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驸马不按剧情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句话让不少的人有了些戒备,赵菀青立马摇了摇头,口中道:“不认识,我们不认识。”
  突然肩膀上被施加了重量,身体一僵。听到那个男子,用带着笑意的清朗声音道:“怎么会不认识,在这个日子一起出来的人,自然不是寻常关系。”
  赵菀青一开口,便能知她是个女子,柔和清丽的面容,一双漂亮的杏眼像是会说话般。
  今日是乞巧节又名七夕,外出的大多都是互相有意的情人。看他们郎才女貌,气质都很是与众不同,便以为是闹了别扭的有情人。
  “有什么,还是说出来比较好,以免有什么误会影响感情。”一开始有戒备的那人道,说完还看了看身旁一位带着面具的女子。可以看出,二人应该是互相有意。
  赵菀青被他们一脸的好好谈,不要闹误会的脸给弄得要晕倒。连忙道:“我们不认识,真的不认识。”说完快步挤开了人群,想要尽快找到陶既明他们。
  听到身后还有人在起哄道:“快追啊,女子生气是要好好哄着的。”
  她听到话,更是加快的了脚步,但身后总有一个人跟着,不快不慢,不时的喊一声小公子。
  心中急乱,就没什么耐心去细细看谢旭倩他们。这里她又完全都不熟悉,不知道这是走到了哪里?
  四周看去,都是陌生的人脸,不远处还有那个不知底细的人跟着她。孤立无援,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再体会到这种感觉。
  慢慢感觉所有人都在看她,脸上的表情都变为了嘲讽。似乎在评论她张扬跋扈,任意妄为,随意处罚宫人,却又因着有陛下护着让人敢怒不敢言。
  谢博衍,谢博衍,若是谢博衍在就好的。这个念头一起,越发的止不住。他不会嘲讽自己,从来不会,他只会耐心的陪着自己,哄着自己。虽然只是因为她公主和妹妹朋友的身份,可是,这就足够了。
  蹲下躲避那些人的目光,将头埋在双臂里。心中念着放不下的人,想念的人:母后,谢博衍,倩,还有秋珠她们。
  “小公子,怎么了?”
  这个声音刚响起来,肩膀被人环起来,来人她一下子猜到。因为耳边是熟悉无比被念及无数次声音,里面有关怀和一丝丝的后慌张道:“殿下,您怎么一个人在这?”
  温润如玉般的人让她无比的心安,她看过去,那一丝丝慌张更像是她的臆想。控制不住般双手抱住了他,一直在坚持不落下的眼泪不断地流出来,哽咽道:“谢博衍,谢博衍,谢博衍。”
  时间就像是静止,所有人都成了她眼中人的背景。她只能看到谢博衍,只能感觉到他。
  “没事,一切都没事了。现在带您去找陶大人?”
  她点了点头,身体被扶起来,同他分开时两人的脸颊不小心碰到。
  两人同时僵了一下,还是谢博衍最先反应过来道:“陶大人在另一边寻您,若是您不方便走动。我们就等他们过来?”
  她摇了摇头,低声道:“我可以走,我们走吧。”
  听到他嗯了一声,却没立刻抬步,只是转身对也已经过来的人道:“柯大人原来已经回京,有缘再会。”
  说完没等那个柯大人说话,就带着她往另一边走去。
  不多时,就见到了一脸慌张的谢旭倩,上前抱抱她,然后道:“倩,我有些累,先回宫了,你有空的时候一定要进宫陪我。”听谢旭倩道了好才同她分开。
  阻止了一旁陶既明几人请罪的话语,转身对谢博衍道:“谢谢。”
  马车已经被牵引过来,赵菀青上了马车,同谢旭倩和谢博衍告别,便往宫里的方向赶去。
  谢旭倩看着马车,愧疚道:“今日,是青的生辰,竟被我搞得一塌糊涂。”
  

第56章 梦境
  谢博衍摸摸她的头,安慰道:“公主是个坚强的人,给她些时间去平静平静。到时你也要多多安抚她。进了宫,不能只知道自己一个人玩闹。”
  今日晚间,他突然有感要上街来看看,没想就碰到焦急倩儿和陶既明,才知安乐公主竟然在刚才跟他们走散了。
  几人分路寻找,当他看到在人群中不知所措蹲在地上的人时,心中竟冒出些心疼,最后才是庆幸。
  “我们回去吧,天色不早了。”谢博衍道。
  谢旭倩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人,低头轻声道:“好。”
  当天回去后,谢博衍又做梦了,又是关于那个女子的。明明他不该肖想,却总是不由自主的一次又一次的梦见一个人。——安乐公主。
  梦中的她似乎跟传闻中张扬暴躁模样完全不同,看向自己的时候不知怎么,总是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和一分的好奇。
  偶尔他们一同外出,说到好玩的脸上带着纯真的笑,身上丝毫没有现实中融入骨髓般的忧虑和焦灼。
  梦境一转,她身着女装,发现高小姐的计谋,拦住了他并当场向高发怒。忽然之间,又是她一脸的抱歉暗中来了谢府门口站了一段时间,看到了过来的他和倩儿连忙藏到了暗处。几次欲上前,却又退缩了回去。
  他和倩儿却都没看到,笑着进了府中。她则是黯然的露出了脸来,有几人焦灼的从远处赶过来,恭敬行礼后劝慰了一番,才带着不情不愿的她朝皇宫的方向走去。
  那辆马车渐行渐远,就如今日的一般,咚一声有什么响了一声,梦境猛然的破碎。进入眼帘的是自己的房间,天色还有些黑,静了静心神披上衣衫将蜡烛点燃,打开一个木盒。他自己也许都没有察觉到,看向它的时候目光柔软的有多不像话。
  若是谢旭倩见到,就会认出这个木盒是之前她想偷偷拿走的那个。
  打开木盒,里面木雕的面庞已经有些清晰。是个貌美的女子模样,漂亮的杏眼,小巧挺拔的鼻尖,全貌越来越像安乐公主。
  他这是怎么了,只是做了几个梦而已,便如同发了疯一般。将不知何时又拿起来的刻刀放下,盒子合起来。
  已是没了睡意,站起来去收拾明日要带的行李,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那个木盒也放进了包裹里。
  子安殿。
  精美的床榻上躺着一个盖着薄被的女子,像是做了不好的梦,眉头轻皱嘴巴紧抿着,薄被被她的五指抓的变了形。
  她梦到她出宫了,带着宫里的宫人私自逃出去,在宫外找了间客栈,欢天喜地的想着她终于自由,她可以日日去寻谢旭倩,若是运气好,还能看到谢博衍。
  却不想碰到了已经确定被抬为平妻高静珊,她们起了争执。不久后流言四起。以往被定义为高风亮节的京都第一公子,没想到会引得两个女子争执不休,还同其中一个已经有了婚约的女子牵扯,原来也不过如此。
  谢博衍要走科举之路,却因为所谓的‘德行’不好,先被大学士出言讽刺,后更是在大街上被人议论,指指点点。
  可他却仿佛不在乎般,还是同往日一样。就是谢博衍的这幅模样更让她愧疚,而谢旭倩当时已经对她有所怨言。
  画面翻转,谢博衍的无奈,谢旭倩的指责。父皇的赐婚,还有母后病重……顾巍存身上的白衣。
  “我不是故意的,母后,母后……”
  守夜的秋珠听到床上的声音,连忙起身。点上了灯盏,掀开帷幔低声唤她:“公主?公主?”
  赵菀青猛然惊醒,在梦中仿佛是忘记了呼吸,在此时大声喘着气,身上满是汗意。看清楚眼前的人,嘶哑着声音道:“秋珠。。。。。。原来是做噩梦。”
  她做势要坐起来,握住秋珠伸过来的手,脸上还有些精神未定的木然,靠在床头上,似低语般道:“我做噩梦了,只是噩梦而已。”
  她的这副反应,吓坏了秋珠,想到前几天乞巧节的时候发生的事。公主已经连续做了几日的噩梦,莫不是吓到了。
  摆了热手帕,给公主擦拭了道:“奴婢去唤太医来,这样总不成。殿下日日睡不好觉,白日里哪里还会有精神。”
  赵菀青又一次的阻拦了她,低声道:“没事了,不用太医过来瞧,本宫没事。”称呼已经换为了本宫,刚才显露出来的脆弱仿佛只是一瞬间。
  可是经过这几天,秋珠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冒着被公主责骂的风险道:“那奴婢告诉皇后娘娘,您总要听话了?”
  她知道秋珠是为了她好,便点了点头:“去请太医。”
  秋珠听了,立马走往了殿外,听到她说话的声音,应该是已经吩咐宫人去寻太医。
  刚才的一场梦,似乎要完了她的所有力气,有些昏昏沉沉的。不知过了多久,她已是模模糊糊的睡了过去。
  虽然人未醒着,但身边的人偶尔的言语还是隐约能听到。她没有力气去听清楚她们说了什么,大概是,宜衡王,洪水,左手手指。没等她用力去听清楚,口中被喂下了苦到心口的温热液体,便又迷糊着睡了过去。
  只是,没想到她这一昏沉,竟过了这么长时间。
  

第57章 林墨
  谢博衍,则是快马加鞭赶往了南地。
  他在赶路的这几天就一直在想着,南方应该不会太糟糕,毕竟宜衡王已经赶了过去会主持大局。这几年也没有出过什么灾害,每年都会修缮的防洪土堰没理由会在今年出问题。可是越往南,原先十分还有的三分轻松,现在一分都不剩。
  哭笑的感觉着已经让人不舒服的一场天气,看来会让师父这么的急切的派他过来,真的是已经到了很严峻的地步。他来之前查了近五十年发生最多灾患的地方,想着先停留下来查看防灾的土堰,若是时间允许,尽量多查看几处。
  他选择了林墨县,听名字是个好地方,其实不然。因着地势的原因,南方有十次灾害,林墨能有六次在其列。南地大部分土地肥沃,若是没有这么多的灾害倒是很是繁华。可每每老天的一个不顺意,就将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也因此,每任的县令不求能建下什么成就,只求能平安无事就好。
  林墨县令同师父是相识,所以选的地方师父也是很赞同。觉得有相识的人,他动作会很方便,不至于一次次的吃闭门羹以至于浪费时间。
  他带着周飞,便到了林墨县衙门,可大门紧闭不像有人在。谢博衍去敲了两下,等了一会儿竟是没人开门,又敲了几下,才有人将门打开
  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身量不高,看到他们脸上有了些警戒,用他变声期的公鸭嗓道:“你们找谁?”
  谢博衍道:“鄙姓谢,之前同县令大人有过书信,说今日会到。”
  那少年用怀疑的眼神打量了一下他们,才道:“你们等下,我去问问大人
  谢博衍点头,同周飞互看了一眼。不知道这衙门竟早早关了门,有些不正常。
  过了一会儿,门口开了,那个少年同他们道:“大人正在见客,先请两位公子进去,他忙完了再来见你们。”
  谢博衍点头,便由她引着往衙门的内院过去。周飞注意到自家公子的眼神,笑着问道:“这位小哥,能否问一下,这天色还早怎么就已经将衙门的大门关了起来?”
  那少年叫他们同自家大人认识,眼中的防备卸去,回道:“每日里很少有事,今日又来了贵客,所以就将大门关了。衙门中的衙役,则是都被派去查看土堰去,现在这里没有几人。”
  原来如此,谢博衍原本好奇这个来的贵客是谁,但是想想万一不是宜衡王,倒显的他打听别人私事。不久被他带着到了一处屋舍,他们二人坐下,那少年送上来了茶就下去守着大门。
  这屋内摆设很是简单,里面桌案上只放着笔墨纸砚。有一丝的凌乱,还有院内的摆设,都预示着这个县令大人,应该改未成亲。
  “公子,要不要去查探一下?”
  谢博衍摇摇头,他这次本就是为了土堰之事过来,最好不要节外生枝误了大事。
  现在天气闷热的紧,最好能尽快做出个措施来,幸亏那边也没谈太久,林墨县令终于过来了。
  推门而进的男子,大概有三十岁。身量修长,面貌虽是普通,可身上的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让人很舒服。见到他们,脸上带着浅笑道:“是谢公子吧。今日有客人来,耽误了些时间。”
  谢博衍之前未见过他,难得他用一种相识多年的语气说出这些话,看来确实是一个容易让人有好感的人。
  “参见于大人。在下奉师父之命来此。”
  于冀看着这个年轻人,心中竟隐隐有了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之前他还以为来的人应该是个经验丰富的中年人。一看到他心里还有些不放心,但是看他神态,再想想是他那位花老兄派来的,心中对他放心了些。
  “好,那我先简单说一下林墨这里的情况,今日你们先休息,明日再商议解决之法。”言语间也不多说无用的夸赞之言,直接切入正题道。
  谢博衍点了点头,并要来了县志,就听于县令道:“今年的雨水有些不正常,往年六月下旬和七月上旬就会连绵不断的下雨,若是措施不当,会造成不小的损失。去年的土堰的作用就不太大,幸亏雨水不多倒是没造成多大的影响。”
  “重新建立堰口需要的不是一朝一夕,向朝廷反应一直无效。今年异常的天气让人有些不安,许多有经验的老人说今年可能会经历个大洪灾,我就一连递上了好几份折。结果还是宜衡王给了回信说,之前的折子根本没递到陛下的桌案上,前些天他回信说陛下的意思还是修缮土堰就可,剩下他会想办法。”
  “我就想赶在洪水来之前,先多检查检查土堰。然后让人们将一些能搬运的都运到高处,若是没有洪雨水最好,到时只是多费些力气罢了。”
  “可今天,已经确定了这灾害是躲不过了。对了,我还要让扬翰尽快通知街坊们。”
  他唤了那守门的少年,让他去给乡亲们尽快带个话,让各家行动快点。
  这天气确实有些反常,不知道于县令是怎么确定天气一定会不好。他还未开口,旁边的周飞已经疑惑的问出来。
  “就今天来的客人,手中拿着一块识雨石,那上面的颜色已经成了黑紫,要有大雨到了。”
  谢博衍隐隐猜到了,现在手中有识雨石肯定会很方便,于是道:“宜衡王原来也到了林墨县,现在他可在府中?”
  于冀未对他们防备,可王爷的行踪他也不知道:“刚才离开了,不过听他说的话,明日应该还会过来。”
  谢博衍道:“好。事不宜迟,我们现在最好就去查看一下。”
  于县令原先也是这个意思,但是觉得别人风尘仆仆的赶来,还未歇息就让别人做事有些不地道,就没开口。现在谢博衍开了口,他自然是赞同的。
  谢博衍,周飞,于县令,和守门的那个少年就一起往修建土堰的地方赶过去。在路上谢博衍一直在看林墨以往的县志和水流分布图。皱着眉头,想了又想,终于是忍不住问身边的于县令:“大人,之前建造土堰的时候可是想过在漓江的这个拐弯的地方进行分流?”
  于冀看过去他指的一个位置,可他刚在这任职一年多的时间,对之前建造的时候情况一点也不清楚,便摇摇头道:“实不相瞒,我在这任职只有一年多,对之前的情况不了解。若是想知道,还要寻人问问。”
  谢博衍点点头,然后指着那个地方道:“若是在这里建造堰将水分流,在旱季还能起灌溉作用,若是暴雨,洪水比建造土堰的作用要大的多。”
  于冀虽是不能懂这些,但是能看出他说的是有些道理,堵不如疏,想了一下道:“今日我们先赶过去看看,那衙门的衙役也有在看着的,有两个是年纪大些的,应该知道些什么。之后我们在天黑之前赶回衙门,看能不能一起想出来个对策。”
  说的几人都同意,倒是在一旁坐着的的那个少年,听到他们的话道:“大人,小人有话说。”
  于冀看向这个少年,他是自己之前在京城时,无意下救的一个孤儿,担心他无人引领走上歧途再加上这个孩子聪明伶俐,便将他带在了自己身边,因着当时问他的父母和姓名,他都说记不清楚,只知道自己是个孤儿,便给他起了名字——于扬翰。
  于冀是个脾气好的,听他的话,笑着道:“不用拘礼,你说。”
  于扬翰点头,然后道:“我外出的时候,听到集市上的大婶说当年是因着钱财不够,要建造堰台需要炸山,整个工程下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当时的县令以山上有匪徒为由,修建了土堰。”
  说完又接着道:“当时只是听她们谈起了前几年的水患,言辞间略有些愤恨。几人零零碎碎的提起了些当年的事,我一时好奇就听了听,归纳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他说完的这些话,于冀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奇怪,毕竟于扬翰经常出去买日常所需的物品。同街坊间的关系也很是不错,有时办案的时候也会起些作用。
  谢博衍却是注意到这少年眼中与他年纪不符的稳重,他在衙门已经知道这个少年的事情。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于县令让他跟在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