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门权冠:绝色乱世悍女-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苟艳梅说道:“在汉朝末期,三足鼎立,魏蜀吴三分天下,无论是魏主曹操,吴主孙权,还是蜀主刘备,他们都不是依仗个人之力,来治理国家,在他们身边,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谋士,为他们运筹帷幄,出谋献策。皇上何不效仿他们,也安排几位谋士在自己身边,让他们来为皇上出谋划策,分担忧愁呢?”

    苻坚说道:“朕何尝不是如此想来着,只是我们地处偏远地区,很难物色到这样的人才。听说有一位世外高人,名字叫王猛的,此人虽然其貌不扬,却满腹经纶,堪可大用。只是此人性格怪异,生性邋遢,不修边幅,他又总是独来独往,极不合群。听说,他一直在华山一道观中修炼身心,我已派苻苌苻靓去寻找,也不知能否如我所愿?”

    苟艳梅说道:“王猛此人,为妻也曾听说过,在后赵国石虎当政时期,石虎也曾拉拢王猛,为自己所用,无奈石虎是个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暴君,他哪里能容得下像王猛这样的人?先帝苻洪也曾打算重用王猛,也因王猛不愿为其所用,只好作罢。像王猛这样的世外高人,不管为谁所用,都是难得的人才。但愿大哥苻苌与二哥苻靓,能够不虚此行,满意而归!”

    皇后苟氏,与苻坚母亲同属一族,皆是苟氏家族之人,她是苟氏哪支哪脉,一直是困惑后人的一大谜团。苟艳梅不但人长得容貌出众,漂亮异常,而且温顺懂礼,为人贤惠,因此很受苻坚疼爱。正在夫妻二人说话之间,忽听卫兵跑来禀报,说是苻苌苻靓从华山回来了!

    苻坚听到此讯后,无比的兴奋,他马上吩咐手下:“备辇进宫!”

    苻坚来到皇宫后,宫殿内早已站满了文武大臣,在众多大臣之中,有一个人特别显眼。只见此人高绾发髻,穿一身麻布衣衫,面带倦容,也随苻苌苻靓站在班内。苻坚见状,就断定那人一定是王猛无疑了。

    苻坚居高临下,对苻苌苻靓发问道:“二位兄长,与二位站在一起的,可是王猛先生吗?”

    苻苌回答:“正是!”

    苻坚说道:“王猛先生,乃是朕请来的座上嘉宾,怎么能以常人相待呢?赶紧请王先生到朕的身边来坐吧!”

    只见王猛高昂着头,高声说道:“陛下,王猛乃一介草民,岂敢与皇上您平起平坐呀,我还是站在此处聆听您的教诲吧!”

    苻坚说道:“这怎么行!咱们华夏大国,自古就称礼仪之邦,孔老夫子的六艺教诲,我等晚辈怎敢不照章遵循?王先生,你可是我花大力气请来的上上宾客,我怎么还敢慢待与你呢!”

    说话之间,早有人将一把鹿皮座椅,摆在苻坚身边,苻苌对王猛说道:“王先生,既然皇上已经发话,你我哪有不遵从之理呢?”

    于是,在苻苌的引领之下,王猛随在其身后,歀步朝苻坚身边走去。待王猛与苻苌都落座后,苻坚又从上到下,对王猛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最后这才开始说话。

    苻坚说道:“我向往王猛先生久矣,仰慕王先生大名亦久矣,今日得见王先生尊荣,实属终生之幸耳!王先生远道而来,路途上鞍马劳顿,已经辛苦异常,朕有满腹心事要对王先生你说。可是,现在还不是这说话的时候,等你歇息好了,你我再作长谈,王先生以为如何?”

    王猛一抱双拳,表示赞同,然后说道:“王猛亦久闻陛下大名,今日得见,方知实非虚传。王猛在此沈过陛下,多少该说之话,只好择日再叙谈了!”

    说完,即被专人安排到嘉宾馆中,去歇息去了。不必多提。

    苻坚回到家中后,甫一坐定,苟艳梅即问他道:“皇上,你所崇拜的那位世外高人,被大哥和二哥他们请回来啦?”

    苻坚心存疑虑的回答道:“人是被我给请了回来,但是这位王猛先生,性情极其怪异,凡事他都有自己的主见,能否为我所用,我现在心中还全然无数!”

    苟艳梅说道:“这也并不奇怪,如果他能轻而易举的顺从了别人,他也就不叫王猛了!”

    此时,侍女雅美早已将一杯热茶递到了苻坚手中。苻坚小心地抿了一口热茶,反问苟延梅一句:“照你如此说来,王猛能否为我所用,尚是前程未卜,吉凶难料了?”

    苟艳梅自知自己刚才的话可能说得有些过重,使一向自信的苻坚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便改口说道:“人世百态,世事难料,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又各人打自己的小算盘,这王猛先生最后能否为陛下您所用,一是看陛下的造化,这二嘛,就要看陛下你自己怎么去无运作了!”

    苻坚听完苟延梅这句话后,不由得心中一愣,随即问道:“艳梅呀,看来你早已是成竹在胸了。那你就告诉朕,面对王猛这个高人,我该如何去运作他呢?”

    苟艳梅情绪松弛的回答说:“陛下,您也是一个善于运筹帷幄的人,怎么事到临头,竟然把咱们祖宗留下来的两句谚语,也给忘记了呢?”

    苻坚问道:“你说的是那两句谚语?”

    苟艳梅回答:“这两句谚语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呀。”

    苻坚说道:“我从大老远的地方把他请来,又待之以上宾,还亲自接见了他,处处予以慰藉,我的心不可谓不诚了吧?”

    听完苻坚的话后,苟艳梅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在我看来,这王猛既然是一位性格怪异之人,必然会说出不合情理之言,甚至做出不合情理之举动,倘若你们言语不谐,他一时触怒了你,你是忍,是怒,是责罚,是杀头,那就看陛下您有无有包容之心了!”

    苻坚顿时领悟了苟艳梅话中的意思,颔首应允道:“若没有你的提醒,我还就真没有考虑到这一层。以我从小养成的暴躁性格,倘使话不投机,或者王猛的言谈举止不合我意,说不定在一怒之下,我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艳梅呀,你可真是一位既贤惠,又通达情理的好女人,我沈沈你的事先提醒!”

    夫妻二人正说到这里,忽听家人来报:“皇上,大老爷苻苌,二老爷苻靓,还有那位从华山上下来的世外高人王猛,他们一起来见皇上你了!”

正文 第九十七章

    听说三人一同来访,不由得使苻坚的心砰砰直跳了起来。苻坚心中暗自思忖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们如此心焦,莫非王猛是向我辞呈来了?”一个不好的预感,刹那间又涌上了苻坚的心头。

    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容不得苻坚去多想,慌忙之中,作为一国之君的他,只好屈尊下驾,亲自向屋外迎去。

    一见到王猛,苻坚便一抱双拳,稍带几分调侃的语气说道:“王猛先生,你不在嘉宾馆内好好休息,慌不迭的来见朕干什么?”

    未等王猛回答,苻苌就代他回答说:“皇弟,我原本想,一路上鞍马劳顿,到了京城,先让王猛先生好好休息几日,谁知王猛先生是个急性子的人,他吵着要见皇帝你,说这京城乃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办完事情之后,他还要急着赶回华山哩!”

    几个人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侍女雅美见有人来,早就把板凳都准备好了。三个人也不客套,便各自找了一个座位,分头坐定。当然,苻坚那个龙头座椅,除了他自己之外,是没有其他人敢去坐的。

    待王猛等人甫一坐定,苻坚就客套的说道:“王先生,你远道而来,怎么不好好歇息几天,干嘛火急火燎的急着来找朕呢?”

    王猛稍一欠身,先抱拳向苻坚施一礼道:“皇上是不是以为,像王猛这样的出家人,远离城镇,脱尘离俗,整日家隐居山林之中,过的是逍遥自在神仙般的日子,就饱食终日,无事可做了?”

    苻坚听岀王猛话里有话,已有几分不乐,便也硬生生的说道:“你们出家人,之所以远离城镇,脱离凡尘,不就为的是图个清静吗?”

    王猛也不太客气的说道:“错!陛下若如此以为,可就实实的冤屈死我们这些出家人了!难道皇上你想要制造一个冤案不成?”

    王猛的这番话,在苻坚看来,是对自己极大的不敬;不想坐在一旁的苻苌苻靓听后,却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道:“王猛先生真不愧是世间才子,话一出口,也如此的幽默诙谐,真叫人不得不笑也!”

    苻坚听二位兄长如此说,也把布满阴云的脸绽放出笑靥,随声附和说:“高人就是高人,说出话来也和平常人大有差异,悠哉快哉也!”

    眼看一场即将爆发的口舌之战,就被一阵说笑之声给瞬间化解了。

    王猛接着对苻坚说道:“陛下不远百里,派两位大将军亲赴华山,把王猛请到京城来,无需皇上细言,王猛已先猜出皇上的用意了!”

    听过王猛的话后,苻坚不由得一惊,说道:“嗷,那王先生不妨先说说看,朕此次请你到京城来,到底是为何意图?”

    王猛回答:“长话短说。概而言之,陛下请王猛到京,必定是与讨伐东晋有关!”

    苻坚说道:“王先生,真乃神人也!你一语中的,说的丝毫不差,我请你来,就是为讨伐东晋的事情!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在行动之前,不得不先向你这位世外高人讨教计策呀!”

    王猛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喉咙,说道:“陛下弑兄篡权,虽然不是昏君当道,却也落下了不佳的口碑,王猛知道,陛下心存鸿鹄大志,眼见前帝苻生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就想取而代之。你这样做,虽然也情有可原,但是操之过急并不能为陛下带来好名声。陛下,你如此做,不觉得是得不偿失吗?”

    苻坚绝对没有想到,这个王猛真正的是一位浑身长满芒刺的家伙,谈话刚刚开始,就冷不丁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还如此不恭不顺,竟然敢于当面毫不留情的揭我这位一国之君的疮疤!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他就不知道,我可以随时将他杀头问罪吗?

    躲在内室往外偷看的苟艳梅,眼见苻坚的脸上红一阵,紫一阵,又白一阵,黑一阵,知道苻坚此时心中异常恼怒,唯恐他一时失去理智,做出无法挽回的傻事来。为了平息苻坚心中的怒火,苟艳梅赶忙走到苻坚身边,顺手在茶桌上端起一杯凉茶,递给了苻坚。

    之后,苟艳梅一语双关的对苻坚说道:“皇上,天气燥热,你赶紧喝口凉茶,压一压心中的火气吧!”

    苻坚领悟到了苟艳梅的用意,便也顺手接过茶杯,饮了一口凉茶,立时感到心中的压抑顿消,感觉轻松了许多。

    王猛是何许人也?他之所以敢于如此冲撞苻坚,原本也是有他的考虑的。他暗自思忖:凡是能成就大事之人,没有一个大海样的肚量是不行的,正如佛家说的那样:“‘巧嘴善辩,辩世间难辩之冤;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倒要试探试探,你这位皇帝的肚子里,到底能撑多大的船!”

    苻坚喝完妻子苟艳梅充满政治含义的凉茶后,一时激荡的头脑,便突然开始变得冷静起来。他心中暗想:“像王猛这种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的高人,他说话做事决不可能无的放矢,她刚才冲撞我的话,可能就是一次抛砖引玉的试探。我切不可刚一临阵,就先自乱了阵脚!”

    想到这里,苻坚立即改用平静的语调,对王猛说道:“王先生,我苻坚绝不是三岁孩童,我之所以弑兄夺权,也是事出无奈,不得已而为之啊!”

    樊世与王猛闹别扭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苻坚的耳朵里。苻坚咬牙切齿的对大臣们说道:“樊世之所以如此大胆妄为,肆无忌惮,绝不是孤立的事件,他代表了某些人的内心想法。如果任凭樊世之流擅权跋扈,肆意妄为,不予惩处,还何以正顽绅,除奸吏?为了杀一儆百,樊世此人,朕必欲杀之!”

    樊世闻听此讯后,心中大怒,他不但毫无悔意,反而冲进宫中,用手指着王猛的鼻子,先是争吵,后来竟然破口大骂起来!王猛见樊世如此无赖,只好主动退让,不予理睬。这样一来,樊世更是不依不饶,竟突然冲到王猛身边,举起拳头便打,后被左右拉住,事件才得以平息。

    苻坚见樊世如此目无法纪,还如此狂妄,咒骂诽谤并欲殴打朝廷命官,早已被气得忍无可忍,当即下令,命令左右将樊世拉出宫殿,立即枭首示众!至此,这场由樊世一手挑起来的风波,总算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樊世的被杀,在世族豪强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见公开对抗无效,便又改变斗争方式,他们互相勾结起来,纷纷来到皇帝苻坚面前,仍然用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来诽谤和诋毁王猛。苻坚非常生气,对着那些毫无廉耻之感的豪强奸绅们,他先是责骂,然后又举起鞭子,对他们进行抽打,好不容易,才又使这场风波又得以平息。

    打这以后,仍有一些氏族豪强显贵,依仗他们是皇亲国戚,仍然肆意妄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特世强德此人。

    原来,这个特世强徳,是前皇帝苻健皇后的弟弟,此人经常酗酒行凶,欺男霸女,胡作非为,坏事做尽,惹得民怨沸腾。对此,王猛心知肚明,正想找机会对他进行惩处呢。

    终于有一天,王猛亲见强德在大街上大发淫威,胡乱搅闹,旁若无人,吓得行人纷纷躲避。王猛见状,不由得怒从心生。他命令左右,立即将强德逮捕,并斩首示众,陈尸街头。

    随后,王猛又和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全面查处扰民乱政的权贵,接连诛杀了二十多个不法的贵戚豪强。这样一来,才使得京城内外百姓大为钦服,豪强贵戚们无不老实守法,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一时之间,京城之内竟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局面。百姓们自然是拍手称快,赞不绝口了。

    对于此种情形,皇帝苻坚看在眼中,喜在心头。他称赞王猛说道:“这真就应了那句老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朕因为重用了王猛,才使得前秦国由打混乱走上大治的轨道,今后,我可以集中调动全国之力,去专心对付东晋了!”

    在王猛全心全意辅佐之下,前秦国吏治混乱的局面,终于得以整治。

    苻坚骄傲地对众大臣们说:“奸吏们肆意妄为的局面得到根治,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风气也日渐减少,虽然离根除此风还相距甚远,但是,社会风气与社会治安终于得到改善,这些成就的得来,全赖有了一个对前秦国忠心不二的王猛先生啊!”

    大臣们也异口同声的回答:“皇上,你说得对极了!我等将效法王猛,不辜负皇帝所望!”

    苻坚又说:“王猛使用重典理政治国,是为法治;国内平定下来过后,朕就要开始使用礼治了。孔子说,六艺之首,即是礼字;六艺即所谓礼乐射御书数也。朕要以礼兴邦,以礼治国,使前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以最终实现朕的统一之梦也!”

    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之下,在前秦国各地设立学校,兴办教育,以提高国内百姓的文化素质,培养治国人才。苻坚自幼学习汉族文化,对汉文化有深厚感情,他仰慕儒家经典,极力扭转氏族文化中崇尚武力的风俗,和轻视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他在境内积极恢复大学教育,在地方积极建立大学,又广建学宫学府,并招聘满腹经纶的学者到各级学校去执教,还强制公卿以下的孩童们入学读书,在前秦国内,形成一股蔚然成风的学习风气。为了督促落实程度,苻坚亲历亲行,他每个月至少到学校去一次,经常当场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考问,品评优劣,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苻坚又一个明智的做法,就是亲自汰选学业突出品学兼优的学子,把他们派到各级权力机构去任职。还规定了每位学子任职后领取薪俸的具体标准:每月俸禄在百石以上的官吏,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如果不通一经一艺,则一律罢官为民。要求之苛刻,不谓不严。由于苻坚的亲力亲为,大力倡导,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与官吏的任免相结合,在前秦国内,很快便出现了劝业成风,竟学为荣的良好局面,这不仅为前秦国培养了充足的官僚后备队伍,提高了统治阶级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习俗融合和文化交流。文化事业的发展,又返回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贫穷落后的民族边远地区,出现了兴旺发达的可喜局面。

    苻坚临朝以前,前秦的经济形势极为落后,国库空虚,财政困难,再加上连年不断的战争,天灾频仍,灾荒不断,使前秦国的国库几乎到了枯竭的程度,财政几乎到了崩溃的地步。当时的前秦国,简直到了奸宄不禁,财匮力竭,社会穷困,民生凋敝的崩溃边缘。为了迅速扭转百废待兴的落后局面,苻坚在王猛的建议下,这才下定决心偃甲息兵,动员全国之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正文 第九十八章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