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系统-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2章 由庚
  这里是哪里,其实并不难猜测。
  她刚刚经过的那座宏伟的砖石拱门拱门; 至今仍在巴格达南部留存; 那里正是安息帝国古都泰西封的所在。只是在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 这座拱门都被战争损毁; 至今虽未倒塌却早就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塌陷的可能。
  当然巴格达,还曾是巴比伦城的旧址,是古巴比伦王国与波斯帝国、安息王国、萨珊王朝数代帝国的首都,是无数巴比伦相关的传说建筑的遗址所在,是世界上历史最深厚的古城之一,被现代战争所毁的; 又岂止这座拱门……
  而如今这里随处可见的两侧带翅膀的男子或太阳的纹饰; 正是法拉瓦哈标志; 也算是早年祆教又称拜火教的一大象征之一。
  一直以来,南河都知道,他们所处的战国时代,在年代上或许已经与真正的历史有差别; 比如当初在亚历山大港目睹的那一场大火; 大概应当在公元前五十年前后——那时候的中原,应该早已是汉代了。
  若以历史上的公元元年前后来算,世界四大强国,便是从西至东相连的罗马、安息、贵霜与汉帝国。之前所在的埃及与佩特拉,都陆陆续续成为了罗马帝国吞并地中海沿岸过程中的属地。
  而其中安息帝国,就是唯一信奉祆教的国家。
  这一片地域; 也显示出了十分微妙的希腊、波斯与东方游牧民族混合的景象。
  最早,在中原地区还是春秋年间,这一地带便是波斯帝国,与希腊地域的马其顿王国分庭抗礼。而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灭下波斯,一统欧亚这大片地域,四大文明古国染指其三,便英年病逝。横跨三大洲的庞大马其顿王国便被亚历山大的属下各自分裂,真正的马其顿王国龟缩在地中海北岸,而亚历山大的手下在瓜分马其顿王国之后,各自建立了一系列希腊化的国家。
  包括在埃及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包括在波斯建立的塞琉古王朝。
  各个文明之间的强烈特征都被希腊的文化抹平。
  不论是阿蒙特神光芒映照下的神庙与金字塔,还是祆教火光中的神秘花纹与圣牛、人面柱,都统统被希腊的白色大理石雕像廊柱与卷曲枝叶纹饰所取代。不论是尼罗河的下游的莎草丛,还是西亚的沙漠绿洲,都伫立着大理石的希腊神像与橄榄、葡萄、大麦的装饰。
  但希腊化时代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一直到中国进入战国时代,曾在地中海北部势力不大的罗马也快速崛起,击败了马其顿王国仅剩的地盘,还收割了地中海沿岸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度城邦,在亚历山大死后分裂的欧亚再次有了分久必合的模样。
  罗马经历一系列征战,又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前三头与后三头的统治下,地中海沿岸全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行省。可在波斯旧土建立的塞琉古王朝,却被伊朗的游牧民族所灭,改朝换代,成了安息帝国。
  不同于塞琉古王朝的强烈希腊化特征,安息帝国更像是东方人的国度。
  曾经被波斯人信奉数百年的祆教再次登堂入室,建筑与宗教中的希腊痕迹虽然无法抹去,甚至连普通人衣着上都深深受希腊风格影响,可这个国家也在渐渐恢复自己的波斯特征。
  而安息也与罗马帝国接壤,这两大国家成了新的敌对势力。
  若说哪一次战争,能让东方血统的安息帝国,夺取上万的罗马人头颅,那唯有公元前53年,罗马共和国和安息帝国的卡莱战役。罗马执政官被俘虏,罗马军团的鹰符被夺取,马背上的安息帝国用先进的战术与弓箭,以少胜多,以不到两万的兵力,大破足有四万人的罗马军团——那时候还是罗马的辉煌时代。
  安息帝国也一战成名,直至后来屋大维也不愿与其开战。
  罗马与安息的互相仇视,也几乎在这个时代定调,后来各自覆灭也未曾和解。
  当然也可能这个世界上,各个地域的时间,都发生了轻微的错位与变化。比如,南河听说的是罗马数万将士被俘虏,卡莱战争二十年之后,屋大维与安息帝国和谈,使罗马军团的俘虏才得以解放回家——
  她却没听说过罗马数万人头被焚烧的事情。
  若历史上真有此事,以罗马时代留下的丰富的资料,这件事不可能不被记录啊。
  她此刻挤开那些安息帝国围观欢呼的人群,朝广场中心走去,想要更仔细的看清那个“王”或那堆燃烧的头颅。似乎有别的玩家也注意到了她,也挤开人群走上广场或远远瞧着。
  但南河才刚刚走到广场边缘,就看到那安息帝国君主身边的朝臣队列里,竟然两位身穿曲裾礼服,蓄须束发的……中原人!
  他们站在那里,也和其他安息帝国的朝臣一起,面对着燃烧的罗马人头颅不说话。
  南河忍不住走近了过去。
  他们看不见她,南河却忍不住细细去瞧那两位中原人。
  其实在中原地带,有不少国家的人,都有各自的五官特征。比如楚国有大量和吴越与且兰等地人通婚者,五官上就明显能看出出身地的血统,而秦、赵、燕这样的边陲国家,也有与游牧民族通婚者,五官看起来又与齐魏晋这样的正统中原看起来稍有不同。
  这人,就有几分燕赵血统的模样。他的衣裳很旧了,似乎是为了出席这样的场合,有意佩剑戴玉,还带上了个软塌塌的黑帽,在这波斯与希腊风的场景下,强装出几分在中原上朝的正式模样,这场看起来简直有几分荒诞。
  南河绕着那两个中原人身边,甚至弯下腰去仔细看他们的佩剑与组玉。上头有大量的回纹、夔纹和饕餮纹,这都不是如今中原地带的流行,而更有商代的风格。且这两个中原人在衣下穿皮靴,刀柄包着极其精美的皮革。
  而列国之中唯有燕国,是商代遗风重于周代,且皮革工艺非常精湛的国家。
  这些人来自燕国?
  燕国可在东北部,又不像赵秦那样靠近西域,他们是怎么来的?
  南河正说着,那安息帝国的君主似乎也在高喝什么,引起了阵阵声浪,而罗马人的人头堆成这样一座山,一时半刻不能燃烧完,这个安息帝国的君主似乎也没有等的打算,而是一挥手准备离开。人潮也在欢呼声中渐渐退开,而一大群朝臣也跟着安息帝国的君主,朝广场那一端——王宫的方向走去。
  南河看那两个燕人走了,也连忙跟上,其他几个玩家看到了南河的步伐,他们显然也注意到了两个燕人的穿着打扮,在场所有人都好奇起来,跟了过去。
  她边走边想:中原从来都没有和这些中亚甚至欧洲国家割裂过,甚至从最早的小麦种植到后来的青铜文明,都是由这两河流域传来的,先秦之际东西双方的来往也并不罕见。但到了公元前后,都是汉代以国家名义主持了和这几个国家的来往。从张蹇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共同击退匈奴,到后来的甘英被派遣去往罗马帝国,最后被安息帝国阻拦而止步波斯湾。
  而且如今的中原地区,棉花与大蒜早早传播进来成为随处可见的植物;而之前远在红海附近的佩特拉,他们还见到了秦国的刀币。
  是不是各个国家,都曾在不大张旗鼓的情况下,开始了向西部的走动。而赵国似乎一直对西域通路抱有兴趣,就像中原各国不太知道楚国的边境到底在多难的南方,南河也不太清楚赵国又将自己的疆域推到了西方的何处。
  走进了安息帝国的宫城,那两个燕人似乎已经会说了几句古波斯语,还能够和旁边的朝臣对话,而满身金饰的安息君主,似乎对他们也很感兴趣,回去的路上时不时与他们搭话。
  南河随着他们走进满是人面柱与太阳雕刻的王宫内部,四处都是繁复精美的花纹与嵌金,火盆在四处放肆的燃烧着,有人来报,安息君主满脸惊喜,又用波斯语与那两个燕人说了什么。
  其中一个胡子花白年纪稍长的燕人听懂了,神色有变,另外一个年轻燕人没听懂,连忙用燕语问道:“怎么回事儿?是谁来了?”
  走进王宫的几位玩家显然也听得一清二楚,南河回过头,望向武则天等人,或许因为魏国被瓜分,各国局势都更加紧张,玩家众人会面时,显然气氛比之前更紧绷。
  听懂了燕人解释道:“那个安息王说又有东方国家的人来了,说与我们长得差不多。那边不可能是什么大宛、大夏之人!你说会不会是赵人!”
  年轻燕人吃惊道:“不会罢——”
  年长者道:“怎么不会!你以为赵国打仗与作弓的工艺是从谁那儿学来的,他们赵国会做兽角、兽筋和骨头木材做成的弓箭,会佯装败退而后回首射击的骑兵打法,这就是从安息人这儿学来的。安息人能够打赢大秦①,全靠他们骑兵的强大,就是匈奴也不能相比。”
  年轻燕人:“我只听说过赵国很早就开始出使西域各国,可安息王说上次有赵人在这里已经是十几年前了。如今总不会再来罢——”
  年长者:“万一赵国跟我们有一样的想法呢!我们都留在这里一年多,也没有说服安息人和匈奴开战。幸好还有人留在贵霜,说服贵霜王,否则我们白白花了这么多年,就要无功而返了!”
  年轻燕人叹气,但安息王一脸热情洋溢,显然要请他们往里走,让他们也去见一眼新来的中原使臣。
  南河一边往里走,一边忍不住回头看向了“忽必烈”。
  这次,玩家们还都没有主动搭话。她心里一直认为忽必烈就是赵国人,按年龄推算,赵国二相与赵王都有可能,那他显然知道赵国派人来到安息的事情罢。
  确实,虽然大家都是玩家,但像是复合弓如何制作,马鞍如何改良等等的具体方法,只是耳闻,未必会操作,若不出使到中亚国家来请教,怕是很难自己琢磨出来。
  但忽必烈显然姿态悠闲,并不在意那两个燕人的话,而是对南河稍一点头,随着安息王与燕国使者,背着手走进了王宫。
  南河转头看向其他玩家。
  武则天——或者说舞阳君,这都是老熟人了。而且仔细一点,玩家之中少了一人,显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但谁也没有主动说。
  这其中,或许也有燕国人,那这两个燕国使臣来到安息,会不会也有燕国玩家的授意?
  他们出使安息、贵霜两国,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走进门去,偌大的厅堂内,有一小队人马,为首一人做中原打扮,身后跟着的奴仆队伍看起来却是各个国家的人都有。那新来的为首的使臣,似乎万万没料到安息这里也有别的中原人,他有些吃惊的看向那两个燕人,而后连忙对安息王躬身行礼,哑着嗓子高声道:“秦国使臣武鸟,受秦太子旷之托,奉丝绸、缯彩、玉器与琥珀会见安息王,以交市易马,想要得到安息的宝马。”
  秦国使臣背后的胡人奴仆连忙翻译。
  南河却微微愣住了。
  这个使臣怕是两三年前就从秦国出发,如今才到了安息境内。
  可他不知道,派他前往西域想要引入马匹的太子旷,却已经车裂而亡了……
 


第173章 崇丘
  先前就在安息的两位燕国使臣怕是更早在几年前就出发,也不知秦国动向。
  但安息王似乎很大方; 既同意; 也打算将秦国使者挽留一阵子; 胡奴磕磕绊绊的翻译着安息王的话:“他说你错过了刚刚广场上的场面就太可惜了; 不过既然远道而来,就可以留在这里住一阵子再说。”
  安息的王似乎也有要事去忙,就留下了这几位中原来的使臣。
  燕国的两位使臣毕竟是他乡遇知音,老乡见老乡,虽然没有眼泪汪汪,但也有些激动的询问了中原的事情。秦国的使臣听他们问的事情,神情有几分艰难; 欲言又止; 半晌才道:“燕国连接败给了匈奴与赵国; 如今领土以不及当年。连燕人栗获焰,都被蔺腹所用,如今在为赵国打仗。”
  燕国使臣中年老的那个差点昏厥:“你说栗君竟然叛逃了?!怎么可能!那我大燕——”
  秦国使者摇头:“燕国形势大不如前,赵国怕也有灭燕意图。你们燕国出使来这里大不容易吧?你们是为何而来?”
  燕国使臣半晌才收住神色; 咬牙道:“我们是为了联合贵霜与安息!匈奴疆域宽阔; 西至安息,与安息一直有矛盾,可使安息与匈奴开战,我大燕也在东部对匈奴开战,搓灭匈奴。而贵霜自一统五翕候强大后,大月氏、大夏、大宛均为他们附属; 听说他们东进,也和赵国有矛盾,我们也希望贵霜能与赵国开战,我们还将赵国到河西的地图奉给了贵霜。”
  南河微微皱了皱眉头。
  贵霜一统五翕侯,按历史上来说应该是公元一世纪前后的事情,怎么如今就发生了?而且听这燕国使者的描述,贵霜王朝的地域,也比历史上最强大时期,还要往东一些……甚至已经占据了新疆中西部……
  秦国使者:“原来如此。那贵霜王是作何反应?”
  燕国使者说起这个,神色才稍微轻松一些:“贵霜王十分乐意,他也在整顿部队,因贵霜与安息关系较为和睦,所以他想要扩张领土只能东进。而且贵霜也善兵马,富庶善战,或许可以与赵国一战!而且大宛旧部传说也有汗血宝马,你也可以去贵霜借马试试看。只是如果你说赵国已经这样强大,我们或许无法从北部回燕国,可否考虑从秦国借道。”
  秦与燕向来没有什么矛盾,毕竟是远隔的两个国,又都受赵国压迫,双方虽然只是口头暂说,但显然都十分乐意有合作。
  秦国使者问道:“那贵霜王就没有别的要求或馈赠?”
  燕国使者道:“说不上是馈赠,贵霜王说等到天气暖和,将派遣一大支部队,保护着我们在贵霜的数十人的燕使,再有贵霜五百僧侣,和三万卷宗一起,送回中原去。贵霜王似乎想要在中原地区开设祭坛,供奉他们的鬼神。”
  这会儿不只是南河,众人都愣了。
  佛教在中原未统一的时候,就要这样传进来了?
  燕国使者:“明年春天,贵霜境内的燕使也要归国了,而我还没有得到安息王的点头。不过,之前他不愿意出兵,怕是因为那大秦①想要派兵东渡海来进攻他们。如今大秦士兵被杀了好几万,怕是也不敢再来造次。安息王可能就会同意攻打匈奴了。”
  而历史上安息从来就没有和匈奴开战过,难道刚刚那个年轻却性格看似包容又豪气安息君主,也会做出与历史上不一致的选择么?
  南河忍不住想,会不会世界上不止中原地带,各个帝国,各个地区,也都散布着“玩家”。毕竟这段四大帝国横跨欧亚的历史,四个国家之间也都早有了或多或少的联系与往来,合作与对抗……
  若当真其他国家之中也有玩家,会不会有人的野心更大,能力更强,甚至希望能再一次做到像三百年前亚历山大大帝那样,四大文明古国占个三四个?那如今秦国、燕国这样主动引他国东入的行为,会不会大幅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
  那燕国的使者主动要请秦使四处看看,三人相谈甚欢,走出了空旷宏伟的泰西封王宫。
  奴仆退下,数百根人面柱与无数燃烧的祭坛火盆中,只剩下了他们几人。
  忽必烈走上中间铺着血色地毯的大理石台,坐在了铺着软垫与毛毡的长椅上,好整以暇道:“引贵霜人来对付赵国啊……倒是另辟蹊径。”
  他似乎在扫视向其他五人,南河心头微微一惊。
  玩家之间的死斗拉开序幕之后,忽必烈似乎没有太过掩藏的打算。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身份无论是否被知道,都不会影响他的行事。而他怕是也猜测或知道了,玩家之中有身处燕国的——
  这算是警告么?
  赵国想灭燕国不是难事,但若是贵霜东进,会不会贵霜和匈奴的双重进攻下,赵国也要艰难?
  南河将自己往角落里站了站没说话,汉武帝则在空旷的大理石地面上走来走去,忽然道:“唐太宗不在了。他是秦其?”
  朱元璋挑了挑眉毛,说话语气甚至和他有几分熟稔:“你怎么知道是秦其?”
  汉武帝看向舞阳君,低笑道:“是,魏国是灭了,魏国太子咸池与负黍君都被杀。但若是还有一位玩家同样在魏国,以咱们之中某位的水平,怕是早就死了,哪里还能活到上次会面。”
  忽必烈摇了摇头:“不是秦其。你忘了那‘唐太宗’上次与我争执时的言语么?是个很激进的年轻人,甚至很有理想的样子。秦其的年纪,不可能再说出那样的话了。或许是太子旷。”
  朱元璋笑起来:“那他死的也够惨的。”
  南河却微微将目光,转向了这位朱元璋。
  她对众人的身份,心中都有过盘算。忽必烈来自赵国,武则天是舞阳君,这朱元璋,她最多的猜测是越王无遣。毕竟出身和行事上是有所符合的。
  可考虑到舞阳君与她,所作所为或经历事件,都与名号多有不相符之处,她这样猜测或许有不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