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负娇宠-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家旺咕咚咽了一口唾沫,这、这,他该不该说实话?
就在陈家旺犹豫的当儿,刚刚跑上山的山匪头领扯着嗓子喊道,“亩产千石的粮食,你们可要收好了。回京的路还长着呢,别再被人抢了!”
“亩产千石~~”
“抢了、抢了~~”
几个字不断的在山谷回荡。
陈家旺的脸瞬间变成了黑锅底,娘的,该死的山匪,他们这是威胁呢、威胁呢还是威胁呢!
最可恶的是,那山匪一嗓子喊破了秘密,陈家旺想隐瞒都不能够了。
迎上白面年轻人探询的双眸,陈家旺讪讪的揉了揉鼻子,“那啥,这个是我们船队从海外寻来的,据说产量奇高……”
“海外寻来的?”白面年轻人微微皱眉,但很快,他忽的对属下喊道:“快,抓住那个山匪头子!”
如果陈家旺没有说谎,这几个奇奇怪怪的作物确实是从海外寻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山匪”是怎么知道的?
还特意等在路上设伏?
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白面年轻人反应很快,立时下达命令。
几个骑士嗷嗷应声,紧接着,一个个便如同射出去的箭矢,飞快的朝山坡追去。
当天夜里,远在京城的李寿便收到了飞鸽传书。
“亩产千石的作物?唐氏船队从海外意外发现的?”
李寿拿着书信,俊逸的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世间竟真有这样高产的作物?”
至于唐氏商队能发现这样的作物,李寿倒不奇怪。
准岳母的门下有去海外的船队,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
而且唐氏船队能在广州混得风生水起,李寿也帮了不少的忙。
安国公府虽然有权势,但势力范围远远没有包括广州。
那个地方,是个新兴的港口,各项事务还在摸索阶段,根本没有成文的法规。
而这样的状况下,下头的官吏很容易钻空子,敲起商人的竹杠不要太轻松。
若是没有强硬的靠山,商队是要吃大亏的。
巧的是,负责广州折冲府的都尉是李寿在西北军的同僚,李寿一封信写过去,唐氏商队在广州自是无比顺畅。
这些,李寿都没有跟唐宓说,也没有跑去向唐元贞邀功。
不过李寿有预感,他的准岳母应该猜到了。
毕竟其他在广州的船队,遇到的困难可比唐氏船队多多了。
只要唐元贞的门下诚实汇报,唐元贞心中就应该有数!
“高产也就罢了,最大的问题,便是李其珏是怎么知道的?”
李寿手指在一行字上滑过,心中的疑惑加深,“唐夫人的船队能找到高产作物绝对是意外,这事估计连猫儿都不知道,那远在京城的李其珏又是怎么知道的?”
人家不但知道,还派出了人马假扮山匪去抢劫。
李寿越想越觉得有蹊跷,蓦地,他想起一件事,阿舅曾经对他说过,庚辰之变时,李其珏曾经提前向阿舅示警。
当时阿舅还曾经戏言:李其珏可以预知未来!
预知未来?
真有这样的奇人?
等等,李其珏的娘子王氏不是曾经大张旗鼓的在东市开粮铺,大肆收购粮食吗?
难道这也是李其珏授意的?
他“预知”到了明年的旱灾、蝗灾?
李寿发现,李其珏身上的疑团是越来越多,多得足以让他重点关注。
将手里的书信团成一团,然后直接丢进了炭盆里,被火焰焚成灰烬。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还有一件事。
次日清晨,李寿刻意换了身簇新的衣裳,骑马来到了安国公府。
“十八郎来啦。”
门房热情的将李寿迎了进去。
朝晖院。
唐元贞夫妇高坐在主位上,唐宓跪坐在下首,李寿则躬身立在堂前。
“小子见过伯父、伯母,”李寿恭敬的行礼。
唐元贞看向李寿的表情有些复杂。
王怀瑾倒是满眼慈爱,“好好,都是自家人,十八郎无需多礼。坐吧!”
他一指唐宓对面的座位,示意李寿坐下。
得,这位准岳父还是不想让李寿在婚前跟自家宝贝女儿有太多接触啊。
李寿不以为意,按照王怀瑾的意思坐下来。
他先客气的问候了两位长辈是否日常安好,接着又站起来,拱手对唐元贞道:“伯母,我的护卫外出办差,回京途中恰遇……”
李寿要回禀的事,唐元贞早就从昨天收到的飞鸽传书中知道了。
望着李寿恭敬的神情,唐元贞默默的叹了口气:罢了,好歹是自己女婿,倒也没有便宜外人!
第307章 萧氏(一)
“……那些粮种太过珍贵,侍卫恐路上再有劫匪,便决定护送商队返京。”
李寿缓缓将事情回禀清楚,而后道:“他们未经请示就自作主张,还请伯母原谅。”
唐元贞摆了摆手,“他们是好心,这个我知道。”
她若是计较,岂不是不识好人心?
“至于那些粮种,”唐元贞心头在滴血,脸上却一派风淡云轻,“我也是听下面的人说了那么几句,不知是否真如传说当中的高产、抗旱。我原本想先在自家庄子上试一试,如果真的好,再进献给圣人——”
李寿赶忙说道:“伯母这个想法极是稳妥,待他们进京后,伯母只管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即可。”
他绝不会抢夺属于王家的功劳。
不过,这件事他必须向圣人回禀。
如此一来,王家再进献祥瑞的时候,恐怕就很难达到惊艳的效果。
思及此,李寿脸上带着些许愧疚,“伯母,有些事还请您谅解!”
明明知道了有高产抗旱的粮种,他却瞒下不报,实在对不住阿舅对他的恩宠啊。
唐元贞无奈的点头,“放心吧,我都懂得。”
进献祥瑞达不到惊艳四座的效果,功劳也就打了个折扣。但事已至此,她再纠结也没有办法。
谁让她的商队那么倒霉,竟遇到了“山匪”。
至于这些山匪的来历,唐元贞心中也有了猜测:定是穿越又重生的王怀淑仗着“先知”,将此事告诉了李其珏,而李其珏想从王家手里抢夺功劳!
猜到这些,唐元贞那叫一个恶心啊,王怀淑真是死了都不放过王家,枉她唐元贞还因着同为女人,对她有过些许的同情。
好吧,虽然为王怀淑出头更多的是为了王家的名声,可到底得到好处的是王怀淑啊。
唐元贞以及王家至少给她报了仇,还让她死后哀荣,绝对算是对得起她了!
可王怀淑呢——
唉,王家出了这么一个女儿,真真倒霉!
“伯母,我已经给猫儿请封了诰命,”
李寿原本不想现在就把这事儿说出来,毕竟圣旨还没有下来。
但看到唐元贞强做无所谓的样子,他愈发觉得对不住岳父岳母,赶忙说道:“明年的天灾虽然还没到来,但种种迹象表明,明年确实不太平。猫儿率先将此事说了出来,还提前做了各种安排,着实为大梁立了大功。”
虽然向圣人回禀的是赵氏和李寿,但最先道破此事的人是唐宓。
她的功劳不容抹杀。
李寿贪恋的看了眼安静的唐宓,继续说道:“还有庚辰之乱中,猫儿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为了保护她,暂时按下了对她的嘉奖。这次,多项功劳一起封赏,圣人将会封猫儿为国夫人!”
“国夫人?一品?”王怀瑾和唐元贞眼睛齐齐一亮。
要知道,李寿的侯爵才只是二品哪。
唐宓还没有过门,就凭借自己的能力而得封国夫人,不管是李家还是世人,都会高看她一眼。
坊间也不会有唐宓荣辱全靠夫君的酸话!
好,真是太好了。
如果能用那些高产的粮食给猫儿换一个国夫人的诰命,唐元贞自是一百个愿意!
王怀瑾更是喜出望外。对他而言,能有安国公的爵位就已经很不错了。
三个儿子,长子袭爵,次子是驸马都尉,三子虽然平庸了些,但深得祖母赵氏的宠爱,根本不用他们夫妇操心,只赵氏一个就能将小儿子的前程安排好。
唯一让他牵挂不下的就是宝贝女儿。
这世道,女子原就生存不易。
他的猫儿从小就被娇宠着,如果嫁人后再被人磋磨,还不得心疼死他们两口子?
一个国夫人的诰命,或许不能成为唐宓的免死金牌,但好歹能保证她过得好一些。
“好,好好,十八郎这事办得好哇!”
王怀瑾高兴得迭声叫好,看向十八郎的目光终于不再带着挑剔。
因为他心里明白,猫儿能得到国夫人的诰命,固然有她自身的努力,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李寿的帮忙。
如果李寿不是圣人最宠爱的外甥,就算猫儿做得再多,也未必能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封赏。
唐元贞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十八郎的观感愈发好了。
这个男人,一心为了猫儿,根本不在乎猫儿的品阶比他高!
李寿见准岳父岳母都一副高兴的模样,暗暗松了口气。
倒是唐宓,依然挂着浅浅的笑安静的坐在一旁,对于自己能得封国夫人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
随着婚期的临近,唐元贞加紧了对女儿的主母培训。
每日里,唐宓都跟在唐元贞身边,看着她如何料理家世,如何调教下人,如何整理库房。
唐宓本就聪明绝顶,再加上这些事也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她便都掌握了。
恰好到了年底,田庄、铺子都送来一年的收益,唐元贞又带着唐宓清点账目。
然后再给各家准备节礼。
唐元贞拿出了一个薄薄的册子:“每个权贵人家都有类似的人际往来名册,这是咱们家的。上面记录了咱们家姻亲、世交家中的情况。比如这些亲戚家中各人的生日,红白喜事纪念日,以及各家的姻亲背景。”
唐宓点点头,这个很有必要,亲朋好友家谁谁过生日了,谁谁跟谁谁是亲戚或者不睦,别人可以不知道,但当家主母一定要清楚。
否则很难进行人情往来。
一个不小心,亲戚也会心生间隙,时间久了,直接变成陌路。
唐元贞又拿出一个厚一些的册子:“这是每一年的节礼礼单,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年咱们家给亲朋故交的节礼、生日礼以及红白喜事随礼。你到了李家后,李家的关系只会比咱们家更复杂,这方面你更要仔细记录。”
唐元贞想了想,道:“李家现在当家的是十八郎的祖母柳氏,她手里应该也有一份这样的册子。萧氏,因为身份尴尬,所以并没有插手李家事务。我估算着,你过门后,柳氏可能会直接越过萧氏将你待在身边。到那时,你更要小心谨慎。”
提及萧氏,唐元贞犹豫再三,还是说道:“至于萧氏,她、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颇有城府……”
第308章 萧氏(二)
唐氏布艺,二楼。
李寿和唐宓凭窗而坐,李寿手里拿着一枚苹果,另一只手拿着锋利的小刀,正仔细的削着果皮。
一圈圈红色的果皮削了下来,李寿又小心的将果肉切成寸许大小的小块,整齐的放到葵型甜白瓷小碟子上。
插上银签子,这才将小碟子放到唐宓手边。
唐宓捻起银签子,插了一块苹果,没有自己吃,而是塞进了李寿的嘴里。
“嗯,甜,”李寿几口将苹果咽下,然后催促唐宓吃,“猫儿,你也吃。不愧是唐氏山庄出产的果子,味道比进贡的上品都要好。”
对于准丈母娘的“种田”技能,李寿真是一百个大写的服啊。
同样品种的果蔬,唐氏名下田庄、果园出产的就特别好。
吃惯了唐家的东西,李寿连宫里的贡品都瞧不上了。
“阿娘最善调理这些,她手里有几个精通农事的老农,料理庄稼、作物绝对一把好手。”
唐宓自己吃一块,又塞给未婚夫一块,两只吃得不要太欢乐。
以至于,聪明如唐宓都没有发现,他们两个竟一直用着同一只银签子。
一边吃着,两只还不忘说正事。
只听唐宓说道:“那些高产的粮种,阿娘已经命最稳妥的一位老农专门负责,现在已经发了芽,估摸明年春天就能成熟。”
李寿点头,“那就好。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反常,钦天监观察星象,也担心明年可能会有天灾。”
天灾一旦爆发,粮食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圣人已经暗地里命人去南边筹集粮食,但缺口仍是很大。
王大妞的“梦”里不是说了吗,整个关内道、乃至陇右道的粮食都绝产了,数百上千万百姓,那得需要多少粮食?!
且天灾面前,人心惶恐,最需要给绝望的百姓们一点希望。
抗旱、高产的粮食无异于最能安抚人心的祥瑞。
李寿非常期待准岳母称之为土豆、玉米的作物能够早些成熟,好用切实的数据安抚天下。
“今年的天气确实太怪异了,”
提到明年的天灾,唐宓也没了吃水果的心情,放下银签子,掰着手指说道:“我名下的几处庄子都囤积了不少粮食,应该够周济庄上的佃户。鸡鸭鹅等也养了不少,王大妞说过,这些扁毛畜生可以吃蝗虫,希望能缓解一点儿压力。但更大范围内的灾民,我、我就无能为力了——”
人在天灾面前,实在太过弱小。
从落地到现在,唐宓从未有过这么大的挫败感。
“猫儿,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李寿见不得唐宓沮丧的模样,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髻,柔声说道,“放心吧,一切还有我呢。我绝不会让大梁因为这场天灾而陷入绝境。”
唐宓点了点头。
天灾的话题太过沉重,李寿赶忙换了个话题,“对了,这是我家的一些情况,我仔细说与你听。”
李寿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人名。
他指着上面的字,一个个的给唐宓介绍,“现在住在李家大宅的只有我们大房这一支。我祖父和祖母一共育有两子两女。我阿爹居长,还有两位姑母和一位叔父……”
李祐堂这一支的人丁算不得多兴旺,李寿很快就介绍完了。
而后,李寿手指甲在萧氏的名下掐了一道深深的痕迹,“萧氏,我的继母,相信你也跟她打过几次照面了。”
唐宓点了点头,小声将阿娘跟她叮嘱的话告诉了李寿,“阿娘说,你的这位继母,看似简单、低调,实则颇有城府!”
李寿竖起大拇指,“岳母大人果然慧眼如炬!”
只见了萧氏几面,就看穿了她的本质!
厉害!!
“什么岳母大人?咱们还没成亲呢!”唐宓娇嗔的斜了李寿一眼,娇美的样子,引得李寿一阵心里发热。
“咱们再有几日就成亲了,我提前叫一声岳母,有何不对?”李寿伸手攥住唐宓白皙柔嫩的小手,笑嘻嘻的说道。
“真该让那些夸你‘玉郎’的人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啐,好厚的脸皮!”唐宓笑骂了一句,却没有把手抽开。
偷摸未婚小娘子的小手,被骂一声“色狼”都不冤枉,李寿更不会在乎唐宓这轻飘飘的一句笑骂。
舔着脸,他笑着跟唐宓说:“我已能抱得美人归,还当什么‘玉郎’?若是脸皮厚能有这般福利,这脸皮再厚一些又有何妨?”
“……”未来郎君这般“无耻”,唐宓却觉得满心甜蜜,肿么破?
一对准小夫妻笑闹了几句,李寿又拉回正题,“当年萧氏王朝覆灭,李其珏为了避嫌杀妻灭子,要知道,他的妻子仅仅只是个郡主。而萧氏却能顶着亡国公主的名号继续在李家存活下去,靠得不仅仅是我阿爹!”
唐宓挑眉,咦,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儿大哟。
……
李家。
萧氏满脸疲惫,却还坚持着为李寿的昏礼忙碌着。
“王家什么时候来铺陈?”
萧氏嘶哑着嗓子,顾不得腰背酸痛,沉声问道。
“定好了腊月初六。”董宫女躬身说道。
眼见萧氏疲累得厉害,董宫女心疼的说,“公主,这些日子您都累坏了,桂院已经收拾妥当,昏礼也都准备就绪,这两日,您就歇歇吧。”
又不是自己嫡亲儿子的昏礼,公主做做样子也就罢了,何必这般事必躬亲,生生把自己都累坏了?
这些话董宫女不好说出口,但她的眼睛里满是这样的疑问。
萧氏却笑得慈爱大度,“十八郎到底是郎君的嫡长子,他的昏礼,决不能有任何闪失。之前我因着二十四娘,一时情急犯了糊涂,竟险些误了大事。幸好郎君没有怪我,还许我为十八郎操办。”
她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觑着窗户上的一个黑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