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颜风华录-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来。她心中的痛楚、愤懑与仇恨却越发盘旋不休,也更坚定了报仇雪恨的信念。
“好孩子,心中难受便尽管哭出来,在我们面前何须忍耐?”柴氏怜惜道。
“祖母,儿已经哭过了。许是……许是先前泪水流得太多,如今却一点也不想哭了。”李遐玉回道,说话间刚开始尚有些茫然,及话音落下的时候便已经是满面坚毅之色,“哭得再厉害又有何用?儿只想知道,外祖一家的惨事究竟因何而起。再仔细想想,日后该如何为他们报仇。”
柴氏本想说,难不成你这一辈子便只剩下“报仇”二字了?然而,看着孙女的模样,她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说出口。大仇未报,谁心中都不会平顺,谁都不可能像什么都不知晓的人那般无忧无虑地生活。换而言之,若是连这般深仇大恨都能忘怀,又怎会是他们李家教出来的孩子?
说话间,已是里外焕然一新的孙夏与孙秋娘便过来了。他们这一路比当初谢琰、李遐玉、李遐龄更加辛苦,饿得面黄肌瘦不说,手脚都已经生了红肿的冻疮。而且,孙家本便是蓬门小户,在怀远县有些田地与店铺,亦只能算得上是个殷实之家。虽则也雇了几个奴仆伺候,但平时老老少少都须得做些家务活。故而,孙夏、孙秋娘虽然曾经来过李家,但见了他们家的做派之后,仍然拘谨得很,浑身上下都显得很不自在。
“赶紧坐下。”柴氏道,“阿田,将夕食传上来罢。给憨郎、二娘准备些易克化的羹汤,不能太过油腻,免得贸然进了这种吃食,反而伤了脾胃。”她安排得很妥当,但到底浑身都透着寻常男子远远难以企及的威势,看起来并不容易亲近。
孙夏性情粗疏,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孙秋娘不过是个年幼的小娘子,看起来柔柔弱弱,就像孙氏一般,本能地对柴氏生出了敬畏之心。李遐玉不忍见她瑟缩的模样,便让她过来坐在自己身边,握着她的手道:“表兄、表妹,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一直不曾派人过来与我们传消息?月余之前,我曾遣部曲告知阿爷阿娘去世之事,你们可知道?”
孙秋娘细声细气地答道:“我们都知道。家里还为姑父和姑姑哭了好几场,阿爷已经打算好,带着阿娘、阿兄和我过来怀远县。”她口齿很清楚,看起来便比孙夏伶俐许多。孙夏听了,也用力点头道:“阿爷说过,冬至祭祖之后便动身!”
“那到底发生了何事?”李和追问道。
孙秋娘身子微微一抖,嘤嘤哭泣起来:“祭祖那一天……我们坐着牛车出了县城……一伙强人就举着刀冲过来……”想来她光是回忆便已经怕得狠了,说话间有些支离破碎,身体也不断地往李遐玉怀里缩过去。
孙夏虎目含泪,补充道:“那些人都是疯子,见人就杀!杀了人再抢东西,后来还闯进了县城!到处都是死人,我们俩被阿爷阿娘藏了起来,亲眼看着他们……偷偷把他们掩埋之后,我们不敢进县城,随着一群人乱走,也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没有吃的,穿的衣衫也被别人抢走了。后来还是秋娘说,不如到弘静县来。”
“冬至是十一月初,如今都已经要到除夕了。”李和的脸色越发阴沉,“怀远县发生了这般惨事,居然没有人告知于我?!”他虽是武官,但好歹也是一府折冲都尉,在这弘静县中官职最高。怀远县就在弘静县之北,两县相邻,这么大的事,他居然分毫不知?!
“你冲着孩儿们大吼大叫作甚?”柴氏横了他一眼,示意李遐玉安慰吓坏了的孙秋娘,“也许是怀远县县令有意按下此事,也许是旁人当咱们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便并未前来打扰。”当然,无论如何,被他人隐瞒到这般程度,河间府的兵士、自家的部曲都需仔细整顿一番就是了。
这时,夕食已经传了上来。厨下特地给孙夏、孙秋娘准备了易消化不伤脾胃的吃食。两人虽然之前喝了些热羹汤垫一垫,但仍是饿得很,见了吃食便忍不住有些狼吞虎咽起来。李遐玉想起他们当初流浪时饥饿难耐的模样,心中不由得酸痛难当,便温声劝他们吃得慢些,别噎着。
谢琰、李遐龄默默地望着他们,心中都十分沉重。他们勉强用了一些吃食,便再也吃不下了。
吃饱喝足之后,终于从惊惧饿寒交加中缓过劲来的孙氏兄妹便显得很是疲倦了。李遐玉、李遐龄与谢琰将他们送回院子里去,一路上五人都依然十分沉默。孙氏兄妹对他们仍有些陌生感,不知该说些什么;他们三人则都觉得,这一回那群丧心病狂的恶人,很可能就是一伙马贼。他们亲手杀过马贼,也曾被马贼追杀过,大抵对这帮人有些认识。但却从未料到,这群马贼居然如此猖狂,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民众,烧杀劫掠。
到得院子中后,谢琰、李遐龄送孙夏回东厢房,李遐玉送孙秋娘回西厢房。及告别时,孙秋娘忽然抱住她不肯放,嗫嗫道:“阿姊……我,我害怕,可以和你一起睡么?”她抬起首,一双波光湛湛、仿佛时刻都含着轻愁的眼睛与孙氏极为相似,里头却充满了恐惧惊惶与不安。
李遐玉看得心中大恸,轻声道:“好,有我陪着你呢,不必害怕。”
正院内堂中,柴氏与李和相对而坐,叹息不止。他们原以为生活已经渐渐平静下来,却不料又出了这样的惨事。
“憨郎年纪大些,住在一个院子中有些不合适。”柴氏道,“年后我便将第三进收拾出来,再把右路的大院子隔成三个院落。元娘带着二娘住在第三进,玉郎、三郎和憨郎住在一处。”
“随你安排就是。”李和叹道,“他们平日也很该多在一起,不能生疏了。”
“除了咱们,也只得他们兄弟姊妹几个互相依靠了。”柴氏接道。
☆、第二十章 怀远之事
怀远县所发生的劫掠杀戮事件事关重大,李和气怒交加,连夜派人将居住在弘静县城内的折冲府武官们都唤了过来。
折冲府是遍布大唐疆域的地方军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有两项:一为番上宿卫,即轮流派府兵前往长安担任宿卫之职;二则是番代征防,即轮流于所在地驻防戍卫,协助地方守囚维持治安,或者临时奉紧急军务出征等。河间府是灵州北部唯一的折冲府,番代征防的戍卫范围主要便是怀远、弘静二县。虽然按理说折冲府只防备薛延陀人或其他胡族叩边侵扰,但马贼肆虐之事说来也十分微妙,多少有折冲府戍卫警戒不利的缘故。
故而,李和愤慨的并不仅仅是此事牵连甚众、受害者众多,官府不但不通告四方、剿灭马贼,反倒按下此事不提——而是他作为折冲府长官居然被隐瞒了消息。今日马贼逞凶他一无所知,那他日薛延陀人再犯,他难不成仍是最后知道的人?!
他越想越是愤怒,提着一柄长陌刀便往外走去。
不料,谢琰却守在通往外院的月洞门边,见他气势汹汹走来,行礼道:“祖父,孩儿想跟在旁边听一听,不知是否合适?”此事他亦觉得十分蹊跷。这数十日内,前来李家吊唁的客人何其之多,却没有一人将真相告知李和,那怀远县县令如何能做到将消息瞒得如此严实?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此事?是谁打定主意要将李和排除在外?仔细想来,总觉得似有阴谋隐藏其中。
李和银眉倒竖,冷哼道:“想听便听!!”
于是,祖孙二人来到外院正堂内。李和大马金刀地坐在中间的胡床(靠背椅)上,将陌刀竖在旁边,虎目圆睁,炯炯地盯着大门处。谢琰知道那些武官住得有近有远,时候也已然不早,一时之间恐怕赶不过来,便试着转移李和的注意力:“祖父,薛延陀人劫掠夏州、灵州,为何朝廷迟迟没有反应?”
李和闷声回道:“竖子无知!朝廷怎可能没有反应?先时都督便已经传了信,说此次薛延陀人发兵二十万骑,直取阿史那思摩(李思摩)所在的定襄都督府。来灵州、夏州,只不过是为了扰乱咱们的判断,不教大唐边军去支援那些突厥人而已。突厥人果然不敌,连连败退,如今已经退守朔州城,早便往长安遣使告急了。”
朔州(山西)位于河东道北部,隶属代州都督府管辖,已是在长城之内了。这说明,位于黄河之北、阴山之南的突厥羁縻都督府定襄都督府已经陷落,连带地处关外的胜州也未能守住。在他们以为战事已经平定、生活恢复安稳的时候,遥远的河东道却依旧正在激战。一旦朔州失守,雁门关便告急,河东道其余州府如代州、并州等亦危机重重。
“如今朝廷定是已有安排。”李和道,“都督早已经开始征集粮草,几乎隔两日便会传来战报。只不过兵部符契尚未发到河间府,为了避免薛延陀人提前得知大军动向,所以我只能按捺不动罢了。”另外,他胳膊受伤,其实也不适合大张旗鼓回到军营里去操练兵士。不过,没想到,因种种缘故他不曾去往军营中,却被那些个胆大包天的人当成了瞎子聋子!
“想来,祖父出征之日应该也不远了。”谢琰道,“不知到时候孩儿可否随着一同去?”战况瞬息万变,李和很可能无法留在家中一同过年。而他心中亦跃跃欲试,想知道大军挥师出征究竟是何等雄壮而又何等艰险。
李和瞪了他一眼:“若不将你留下看顾家里的老弱妇孺,我怎能安心出征?!”
谢琰怔了怔,他原以为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定是因为年纪太过幼小的缘故,没想到这位长辈却对自己寄予厚望。仔细想想,孙夏虽然年纪比他略长一岁,让他看顾家里却是太过为难他了。想到此,他突然觉得肩头的担子沉甸甸的。“祖父说得是,孩儿必会好好照料祖母和弟妹,翘首盼望大军得胜归来。”
祖孙二人说着话的时候,河间府的武官们已经陆陆续续到了。
河间府是上等折冲府,共计一千二百府兵。一府长官便是折冲都尉李和,位列正四品上;其下有左右果毅都尉辅佐,位列从五品下。一府共有校尉五人,均为从七品下;每个校尉率领旅帅二人,每个旅帅底下又有正副队正各二人。旅帅为从八品上,队正为正九品下,副队正为从九品下。
这段时间,李和在家中养伤,军营诸事便交给了两位果毅都尉处理。因时近年关,两人轮流前往军营驻守。此时右果毅何长刀正轮值驻守营中,左果毅郭巡则在家休息。其余校尉、旅帅、正副队正等也皆有轮值。
听得李和派人传唤,郭巡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何长刀是李和的亲信,跟随他已有二三十年之久,素来忠心耿耿。郭巡虽是从别处迁转而来,又是世家支脉子弟,却在河间府也待了好几年,如今对李和亦十分信服。
“李公急召,可是薛延陀之事有了应对之策?”
谢琰立在李和身后,不动神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约三十余岁的黑脸汉子。此人生得精瘦无比,看起来并不勇武,举手投足隐约还有些世家的影子,但行走间虎虎生风,显然武艺也并不弱。
李和冷哼道:“薛延陀之事马上就要有眉目了!不过,郭果毅,老夫要说的不是这个!你可曾听闻,十一月初冬至那日,怀远县遭到贼人劫掠,杀伤百姓抢夺钱财后逃逸?!这么大的事,咱们河间府居然没有人上报?!难不成以为此事和咱们没有干系,便偷偷替怀远县县令隐瞒下来?!还是说,咱们河间府的府兵居然对此事一无所知?!一千二百人都成了瞎子聋子?!”
郭巡张目结舌:“竟有此事?属下确实不知……”
“老夫记得,怀远县县城附近应该也有咱们的府兵定期巡视!!他们就算是番代征防,也总有轮换的!不可能都在军营里练兵罢?!去当游奕、守捉的,就没有发现半点迹象?!他们脑袋上的眼珠子是白长了?!警备如此松懈?!他日薛延陀人大举进攻,是不是得打到军营里才能看见?!”
“属下这便赶去军营调查……”
“明天一早,咱们都一起去!”李和打断了他,一双厉眼看向角落里某个脸色略有些变化的队正,“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那队正脸色十分难看,行礼禀报道:“先前属下统率的府兵曾报,十一月中上旬在怀远县以北发现数百流民……流民管辖并非折冲府之事,属下就没有在意。但后来几天再去看时,流民似乎都不见了。属下还当是怀远县县令将这些流民都妥善安置了。”
李和道:“流民之事怨不得你们。先前薛延陀人叩边,怀远县以北的村镇多有受害,夏州流民无处可去,也都涌来了灵州。不过,马贼之事,咱们折冲府的府兵绝不可能毫无发现。若不是有马贼的内应,就是已经被怀远县县令收买。必须将这些个畜生找出来!按照军纪论处!”
“是!属下遵命!”
说完此事之后,李和又将每个校尉、旅帅都唤上前,仔细询问他们日常训练之事。他并不提大战在即,但这群武官都是屡经沙场,自然察觉出些许端倪。上战场是所有将士的责任,亦是谋取军功富贵的进身之阶。知道战事将起,他们心中既有热血又有野心,精神倍感振奋。或许也有人会想到危险,会想到性命之忧,会想到家人,但到了出战的那一刻,却没有任何一人会退却。
众人足足说了一夜,始终不曾休息,只在中途用了些酒水吃食,醒一醒神。到得翌日凌晨,弘静县城门堪堪打开,数十骑便一路往贺兰山奔去。河间府军营就位于贺兰山脚下,黄河之畔。
这一晚,不仅李和、谢琰彻夜未眠,李遐玉亦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并不习惯与别人同眠,而且孙秋娘不断地往她怀里钻,这般黏黏糊糊也让她颇有些别扭。便是她与李遐龄姊弟间的感情再好,小家伙也因自恃是小郎君的缘故,很少如此缠人。
然而,每当看到孙秋娘那酷似孙氏的眉眼,她便忍不住心软。倘若她有个妹妹,定然也会是这般模样罢。只要这样想,她便越发为这孩子先前所遭遇的那些事而心生怜惜。眼睁睁看着亲人被杀,经历比之他们先前越发惨痛。是了,无论是谁,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必定都想寻一个能安心信赖之人。她还有祖父祖母,还有谢琰;孙秋娘或许……只能寻着她了。
她愿意当她的阿姊,让她全心全意依赖,就像待阿弟李遐龄那般疼爱她:风风雨雨都会为她遮挡,所有仇恨都会为她报,手把手教她一切,他日再将她交给一个可信之人……
就当她确实又有了嫡亲的阿妹、阿兄便是。虽然,或许这位阿兄并不像谢琰那般可靠。但,多了家人便多了温暖,可靠与否、伶俐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
想到此处,她抱住孙秋娘瘦弱的身体,朦朦胧胧地睡过去了。好似刚入睡不久,她便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听见思娘正一板一眼地与念娘争执:“元娘昨日明明吩咐,每日卯初即起来习武。今天才是第一日,怎可轻易违背?”
“昨日听到了那样的噩耗,元娘已经耗尽了精神,晚上也一直没睡好。你自己好好睁大眼仔细瞧瞧,她脸色那般苍白,就应该多睡一睡才好呢!若是勉强去习武,反而生病了,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元娘如何吩咐,咱们这些做奴婢的,便照着做就是了。她既已经下定决心,便不该荒废才是。你所言不过是揣测,无须当真。”
“你……身为贴身奴婢,不知道替元娘着想,要你何用?”
两个贴身侍婢虽是压低声音在寝房外争吵,李遐玉却听得一清二楚,遂起身道:“我已经醒了。念娘,你一直替我着想,确实是有心了。不如,你待会儿让粗使婢女去厨下替我要些羹汤,先暖一暖身子。说不得浑身暖和了,脸色也能好些。不过,思娘的坚持亦不无道理。我已经打定主意要效仿平阳昭公主,必须勤练武艺。从今往后,日日都须得卯时初起,风雨无阻。除非实在病得不能起身,或者家中发生了大事,否则你不必拦她。”
两个贴身婢女的心思都是好的,但所考虑之事、在意之处各不相同。李遐玉深知她们都是替自己着想,便从妆匣里取了两个攒珠钗,赏给了她们,微微笑道:“你们是我身边的人,我希望你们能亲如姊妹,行事有商有量。之前那些争执,都很不必放在心上。”
“是奴太心急了些。”念娘道,“说话也太重了。”
思娘也道:“奴说话一直都不好听,念娘也多有宽容。今日不过是替元娘担忧罢了。”
李遐玉在她们的服侍下梳洗完毕,换了身易于行动的胡服皮袄:“思娘随我来,念娘在这里守着秋娘。若是她醒了,便听她差遣就是。”
“是。”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看有亲之前问,为什么在贞观盛世还能发生这样的事……
请大家注意,这是边关,而且薛延陀人之战还在进行当中,本来就是混乱的时候
不过怀远县令肯定有问题啦,祖父正要调查这事——但是马贼之类的,一般不是折冲府的责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