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尘落长安-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前些日子,陈人打到了淮北,战事的急报传来,他慌了手脚。
穆提婆等人对此随口敷衍,说着前方战士们的小题大做,她便也随声附和,又撒娇地问着他刚刚说到的行幸晋阳之事。
他很快便不再去想那淮北的战事,开心地聊起了晋阳…
和陛下比起来,高郎他太过懦弱,太无心于政事…
可她看得出来,在他眼中,她像是珍宝一般,即使是让她在人前做些令她害羞的事情,高郎也只是带着自豪和炫耀之心…
“陛下,乐安王(高励的封号)已经带人来接驾,一切都已经按陛下的要求准备妥当。”侍从在车外禀报道。
两人各自收回了思绪。
“叔父此番功劳,传令进他为尚书右仆射。”高纬对着帘外道。
冯小怜眨了眨眼睛,看向身边的男人。
男子一笑,吻了下她:“走,小怜,我带你好好逛逛晋阳宫。”
*******************************************
傍晚时分,大明殿中烛火摇曳。
小怜着着轻盈的纱衣,靠躺在高纬怀里,手指拨弄着胡琵琶。
高纬低头亲吻着她的脖颈,一手环上她的腰,一手随她一同在胡琵琶上游走。
室内一片迷音曼妙,欢声笑语。
穆提婆进来的时候看到这艳色的画面,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他恭敬行礼道:“陛下,百戏班子已经准备好了?”
高纬还在与小怜耳语,听到他的话没什么反应。
穆提婆便静静立在一旁。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高纬才意犹未尽地抬起眼。
见到已在面前等候多时的人,他坐直了身子:“提婆是何时来的?有何事?”
穆提婆又禀了一遍。
高纬闻言面上难掩兴奋,忙道:“快传他们进来。”
“陛下,今日有一个新的节目,名为影子舞。”穆提婆令百戏的人们将道具搬了上来。
一张白色的屏风放在空旷的大殿中。
女子低着头,缓缓走到屏风之后。
“何为影子舞?”高纬来了兴趣。
“回禀陛下,此舞蹈只见其影,不见其人,灯火朦胧中可观舞姿。只是为到达效果,需要熄灭些御前的蜡烛。”百戏班子的头子恭敬道。
高纬点了点头,忙令人将近前的灯火熄灭了些。
殿中一时朦胧恍惚。
乐声突起,正前方的屏后突然亮起了光,一个婀娜的人影随着乐声曼妙而现,随从们举着火光在周围前后移动,幻化出不同的光影。
高纬看得有些痴,小怜却心中一颤,这身影不知为何让她想起了姐姐,有些孤单和落寞,却又带着些坚强意味。
一舞终,高纬率先鼓起了掌,令人撤了屏风,让舞者上前听赏。
那女子垂着头,轻纱掩面,挪着碎步走到了离上首不足几步的地方,就在她要跪下的瞬间她却突然向前扑了过来,袖中寒芒乍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冯小怜而去。
所有人都是一惊,高纬忙将小怜护在了身后,拔出身上的兵器,一把挥开了女人。
剑锋所过,带起了她的面纱。
侍从们反应过来,上前将她拿住。
女子挣扎着,却再无了刚才的力气。
冯小怜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男人,心里有些震惊,她又将视线移向那个被人制住的女人,不明白她为何要杀她。
高纬看清了女子的面容,不自觉地蹙起了眉头:“王嫂,你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女子抬起头来,面色哀戚,但一双眼睛却闪着坚定的光:“自然知道,我要杀了你挚爱的人,让你也知道失去挚爱的痛苦。可惜我无能,不能为夫君和孩子,为母妃报仇,但天理昭昭,陛下早晚当有报应!”说完她便笑了,那声音凄然惨烈,却满是嘲讽。
“大胆!”穆提婆呵斥道。
高纬眸色深深,望着眼前这有些疯狂的女人,往昔之事历历在目。
这女人是他阿兄南阳王高绰的王妃郑氏。
今年年初的时候,韩长鸾向他禀报说南阳王府的随从告发南阳王因不满被贬斥去齐州,正在密谋造反。
他当时听后甚为吃惊,不敢置信阿兄会反他。
可是韩长鸾很快便将人证物证都摆在了他面前。
看着这一切,他心里懊恼。想到那个朝夕同戏的哥哥,往日的点滴便历历在目,似乎每一瞬都是快乐…
这个哥哥,真的要反他吗?也要像自己那个弟弟一样反他吗?…
他因为长鸾等人说的,担心他威胁到自己,所以才想贬他做齐州刺史,以此让他远离京中,可不想这一举动竟然推动了他的步伐…
长鸾说谋反之罪是犯了国法,决不可赦,若是纵容,岂不是让天下人都有了造反的借口。
这点他怎会不知道。
他已经杀过了弟弟琅琊王,杀过了堂兄兰陵王,因为他们与自己没有那么亲近。
但这个哥哥却不同。
想到他的笑颜,总觉得像把刀似的插在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最终他还是下了杀心,任何威胁到他的人只能死!
若是等这个哥哥去了齐州,一切都会来不及…
但他毕竟是他的兄弟,他不想毁了这个兄弟的名声…
所以他让何猥萨与他相扑,造成了误杀之景,随后便将他的尸体埋到了兴圣佛寺…对外却并没有公布此事。
可事情还是不胫而走,竟然被南安王高思好利用,并起兵谋反。
这南安王高思好是上洛王高思宗的养弟,本名思孝,因与蠕蠕之战骁勇,被文宣伯称赞,故引之改名。
阿兄死后不久,高思好便发出了檄文,说他身边皆为凶逆,残害忠良,涂炭生灵,又以他囚母弑弟,残害宗室为说辞举兵,闹出很大动静。
当时他刚从晋阳回到邺城不久,若是晚一点或许就会被围困。
现在每每想起还会令他后怕。
好在长鸾等人临危不乱,当即便提议他以唐邕、莫多娄敬显、刘桃枝、中领军厍狄士文等驰之晋阳平乱,自己也随后带了兵马前往晋阳。
不想,他还未到,斛律孝卿便在路上抓到了高思好的家臣,急往告知了叛乱已经平息的好消息。
他当即大悦,左右也高呼万岁。
回想起那些内乱,他令人将高思好暴尸,并且焚烧其尸体,又将其他参与的人员一并烹于邺城街市,以儆效尤。可是如此却还是难以解他心头之恨,看到被押解回京的南安王妃李氏,他又令内参在宫内以其妃为箭靶子,同射娱乐,最后以火焚杀了她。
这南安王妃是阿兄之母李太妃的姐姐。
李太妃许是连续受到了两次刺激,不久便精神发狂,死在了宫里…
为了防止阿兄的儿子日后报复他,他又秘密派人去暗杀了他们…
自此,阿兄,阿兄的儿子以及母亲都死了…
他念及昔日的感情,一直都未追究阿兄府内的其他人是否参与谋反,不想他的妃子竟然敢扮成戏子来行刺于他。
“陛下,南阳王妃犯了大罪,按律当斩,且应株连九族。”穆提婆在一旁愤愤道。
女子闻言面色一僵,吼道:“我早已与母家断绝关系,此事是我一人所为,与任何人无关,要杀杀我便是。”
高纬望着眼前的女人,始终没有说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他疲惫地摆了摆手:“将南阳王妃贬为庶人,没入掖庭吧,其余南阳府中人全部流放北地。”
穆提婆有些吃惊,正想要反驳,却见男人已经起身,眼睛打量着眼前的女人:“若是王嫂你想逃或者再来行刺朕,朕不仅会杀了所有阿兄的人,也会株连你郑家!你自己想清楚。”
郑氏看着他,他声音平淡无波,却激起她一身颤栗。
“小怜,我累了,陪我回去休息吧。”高纬换上了笑,扶她起了身。
冯小怜轻瞟了眼面前的女子,才随高纬向内殿走去。
她的手心有些湿,她不明白他为何没有杀这个大胆的女人,可是却看出了他不似平时的心情。
不知哪里来得勇气,她突然从身后拥住了他:“高郎今日怎么了?”
高纬在昏暗的灯光下回过头,手指摸索着她的脸颊:“没什么,只是有点累。我不杀她,你会怪我吗?她差点害了你。”
冯小怜看到他眼中复杂的情绪,轻轻靠上他的肩:“多亏了高郎,我才没有受伤,高郎不想杀她便放过她吧。”
高纬笑了,宠溺地吻了吻她:“谢谢,我只是不想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再多一个人向我索命,若是流放她她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掖庭虽然苦,但是终归能保她一命。而且阿兄他好不容易不夜夜来找我,若是我杀了他的爱妃,他恐怕又要来了…”
冯小怜心里一颤,似乎有什么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深深扎了根。
眼前的这人是她的男人,他不是个好皇帝,没有陛下英勇,没有陛下心思深沉,可是他眼中的脆弱却真实的莫名让她心伤…
他的无忧曲里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忧伤,那弦声的震颤是他隐藏自己懦弱的方法…
作者有话要说:
说好的加更来了~
本章是小怜,郑妃,高绰和高思好~
小怜就被我当成细作来写了~~很看好这对儿,小怜一定会被感动的!~~
第78章 策马同州
简介:秋高气爽历旧宫,白水杜康怀故人
……………………………………………………………………………………
如火的红枫失了鲜艳的光泽,颤颤巍巍地挂在枝头。
一阵风过,便带落满地。
转眼竟已是深秋时节。
官道之上,一里一树,十里三树,百里五树。
官道的两侧则是绵延的枯黄草木,放眼望去满是凄凉之景。
哒哒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不一会儿,两马一前一后出现在官道之上。
女子一身红衣,行在一片枯萎的原野中耀耀生辉。
男子玄色衣衫,厚重的披风被风卷起,带起路上的落叶翻飞,也引得周围的荒草随风摇曳。
在他的身后,远远地跟着一队人马。
队伍中为首的几人策马而行,其余的则排着整齐的队列步行在后。
“吁——”女子拉停了马,笑着转身叫道,“邕哥哥,是不是马上就到同州宫了?”
宇文邕策马到她身边停下,望着前方点了点头,心里连日来的担忧终于因为她的笑容散去不少。
自豆罗突死后,她很久没这样开心的笑过…
她虽然表面不说,但他明白她心里多少还是会怪他。
前些日子,他忙于政务,无暇顾及思齐殿的情况,后来一日早归才听说她近来时常去母后的寝殿里忏悔。
他当即赶往含仁殿,却见她一个人跪在未掌灯的屋子里自言自语…
他听着她一句句的自责,终究还是闯进去将她抱回了思齐殿。
她当时蜷缩在他怀里,身子有轻微的颤抖,轻声对他说着母后一直在怪她,每晚都来找她…
他只得安慰她说一切的罪过都是他所作,由他承担便是…
因为要来同州行幸,他放心不下她,便带着她同来了。
看来这么做是对的。
至少看到她现在开心的样子,他的心会好受一些。
他望着前方,平静道:“快到了,天武(窦毅的字)他们应该很快就来接驾了,我们在这里等等后面的队伍。”
尘落轻“恩”一声,抬头望了望高远的天空,望向随风漂流向东方的浮云。
马上就要到同州了,那里有宇文家的故宅,如今已是帝王行幸所设的同州宫,那里算是邕哥哥的故乡吧?
故乡,是多么美的词…
再往东些的话,便也是她的故乡…
“知道父亲当年为何要改这里为同州吗?”宇文邕见她目不转睛地望着东方,随口问道。
尘落收回视线,摇了摇头。
“汉武帝时,这里叫冯翊,因为有九龙泉,泉有九源,同为一流,所以才取了这个名字。”
秋风袭来,带着寒意,打在她脸上,吹进她心里。
“九九归一,天下大同…”尘落默默地说道,带着半分疑问,半分肯定。
宇文邕眼中一亮,扬起了唇:“爱妃果然聪慧。”
他复望向远处,心里默然道:“不知道这天下谁能做到!”
尘落眼中闪过些落寞,但是稍纵即逝。
“皇兄。”宇文宪等人策马赶了上来。
宇文邕回过头,看到队伍已经跟上,便吩咐下去,向着同州浩荡而去。
*******************************************
同州宫里,尘落坐在庭间,看着胜放的□□,细细品着新鲜的枣子和刚刚晒好的柿饼。
甜蜜在唇齿间散开,让人心情愉快。
“殿下,该用午膳了。”一个老嬷嬷端着盘子走了过来。
尘落不解地问道:“陛下呢?”
“今日重阳,陛下邀臣子们去登高,顺便去龙首渠巡视,晚些才能回来。”
她皱了皱眉,心下不禁叹了口气。
这才刚到同州几日,邕哥哥又这么忙,而且若是登高的话,也不带她一起去…
不过刚刚入同州,便看到百姓们夹道迎接的景象。
窦毅身为同州刺史,带着地方官员前来接驾,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他也沿路向他的子民打着招呼,甚至能叫出不少当地官员的名字。
后来她才猛然忆起,邕哥哥上位前曾出镇同州,如今看来,那时他在此地也算是深得人心了。
这位老嬷嬷据说也是当年他在同州时在府里照顾过他的,被他唤作芳姨。
她正想着,芳姨已经将一碗粥摆在了她面前。
热腾腾的粥飘着浓郁的香气,她谢了一声便拿起汤匙搅和了下糊状的粥。
随意喝了一口,只觉入口甘甜醇美,带着淡淡的豆香和枣香。
“这是什么粥?味道真好,比长安城里的都好喝。”她边喝边称赞道。
芳姨笑了笑:“这是同州特产的大枣和今年的豇豆一起熬出来的,陛下听太医说这些有助于调养身子,滋阴补气,便让我们给殿下端来尝尝,若殿下喜欢,以后每日都可以喝一碗。”
尘落闻言,脸上不由地染上红晕,她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继续喝了起来,这绵软香甜糊糊,让她的心都跟着软软糯糯,甜甜蜜蜜。
喝完了粥,她请芳姨带她在这同州宫中走走。
这同州宫以原来的故宅为中心,保留了原有的居所,在维护的同时,宇文护当初为体现皇家气势,令人在周围扩建了殿宇,还营造出花园水榭。
这里虽比不上长安和云阳的宫殿,却也算是周国较大的华丽行宫了。
漫步在花园中,入眼皆是黄灿灿的菊,冲天香阵在阳光下连成金色的海洋。
她望着眼前的美景,想到重阳之意,随手采下几朵菊花,准备等他回来相赠。
突然,两个在丛间奔跑嬉戏的孩子闯入她的视线。
随着奔跑,女孩过膝的长发有些凌乱,但神采飞扬。
男孩也不过七八岁的模样,眉眼间有几分洒脱。
这景象不禁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在邺城宫中的景象,那时她在前面跑,五哥在后面追,彼此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是谁家的孩子?”尘落问向旁边的芳姨。
“女孩是神武公的女儿云儿小姐。”芳姨又看向男孩,却似乎并不认识。
尘落点了点头,心道原来是云儿那小丫头,先前因为邕哥哥拜窦毅为同州刺史,她便随父母出宫来了同州,一年多不见,倒是长高了不少。
似乎留意到了她们,女孩渐渐停了脚步,向她走过来行礼道:“云儿见过贵妃殿下。”
尘落笑着扶起她:“云儿不必多礼。”
她视线看向身后的男孩。
那男孩彬彬有礼,落落一鞠:“臣大野渊见过贵妃殿下。”
尘落一愣,原来眼前的少年就是刚刚袭了唐国公爵位的大野渊,汉姓为李。
邕哥哥这次携了不少人同来同州,其中便有这唐国公。
听闻他年纪尚幼,不想竟是个这么小的孩子。
邕哥哥既然带着臣子登高,他在这里便是已经回来了吗?…
“唐国公。”她欠了欠身算是还礼,又看向云儿,“好久没看到云儿你,不想出落得越□□亮,今后谁娶了你一定美死了。”
窦云脸色微红,却不失恭敬之色:“殿下取笑我了。”
“云儿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尘落继续逗着她,视线瞥见李渊眉眼间的跳动。
她心下了然,却不点破。
“我大周尚武重儒,云儿自然喜欢像五舅那样善骑射通诗礼的英勇男儿,不过更喜欢像四舅那样心系百姓的英雄。”窦云面上带着憧憬的光亮。
尘落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小小年纪就这么有眼光,你这么夸你舅舅们,他们要是听到准会开心的。”
许是她提及,她突然想起了宇文宪…
他们好像自从宇文直死后就没再说过话…
其实那日她确实怪他瞒着自己的行为。
可他是奉令行事,不告诉自己也是为自己好…
眼中有稍瞬即逝的落寞,她转移话题道:“云儿这一年在同州过得可好?”
窦云看出了她眼中的情绪,声音有淡淡的疏离:“劳殿下挂心,云儿很好,只是会惦念长安。”
“陛下也经常念叨你,不如这次便随我们一起回去?我去找陛下说?”她点了点她的鼻子。
“云儿一切听舅舅安排便是。”窦云答得态度谦和,甚至还带着些不该是这个年纪孩子所有的成熟。
李渊的眼中闪过喜悦,但很快便被他藏了下去。
*******************************************
宇文邕从龙首渠回来便召来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