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知韩彦食髓知味,每夜都缠着舒予胡闹,以至于自打成亲后,舒予几乎没有一次是像往常一样准点起床的。
    就连小望之也忍不住担忧,感觉姑姑成了娘亲了之后,身体变差了好多,每天早上都要睡懒觉休养。
    等将两车东西都卸完码好了,张李氏已经做好了午饭,招呼大家去吃。
    韩彦少不得陪着岳父大人喝两杯。
    舒予看了他一眼,没吭声,但是见两杯下肚,翁婿两人还要继续拼酒,连忙开口劝阻道:“爹,韩大哥一会儿还要去军营呢,不能再喝了。”
    张猎户一听,虽然觉得意犹未尽,但还是将酒壶撤了回来,只给自己杯中斟满,口中还说道:“既然要去军营,那这酒是不能再喝了。”
    又问:“这时候去军营做什么?可是有什么要事?”
    先不说两人成亲还不足半月,正是如胶似漆、难舍难离的时候,就单说眼下秋狩备冬依旧在继续,就连三味书屋因此都还在继续休假,如果不是事有紧急,韩彦是不会在此时赶去辽东军大营的。
    “是成亲当天,答应了国公爷的。”韩彦笑道,一带而过。
    至于真正的原因,当然不可说。
    一听是和镇国公早就约好了的,张猎户也不再追问,只是催促韩彦快点吃完好去赴约。
    吃罢饭,韩彦挥别舒予等人,翻身跃上追风,一路疾行而去。
    和镇国公的约定当然是不存在的,他此番前去,一是看看新式的舆图和沙盘做得怎么样了,二是试探镇国公对小望之的反应。
    他和舒予成亲那天,镇国公来回打探小望之的情形他可是看在眼里的。
    虽然说外甥随舅,小望之神似长姐,和他也确实有两分相像,但同样也能看出几分元嘉帝的影子来。
    虽然这世上相似的人很多,甚至有很多毫无血缘关系但却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长得有几分像登基多年都没有子嗣的天子的话,对于镇国公这样的国之重臣来说,难免会多关注几分。
    所以在婚礼当日,镇国公才会禁不住状似无意地问了他几句有关小望之的话。
    不过,他自觉时机不成熟,都巧妙地避开了。
    眼下过了快半个月了,也该去试探一下镇国公的态度了。
    韩彦一路纵马疾奔来到辽东军大营。
    和第一次来时,被巡山的士兵押送不同,现在他在的辽东军大营非但没有人拦着喝问,而且路过的将士还会停下来尊敬地向他行礼问好。
    这其中固然有韩彦是镇国公的同门师弟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韩彦曾经不畏生死,和舒予一起救回了镇国公,并且足智多谋,一再献计解决军中祸事。
    韩彦到达主帐时,恰好镇国公正在在看负责勘察辽东地形地貌的将士绘图。
    一看见韩彦,镇国公立刻招手笑道:“你来的正巧!快来看看这幅與图画得怎么样,与你所授可有分别?”
    韩彦笑着应承了,几步走上前去,这才发现正在低头绘制與图的不是别人,正是前不久刚刚戴罪立功的王继高,心中微讶,却并没有露出行迹来,只是站在案头看王继高进行最后的收尾和润色。
    与韩彦所绘地形图不同,王继高的这副與图是绘制在特殊制作的兽皮纸上的,而且也不追求纤毫必现,更加注重突出其行军打仗之用。
    韩彦看罢,忍不住赞叹道:“到底是军旅中人,这與图可比我当初绘制的地形图方便实用得多了!”
    顿了顿,又看向王继高,一脸叹服地笑道:“王参将真乃军中丹青圣手!”
    刚才卫锋已经暗示过他,如今王继高业已官复原职,依旧做了参将。
    当然了,所担任的职事自然与之前不同。如今的王继高专门负责地形地貌的勘察和與图的绘制。
    王继高闻言连忙搁笔站起来谦逊道:“好先生谬赞,末将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态度恭敬,言语极为真诚。
    当初将功折罪时,是韩彦帮他出谋划策;如今他能够重新受到镇国公的提拔,官复原职,也都全赖韩彦提出的新式與图,给了他这个机会。
    王继高每每念及此处,都十分庆幸,当初他和侄儿王耀祖商量之后,决定冒着赔本的风险,接受韩彦的提议,与京城的余记茶行合作,这才有了如今韩彦对他的关照。
    韩彦不知王继高心中所想,否则只怕会愕然喷笑。
    他才不是那等认亲不认理的人呢!
    而且即便他真的如此,那也该向着他亲师兄才是。
    等王继高将所绘與图解释一番之后,镇国公便挥手让他退下。
    “国公爷任能不避过者,实乃气度非凡啊!”待王继高领命退出主帐之后,韩彦笑着打趣镇国公。
    镇国公呵呵笑道:“当不得韩先生如此夸赞,我这也是不想徒增烦恼罢了。”
    韩彦闻言,挑眉不解问道:“哦,此话何解?”
    王继高一个待罪兵卒,有什么好让镇国公烦恼的?
    镇国公倒也不瞒韩彦,道:“你道这王继高如何能在军中做到参将的?除了自身确实有那么几分本事外,还不是走了赵贵妃的门路!”
    

第270章 生疑

  韩彦闻言讶然一愣。
    他一直都知道王继高当初能够入辽辽东军供职,走的是赵贵妃的路子,但是他并不认为镇国公会因此而重新启用王继高。
    傲骨铮铮,就连元嘉帝做错了都敢直言劝谏的镇国公,如何会畏惧一个恃宠弄权的后宫妇人?
    果然,见韩彦一脸愕然,镇国公开口说道:“我倒不是怕了她。”
    他连元嘉帝都敢怼,还不至于怕一个侍宠弄权的后妃。
    更何况王继高不过是赵贵妃广大“门客”中极不起眼的一个,就算是他要借故将王继高打杀,赵贵妃也不见得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参将而与他为难。
    “只是,军中如今正好急需王继高这样的丹青能手,再去费心培养,难免误事。
    “而且上次王继高将功折罪,确实也出了大力,更救回了不少当年随先帝出征的兵卒……
    “既然如此,倒不如送她赵贵妃一个顺水人情,一举数得。”
    镇国公解释罢,韩彦了然含笑点头,顺势叹道:“何止是边关,就是朝中结附赵贵妃大臣也有不少……”
    镇国公闻言脸色一黯,怅然叹道:“圣主不明,妖妃祸国啊……”
    卫锋闻言立刻抬头警惕地看了一眼四周,然后默默带着亲卫退出主帐,收在主帐外。
    韩彦目送卫锋一行人出了主帐,眉头紧皱,回头担忧地问:“此乃辽东军大营,师兄论及她,还需避人耳目吗?”
    镇国公笑道:“如果连辽东军都不能牢牢掌控的话,那我也就愧姓朱了。”
    镇国公祖上以武起家,实打实的开国功臣,一直为大周驻守辽东一带,抵御瓦剌入侵。
    因此就是说“辽东军”是“朱家军”也不为过。
    镇国公语气淡然,自信从容。
    “只是,再稳固的大营也难免有些宵小心思不在正途……”说起往事,镇国公面露怅然。
    “有人为了巴结赵贵妃,曾经献媚告密。偏偏圣上一心宠爱她,被他掉几滴眼泪就心疼得不得了,竟然专门派了人来宣旨训诫我……”
    镇国公说罢摇头叹息,苦笑一声,庆幸道:“得亏赵贵妃此人出身奴籍,又一心固宠不关政事,而且家中并无亲近的叔伯兄长,又有太后娘娘压着,否则少不得外戚专权、美人祸国啊……”
    赵贵妃虽然喜人奉承,也会在有人捧着美言和金银求上门时,跟元嘉帝举荐一声,但是却从来不管元嘉帝是否会任用或是提拔他们,更不会管这之后的事情。
    否则外朝内宫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大周的运数也就快尽了。
    韩彦闻言暗自冷笑,赵贵妃是不喜弄权一心固宠,但前世正是因为她为了争宠而肆意打压后妃、迫害皇嗣,以至于元嘉帝不幸驾崩之后,无皇子可继承大宝,使得各方蠢蠢欲动、互相争权夺利,差点就因为内讧而将大周的锦绣江山拱手送给野心勃勃、暗中窥伺的瓦剌。
    “师兄此言差矣。”韩彦肃容道,“赵贵妃虽然不热衷于权力,但是她却能深深影响执掌这天下的人。
    “别的不说,单说圣上为了她的几滴眼泪就特地派人宣旨训诫师兄这事儿,若不是师兄心胸豁达且忠君爱国,换成其它任何一个寻常将领都难免因受无端之辱而动怒。
    “一旦驻守边疆的重臣和君王生隙,后果不堪设想。
    “更别提还有个野心勃勃的瓦剌一直意图越过关口,侵占大周的锦绣江山了。”
    镇国公闻言深以为然,捋须叹道:“正是如此……”
    顿了顿,又低声道:“说句大不敬的话,眼下圣上虽然春秋鼎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如今偌大的后宫,除了寥寥几位公主,竟然连一个皇子都没有……
    “东宫无主,其他人难免蠢蠢欲动。肃王之祸相去不远,想一想,就让人忍不住担心啊……”
    当初先帝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御驾亲征瓦剌,却不幸深陷敌军。
    彼时尚有如今的元嘉帝坐镇东宫,肃王都敢率兵发动宫变,篡权夺位,废黜东宫,使得国家一度陷入动荡不安。
    更别说,如今元嘉帝一个皇子都没有了……
    想想大周的未来,镇国公只觉得一片迷茫。
    韩彦见镇国公主动提及此时,心下一动,应和道:“正是如此。赵贵妃争宠也就罢了,可是万万不该对皇嗣下手。她若是自己能诞下皇子,倒也无忧,可是偏偏……”
    偏偏赵贵妃自打头一个孩子早产病弱,不足一月就夭折之后,就再也不能受孕生子了。
    唉……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呐!
    独得圣宠的赵贵妃,却偏偏不能怀孕生子……
    镇国公暗自叹息,却陡然心中一动,想起韩彦和舒予成亲那日,见到的那个虎头虎脑的师侄来。
    镇国公和元嘉帝年纪相仿,幼时还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元嘉帝的伴读,对于幼时元嘉帝的模样自然记忆深刻。
    韩彦的那个长子,和幼时的元嘉帝真的是多有相似。
    要不是那孩子眉眼之间和韩彦有几分相似,他真要忍不住生疑了。
    可饶是如此,他还是忍不住扫了韩彦几眼,状似无意地问道:“对了,师弟,为兄只知道你是京城人士,柳真人座下弟子,獾子寨三味书屋的夫子,别的一概不知。
    “说出去,只怕都没人信呢!”
    韩彦心道“来了”,但是想到方才镇国公对赵贵妃专宠的“乐观”,他还是决定晚一些再对镇国公坦白。
    “我同样只知道师兄是辽东军主帅,闻名天下的镇国公,柳真人座下弟子,别的一概不知。”韩彦半真半假地玩笑道。
    言下之意,谁都没有占谁的便宜。
    况且男人论交,志趣相投,并不要将过往家族等一一表白。
    镇国公碰了个软钉子,呵呵干笑两声,到底不好再多问,然而心底却越发地生疑了。
    如果没有问题,韩彦为什么要开玩笑似的避而不谈?
    要不是想着以两人的交情,他私下里调查韩彦不合适,上回打獾子寨回来之后,他就派人偷偷调查了。
    

第271章 选拔

  韩彦不欲再多谈此事,遂笑问道:“再过一些时日,秋狩备冬就要结束了,师兄打算什么时候开始选拔三味书屋的那些孩子们加入黑甲卫队?”
    镇国公闻言收起心思,笑道:“你就尽管放心吧!答应过你的事情,我绝不食言的。”
    想了想,又道:“每年秋冬之际,瓦剌都频繁扰边。今年虽然脱欢吃了个大亏,收敛了一些,但仍有少数瓦剌流寇寻衅滋事,劫掠边地。
    “不如这样吧,你先对那些孩子进行考核,选拔出合适的送到军营来,等一个月后看他们的表现,再最后确定人选。”
    韩彦想了想,这样的安排很是稳妥,毕竟作为辽东军主帅的亲卫,不是本领高强就行了,关键还要看是否适应与瓦剌经常摩擦的边地环境。
    “那就按照师兄的吩咐,我这就回去安排。”韩彦拱手笑道。
    镇国公哈哈大笑:“你倒是一时半刻都等不及了。”
    生怕他会反悔似的。
    韩彦笑道:“我这不是着急替师兄分忧嘛!”
    格外地坦荡真诚。
    “行行行!你是文人,我是武将,说不过你!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吧。”镇国公摆手笑道。
    等韩彦辞别镇国公回到獾子寨,立刻将这件事情通知到各家各户,并且决定在十一月初十,秋狩大比结束之后,在场上进行公开选拔。
    一时之间,整个獾子寨都沸腾了,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即便是小班的那些孩子,也都暗地里勤奋地操练起来,想着在三味书屋首届大阅中一展拳脚。
    转眼间,半个月已逝,到了大比选拔的日子。
    一大早的,大家都赶到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鸣锣台周围,等着看韩彦考核选拔送去辽东军大营的弟子。
    等韩彦携妻带子地来到场上时,鸣锣台周围早就被大家挤得水泄不通了。
    见韩彦过来,众人自动给他让出一条道来,看向他的目光满是崇敬和感激。
    如果不是韩彦的到来,只怕獾子寨依旧和从前一样,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下去,孩子们连读书、习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是被镇国公赏识,有机会选拔进入黑甲卫队效力了。
    可以说,韩彦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獾子寨的命运。
    韩彦登上鸣锣台之后,先抬手止住众人的雀跃欢呼,客套两句,便直接进入正题,宣讲了此次选拔比赛的规程。
    “本次选拔分为文武两项。所谓文者,粗通文理,于兵法有天赋者即可入选;所谓武者,一是自身能力要强,二是要学会指挥配合作战。
    “这些都是入伍不可或缺的条件。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三味书屋的孩子们都齐声高呼应道:“听明白了!”
    气势如虹,斗志昂扬。
    韩彦满意地点头,接着说道:“好,那么从现在开始,两两自由组队,先决出小组胜负来。”
    这种自由组合的形式,其实是给孩子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力,借此考察他们互相之间的了解,以及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各自的选择。
    韩彦话刚一落音,底下立刻嗡嗡嗡地议论起来。
    孩子们本以为先要一个一个地展示自己呢,没有想到一上来就是比赛,都十分惊讶。
    同时,也都纷纷开始暗暗考量,是选一个比自己差的以求稳妥,还是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以图公平。
    韩彦扫视一圈,并不出言干扰他们的选择。
    过了一刻钟,底下的议论之声仍旧没有停歇,韩彦见状抬手扬声道:“停!现在开始,每一组派一个人上来抽签,决定比赛的次序。”
    “啊?怎么这么快!”
    “我都还没有选择好呢!”
    “我也是……”
    ……
    七嘴八舌的惊诧懊恼抱怨顿时响起。
    韩彦看着乱哄哄的场上,眉头一皱,轻咳一声。
    议论之声顿时全消。
    可值此命运攸关的重要时刻,那些没有选好对手的孩子们纷纷鼓起勇气,以祈求的目光看着韩彦。
    可是韩彦丝毫都不为所动。
    战场上,敌人可不会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你去慢慢地挑选。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些孩子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选好对手,不是因为对同窗不甚了解,就是犹豫不决,失了先机。
    不论是哪一个,显然都不符合军中的要求。
    要知道,这些孩子到了辽东军大营之后,不是做一个普通的兵卒,而是要加入精锐中的精锐——黑甲卫队。
    镇国公既然信任他,让他的学生充任其中,又将初选的权力交给了他,他当然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滥竽充数。
    于是,在有人欢喜庆幸、有人后悔无奈的气氛中,三味书屋的首次大阅正式展开。
    ……
    后宫里,最近气氛着实不好。
    原因无他,明年开春又要大选秀女,充实后宫了。
    虽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元嘉帝真正留下的秀女少之又少,然而每每此时,赵贵妃都心里闷得要发好久的脾气,合欢殿的茶盏瓷器什么的都得换了一批又一批。
    偏生元嘉帝宠爱赵贵妃得紧,又爱极了她吃醋的小模样儿,成批成批的赏赐源源不断地合欢殿送,生怕她生气时手边没有趁手的东西来砸了发泄,再气着了自己。
    元嘉帝和赵贵妃两人玩换布置的戏码玩得不亦乐乎,可后宫里的其他人就惨了。
    赵太后气得招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貌美又善解人意的小姑娘进宫陪自己解闷儿,顺便再安排她们和元嘉帝来个“偶遇”。
    王皇后伏低做小,关上宫门,免得惹祸上身。
    其他人畏惧于赵贵妃和赵太后的怒火,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恨不能将自己隐成一个透明人儿,免得神仙打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