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腹黑小萌妃,调教风骚王爷-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皇后就这样死了,反而真正是一种莫大的解脱。便如那佛经上所说,人生至此,真正圆寂无憾矣。
陈昭仪正神思游离间,忽然见到皇帝身边的内监总管周丰向自己招手,示意自己走上前去。
她木然的缓缓起身,蓦的想起温无双临走时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她心中猛然一抖,一颗心就此沉向无边黑暗之中。
殿内散发着暖热的干燥之气,仿佛烤干她身体内所有的水分,丧钟一声声砸得心口碎裂似的疼痛难抑,却始终哭不出声来。
她似乎明白了,他那句没有说出口,却已经将意思表达无误的话语。那是他在对自己说,他将永不会再见她了。因为,他已经安排好了,给她最合适的补偿。
☆、凤殇(4)
心中如同被挖去一般的剧痛,陈昭仪甚至觉得自己会撑不住,就此倒下去。
只是,四周那些眼光终于让她不得不稳住了身形。她知道,她们在打量自己,那眼神里,什么样的内容都能找到。
这样的时候,她只能撑住了,决计不能流露出任何不适当的表情来。
良久,终于在仰面的那一刹那,两行热泪自眼角沿着脸颊顺势蜿蜒而下,曲曲折折似那难以述说的无尽悲伤。
陈昭仪跪行至皇后的凤床前,皇帝泣道:“皇后遗旨,将大皇子交予陈昭仪抚养,不得有异。”
四下里瞬间一片静默,众人都知道,这样的遗言,对于久已失宠的陈昭仪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皇子是嫡子,又是长子,而且还是皇帝唯一的儿子。抚养他,就等于,稳坐了后宫之主的位置。
当下,这短短的一句话,在众人心中都掀起了惊天大浪。
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独独是陈昭仪?为什么偏偏是她?
而最最对这个结果感到不能接受的,便是跪在人前最显眼处,大腹便便即将生产的荣昭仪霍明珠。她先是一怔,最后不得不起身,对着皇帝说道:“陛下,皇后可是一时间说错了意思?陈昭仪一向很少与皇后亲近,皇后娘娘怎么会选了她来抚养大皇子?”
皇帝冷冷的瞟了一眼荣昭仪,陈昭仪看的清楚,他的双手正在不断的握紧成拳。而后,过了好一会,才渐渐松开。
皇帝再度说话的时候,声调虽然是平静无波的,但话语,却极是精简不过。
他只是将自己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并且,根本就不对着荣昭仪所在的方向说。
“传令下去,皇后遗旨,将大皇子交予陈昭仪抚养,不得有异。”
荣昭仪愣愣的站在人群里,臃肿的身材和脸上的表情一样,都似乎失去了思考能力。她显得十分的鹤立鸡群,又看起来很是孤独一般。在看了皇帝好一会之后,才总算反应过来,并且不甘不愿的俯身道了句:“是,臣妾知道了。”
皇帝仍不看她,只淡淡的挥了挥手,周丰旋即走上前去,对荣昭仪说道:“昭仪娘娘,皇上说您即将临盆,所以不适宜为皇后哭丧守灵。奴才这就送您回宫去好生养着。”
说完,便有一左一右两个太监过来,将荣昭仪扶住了往外走。荣昭仪有些摸不到头脑,随着他们走出了凤仪宫大殿之后,这才问向周丰:“周公公,这是为何?我方才……虽然有些情急,但是也并未说错什么话,皇上为何……”。
周丰朝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待走到偏僻无人的地方时,才自一根大柱后立住了脚,对她说道:“昭仪主子,这事也怪不了你。要怪,就怪皇后心中对太妃娘娘怨怼太深了。她这是临死前都不忘往你身上泼一盆脏水,您啊,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啦!”
荣昭仪身形一晃,差点就要昏厥过去。她虽然之前心里也有了一点模糊的猜测,但此时才敢往哪方面想。皆因前日下午,她与几位嫔妃一起前来看望皇后,但皇后独独就留下了她一人,让她在寝殿中呆了有两盏茶的功夫,才让她离去。
☆、凤殇(5)
只是当着天地良心来说,荣昭仪当时只是被皇后留下来,说了一些关于太妃最近的身体情况,另外就是腹中胎儿的胎动,并没有其他的东西。
而至于皇上所下的禁口令,不许宫中任何人向皇后说起自己曾经说过的那句无情的话,她既然知道,又怎么会明知故犯?
自从知道皇后腹中所怀的是龙子之后,荣昭仪已不敢再有丝毫轻慢之心。太医都断言,她怀的是女儿,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太妃再宠着她,她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对皇后这个位置,生出任何不切实际的愿望来。
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连霍太妃自己,虽然看似对皇后并无明显的改善,但是,背地里,她也嘱咐了侄女几次,让她以后对皇后要客气点,恭敬点,千万不要被她抓住了什么把柄,到时候,即便是她相救,只怕也有心无力。
因为皇后生子,所以,荣昭仪更只能将自己的满腹野心都收了起来。她知道,现在自己根本就不是皇后的对手。
所以,那日她特地挑了一份厚礼,又不顾自己即将临盘的身子,亲自赶来向皇后祝贺。这么做,只是为了希望能够让皇后放下过去对她的心结,重新建立起一种相对良好的关系。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皇后却在不动声色中给了她如此致命的一击。她屏退所有人,却只留下她一个人在寝殿里说话,至于这中间两人到底说了什么,因为没有人证,所以便成了永远也解不开的死结。
而皇帝,因为心中有鬼,又心中有愧,所以,在得知皇后这几日只是单独见过荣昭仪之后,便自是以为,一定是她在皇后面前说了什么,才让她如此伤心,以至于血崩发作,无药可救。
也就是到了这时,荣昭仪才不得不承认,皇后是比自己更聪明,也更深谙这个作为帝王的男人的心的。
其实她从头到尾,什么都没有对皇帝说。便是他再三追问,她也只字未言。但她越是这样,就越让皇帝觉得,正是自己母妃的娘家人,才将她逼到了这步绝境之中。
其实,那日她生产的时候,听闻太医让自己二选一,他也只是冲口而出,并没有多想什么。
毕竟,这个孩子是他期盼了许久的宝贝,为了子嗣一事,他隐忍的太多,也背负了太多。为了这个,他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所以,保孩子是他的第一个念头,其次,才是夫妻之情男女之爱。
事后想来,自己虽然也是无心之言,但毕竟显得薄情了些。于是,他自然就会对自己所下的禁口令十分在意。
可没想到,还是有大胆的人,敢在皇后面前挑拨。而这个人,现在看来,就是荣昭仪无疑了。
荣昭仪听到周丰的亲口证实,险些没有当场就昏死过去。周丰仍看在太妃的面子上,将她好生送回了慈安宫。只是,临走的时候,他也对霍太妃实话实说了。“皇上这回看来是动了震怒了,太妃娘娘,您这时候去劝,显然不是最合适的。要不,奴才过段时间,再设法帮昭仪娘娘回旋一二吧!”
☆、不祥之兆(1)
霍太妃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一时间虽然气愤,但也无可奈何。现在,宫中正在大肆操办皇后的丧事,皇帝下旨,令京城所有五品以上的命妇及所有皇亲国戚,全部都要进宫来为皇后哭灵守丧。
而皇后的娘家人那边,则无论有无封诰在身,全部都接进宫来,除了将皇后的母亲及几个兄弟全部加封一等之外,就连定国公夫人秦氏这个表亲,都获得了额外的殊荣,被赐金牌,可随时进宫照料大公主。
这等时候,就算是身为皇帝的生母,霍太妃也知道,断然不能在此时与皇帝过不去。
自己的侄女虽然是亲侄女,但儿子才是掌控大权的皇帝。她就算是再护短,却也不会为了侄女真的跟儿子生出嫌隙。再说了,之前那件事,她不也是担了那么大的风险,还兜兜转转把白玉妆和定安王妃都绕了进去,但最后怎样?皇后不仍是安然无恙吗?
只是,霍太妃虽然心里都明白这些道理。但一想到自己这媳妇临到死了,还不忘狠狠的算计自己一把,霍太妃仍不免心中觉得十分的烧心。
再想到皇后那句所谓的遗言,竟然宁愿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托付给陈昭仪这个与她素来没有任何瓜葛的嫔妃,也不愿托付给她这个亲祖母,她又是深感十分的郁闷难言。
她自是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因为,她一出来的时候,就占据了她这辈子都没够上的位置。皇后,凤仪宫,凤印,执掌六宫……这些都是她努力了一辈子,却没有够到的东西。但人生而不平等,她又怎么能甘心让自己的媳妇轻而易举的就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都占据了?
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明里暗里的跟这个媳妇过不去。婆媳过招,早已是后宫之中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也有嫔妃,借着这一点,时不时的让皇后难过一下下。
霍太妃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儿子是她生的,她养的。她费了多大的功夫,花了多少心血和精力,才将儿子扶到了这个位置上。可这个年轻女人,她只是靠着家世,靠着运气,就把她的辛苦成果全部一下子给掠夺了!
霍太妃一直以来,就是靠着这个理念,才坚持不懈的跟皇后斗了下来。而当现在,听到这个一直以来被自己视作对手的女人终于死了,而且还死在了自己前头,不知为何,她原本应该高兴的心里,此时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快起来。
让人把荣昭仪送回去安养之后,霍太妃怔怔的在榻上坐了半天。她换了许多种姿势,躺了觉得不好又坐起来,坐着觉得腰痛又躺下去。
如此这般,折腾了大半天,她最后猛的一下子起身坐起,这才意识到,皇后死了,自己以后是要跟谁斗去?
为什么,没有了这颗眼中钉肉中刺,她却不怎么觉得心里有多畅快?
霍太妃听着外面呼呼风声传来的那些哀嚎哭泣声,忽然觉得心口一阵发紧。她待要叫人进来服侍,却张开嘴发紧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不祥之兆(2)
就在皇后薨逝的这一天晚上,霍太妃突然间病倒。而且,就连宫中的太医都诊断不出来具体的病因,最后会诊之后,迫于皇帝那种森冷的压力太医们只得给出一个十分勉强的答复,说霍太妃是因为感染了风寒,所以才突然间不能言语,又因为侍女发现太晚,所以便四肢僵硬,不能动弹。
消息一经传出,顿时京城之中就议论纷纷。虽然是在皇后病逝的国丧期间,可是那些流言蜚语,依然如漫天雪花一样,铺天盖地止不住的从各个角落里席卷而来。
有人说,霍太妃是因为与皇后长期婆媳不和,又加上指使侄女荣昭仪□□皇后,以至于姚皇后死后阴魂不散,这是被皇后的魂魄勾去了心魂,所以才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只能躺在床上,空对着荣华富贵,可却是个锦绣木人。
也有人说,就是霍太妃指使的荣昭仪,将皇帝当时在面对皇后难产的时候说的那一句无情的话转告给了皇后,这才逼使皇后伤心过世。而皇后在死之前,还不忘发下毒愿,愿以来世的阳寿,来诅咒霍太妃此后生不如死。
零零种种的各类传言,传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版本。那就是,新生的皇子命格刚硬,一出生就克死了生母,而后又将祖母克至病倒。
这天下万民苦苦期盼而来的大皇子,竟是个身带不祥之兆的人!
本来,这昭国就有不少百姓都知道,此前汾阳王之所以敢起兵造反,就是因为他口口声声宣称,当今皇帝曾经被人下过暗药,这辈子将不会有子嗣出生!
后来,皇帝虽然在□□了乱党的同时,极力洗清这个谣言,但是,他身上所背负的传承香火的压力,也越发的大了数倍!
在一个男权社会的皇权里,若没有子嗣继承大统,的确,那汾阳王这样的皇亲国戚,他的确是有这个资格,要求皇帝禅位,以巩固国家安宁大统的!
而现在,皇后虽然总算生下了皇子,但,随着皇后平安生产,却又在三日后陡然去世的消息一传出来,原本欣喜的百姓们又再度生出了一丝疑虑。
若是难产导致的血崩,为何不是在生产当日死去?历来,民间也有不少产妇会因为血崩之症而不幸身亡,但是,血崩之症往往发作起来极快,要人命,不过是几个时辰的功夫就足矣!
皇后,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薨逝的?伴随着这种疑虑,诸多的版本又开始在人口中不径而传。
再加上这场大雪来势汹汹,自七日前开始降落,到现在居然还没有一丝要停歇的迹象。京城附近的五洲泗县,现在都已是不能出门。雪灾砸死了不少贫家的人口和牲口,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就算是京城,虽然有人日日扫雪,但也有许多的商户因为生意大减而纷纷抱怨。
因此,当这些传言一经传出的时候,就有许多人相信了所谓的命硬之说。很快,就连身在宫中正在为皇后的丧礼焦头烂额的皇帝都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他龙颜大怒之余,更立时就要派人下去清查这消息的来源!
☆、不祥之兆(3)
然皇帝素来冷静睿智,只是此时连番遭受了重大的打击,早已将得子的喜悦丢到了脑后。是以根本就没有发现,这样的消息,越是封锁,反而越是弹压不住。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流言蜚语又是罪不责众,最后查了一圈,却只能草草抓了几个人来顶包。而那些流传在坊间的传言,却随着这场雪灾而变得愈来愈烈了。
而宫中,因为操办皇后的丧礼,又加上霍太妃的病情,众人都个个有些心有戚戚焉。霍太妃闭门不出,不见嫔妃们,但嫔妃们每日仍是都要去令堂为皇后守灵。
这天寒地冻的,灵堂里虽然架了暖炉,可是毕竟比之温暖舒适的内室要差到了天上地下去。来的人又都是些身娇肉贵的嫔妃和命妇,这些人哪里吃过这样的苦?每日跪拜几个时辰不说,还要时不时的干嚎几声,以显示心中那根本就不存在的悲痛和崇敬之感。再加上,头七之前,宫中所备的饭菜还大多都是斋菜,这样两面折磨之下,很快就有人熬不住的想要打退堂鼓,心里开始寻思如何找借口来逃避这每日的哭灵。
只是前面几日,碍着皇后的尊严与皇帝的面子,不得不每日熬足那几个时辰,只是,心里却是叫苦连天的。
如此这般,不过才两三日而已,连头七都没有过,就相继有几个身子比较弱的命妇和嫔妃都病倒了。皇帝一听此消息,并不觉得自己要她们跪拜皇后的金身有多过分,按照礼法,这不过是为人臣妇的本分而已。而这些人,竟然敢假意托病不来,或者是推三推四,真是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底。
是以一番震怒之下,又罚了这几个命妇和嫔妃,如此一来,便是再没有人敢称病,但是,私下里,众人心中的不满,却积压的更深了。
只有陈昭仪,因为要抚养大皇子,所以每日里大半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宫里,并未参与这冰天雪地里的每日跪拜。再有就是住在太妃宫里的荣昭仪,她被皇帝送回去之后,名为静养,实际上已经是被禁足了。但她临盆在即,也不需要出来参与这等事情,所以,倒也躲了懒,落得自在。
陈昭仪论岁数上来,只比皇后还年长一岁多,只是她未曾生养过,如今陡然间得了大皇子来抚养,一时间除了战战兢兢之外,心里也有几分欣喜。
毕竟是温暖馨香的一个小人儿,又有皇帝这样尊贵的父亲做靠山,自从大皇子来了陈昭仪宫里之后,内务府便紧急抽调人手,给她安排了不少抚养大皇子应有的排场。而皇帝则每日就算再忙,也会到她宫里坐上一坐,最起码,也要看看儿子,和她这个养母说说孩子每日里的情况。
陈昭仪此时已知道,原来温无双所谓的一次性补偿,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大礼。的确,似乎情况一下子就调转了个个,她从一个久已失宠的妃子,突然变成炙手可热的得宠皇妃。
因为,不管怎么样,能够抚养大皇子的妃子,都不应该只是一个昭仪这样的份位。而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言辞之间也流露出想要封她为贵妃的意思。
只是,这样的册封礼,不能草率为之,需要等待皇后的丧礼过去,还有就是,霍太妃的身体渐渐好起来,才好让内务府去筹办。
☆、真亦假来假亦真(1)
寒江之中,一叶孤舟在将要结冰而尚未结冰的江水中缓缓行走。那划船的船夫手中的船桨似有千钧之力一般,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下子扎进去,竟然能破冰入水,是以,这一叶小舟,在水流阻滞的母江中行走的并不慢。
温无双一袭玄衣坐在船头,眼神怔怔,似在沉思着什么。
而后,不多时,就见岸边传来一阵马蹄声。那马蹄声十分的急促,像是在追赶着什么一样。
最后,是一个女子焦急的呼声,寒风里远远传来,却是:“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