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长长吐了口气,满足的只想打嗝。
果然,在魔性的火锅面前,名士、淑媛也很难保持形象啊。
“你怎么回来了?”
唐宓已经隐约猜到了李寿为何归来,但还是问了一句。
李寿没说话,待丫鬟将食案撤下去后,他也歪倒在唐宓身边,一只手肘撑着腮,他静静的看着唐宓。
好一会儿,他忽然开口,“猫儿,咱们从李家搬出去吧。安西侯府一切都收拾妥当,咱们随时可以入住。”
唐宓楞了一下,旋即问道:“好好的,为什么搬家?”
她的心里却震动了一下,她知道,定是李寿知道了那些污糟事儿,心疼她,所以才主动提出要搬家。
“这也是好好的?”李寿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放到唐宓身上,“先是花房陷害,接着又是黑衣人行凶,我竟不知,堂堂李家竟有这么多魑魅魍魉。”
他娶猫儿,不是为了让她受苦,更不是让她无端遭受陷害。
李家,远比他想象的龌龊不堪。
他实在不想让猫儿在待在这里了。
“黑衣人不是太夫人的手笔,”唐宓忍不住为柳氏辩驳了一下,“他们是——”
李寿抬起手,打断唐宓的话,“我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人。可这并不能抹杀她对你的恶意算计!”
行凶未遂就不是犯罪了吗?
如果不是他事前安排了暗卫,哪怕没有那些黑衣人,等待猫儿的将会是什么?!
平康坊!
呵,牛二那贱奴居然敢勾结泼皮,裹挟他的猫儿去平康坊的酒楼、伎馆?
一想到这些,李寿俊逸出尘的脸上满是杀意腾腾。
更多的,则是愧疚。
他放不开自己的姓氏,想要振兴自己的家族,所以明知道李家是个坑,也要住下来。
却生生连累了她的猫儿。
猫儿自落地后,就被岳父岳母娇宠着,长这么大,何曾受过半点委屈?
这样一个娇娇女,为了他,却要忍受这些。
他,真是太自私了!
唐宓没有去看那些纸,撑起身子,伸手握住李寿的手,柔声道:“二九兄,你心疼我,可我也心疼你啊。”
她和李寿相交十多年,他有什么愿望,她如何能不知道?
“再者,我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唐宓不想看到李寿痛苦的样子,故作轻松的说,“你提前安排了黄一他们,我身边还有黄四娘和黄六娘,那些人,根本就伤害不到我。”
“还有家里——”唐宓越是体贴,李寿越是难受。
虽然谁家也不能避免婆媳、姑嫂、刁奴欺主这些问题,但李寿还是想让唐宓过得舒坦、顺心,而不是整天为了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费神。
“家里的事也没什么,有你撑腰,谁都不敢给我脸子瞧,”
唐宓提起这些事,一脸的不在意,“另外,现在这些事已经不归我管了,日后我只管待在桂院过我安生日子就好。”
李寿仍在犹豫,“李家太乱了,到底不如在咱们自己侯府住得舒心啊。”
唐宓摇头,“这里也是你的家,二九兄,你不用太自责。话说女子只要嫁人,就定会遇到种种问题。”
就算她没有嫁给李寿,而是嫁给了顾寿、柳寿之类的贵公子,难道就没有问题了吗?
婆家不是娘家,翁婆也不是亲生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的喜欢她、宠溺她!
李寿深深的看着唐宓,清澈的杏眼中,他的人影清晰可见。
“好了,你还要忙外面的差事,不要为了这些琐事耽误了正经事。”
李寿终于被唐宓说服了,不过他却不肯就此放过那些人。
“猫儿,你且等等,我去一趟百忍堂。”李寿抄起那些纸,一脸的冷血与狠戾。
牛二敢算计唐宓,就是死了也不能抵罪。
柳太夫人受了重伤,如果让她知道,她的这场无妄之灾是牛二间接引来的,她暗自懊悔的同时,会不会气得要将牛二鞭尸?
李寿表示,他很期待看到自家阿婆得知真相后的反应……
第371章 阿娘来了
柳氏,果然很生气。
“什么?牛二竟敢勾结坊间闲人,继而招来阿史那部落的歹人?”
柳氏刚刚吃了药,正准备午休,被孙子的一番话气得眼都红了,她一边说,一边嘭嘭的捶着床榻。
李寿坐在榻前,手里捏着一沓纸,故作心疼的说道,“孙儿听说阿婆受了重伤,连夜命人去调查,这些便是黑衣人、跟牛二接洽的市井闲人等的口供。”
柳氏只是腿受伤了,两只手还能动弹,她接过那些纸,细细的看起来。
越看,她的脸色越难看。
牛二借着给她办事的机会,夹杂私货,却引来了跟李寿有仇的胡人!
牛二跟唐宓有仇,柳氏自是知道的,否则她也不会找他来办这事。
只是,柳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牛二竟这般胆大,居然想趁机毁了唐氏的清白。
如果他真的能行也就罢了,偏偏空有胆量却没有算计,最终人家唐氏毫发无伤,她柳氏却磕伤了头又摔断了腿!
至于牛二,更是直接奔赴黄泉!
“阿婆,这牛二太可恨了,”李寿仿佛没有看到柳氏阴沉的面色,继续拱火,“咱们李家待下人一向宽厚,没想到,这牛二不但不感恩,反而掉过头来算计主人。”
额头肿了个包、断腿疼得让人只冒冷汗,养尊处优几十年的柳氏,何曾受过这样的苦?
说她不恼怒牛二,那是不可能的。
之前她只当是受了唐宓的连累,并没有往牛二身上想。
如今有了切实的证据,柳氏才知道,原来自己这场劫难,却都拜牛二那个贱奴所赐!
“没错,确实可恨!”柳氏咬牙切齿的说着。
因为怀疑受了唐氏的连累,柳氏连这个孙媳妇都能记恨,就更不用说一个卑贱的奴婢了。
“来人,告诉萧氏和顾氏,牛二勾结歹人谋害主家,死有余辜!”
柳氏叫来她内院的管事婆子,恨声说道:“这样的刁奴,没有丢到乱葬岗去喂野狗,已是我李家仁厚了。还厚葬?还给抚恤?呸~~”
管事婆子跟牛二一家关系还不错,但眼见柳氏气得狠了,她根本就不敢帮牛二求情。
“还有他的家人,统统给我撵到庄子上去,一个都不许留在京里。”柳氏赤果果的迁怒了。
管事婆子赶忙称是,心里暗道:唉,牛家的,彻底完了!
李寿看得很欢乐,脸上仍做出愧疚的模样,“阿婆,都怪孙儿不好,数次去草原作战,跟胡人结下了死仇,这才招来这场灾祸——”
李寿的意思很明白,黑衣人是他招来的,柳氏想迁怒只管迁怒与他,别怪毫无关系的人(也就是唐宓啦)。
柳氏确实有些怪李寿,但这话却说不出口。
她总不能说,你不该去西北,不该跟胡人打仗吧。
若是她说了这话,慢说老祖宗,就是李祐堂也饶不过她。
李寿的爵位是什么?
安西侯啊!
安西、安西,李寿正是在草原上悍勇杀敌,才得到了这个安西侯!
果然,李寿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脚踏进来的李祐堂接住了话茬,“十八郎这是说的什么话?这件事罪魁祸首是那些胆大妄为的胡人,帮凶是牛二这贱奴,与你有何相干?”
李寿是李家第四代中最出色的人,对于这个孙子,李祐堂只有满满的骄傲!
“孙儿见过阿翁。”
李寿是练武之人,耳力远超常人。李祐堂刚踏上台阶,他便听到了动静,所以才故意说出那句话。
祖父确实没让他失望啊。
柳氏心里那个堵啊。
自己不责怪,和别人逼着不能责怪,绝对是两个概念。
眼角的余光瞥到柳氏那便秘一样的脸色,李寿愈发满意了。
跟李祐堂闲话了几句,李寿便告辞了。
走出寝室,李寿还隐约听到李祐堂跟柳氏说话,“……十八郎为李家支撑门庭,不为别的,单冲这一点,你也要对十八郎好一些。”
“我对他还不够好?”柳氏气得都忘了控制音量。
“你若真的对他好,就不该故意为难唐氏!”李祐堂可不是老糊涂,老妻的小动作,根本就瞒不过他。
“我——”柳氏卡壳了。
“还有,不是说好让唐氏管家的吗?怎么还不到半个月,你就把管家权交给萧氏和顾氏了?”
“我、我这不是受了伤,担心唐氏年轻——”柳氏极力辩解。
李祐堂却根本不听,“这话既然已经说出去了,暂时就先这样。等过了年,你还是让唐氏来管家吧。以后李家,还要指望十八郎和唐氏呢。”
内宅的权力争斗,李祐堂一点儿都不在乎,他看中的是李家的前途。
他已经加入到了《氏族志》的编纂当中,但《氏族志》一日不颁行天下,他就一日不能放心。
再者,李家第三代不成器,家族的希望只能寄托在第四代身上。
李寿是第四代的翘首,他的仕途不必担心。
可其他的第四代呢?
李祐堂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李寿拜相、或得封大将军,希望更多的李家子在朝堂上指点江山!
这一切,决不能因为小小的内宅之事而耽误。
柳氏,唉,到底是个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太缺少大局观了。
被李祐堂用“无知妇人”的眼神看着,柳氏一口气憋在心里,吐不出又咽不下,头一歪,直接昏过去了。
终于听到了满意的结果,李寿不再像乌龟爬,而是加快脚步,往桂院走去。
柳氏受了重伤,作为姻亲,王家当然要派人来探望。
这次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唐元贞和长安。
婆媳两个先去百忍堂探病。
柳氏脸色蜡黄,有气无力的靠在迎枕上,心里虽然厌恶唐宓,对唐元贞却十分客气。
唐元贞多敏锐的人哪,很快就察觉到了柳氏的口不对心。
心里暗暗存着疑惑,脸上却是恰到好处的关心与担忧。
双方不咸不淡的说了一会儿话,柳氏便露出疲惫之色。
唐元贞极有眼力见的告辞。
柳氏蔫蔫的说了句,“阿顾、阿萧,你们代我好生招待唐夫人和公主。阿唐,你陪你阿娘和阿嫂说说话吧。”
顾氏和萧氏赶忙答应,引着唐元贞和长安出了寝室。
唐元贞与两位当家主母说了说话,便和女儿去了桂院。
刚入正院,唐元贞便捉着唐宓的胳膊,“到底怎么回事?”
第372章 王家有喜
唐宓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将母亲和嫂子请进了正房。
李寿没在家,帮唐宓出了口气,便急匆匆的去了太极宫。
唐元贞左右看了看,屋内的陈设基本上都是唐宓的陪嫁,装饰风格也是唐宓喜欢的,唐元贞暗暗点了点头。
不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问,便没在意这些小事。
“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元贞大马金刀的坐下,也不客套,直奔主题。
唐宓亲自给母亲和二嫂倒了茶汤,而后才在母亲下首坐了,“阿娘都听说了什么?”
昨天的事,发生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肯定瞒不住人。
不过,唐宓想知道,关于此事,坊间有怎样的说法。
“外面都说,李家的女眷在从顾家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截杀,尸体躺了一地,京兆府和虎贲连夜搜查京城,都没有找到凶手。”
唐元贞吃了一口茶,沉声说道。
她没有说的是,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她吓得魂都飞了。
什么截杀,什么尸体,她脑子里满都是她的宝贝猫儿怎么了?有没有受伤?有没有——
若不是王怀瑾再三保证,说猫儿没事,唐元贞都要冒着“违禁”(违反宵禁)的风险,连夜来李家亲自探看了。
“还有啊,我阿爹也被惊动了,直说要彻查到底!”
长安也适时的插了一句,然后略带不满的说道:“李十八是干什么吃的,竟让你陷入这般危险之中?”
唐宓有些无语,她家二嫂还真是跟十八郎看不对眼啊,什么时候都不忘怼他两句。
“十八郎给我安排了侍卫,也正是这些侍卫将那些黑衣人击毙的。”
面对母亲,唐宓没有半点隐瞒。
一是习惯使然,从小到大,她从未欺瞒过母亲。
二则,唐宓太了解自己亲娘了,就算她什么都不说,阿娘也有办法从别的地方查到。
结果都是一样,唐宓索性干脆些,主动告诉亲娘真相,省得她老人家再费精神了。
听到唐宓说李寿的侍卫将那些黑衣人全部射杀,唐元贞连个眉头没皱,反倒一脸的欣赏:“不错,十八郎的人跟他一样,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
在宝贝女儿的安全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如果唐元贞在现场,估计她也会这么做。
唐宓额角抽搐了几下,心道,这还是她那善良、高贵的阿娘吗?
瞧她老人家一脸快意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嗜血之人哩!
“……还留了个活口,那活口已经招供,”唐宓继续说着。
唐元贞越听神色越凝重,“竟然是阿史那部落的余孽?”
唐宓点了下头,她看了看左右,忽的压低声音,“阿娘,我总觉得,那些人找上我,并不单单是因为十八郎。阿史那鹰,我也曾经得罪过他啊。”
想当年,唐宓解开了阿史那鹰的孔明锁,让他的算计落空,还在大梁君臣面前丢了好大一个丑。
此仇此恨,啧啧,阿史那鹰不惜用时疫来报复唐宓,足见其心胸啊。
唐元贞也想到了那件事,“有可能。那个贼人一日不除,你和十八郎就一日不得安宁。”
不管阿史那鹰是为了报复唐宓,还是为了要挟李寿,他的存在便是威胁。
唐元贞右手中指和拇指轻轻捻动,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将暗藏在京城的胡人揪出来,然后再——
咕咚~
长安吞咽了一口口水,她忽然觉得,素来慈和的婆母忽然散发着一股骇人的气息,让她忍不住心生畏惧。
“咳、咳咳,”唐宓感觉到长安的紧张,赶忙出声提醒母亲:阿娘,收敛些,别吓着您的儿媳妇。
唐元贞与唐宓母女连心,一下子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扯了扯嘴角,唐元贞身上的腾腾杀意顿时消失。
唐宓忽的想起一人,“阿娘,您还记得我的那个表姑姑吗?”
“你是说萧皎皎?”唐元贞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艳却又不失聪明的年轻女子。
唐宓点头,“她的生母是胡姬,当年她与阿史那鹰有过接触,听说她嫁人后,也与东市的胡商、平康坊的胡姬有所往来,或许,她会有阿史那鹰的消息。”
唐元贞缓缓点头,“她的亲事还是我给参谋的,再者,她很聪明,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这倒是一个打探消息的途经,唐元贞决定,待她回去后,便立刻命人去找萧皎皎。
说完了这些事,唐元贞又说起了家里的一桩喜事,“你阿叔定亲了,议定明年出了正月举行昏礼。”
阿叔?
唐宓的亲爹王怀瑾只有一个同胞弟弟,也就是李氏所出的王怀瑜。
王怀瑜与王怀瑾年龄相差很多,他只比唐宓大六岁。
算算年龄,今年也有二十二岁了。
在大梁,绝对是大龄剩男。
按理说,王怀瑜的条件并不差。
父亲王鼎不如王鼐有爵位,却也是有实权的将军。
兄长虽然过继出去了,但却是成年后过继,跟王怀瑜的感情很不错。
且没了王怀瑾,王鼎的一切便只有王怀瑜这一个继承人。
王怀瑜本人的情况也不错,从小读书上进,虽不像唐宓这般妖孽,却也是个先生眼中的好学生。
三年前,王怀瑾推荐王怀瑜入了大理寺,从七品的主簿。
官职不算高,但大理寺是王怀瑾的地盘,由他提携,只要王怀瑜不犯太大的错误,前程还是很不错的。
这般好的条件,却迟迟没有定下婚事,原因还是出在李氏身上。
之前,李氏觉得自己儿子样样都好,便想寻个世家女做儿媳。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跟唐元贞较量的意思。
李氏的想法很好,现实却很残酷。
王怀瑜不是王怀瑾,没有遇到第二个唐元贞。
李氏想要世家儿媳妇,世家却看不上王家的门第。
一来二去,王怀瑜的婚事就拖了下来。
再后来,李氏染上了无忧散的药瘾,被王怀瑾强制送到唐氏庄园戒毒。
对外宣称是养病,可这京里哪有什么秘密?
京城的上流社会基本上都知道了李氏“消失”的内幕,就算知道得不是很详细,大体情况也都有所了解。
有这么一个母亲,王怀瑜的婚事就更艰难了。
再一个,王鼎的昏聩也给王怀瑜拖了后腿。
婆母有药瘾,公爹是个宠妾灭妻的老混蛋,这样的婆家,好点人家的女儿都不会想嫁进来。
第373章 唐宓的征程(一)
在唐宓看来,王怀瑜就是个被父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