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朝-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若是这门亲事成了,他在霍大娘子面前算是什么?
  霍九便能顺口说出要护他们周全的话,霍大娘子呢,岂非就是他的衣食父母了?
  可是家里选出来的人是他,谁让他是庶子呢,因为他是庶子,家里长辈便要让他去给霍家做赘婿,借此攀附霍家这棵大树。
  宋申心里一片苍凉,即使霍大娘子是个天仙美人,他也不想成就这门亲事,但是临来之前父亲再三叮咛,让他一定要给霍家姐弟面前留个好印像。霍大娘子不是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她的亲事全由她自己做主,她看上谁了,她觉得这亲事对霍家有利,那么这门亲事也就成了。
  这几年来,宋家举步维艰,即使是在无锡这土生土长的地方,也已是朝不保夕,只能勉强撑住门面,不至于被人当成三流商家,但是实际上早已是入不敷出。
  若是这门亲事成了,霍大娘子便是宋家的儿媳,虽然是上门女婿,可是在生意场上,霍家总是要照顾宋家的,只要霍大娘子从指缝里漏出一两成来,宋家便能渡过难关。
  父亲已经答应他了,只要这门亲事成了,便让姨娘搬到庄子里住,还受宋家供养,但是平时不用再伺候太太了,只是逢年过节来给老爷太太磕头。
  这也是姨娘日思夜盼的日子。
  他咬咬牙,挺起胸膛,对霍柔风道:“九弟,你不要担心,这些官兵想来也就是从这里路过,哥哥们陪着你,没事的。”
  霍柔风微微一笑,抬头看着伫立在旁的花三娘:“怎么会只是在这里路过呢,一会儿他们就会进来,搜查荣王的探子吧。”
  这一次,就连一向沉着的宋松也勃然变色:“荣王的探子?怎么可能,荣王远在陕西,怎会来无锡呢?”
  霍柔风笑道:“无锡有太后的族叔啊,那也是荣王的亲戚,对了,两位宋兄,你们不是每年都要把陈米卖给赵家吗?赵家那些陈米又是销往哪里的呢?”
  赵家的陈米是卖给陕西的酒作坊的,这件事虽然并非人人皆知,但是常年出米的这几家是全都知晓的。
  见二人沉吟不语,霍柔风又问道:“宋三哥,你已经在铺子里帮忙了,想来知道赵家每年都向宋家买多少陈米吧?”
  宋松想了想,脸色更加苍白,仅是去年,宋家便卖给赵家三千担陈米,宋家的米铺哪有这么多的陈米,分明就是把新米也卖了出去。
  赵家是打着收陈米的旗号,买走的却并非只有陈米。
  这些米是运去陕西了,难道是军粮?
  ***
  别提了,还是我家的地板的原因,愁死我了,快过年了也不能装修,现在连客厅都不能去,可还要穿过客厅进别的房间。
  一把辛酸泪。今天只一更,明天三更。


第八十二章 车辚辚,马萧萧

  宋松只觉背脊生寒,他能想到的事情,父亲肯定也已经想到了,昨天晚上,父亲临时决定让他们兄弟跟着霍九去杭州,还说让他们在杭州多住些日子,不要急着回无锡。
  那个时候,他还以为父亲是想让宋申在霍氏姐弟面前留个好印像,这才让他们陪着霍九去杭州,现在看来,事情可能并非他想像中的那样简单,而是父亲想让他们暂时离开无锡,一旦赵家与荣王的往来被坐实,宋家十有八、九也撇不清干系,与其全家落难,还不如趁着现在就让他们出去,一旦家里出事,他们便远走高飞。
  看着对面的霍柔风,宋松明白了,当日他无意中说起宋家向赵家卖陈米的事情,霍九是早就记在心里了,因此到了此时,才会说出要保护他们兄弟的话来。
  他是宋家这一代中的佼佼者,是父亲最器重的儿子,而在这件事上,他却比不上年仅十一岁的霍九。
  他还在怔怔出神,霍柔风已经走了出去。
  宋申此时才如梦方醒,他问宋松:“三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家卖给赵家的米粮,难道有问题吗?”
  宋松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他一字一顿地说道:“赵家和我们家的生意,可能不只是陈米。”
  宋申一怔:“莫非还有新米?”
  宋松叹了口气:“无论是陈米还是新米,都是大米,吃饱肚子后可以行军打仗的大米。”
  行军打仗四个字一出口,宋申脸色大变,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宋家会和这四个字联系起来。
  虽然他想到霍大娘子便如梗在喉,可是现在也只能紧紧抓住霍九不放了。
  这或许有些卑鄙,但也是他们目前唯一可以抓住的。
  霍柔风站在楼梯拐角处,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这是前世她从小到大听惯了的。
  马蹄声,步履整齐的行军声,这不是官差,只有军队也会是这样的声音。
  她的眼中泛起一层泪光,这一世她还没有见过军队,虽然隔了一道墙,但是她似乎看到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一身盔甲挺立在城墙上,傲然俯视城下继往开来的大军。
  而在大军之中,一位女将军最为引人注目,她红衣红甲,骑在汗血马上,头盔上的红缨迎风飘扬,如同一片红云。
  那是高夫人,勇冠三军的高大将军。
  后世的史书中没有她们的名字,即使是展家也绝口不提高夫人的赫赫战绩。
  她们功在千秋,却没有名垂青史。
  正在这时,一名百户打扮的人走进酒楼,身后还跟着两名小旗。
  掌柜连忙迎过去,满脸堆笑:“军爷,请问……”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百户便一挥手,对身后的两名小旗道:“给我搜!”
  两名小旗站到门口,很快便进来了二三十人,张升平和黄岭把霍柔风挡在身后。
  几名兵士从他们身边走过,先前的一名小旗停下来,问道:“你们是店里的客人?”
  张升平正要开口,霍柔风在他身后清脆地说道:“花姐姐,他们会不会抓我啊?”
  闻言,小旗目光微眯,看向张升平的身后,只见一个男装打扮的花信女子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两只小手紧紧抱着女子的胳膊,脸上却是一副硬装的倔强。
  在酒楼里见到女子并不稀奇,奇就奇在这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子。
  小旗问道:“你们是哪里人氏,要到哪里去?”
  这里是官道,这家酒楼做的就是来往路人的生意,因此他才有此一问。
  没等那女子说话,小孩已经在摇着那女子的胳膊:“姐姐,你快点告诉他们,你是福……”
  她要说福建闽国公府。
  只是这个福字刚刚开口,花三娘已经抢先一步,从怀里掏出一枚腰牌,递到旗官面前。
  旗官接过那枚腰牌,只看了一眼,便不敢耽搁,下了楼梯,拿到百户面前。
  百户的眉头动了动,重又把那枚腰牌交还给旗官,转身对另一名旗官道:“撤!”
  先前的旗号把腰牌还给花三娘,微微点头,便带着人也转身离去。
  一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当马蹄声再次响起时,这队人马已经又往前走了。
  掌柜小跑着过来,来到霍柔风面前:“爷,您没受惊吧?”
  霍柔风摇摇头,对掌柜的道:“没事没事,你去忙吧。”
  很快,张轩从外面跑了进来,对霍柔风道:“九爷,那些军爷正在搜查前面的悦来客栈。”
  霍柔风道:“继续盯着,看看都是在搜查什么人。”
  又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张轩又回来了:“九爷,抓了两个人,小的打听了,这两人都是西北口音。”
  西北口音,果然是要捉拿陕西来的人。
  霍柔风压低声音问花三娘:“你给他们看的腰牌是什么啊?”
  花三娘柔声说道:“也不是什么重要物件,就是一个牌子而已。”
  是什么牌子呢?绝对不会是闽国公府的牌子,否则花三娘也不会抢在霍九说话之前把牌子拿出来。
  霍柔风很是好奇,展怀借给她的这个花三娘太有趣了,她从来也没有低估过展怀身边的人,闽国公府百年的基业,自是有一番深厚底蕴的,越是这样的家族,在用人上才更是自有一套,展怀是闽国公最小的儿子,放在他身边的人绝不会是泛泛之辈。
  可是花三娘不肯说,霍柔风也问不出什么来。
  她只是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会有军队的人来这里搜查啊?”
  花三娘反问:“九爷不是也晓得吗?否则也不会派人在外面盯着。”
  霍柔风笑而不语,她很想知道,展怀接下来要做什么。
  正在这时,张亭又跑了进来:“九爷,赵家的人被抓了,小的认识,那人是赵家的管事。”
  霍柔风忍不住笑了出来,赵家的管事,真是巧啊,赵家的管事竟然也在这附近。
  这条官道上,方圆五十里只有这一片地方最为繁华,不但有霍家的酒楼,还有两家客栈和另外两家小一点的酒楼,做的都是南来北往客人的生意,赵家的管事和那两个西北口音的人,便是从这几家酒楼客栈里抓到的。


第八十三章 旧年问米欲东流

  到了现在,霍柔风心里已经明镜一般,她似笑非笑地看着花三娘:“你们五爷想用荣王整治赵家,不对,赵家的背后是赵太后,以展家之势还动不了赵太后,让我想想,展家想要对付的是谁呢,或许是想折掉谁的臂膀?会是谁呢?荣王已经反了,那就是庆王了,花姐姐,我猜得对吗?”
  花三娘不动声色:“九爷,这边的事情已了,咱们还是上路吧。”
  霍柔风笑眯眯地看着她:“好啊,那就走吧。”
  她现在都明白了,花三娘才是这件事情的关键,展怀让花三娘来见自己,便是算准了她会把花三娘留下,这样一来,花三娘便能跟着她一起去杭州。
  可是以花三娘的本事,难道自己不能去杭州吗?为何还要跟着她一起走?
  这件事她想不明白,可是也不能再想了,她虽然好奇,可也不想淌浑水,便让人叫上宋家兄弟,离开酒楼,重又上路。
  而这时的赵家,正是一片人仰马翻。
  他们刚刚得到消息,赵家在无锡的米仓被人打开,护卫都被绑了,带人来搜的就是缪家的四爷。
  赵老太爷算算时间,也就是赵子深和缪三分开之后,缪家的人便去查了赵家的米仓。
  “老六,你不知道他们会派人去米仓吗?”赵子善厉声问道。
  赵子深满头大汗,他道:“当时他们炸了咱家的山头,我气得不成,只想回来报信,哪想到他们还有这一手,再说缪三还在山上呢。”
  说到这里,他猛然间想起太阳光下的点点火星。
  “烟花,他放了烟花,可是那烟花在大白天也不显眼,别人怎会知道?”
  赵子善气得直跺脚,真若是在等暗号的人,自是会看到,也只有你这样的蠢货才会没有注意到而已。
  赵老太爷脸色铁青,那座米仓里存放的是还没有运往陕西的大米。
  庆王爷年纪越来越大,手头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他缺银子,便想到了远在无锡的赵家。
  早年庆王来过无锡,见过赵老太爷,可是身为皇子的他,压根没把这个赵家族亲放在眼里。
  可是无锡米市在诱人了,他想要银子,便想到了无锡米市,也就想到了赵家。
  这几年来,赵家不但打着收陈米的旗号,买进大量新米,还通过商会,在米同中抽成。
  而这些银子,全都给了庆王。
  赵老太爷的头嗡嗡作响,庆王刚刚送来的这封信,便是让他再收一千担米,连同米仓里的那些,一起运往芜湖米市,在芜湖米市出手。
  如果缪家在这个时候动了赵家的米仓,庆王那里如何交待?
  “快去,能带多少人手就带多少人手,不让缪家动了分毫!”赵老太爷的五官扭曲起来,顺手将手边的水天一色的杯子砸到了地上。
  赵家的人赶到的时候,在场的不仅有缪家的人,还有县衙的人,就连孙家和其他几家的人也全都在场。
  几个大汉正在米仓的房顶上掀瓦,一块块青瓦从上面扔下来,摔得粉碎。
  赵子善和赵子深带着人赶到时,白花花的大米从被掀开瓦片的仓顶倾泻而下,哗啦哗啦,声音越来越大,米粒落到仓外的青砖地上,细碎的声响就像是石头打在赵子善的心上,刀剜似的疼。
  有人已经大声惊呼起来:“这么多的米,怎么有这么多的米?”
  是啊,谁家的米仓不是一个个的米袋子,而赵家却是直接用米填满整个仓库。
  这还不算什么,赵家一向是收陈米的,为何流出来的这些米无论是色泽还是形状,非但不像陈米,反而更像新米呢?
  赵子深已经急了,他看到缪四正得意洋洋地指挥人继续掀瓦片,而赵家的人此时都被绑在一边,动弹不得,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些,挥起拳头便朝缪四脸上打去,缪家是将门,子弟都有习武,他这如泼皮无赖一样的打法在缪四眼里和妇人无二,只用手肘挡了一下,便把赵子深弄了个大跟头。
  赵子善见了,暗骂弟弟是蠢货,他冷声对缪四道:“这是赵家的米仓,何时轮到缪家来撒野了,缪老四,你抓了我的人,又开了我家米仓,你存的什么居心?”
  缪四冷冷一笑:“赵大,你们家勾结荣王,在无锡城里长年收米,实则是给荣王筹备军粮,如今案子已经发了,你家的管事刘建已经被无锡卫的人抓了。”
  赵子善一怔,刘建?
  “你说的哪个刘建?”他不置信地问道。
  “还有哪个刘建,当然就是赵老太爷从安徽带回来的那个刘建啊,怎么,赵大,你不认帐?”缪四问道。
  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缪三闻言,呸了一声:“胡说八道,刘建早就不在我们赵家了,不信你们去打听打听,两个月前他就被赵家赶出去了,你们拿谁来给我们家扣屎盆子都行,也别找他啊,哈哈哈。”
  缪四看着赵子深笑完了,这才慢调斯理地说道:“刘建分明就是你家管事,你们不认帐也不行,如今人证皆有,你们的案子发了。”
  说完,缪四一挥手,又有十来个壮硕的汉子冲过来,手拿铁铲,眼看就是想把青砖建起的米仓拆掉。
  赵家的护卫们见了,立刻一轰而上,和缪家的人打了起来。
  可是缪四显然早有防备,赵家的人打过来,缪家正在拆米仓的人却一刻未停,孙家和其他几家原本就是被请过来看热闹的,县衙要查找铁矿,这几家都有参与,要么出人,要么出银子,今天缪家的人来通知,把他们叫过来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铁矿的事情有了眉目,没想到却来到赵家的米仓。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他们打死也不敢相信,赵家竟然还在这个地方藏了一座这么大的米仓。
  他们也曾经听说过赵家收陈米卖给酒坊的事,但是也只是觉得赵家与民争利,并没有多想什么,也没想到赵家竟然存了这么多的米。
  而且赵家的米仓极是隐蔽,如果不是缪家的人带着,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第八十四章 心如明镜

  这些米不是陈米,而是新米。
  人群里有人说道:“赵家是皇亲国戚,先前收陈米也就罢了,原来还要贩卖新米与民争利啊。”
  赵子善脸上如四季飘过,这些年来父亲辛苦建立起来的严谨形象,今天全都毁坏了。
  就像是放在一起的椅子,一把椅子倒了,撞倒旁边的椅子,接着其他的椅子也全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倒了下去。
  赵家是被人摆了一道。
  缪四冷笑:“这么多的米,是要有来路的,你们赵家一向只收陈米,从不收新米,这些新米从何而来,莫非是漕米?”
  漕米二字出口,如同春日里的旱雷平地而起。
  漕米也是经无锡米市收缴,谁都知道,最近几年,无论是漕米还是普通大米,比起早些年来在数目上落差很大,有些外地的大米商甚至转去了芜湖米市。
  漕米的数量是死数,没有人敢在数量上做手脚,但是如果赵家把收来的陈米混在漕米当中,再把漕米混在陈米当中,就能正大光明运往陕西了。
  陈米和新米的价格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缪四高声道:“赵大,现在人证物证都有了,轮不到你们狡辩,来人,收米!”
  人证就是刘建,赵家的管事,物证就是这整仓白花花的新米。
  赵子善打死也没有起到,有人做局竟然做到赵家头上,他指着缪四的鼻子吼道:“什么人证物证,一派胡言,我家的米少了一两也不行,咱们这就去衙门理论!”
  缪四笑道:“衙门?事关荣王,这还是无锡县衙能管得吗?无锡卫的人马上就到,今天请了其他几家前来,就是要让大家都见识一下,赵家是如何有负皇恩,给太后娘娘抹黑的。”
  赵子善恨得咬牙切齿,一旁的赵子深则冲着正和缪家家厅厮打的护卫们喊道:“给我打,给我打,看谁敢动咱家的米!”
  正在这时,一名赵家的小厮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在赵子善耳边低语几句,赵子善一把揪住小厮的衣领,问道:“当真?”
  小厮面如土色:“当真,霍家九爷这会儿已经在商会里了,商会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