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毒男配是女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事到如今,已是别无他法!此虽为下策,却不失为最合适的计策!”
“呸!什么最合适的计策!说来说去,你们就是贪生怕死!全城百姓那么多人,拖家带口,怎么可能在一日内收拾完东西,全都一起撤退?!说什么允许百姓跟在后边一起走,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权大人,那您又有何高见?!建康这支军队,人数如此之少,拿什么却和对方十万大军比拼?!就算这些士兵不怕死,愿意以卵击石,那血肉之躯却和对方拼,那谁来指挥?!谁有能力指挥作战?!”
一道冰冷肃穆的声音如同一把锐利的长剑,直直划过每个人耳朵。
“我来领兵!”
众人齐齐将目光转向出声之人,有人原本想嘲讽对方不自量力,然而在看清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后,纷纷哑了火。
披着黑貂裘的青年坐在窗边的扶手椅上,神情冷淡而平静,波澜不兴,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她说出口的话,有多么重要,将会掀起多少轩然大波!
敛容垂眸的青年,看上去尤为冷静。她沉声,重新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话,“我来领兵守城。”
谁都没有想到沈凤璋会主动请缨,接下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
虽然先前赵渊穆和沈凤璋不和,但这回议事,沈凤璋也来了。听着沈凤璋,神情坦然自若,开口说由她来率兵守城,赵渊穆心头一震。他抬眸望向沈凤璋,心绪复杂。
有些人碍于平日里沈凤璋的威严,不敢再开口多说,然而也有人咬着牙,朝沈凤璋开口道:“沈大人,您平日里毫无领兵对敌经验,您能保证带着这一万多士兵,能够挡得住索虏十万大军?!一旦挡不住,陛下与殿下们的安危如何解决?”
沈凤璋是一介文官,自身看上去又极为瘦弱,谁都不相信她能守住城!
一名中年文官站起来,斜眼看着沈凤璋,语气咄咄逼人,“沈大人,你能保证守住城吗?!”
第104章
坐在扶手椅上的青年掀起眼皮,轻轻抬眸; 带着冰雪般的优雅从容; 又有几分高高在上; 俯视众生的目空一切; 不知不觉间,就将咄咄逼人的权侍郎衬成了跳梁小丑。
一声短促的轻笑从对方浅色薄唇中溢出; 在陡然寂静起来的议事堂里突兀响起。
咄咄逼人; 神情傲慢的权侍郎; 觉得这一声嗤笑尤为刺耳,方才还把握十足; 觉得能让沈凤璋哑口无言的他; 现在莫名觉得如芒在背; 身上仿佛有针扎一般,让他只觉坐立难安。
“权大人。”沈凤璋朝权侍郎轻飘飘地扫了一眼,声音淡淡; “你如此关心我能否守住建康; 是想替我出一份力?和我一道守城?”
权侍郎当然不是这样想的。他眯了眯眼; 那张端方正气的脸无意中流露几分阴险奸诈,“沈大人,我当然不是这样想,我是——”
他话还没说完; 就被沈凤璋猛然打断,“既然不是,那是为何而问?!”
方才淡然和缓的声音陡然拔高; 声若洪钟,气势若排山倒海,别说权侍郎了,连周围其他人也都被吓了一跳。
权侍郎一瞬间呆若木鸡,等他反应过来,想要驳斥沈凤璋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嘴。
沈凤璋根本不给权侍郎说话的机会,“权大人,你问我这话,不过就是想听我说我没有把握!然后,你便可以顺理成章否决我守城的提议,无人领兵守城,自然便只能弃城南下,好方便你保住性命。然而——”她冷笑一声,“你以为弃城南下,就真能万无一失吗?!”
“建康乃是国都,外有护城河,内有六丈高的城墙,如果连建康都挡不住索虏人的进攻,还有哪座城能挡住?!”沈凤璋起身,走到众人跟前,看向方才那些赞同南下的大臣,声音冷静,“离建康最近的大城乃是宣城,宣城离最近的军营还有几百里,一旦建康被破,是驻扎在武陵郡的军队先赶到宣城,还是从建康过来的索虏军队来得快?”
这些人提出想要南下,不过就是觉得建康守不住,觉得南下才能逃生罢了。然而眼下,沈凤璋直接点出,哪怕南下也不一定安全之后,许多人心里顿时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沈凤璋见状,反而缓和了语气,她目光淡淡,扫过众人,语重心长,“更何况,建康乃是大周根本,建康一失则大事去矣。百年前,吾辈祖上被迫离开京师,渡淮水而南下。与先祖们相比,难道如今当真已到南下之时了吗?更何况——”
她声音微顿,再开口时,掷地有声,如一把重锤,砸在众人心上,“一次退,次次退。先祖们尚能退到建康,今日我们又能退到哪里?!”
“其实——”沈凤璋抬眸,环视四周,“守城也并非全无胜算。本官乃是五兵尚书,建康兵力如何,守城胜算如何,想必在座没有人比我更清楚。”
沈凤璋看向赵渊穆,“殿下,时间紧迫,还请早做决断,好容臣做好迎敌准备。”
赵渊穆站在书案之后,双手撑住书案上,自从沈凤璋开口说话之后,他便低下头,垂下眼眸,避开不去看她。
如今,沈凤璋一句话,又将所有人的目光重新引到赵渊穆身上。
赵渊穆心潮起伏,矛盾不已,浪潮不停拍打着,在他心中反复涌动。他当然也怕死,好不容易才开始监国,他还没真正坐上那个位置呢;同时,他和沈凤璋不和,凡是沈凤璋想做的,他一概不想让沈凤璋如意。然而这回……
赵渊穆胸口起伏剧烈,他大口呼吸着,仿佛一条缺水的鱼。
“殿下,臣以为还是应该南下。”
赵渊穆抬起右手,五指并掌,呈现拒绝姿势。他望着木质书案上的木纹,那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用力一闭,缓缓开口。
“所有人全都留下迎战。”
“殿下!南下固然有风险,然而留下来守城更有风险啊!万一城破,那——”
“不用多说了!”赵渊穆高声打断对方的话,他慢慢抬头看向众人,眼中先前那种仿若抓住救命稻草,找到一线生机的疯狂激动神情已经褪去,被终于做出决断后的宁静取代。宁静之下,又满是坚决。
他看向沈凤璋,沈凤璋那张文雅秀美的脸庞,在他看来依旧十分道貌岸然,令人厌恶。然而,哪怕他再厌恶沈凤璋,也明白在这个时候,保住建康有多重要!如果他不想做亡国之君,不想在史书上遗臭万年,那就决不能弃建康而去!
赵渊穆深吸一口气,瘦削下来的脸庞棱角分明,反倒冲淡了他原先的艳丽与女气。他压低硬朗的眉骨,双手平举,朝沈凤璋躬身行礼,“沈大人,本王就将建康托付给您了!若有任何需要,还请沈大人直言。”
赵渊穆厌恶沈凤璋,沈凤璋同样对赵渊穆没什么好印象。说实话,方才向赵渊穆提议时,沈凤璋担忧的是赵渊穆不肯留下来,一定要南下。
幸好。
沈凤璋朝赵渊穆看了眼,心头略松口气的同时,对赵渊穆的印象也稍微好转了一些。她不避不让,硬生生受了襄阳王赵渊穆一礼,随后同样双手平举,躬身作揖。
“殿下高义,臣替建康百姓谢过殿下。”
虽然沈凤璋和赵渊穆两人实际上满是嫌隙,两看生厌,然而表面上却是君臣相和,一副明君贤臣的模样,显得尤为和谐。
其他人见到这样的情况,哪怕心有不甘,却也明白一切已是尘埃落定。
“殿下高义,臣替建康百姓谢过殿下!”
沈凤璋麾下的那些官吏是最先跟着沈凤璋说出这话,向赵渊穆行礼的。紧接着,一个个都开始朝赵渊穆行礼道谢。
虽心中没底,不知前路所在何方,但见到这一幕,赵渊穆心头也不由畅快起来,不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看了沈凤璋一眼,接下来就要看沈凤璋了。
若是守住城还好,若是守不住城,他就是死也要拉沈凤璋垫背!
……
议事堂的大门轰然打开,一名名朝廷命官鱼贯而出。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沈大人,这次就看你了。”走在沈凤璋之后的权侍郎说完这话,故意朝沈凤璋肩膀撞去,想从后面挤到沈凤璋前边。
眼看权侍郎就要撞过来,沈凤璋身子往旁边轻巧一侧。
“权侍郎小心!”
权侍郎用力太大,撞空之后,受惯性影响,径直朝前冲去,差点一头栽倒门口地上。好不容易站稳之后,权侍郎狠狠甩了甩衣袖,回头看了沈凤璋一眼。
沈凤璋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说出口的话,似是在关心,又似乎带着几分深意,“权大人,小心啊。”
权侍郎咬了咬牙,大步朝前走去。
……
天地有灵,不知是不是连宫中草木都知晓当今至尊病倒在床,大敌进攻,建康危在旦夕,这段时间,宫中草木显得格外萧条。
刘温昌从那些枯萎冻死的草木上收回目光,继续朝宫门里张望。他那张敦厚老实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实际,心里一直担忧着。
他很清楚,郎主今日是带着目的进宫,也不知道宫中现在情况如何,郎主能否达成目标,建康又将何去何从。
忽然间,许多个小黑点出现在宫道远处。他当即全神贯注朝那些小黑点看去。
随着那些小黑点逐渐靠近,刘温昌很快就辨认出了其中的沈凤璋。
身量高挑的青年身着华贵的黑色貂裘,身后是苍灰的天空与略显萧瑟的冬景,两旁是朱红的宫墙。从刘温昌这个角度看去,青年微微侧头,唇角含笑,似乎在听身旁人说话。
“郎主,怎么样?”
沈凤璋一出宫门,刘温昌立刻迎上去,轻声问道。
沈凤璋脸上应付性的笑意已经消失,失去笑意的脸庞如玉雕一般,精致冷淡之余又有几分高高在上,少了烟火气。
她朝着刘温昌缓缓颔首,“成了。”
深呼一口气,沈凤璋登上牛车,“走吧,去五兵尚书衙门!”
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在等着她。
沈凤璋先前并非是在胡编乱造,迎战确实有获胜的希望。只不过,这希望比较小而已。然而,就像她先前所言,丢了建康,大周就是大势已去。为此,明知希望渺茫,她也要尝试一下自救。
守城尚有获胜可能,南下才是真正的束手就擒。
索虏人在江对岸虎视眈眈,建康城中,最寝食难安的要算五兵尚书衙门的人了。
从索虏朝驻北军发起进攻,到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抵达江对岸,五兵尚书衙门都是最先知道的。他们是亲眼看着前一份战报送上去,上面还没商讨出应对结果,后一份战报又送到了。可以说,他们是对整个战况最了解的人之一。
眼下,索虏人隔江而望,虎视眈眈,他们心里焦急不已,却不知道如今该怎么办。
为此,一听到外间传来的脚步声,见到走进来的沈凤璋,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站了起来,纷纷朝沈凤璋迎上去,“大人!情况如何?!您与襄阳王殿下,还有其他大臣们,决定怎么办?”
沈凤璋抬眸看向这些人,目光炯炯,简洁有力,抛出一个字,“守!”
守住建康,守住建康百姓,守住这锦绣山河与黎民众生!
第105章 开战
五兵尚书衙门的人; 心里其实也都知道; 到如今这个地步; 只有两条路; 走或者留。走,顾虑重重;留; 亦是顾虑重重。他们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眼下听到沈凤璋斩钉截铁一个留字,尽管留下来危险不少,但他们反倒都松了口气。
“沈大人; 那守城该如何安排?”众人看向沈凤璋,彻底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
沈凤璋一边大步往前走; 一边快速回想这些人往日的表现,同时口中喊出几个名字; “杨庭荣,孙秀朝。”
“下官在!”
“你们二人负责此次守城的军备物资以及粮食调度!士兵们每人每日口粮从六两改为十两。”
不等杨庭荣和孙秀朝领命答应; 沈凤璋已经开始点下一个人的名。
“陶契。”
“下官在!”
“负责检查城墙; 但凡破损之处,征集城中工匠,调用石料,三日内修补完成!”
同样的; 陶契还没来得及回答是; 就听到沈凤璋又开始下新的命令。
一道道指令从沈凤璋口中有条不紊发布出来,原先如同一盘散沙的五兵尚书衙门瞬间像一台拧上发条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
五兵尚书衙门中; 来来往往的官吏都神色匆匆,各自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做去。
一口气将这场守城战大部分要做的事全都布置了下去,沈凤璋看着匆匆忙忙的属下们,心头的焦灼稍微和缓了一些。
即将到来的这场建康之战,他们这边最大的劣势有二。一是兵力少;二是时间紧。
要想增加赢面,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在宇文焘进攻之前,做好迎战的准备。
至于兵力少……
沈凤璋深吸一口气,收回目光,看向唯二两名方才没有被安排任务的官吏。
“大人,下官还没有……”其中一名生着招风耳的中年男子察言观色,见沈凤璋收回视线,急忙小心翼翼出言。
“万彦之。”沈凤璋朝万彦之看去,眼眸黢黑深沉,声音亦是格外深重。
之前没被分配到任务,心中惴惴不安的万彦之见状,不由自主咽了口唾沫,心里越发紧张了。
“你的任务是带人前往武陵郡命鲁将军,速速带兵前来救援!”
千钧重担突然落在肩上,万彦之脸色一肃,他喉结重重滚动了一下,看向沈凤璋,斩钉截铁应了声是!
“下官定不负大人重托!”
送走万彦之,沈凤璋看向留下的另一人。大周驻扎在外的军队有三处,除去淮水边上的驻北军和武陵郡的平西军,最后一处就是义安郡的安南军,也就是沈隽所领的军队。
将向安南军请求援军的命令下达出去之后,沈凤璋坐回到书案后,开始紧锣密鼓筹备起守城的详细计划来。
眼下宇文焘带着手下十几万索虏士兵驻扎在对岸,看似一江之隔,似乎马上就会过江来攻打建康。但沈凤璋估计,他们最快也要在十天之后。
这个时代,大多数城墙高度在五六米左右,稍矮一些的城墙,甚至只有两三米,搭个人梯就能轻松爬上去。而且大多数并非石头墙,只是夯土墙。
然而建康作为大周国都,不管是城墙高度,还是城墙的牢固程度,都远胜其他城池。将近十五米高的城墙,坚固的石砖,这些都给攻城增加了难度。
宇文焘若是想攻城,势必要准备各种攻城工具。他们先前行进的速度太快,恐怕这些攻城工具都没有准备。
沈凤璋想的没错。
江对岸,宇文焘走出营帐,登上高处。他眺望着对岸,对岸建筑的轮廓与影子在水天之间模糊可见。
凝望了对岸半晌,宇文焘深深吐出一口浊气,朝着辽阔的江面与广袤的苍穹长啸一声。长啸过后,他又用力地吸了一口带着冷意的江风。
“这大周的风,比我们北边的风湿润许多。”
跟在宇文焘身后的部下见状,笑着开口道:“是啊,江南江南,大周连风都有江南特色。”
宇文焘转身,粗犷的脸上既有踌躇满志,又带着几分焦急。他微微含笑,似感叹一般,“我以前哪里想到过,有一天竟然会因为行进太快,军械跟不上,不得不放缓脚步。”
“眼看建康就在对岸,却只能看不能去占领它,这个滋味可真令人焦灼。”
“主上放心,木梯明日就能到,攻城锤也已经在运来的路上。”
宇文焘点点头,转身又看向对岸,他眯起眼贪婪地注视着对岸影影绰绰的轮廓,野心高涨。
在宇文焘日益高涨的野心与施加的压力下,第七天的时候,一切攻城用具皆准备齐全!
……
索虏人第一天驻扎在江对岸的时候,建康城中的百姓惊慌失措,生怕这些传闻中茹毛饮血,杀人如麻的索虏蛮人下一秒就破城而入。他们收拾东西都打算马上出逃。
然而等着等着,建康百姓却发现那些索虏人只是驻扎在对岸练兵,看上去根本没有打过来的迹象。等到第七天的时候,建康城里已经重新恢复繁华,街道上小商贩们又重新摆起了摊。
这些重新回归生活的百姓们,谁都没想到,相安无事许久的索虏人会突然朝建康发起进攻。
“打过来了!”“打过来了!”
“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你们跑什么?!”正在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急忙拦住从远处跑过来的行人。
急着逃命的行人一把推开商贩,急急忙忙往前跑去,“别卖了!索虏人攻城了!”
差点摔倒在地的商贩来不及发火,就听到这样一句话。顿时,他连自己的小摊都不要了,撒开腿就朝远处跑去。
与被索虏人麻痹的百姓不同,沈凤璋以及其他人,每时每刻都在警惕着来自对岸的攻势。为抓紧时间,许多人都是没日没夜地在办事。身为这场建康之战的总指挥,沈凤璋甚至已经三日没有好好睡上一觉。
那些先前因为繁重的任务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