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家女-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量显得中肯。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你都已经在我身边五年了。记得当初姐姐把你给我的时候,就说过你最是聪明能干。”太子妃提起了过往,蕊珠的心终于定了下来。当年确实是她的长姐把自己送给太子妃的。太子妃和她的长姐关系一向亲厚,现在她提起长姐,那么,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是看在她长姐的面子上,她也不会随便把自己打发了的。
“平阳侯府,肃亲王府,成王府,还有恭亲王府,这几家都是宗室里有头脸的,你记着一定要放在贵宾席上。尤其是恭亲王府,不比别家,乃是正经的王叔,跟当今圣上是同母嫡出的兄弟,千万记得提醒我,不要失了礼数!”太子妃拿到了花名册,便一口气点了这么多人家出来。
听她重点提起恭亲王府,蕊珠不由提示道:“说起来,恭亲王是皇上的亲兄弟,不过他们家的睿王妃倒好像跟那个胡侧妃深有渊源。”
太子妃一愣,问道:“哦,还有这等事?我之前倒没有留意,只知道她乃是盘龙郡主。却原来跟太子侧妃还有联系?”
蕊珠道:“您忘记了?太子侧妃就是从盘龙郡来的!”太子妃摆摆手,“我现在记性确实是不好了,自从生完嘉荫,我就感觉记性大不如前!”她说着又想起当时生嘉荫时慧心跟她之间的旧账,不由又心头火起。胡慧心,走着瞧,总有一天,自己要将她彻底踩在脚下!
收到太子妃的在御花园赏花的请柬,那些命妇们都是一大早就梳洗打扮完毕了进宫来。
毕竟太子妃作为未来这个宫里的女主人,她们是一定要跟她搞好关系的,不然将来谁也吃不消未来皇后的枕头风。
看着毕恭毕敬在自己跟前的那些外命妇,一股骄傲的情绪油然而生。太子妃故作矜持地跟众人见了礼,便请众人坐下。
“最近御花园的金桂开的甚好。我想请众位夫人一起过来评赏一下,也算是我辜负了它。”听见太子妃这样的开场白,众位夫人脸上,都带着不以为然的笑容。
金桂飘香的时节,其实已然快要过去。太子妃这个时候借着金桂来说话,无非是找个借口让他们进宫而已。至于进宫了想要干什么?那可就不必太费心去想了。
最近太子因为米粮的事情被攻击了很多,太子妃请的人家非富即贵。显见的是要她们出手相帮的意思。只是来的这些人心思也并不是全都纯正的。
有些人是一心巴望太子好的。所以太子妃一旦召唤他们立刻就来了。摆明了态度支持太子。也可以算是在太子身上的一种投资。还有一些人则是持观望的态度。韦相和太子之间的争斗,各有胜负。想那韦相到底姜是老的辣,说不定就被他把五皇子抬起来了。之前宫中可是有传闻皇上最宠的他皇子。乃是五皇子。若是现在就对着太子投诚,将来翻盘的时候就一点都没有退路了。有这种想法的都是一些人老成精的勋贵之家。他们家世超然,背后又支持着许多朝臣,所以谨慎。小心不比常人。今日因为太子妃相邀,他们碍于太子妃的面子。不得不来。只若是事先没有想好怎样分辨,自然也就不会把这么多人加入进来。
“宫里的桂花今年开的可真好,我今日可是一定要好好的赏个舒服。也不枉今日,进宫一趟。”说话的是吏部侍郎的夫人金氏。
她一开口就立马有人。开始找茬:“,中秋的时候也见过您啊往年难道没有所获宫吗?我记得今年中秋这时候还在宫里遇见过你。”谎话被戳穿,吏部侍郎的夫人恶狠狠的瞅了瞅看台。说他的那个人乃是一位尚书夫人。他们两个的相公是宿敌,自然两人碰见了也是。互不相让。
如今进了宫中,那位尚书夫人,又开始找他的茬了。侍郎夫人看了一眼太子妃,见她似乎没有注意她们两个人的动静。便暗暗威胁了一句:“韩夫人,这里是宫里,你可千万别坏了规矩礼仪,再被人叉出去。到那时,可就没有人可以帮你了。韩大人到时说不定也要翻脸无情。”
听她这样子的恶意威胁,韩尚书的夫人气得直打哆嗦。可是碍于太子妃在场,她到底不敢发作。
她们两人的小动作,太子妃其实都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太子妃很不屑这两人的为人,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她自然只能装作糊涂,故意不去理会。
有宫人装上了紫薯做的点心,太子妃便趁机招呼众人:“这道点心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过食材倒是个罕见的。据说是以紫薯做成的。今年粮食似乎歉收,这个紫薯居然也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了。大家快尝尝,跟平常的薯芋有什么味不同。”
有那响应太子的官员夫人,便立即响应太子妃的号召,取了一块点心放到嘴里去尝。尝完后又立马点头称赞。而那观望派的人,却是不紧不慢,见太子妃沉下脸色,方才拈起一块,放在嘴中有些味同嚼蜡。
待众人都尝过了,太子妃见时候不早,便开始切入正题。“诸位夫人,想必大家在宫外,比我见识更加广博。本宫虽然身在深宫,竟然也听闻民间传言,今年京城,米价大涨,老百姓苦不堪言。本宫闻听,实在心有不忍,故而特意教诸位前来,咱们借赏花之机,也做一些善事,为子孙后代积德。”
听见太子妃这样说,恭亲王妃第一个心中就有了数。她这是冲着帮太子去的。最近京中流言四起,皆有中伤太子的成分,均对太子不利。这样的情景,恭亲王当然是不乐意看见的。太子的母族式微,目前应该是最适合登基的人选。若是太子不定,那朝中将又掀起风波。
五皇子目前年幼,将来登基,有韦相在背后撑着,难免弄权的嫌疑。这是皇帝,和恭亲王兄弟,最最不愿意看见的情景。皇帝之所以会宠韦贵妃所出的五皇子,其实就是不把他当成接班人的意思。
想皇帝对太子当年何等严厉,太子幼年丧母,在皇后手中讨生活,明知太子不易,皇帝也不肯伸手帮忙。就是要看着太子,自己跟皇后博弈,自己为自己的地位奋斗。如今太子年长,皇后身故,又没有,任何外戚可以干政,正是皇权独立最佳的时刻。
若说有外戚,也就是目前的太子妃父亲和胡侧妃的父亲目前都算是朝中大员,不过两人,官位旗鼓相当,能力也是各有千秋。正形成一个巧妙的平衡。所以,这又是对太子来说是个绝妙的好消息。
所以她第一个站起来明确支持太子妃:“太子妃身在宫中事务,心系民生,实在是了不起。不知道殿下有什么主意可以让我们也出些微薄之力?”
有了恭亲王妃的出面,其他立志拥护太子的官员夫人,也都纷纷附和。
太子妃见众人给她捧场,也就顺势说道:“最近京城米价贵的惊人,我听说比之荒年都要贵了些许。这样的米价,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可能不打紧,那些平民百姓,可能就只能饿着肚子了。本宫心中好生不忍,今日借赏花之机,可否请诸位和本宫一道,为京城的百姓提供个一些米粮,让他们可以得以果腹?”
听太子妃这样直接说出来,众人都觉得太子妃似乎有些情急,不过联想到太子目前的境况,又都不由释然。
“殿下慈悲为怀,我们当然是惟殿下马首是瞻。不知道,殿下决定如何提供?”恭亲王妃既然已经出了一回头,自然不介意再次出头。
“本宫决定由本宫认捐一千斤米粮。各位量力而行,不必拘泥,只要有心就好!”太子妃一开口就是一千斤,在场的无不被她吓了一跳,这也太狠了吧?
ps:一更
第二百零八章 降价
他们那些人家家里有存粮是真的。可是谁家也不会存了一千斤米在家里等着吃啊!况且还要一下子捐出去一千斤。太子妃这一招有点太狠了。众人的脸上都开始浮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
恭亲王妃是个妙人。直接就提议道:“我听说京城第一号米行,要低价售米,不如咱们去看看它低到什么价位,由我们府中出资购买了米然后再去捐献。毕竟大家家中存粮也是有限的。”
经她这样一番圆场,原本冷寂的场面又开始有些热络起来。金夫人立马附和:“这个主意好!我家庄子上虽然也有米粮出产,但无奈家中人口众多,一下子要用一千斤米出来只怕做不到。”
韩夫人就是要跟她作对,道:“听说吏部侍郎方大人家在南边可是大族,家有良田千顷,怎么区区一千斤这个小数目都拿不出手?我家在京郊虽说只有百亩良田,不过凑个一千斤倒还是勉强可以的。我跟着殿下,就不去买米了。”
金夫人恨得牙根疼,她夫君方侍郎家是大族不错,可是她夫君乃是庶出,根本在家里没有多少话语权。能够在朝中立足,还多数是靠了她娘家这边的势。韩夫人的丈夫乃是长子嫡出,在家中自然拥有优势资源,所以说话轻轻巧巧毫不费力。她这明摆着就是欺负她!可是,当着太子妃和一众权贵夫人的面,难道她要跟她们解释自家的窘困尴尬?可是,对方这样明着挤兑她,她也不能就这样由着她说,不然好像她不积极响应太子妃,故意念苦经。
于是。心念一转,对着太子妃道:“实不相瞒太子妃,我们京城的田庄确实是凑不出这个数目,不过我们南方老家乃是鱼米之乡,稻米最是丰盛,不如我写封信回去,让老家那边运送稻米入京。然后低价出售。如何?”
太子妃听她这样说,想到太子让西北送米过来的事情,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让这些权贵之家捐米只是一个表态。就算每家捐了一千斤,对于偌大的京城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若是从南方运了大批米粮过来,说不定就可以釜底抽薪了。于是含笑道:“如此最佳!现今京城米贵。说起来还是物以稀为贵,若是市面上米粮变多。自然米价也可以下降。这样吧,各位有能力买米的就买米,有办法联络米商来京的就联络米商。尽量为百姓着想就是了!”
听她这样一说,众人纷纷点头应是。这个主意确实不错。眼下京城米贵是事实,虽然她们也搞不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若是让家人过来卖米,即便低一些价钱。恐怕比之在当地,恐怕也是有的赚的。这可比光光捐米要好的多了。
京城天字一号米行,一大早,米行里就人满为患,据说过来的人都是有些来头的,而且一来还都点明了是奔着低价米来的。
原本,钱一斗只打算象征性地卖个一万斤,讨个好名声便立马收手。谁知道来的人一个比一个来头大,而且胃口也都不小。最少的也是一百斤一买,最多的一开口就是一千斤。这可不得了,这样的卖法,原本一万斤的份额估计一个早上就要卖光了,而且卖光了,后面的人也得罪不起,还得继续卖下去。一般的小老百姓,他们脸一冷,说一句不卖,自然也就打发了。可是现在来的都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都是要么是一些自诩清流的朝中翰林,要么是权贵之家的,平时有些甚至还有生意往来,这些人可不是一句不卖就可以打发的。而且,你卖给了他,不卖给我,算是几个意思?
这种情况,天字一号的伙计原本背的滚瓜烂熟的准备用来攻击原来的陈掌柜的的那一套话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反而变成了:“对不起,您先等等,我去问下掌柜的!对不起,让您久等了!”而钱一斗也被弄的烦不胜烦。这是哪个出的馊主意?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而更令他抓狂的是,那些过来买了低价米的人,一转身,就在他米行不远处,摆起了送粮的摊子,而且旗号是太子妃出面,为贫苦百姓施米!
老百姓们有了白送的米,谁还会再来买他的低价米?谁又还会来在意他的米为何低价?相反,那些买低价米的知道这低价米原来是韦大公子吩咐卖的,人人都去韦大公子那里去讨人情。弄得韦大公子也是应付的焦头烂额。
“混账!你看你出的什么主意?这米市的风波,你不日就给我镇下去!我给你三天时间,不然,你就等着吧!”对着钱一斗,韦相几乎是用咆哮的了。原本他计划的好好的,三天以后,他就会对太子发难,谁知道京城的米市居然一下子就出现了这样戏剧性的翻转!
钱一斗这回焉头搭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同样的怒吼韦大公子也已经冲他叫过了。短短三天时间,要他平息这场风波,谈何容易?
而更让他恐惧的事情还在后面,太子命人从西北运过来的米粮,居然开始大批量的以低于他这边的价钱上市,而且坊间传闻,那些米的质地,比之他米行里的米只好不坏。而且这一回,这些米都是大张旗鼓的以睿王的名义开始售卖。
接下来,还有陆陆续续的传来南方商户听闻京中米贵,将当地的粮食运来京中出售,以赚取利息的消息。
商人以逐利为第一目的,知道有钱赚而不赚,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时间,京中源源不断的出现各地的粮商。米粮的价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回落了下来。而随着米价的下跌,其他被囤积的物品也开始慢慢跌价,那些一开始准备奇货可居的人,看见了米市上发生的事情,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的积累亏空,一方面也是害怕出现如同米市一样崩盘的效应,纷纷将自己手中的货物出手,这样一来,京城原本高企的物价,居然慢慢回落下来了。
ps:第一更
第二百零九章 问罪
“宛如,这一次,你做的很好!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太子难得对太子妃这样和颜悦色。
看着太子这样欣赏的神情,太子妃李宛如很是高兴。有多久,她没有看见他这样的神情对着自己了?从来,他在自己身边的时候,似乎都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神情。让她就算有心亲近,也只能敬而远之。
“妾身这一次做这些事情,多亏慧心妹妹提醒!妾身可不敢擅自居功!”太子妃小小的矜持了一下,还是把胡慧心提了出来。听她提及胡慧心,太子一怔,随即看向她的眼光里更多了几分赞赏之意:“宛如,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也毫不居功自傲,这份心胸,实在是难能可贵!”
太子妃看着他,略略低了下头,道:“妾身不敢当太子夸奖!不过当初确实是侧妃慧心的提议,妾身才开始做这件事情的。侧妃分析京中形势很是中肯,对朝局也似乎颇有见地,妾身自愧不如。不过,只要是能够为殿下分忧,再难做的事情妾身也会去做。”
听她这样一说,太子的面色沉了沉,看向太子妃的眼光里颇有几分深意。终于,他还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吩咐身边的人:“最近太子妃辛苦了,我那里有一柄紫玉如意可以安神,将它赐给太子妃!”
“妾身谢太子赏赐!”太子妃脸上展现出恰如其分的感激和喜悦。只是,她的笑容,怎么看,怎么都没有直达眼底。
吃过晚膳,太子借口料理公务。到底没有在这边就寝。
把玩着太子命人送过来的紫玉如意,太子妃神情惘然若失。“主子,太子既然是在谢您,您为什么还要抬举侧妃?将她的功劳摆出来?”蕊珠对今日太子妃的表现,万分不解。
“胡侧妃到我这里来提议是事实,我再怎么样也不能将功劳都一个人独领。太子的脾气,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吗?我觉得只有这样说。太子才会真的另眼相看胡侧妃!”太子妃说的有些意味深长。
“殿下。您就是太仁厚了!怎么胡侧妃都那样受宠了,您还要为她说话!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蕊珠颇为不服。
太子妃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紫玉如意递给蕊珠,“把这柄如意好好放起来。到底是殿下所赐的!”
蕊珠伸手接过,神情颇有些不屑。“您为太子殿下做了这么多,也就得了一柄如意。据说侧妃怀孕的时候。太子便将他的另一柄如意赐给她了。太子也做的太过分了。”
太子妃脸色立马冷了下来,看着蕊珠:“你是怕不说话我把你当做哑巴?擅自对着太子说长道短。你的小命还要不要?”
蕊珠吓得脸色发白,连连讨饶:“殿下,奴婢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我这一遭吧!”
太子妃叹了口气,道:“你的言语唐突。我都不知道提醒了你多少回了。你就是个没有脑子的!算了,念在你还算忠心的份上,我就再饶你一回!”
蕊珠听了大喜。连连磕头:“多谢殿下仁慈!”
“殿下,您这么晚。怎么还会过来?”掬欢楼里,慧心看见久违的太子的身影,在惊喜之余还有些奇怪。
“这么晚,侧妃还不睡?”太子看着赤足站在楼外栏杆处的慧心,有一点点不满。
“妾身白日睡的太饱,现在睡不着了。”慧心回答的有些心不在焉。
“青黛最近还好吗?”太子似乎找不到话说,又问起了青黛公主的情况。
“青黛很好,能吃能睡,只是好几天没有见过太子殿下您,颇为想念。她今天还跟我要父王。”慧心提起青黛,脸上的神情柔和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