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不娇[重生]-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先后上了马车。
  沈余安又道:“我再告诉你一遍,那位聪明得很,十个你我捆一块儿,也比不上他一个。再说了,你看看这些流民,面黄肌瘦,他们这样能做什么,跟几十万大军抗衡?做梦更快些吧。”
  萧仕明赔笑道:“大表哥,他们这才饿多久,再说了,为一口吃的易子而食也有的。”
  沈余安冷哼一声,“那我问你,你有养活十几万流民的财力吗?”
  齐王被称为“贤王”,他是真“贤”,人脉是有,但不曾像庆王那般经营过财力。
  英国公虽是豪门,但开销也大,弄一个粥棚可以,再来第二个就费劲了。
  萧仕明不说话了。
  沈余安倒了杯茶给他,“表弟,今时不同往日,你这花花肠子该收收了,女人再美也没小命重要。”
  萧仕明脸红了,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辩解道:“我没有。”
  沈余安冷哼一声,“你惦记简家姐妹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国公府的管家没少去牙行寻摸像她们姐妹那样的双胞胎婢女,是也不是?”
  萧仕明不自在地动了动,“大表哥,你想多了。我买那样的婢女只是为了伺候她们姐妹,可没有旁的爱好。再说了,那不是没买到吗?”
  沈余安提高了声音,“为了她们姐妹?你还想娶俩?萧仕明啊萧仕明,我都没你这么大胆子,那可是简老大人的嫡亲孙女!”
  “我……我……”萧仕明一不小心说漏了嘴,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大表哥,我喜欢的只有简三姑娘。两年前,我在大街上偶然碰到过她,她当时正在跟一个小摊贩吵架,小模样极可爱,也比那些养在深宅大院的贵女有趣多了。因为简二跟她长得一模一样,所以无需介绍我就知道她是谁了。”
  沈余安“啧啧”两声,“所以简三不成,你就想用简二代替?”
  萧仕明叹息一声,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姐妹俩终究不一样。”
  沈余安不明白,“既然如此,那你又何必娶简二,干脆忘了就是,反正你也不是什么长情之人。”
  萧仕明摇摇头,“谁说我不长情,我只是对旁人不长情罢了。”
  沈余之嗤之以鼻,简三不行就娶简二,还想娶人家姊妹两个,狗屁的长情。
  萧仕明道:“大表哥不明白我的心情。”
  沈余安眨眨眼,“你说说,我该怎么理解你的心情?”
  萧仕明又叹息一声,“她们姐妹长得太像,一想到跟简三一模一样的脸在别的男人身下辗转承欢,我就受不了。大表哥,这种心情你能理解吗?”
  沈余安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合上,道:“换位思考一下,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简淡并不知道两位世子说了什么,如果她听到了,必然会明白前世的简雅为何执意杀她——那一切的关键在于萧仕明。
  简淡就设粥棚的问题同高瑾瑜打听了不少。
  高瑾瑜大概知道她要做什么,毫不隐瞒,一五一十说了个透彻。
  高锦秋道:“简三姐姐,你也要舍粥吗?舍几天?我爹说我家舍十天。”
  高瑾瑜目光微沉,说道:“你站这么久也该累了,先去车上歇歇脚吧。”
  高锦秋知道自己被嫌弃了,不想走,又不敢得罪高瑾瑜,只好不情不愿地与简淡道别,噘着嘴走了。
  “简三妹妹,让你见笑了。”高瑾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简淡明白,她在为高锦秋道歉,忙道:“不要紧,有些事跟别人不能说,但对高姐姐还是可以说上一二的。舍粥一事只是我的想法,跟家里无关。我们简家才回来,不大清楚京里的情况,这件事要跟老太爷商量了才能做决定。”
  高瑾瑜点点头。
  简家虽说是勋贵,但现如今的国公都没有封地,俸禄也是朝廷固定给的那么多,用来舍粥只是杯水车薪。这不是小事,简淡肯定做不了简家的主,能这样跟她说,说明已经把她当成自家人了。
  她心里热乎乎的,更加喜欢这个行事坦荡长相漂亮的小姑子了。
  权贵圈子还在议论简淡如何八字克亲,当真好笑,若没有简三简老太爷能封国公吗?若没有简三,简二老爷能直接进入工部,做了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主事吗?
  “三妹妹有心了,姐姐自愧不如。”高瑾瑜说道。
  简淡摆摆手,“简三不过是抱着好奇心而来,可没高姐姐说的那么好,高姐姐主持粥棚,往来送粮,才是……”
  “哟,这不是高二姑娘吗?”前面忽然传来一个男子粗嘎的声音。
  “原来是方二少呀。”高锦秋的声音里有几分惊喜。
  高瑾瑜往外小挪一步,看了看,见高锦秋下了车,眉头不由紧蹙起来,道:“三妹妹,我过去一趟。”
  简淡道:“方家这位二公子不好对付,我们一起去吧。”她带上斗笠,又往下压了压。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过去。
  “方二公子。”高瑾瑜福了福。
  简淡拱了拱手,没有说话。
  “哟,原来高大姑娘也在。”方二少随意地还了个礼,目光重新落在高锦秋的胸1脯上。
  他是个混人,一向直来直去。
  高锦秋长相艳丽,身形窈窕,比高瑾瑜有看头多了。
  高锦秋脸红了。
  高瑾瑜想让高锦秋上车,但又怕惹怒了方二少,闹将起来,大家脸上更不好看,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简淡往前走一步,把高锦秋拉过来,挡在身后。
  方二少面色一变,正要发火,就见简淡抬起了斗笠,“方二公子,好久不见,一向可好啊。”
  方二少退了一步,瞪大一双牛眼,“是你?”
  简淡颔首,“是我。”
  方二少愤愤,“你就你呗,有什么了不起?干巴巴跟男人一样,也就那……”
  “二少爷!”一个长随忽然打断方二。
  方二闭上嘴,“算了,我不跟你一般见识,高大姑娘高二姑娘告辞。”
  他撒丫子就走,骑上马,往城里去了。
  高瑾瑜彻底冷下脸,不客气地对高锦秋说道:“难怪你执意要来,原来打的这个主意。”
  高锦秋缩在简淡身后不敢吭声。
  简淡明白高锦秋的心思,庶女的身份很尴尬,空有贵女的身份,却没有高嫁的命运。
  但她并不同情高锦秋,女人若不自重,结局一定与理想背道而驰。
  简淡不想她们姐妹难堪,说道:“高姐姐,事情我都了解了,就先回去了。等整理好院子,我给高姐姐下帖子,请你们来家里玩儿。”
  “好,一言为定。”高瑾瑜勉强和缓了脸色。
  简淡回家后先去外书房找简老太爷。
  “祖父!”简淡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咦?殿下也在,民女见过殿下。”
  沈余之坐在一张铺着素色棉布的椅子上,转头看向她,下意识地用舌1头舔了一下嘴唇。
  简淡立刻想起了早上的某个瞬间,她垂下头,深吸一口气,勉强稳定了情绪。
  “三丫头找祖父什么事?”简老太爷见孙女不自在,赶紧开口解围。
  简淡就把在澹澹阁听到的酸话复述一遍,又把城南舍粥的情况说了说,最后说道:“祖父,澹澹阁的生意还不错,孙女想做些事情,但不知道能不能做,以及怎么做,请祖父指点一二。”
  简老太爷问沈余之,“殿下,老夫的孙女怎么样?”
  沈余之道:“孤的眼光一向很好。”
  简老太爷哈哈大笑。


第143章 
  沈余之找简老太爷; 同样为舍粥一事; 除此外; 他还想建几个安济堂; 专门收留流民中的孤儿和孤老。
  这两件事; 他想让简淡出面管起来——既照顾简家的面子,也可提高太子的声望。
  此乃双赢的好事,简老太爷没理由不支持; 他当即就把几个精明能干的长随拨给简淡,让她全力去做。
  所谓全力; 其实只是全力表现而已。
  沈余之舍不得简淡劳累,派来一位老于世故的睿王府谋士出谋划策,并让小城等护卫暗中保护。
  人手多; 做事效率就高。
  买粮,搭粥棚,一天便完成了。
  然后把济世堂的事情细分,租房子,选厨子; 雇长工等等,专人专管。
  不到五天时间; 简淡便做好了安济堂的前期筹备。
  第六天; 沈余之动用拱卫司的人,找出流民中的孤儿和鳏寡老人,送到安济堂安置。
  区区半个月,安济堂一再扩大; 在东南西的三个城郊租了十三个大院,总共收留五百一十二人。
  在这十五天里,沈余之已从其他省份筹到了足够的粮食,启用军队,用半胁迫半诱惑的方式将流民遣回福安省。
  当南城的棚子拆完最后一个时,简悠简然回来了,因水患和流民而被简老太爷临时叫停的宴会,也重新张罗了起来。
  宴会定在八月初一,依旧只请了一众亲戚,还有即将成为亲家的次辅高大人一家。
  简淡从小在林家长大,对简家的亲戚不大熟悉,她唯一的期待的客人就是高瑾瑜。
  这天早上,她跟往常一样练功,洗漱,问安。
  从松香院出来时,崔氏从后面追了上来,笑着问道:“小淡,你知不知道高夫人?”
  简淡道:“不太了解……”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高夫人是简思越未来的岳母,崔氏了解其人,也是对简思越负责任的意思,于是她改了口,“但也听说过一二,高夫人比较勤俭,除喜欢花之外,没听说有什么特殊喜好,也没听说有什么是特别忌讳的。”
  “呆会儿人来了,太太不妨多亲近亲近,了解了解。”
  “好。”崔氏见简淡难得的和颜悦色,脸上的笑容不由更大了,迟疑片刻,又道,“那……你好好招待高大姑娘?”
  “嗯。”简淡略一颔首,往淡园的方向去了。
  与崔氏等人拉开距离后,蓝釉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的太太格外好看。”
  白瓷翻了个白眼,阴阳怪气地说道:“那是,出了一回家,还俗后白捡个世子夫人当,等会儿就可以使劲显摆了,搁谁身上不高兴啊。”
  蓝釉拉了拉白瓷,示意她别瞎说。
  白瓷知道自己嘴快了,讨好地嘿嘿一笑,“姑娘,婢子说错话了。”
  简淡没事人似的从丁香树上摘下一片叶子,说道:“日后再说这样的混账话就自己掌嘴。须知,太太如此乃是人之常情,如果换做你们只会比太太更高兴。”
  白瓷吐吐舌头,“那倒也是。”
  简淡倒不是替崔氏说话,只是看透了。
  崔氏自诩才女,说到底不过多读了几本书,会画几笔画罢了,其他的都很平庸,与那些权贵家中娇养的贵女毫无差别,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人家。
  简雅的死,庵堂的清苦,击溃了崔氏浮于表面的清高,她现在看起来兴奋,但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人言可畏,这样的日子不好过。
  大约辰时末,简淡听说高家母女到了,亲自赶到二门前接人。
  “高伯母高姐姐,欢迎你们。”她笑着迎了上去。
  高瑾瑜快走几步,拉住她的手,“家里那么多客人,还劳烦你亲自来接……”
  简淡笑道:“高伯母头一次来,简三作为小辈理当如此。”
  高瑾瑜扭头看向高夫人,“母亲,这位就是简三妹妹了。”
  高夫人笑眯眯地看着简淡,眼里颇有一丝研判的意味,但嘴上却很热络,“总听小鱼儿说起你,都说闻名不如见面,果然是个能干的好孩子。”
  现在说起简淡,大多会想到安济堂和澹澹阁,她因此扭转了不少负面形象。
  想来,这也是沈余之让简淡负责安济堂的原因之一。
  简淡谦虚道:“高伯母过奖了,若说能干,还得是高姐姐……”
  一行人说笑着往松香院去了。
  刚要进门,白瓷从后面匆匆赶了上来,“姑娘,婢子有要事禀告。“
  简淡心里咯噔一下,道:“什么事?”
  白瓷道:“南城一号院有七八个孩子闹肚子。”
  七八个?
  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出了人命,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以往所做的一切,都将化成泡影。
  简淡道:“高伯母……”
  高夫人摆摆手,“这是要紧事,耽误不得,快去快去,我们自己进去就是。”
  简淡告辞出门,让白瓷青瓷各赶一辆马车,先到济世堂接大夫,再快马加鞭赶去城南一号院。
  ……
  好在事情有惊无险。
  孩子们吃了馊豆腐,除跑几趟茅房外,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
  简淡辞退没有责任心的帮厨,又亲自到附近村子挑两个能干的妇女补充进来。
  忙活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了,国公府的宴会结束了。
  简淡回淡园换了衣裳,正要去前院找简老太爷说明情况时,王妈妈来了。
  蓝釉笑着说道,“王妈妈可是稀客呀。”
  王妈妈面色带了几分沉重,没理睬蓝釉的调侃,对简淡说道:“三姑娘,宴会上出了些事,太太的心情不大好。”
  简淡笑了笑,崔氏心情好不好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她们母女的关系就像宫花一样,外表再如何光鲜也都是假的。
  没有丝毫温度可言。
  王妈妈见她无动于衷,语气又虚了几分,“今天太太听到些闲话,在高夫人面前丢了面子,当场就发作了,与诚意伯府的大太太和二姑太太吵了起来。”
  “从去年冬天开始,太太就落了个毛病,一生气就偏头疼,太太眼下正疼得厉害……”
  简淡不想听废话,说道:“你先去找老黄大夫,如果他看不好,我再求祖父请个御医来。”
  王妈妈缩了缩脖子,忽然跪下了,又道:“三姑娘还是去看看太太吧。”
  简淡无奈,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她听到什么闲话了?”
  王妈妈低着头,不说话。
  简淡看了看蓝釉和红釉,“你们你知道吗?”
  事情闹得很大,她们两个一直在家,当然知道,但这件事不大好复述。
  蓝釉想了想,凑近简淡的耳朵,小声说了几句。
  简老太爷不听戏,所以马氏也从来不叫戏班子,来简家做客的女客们除了午宴外,最重要的娱乐是参观后花园,或者打马吊。
  高夫人是所有女客中最重要的客人。
  崔氏又与其是儿女亲家,所以,主要由崔氏来陪她。
  两人在荷塘边散步。
  此时已是八月,荷塘里的花大多败了,高夫人爱花,且尤爱莲花,不免有些遗憾,略说了一两句。
  崔氏便说有一处蓝睡莲还开着,只是路不大好走。
  蓝睡莲是睡莲中的名品。
  高夫人非常感兴趣,执意要去看一看。
  这株睡莲种在凉亭下面的一块巨大的湖石前。
  要想看睡莲,需要从亭子出去,跨过栏杆,再沿着陡峭的青石板铺的小路下去,沿着湖石绕个圈到前面。
  如此,亭子里便完全看不到人了。
  马大太太和二姑太太在亭子里高谈阔论时,完全不知她们谈论的对象近在咫尺。
  马大太太说:“大家都以为简老太爷坐回首辅的位置已是极好,却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大的造化。”
  二姑太太道:“可不是嘛!我二哥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啊。”
  马大太太嗤笑一声,“你那位二嫂也是个妙人,总说简雅有福气,八字好,结果如何呢?”
  二姑太太笑了起来,“她呀,只会故作清高罢了。连女儿都教不好,还动不动在我母亲面前以才女自居,天天端着崔家嫡女的架子……算了算了,不提她了,那些事说出来都是笑话。”
  马大太太“啧啧”两声,“你不说她,她就不是笑话了吗?都剃度了,又死皮赖脸还俗,也就你家老太爷和简二老爷宽容,不然……”
  二姑太太是马氏唯一的女儿,马大太太则是马氏的侄媳妇,因着马氏,二人对上崔氏向来是结盟的关系。
  此番坐在一起攻讦崔氏,要多恶毒就有多恶毒。
  如果只有崔氏听见倒也罢了,偏偏高夫人也在。
  崔氏出家乃是简家不曾公开的秘密,此番被人当众揭开,崔氏顿时疯了,上去与之大吵一架,闹得天翻地覆,连简老太爷都出面了。
  蓝釉虽然知道的不大详细,但关键处说出来了。
  王妈妈没有补充,她不想让简淡看崔氏的笑话,只想求简淡去劝劝崔氏。
  这半年来,崔氏看起来过得不错,但好几次都在深夜中哭着醒来,之后就睡不成了,摩挲着简雅最喜欢的那只羊脂玉镯,一坐到天亮。
  王妈妈知道,简雅的死,以及崔氏出家再还俗,都是她心里最不可碰触的痛。
  一旦碰到,必定歇斯底里。
  她以为,母女连心,只要简淡肯开口,肯想办法,肯原谅,就一定比她这个奴婢的劝说更有用。
  王妈妈磕了个头,说道:“奴婢知道奴婢没有资格要求三姑娘做什么,奴婢也知道以前那些事对三姑娘不公平。但二姑娘已经去了,太太也一直为此茶饭不思,闷闷不乐。太太受的苦已经够多了。奴婢恳请三姑娘看在血脉相连的份上劝劝太太,奴婢求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