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丫鬟仿佛李寿、唐宓附体一般,说话的声音、语调,以及动作都跟这对夫妻一模一样。
如果不看正脸,就算是李其琛和唐元贞站在外面,也会当里面说话的是自家孩子。
这是唐宓从贱鸟小翠身上得到的启发。
小翠不知道是种族优势,还是发生了变异,语言天赋惊人。
它不但能像人一样说话流利,还能惟妙惟肖的模仿任意一人的声音。
去年在唐氏戒毒所,小翠靠着这把嗓子立了大功,还被圣人封了官。
成为大梁第一只有品级的扁毛畜生!
但小翠毕竟是鹦鹉,再通人性,也不可能像人一样。
就拿当年的事来说吧,唐宓为了让它假扮蒋忠和李寿对话,不是教了多少回,嘴巴都要说破了,才终于教会。
这样的事,有那么一次半次的还好说,可日常如此,就有些为难了。
唐宓干脆让李寿找了两个善口技的贫寒艺人,许了高价,给她们签了死契,以唐宓陪嫁丫鬟的身份安排进了桂院。
一旦唐宓和李寿有要紧的事情商量,便会将两人放到前堂,假扮他们说些家常,而他们本人则进寝室。
就见李寿大步进了寝室,唐宓穿着寝衣,披散着头发,悠闲的靠着隐囊看书。
听到外间响起了声音,唐宓放下书,准备起身相迎。
却被李寿伸手给按了回去。
李寿甩下外衣,抬脚上了榻。
夫妻两个凑到一起,嘴贴着耳朵。
李寿轻不可闻的说了句,“怎么了?”
唐宓小小声的将李敬薇的话说了一遍。
“锦衣监?”
李寿的眼睛陡地亮了。
对啊,他怎么也把这个衙门给忘了。
该死,真是该死!
唐宓忽略了有情可原,她毕竟是个内宅小娘子。
可他呢!
身为圣人最信任的外甥,李寿曾经执掌过锦鳞卫啊!
都是做过特务头子的人了,居然还能忘了前朝的特务机构,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据李敬薇说,萧氏手里还有一本手札,是她那个做过锦衣监文书的舅父所抄录。”
唐宓继续说着,“前朝戾帝被逆臣所杀,东都行宫也遭遇了兵祸,只是不知前朝锦衣监的密档下落如何。”
如果找到了原件,且还是官方的调查结果,是不是就能指证李立德?
这个证据,可比萧氏手中的札记,以及李贵的证词有力多了!
李寿凝神想着,良久,方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率先攻入行宫的是段勇!他或许知道那些密档的下落!”
更有甚者,那些密档就在段勇手里。
唐宓接口道:“段大将军早逝,他的大部分家产都被段成栋继承,也就是说——”
“我去找段成栋!”李寿坚定的说道。
“早年段成栋在大理寺任少卿,现如今去了河东郡做刺史。”因为王怀瑾就是从段成栋手中接过了大理寺少卿的职位,所以唐宓对这位段家世交的仕途格外关注。
“河东距离京城不远,若是快的话,十天便能打一个来回!”
李寿嘴上说着,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
“嗯,十八郎不是要卖盐引嘛,可以借故去京城周遭转一转,将那些大盐商都召集到京城。”唐宓瞬间就给李寿想出了出京的借口。
恰巧这个借口与李寿的想法不谋而合,李寿用力点着头。
小夫妻有说有量,一直到了深夜。
而堂屋里,两个丫鬟也有模有样的表演着。
门外廊下的两个侍女,状似打着盹儿,实则无比警醒,至少她们可以确定,此刻正堂屋顶上正趴着一个穿着小厮服侍的年轻男子偷听,而不远处的茶水间里,亦有一个丫鬟时不时的往正房偷瞄。
次日一早,李寿便急匆匆出了家门,中午命人回来传信:他要出城公干,须得几日才能回家。
唐宓得了信,一边嘀咕“盐政要紧,可也不必如此着急啊”,一边给李寿收拾衣物,然后让人送去衙门。
不超过一个时辰,益康堂的老祖宗便收到了消息,结合一早报上来的情报,他缓缓点了下头:“看来十八郎对盐政改革势在必行啊,竟这般上心。”
许是他过分相信自己的掌控能力,又许是唐宓小夫妻的计谋太过成功,老祖宗竟丝毫没有怀疑李寿的贸然外出……
第438章 放大招
李寿入了户部后,便开始着手整顿盐政,李家的人多少都有所耳闻。所以,听说李寿为了盐政出京公干,大家都没有觉得奇怪。
唯有萧氏似是猜到了什么,独自一人在寝室,又把她的宝贝匣子搬出来,拿出那本册子,小心的摩挲着,“约摸这是最后的证据了吧。不知十八郎还能不能找到原本,呵呵,真是期待啊。”
萧氏可以预见,当那件惊天大秘密被揭穿后,李家将会有有怎样的大地震。
不过,这些都与她无关,她只管看戏就好。
李家上下都不知道李寿出京的真正原因,所以都继续着各自的生活。
柳氏被断腿折腾得险些去了半条命,再也没有心思跟方氏打擂台,更没有精力给方氏添堵,而柳氏的那些心腹管家婆子没了柳氏撑腰,根本不敢耍花样。所以,方氏很顺利就接管了李家的中馈。
每日里,方氏带着几个儿媳妇,在益康堂的东跨院花厅里料理家务。
老祖宗似是铁了心要捧一捧李佑明一系,他的几个心腹管事娘子,在他的授意下,对方氏也无比配合。
有了老祖宗的暗中帮助,又少了柳氏的掣肘,方氏可以令行禁止,最短的时间内树立了威信。
时隔五十年,方氏终于成为柳氏一样的人: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她身边的丫鬟婆子也能被高看一眼,她院子里的一应用度都是除了老祖宗外最好的。
方氏终于感受到了权利的好处!
许是被人吹捧的多了,方氏不禁有些飘飘然,当然,她还没有被彻底冲晕头,没有拿百忍堂做筏子,而是将目光放到了桂院。
“老祖宗说了,持家要勤俭,我怎么听说桂院连看院门的婆子都领双份月银?”
方氏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堂下站着的阿姜,冷声问道。
阿姜是唐宓的乳母,这些年侍奉唐宓十分尽心。唐宓出嫁时,唐元贞便将阿姜一家给她做了陪嫁。
只是唐宓刚入李家那段时间,阿姜的夫君意外受了伤,唐宓便特意给阿姜放了假,让她回去好生照料夫君。
阿姜这一去就是三个月,直到几天前,她才从庄子上回来。
阿姜回归后,唐宓便将桂院的一切琐事都交给了她。阿周等四大丫鬟则专心伺候唐宓,不再负责各自分管的差事。
阿姜原本就是总揽大局的人,现在不过是换个地方重新打理,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阿周等人更是她从小调教出来的,对她自是非常敬重。
院内其他的丫鬟婆子见阿周这些大丫鬟都敬畏阿姜,她们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斤两,觉得还是乖乖听话比较好。
就这样,阿姜没用两天就将桂院上下料理清楚!
今日,方氏命桂院的管事来回话,阿姜便不紧不慢的赶了来。
听完方氏的质问,阿姜不禁有些好笑。不过,她到底给了方氏这个当家主母面子,没有表露出来。
她规矩的垂手站在堂下,不卑不亢的说道,“好叫二太夫人知道,我家娘子说了,因为我家郎君政务繁忙,时常夜半才归来,看院门的妈妈们甚是辛苦,所以拿了自己的私房给那几位妈妈多开了一倍的月钱。”
阿姜瞄了方氏一眼,淡淡的说:“我家娘子亦不是个骄奢的人,更不敢越过长辈们私自浪费公中的银钱,她这般做只是为十八郎酬谢那些妈妈们!”
阿姜的意思很明白,我家娘子花自己的钱给下人们发双薪,碍你啥事了?
有钱有罪啊!
阿姜没有说得太直白,可她话里的深意,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尤其是方氏,气的牙根直痒痒。
她不是不知道桂院多出份例的花用都是唐宓自掏腰包,她之所以还会拿这件事作筏,是想着等桂院的下人来了,她言辞斥责几句,桂院的人情急之下来一句“那些都是我家娘子用私房贴补,并没有花公中半文钱”。
这话是事实,可如果桂院的人直接说出来,那便给了方氏发作的理由:益康堂和百忍堂都没有格外赏下人,你唐宓一个做晚辈的,怎么敢越过长辈?你这样做,将长辈置于何地?
如此,方氏便能站在尊卑的高度,好生打压一下桂院的气焰。
结果呢,桂院的几个管家毛丫头没来,却来了个胖乎乎的婆子。
这婆子说话更是点滴不漏,直接把李寿拉出来说事。偏偏李寿是李家最有出息的人,就是老祖宗,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也不会为难他。
针对桂院的计划落空了,方氏悻悻的打发阿姜出去。
阿姜依然规矩的行了礼,缓缓走出花厅。看她不紧不慢的模样,方氏又一阵牙疼。
“阿家,您也无需太过忌惮桂院,”平宜县君有点看不上方氏的行事做派,太小家子气。
不过,方氏到底是她的婆母,她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
“在我看来,十八郎不过如此!”平宜不屑的说道。
都说十八郎不好惹,可她平宜不还是夺了他寻来的匠人、抢了唐氏的生意?结果呢,十八郎连个屁都没放。
她哪里知道,李寿因着户部的差事和李家旧事,忙得不可开交,稍稍有点时间,还要帮唐宓照看书院呢。
而唐宓,直到李敬薇告诉她,她才知道,之前她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哪里顾得上报复平宜?
不过,平宜也得意不了多久。因为唐宓了解到平宜的娃娃机有怎样的危害后,正准备处理此事。
唐宓正想着办法,柳佩玖来了。
这天是柳佩玖新婚第十天,由少女蜕变成少妇,柳佩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周浩还是乐的像个傻瓜,一张黑粗的脸上写满憨厚,唯有眼底闪过的精光表明他并不似外表看起来那般憨傻。
但唐宓看他目光清明,显然是个心正的人。
如此,有点小算计也无伤大雅!
多日不见,唐宓和柳佩玖一见面先诉说了一下各自的想念,然后说起柳佩玖婚后的生活。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甜就一个字啊。
看着柳佩玖眼底那都快溢出来的甜蜜,唐宓便知道,阿玖过得很幸福。
幸福就好,唐宓也能放心了。
一对姐妹又开始说起了闲话,唐宓顺口将平宜的事说了出来。她担心的说,“平宜这么一弄,娃娃机的性质都改变了,不再是解闷的小玩意,而成了人们幻想一夜暴富的工具,我怕时间长了,会造成不良影响。”
一夜暴富?
柳佩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脱口道,“这也好解决……”
第439章 谜团
李寿说是最快十天便能打个来回,而事实上,待他回来后,已经是二十多天以后了。
李祐堂的书都已经印制完成,即将可以推广上市了。
李寿不在,书坊的管事便找到了唐宓。
关于李祐堂出书的事,是李寿跟唐宓商量的结果。
唐宓自然知道李寿为祖父制定的一系列计划。
所以,哪怕李寿没有回来,唐宓也能轻松给管事做出指示。
“现在正值三月末,城外桃花盛开,你命人以阿郎的名义,广邀世家、士子三日后前往桃林参加文会……”
唐宓盘膝坐在主位上,缓缓吩咐道。
过去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李祐堂一直在东庐书院授课,很是获得了一些赞誉,名声也渐渐响亮起来。
有了这个做基础,李祐堂再邀请众世家、文人士子参加文会,便容易得多。
届时,李祐堂与一众宾客谈古论今、共同探讨谱系,然后再适时的推出他的那套新书,也将能起到极好的宣传作用。
与此同时,书坊也会联系京城的所有书铺,将李祐堂的书摆放到最明显的位置,一起配合宣传。
还有东庐书院,也会把这套书作为谱学课的教材。
另外,李寿还暗中联络了一些文人,为李祐堂写文章造势……
数管齐下,李祐堂的书又是真的言之有物,所以,根本不愁他能够名扬天下!
管事连连点头,“是、是,小的明白了。”
打发走了管事,唐宓回到书房,她没有急着处理书院的事,而是看了看窗外,院中的那株桂树枝繁叶茂,明媚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点点金色。
“已经二十一天了,也不知道二九兄——”
唐宓轻声呢喃着,门外廊下便响起了丫鬟们的声音:“十八郎回来了!”
唐宓猛地站了起来,她用力过猛,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
她慌忙用手撑住矮榻,这才稳住了身体。
待她再次起身,准备往外走的时候,李寿已经提着一个巨大的包袱走了进来。
“郎君,事情办妥了?”
唐宓目光掠过李寿风尘仆仆的脸,最后落到他手上的那个包袱上。
李寿面无表情,直到看到唐宓,才略略扯出一丝笑容,“嗯,许了段成栋一些好处。”
唐宓没有急着迎接李寿,而是拍了拍手掌。
几乎是瞬间,便有两个客女悄无声息的闪了出来。
“老规矩,书房的百步内不许任何人靠近!”唐宓吩咐道。
两人答应一声,又是一个闪身,迅速的离开书房。
不多会儿,内书房四周便出现了几个穿着丫鬟服饰的女子,她们或是倚在廊下绣花,或是守着个红泥小炉烧水,或是在屋后嬉戏,看着很是悠闲,实则个个警惕。
在她们的严格把控下,内书房周围百丈范围内,连只鸟儿都飞不进来。
李寿将大包袱放到了榻上,伸手抄起书案上的茶盅,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赶了半天的路,可把他累得够呛。
唐宓见状,赶忙提着茶壶给他添了一杯。
李寿足足喝了三杯,才放下茶盅。
“什么好处?我看段成栋不像个趁火打劫的人啊。”
段成栋颇有其父段勇的遗风,行事光明磊落,待人诚恳谦和,真真是个忠君爱国、和善可亲的正直之人。
“不是为了他自己,”
李寿言语间对段成栋也颇为敬佩,“他是为了河东的百姓。现在已经春末夏初,可整个河东半滴雨都没下,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河床水位一直在下降,再继续下去,连百姓们的生活用水都不能保证。他说,他可以将段大将军收藏的密档交给我,但请我在户部调拨赈灾物资的时候,优先考虑一下河东!”
“我就说嘛,他不是个重私利的人。”
这样的条件,李寿当然不会拒绝。
河东原本就距离京城不远,一旦发生天灾,朝廷第一批赈灾的名单中便会有河东。
“前朝共计一百五十年的密档,都在这里!”
现在李寿满脑子都是当年的真相,实在没心思谈论其它。
他指了指那个大包袱,声音有些发颤的说道。
“咱们两个分头看,这样可以快一些!”
唐宓说话间,已经将包袱打开,将一摞摞封好的卷筒摆放到榻上。
李寿点头,“好!”
闲话不多说,夫妻两个挽起袖子就开始看起来。
中午,李寿和唐宓简单的用了些饭,便又开始忙碌。
一直忙到了掌灯时分。
“啊~~”
唐宓一声惊呼,手里的卷轴险些丢出去。
李寿猛地抬起头,过去的二十多天里,他根本就没有好好休息,一双眼睛里满是血丝。
这样的他,竟多了几分狰狞。
“怎么了?”李寿心跳得厉害,他有种预感,猫儿找到了当年的那份密档。
唐宓向来淡然的俏脸上,露出如同见鬼的表情。
又惊又骇又不敢置信,她双手都有些发抖。
张了张嘴,唐宓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她干脆直接将手里的卷轴交给了李寿。
李寿见她这般,心中那股不好的预感愈发强烈。
难道正如猫儿之前所猜测的那般,事情的真相远不止他查到的那样简单?
接过卷轴,李寿一目十行的看着。
但很快,他发现卷轴上的字他都认识,可组合起来的句子,他却怎么都看不懂呢。
“猫儿,这、这——”李寿的脸上已经说不出是什么表情。
“匪夷所思,无耻至极!”沉默良久,唐宓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她从牙缝里挤出八个字。
李寿没说话,他的心就像被人攥在手里,一阵阵的疼。
当然,更多的还有无尽的恨。
那件事,那些人,他一时真不知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