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宫娇娥-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帝一辈子只有母后一个,后宫冷冷清清,群臣磨破了嘴皮子上奏要他充盈后宫,都被先帝一一斥责回去。先帝冷肃,于政手腕强硬,他在位时,举朝清正廉明,出了一大批能干实事的好官。
  再看他如今的政绩……
  皇上愧疚。
  尹兰池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又重新上了妆梳了头,拾掇完整后,唐细领着她去找尹老夫人。早上在唐细这个太子妃面前,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此刻身上再无半点嚣张气焰。
  唐细叮嘱她:“坤宁宫里发生的事情,你莫要宣扬得阖宫皆知。你该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尹兰池连连点头:“我知道。”
  唐细又说:“一会儿见到外祖母,你也不必立即说。就算忍不住说了,也得寻个没人的地方。这皇宫里,没人单纯,你也别信任何人向你投过来的笑脸。”
  尹兰池缓缓抬头,认真看着走在她侧前方的这个衣着华贵的女子。一时间,她倒有些恍惚了。
  或许,她从来都不该小觑这个表妹。
  尹兰池再端得住,但见到尹老夫人一刹那,还是红了眼圈流了眼泪。淑妃今儿一直都打算找机会来和尹家祖孙说话,此番见这尹二姑娘似是红了眼圈,她便笑着朝她走了来。
  “方才瞧见尹姑娘是和太子妃一道过来的?方才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儿眼睛都红了?”淑妃一如既往的温柔,说罢,还拿了自己的帕子来替尹兰池擦拭眼角的泪水。
  她盘算着,若与这尹姑娘处好了关系,日后她入东宫,自然是珑儿的一个靶子。对付太子妃的靶子。


第053章 
  若是搁在从前; 面对此刻淑妃的主动示好; 尹兰池肯定会以双倍的示好还回去。可是; 如今却是没那个心情了。
  尹兰池有满腹的心事,她有点怕; 她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说。虽说方才在坤宁宫的时候,皇后娘娘允诺了给她名分的事儿,可她心心念念的人是太子; 她只想做东宫的姬妾; 她不想做皇上的嫔妃。
  方才坤宁宫内发生的一切,她到现在都觉得不真实,一切都跟做梦一样。她是多么的希望这是一场梦啊,梦醒了; 她还有希望嫁给太子。
  尹兰池心中五味杂陈,根本没心情应付淑妃。淑妃是敏感的; 察觉出来后,倒也识趣; 随便寻了个借口,倒是走开了。
  当时皇后在慈宁宫是当着众人的面把尹兰池带走的; 所以,淑妃也知情。但瞧方才这尹兰池的脸色; 莫不是皇后对她说了什么?
  淑妃心中起疑,正要差个身边靠得住的宫婢去打探一下情况,那边素霜匆匆寻了过来。
  “娘娘,宫里好像出了事儿。”素霜四下里看看; 见这里人多,她警惕的没继续往下说。
  淑妃也没说话,只沉默着往一条僻静的小道去,素霜忙跟了上去。
  “好像是坤宁宫出了事,还惊动了太后。当时很多老夫人都在慈宁宫陪着太后说话,忽然的太后就走了。太后是直接去的坤宁宫。之后再从坤宁宫出来的时候,脸色难看极了。而且,当时皇上也在坤宁宫。”
  “至于当时坤宁宫内发生了什么,奴婢打听不到。”
  淑妃步伐轻盈,闻声倒是也猜度起来:“当时尹二姑娘也在坤宁宫,怕是与尹二姑娘有关。而且,方才本宫瞧见这尹二,她似乎有心事,还哭了。所以本宫猜,可能是皇上又提了送尹二去东宫的事,但再次被皇后拒绝了。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
  “今儿什么日子,达官贵人们都在,帝后吵架,可不是光彩的事儿。惊动了太后,太后去了坤宁宫,或许也帮着皇后说话了,那个尹二这才哭着出来。”
  这是淑妃的猜测,不过她觉得自己这样的猜测是合理的。
  这些年来,帝后都吵过多少回了,倒也不新鲜。
  虽然说帝后吵架不新鲜,但每回若有这样的机会,淑妃还是会利用这个机会的。皇上在皇后那里受了冷落,她若安安静静陪在皇上身边,于皇上来说,多少也是一些慰藉。
  而于她来说,也是增进和皇上感情的一种方式。
  所以,晚上筵席散了后,淑妃撑着疲惫的身子去了勤政殿。却在殿外,被皇上身边的大太监总管拦了下来。
  “淑妃娘娘,皇上今儿谁也不想见,您请回吧。”
  从前帝后吵完架后,不是皇上去长春宫找她,就是她来勤政殿找皇上。而每回她来勤政殿,皇上都是会见她的。
  她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回事,竟被拦在了殿外。
  但淑妃素来是好脾气的人,尤其是在御前伺候的这些太监宫女们面前。所以,即便被拦下来了,淑妃也还是温柔笑着说:“本宫见皇上今儿脸色不太好,心里很是担心,所以就想过来看看皇上。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心情不好。”
  御前的大太监总管是个人精,闻声只笑着打哈哈说:“今儿皇后娘娘芳诞,皇上高兴,多喝了几杯酒,或许是累着了。淑妃娘娘请放心,奴才们会好好照顾皇上的。”
  被拒绝第一次,淑妃尝试了争取第二次的机会。但眼下都第二次被拒绝了,以淑妃的性子,自然不可能再僵持下去。
  所以,她只能放弃。
  淑妃对御前的人一向客气,此番也不例外,她感激说:“皇上身边有你们伺候,本宫是再放心不过的了。本宫先回去,也劳请公公给皇上煮点醒酒汤,免得伤了身子。”
  “娘娘放心,奴才记得。”
  淑妃点头,这才颇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开。
  御前大太监总管曹直正回去后,皇上问:“是谁?”外面的动静,他听得到。
  曹直正笑着回说:“回皇上的话,是淑妃娘娘,关心皇上身子呢。”
  皇上闭了眼,抬手捏了捏眉心,一脸的疲惫。倒也没多提淑妃,只撑着身子往内殿去。
  白天坤宁宫一事,知情的几个人,都捂得紧。所以,皇后娘娘这回四十芳诞宴,倒没受什么影响。
  唐细憋这个秘密也憋了一天了,回去后,第一时间就是把事情告诉太子。
  男宾女客都是分开的,所以,白天的事儿,太子还真半点都不知情。猛然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倒有一瞬间的晃神。
  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可思议,同样的错误,父皇怎么可能犯两回。但很快,他心中便有了一个念头,也是有些反应过来了。
  母后近来,倒是有些不正常,倒不排除这一切都是母后布的一个局。
  “这件事情,太子妃怎么想?”太子虽然是在问唐细,但同时心中也在想着别的事情,一时倒颇有些心不在焉。
  唐细却没在意太子的反常,只说了自己的想法:“殿下,臣妾觉得,或许此事是母后事先做的一个局。因为母后之前有和臣妾说过,尹家的事情,她来办,叮嘱臣妾不必在意。”
  太子听后一时间没反应,凝神沉默了许久后,才心不在焉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唐细这才注意到太子的反常,她小心翼翼打量着太子脸色,趁机说皇后的好话道:“母后虽然平时瞧着很不喜欢殿下的样子,但其实,她心中是有殿下的。有些人,总喜欢做一些面上的活,见面热情又客气,却未必是真心。而有些人,瞧着面冷,可心却是热的。”
  “孤明白。”太子自然理解她在说什么,也明白她的良苦用心。为了他和皇后的关系,她从中费了不少力气。
  想着她费心费力的从中调解,他肯定是心疼的。所以,抬起手来,把人揽进怀里去抱着了。
  唐细安安静静窝在他怀中,心里也挺高兴的。
  “母后这般为我筹谋,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好好的孝顺她。”日久见人心,处得久了,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自然一目了然。
  其实,此刻除了有心中松了口气的感觉外,唐细多少还有些心痒痒的想看淑妃得知真相后的反应。淑妃心里的盘算,其实她能猜得到。郭昭训不得宠,淑妃心里肯定也着急了,所以,她肯定是巴不得东宫多个尹兰池的。
  她原以为事情可以慢慢来,不着急,可她肯定怎么都想不到,皇后娘娘如此的不按常理出牌。而且,皇后娘娘来了这么一手后,若叫淑妃知道实情,不知道她会是什么反应。
  唐细存心想看淑妃的热闹,皇后自然也是。次日一早,妃嫔们按惯例来请晨安的时候,皇后就直接对诸位嫔妃们说了。
  “本宫要给皇上选新人入宫,人已经选好了,提前与诸位妹妹打声招呼。”
  选新人入宫,这不是新鲜事,昨儿皇后已经提过。所以,倒没人觉得有什么。只是,人都选好了,这似乎快了些。
  四妃中,贤妃性子最直,有什么问什么,管不住自己的嘴。
  “娘娘这么快就选好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贤妃笑着,“若按惯例的话,这该是先由娘娘您拟好名单有皇上过目,皇上同意了,再有画师画了画像送进宫来由皇上和娘娘您一起选。选中了,这才能定下来。可这些过程都没有,人都定了,想来是绝世大美人吧?”
  皇后朝淑妃那里瞥了眼,笑说:“你们都见过,的确是绝世大美人。这位姑娘不是旁人,是尹阁老家的那位孙女,闺名兰池。”
  淑妃本来是安安静静在听闲话的,蓦地听到“尹家”几个字后,她心中陡然惊住。尹兰池?那位本来要送去东宫的尹兰池?
  这怎么可能!
  不只是淑妃震惊,在坐的妃嫔们,都十分震惊。皇上答应送尹家二小姐入东宫的事儿,大家都是知道的,不是秘密。这怎么一回头,尹二小姐倒成了皇上内定妃嫔了?
  贤妃不信:“皇后娘娘,皇上可答应了?”
  皇后:“皇上自然应下了,若是没定下的事儿,本宫也不会草率的拿来先和你们说。人已经定了,只差择个吉日把人抬进宫里来了。”
  淑妃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坤宁宫,更是不明白到底皇后和皇上说了什么,怎么突然的,那尹家姑娘倒是成了皇妃。淑妃忽然又想起昨天素霜和她说的话来,不由心下疑惑,到底昨儿坤宁宫发生了什么。
  淑妃想按捺住性子直接回长春宫的,可事情已经急到这种地步,她实在有些按捺不住。在去勤政殿还是去慈宁宫,权衡一番后,淑妃还是选择先去慈宁宫太后那儿。
  可去了慈宁宫,却也碰了壁,没见到太后的人,容姑姑出来和她说:“淑妃娘娘,太后今儿有些不舒服,正休息呢,您先请回吧。”
  昨儿去勤政殿,被皇上身边的人拦下了。今儿来慈宁宫,又被太后的人拦下了。从前,可从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一时间,淑妃心中也有些慌了。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知道皇后到底在皇上和太后面前说了什么。
  肯定是说了什么的,如若不然,为何太后和皇上突然都不想见她的面?可她不知道自己哪一步走错了,以至于叫皇上太后起了疑心。
  还有皇后,皇后肯定是暗中做了什么手脚。


第054章 
  尹兰池要入宫做皇妃而不是太子姬妾一事; 很快便传得阖宫皆知。私下里; 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偷偷议论此事的人不少; 说法不一。
  后宫传得人尽皆知的事儿,自然瞒不住东宫的人。所以; 高奉仪林奉仪,包括郭昭训在内,自然也知道了此事。
  高奉仪林奉仪无所谓; 甚至还有些高兴; 她们二人如今很明显都是太子妃的人了,东宫里少来一个高位份的姬妾,自然对太子妃和她们都好。但郭昭训,就不一样了。
  郭昭训是期待着尹兰池可以入东宫的; 阁老家的孙女,身份尊贵; 入了东宫她多少可以和太子妃分一些宠。而太子现在身中奇毒,碰不了她; 所以到时候,她见太子妃有专房之宠; 必然会与太子妃势不两立。
  两虎争斗,她自然乐于坐收渔利。
  可现在; 她的期盼却突然没有了。那尹二姑娘不来东宫做姬妾,反而要去后宫做皇妃了,这不管是于她来说,还是于姑母来说; 都不是好事。
  郭昭训很在意这件事情,觉得气愤又可惜。功败垂成,是再可惜不过的事情了。
  郭昭训心中懊恼,气极,偏高奉仪看她不顺眼,非得要刺激她几句。高奉仪知道这个郭昭训在暗中与太子妃较劲,她指定是希望那尹二入东宫的,如今尹二却被皇后指去了后宫,她想必着急,便故意在太子妃面前说:
  “娘娘,皇后娘娘和殿下可真是疼您的。瞧,皇后娘娘亲自做主,便让那位尹二姑娘去做了皇妃,可真是高兴的事儿。”
  高奉仪嘴巴没把门的,说话也不动脑子,但心却不坏。
  唐细也没怪她乱说话,但她却不会顺着她的话说。所以,她只能笑着道:“皇后娘娘疼本宫,这是真的。不过,让尹家表姐入宫做皇妃一事,却是皇上的意思。”又提点道,“东宫若能多一个姐妹,是你我的福气,但若多不了了,也不是你我能做决定的事儿。”
  高奉仪也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忙讪讪闭了嘴。
  林奉仪却接话说:“皇上勤政爱民,后宫里倒是鲜少没有入新妃了。这会儿忽然来了一个,又年轻又漂亮,想来这位新妃会十分得皇上宠爱。”
  林奉仪这话是故意说出来气郭昭训的,暗讽那淑妃又老又不好看。又或者,是故意含沙射影说她郭昭训的。
  郭昭训是个能忍的,不管高林二位你一言我一语怎么刺激她,她都忍着不说一句话。直到回了蒹葭殿,才憋不住好好发了一顿火。
  以秋叶为首的几个宫婢见状,忙下垂着脑袋跪了下来。
  郭昭训是个极能忍的,也没有发太大的火。宣泄了一下,自己心里又把那份愤怒给消化了。
  只是这些日子她一直生闷气,嘴里倒起了好几个水泡。偏又不想让人知道她心里不舒服,所以,日日顶着一嘴的水泡去请安,倒是吃了数日的闷亏。
  九月下旬,宫里册封尹兰池为二品宫妃的旨意下达去了尹家。尹兰池回去后,早已经把坤宁宫发生的事情告知了父母长辈,所以,自那之后,尹家再没提一句要把闺女送入东宫的话。
  尹兰池哭了几日后,倒也渐渐想得开了。太子虽好,可皇上也没有那么不好,皇上才四十多的年纪,也不算老,又是帝王,生得也是英武不凡,天生自带贵气……何况那日的场景她也历历在目,与皇上有了肌肤之亲,她又还能奢望什么?
  想得通了,倒也就想得开了。去宫里的时候,她气色倒是十分的好,脸上并没有半点不情愿的意思。
  于坤宁宫内拜见了皇后,又见了诸妃,皇后直接做了主说:“尹修仪今儿第一天入宫,一会儿回去后早早准备着,今儿晚上皇上会去修仪那儿。”
  尹兰池对皇后是惧怕又尊重的,忙恭恭敬敬称:“是。”
  尹兰池年轻又美貌,阁老家的孙女,出身也高。加上,皇上的确也觉得愧对这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所以,倒连着数日去了尹兰池那儿。尹兰池是大家闺秀,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更是弹奏得一手好琴。
  在宫里,皇上许久没听到过这么好听的曲子了,听到这样的琴声,他倒是想起了很多年前的很多事情来,想起了曾经与皇后的种种。想到年轻时候的皇后来,不由又笑,当年皇后可比这丫头还要出色。
  不过难得的是,她身上也隐约能有点皇后当年的影子。只不过,她怕自己,在自己跟前总安安静静的,倒没皇后那份乖张和活泼。
  虽然她不及皇后年轻的时候,但皇上也愿意去听她抚琴。如今有了新欢,倒是忘了旧爱。
  淑妃渐渐失宠了。
  从前皇上一个月有半个月来后宫,总也有五六日是呆在淑妃那儿的。可自从尹兰池入宫后,皇上去淑妃那里的日子,便少了许多。
  淑妃出身不高,入宫为妃也不是名正言顺。从前在宫里还算有些地位,除了因为她脾气软好说话外,最主要的是皇上看重她。
  如今皇上对她的宠爱大不如从前,宫里的人都是捧高踩低的主,自然与淑妃都渐渐保持了一定距离。从前常去长春宫坐着说话的妃子,倒也不去了,如今倒都变成常去尹修仪那儿了。
  天一日日冷了,长春宫也一日日冷清下来。
  淑妃倒还与从前一样,常常去慈宁宫请安,陪在太后左右。宫里的事儿,太后也都知道,心下倒也有些觉得淑妃可怜。
  太后心善,每回见她来了,倒也愿意与她说些话。
  “再有几日便是赵王大婚的日子,一应可都安排妥当了?”提起赵王来,太后倒是高兴,“他们哥几个都先后娶了妻,都长大了,哀家总还觉得他们都是小孩子。”
  淑妃说:“多谢太后关心,赵王府一应都安排妥当了。安儿是有福气之人,婚事幸得有他几位皇嫂帮衬,倒也不会手忙脚乱。”
  太后笑着点头:“这事儿哀家知道,论起来,你该谢谢皇后。皇后仁德,视庶子们如己出,都一视同仁。让安儿几位皇嫂去帮衬着筹备,也是皇后的意思。皇后心胸宽广母仪天下,宫里如今又上下和睦,哀家心甚欣慰。”
  淑妃静静听着太后夸赞皇后,一声不吭,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