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上,臣有事启奏。”行礼问安之后,镇国公直接切入正题。
    赵贵妃见状,自觉地起身回避道:“臣妾吩咐他们煮了滋补的汤水,算着时间,这会儿也该差不多熬好了。圣上,臣妾这就去催一催。”
    后宫不得干政,至少当着外人的面,赵贵妃一向严守规矩。
    见镇国公面色郑重,似乎有大事要当面禀奏,元嘉帝也没有再挽留赵贵妃,点点头,算是应下。
    赵贵妃便屈膝退了出去。
    “还请圣上屏退无关人等。”镇国公恳求道。
    元嘉帝一愣,瞬间凛肃起来。
    看来镇国公所奏之事非同小可啊,不然何须特意清场?
    “都退下吧。”元嘉帝沉声道。
    “是。”屋内侍奉的宫人齐声应诺,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放下帐幔,守在外间。
    正要跨出门去的赵贵妃见了这阵仗,皱眉沉思片刻,便又退了回来,制止宫人们的请安,悄悄在隔绝内外间的帐幔处站立,竖耳凝听。
    宫人们见状也不敢出声提醒赵贵妃不该窥听元嘉帝与重臣议事。
    他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哪怕自己此番因赵贵妃之故受了重伤,极难痊愈,元嘉帝都还在一心护着赵贵妃,怕有人拿此事与她为难呢!
    宫人们为了自己的小命前程,只能垂首立着,假装自己是木头桩子,不能看,不能言。
    里间里,元嘉帝见宫人们都出去了,可韩彦还留在屋内,眉头一皱,开口问镇国公:“爱卿所奏之事与韩先生亦有关联?”
    镇国公未及回答,韩彦便俯身跪拜道:“微臣韩彦,叩见圣上。”
    元嘉帝惊坐而起,瞪眼看着窗前跪拜的韩彦,目瞪口呆。
    乡野书生,如何敢在他这个一国之君面前自称“微臣”?
    除非是对方还有其他身份!
    韩彦,韩彦,韩……
    元嘉帝陡然间明白过来,几年前太常寺卿韩迁的嫡幼子韩彦——端妃韩琬一母同胞的幼弟,在殿试中得中二甲,又因文采风流、洒脱不羁,正合了他的脾性,被他当场钦点为庶吉士。
    一向非传召不到他面前来的端妃,为了此事,还特地到御书房向他谢恩呢。
    他记得自己当时对前来替弟谢恩的端妃说:“朕之所以钦点韩彦为庶吉士,是因为他品性端方、文采出众,既未曾徇私情,爱妃又何必特地前来向朕谢恩?”
    端妃抬首微笑应道:“因他是臣妾的幼弟,因圣上对他的栽培。”
    毫不避讳自己的私心,坦坦荡荡,温柔恭顺。
    他记得自己当时一高兴,还赏赐了端妃一支玉如意,笑道:“此玉如意就算是朕的祝愿,愿爱妃诸事顺遂、事事如意。”
    只是殿试后不久,韩彦在翰林院还未过观察期,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告假,随师父柳真人云游修行去了。
    ……
    看看眼前那人和端妃有几分相似的眉眼,元嘉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既然是韩卿,那为何当日不表明身份。”元嘉帝问道,语气平静,让人揣摩不出喜怒来。
    韩彦垂首应道:“因微臣有事隐瞒,不敢上报,所以才不得不隐居乡野多年,以教书为生。前次偶然得见天颜,微臣激动惶恐,一时未能禀明身份,还请圣上降罪。”
    元嘉帝顿了顿,怅然叹道:“既如此……你起来吧。”
    说来也怪他不察,自己钦点的庶吉士,而且还是自己的小舅子,居然没能记住长什么样子,这才闹了这样的笑话。
    只要不涉及赵贵妃,很多时候,元嘉帝还是一位很好说话的仁君。
    “多谢圣上。”韩彦俯身叩谢,起身在镇国公下首站定。
    “这就是两位爱卿今日所要禀奏之事吗?”元嘉帝开口问道。
    镇国公上前拱手应道:“这只是其一。”
    “噢?那其二是什么?”元嘉帝挑眉问道,“还有什么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吗?”
    镇国公和韩彦当然听出了元嘉帝话中的不悦。
    虽然方才韩彦拿“乍见天颜激动惶恐,以至于忘记禀明身份”糊弄了过去,但是大家都不傻,当然知道那不过是托词罢了。
    元嘉帝不跟韩彦计较,不是因为他相信了韩彦的那番说辞,而是因为他懒得因此而和韩彦计较。
    而且说到底,他对于端妃,始终心存一份愧疚,因此在面对韩彦时难免也就多了一分宽容。
    帐幔隔开的外间,赵贵妃陡然间得知韩彦的真实身份,惊得差点没有失声尖叫出来。
    直觉告诉她,韩彦此番只怕是来者不善。
    赵贵妃双手紧紧地绞在一处,要不是顾忌镇国公这会儿也在里头,她早就冲进去堵住韩彦接下来的话了。
    “其二,便是事关微臣的长姐,五年前不幸身故的端妃娘娘。”韩彦沉声道,神情语气,难掩哀痛。
    元嘉帝闻言一愣,眼神飘忽,心不在焉地应道:“端妃在大好的年华不幸身故,朕每每念及此事,也十分痛惜。
    “然而,人死不能复生,韩卿还是不要搅扰故人的安宁才是。”
    对于端妃韩琬,元嘉帝是存着一分欣赏之意的,觉得她和后宫其他争宠献媚的女子不同,不争不抢、温婉恬淡,而且又饱读诗书、通情达理,让人一见之下便生出赞赏、亲近之心来。
    所以当初他才会在赵太后的逼迫之下,半推半就地临幸了端妃几回。
    为此,端妃还曾有幸怀上过龙嗣,只可惜,那孩子和后宫其他的孩子一样,也是个福薄的,所以最终也没能亲眼见一见这世间的繁华。
    “圣上如此挂怀,长姐若是泉下有知,只怕也会深感皇恩、铭记五内。”韩彦拱手应和道。
    元嘉帝叹息哀伤,摆手示意自己不想再谈这个话题。
    韩彦见好就收。
    既然好话捧完了,那接下来就该谈正事了。
    “长姐感激圣上恩宠,所以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便偷偷派人传讯微臣入宫,为圣上保住一线血脉。”韩彦上前,一撩袍子,单膝跪地,抱拳禀奏,掷地有声。
    哗啦——
    外间响起一阵瓷器撞地、碎片四溅的声音。
    

第333章 请来

  外间里,赵贵妃又惊又怒,一失手,将身旁高几上汝窑美人觚碰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巨大的声响惊得赵贵妃下意识地往后一躲,人也被震得清明起来。
    三味书屋的夫子,竟然是端妃的幼弟韩彦!
    端妃的孽子竟然没有死,一直被韩彦养在身边!
    赵贵妃双手紧握,指甲深深地扣进肉里。
    所以,韩彦现在是带着端妃的孽子来讨债了吗?
    而镇国公一同前来,显然是早就知情,并且一力维护。
    哼,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够扳倒她了吗?
    赵贵妃冷笑,深吸一口气,迈步就要朝内室走去。
    里间,元嘉帝三人听闻外头这声脆响,话音一顿,齐齐朝外看去,正好看见赵贵妃撩开帐幔,缓缓而入。
    见三人都看向她,赵贵妃心中一紧,面上却作出惊喜欲狂的神情来,奔向元嘉帝,半跪在窗前,紧握住她的双手,仰面激动道:“圣上,您听到了吗?大周江山后继有人了!这下您终于可以放心休养了!”
    说得好像是小望之就等着接手皇位似的。
    镇国公和韩彦顿时脸色一变。
    元嘉帝原本惊愕的神情顿时多了几分犹疑。
    一直以来,他对于子嗣都十分地渴望,最好那孩子能是赵贵妃所出,然而赵贵妃命中无子,除了不幸早夭的皇儿就再也无所出。
    自打那以后,赵贵妃深受刺激,便也看不得别人顺顺当当地怀孕生子……
    他感激赵贵妃昔日的不离不弃、舍命相护,也怜惜她的丧子之痛,对此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况且他一直觉得自己还年轻,将来未必不能再有子嗣,便一直纵着赵贵妃行事。
    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哪成想到他竟然会跑马跌下山崖,生命垂危。
    虽然御医们都说让他不必担心,只管好生将养着,总会康复如初的,可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明白,以他现在五脏俱损的情况,若是能撑个一年半载的,已经算是老天格外开恩了。
    这几天一想到自己生命垂危,而宫中除了几个体弱的公主,便再也没有别的孩子可以继承江山宝座,他就忍不住忧心得睡不着觉。
    他瞧得明白,如今朝中人心不一,大家各怀心思,他若是真的突然驾崩了,只怕朝野将会乱成一团。
    眼下这种情况,若是端妃真的给他留了个皇儿,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正好让那些想要趁他病重作乱的人趁早歇了这心思。
    “爱妃莫要激动,事情如何,朕还未曾察问清楚呢。”元嘉帝扶起激动万分的赵贵妃,拍拍床沿示意她坐下,这才毫不避讳地问单膝跪地的韩彦,“韩卿所说可全部属实?”
    压根就没有惩罚赵贵妃公然窃听他和重臣议事的意思。
    “半点不敢欺瞒圣上。”韩彦忍着心底的翻涌,恭敬答道,“圣上若是不信,只管将人召来一见。微臣若有半句谎言,甘愿受罚。”
    元嘉帝见韩彦不似说谎,顿时激动起来,只觉得近日来的病痛似乎也轻了一分,立刻招来心腹亲卫统领蒋义,命令道:“你即刻带人同韩夫子,不,是韩卿一起归家,路上万事皆听从韩卿吩咐。”
    那孩子的身份真假还未确定,元嘉帝只能暂且保密。
    而且,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担心赵贵妃会震惊愤怒之下出手。
    不管韩彦所说是真是假,如今处境,再也不容许他纵着赵贵妃任性胡来了。
    “是!”蒋义抱拳领命。
    作为心腹亲卫,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决执行命令,完成任务,别的一概都不多问。
    韩彦亦起身施礼告退:“圣上且稍待,微臣先行告退。”
    “快去快去!”元嘉帝激动地摆手催促道。
    韩彦和蒋义躬身退去。
    途经镇国公身边时,韩彦飞快地给了他一个眼神,镇国公微微颔首。
    待韩彦和蒋义离去,元嘉帝激动之心犹且难以平复,内心期待又忐忑,便抓着镇国公来询问:“爱卿早知那,那孩子的存在?”
    镇国公拱手应道:“回圣上,臣也是近日才得知的。”
    他和韩彦一早就商量好了,“私下结党”这种罪名是万万不敢承担的。
    “那韩卿说说是真是假?”元嘉帝又追问道。
    镇国公自然不敢论断真假,谨慎应道:“这个臣尚且不知。不过,朕看过那孩子,确实与圣上有着五六分相似。”
    元嘉帝一听,顿时高兴起来,双手合十祷告上天:“列祖列宗庇佑,那孩子一定要是朕的皇儿!一定要是!”
    一旁的赵贵妃柔声劝道:“圣上放心,您福泽深厚,那孩子定然是天子血脉,是上天派来帮助圣上度过眼下的难关的!”
    很多事情,元嘉帝并不避讳赵贵妃,所以赵贵妃也知道如今有不少人就等着元嘉帝一命呜呼,好趁机作乱争权夺利呢。
    “对对对!这孩子是天赐之子,天赐之子啊!”元嘉帝激动地扶着抓着赵贵妃的手喃喃道。
    “是是是!”赵贵妃笑得温柔,一叠声地应道。
    镇国公见状,眉间微蹙。
    端妃是赵贵妃逼死的,而且赵贵妃还曾派人追杀过小望之,只是后来因为朝臣的弹劾她不得不暂时收手,韩彦这才能带着小望之顺顺利利、安安稳稳地在獾子寨活到了现在。
    可是听赵贵妃这话里话外的意思,竟然是在帮着小望之说话!
    为什么?
    赵贵妃难道就不怕小望之认祖归宗、入主东宫之后,跟她清算往日的旧账吗?
    镇国公白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暂且抛开此事,根据事先和韩彦的商定的计划,严防赵贵妃从中作梗——虽然眼下看来完全就没有这个必要。
    赵贵妃打小在宫廷长大,对于人心谋算自是十分娴熟,见镇国公留下来和元嘉帝君臣应答无间,就猜到镇国公是特地留下来“看着”她的。
    赵贵妃不禁暗自苦笑,若是元嘉帝现在依旧龙精虎猛的,她自然不会容许端妃姐弟如此算计自己,也绝不容许那个孽子存活下来他日对付自己。
    但是,谁让元嘉帝为了护着她,在跌落山谷的过程中伤及脏腑、生命垂危了呢?
    

第334章 相见

  赵贵妃想得明白,如果元嘉帝不幸身故了,先不说她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能不能挺过丧夫之痛都难说。
    她从十六岁时来到元嘉帝身边,一路风雨相伴,如今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
    在这三十年里,她和元嘉帝的命运早就紧紧地捆绑在了一处,谁也离不开谁了。
    她可以为了元嘉帝去死,也可以为了他忍辱偷生,而元嘉帝同样可以为了他专心一意,不顾皇嗣。
    她痛恨端妃能得元嘉帝的一分敬重,也恨不能将端妃的孽子亲手掐死不假,但是,她更爱元嘉帝。
    如今这种境况下,留着端妃的孽子,才是对元嘉帝最好的抉择。
    有了皇子可以承继江山,那些宵小就不敢再妄动心思、犯上作乱,而元嘉帝也能够好好养伤,多在这世间陪伴她一段时日了。
    镇国公和韩彦这个时机选得极好。
    更让她懊悔的是,这个契机竟然是她自己双手奉上的……
    赵贵妃面上笑着,心里却泪流满面。
    她努力一生所求取的,不过是和元嘉帝两人双宿双飞,永远没有外人打扰罢了。
    可惜,就是这样简单的心愿,却穷其一生都难实现。
    这厢三人各怀心思,那厢韩彦已经带着蒋义等人,一路直奔到秀水河子镇。
    听到门外的马蹄声,正在屋里陪小望之熟练觐见礼仪的舒予蓦地一顿,站起身来,低声道:“应该是你爹爹来接我们了。”
    听马蹄声来人不少,想来是元嘉帝派人来接小望之去围场觐见的。
    小望之目光一紧,双手紧紧地抓住舒予的衣袖。
    舒予叹息一声,蹲下身去,拉着小望之的双手柔声保证道:“娘亲不是和你说过吗,哪怕你今日做了皇子,甚至太子,在爹爹和娘亲这里,你依旧是我们的好孩子!”
    说罢,怕小望之紧张之下出错,舒予还特意玩笑道:“到时候,还要请殿下不要疏远我们才是。”
    “我不会的!”小望之猛地抬头,直直地看向舒予的眼睛,一脸激动地说道,“爹爹和娘亲,永远都是爹爹和娘亲!”
    哪怕以后他必须得称呼他们为“舅父”和“舅娘”。
    舒予眼圈一热,鼻头发酸,抬手摸了摸小望之的小脑袋,笑道:“娘亲知道。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怕的?我们不过是要暂时分开一段时间罢了。”
    小望之仔细一想,好像确实如此。
    不管身在何地,各自又是何种身份,他与爹爹和娘亲之间的感情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嗯!”小望之重重地点点头,拉着舒予的手保证道,“娘亲,我知道了!”
    等韩彦带着蒋义等人进远后,见到的就是舒予和小望之并肩立在房檐下,沉稳淡定地冲他们微笑。
    蒋义见状不由地一惊。
    眼前这对母子果然非凡。
    母亲看妆扮就是个普通的农妇,孩子也不过是四五岁的模样,可是却俱都沉稳有度,见到他们这么多带刀侍卫涌到院子里,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像是等了他们许久的模样,释然一笑。
    不过,想到韩彦近日的表现,蒋义又觉得可以理解。
    “韩夫人、韩公子,圣上有请。”蒋义上前抱拳请道。
    “有劳。”舒予笑道。
    小望之亦矜持颔首,倒比舒予更显矜贵。
    蒋义心中诧异,面上却不显,待舒予母子上马之后,便当先一步,策马领路。
    等被舒予借口支开的张猎户夫妇并小平安从街上回来时,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让咱们帮忙买一堆东西回来,说是她一会儿要用,结果她自己倒带着小望之跑得没影儿了!”张李氏嘟囔道。
    “许是临时有事吧。”张猎户不甚在意地说道,催促张李氏,“你快别管她了,小平安该喂饭了,你快去准备准备。”
    张李氏应了一声,转身便去灶房忙碌了。
    毫不知情的夫妇俩,依旧如往常一般拌嘴、忙活,丝毫不知外头即将变天了。
    韩彦等人一路到了围场,在蒋义的带领下,一路径直去了吟风阁。
    守门的内侍见韩彦一行人回来了,赶紧迎上去,激动地说道:“圣上都催了好几次了,韩大人、韩夫人……公子,诸位快快请进!”
    舒予早知韩彦要引荐小望之,就必然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以对内侍的这声“韩大人”倒没有惊讶。
    “多谢。”韩彦微微颔首,和舒予一左一右护住小望之,在蒋义的带领下,一路进了内室。
    元嘉帝早就听到了外头的动静,心中激动又忐忑,要不是他身体虚弱不能下床,恨不能亲自迎出去。
    见韩彦一家三口进来,来不及等人行礼,元嘉帝的目光就紧紧地黏在小望之的身上,招手急声道:“孩子快过来给朕瞧瞧。”
    感受到手心里的小手一紧,韩彦和舒予赶紧用力回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