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伙计,这是因为动作太快,超出摄像机的帧数了。”有物理学家不得不扫盲,并开始计算胡灵珊的真实速度。

    影片不得不中断,往复播放了胡灵珊砍杀清兵的镜头二十几遍。

    “好吧,我相信这个影片是真的了。”马克斯普朗克认真的说道。

    一群科学家和将军一起点头。

    刚才他们从影片中人头的飞起角度,鲜血的喷洒高度,尸体的倒地速度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激烈的高专业高强度的探讨,终于确定,这不是一场配合默契的把戏。

    影片继续播放。

    “这个动作是开枪吗?”某个将军惊讶的问。

    “是的,我在现场听见了枪声。”兴登堡医生道。

    “这是没有打中吗?”将军看着屏幕,继续问着。射击是个技术活,以辫子兵的日常训练,打不中非常正常。

    兴登堡医生摇头:“不,这是被那个女孩格开了。”

    你确定?满屋子的人盯着兴登堡医生看。

    “我听见了叮叮声。”

    尼玛!

    马克斯普朗克举手:“有咖啡吗?我觉得我需要来一杯。”

    满屋子的人举起手。

    凌晨5点,将影片反复看了十几个小时后,机密电影特场,终于散场。

    意见非常一致。

    “清国有科学家获得了生物科学上的重大进步,帝国必须得到它!”

    要是德意志帝国得到了这项技术,那么德国将会轻易的打垮欧洲所有军队,没有任何国家能阻挡德国的生化士兵的前进。

    德国科学家们和德国将军们认为,为了德意志,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得到胡灵珊,以及胡灵珊背后的科学家们。

    于是,被加盖了重重保密机密绝密印章的文件,被火速的送上了远洋邮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德国驻清大使的手里,同行的,包括十几个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的顶尖科学家。

    “我必须亲眼认证一次。”马克斯普朗克这么说着。

    其余顶尖科学家点头。

    科学的世界,没有任何的侥幸和虚假,不能亲眼见证,不能重复实验的东西,全部是假冒伪劣。

    以为事情都在掌握的李鸿章不知道,德国人比李鸿章更迫切的希望杭州问题和平解决,胡灵珊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哪怕因此和李鸿章真正翻脸,派兵攻打李鸿章,都在所不惜。

    李鸿章只要再等待几个小时,德国大使就会主动找上门,开出条件,希望李鸿章停止战争。

    没有掌握全部信息的李鸿章,谈不上被耍了,但是,至少少赚了一笔德国人的人情和厚礼。

    华夏土地上奇特的意识流语言沟通,造成了李鸿章的失误。

    在李鸿章,以及其余各个关注着胡灵珊的满清官员和贤达志士们,看着手上的报纸或公文,读着“以一当千,所向披靡,身法快如闪电,力大无穷”等等形容词,或者“一人破数千人,斩数百人,血流遍地,死伤无数”等等公文内容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把这些词语和语句看到心里。

    华夏的形容词从来缺乏数量级的精确描绘,连《天工开物》这种教科书式的书籍,满篇都是“长尺许,重千余斤”等等不明觉厉,但完全无法真正明确的词句,一些以夸张词语博取眼球的报纸,和为了推卸责任而写的战败公文中,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夸张到极点的词句,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打石头不过粉碎,打生铁不过有痕,却没人嗤笑质疑,足以证明在文人墨客的眼中,对数量级的轻忽到了何种程度。

    李鸿章和官员们,以及华夏的文人们,惯性的认为,胡灵珊不过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顶了天了,不过是和满清开国的鳌拜一样,可以一个打几个罢了。

    这种级别的勇士,在华夏大地,在华夏历史,在4万万的人口基数中,在洋枪洋炮面前,又有什么必要去重视呢?

    李鸿章根本没有想到,被他忽视的一介莽夫的胡灵珊,被德国人重视到了派出德国最尖端科学家,组团远渡重洋来华夏亲眼一见的程度。

    小小的文字习惯,造成了巨大的鸿沟。

 第28章 通电全国

    “我女儿了不起吧?”胡博超鼻孔向天,对着忽然冒出来的胡博明道。

    胡博明翘拇指:“了不起。”

    古往今来,能真正不要脸的,个个都了不起。

    胡博超轻描淡写偏偏又加重声音道:“我了不起吧?”

    胡博明皱眉,认真思索状。

    胡博超大怒:“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一个人拿着把破洋枪,面对杭州几十万人,没有丝毫的退却,没有一点的动摇,难道不伟大吗?”

    胡博明鄙视道:“哥儿们,那是你宝贝女儿哪,为了自己的女儿,做出什么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有本事,为了你不认识的人,伟大一次给我瞧瞧?”

    胡博超哑口无言。

    胡博明继续道:“论伟大,我倒是比某人强一些。我这个做人小伯伯的为了一个侄女,命都不要了,伟大吧?某人能为了我的女儿,命都不要吗?”【注1】

    胡博超缩头,左顾右盼,忽然大惊道:“哎呀,忘记洗衣服了,我赶紧洗衣服去。”迈着方步,溜之大吉。

    胡博明和胡老爷胡老太太一行人,赶到杭州城外的时候,淮军已经围住了进城的路口。

    胡博明等人倒也不害怕,大大方方的打听消息,大摇大摆的在城外找地方住下。

    被堵在城外,惶恐不安,四处打探的杭州本地人多了去了,谁会想到,胡家的人就会混在人群里?

    所有人都惯性的认为,胡家的人,要么被堵在城里出不来,要么已经远走高飞。

    而仓促出动的淮军,也不至于强大到有胡家诸人的照相。

    满清的照相可是稀罕玩意,非有钱人家不会有,而拥有胡家上下人丁照片,并广泛复印发放,大清朝要是有这强大的实力,早统一世界了。

    胡博明等人就安然的待在城外,与无数城外的人一样,为城里的人担忧着。

    胡博明原本担心的几人被淮军拿下,威逼胡灵珊自尽的狗血情节,完全没有发生。

    “是不是该把媳妇他们接回来?”胡老爷犹豫不定的问。

    杭州似乎真的姓胡了,胡家以后在杭州可以横着走了,但是,树大招风,总觉得要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说不定就全部完蛋了。

    没有李鸿章,还有张鸿章,王鸿章的,随时可能再围一次城。

    手下没兵的胡灵珊让人缺乏安全感啊。

    胡灵珊也在思索,李鸿章的退兵太可疑了,德国人蹦出来的时间好得让人怀疑。

    与肚肠打了999个结的方证、东方不败、任我行、左冷禅打过交道,胡灵珊对任何巧合都保持极端怀疑态度。

    “局势太诡异,还是不要回来了,留一个退路也好。”胡灵珊道。

    胡博超胡博明也点头,就这么定了,胡博明立刻启程,重新登上去檀香山的邮轮。

    “檀香山可是个好地方。”陈其美笑着道。

    “我在那里有熟人,正好要去拜访他,不如我们同行,也好彼此有个照顾。”陈其美客气的道。

    ……

    “太后,洋人居然出面了。”光绪皱眉,大清朝和洋人关系最好的,就数李鸿章了,要是洋人开始恶意的对待李鸿章,这是不是在表达一个重要的信息,洋人又要开始对大清动手了?

    慈禧深思了半天,毫无头绪,很想再装一次逼,说一句“这事恐怕不简单”,但好不容易和光绪母子一条心,以这种官腔敷衍,未免伤了母子感情。

    “哀家也看不透,按理,洋人不该表态的啊。这看着像是站在朝廷这边,可细细的想,完全不对啊。”

    “要不要先准备一下?”光绪胆子小,立刻就想到了八国联军,想到了火烧圆明园。要是这些洋人打着李鸿章残暴反人类等名头,再来一次大战,这北京城眼下可没什么兵马。

    慈禧摇头,有多少人马,在洋枪洋炮面前,都是纸糊的。

    “看不懂,那么就让局势再乱一点。”

    满清朝廷下旨,命令山东巡抚袁世凯立刻进京面圣。

    满清宁静和呆滞的空气中,立刻又被电报挤满。

    “这是拿北京城鼻子底下的山东开刀?”浙江巡抚刘树棠如此怀疑着。

    “这是逐个击破,袁巡抚务必小心。”闽浙总督许应骙提醒着。

    “袁巡抚无需理会朝廷。”湖广总督张之洞这么说。

    袁世凯盯着一张张的电文,阴沉着脸。

    还以为李鸿章终于敢和朝廷叫板,可以借此联省自治,从此山东姓袁了,没想到,李鸿章还是那个圆滑的底子,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就偃旗息鼓了。

    这联省自治,怕是要不了了之了。

    然后,倒霉的就一定是他了。

    谁让他距离北京城最近呢?

    直隶总督又从来都是朝廷的铁杆支持者,想必现在大军已经枕戈待发了。

    “爹,千万不能进京啊。”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大急。

    袁克定对光绪和慈禧都持有敌对态度,原因和民族大义无关。

    几年前,光绪认为袁世凯可以成为忠心耿耿个的帝党,许诺了直隶总督的位置。作为未来的直隶总督的长子,袁克定安排了三天大戏庆祝,呼朋唤友,大肆宣扬,在北京城买了房产,许了未来的直隶官位无数,进账红包若干。结果,直隶总督的位置没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慈禧暗地里拉拢袁世凯,许下了北洋大臣的位置,袁克定又大喜,再次安排了十天大戏,风风光光的许诺,等以后老头子当了北洋大臣,建立了北洋新军,所有狐朋狗友,想去衙门当官,就去衙门当官,想去和洋人做生意,就去和洋人做生意,想去新军拿枪杆子,就去新军拿枪杆子。结果,北洋大臣的职务又黄了。

    袁大公子的面子从此再也不值钱了。

    没有好爹要认命,不认命就自己去拼命,努力自己做个好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好爹的人多得是,谁也不会瞧不起谁。

    但既没有好爹,又不肯努力,反要吹嘘自己有个好爹,摆出一副纨绔的样子,就忒也不要脸了。

    袁克定从此对光绪和慈禧深恨之。

    “爹,在山东做土皇帝不好吗?量慈禧也不敢真的打过来。”袁克定努力的劝解着。

    袁世凯打量长子,唉,还是草包。做土皇帝,对朝廷听调不听宣,阳奉阴违,那是要有枪杆子的。当年要是北洋军落到了他的手里,别说不理会朝廷,就是立刻打进紫禁城,他都毫不犹豫。

    可是,他现在只有巡抚衙门的老弱残兵啊。

    袁世凯百分之一百确定,只要他敢单独和慈禧和朝廷叫板,慈禧立刻就会派大军冲进山东,而巡抚衙门的这些兵马,立刻就会倒戈而向。

    山东巡抚衙门的兵马,就是这么的机灵。

    袁世凯瞅瞅袁克定的脖子,到时候,你脖子上的这颗脑袋,只怕就要去北京城游一游了。

    战,肯定不行。

    是硬着头皮进京,然后在金銮殿跪地膝行,痛苦流涕,猛扇自己耳光,还是连夜卷走巡抚衙门的全部财产,跑到李鸿章手下寄人篱下?

    真是难以抉择啊。

    ……

    杭州城既然姓了胡,胡灵珊就没打算再让出去。

    “你们把认识的人都找来,本大师姐任人唯亲!”

    胡灵珊的话,让一群善良纯洁的革(命)党人擦汗。

    但仔细想想,似乎这个贬义词放到这里,居然莫名其妙的合适。

    在满清的鼻子底下闹(革)命,是要掉脑袋的,不是亲戚,不是好友,谁敢来?

    在看着美妙,其实危如累卵的杭州城当官,已经不再是人人羡慕的肥差,而是被人避之不及深深嫌弃的大清朝最差职务了。

    “我去联系刘道一,王时泽,他们定是会来的。”秋瑾第一个说道,这两个人都是她的好友。

    “我去找熊秉坤,孙武。”黄兴道,“这两个人都略通军事,对我们定是大有裨益。”

    几个大佬都不避嫌,把亲朋好友都推出来了,其余人的胆子就大了,各种推荐。

    宋教仁沉默良久,微笑道:“我去找段祺瑞聊聊。”

    “你和段祺瑞有交情?”徐锡麟大吃一惊。

    段祺瑞是李鸿章的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优等生,去德国留过学,现在手上有一只满清的精锐,北洋新军。

    要是能拉过来,杭州不但稳如泰山,而且立马轰动华夏,指不定就有半个浙江自动投降了。

    “不认识。”宋教仁继续微笑着。

    “你疯了?”徐锡麟惊道。

    胡灵珊拍手:“好主意,好气魄。”

    宋教仁微笑,居然被胡灵珊看出来了。

    “宋兄是想当死士?”黄兴说道。华夏自古都有这样的勇者,在刀剑之下,从容的劝说敌人的大将弃暗投明。

    这种风度,想想就让人热血澎湃。

    但是,成功率却小得可怜。史书上那些叱咤风云的游说者,舌战群英的军师,其实只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之一。

    更多的人的下场,只是戏文里的一句台词:“……来人,将他推出去斩了……”

    从这个角度说,蒋干敢去找周瑜,还是非常有勇气的。

    “我可没有想过要死。”宋教仁笑了,他还想好好看看,这些脑袋里千奇百怪的大清辫子百姓们,究竟会怎么面对翻天覆地。

    “我打着杭州府衙官员的身份去,段祺瑞再是不悦,顶多也不过将我乱棍打出军营而已。”

    这有些道理,段祺瑞不是残暴的人。

    见宋教仁决心已定,众人只能这么说着:“此去定要小心……”

    “完全没有必要!”胡灵珊挥手。

    宋教仁微微一愣。

    “你打的主意,完全没有必要亲自跑一趟,我分分钟就能搞定。”胡灵珊大言不惭。

    宋教仁不解,分分钟搞定,有这么容易?

    宋教仁去游说段祺瑞,那是定然不成的。

    论渊源,论地位,论亲疏,论出生,段祺瑞要是想脱离朝廷,背弃慈禧和光绪,那么第一个选择的,一定是李鸿章。

    手握精锐军队,官位更在杭州知府之上的段祺瑞,会投靠胡灵珊,也就只有不懂朝政不明官职的年青学子才这么想。

    宋教仁根本没有想过打动段祺瑞,他的目标,是让天下都知道他去找了段祺瑞。

    胡灵珊欲勾结段祺瑞的消息一旦被天下知道,天下会怎么看?

    无非是认为胡灵珊目标极大,连手握兵权的段祺瑞,都敢没大没小的招揽,再痛骂几句胡灵珊志大才疏不识大体不识尊卑而已。

    但李鸿章的日子就难过了。

    这是被人挖角啊。

    虽然不是淮军的墙角,但这是挖李鸿章关系网的墙角。

    李鸿章是大声斥骂胡灵珊,然后将段祺瑞揽入怀抱,还是默不作声,装作不知道?

    前者,李鸿章与慈禧的决裂再也无法拖延,李鸿章都在挖朝廷的大将了,还能忍?难道要等李鸿章把朝廷的军队都挖光吗?慈禧不出兵攻打李鸿章,大清立马完蛋。

    后者,谁都能看出李鸿章没有和慈禧立刻决战的心思,那些还没有投靠李鸿章的故旧门生们,就要好好想想,这向李鸿章跨进一步,究竟会不会是自己跳坑。

    而不论前者还是后者,李鸿章和朝廷都会把大量的精力,关注到彼此身上,再也没有精力理会小小的杭州城。

    被卑鄙无耻的胡大师姐染黑,抛弃了“民为贵,社稷次之”,“人之初,性本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自古以来,推崇百姓是永远善良的、百姓是永远正确的、百姓是必须放在最重要位置的、认为所有百姓都是好人都该爱护的高尚崇高伟大正义正确的思想的宋教仁,轻易的就无师自通了厚黑学,自通了官场阶级学,成为了一个标准的政客。

    “你有更好的办法?”宋教仁不太相信。

    胡灵珊叹息:“老宋,记住,时代不同了。别老想着三国演义,那已经被淘汰了。”

    杭州知府胡灵珊通电全国:“段祺瑞,过来做我的小弟,如何?”

    段祺瑞李鸿章慈禧光绪张之洞袁世凯郁闷了:尼玛,掀桌!

    不论段祺瑞是破口大骂要干掉胡灵珊全家,还是默不作声,全大清都知道,李鸿章和慈禧必须表态。

    全大清的官员又一次到了站队的时刻。

    跟着慈禧干翻李鸿章,还是跟着李鸿章干翻慈禧?

    全大清的人屏住呼吸,静候大清朝剧烈的咳嗽。

 第29章 二次通电全国

    手掌兵权印把子的段祺瑞最近有点烦。

    大清朝的北洋海军被打得全军覆没了,大清朝稍微有点爱国心有点廉耻心的,都死命的盯着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