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好宫中最近为了平叛封赏之事一直吵闹不休的,其中一项便是舒予的封号到底要不要由“清和郡夫人”提升为“安和国夫人”。
    康平帝觉得舒予于他有养育和救驾之恩,于公于私,这个擢拔都不过分。
    但是以孙长玉为首的众臣却畏忌于韩家的权势,一再反对,只说平叛中比舒予功劳大的将士文臣大有人在,若是封舒予为“安和国夫人”,那岂不是还要再另外册封出许多同级别的国公爷来?
    这个理由十分牵强,毕竟“国夫人”和“国公爷”差别大着呢!
    可是奈何以孙长玉为首的一干臣众,以此为由,和康平帝较劲。
    君臣互不退让,情势一时僵持不下。
    舒予这个当事人自然不好入宫趟这蹚浑水,给了别人攻讦康平帝与韩家的机会,便安心在家里跟着孟氏与戚氏学习待人接物之礼,为以后的另外开府做准备。
    不管舒予的“安和国夫人”的封号能不能顺利通过廷议,韩彦的封赏都不会少了的——这次的平叛,康平帝君臣之所以能够机灵应对,快速突破,在内亲身探查慈安宫,在外派遣王耀祖等人帮忙调兵遣将的韩彦功不可没。
    孙长玉等人再畏忌韩家势大,也不可能将韩彦的功劳一减再减,否则,功劳不如韩彦的他们还有什么脸面讨求封赏呢?
    以韩彦与韩家对康平帝的护卫之心,只怕对方恨不得他们一时头脑发热上书恳求削减韩彦的功劳,好让康平帝有借口将众人的封赏都一再削减,好充盈国库呢。
    韩彦本就不喜家中规矩甚重,前世今生少时的他都曾经为了冲破这种束缚而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自然不希望生于山野、自由烂漫的舒予,以及将来他们的孩子,跟他一样在府中过得不自在。
    正好趁着此次封赏的机会,韩彦私下里跟康平帝请求过,他别的一概可以不要,只希望康平帝能够从封存的权臣王侯的宅邸中选出一个来,赐予他,作开府另住之用。
    虽说韩家是自己的外家,但是自幼跟随韩彦和舒予长大的康平帝,对于韩迁等人陌生得紧,假若韩彦与舒予能够开府另住,那将来他过府玩耍时也自在一些,所以韩彦一提,他就想也不想地就同意了。
    考虑到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定下来,不好跟舒予说,免得到时候让她空欢喜一场——毕竟,孙长玉等人盯他、盯韩家盯得都十分紧。
    再者说,舒予如今有了身孕,又是头胎,即便是府邸御赐下来,韩迁与孟氏肯定也不会同意他在这个时候带着舒予搬出去的住,韩彦便干脆没有对任何人声张,只等着到时候给舒予一个惊喜。
    ——舒予适应府中环境归适应,但是到底并不喜欢,这一点,韩彦作为丈夫兼知己还是很清楚的。
    往来韩府道贺的人多了,康平帝也渐渐地听到了风声。
    一次下朝之后,康平帝特地留下韩彦说话。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韩彦一见康平帝那副欲言又止的委屈模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遂率先笑道:“正好,臣也有事要与圣上说。”
    康平帝听韩彦这么一说,悄悄松了口气,将人请到了御书房。
    遣散左右,爷俩对坐闲谈。
    康平帝忍下心中的忐忑,率先开口做请问道:“舅父有何事要与我说?”
    韩彦也不迂回,以一贯爽直的态度笑答道:“圣上就要做表兄了!”
    康平帝听韩彦这么说,心中略略好受了一些。
    看来舅父舅母不是因为身份变化,就跟他生份疏远了,连怀孕有喜这种事情也特特瞒着他。
    这么一想,康平帝神情稍稍放松,嘴角也带了笑意,眼底满是惊喜。
    不过转念想到韩彦与舒予没有第一时间跟他分享这个好消息,康平帝心中又有些失落,孩子气的委屈便也不免流露了出来。
    “我也正要跟舅父问这件事情呢。听说很多人都已经去韩府道贺探望了。”康平帝委屈巴巴地撇着小嘴,双手在袖间紧握,“要不是听底下的人说起,我还不知道呢……”
    韩彦见状不禁失笑,上前拍了拍康平帝的肩头,笑叹道:“所以圣上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委屈呢?”
    康平帝咬紧下唇,想要做出一副“非家国之事不足以让他萦怀”的成熟稳重来,但最终还是破功失败,委屈地点点头。
    韩彦轻叹一声,收敛玩笑,正色问道:“那请圣上设想,若是臣早先就跟圣上禀奏了这件喜事,那圣上打算如何处理封赏‘安和国夫人’这件事情?”
    “此事断无回转的余地!”说到正事,康平帝也凛然端肃起来,眼底隐隐有着恼意,“舅母为了我,甘愿到慈安宫做人质,冒着生命危险探听消息,帮助平叛,功劳甚大,不过是个‘国夫人’的封号而已,她有什么担不起的?
    “若是早知舅母身怀有孕还以身犯险地保护我,那这个‘安和国夫人’的封号,我早就着人拟旨了!”
    “那圣上觉得,孙大人等人会同意吗?”韩彦不疾不徐地问道。
    “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这旨意都会下达!”康平帝忿然而坚定地说道。
    “这问题不就来了吗?”韩彦示意康平帝稍安勿躁,徐徐教导道,“如此一来,孙大人等人与圣上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君臣生隙,乱象暗伏,那江山社稷还如何稳妥相承?”
    康平帝闻言一愣,顿了顿,迟疑道:“没有这么严重吧……”
    可是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不相信。
    韩彦叹息一声,起身拱手郑重道:“圣上,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请您都一定要记得,臣和内子都不会背叛您的!咱们是君臣,更是一家人!”
    康平帝闻言,顿时又羞愧又感动地红了眼眶,连忙起身去扶韩彦,哽咽道:“我知道错了……”
    韩彦摇摇头,轻叹一声,道:“不是圣上错了,是有人要利用圣上的纯善兴风作浪呐……”
    ……
    几日后,康平帝找机会发作了身边的几个内侍宫女,将他们都远远地遣离身边。
    远在瓦剌王帐的脱欢受到密信之后,气得直接将身边服侍的美姬一脚踹了出去,烦躁地灌了一壶酒。
    就没有一件事情顺心的!
    

第421章 道喜

  等到腊月,一直拖着吵吵闹闹的平叛封赏总算是定了下来。
    舒予“安和国夫人”的封号最终没有通过廷议,不过康平帝为她争取来了更有利的赏赐——将秀水河子镇作为她的封地。
    在孙长玉等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处贫瘠的小镇而已,到处都是荒山,又靠近瓦剌,瓦剌军民不时侵扰,连京郊的一处丰腴的田庄都比不上。
    况且还能以此分出一些韩彦的精力打理,又能让康平帝高兴,借此换得他们所求,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对于韩彦、舒予和康平帝三人来说,那里却是他们的家,意义非凡。
    舒予得到这个消息,十分开心,然而开心过后,更多的是担心,担心康平帝会为了这一封赏不得不向孙长玉等人低头,出让更多的利益。
    韩彦得知之后,笑着安慰她道:“你不必忧心,只管安心养胎。圣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漫山漫野乱跑的小孩子了,虽然不过一年余,然而他却已经渐得其道,懂得运用帝王权术。”
    说罢,韩彦便将他与康平帝配合双打的事情告诉了舒予。
    原来,韩彦让康平帝先是一力坚持要将舒予加封为“安和国夫人”,毫不退让,待到孙长玉等人忍耐到极限时,再佯装委屈退让,趁机提出用别的方法补偿舒予。
    孙长玉等人驳斥了康平帝一次,当然不好再拒绝第二次,又加之秀水河子镇确实算不上什么丰饶之地,且又战乱频仍,孙长玉等人便顺水推舟地同意了,借机又提出了交换条件。
    那些交换条件都是韩彦与康平帝早就商量好的,只是为了今日之事才故意装作为难和反对的。
    如此一来,君臣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舒予听罢,长吁一口气,又眉头轻蹙叹息道:“其实,我并不求什么封赏的……”
    她所做的一切不是康平帝是皇帝,而是因为小望之是她看护长大的孩子。
    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豁出性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舒予双手轻轻地抚上小腹,轻叹一句。
    “我知道。”韩彦点头应和,正色道,“但是,圣上绝不能丢掉帝王的尊严!”
    这是康平帝第一次自己做主,虽然是私情所在有欠妥当的地方,但是并不算出格。
    孙长玉等人却因为畏忌韩家的权势而一再反对,若是康平帝这次无条件退让了,下一次,他再想要对政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可就更难了。
    舒予点点头,她要不是担心这一点,当初也就不会放任康平帝与孙长玉等人在大殿当众对峙了。
    “况且,獾子寨于我们一家三口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韩彦沉声道,“更重要的是,师兄早就打算招山民入伍充当向导或是斥候,而獾子寨的乡民是周边几个县里最出色的,这次自然是名在其列。
    “朝中纷争不断,权臣当道、各谋私利,新晋的士子想要出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道阻且长、前路茫茫,未来的事情谁也不好说。将秀水河子镇作为你的封地,相对独立出来,也是为了策应机变。”
    舒予听韩彦这么一说,顿时紧张起来,抓住韩彦的手急声追问道:“朝中局势已经这么紧张了吗?那圣上独自一人在宫中岂不是很危险?”
    即便是有王平等人日夜护卫,只要别人有心,也难免寻得可乘之机。
    韩彦怕舒予过于紧张,动了胎气,连忙将她拥在怀里,笑劝道:“我只是这么一说,有备无患嘛!以韩家的实力,再加上朝中的忠直之辈,那些人想要动摇国本,也不是易事。
    “况且权臣既然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肯定不希望现有的格局被打破。所以,只要咱们不操之过急,至少圣上的位子不会有人想去撼动的。”
    舒予听韩彦这么说,才略略放了心。
    韩彦看了眼舒予依旧平坦的小腹,目光泛起温柔,遂又和舒予笑道:“圣上的意思是,他想要亲自来府跟你道贺,顺便和弟弟或是妹妹打个招呼……”
    韩彦还没有说完,舒予就摇头轻叹道:“还是算了吧。那些人盯圣上与韩家盯得这么紧,还是不要在这个时候凭添麻烦了吧。况且,天子气盛,我也怕肚子里的孩子承受不起。”
    韩彦当然知晓舒予不是相信这些神神怪怪的人,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怕给康平帝与韩家带来麻烦罢了,遂点点头,笑叹道:“好吧,都听你的。
    “不如这样,腊八那日宫里要赐腊八粥的。到时候,再让母亲和大嫂与你一起去宫中谢恩。到时再跟圣上好好说道。”
    舒予点头应下,心中却依旧对康平帝挂怀不已。
    第二日,落了一场雪,虽不甚大,却也在屋顶树上覆了薄薄的一层,如裹了糖霜一般。
    舒予料想孟氏是绝计不会同意让她在这种天气出门的,所以便没有亲自去百花巷报喜,只想等到天气晴朗了再说。
    谁知道她上午刚小憩了一会儿,柳妈就进来笑着回禀道:“二少夫人,亲家老爷与夫人带着小少爷来了!”
    舒予一惊,赶紧起身,刚穿好外袍,戚氏就领着张李氏与小平安进来了。
    “大嫂。”舒予赶忙笑迎了上去。
    戚氏知她们母女肯定有好多话要说,应酬两句之后,便笑着告辞了。
    待戚氏一走,柳妈奉了茶之后,也极有眼色地退了出去。
    “娘,你们怎么来了?爹呢?”舒予一叠声地笑问道,说着话,还要弯腰去抱小平安。
    “别别别。”张李氏赶忙一把抱走了小平安,瞋了舒予一眼,笑道,“都是要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虽说这已经过了头三个月,胎象也很稳,但是小平安可不轻。你这么冷不丁地一使力,回头再不舒服了。”
    小平安也懂事地连忙搂紧张李氏的脖子,脆声道:“娘抱,娘抱!”
    娘俩儿立场倒是一致。
    舒予哭笑不得,心里暖暖的,撒娇笑道:“哪里有娘说得那么严重。您忘了,我可是獾子寨第一女射手呢!”
    “今日不同往日。”张李氏颇不赞同地摇摇头,正色叮嘱道,“你这是头胎,万事都要小心些才好!你公婆,还有姑爷,可都巴巴地盼着呢!”
    等舒予肚子里的孩子平安落了地,她悬着的这颗心才能真正地放下。
    舒予怕她再顶嘴张李氏还要滔滔不绝地说教下去,连忙举手求饶:“好好好,我记住了!下回不会再这么莽撞啦!”
    张李氏这才放过她,转而笑了起来,一脸兴奋道:“我和你爹这回来,是来道喜的!”
    “道喜?”舒予一时莫名其妙。
    

第422章 分家

  “嗯!道喜!”张李氏连连点头,笑得合不拢嘴,“早先亲家派人去百花巷报过喜了,说是秀水河子镇如今成了你的封地!从今往后,你可就是一镇之主了!”
    这要是搁在以前,这样的事情她连想都不敢想,现在一想,还觉得跟做梦似的。
    “已经派人去家里报过喜了啊!”舒予却讶然道。
    “怎么,你不知道这事儿?”这回轮到张李氏惊讶了。
    舒予点点头,笑道:“因落了一场薄雪,出行不便,我就想着过两日再去百花巷给爹娘报喜的。没想到,母亲早就已经安排下去了。”
    府里这样的应酬往来,向来都是戚氏拿个章程,再去请孟氏定夺的。这样亲近的姻亲关系,戚氏当然更不敢自作主张了,肯定是孟氏吩咐下去的。
    张李氏闻言点点头,欣慰笑道:“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这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你的身子重要!”
    说罢,又拉着舒予的手,一脸欣慰地感叹道:“亲家想得周到啊。早先知道韩家世代官宦,娘还担心咱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的,你住进来以后会受气呢!
    “没想到,从这一年的来往来看,韩家虽然位高权重的,但是并不会仗势欺人,而且样样都安排得很是妥当。
    “方才你大嫂一路引我们过来,热情又周到,处处妥帖周详,每一句话儿都说得人心中十分熨帖。
    “娘看到你们婆媳和睦、妯娌融洽的,也就放心了。”
    舒予笑道:“早就跟娘说过您不必忧心了,偏偏您不相信我。这回亲眼所见,您总算是相信了吧!”
    张李氏笑着连连点头,道:“我怎么会不相信呢?更何况,即便是韩家持有门第之见,对你暗地里颇有微词,这回咱们也不用担心了。圣上已经御赐了太傅府,就在临近的秀水巷。
    “回头你们家一分,你和姑爷两个搬过去住,自己当家做主的,不必再顾忌身份、大局啥的,再委屈了自己。”
    说到这里,张李氏语气一顿,低声笑叹道:“秀水、秀水……可见圣上虽然做了皇帝,但心里还是过去那个重情义、念旧情的小望之!”
    舒予杏眸圆瞪,一脸讶然,不及开怀,反而开口问道:“圣上赐了府邸给韩大哥?”
    张李氏点点头,又抬头瞋怪地看了舒予一眼,低声教训道:“都什么时候了,还‘韩大哥’‘韩大哥’地叫,也不怕被有心人听去了,挑你的不是!”
    “我这不是叫顺嘴了嘛!”舒予抱着张李氏的胳膊撒娇笑道,“再说了,这屋里除了咱们娘仨儿,又没有别个人。”
    韩家规矩重,所以下人们也从没有敢听墙根儿,尤其是在清风院。
    孟氏怕她和韩彦在山野间自由散漫惯了的,不会调教下人,所以选拨进清风院的都是忠心勤勉的人儿;而韩彦看似从不将院子里的琐事放在心上,但是原则性极强,所以院子里伺候的人也不敢轻易越界,惹了他的眼。
    如此一来,清风院果真是恰如其名一般,清风徐来,安闲自在。
    张李氏抬手轻轻地点了点舒予的额头,低声叮嘱道:“小心驶得万年船!你要自在随心,那也得等将来搬到太傅府,自己当家做主了再说!”
    舒予怕张李氏念叨她,连忙不住地点头堵住她的嘴,又笑着转了话题:“之前相公回来,也没有跟我提起这件事情。今日要不是娘来告诉我,只怕我还不知道呢!”
    “你不知道这件事情?”张李氏惊讶问道。
    见舒予点头,她想了想,又笑着揣测道:“姑爷大约想着你现在身子不方便,在府中安胎、生产都方便周全一些,这才没有跟你说罢。”
    说罢,又将话题转到了舒予的肚子上来,啰啰嗦嗦地叮嘱了许多安胎的事项。
    舒予都一一笑应了,好不容易逮着了机会,才又空插问一句:“我爹呢?”
    这个时候韩家三父子都在上衙,并无法亲自接待。
    “由府里的大管事陪着呢。”张李氏笑道,“方才我过来时,你大嫂已经派人去衙门送信了。”
    她倒是跟孟氏与戚氏说过,不必麻烦了,都是一家人,何须如此外气。
    可是孟氏和戚氏却坚持说亲家上门,怎么好不请韩彦等人回来作陪,坚持派人去衙门送信了。
    有道是“知母莫若女”,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