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孤大人纪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是在听到了确切消息之后,心中抱着巨大的希望,等待这个缺憾圆满的那一天,这时突然说找不到了,可想而知他的失望会有多重。
  萧恪的少年时代,是长兄代替了父亲的职责替他遮风挡雨,他对于长兄的感情比之真正的父亲要深厚得多,想到他会因此无比失望,就心里难受得慌。
  “天亮再下洞里找找!”萧恪道。
  关于玉玺的消息是从慈夫人口里说出来的,她的消息来源得自她自己的父亲,周末帝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没必要对女儿撒谎。而慈夫人既然和盘托出,自然也不会撒这个谎,否则她大可以只说出弯刀事关宝藏就行,没必要多此一举提什么传国玉玺。
  这么想来,消息是准确的。那么是什么地方出了岔子?是当时参与藏宝的人暗中昧下了?还是他们疏忽了,东西实则藏在某个隐秘的地方没找到?
  这些说来话长,不过是萧恪脑中一瞬间的思绪。
  独孤维唯看他面色不佳,不由替他难过,目光在被他们弄得东一口西一口的箱子上掠过,心里想,如果是自己,想把玉玺藏起来,若不是藏在山洞,会藏到哪里去?
  她走近一口箱子,这箱子中的东西方才被腾到另一口箱中,尚且是空的。
  她把箱盖合上又打开,盖子是单薄的一层,藏不了东西。箱子是四四方方的样子,里面一目了然。
  可是,若箱底有夹层呢?箱子底部如果有夹层,在外面几乎看不出来。
  想到这里眼前一亮,对呀!箱子底部若有夹层,可不就能藏东西了?
  随即把手臂探进箱里,曲起中指在箱底敲了敲。
  其余人都是头脑灵活的,见她的动作都是恍然大悟,不用人说,各自取了一口空箱,以手指扣击箱底。
  有夹层和没夹层,从叩击的声音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还有分量,箱中如果藏有东西,分量定会比其它箱子重。
  几人再次把箱中的东西挨个取出来检查箱底,却没有再把东西装进另一口箱中,是怕万一听错了,还得再来。
  倒腾到天亮,五人熬得眼中都有了血丝,金银玉器,珠宝首饰被仍垃圾似得扔的满地都是,地上堆满了空箱子。
  李景听得耳朵都有些麻木了,机械地抄起一口箱子,探手入内,扣指敲击,“叩叩”两声脆响,然后再机械地架到另一口箱上,继续抄起下一个。
  萧恪和独孤维唯的动作同时一顿,相视一眼,忽的起身。
  “等等。。。。。。”独孤维唯开口道。
  萧恪则是直接走到李景身边,一手抓起方才的箱子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探进去敲击两下。
  “叩叩”两声,迥异与其他箱子发出的沉闷的“扑扑”声,这两声明显要清脆得多。
  韦家驹和独孤维泽同时放下手中的活过来查看,韦家驹看一眼李景,拿手指点点他。
  李景不好意思摸摸鼻子,不是他马虎,实在是一晚没睡,黎明这会儿正是脑子有些犯糊涂的时候。
  独孤维唯双眼闪着光,兴奋地看看萧恪,拔出弯刀,示意萧恪放下箱子,然后半个身子都探进箱子,以刀在底部木板的四周划一圈,以刀尖挑起一角,萧恪伸手进去把整个底板拿出来。
  五个脑袋同时凑过去看,险些没碰到一起。
  那箱底果然放置着一个匣子,四四方方,看材料像是楠木做成的。
  萧恪弯腰把匣子取出来,上面还上着一把精致的小铜锁。独孤维唯照例用弯刀把锁削掉,然后就着萧恪的手把匣子打开,里面呈现的是一方黄绫布包裹。
  尼玛!难道是一层层包装,最后打开,里面是个小纸条,上书:传国玉玺不在此处。
  若真是这样,独孤维唯发誓找到这个恶作剧之人,把他大卸八块!
  好在真相没她脑洞开的大。
  黄绫布解开,便看见一方颜色浓绿得发蓝的印玺,和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仿佛,通身晶莹剔透,圆润而泽。上纽雕刻五龙,环壁刻双龙戏珠图案,下有江崖海水线。
  她的一双小手小心翼翼捧出来,手是雪需逊色三分的皙白,十指纤长秀美,比上佳白玉雕就的物件更多了几分鲜活温软,与极致通透的玉玺交映一处,也不知是玉更珍贵,还是手更勾人。
  萧恪顺手把手中的匣子交给李景拿着,手指不由得搓了搓,双手抬起接玉玺,却连她的手一起包进手中。
  这等明目张胆的占便宜行为,独孤维唯没半点觉察,就是独孤维泽都没看出猫腻。
  “看看,是不是真的?”某人的毫不在意,毕竟再不能摸的地方也给他摸过了,两只爪子真心不算什么。
  萧恪把玉玺底部翻过来,独孤维唯也急忙凑过去看。
  草…………这是什么鬼画符!
  上面雕刻的东西像一只只鸟儿,不!有的像雏鸟,有的像凤凰,有的像祥云,还有一处整体来看像是个龙头,分开来看则像两个相对而站的人,总之,就是半点不像是字。
  独孤维唯结舌道:“这,这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为什么我一个都不认识?”
  古书有载,传国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小篆,可是小篆长这样吗?
  天啦噜,这不是现代的艺术变形字么?古代人思想真超前!
  萧恪腾出一只手揉揉她的脑门,好笑道:“你好歹被人称一声才女,别这么没见识!”
  独孤维唯吐吐舌头:“快看看是不是真的。”
  “相传汉外戚篡权,逼孝元太后交玺,太后怒而掷玺于地,玺角随缺,后来被人以黄金补上……”

☆、第三百六十九章 公子世无双

  萧恪以手抚摸玉玺一角镶嵌的黄金,道:“就是这处,玉玺是真!”
  这是记载于皇室的秘闻,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经萧恪这么一说,独孤维泽、韦家驹和李景都好奇地凑过去看。也只是看看,谁都没有上手。这东西可不是他们能随随便便拿在手上把玩的。
  萧恪把玉玺仍旧用黄绫包了,装进匣中,随手夹在腋下,另一只手一揽独孤维唯的肩膀,吩咐其余三人:“挑几个信得过的,把这些东西登记造册,分装整齐。”
  帐篷内被他们折腾地惨不忍睹,满地都是各种宝贝,还有散落各处的空箱子,断开成两截的锁,任务挺重。
  萧恪把烂摊子交给他们,然后揽着独孤维唯走了。
  他心情十分之好,送独孤维唯回了帐篷,先把之前没做完的事情做了一遍,然后心满意足回去补觉。
  李景守着帐篷,独孤维泽和韦家驹认命地各自去自己的人手中挑选信得过的来干活。
  找到了传国玉玺,此次出京的任务算是完成,接下来只需陪杜岩回乡一趟,便可以打道回京了。
  ***************
  雕唳峰距离光州不过百里地,而庆州在光州之东,离雕唳峰也不过一百多里。快马加鞭的话,半日就能到达。
  不过杜岩身子不好经不起颠簸,再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不着急赶路,所以这点路一直走了两日功夫。
  前日萧恪和独孤维唯撇下大军看守宝藏,只带了李景、赵乙、张丙、李丁四个高手,和阿敏阿捷,并着杜岩,以及保护杜岩的羽林卫中的两人,一行八骑两辆马车,在黄昏落幕之时,踏着夕阳的余晖进了庆州的城门。
  按照宁王殿下的意思,大可大喇喇进庆州。
  可独孤维唯不干,光州那种堪比赶集的场面她可十分不喜欢,主要是美女扎堆,一个个自信满满觉得能把宁王的心给套牢的场景,令未来宁王妃十分十分的不爽。
  所以让人提前找淇县县令,如同她一路南下时一般,弄了个商家的假身份过所。
  甚至她都恨不得把宁王殿下那张惹祸的脸都给遮起来。
  虽然没遮,宁王殿下却被她严令呆在马车上不准下来。美人在怀,宁王殿下自然乐意整日呆在马车上。
  杜岩的家乡小邳县,距离庆州还有五十余里的路程,今日无论如何是到不了了,一行人在庆州一家客栈下榻,准备次日一早出发去往小邳。
  除了京城和一些战略要地,一般地方都没有宵禁的规矩。一些繁华点的城市,夜晚反倒更加热闹。
  此时暑热褪去,凉风习习,正是轻浮浪子和游侠儿及花天酒地公子哥,以及文人雅士出没的时刻。
  街上各商家门前亮着的灯笼,照着挑灯夜行的路人、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的商贩、门口纳凉的老人孩子、以及喝多了酒醉醺醺的走道的醉鬼、还有挎篮叫卖当地小吃的少女,都令夜晚的庆州城看起来充满平和与安宁。
  这种平和安宁是政事清明,人们生活安逸才能有的面貌,这座城身上折射的是整个大魏朝现状。国家安定强大,民才能安居乐业,也从侧面证明,庆州太守是个能吏。
  一个无能的、贪官污吏治下的子民是焦躁无奈的,彷徨无依的,暮气沉沉的,断不会这么从容与安逸。
  杜岩一双已经浑浊的眼看着四周的一切,一时间颇有些心朝澎湃。
  这是他的家乡,他曾经在这座城设计杀了太守满门,曾经怀着满腔愤恨恨不得将这座城一把火烧尽,曾经在这里发誓永生不踏上这方土地半步……
  而如今,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经历了半生颠沛,改朝换代,于垂暮之年再次回到故乡。心中的愤懑早已消散在岁月中,唯余满腔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滋味在心头盘旋。
  他轻叹一声,道:“变化真大啊,都不认识了!”
  独孤维唯挣脱了萧恪的手,上去扶了他的手臂,笑道:“不知岩伯还能不能在这里找到熟识的人,哦,对了,岩伯曾经装鬼吓过的那什么卖油的应该还活着吧?”
  手中没了温软滑腻的小手,宁王殿下有些失落,将空着的手背到身后,跟在后面随意地走。
  杜岩咧嘴而笑:“或许还活着吧,那会儿他还年轻。”
  “要不咱去他家里看看?”独孤维唯倒是兴致勃勃。
  杜岩再次裂开嘴笑:“去做什么?告诉他当年见到的鬼其实不是鬼,是我假扮的?”
  独孤维唯也只是说笑,应道:“好啊好啊,他知道了真相表情一定十分精彩。”
  人们相信鬼神之说,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便会有所畏惧,行事才会有所畏惧。总比心中没有信仰,无所顾忌,肆无忌惮的好。
  如果现在告知庆州百姓,几十年前太守全家被鬼魂纠缠,以致全家死光的事不过是人为,那么百姓会不会颠覆了信仰?会不会对因果报应产生怀疑,从而放开桎梏道德的枷锁呢?
  这种事情,上位者想必不乐意看到。
  这条街的拐角处有一个卖小食的摊子,摊主看情形是夫妻二人,男子在看火煮汤,妇人招呼客人收拾碗筷,还有一名豆蔻少女站在摊子旁,操着浓郁的地方腔调,泉水叮咚似的声音在叫卖:“好吃的面窝,一文钱四个,哦哦哦,客官吃一个吧……”
  这少女有一管好声音,面容生的却极普通,但十三四岁的年纪,青葱年华无丑女,加上身段玲珑,看起来还挺吸引人。
  独孤维唯被那独特的“哦哦哦”逗笑了,叫卖里夹着这三声,听起来却也没什么违和感。
  杜岩笑着解释:“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小姐见笑了。”
  独孤维唯笑着摇头,各地方有各地方的特色,没什么好见笑的。
  那少女见他们这一行人衣着华贵,更是卖力的揽客:“老爷,小姐,公子来碗老鸭汤吧,消暑滋阳、健胃生津,大暑一碗老鸭汤,胜似人参灵芝龙涎香。。。。。。”
  这套揽客词估计是找人编好的,对老鸭汤的功效倒是没有夸大。
  萧恪听她吆喝地有趣,扭头看了一眼。
  街道两侧的檐下挂着灯笼,阿敏阿捷前头走着,手里也打着灯笼,两下光晕交映,将萧恪的一张脸照的朦胧如玉,暖光柔化了往日冷清的气质,真应了那句公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的话。

☆、第三百七十章 面窝和老鸭汤

  少女的声音戛然而止,一时忘情地盯着萧恪,神情呆若木鸡。
  萧恪淡淡别过脸,就跟看到一只蝼蚁似得云淡风轻。
  事实上他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眼光,年轻女子们的仰慕在他心里丝毫不会引起波动,就连厌恶、不屑、被冒犯等负面情绪都没有,真的像是人类看待蝼蚁一般的不喜不悲。
  独孤维唯仰天翻了个白眼,有这么个相貌出色的相公,未来遇到这样事情的机会还很多,她得学会淡定。
  事实上她心里也没事么不愉快,站在她的高度还不至于对一个乡下丫头心怀芥蒂。
  阿捷见少女的神情有趣,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把灯笼往阿敏手里一塞,跑过去叫道:“给我来碗老鸭汤,再来四个面窝。”
  少女被她一声笑,窘得面红耳赤,低下头也不叫喊了,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才好。
  独孤维唯也不管阿捷,扶着杜岩继续前行。
  萧恪在身后朝李景使个眼色,李景点头会意,十分有眼色得上去,笑道:“天黑路不好走,我来扶着杜老。”
  李景这么一说,李丁也急忙上去冲独孤维唯笑:“二小姐您歇歇,给属下个机会好亲近亲近杜老。”
  独孤维唯:“。。。。。。”
  扶个手臂能多累,还歇歇,这两人今日出门是忘吃药了,还是药吃错了?
  愣神间,一只手被萧恪牵起,随即肩上一热,是萧恪的另一只手搭在上面,拍了两下道:“发什么愣,走吧。”
  “噢。。。。。。”独孤维唯傻傻应了一声,被他带着往前走了两步。
  脑中刚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边听见阿捷在后面的大呼小叫声:“小姐,小姐,这家东西好吃,汤也好喝,快来尝尝!”
  独孤维唯回头看一眼,阿捷一只手拿着个什么东西正往嘴里塞,一双眼睁得大大的,摊子旁高高挑起的灯笼照着她的眼睛,里面亮晶晶的,盛着惊喜。
  独孤维唯扭头看一眼杜岩,年老成精的人从神情已经很难分辨情绪,这是岩伯的家乡,若果能品尝家乡的美食,想来他也是极乐意的。
  “好啊,咱们也去尝尝。”独孤维唯笑道。
  萧恪是只要她喜欢,一般没什么意见,左右是出来闲逛,坐下休息一会儿也好。
  阿敏听这一句,立刻快步走向摊子,把灯笼往灯杆上一挂,低头看看桌椅,然后掏出帕子仔仔细细擦了一遍。
  阿捷啃着食物站起身迎接,把自己的碗挪到里面桌上,道:“小姐,坐这里!”
  小食摊子的夫妇两个有些拘谨得急忙把碗筷在清水中再次清洗一遍,还让阿敏检查是否干净。
  事实上这家小食做得味道不错,也经常有富贵人家来吃,夫妇俩知道贵人们讲究,所以不管是人还是摊子,以及做出来的食物,都力求干净。
  所以整体看起来还不错。
  少女自从看了萧恪的脸一直没有再吆喝,似乎怕自己那样子会污了他的耳朵。
  摊子不大,不过两张简易桌子,几条长条凳子。原本还坐着三四个人,看打扮穿着像是百姓,身上干干净净的,像是有些家底。见到这一行人过来,急忙端起自己的碗,去旁边蹲着吃了。
  独孤维唯冲他们微微颔首以示感谢,萧恪则是理所当然的模样。
  杜岩笑呵呵地拱拱手,道:“多谢几位老乡了,今日几位用的算我的。”
  那几人急忙推辞几句。
  萧恪和独孤维唯坐在一处,其余人没敢跟他们同桌,全都坐了另一张桌子。只有阿敏还站在独孤维唯身后,等着伺候。
  “阿敏也去坐吧。”独孤维唯吩咐一句。
  阿敏闻言才去跟阿捷坐了一处,顺便瞪这吃货妹妹一眼。
  男子急忙取碗舀汤,妇人则端着先放往杜岩面前放。
  她方才见杜岩出面说要请那几个乡人,加上杜岩的打扮跟个富家翁似得,她便误会杜岩是两个年轻人的长辈。
  杜岩尚未起身谦逊,独孤维唯便先截口道:“岩伯先用,出门在外没有那个么多讲究。”
  杜岩应了一声是,没跟她客气。
  妇人才知道弄错了,脸上呈现几分尴尬,呐呐道:“对不住客人,小妇人见识浅。。。。。。”
  独孤维唯温和地笑道:“无妨。”
  妇人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被她一笑愣了愣神,还是少女碰碰她的手臂才回过神来,急忙转身去端碗。
  眼前的年轻男女无论是衣着气度还是长相都过于与众不同,使得这妇人行动都有些不自在起来,僵着手脚端了汤给他们,靠近的时候大气都没敢喘一下,似乎怕自己的污浊之气熏着了他们。
  不过是端两碗汤,扭过头忍不住就是重重呼出一口气,手心都出了一层薄汗。
  相比之下给另一桌上汤就轻松多了,妇人和少女手脚麻利地为各人盛好汤,放上一碟子面窝。
  独孤维唯纯属为陪杜岩,顺便歇脚,原本肚子也不饿,但食物上桌,便随便尝两口。
  面窝是由糯米稻米和黄豆为原料做成的小点,口感焦酥香脆,既具风味。而老鸭汤里既有莲藕的清,又有鸭子的鲜,清爽鲜美,滋味淳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