

    若是还能回到从前,即便宋知墨又成了秦叙,她想她不但会接受,还会高高兴兴的接受。

    只是她可不认为区区流言就能动摇安成候和公主的决定。

    宋知墨只是安成候府的世子,他并不是皇子,除了安成候府的人对他的身份重视以外,朝臣是不管的。

    因此任凭外面流言四起,只要安成候府的当家人不为所动,那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想到这里,顾冬雪脑中微微一动,她想起安成候虽然是宋氏的族长,但是族里还是有几个长他一辈的族老的,二房莫非打的是这个主意?

    晚上宋知墨回来的时候,顾冬雪不免和他说起这事。

    宋知墨听闻,轻轻一笑道:“现在流言已经传进了宫里,今天我去见太子的时候,他还问起这件事。”

    “连太子殿下都知道了,那皇上是不是也知道了?”

    顾冬雪知道像这样的流言传播的的确很快,但是没有想到已经传进了宫里。

    宋知墨道:“不仅皇上知道了,太后也知道了。”

    他想到太后将自己招到慈安宫,好好安抚了他一番还不算,还说要好好彻查此事,务必要查出是谁散播这个谣言的。

    一向性子有些柔和的太后娘娘还发狠话说要好好惩治那散播谣言的人,他想到太子在听到太后的狠话时,诧异的挑了挑眉,又朝自己眨了眨眼,就不禁觉的既是感动又是叹息。

    他知道长公主和皇上的姐弟之情很深厚,都说皇家无亲情,皇上和长公主不但没有印证这一点,反而两人之间的关系比一般的姐弟之间更要深厚许多。

    说起来,这其中便有如今的太后,当初的皇后的原因,因为太后性情温良软和,她的一对儿女不得不自力更生,彼此维护,在幼年和少年时期,姐弟二人的感情便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被陷害,一次又一次的彼此维护,彼此化解陷害,而越来越好。

    太后的性子更是因为一双子女的出色,而一辈子都没有任何改变,她应该是这暗影重重的宫闱中最良善的存在。

    因此,当太后娘娘罕见的放出狠话时,太子震惊了。

    事后皇上知道了,也很震惊。

    还和身边的福公公感叹了道:“母后其实心里是很疼朕和长姐的,长姐这么多年受的苦,母后也是心疼的,知墨被找回来,除了长姐姐夫和朕,最高兴的应该就是母后了,所以才……”

    后面的话皇上没有说下去,但是福公公却已能猜到,因为高兴宋知墨被找回,所以才不能接受现在有人去质疑安成候世子的身份。

    “太后也知道了?”顾冬雪讶然,“那太后娘娘怎么说?”

    “他说等天气稍稍凉快一点,要召你和明宝去慈安宫坐坐,她很想看看自己的重外孙女。”

    宋知墨笑着道。

    看来宫里的主子们并没有受到这股流言的影响,也是,宋知墨后背只有伤疤,没有胎记的事,在宫里早已不是秘密,现在被有心人拿此事做文章,也只有糊弄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稍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都不会受其影响。

    但是宋家的一些族老们,也不知是装着糊涂,还是本来糊涂,竟因外面的流言,跑来了安成候府,闹着要开族老会,还说什么长公主和侯爷膝下空虚,想要养一个儿子,他们这些看着侯爷长大的族老自然不会反对,还会支持的。

    但是宋家的爵位是宋家的祖先拼死才挣来的,承爵之人只能是确无疑的宋家血脉。

    而在他们眼中,宋知墨显然不是确认无疑的宋家血脉。

 第六百零六章:争论

    开始有族人找上门来,说着说着便哭诉起来,说宋家先祖们怎么怎么辛苦才挣得了这个爵位,为了这个爵位又死了多少人,历代安成侯爷又怎么怎么重视爵位传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便是说宋知墨即便再是出色,再是厉害,他的身世没有弄清楚,就这样得了宋家先祖们用血汗挣得的爵位,这是对整个宋氏族人的不负责任,对先祖的不敬。

    最后请求安成侯爷,去求皇上撤了宋知墨的世子之位,至于侯爷和公主要认他做儿子,他们并无意见云云。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族人的意见,大部分族人还是相信宋知墨便是安成候和长公主的亲生儿子的。

    更是支持宋知墨做世子的。

    但是那一小部分族人便质问道:“你们的意思是那张道当初将二少爷塞进了一个商队的马车中,虽然查出那个时间段出北城门的商队中,只有沿北商队的马车中发现了孩童,可是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世事变迁,很多小的商队或是改了名字,或是已经解散了,或许同时就有两个商队的马车中都被人扔了孩子,也未可知。

    世事无绝对,况且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巧合。”

    排行第三,宋谦和要唤一声三堂叔的族老强辩道。

    “是啊,侯爷,这说不定从一开始我们就弄错了。”

    那位三堂叔的大儿子宋谦光附和自己父亲的话道:“况且这后面又是生病,又是被乞丐捡的,这做乞丐的大部分不是老就是小,个个都是破破烂烂脏兮兮的,头脸都很难看清楚,哪里能分的清是哪个乞丐捡的。

    我们家原先的二少爷不是没有能辨认的东西,那胎记可以说是天下唯一一份了,可是偏偏那最能辨认的胎记竟然被毁了,侯爷,您说这事又怎么能让我们相信,自欺欺人的认为现在的二少爷就是原先的小世子。”

    “嗯,听起来,五郎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是啊,我也这么觉的。”宋谦光在族中排行第五,他的话一落音,有些立场不坚定的族人们便纷纷点头附和。

    宋二老太爷是已过世宋老候爷的庶弟,他也开口对宋谦和道:“谦和,我比你长一辈,便倚老卖老说几句?”

    话都说到这里了,安成候又能怎么回答,自然是点头了,“您说。”

    “虽然说你们这一房是嫡支,我们都是旁枝,可是宋家的老祖宗们可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祖宗,这爵位是宋家的老祖宗们挣来的,也就是说这爵位的传承我们整个宋氏族人应该都有发言权才对。”

    “嗯,二哥说的有理。”宋三老太爷点头道。

    “虽然说现在皇上已经下旨立知墨为世子了,但是若是我们整个宗族加上谦和你这个现任安成侯爷俱上书请求换世子,想必皇上看在宋家祖先为大宁立下汗马功劳,爵位得来不易的份上,还是会多加考虑的。”

    宋二老太爷看着安成候语重心长的道:“谦和,知墨那里,毕竟存有疑惑,现在外面又传的这么热闹,我看……钱财铺子田产什么的,自然可以多分些给他,至于这爵位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