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乖,叫夫君-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着太后进去之后,铺子里也挤满了人。一个头上包着碎花头巾的中年妇人瞧见她们进来,笑着迎上前:“干娘来了?哎呀,这姑娘模样可真俊,是干娘的孙女儿吧?”妇人说着把目光移向旁边的漪宁。
太后笑着点点头:“是我孙女儿,你叫她阿宁就行。”说罢对着漪宁道,“这是姚闯家的,这家包子铺的老板娘,你该换一声婶婶。”
漪宁知道太后在外面并未暴露自己的身份,此时这人既然是长辈,她这个做小辈的自然少不得见礼,便很乖巧地喊了声:“婶婶安好。”
姚闯家的瞧这姑娘说话时彬彬有礼,谈吐气质都是顶好,便知身份怕是不凡。她这等开门做生意的,什么人没见过,纵然那些个闺阁里的千金姑娘家有的也没她这般气度。一时间对漪宁充满敬意,心中也有些纳罕。干娘是个随性洒脱之人,没想到居然有个这般出类拔萃的孙女儿。她以前觉得大娘也是个普通的市井人家,可今儿个却又有些别的猜测了。
是啊,干娘若是个寻常妇道人家,为何不自己开个包子铺,而把这样的绝活儿传给她们夫妻二人?想来,她的儿子必然是非富即贵之人。
如此想来,这阿宁姑娘有这般气度倒也说得通了。
“干娘和阿宁姑娘快去里面做,我让伙计给你们上包子。”姚闯家的笑呵呵地道。以前干娘来此没少帮她做活儿,但如今猜到人家身份不俗,她又岂敢造次。何况这阿宁姑娘第一次来,她理应好生招待。
太后却摆了摆手:“不必麻烦,你们这儿也够忙的了,不用管我们。”说完又对阿宁指了指那边的笼屉,“那里有包子,好几种馅儿的呢,你想吃就随便拿。你一个姑娘家也吃不多,你婶子不管你收钱。”
太后这话明显是在玩笑,姚闯家的也哈哈大笑起来:“干娘这话说的,难道阿宁姑娘吃得多我就会管你们收钱不成?说到底,这铺子可还有您老人家的一份儿呢。”
铺子里实在太忙,姚闯家的眼见她们当真不让自己招待,便也就赶着忙活别的去了,太后看这么多客人也闲不住,便挽起袖子去了后厨。
伙计特意为漪宁寻了个靠窗的位子给她,她坐下后见玉嬷嬷和佟迎都在她后面站着,怪怪的。便对佟迎道:“你去把我方才选的包子端上来,咱们几个人也尝尝鲜。”
佟迎应声很快端了各种口味的包子过来,漪宁便让玉嬷嬷和佟迎二人都坐下。
这是在宫外,大家也都不怎么拘礼,郡主发了话,两人便当真坐下了。
这家姚记包子铺的包子个头不大,属于那种一口能吃下去一个的,但据说价格很便宜,一文钱就能买四个,多了还有折扣。
漪宁先用箸子夹了一个,这包子虽小,但她自幼吃东西便很秀气,自然不会真的和大家一样一口吃进去一大个,而是相当斯文地咬了一口。却没想到,只那么一小口居然啃到了包子馅儿。浓郁的汤汁顺势入了口腔,软嫩鲜香,油而不腻,居然是她最喜欢的蟹肉包。
这时,一个叫小丫的帮工姑娘端了醋和辣椒油调出来的味汁上来,笑着道:“姑娘,这包子配上这个口味会更好的。”
漪宁听了当真用包子在调好的汤汁里沾了沾,再吃时的确口味更鲜了。
若说起来,御膳房的包子她也没少吃,但漪宁却发现这家包子铺生意如此红火当真是有原因的。且不说皮薄馅儿多,这些包子馅儿也不知是用什么做成的,但凡吃上一口就好像收不住了一般,还想再吃些。
她把每一种口味儿的包子全都品尝了遍,牛肉的,猪肉的,鸡肉的,鸭肉的、蟹肉的,还有素食的冬葵馅儿、荠菜馅儿、马齿苋馅儿、白菜馅儿……
逐个吃下来,漪宁居然吃了近二十个包子!
佟迎忍不住笑她:“姑娘难得能有这样的胃口。”
回过神来的时候漪宁也觉得有些窘,不由得瞪她一眼,看着她跟前空空的盘子:“你不是也没少吃?”
佟迎憋着笑,噤了声没说话。
吃了人家不少的包子,漪宁觉得不帮忙干些什么似乎说不过去,便招呼了玉嬷嬷和佟迎一起帮忙。
不过,她是主子,佟迎和玉嬷嬷哪里当真让她做什么,但凡有什么活儿都是这俩人抢着来。漪宁知道这俩人的意思,便也只是偶尔递递盘子,十分清闲。
这家铺子当真是相当红火,一个上午都有客人络绎不绝地来买包子,竟是半天没个消停。
一直等过了午膳的时辰,客人才渐渐少了些,大家也都忙里偷了个空闲。
这时,外面一个紫衣少年带着一个小厮从外面进来,径自在今日上午她坐过的位置上坐下来,那小厮则是去了前台跟伙计说了什么,旋即回到了少年身边,同他一起坐下。
自打那少年进来,漪宁的目光便一直在他身上。
不为别的,只因这少年正是她昨日在马车上看到的,那个得了状元郎封号的少年才子,邵恪之。
小丫是个单纯的,又和漪宁年纪相当,这半日下来没少跟漪宁说话。如今见漪宁坐在旁边的空位上双手托腮望着那少年发呆,她跟着坐下去:“我看你应该不经常出门,只怕还不知道吧,那个郎君是长浚伯府的二公子,昨日殿试放榜,他可是金榜的头名,是状元!”
小丫说起这个,也是一脸的崇拜:“昨日状元郎策马从铺子里经过时我也看见了,那模样和气度可真把后面的榜眼和探花都给比下去了。听说这么多年,很少出过尚未弱冠便能金榜题名的人,还被圣山钦点为新科状元那就更是了不得了。”
漪宁听着小丫的话倒也没说什么,只见伙计端了包子给他,他执起箸子十分雅致地吃着。
佟迎总说她吃东西的时候好看,其实漪宁觉得邵哥哥吃东西的样子才是真的很养眼。记得小时候有次她带了岑伯母做的点心去校场,邵哥哥和太子、大皇子、三皇子以及其他伴读坐在一起,他吃东西的样子最好看,让人看了便觉得食欲大增。
就如现在,看他吃得那样香,漪宁居然觉得自己好像又饿了。
她下意识舔了舔嘴唇,眼巴巴地望着他。
邵哥哥现在吃得包子好像真的比她上午吃得要好吃诶……
这时,邵恪之旁边的赵源对着柜台的方向招呼:“小二,再上些料汁来。”
老板娘姚闯家的闻此忙又调了料汁喊小丫端过去,漪宁抢先走了过去:“婶婶,我来吧。”
姚闯家的想着这也不是什么重活儿,阿宁又提了,便笑着交给她:“那就谢谢阿宁姑娘了,刚好我去后院瞧瞧,你奶奶也不知道吃饭了没。”
见姚闯家的走了,漪宁这才端了料汁去给邵恪之送。
走两步却又改了主意,灵光一闪退回来,拿起柜台上的醋往手里的小碟子里拼命加了些,不等加水稀释,便十分满意地晃了晃向前走。
“公子,您的料汁。”她声音柔婉,语气温和,十分的彬彬有礼。
然那双圆溜溜的杏眼,此刻却透着一丝狡黠。
45章、折花 。。。
赵源往这边瞥了眼; 轻轻“嗯”了一声,随后示意漪宁退下。
漪宁倒也没再逗留,只是刚走两步却突然听到后面一声惊呼:“哎呀!怎么这么酸?”
漪宁走到半路; 被这声尖叫惹得顿下步子; 却没回头; 脸上的表情已经变了。因为这尖叫声跟自己预想到的不太一样。
尖叫的人并非邵恪之,而是赵源。赵源平日里是不吃醋的,只因方才看他家公子吃得起劲儿,一时馋了嘴。但他自然是没胆子跟他家主子共用一个料汁碟子的,这才喊了伙计再上一碟料汁。
这是他第一次吃; 就轻轻沾了那么一点; 没想到居然就这么酸。简直就跟在喝醋一样!
他发誓; 从今起; 他这辈子都不会再吃醋了。
漪宁忍着笑意回头,但见赵源正捧着茶盅仰头灌着水,仿佛怎么也消不尽口里的醋意般,不多时居然把水壶里的水喝了个精光。
漪宁无奈的眨巴眨巴杏眼; 突然有些自我怀疑; 她有搞得那么酸吗?
转而再看邵恪之,他依然气定神闲地用筷子夹了包子沾着料汁; 而料汁并不是自己方才端上去的那碟。
事到如今; 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原来是赵源要吃料汁,她搞错人了……
想到自己在这儿站了半天,邵哥哥居然都没抬头看上一下; 漪宁有些泄气,犹豫了一下又折回去,学着小丫对客人的那一套,笑得甜腻:“这位客官,可是觉得太酸了,要不要再换一碟。”她话是说给赵源的,但那双眼睛却在盯着邵恪之看。
不过,邵恪之却仿若未觉一般,自顾自地吃着。
居然还不抬头看她一眼……
这个人真是木头!
挫败感和失望让漪宁眉心都拧紧了,一张小嘴儿下意识嘟着,十二分的委屈。
“哎哎哎,往哪儿看呢?这么小的小姑娘居然也会以貌取人了?”明明被酸到了是自己,这丫头看他家公子做什么。每回跟着公子出来,备受瞩目的是他家公子,可遭罪的总是他,他怎么这么倒霉啊!赵源也觉得自己很委屈。
谁知,他刚吼了眼前这小丫头两句,原本一语不发的邵恪之突然眼底有几分不悦扫过,目光瞥向咋咋呼呼的赵源,语气有些冷淡:“吃好了吗?”
赵源不知道他家主子为何突然对他态度如此冷淡,虽然并未吃饱,但还是很真诚的点了点头:“吃,吃好了。”
邵恪之默不作声,率先理了理衣襟站起身,径自转身出了包子铺。赵源见此慌忙从钱袋里摸出碎银子搁在桌上,“不用找了。”随即赶紧追上去,“公子,你等等我!”
座位上空空如也,独留得漪宁还傻傻站在那儿。
等她反应过来时,人已经早没了踪影。
想到邵哥哥居然真的认不出自己了,漪宁心上一阵委屈,好歹也是给她送了那么多次琼花软糖糕的人,她还爬上他的马车去过他家呢,居然这么快便不记得她了。
心上突然感到一阵失落,十分颓然地坐在了旁边的桌子前,双手托着腮帮子幽幽吐纳一口叹息。
这时,小丫着急忙慌从外面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油纸包裹,里面装的似乎是隔壁糕点铺子的点心。
见漪宁很无精打采的样子,她跑来她身边坐下,很欢呼雀跃地道:“阿宁,你知道吗,我刚刚进门的时候恰好遇到状元郎出去,他脸上居然在笑啊!他每天都会来我们包子铺吃包子,但是从来没笑过,这可是第一次呢。”
说到这儿,小丫十分花痴地仰着脸,目光里皆是迷恋,“状元郎笑起来的样子好温柔,能见到他这样儒雅的笑容我这辈子真是无憾了。”
“笑?”漪宁听了十分惊诧,刚刚也没发生什么事啊,他出去的时候为何会笑?不由得她又问了一遍,“真的笑了?”
被漪宁这么一问,小丫愣了一下,突然有些不确定起来:“……好像吧,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好像嘴角上扬了那么一下,凤眼微微眯了一下,后来便冷着一张脸走了。莫非……我刚刚眼花了?”她虎头虎脑地抓了抓头发,嘴里呢喃一句,“到底是笑了还是没笑呢……”
漪宁沉默着想了一会儿,遂点点头,拍拍她的肩膀,十分笃定地道:“肯定是你眼花了。”刚才正眼都没看自己一眼的邵恪之,分明就是个目中无人的,她才不信他会笑呢!这种人会笑吗?会吗?肯定不会!
小丫刚把包着点心的油纸拆开,捏起一小块糖角果子放到嘴边,被漪宁这一拍吓得果子差点掉在地上。她赶忙抱紧了自己的小零嘴。
又见漪宁拖着下巴发呆,小心翼翼把自己的点心递过去:“要不要来一块儿?很甜的。”
——
姚记包子铺只做上午的生意,是以到了下午便早早地打烊了。
姚闯家的做了一锅大杂烩,又煮了南瓜小米粥,配上三个凉菜,倒也是格外的丰盛了。
在宫里,大家注重规矩,素来是食不言寝不语,但民间就随性很多,大家一边吃着饭,还会絮絮叨叨说些话。
姚闯夫妇已年过不惑,育有一子早已成家,是做海上生意的,早年下海后再无踪迹,大家都说八成是没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到底是艰难的,幸亏遇上太后传了做包子的收益,如今俩夫妻方才在长安城安了家,
姚闯模样生得还算硬朗,慈眉善目的,是那种一看便是老实巴交的类型。
他话很少,大多都是姚闯家的在说。
一会儿说说今日什么时辰起来和面剁包子馅儿,一会儿再说说这几日的生意怎么怎么样,哪个大主顾来了几回。
她为人和煦,漪宁听着也不觉得聒噪,反而感觉这样子的餐桌很是温馨,很随性。
饭吃到差不多的时候,一直不怎么言语的姚闯总算说话了:“李达兄弟前段日子让人捎了信儿,说要和他家娘子带他娘来长安看病,他们在长安无依无靠的,我打算等他们来了便去码头接一下。”
姚闯的老家在蘅州洛城东的南寨村,他口里的李达正是他们同村的人,两人感情好,用乡下的话说是光着屁股长大的交情,自然是极铁的。
姚闯家的听他这么说哪有不理解的,只十分担心地问他:“李大娘的病莫不是又严重了?”在姚闯家的印象里,这位李大娘似乎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
姚闯点了点头:“信上说得是挺严重的,找了不少郎中给治,却都无济于事。李达兄弟便想着带他娘来长安让这儿的郎中看看,到底是天子脚下,能人异士聚集,兴许还能救治。而且,李大娘平日里总会絮絮叨叨说想来长安,李达也想全了他娘的一个心愿。”
姚闯家的也吃的差不多了,遂放下碗箸,叹息道:“说起来李达也真是个好人,对李大娘这个继母跟亲娘一样。”
姚闯不置可否:“因果循环吧,说到底他幼时无母,也是李大娘一手给带大的,说起来不是亲的也跟亲的一样。”
姚闯家的点点头,只是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听你们说得,这是一下子来了三口子人吧?咱们家那么大点地儿哪里住得下?是不是得给他们提前找好住处?”
这倒是个难题,姚闯想了一会儿:“实在不行,咱们就先帮李达兄弟在客栈预订两间客房。”
太后一直默默听着,闻此摇头:“既然是看病,谁知道要住多久,一直住客栈哪儿成啊。我看要不这样吧,我那儿刚修的宅子,地方大,等你们接了他们一家人,就带到我那儿去。”
“这,这怎么使得?”姚闯家的慌忙推辞道。对于干娘,他们夫妻二人已然是感激不尽了,又如何能再找她帮忙?
太后却笑着摆了摆手:“你们学了我的手艺,当初也是烧了香拜过师的,又唤我一声干娘,我也算是你们半个娘吧,既如此便是一家人,有何使不使得?”
太后说罢看向漪宁,询问她的意见:“阿宁不会介意吧?”
事分轻重,漪宁不是不懂事的人,如今见太后问起,甜甜笑着:“我听奶奶的。”
“既然如此,这事儿就那么订了。”太后拍板决定了此事,姚闯夫妇自然十分感激,少不得说些感谢的话。
从包子铺回去的时候,太后拉着漪宁的手说:“不知道为什么,方才姚闯说到李达夫妇要带着他娘来长安,我这左眼皮就一直跳个不停,心也慌慌的,就跟要出什么大事一样。”
漪宁挽着太后的臂弯,与她并肩走着,怕她多想便宽慰道:“奶奶常说左眼跳是好事将至的征兆,莫不是真的?”
太后笑了笑:“我也说不清楚,咱们过段日子就该回宫了,把宅子让给李达一家人住倒也没什么。等他们来了咱们就搬走,这样你也不会因为跟她们住在一起不舒服。”
太后带阿宁出门不过是希望她能见识见识外面的生活,莫要成了书呆子,却并不希望阿宁身上沾染太多的市井气。出身高贵的姑娘,就该是那养尊处优的神妃仙子,不染纤尘的。
阿宁自幼养在宫中,若日后跟寻常百姓住在一起,只怕她会不习惯。这点太后早就想到了。
太后为自己着想漪宁心里暖暖的,撒娇地倚在太后的肩膀上,黏着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