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长媳-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都是罪。
  我冷冽的看去,有人要发声,我冷笑一声道:“我们回到方才说的,京城沦陷,大明的那位皇帝……”
  崇祯帝覆面吊死在煤山上,我的钱是我的命,国家是你的,干我屁事。这就是那群权贵的想法,首辅大人舔着脸,投降了。而崇祯的龙袍之下只有粗布衣衫。这里开始转折说道那群权贵的嘴脸,李自成问首辅大人,怎么不去死?人家说道:“方求效用,那敢死。”
  然后我开始细数那些权贵在乱贼的酷刑之下交出了多少钱。包括这位首辅大人不要脸,他跪舔乱贼,将国破的所有责任全部推到皇帝身上,说自己只是一个书生。被那乱党将军打了耳刮子,酷刑之下,这位说自己两袖清风的官员,交出了几万两。而另外一位重臣自己献上了四万两。那位不肯拿钱出来的国丈五十五万两只巨。我跟他说:“你们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吗?”他们看向我,此刻已经被我的故事给牵引着。
  “全死了!听说那些乱军炮烙挑筋,挖眼割肠之下,收刮出了七千万两白银。”我以此作为了结尾。
  “一派胡言,胡编乱造!”那陈阁老如此说道:“常远,你什么意思?这是诅咒大周要亡国吗?”
  “以史为鉴啊!”常远说道。
  “这是哪里的史?”他问道:“你让这样一个毒妇,来说这样的故事,想要干什么?也要对我们挖眼割肠吗?也要炮烙挑筋吗?”
  常远淡淡地说:“阁老,您这是想岔了!如果当时乱军不走,这几日各位倒是有可能如此。毕竟那一天你们都已经跪在城门外了。但是我既然将大家伙儿救下来了,难道还想害死大家不成。我方才说了,要大家伙儿都活下来,所以来求大家。我说了我这个人是将门出身,故事里的孙将军,你们可听见了?我不介意学他。”
  “你想杀谁?”
  “现在还不想杀!”他问寄松:“寄杉和寄槐回来了吗?”
  “爷回来了,东西已经停在咱家大门口了!”寄松说道,并贴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常远大笑道:“各位,跟我一起去门口看看吧!”


第123章 
  常远扶着我一起走到门口; 各位老爷在咱们家护卫的护卫之下跟在我们身后去了门口。这个门口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说道:“阿远; 当初一个咱们这里的一个盐官给我送了一盒南珠; 你可还记得?”
  他看着那延绵的十几车,声音寡淡地说道:“记得,那时我就惊讶于扬州是如此有钱!”看着外面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行贿行地明目张胆; 让他们给点钱; 让大家活个命,各个都哭穷!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我叹息着说道。
  “禀大人; 属下从周家随便挖了一个地方,就拿到了这些银子。”寄槐说,然后他还嘟囔道:“他们放银子真随便。”
  “那是银子已经多了没处放了!”我呵呵一笑道。
  “大人,您看!”说着寄杉打开了一个箱子; 里面是一个直径将近一尺的银子熔铸成的球。这下让广大吃瓜群众都张大了他们雪亮的眼睛。
  
  周老爷作势要扑上去; 被护卫拉着,常远转头问他:“周老,您怎么说?你说已经被抢完了,这是什么?”
  “府台大人,你想给我按什么罪名,来抄我的家?”
  “我方才; 让你拿点银子出来,为了咱们扬州城里活着的百姓换口粮食; 你不是说家里的银子给乱匪劫光了。这些是什么?”常远逼近他说道,周老爷力竭声嘶地道:“这是我家的银子!”
  “你家那么多银子; 拿出来些给大家伙儿活命,怎么了?”常远这么说,其实是道德绑架,但是在这个时候,不绑架也得绑,生死存亡的时候。而且咱们必须得知道的时候,在公开场合永远站在人民的一边,富豪和贵族适当的时候牺牲一些没有问题。在场的这些富商和士绅应该听得都挺明白了,都是聪明人。
  这个时候人群里有咱们海陵的人在跟那群扬州的吃瓜群众说海陵的故事,说咱们俩为了灾民怎么做事情,说咱们这么做定然是为了大家能活下去,舆论导向很重要。
  “奶奶!奶奶!”咱们的人叫我说:“苏大爷从咱们海陵调来了十船粮食已经到了!在码头上了。”
  我点点头说:“知道了!一半按照海陵的价格,在市场上售卖,给我把粮价打下去,一半给我搭粥棚,舍粥。就照当初镜湖和山阳那么干。”
  “明白!奶奶放心。”
  就在这时,去苏老爷家挖地三尺的寄杉也带着很多的车子过来,一时间把咱们家门口的路给堵死了。
  常远似笑非笑看着陈阁老,看向苏老爷和周老爷,然后环视了一周道:“各位,我当初去跟王一祥谈,也是觉得这么做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咱们扬州城,保留下来最大的财富。我也相信各位都是聪明人,有这么多的时间,蚂蚁搬个家都是会的。如今看来和我预料的完全不错。各位搬地不错,大部分家底都保留了。”
  常远又是冷哼一声,这一声冷哼,我看见有人扑通倒了地,不知道比起那天他们被押着跪在城门前,是不是心境上有所不同?只听见常远说道:“为富不仁,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最多被人唾弃。但是在这乱世,是要了命的。”
  “大人,那是我沈家积攒了几辈人的家业,如果全数拿出来……”我听那个扑跪在地上的富商,哭喊道。这真是要钱不要命的主啊!
  常远说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他走到那个富商身边道:“你也别忙着哭,如果你去打听打听,我们夫妻在海陵是怎么做的,你就会知道,咱们从来没想过要让大家伙儿把自己的家底掏空。我们只是想让大家一起共度难关之后,我们更想的是要与大家实现共赢。只有共同的利益,我们才能将事情做好。行了,扬州的父老们,若是信我常远,就听我一句,先回去,我自有办法,让大家伙,吃上一口饭,不能管饱,但是应该能让大家活下去!先散了,等我跟各位老爷好好聊聊!”
  说完,他扶起了那个富商,对他说:“老兄,我们进去,咱们一起好好聊聊!”那人被他强行搀扶着站了起来,他对杏花说:“杏花儿,你扶着你家奶奶!我得好好搀着这位老爷!”
  杏花儿用她脆甜的声音道:“爷,您放心!”说完她扶着我,如慈禧垂帘般缓步走进厅里。
  常远带着,或者说押着所有人进入客堂,那里已经挂了十几张的大纸,没有投影仪,没有PPT的年代哦!就是麻烦!
  “都坐下!”常远将那富商放下之后,他站到陈阁老面前说:“阁老请!”
  陈阁老看了看他,也就坐下了。这个朝代其实文官的气节,也就那样,我不禁心里笑了笑,大多数都是这样,倒是好办了。
  常远站在第一张纸面前说道:“我先来说说咱们扬州目前的情况……”他说了扬州当前的情况,如果想要这个城市实现基本的安定,面临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临时措施,又需要哪些资源,包括银两。
  
  “就算咱们手里有钱,可粮食从哪里来?现在路不通?”有人问出来,这个时候还能提出问题的,胆量和能力都不缺,我喜欢。
  我接上话题道:“我们手里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海上走,如今还在冬春季节,海上风浪不大,所以能从南方运过来。还有一条是运河的,我的人已经跟漕运的人联系上了,水路的运输安全基本能保证。运河上的粮,估计有个六七天就到了。你们先集中一下手里的船,等下一批跟着一起去。”
  “即便是买来了粮食,咱们手里的钱又够吃多少日子呢?吃完了该如何?”
  “我从不认为赈灾就是舍粥,这个思想最好从你脑子里刨出去。以工代赈,我在海陵的时候,是靠工坊,砖窑,农田来吸收外来的流民,让他们有活干了,才能有饭吃。”我说道。
  常远示意我停一停,他说:“没错,我希望大家能想想,现在家里的田产也好,工坊也好有哪些地方可以雇佣这些人的,雇佣起来,这个时候的人工便宜,不过就是管个饭。另外大家伙儿也知道,如今兵荒马乱要做好生意,那么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护卫。我想着咱们将乡勇练起来,刚好我的岳父,在军中效力多年。他会负责乡勇的组建。这些人虽然也会干活,到底是半民半兵的需要消耗,所以这些钱,我希望是各位能一起出。其实世道乱,你们本来也要养护院,就当是一起养了。你们看呢?”
  那位苏老爷到底是巨贾,哪怕是被挖了这么多的银子出来,他依然脸色平静,说道:“我看可行!常大人的海陵无人敢碰,我也是知道的。若是能这样,这些钱花地不冤!”
  常远点头,又对我说道:“燕娘,这些商场上的事情,我说不清楚,你来跟大家说。”
  我开始点头,从第二张纸开始说起:“安全如果能够得到保证,咱们就可以开始说下面的了,兵荒马乱,这些地方产盐直接就没了。咱们呢?”我圈了海边的几个地方,跟他们说已经建了多少晒盐田,还要建多少晒盐田。这样总的产量在多少。然后开始统筹计算所有的田地,开始计算农业产出。
  这个时候我拍了拍手,我的几个姑娘从里面拿出了我给两个洋人的样品。跟他们说道:“你们谁愿意做这些东西的生意,在南洋这些东西很吃香。”
  “大周海禁!不能跟洋人做生意,只有……”一个富商刚说,就被边上的另外一个插嘴说道:“听常夫人说!”
  “没错!海禁!但是咱们活下去要钱不是?我现在干的事情,是让扬州和咱们周边的县府活下去的事情。海陵的码头去年年底已经开始扩建,至少咱们扬州下辖的几个县府,是会做这个贸易的。”我看着他们说道:“这个随你们,愿意做的可以做,不愿意做的。我还有后面的几个生意……”接下去我又讲了几个跟民生有关的生意。
  后面一张图是我在海陵进行改进的纺织机,我指着这些纺织机道:“咱们不是有很多吃不饱的人吗?我们招进来……”这是冗余人员安置。最后是如何打通商路,在乱世之中能够将东西贩卖出去。
  “总之,世道再乱!吃还是要吃的,穿还是要穿的!”我说道,之后我就是面对他们的各种问题,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巨富们,商业头脑不输我前世接触的那些大佬,很多事情一点就透。
  这下他们兴致勃勃地问我各种问题,正在兴头上,问答很热烈的时候,常远打断说道:“各位,内子身怀六甲,可经不住大家如此的盘问,既然大家都十分有兴趣,那么接下去有的是机会,以后一起做生意,互相讨教也是必须的。在下略备薄酒,请大家一起吃顿饭!方才多有得罪!还请见谅!”我看那陈阁老看向常远,常远立马弯腰对他施礼道:“老大人千万勿要怪罪!”
  “刁滑小儿!”陈阁老半笑半嗔怪道:“有勇有谋,也无赖,后生可畏啊!”
  “多谢老大人赞誉!”常远说道:“下官送内子进去歇息,请众位先去花厅就坐。”他过来扶着我,我搭着他的手进了房间,嘱咐他一定要落实银两。
  “晓得!你放心便是!”


第124章 
  杏花帮我端来了晚餐; 菘菜,蘑菇; 鱼片加上水鸭汤; 还有半盏花胶,我吃了个饱,略微走动两步; 到底是累了; 略微洗漱之后,躺在了贵妃榻上。
  听雨和吟风进来坐我旁边陪我聊天; 听雨跟我说道:“奶奶,李夫人已经动身过来了!咱们得给她找个院子。李大人被派往平州府,任知府去了,那里的知府在乱中被杀了; 他让李夫人直接到咱们这里来。这几日动身的; 寄槐派了人护卫着,不会有事。”听雨跟我回报,“另外李夫人已经将夕云楼转手,只说是要随着夫君赴任。奶奶你可知道出手,卖了多少钱?”
  我侧过头去,她剥好了橘子; 削好了苹果放在盘中,我用竹签子插了一块一块吃着问她:“多少钱?”
  “三十五万两!”听着听雨惊喜夸张的话; 我无太多感觉。她问:“奶奶,您怎么不高兴啊?”
  “除了我们; 还有护国侯府和外祖府上几次投入,大约本金在六万多两,这个时候出手三十五万两,不过是是五倍多一点,并不算高!”我跟她说道。
  “奶奶,这么多还不叫多,那什么叫多?”
  “丫头,这是一个创新的模式,新的模式,而且是盈利颇佳的模式,卖出去这个价格,如果不是因为如今时局,真的太低了。”我跟她说道,按照前世天使投资的逻辑,这样盈利的新模式,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三年退出的逻辑,基本上几十倍的市值增长,等来对应的接盘人是没有问题的。
  “上次你说护国侯一家子请归故里,如今怎么样了?”我问听雨,记得上次她提到护国侯世子冲撞了吏部郑尚书的车驾,被他当街骂了无知武夫之后,护国侯一家进宫去讨要说法,讨不到就威胁说要请辞归故里。没想到被文官集团一致嘲笑,意思是他们家就是赖在京城不肯走。这种做戏的事情就别摆出来了。太子劝护国侯就算了,这么点事情不值当,毕竟武官低文官一头也是正常,谁叫世子没颜色,去撞那一部尚书。护国侯一家就不干了,直接说,算了既然京城无容身之地,就回老家去了。
  我听着听雨说:“咱们离开的时候在说起,应该走了吧?”
  “等春梅姐来了,再问问她,若是他们借着这个由头,离开京城,倒是可以避开一场大祸。”
  
  跟着两个丫头聊了会儿,听雨的肚子也大了,我打发她先去歇着,拉着吟风说:“你明儿找个时间去找牙婆,买几个小姑娘过来。秀芳她们几个都留在了海陵,跟过来的就杏花顶个事儿,你们俩是我的左膀右臂,雯雯和花儿几个孩子都太小。”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行不?奶奶您哪里是买伺候人的丫鬟,一个一个都是买来做管事的。咱索性写布告出去说咱们家招学徒工,您看呢?这样不是更好?”
  “得了,要是没人来应聘,咱们脸上挂不住。要是人太多,招谁都是个事儿。你明天就去找之前那个牙婆,还是要没有裹脚的姑娘。”我想了想,要把裹脚这个陋习给根除,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常远进房来,吟风一见他回来了,就要告退,我问他:“怎么这么早就结束了?”
  “钱榨出来了,还留他们过夜啊?”
  “榨了多少?”
  “五百万两白银!不算少吧?
  “不少,不少!你厉害!你怎么榨的?”我眉开眼笑地问他,如此一大笔巨款,绝对够够了。
  “方才他们几个有人吃的时候说起京城的夕云楼,说道周老爷好眼光和京城的一个什么老板买下了它。然后他们就谈那夕云楼的女老板,李夫人。我就点了点头道,内子在夕云楼里占了大股。他们起先有些不信,我说了一些夕云楼的细节,他们渐渐信了,咱们那个师爷是个能人,说了很多海陵的作为。我原以为他们会知道海陵的事情,现在才知道他们实际上最多算是一知半解。咱们的师爷细细一说,各个都说原来如此。我又说,那李夫人打算来扬州另开夕云楼……”接着貌似热情爆棚,从原来是觉得这些钱是拿出来打水漂的,之后当成投资。
  商场上的吹不破的牛皮不算吹这个逻辑他都学会了,这人成长太快也不好。
  接下去的几天,总有扬州城的富商递上拜帖,我索性让听雨帮我安排了日程,上午接见一个,下午接见一个,然后让她们几个给我整理他们的行业,当前的主要客户等基本信息。六七天之后城里几个排的上号巨贾都见了一遍。
  我证实了常远所说的,李夫人要过来新建夕云楼,请他们回去看看自己手里的地方,不拘泥与现在的商铺,我们更喜欢的是开发不够成熟的,但是有人流量的地方。后来商量下来,靠近运河码头一带有很多的大型仓库和堆场。我一拍桌子说,那里可以作为选项。开发成本低,人流量充裕。另外我让他们帮我推举一些工匠,等春梅姐来了就好开始了。
  这几日跟那些富商理了理思路,苏老哥和万大哥去南方收粮食,苏老哥今天到,二十船的粮食从运河里进来,也让人看到的希望,如果说之前海陵的十来船很多人还在观望,毕竟海陵的粮食是没有后续的,如果吃完了。扬州和海陵以后一起挨饿。但是江南来的粮食就完全不同。
  一边上船一边投放到市集,立马下午粮价就下降了两成,苏老哥到我们那里坐下说道:“老万的已经在海陵码头靠岸了,过两天也能过来!”
  “老哥哥,还得劳烦你继续跑!”常远跟他说道,苏老哥应了声道:“没啥问题,我这里自然尽力。”
  我笑了笑道:“您等两天,等万大哥来了一起商量,我们需要一起组建一个海运的商行,你看如何?”
  苏老哥略有些为难道:“我就开过饭馆,这事还没干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