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负娇宠-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十八郎呢,他明明也染上了时疫,却硬是莫名其妙的好了。”

    平康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圣人的神色,“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幸运,但三次、四次呢?是巧合?”

    世间哪有这么多的巧合?!

    圣人也不禁微微蹙起了眉头。

    别人不知道时疫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因着这场瘟疫,高句丽几乎灭国。

    而大梁这边也损失惨重,圣人自己也染了病,虽然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却始终没有治愈的法子。

    就在圣人以为要迈不过这道坎儿的时候,自己忽然就好了,太医直呼是“奇迹”。

    那时圣人心中便有些怀疑。

    虽然他整天说自己是天子,但圣人很清楚,他也是肉身凡胎,也会生病,也会死!

    奇迹什么的,圣人并不怎么相信。

    如果真有奇迹,为何军中那么多将士染了病,却只有他和十八郎,以及寥寥几人病愈了?!

    “难怪圣人偏疼十八郎,面对如此凶险的瘟疫,他仍能将自己救命的仙药拿出来进献给圣人,足见他对您这位舅父是何等的敬爱!”

    平康一直注意着圣人的表情,见他这般,便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平康便故意给李寿说好话。

    其实,他说的也是事实。

    李寿在自己有可能感染时疫的情况下,却将救命药让给了圣人,足以表明圣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是啊,阿寿一直都是个好孩子。”

    圣人满心感动,暗道自己果然没有疼错人。

    “只是,十八郎也太小心了,这般好事,何必藏着掖着?”

    平康眼底闪过一抹恶意,佯作抱怨的离间李寿和圣人。

    果然,圣人欣慰的表情略略僵了一下。

    李寿为何藏着掖着?

    还不是为了给岳母保密?

    唯恐消息泄露了,会给唐氏招来祸端?!

    好个十八郎,莫非在他心目中,朕就是这么一个是非不分、强取豪夺的昏君?

    圣人莫名的愤怒了,觉得自己遭到了好外甥的背叛。

    “阿嚏、阿嚏——”

    李寿接连打了几个喷嚏。

    “十八郎,没事吧?是不是身体还没有恢复好?”

    太子关切的看着李寿,不过是几个月不见,李寿足足瘦了一圈,衣服穿在身上都有些晃荡了。

    “多谢殿下关心,我没事。”

    李寿揉了揉鼻子,笑着对太子说道。

    “十八郎你太客气了,”

    太子压低了声音,低低的说道,“该说谢谢的人是我。唉,这次——”真的好险啊。

    阿爹果然洪福齐天啊,连时疫这种绝症都能扛过来,还顺便耗死了王城的兵卒,只三天的功夫就破了王城,逼得高句丽王求和。

    太子押解平康和姜鹤年去辽东,结果刚走到一半便遇到了刺客。

    足足二三百悍不畏死的刺客,直接将太子的亲卫杀得少了一大半。

    就在太子以为自己要丧生与刺客手中时,东征的大军正好班师回朝,路过此地,顺手救了太子。

    太子见到健康无恙的阿爹,又看到威武彪悍的东征大军,无比庆幸自己听了李寿的话,没有趁机乱动。

    他庆幸之余,还不忘给他的死对头二弟点上一排蜡:这倒霉孩子,又一次被亲爹给坑了吧。

    自己在半路上会遭遇截杀,太子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事定是郑烨的手笔。

    想必他郑耀前脚一出京城,“失踪”的郑烨后脚就会回归,继而控制整个京城吧。

    但郑烨做梦都想不到,必死无疑的圣人会平安返京,身边还有二十多万东征大军。

    “殿下说什么,我怎么都听不明白?”李寿佯作迷惑。

    太子却不想让李寿继续装傻,“十八郎,我很担心京城的亲人。郑烨敢派几百杀手来对付我,他定不会放过东宫的人。”

    李寿也担心唐宓,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

    他也不知道是想劝慰太子,还是想说服自己,低声道:“放心吧,阿舅早就有所安排。”

    别忘了,他家阿娘还坐镇京城呢。

    有阿娘在,二皇子应该翻不起太大的浪来。

    “阿爹?”

    太子神情有些复杂,“你是说,这、这次也是阿爹——”

    上次的庚辰之乱,表面上是齐王等与胡人勾结,趁机谋乱。

    事实上,太子很清楚,是圣人为了削弱世家,故意引狼入室。

    那么这次呢?

    难道阿爹又发现了什么,想借这个机会动手?

    想想也是,如果不是圣人刻意,辽东前线爆发时疫的消息,又怎么会那么快传回京城?

    就算军中有各方人马的眼线,但传递消息也需要时间啊。

    再者,锦鳞卫不是吃素的,他们更不瞎,不可能任由信鸽满天飞!

    结论只有一个,消息是圣人有意泄露出来的。

    “殿下,我可什么都没说,您不要乱想。”李寿赶忙摆手。

    “孤也没有乱想,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太子也急着撇清关系。

    这对表兄弟的声音很轻,但他们却没有发现,就在他们的马车车厢外,一个手捧果盘的宫女,愣愣的站着,清秀的面庞上满是愤恨……

第571章 大结局(一)

   “什么人?站在那儿干什么呢?”
    李寿和太子正说着话,便听到外面有人低喝一声。书书网 更新最快
    他们赶忙住了口,李寿挑起车窗帘子,看了看外面,发现自己的亲随正在盘问一个身着宫装的女子。
    “奴婢阿常,奉圣人之命特来给十八郎送果盘。”
    那宫装女子赶忙低下头,掩住脸上的愤恨,柔声说道。
    太子顺着李寿的视线看过去,正好看到那女子,他眯着眼睛仔细辨认了一下,方道:“唔,是阿爹身边的常宫女。”
    李寿也见过这女子,他点了点头,“难怪看着有些眼熟。”
    李寿便扬起声音,对亲随喊道:“地一,让她上来吧。”
    亲随,也就是地字营的暗卫地一应了一声,便让常宫女上了马车。
    李寿的马车也是特制的,基本上跟个小房间差不多,有桌有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奴婢见过殿下,见过十八郎!”常宫女躬身行礼。
    太子摆摆手,这是李寿的地盘,而常宫女一看就是来找李寿,所以,哪怕他身份贵重,也不会喧宾夺主。
    “无须多礼。”
    李寿很客气,笑着问道:“是阿舅命你来的?”
    “好叫十八郎知道,京城送了粮草和军需,其中有一些新鲜的果子,圣人便命奴婢给您送些过来。”
    常宫女恭敬的回道。
    “有劳了。”
    李寿微微颔首。
    常宫女将果盘放到小桌上,然后见李寿没有其它的吩咐,便躬身退了出去。
    太子亲眼目睹自家阿爹格外恩赐给李寿果盘,他自己都未必有份,却没有丝毫嫉妒。
    这样的事太多了,从小到现在都快三十年了,他要是真计较起来,早就被酸死了。
    见得太多,太子都习惯了,发展到如今,也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太子甚至有心情和李寿一起吃了果盘,又闲话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去。
    送走了太子,李寿坐在自己的马车里发呆。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个常宫女有些问题,唤来地一,李寿悄声叮嘱了几句。
    傍晚,大军寻了一处有水源的地方安营。
    在马车里晃荡了一天,总算能脚踏实地了,李寿刚刚大病一场,在外面又调养不好,身体不免有些虚。
    地一带领几个亲随将营帐扎好,李寿便一头扎了进去。
    暮食依然很丰盛,比太子的还要好,几乎和圣人的份例差不多。
    李寿却没有胃口,他满脑子都是猫儿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他已经三天没有收到猫儿的信了!
    李寿不禁有些担心:猫儿是不是发动了?还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京中大乱,李寿是知道的。
    几乎是二皇子“失踪”现身、嫁祸太子的当天,千里之外的圣人便得到了消息。
    随后,京中的种种异动,圣人更是随时掌控。
    李寿是天子近臣,所以,圣人知道的事,他也听闻了很多。
    比如,二皇子污蔑太子“残害手足”、“意图谋逆”;
    再比如,萧贵妃直接将姜皇后关进了冷宫,并把其它育有皇子的妃嫔都控制起来。
    再再比如,千牛卫和虎贲“叛变”,转投萧氏母子。
    ……太极宫被萧贵妃把持,二皇子的爪牙满京城的抓“附逆”,大肆清剿东宫系人马。
    姜家、韦家,全都受到了冲击。
    韦家还好些,到底是世家,而二皇子为了争取世家的支持,一向以“亲近世家”的面目示人。
    所以,对于韦家,二皇子只抓了太子妃这一支,旁支什么的,则被他暂时放过了。
    姜家就惨多了,姜鹤年和平康郡王勾结的事,早在太子那儿就有了定论,妥妥的“谋逆”。
    这都不需要二皇子再网罗罪名。
    姜鹤年本人被太子捉走了,但姜家人还在,二皇子也干脆,将这些人全都关到了死牢里。
    另外,东宫属官,以及东宫系的官员,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清洗。
    若不是顾琰等几个相公极力压制,二皇子差点儿搞起了株连,照他原本的计划,朝堂之上能空出三分之一的位子。
    即便如此,自六月初一起,短短几天的功夫,京城便血流成河。
    处处都有哭声,空气中都弥散着血腥的味道。
    还有不少趁火打劫的市井泼皮,不少富户、低级官员人家都遭了殃。
    李寿对于自己跟二皇子的仇怨,再清楚不过。
    他很担心,二皇子会趁机为难猫儿。
    虽然他留足了人手,京中也有阿娘坐镇,但猫儿的情况特殊啊。
    一个弄不好就会早产。
    这几日,李寿睡觉都睡不安稳,时常被噩梦惊醒。
    具体的梦境他都忘了,只恍惚记得那铺天盖地的鲜血,以及猫儿痛苦的呻吟。
    “郎君,家里来信了!”
    就在李寿再次胡思乱想的当儿,地一拿着一封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自打锦鳞卫开始清理天空中的鸽子后,李寿便换了一种和家里通信的方式。
    他不再用信鸽,而是挑选出一小队人马,几人轮换着骑千里宝马昼夜兼程的送信。
    圣人知道唐宓的身体状况,也体谅李寿的担心,所以对他这种近乎狂悖的行为就听之任之了。
    圣人都默许了,其他人也不敢再叽歪。
    就这样,李寿最快一天,最迟不超过两天就能收到家里的信。
    这次,间隔的时间略久了些,足足三天啊,总算等到猫儿的信了。
    李寿急忙接过信,扫了眼信封上的蜡封,目光闪烁了一下。
    他将信封放到鼻下,细细的闻了闻,眉头微皱:味道不对!这蜡封被人换过了!
    也就是说,猫儿的来信,被人拆过了。
    李寿将地一打发出去,端来一个烛台,用烛火轻轻烤着蜡封。
    很快,蜡融化了,李寿将信封打开。
    信封里的信很厚,足足有好几页,每一页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
    字迹是端庄平正的“唐体”,李寿再熟悉不过。
    一行行的字仿佛用雕版印出来的一般,大小一致,整齐划一。
    李寿看了信的排版,心直往下坠。
    轻不可闻的喟叹一声,李寿起身,从放衣服的箱子里找出一本册子。
    这不是市面上流通那种的《三字经》,而是唐宓用“唐体”抄写的三字经,李寿拿小刀割开书皮,这是个夹层,他从里面抽出一张纸。


    这张纸的大小跟信纸的大小相同,只是上面有一些正方形的小孔。
    李寿直接将这张纸盖到信纸上,小孔正好可以露出一个字。
    一张纸上有十多个小孔,也就能露出十来个字。
    李寿飞快的读着
    “初一,烨乱兵来袭,沿密道逃至新宅。”
    “新宅暴露,母设法躲过乱兵。”
    “母因此而受重创,除了随信送来的这一枚,日后再无护身符。”
    “王怀淑曾怀疑母亲,李其珏或亦知护身符的秘密。”
    李寿的脸色陡然变得很难看,他和唐宓一样,隐约猜到岳母定是拥有什么仙家宝贝。
    而白玉葫芦里装的神药,便是那仙家宝贝带来的。
    可,好好的,怎么会没了?
    李寿默默的将小孔里露出来的字都记下来,然后将这张纸放到烛台上烧掉。
    接着,他将唐宓的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在信里,唐宓十分详细的讲述了六月初一那日的遭遇。
    并着重点出一个事实:幸好新宅里挖了另一条密道,通过那条密道,他们一行人才能顺利躲过乱兵,重新逃回桂院。
    随后,唐宓又用十分遗憾的语气说道:可惜,那些乱兵太过歹毒,抓不到他们,就直接用炸药将整个宅子都炸毁了,两条密道都被炸塌了。
    不过恶有恶报,那些乱兵没控制好火药剂量,炸毁小院的同时,竟是将自己也炸死了!
    另一条密道?
    小院里哪有什么密道?!
    李寿不禁想起了唐宓密信里的话:母设法躲过乱兵。
    设法?
    难道就是用她的那个仙家宝贝,直接凭空搭建出了一个“通道”?
    嘶~~
    李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真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岳母手中的宝贝竟是这般神奇,居然能另辟空间。
    不过,李寿又想到唐宓密信中提到的“母因此而受重创”。
    聪明如李寿,很快猜到了真相:那件仙家宝贝确实厉害,但也有一定的禁忌。
    很显然,另辟空间便是仙家宝贝的极限之外的事,虽然勉强成功了,那件宝贝也因此而毁坏。
    所以,猫儿才会说“日后再无护身符”。
    等等
    猫儿密信中还提到了王怀淑、李其珏这两个死人,他们有可能知道岳母的秘密。
    而李其珏又娶了平宜,那有没有可能,他为了讨好平宜(or平康),或是加重自己的砝码,将这件事告诉了平宜(or平康)?
    现在平康就在御前,这人为了活命,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也都能做得出来。
    那是不是意味着:阿舅也知道岳母有件仙家宝贝?!
    李寿忽然心跳得厉害,脊背一阵发凉。
    再联想自己的信被人动过了,李寿直接坐不住了。
    不对不对,李寿险些跳起来,猫儿的密信里明明说“随信送来的这一枚”,也就说,猫儿担心自己时疫尚未痊愈,又送了一个白玉葫芦。
    但,信封里除了信,什么都没有啊!
    大滴大滴的冷汗顺着额角流下来,李寿重新将信封翻了一遍,都没有发现白玉葫芦。
    “阿舅,果然知道了岳母的秘密!”
    事情已经很明朗了,李寿也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而且,阿舅也对我有了戒心。”
    不但私拆他的信,还直接没收了白玉葫芦。
    接下来,他该怎么办?
    如果岳母的宝贝还在,或许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可现在,岳母为了救他的妻儿,硬是将那件宝贝损坏了。
    这话,李寿信!
    但圣人会相信吗?
    他只会觉得是唐元贞不愿将宝物献出来,故意说的谎话。
    到那时,圣人不但会怪罪唐元贞,还会怪李寿和唐宓帮着唐元贞圆谎!
    圣人若只是单纯的怪罪也就罢了,李寿担心,圣人为了这件宝贝,会做出更加疯狂的事情来。
    具体什么事,李寿暂时还猜不出,但结果是肯定的,也就是唐元贞家破人亡,而他和猫儿再也无法保持现在的生活。
    就是他和阿舅恐怕也会离心,无法再回到从前!
    一边是养育他的阿舅,一边是他深爱的妻子和尊敬的岳母,李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时,营帐门口响起了地一的声音:“郎君,地六回来了。”
    李寿猛地回过神儿来,将《三字经》的书皮重新弄好,放回箱子里,又将信收好。
    这才扬声道:“进来吧。”
    “是!”
    地六答应一声,躬身走了进来。
    “回禀郎君,常宫女的情况属下已经调查清楚了。”
    地六低声回禀道。
    “是个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李寿原本没心思管其他的事,但他的直觉告诉他,常宫女的事,或许对他有用。
    “常宫女是京兆人士,家世清白,幼年因为家贫,被家人送入皇宫。”
    地六简单的将自己调查的结果说出来,“她今年已经二十四岁,按照宫规,再有一年便可以出宫。不过,她家里的亲人早在四年前便都过世了。”
    “都过世了?出了什么事?”竟被灭门?
    李寿心中隐约有了个猜测,但还需要证实。
    “常宫女入宫后,便将俸禄和赏赐拿回家,她的兄长和弟弟便有了读书的钱,”
    地六不愧是地字营最擅长打探消息的人,不过短短半日的功夫,便将常宫女的情况全都查清楚。
    “常家兄弟很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