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迟迟钟鼓-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湛起身的动作猛然顿住了,他转头看向姜风荷,眼睛里风起云涌,过了许久才慢慢恢复平静,“古往今来,权臣给君上送美人,要给送进来的人安上一个比较妥帖的身份,因而做些手脚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这也不能说明什么。”
    他朝姜风荷挥了挥手,示意她下去,姜风荷却不肯就这样善罢甘休,“陛下,如果真的像你说的这样,只是想抬高姜太后的身份,那为什么等到臣妾去查的时候发现什么痕迹都没有呢?如果她只是身份低微,又何必如此讳莫如深?”
    “够了。”姜风荷的话尚且没有说完,就被李湛打断了。他有些疲倦地看向她,说道,“这些天你也累了这么久了,先下去休息吧。这些事情你不用管了,总之朕会给你一个交代的。”说完便不再理她,站起身来径自向着门外走去。
    外面阳光正好,冬日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有种暖洋洋的感觉。御书房里放着许多炭盆,并不冷,出来了被风一吹,李湛才觉得身上有几分凉意。
    对于很早就去世的母亲,李湛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好像很小的时候他就跟在敏贵妃,也就是迟迟的生母身边。跟姜翠微把他正式收养不同,敏贵妃虽然带他,但他还是记在皇后膝下。迟迟的生母跟她一样,是个很娇憨的女子,她是沈氏的表妹,沈氏进宫之后不久,她又被家里送了进来。敏贵妃聪明慧黠,在宫中虽然不受宠,但也可以保护他不受其他人的伤害。只是后来,她在生迟迟的时候,难产大出血,就这么去世了。偌大的婉芝宫从此以后就好像被人忘掉了一样,先皇既没有再派新的宫妃过来,也没有对他们兄妹的去向做个说明。如今想想,竟觉得这是他有意如此。
    觉得难以面对,却又不忍心取了他们的性命,干脆就把他们放在宫里,眼不见心不烦,任他们自生自灭。
    宫里那么多的皇子公主,少他们两个不少,多他们两个也不多,开始的时候婉芝宫里还有许多宫人,后来见他们两个小主人连自己都保不住,里面的人也走的走散的散,留到最后的,只有琉璃和纪无咎两个人。
    还好,那个时候纪无咎的师父还在,他是大内总管,人人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帮了他们兄妹许多,要不然仅靠着他们两个小孩子,是根本长大不了的。
    他的母亲啊,从来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过,他对这个人都很模糊了。如今姜赋淳势大,他就算有心要查当年的真相,却也无力做出些什么。然而为人子,总不可能明知道自己母亲的死有蹊跷,却什么都不说吧。
    李湛想了想,招来一直在身后站着的春寿,吩咐道,“你去把你师父叫过来。”如今能帮他的也就只有纪无咎了。
    三天之后,纪无咎带着吉祥进了宫,连同上次那个迟迟在花园里遇到的老宫女和一个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太太、一个壮实的年轻人,一起出现在了李湛的暖阁中。
    那个老宫女是曾经伺候过沈皇后的宫女,叫做葳蕤,是当年的洒扫宫女,因为不在内殿伺候,加上年纪又小,所以后来被清理的时候侥幸逃过一劫。这些年她一直深居简出,也不多跟人打交道,就是等待着有这样的一天,君上在问起曾经的往事时,她能站出来,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吉祥是他们师门的大师兄,最早跟在师父身边行走的也是他。当年事情发生时他已经是少年模样了,所以纪无咎记不得、不清楚的事情,问他再恰当不过了。
    至于那个老太太,她是沈皇后母亲的贴身丫鬟,后来因为年纪大了,被放出去嫁人。过了没多久,又因为夫家搬离,到了其他地方。
    当年,当年的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沈皇后虽然也是出身沈家,但跟沈清扬的那个“沈”却不是一回事。沈清扬的“沈”是百年沈家,沈皇后的“沈”是因为她父亲军功太高,先皇的父皇贤宗皇帝给她父亲封了爵,说起来,发迹也不过是那十几年间的事情。沈皇后闺名碧澜,未入宫之前曾经女扮男装,在琅琊王麾下效力,甚至还一路做到了前锋将军。要不是怕万一身份暴露,恐怕她是不会那么早脱下戎装的。
    李湛乍然见听见一个从未听到过的王爷名字,不由得问道,“琅琊王又是谁?朕怎么从来不知道我朝还有这样的封号?”
    纪无咎身上一颤,连忙垂下眼睫看着地上。吉祥看了一圈儿,发现没有人回答,笑了笑说道,“陛下你当然不知道了。琅琊王不是封号,是民间百姓给的诨号,指的是前代镇北大元帅侯朝宗。据说此人长相俊美,武艺出众,还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颇似前朝那位战神琅琊王高长恭,于是才这样叫他的。他原本是先皇亲封的一字并肩王,这样叫他也不算逾越,所以百姓们都这样叫他。”
    李湛皱了皱眉,下意识地问道,“那为何朕从未听说过他?”
    “这……”吉祥面上露出几分难色来,旁边的纪无咎却在这个时候垂眸道,“据说此人后来想谋朝篡位,陛下将其正法后,把和他有关的一切文书记载全都销毁了,更加不许人提起,所以陛下才不知道。”
    原来是这样。李湛点了点头,示意那个老太太继续说下去。
    那个老太太行了一个礼,说道,“陛下,这后面的事情虽然是事实,但说出来恐怕会有损先皇后清誉……”她尚未说完,就被李湛抬手打断,“朕要听真话。”那个老太太点了点头,继续说了下来。
    其实侯朝宗早就知道沈碧澜是女儿身,青年男女,又意气相投,自然彼此心生爱慕,两人在战场上互许终生之后,沈碧澜就回了家,打算等侯朝宗凯旋之后就与他完婚。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沈碧澜脱下戎装换上女装,回了京城,就等侯朝宗一朝班师回朝,迎他过门。然而,人的预计总赶不上世事变化。沈碧澜的父亲虽然军功卓著,是个能干的人,但在感情上面实在称不上良人。沈碧澜回到家中才知道自己多了一个叫做沈翠微的妹妹,与她同年生的,只小月份,算起来,是在她母亲怀孕的时候就怀上了的。
    那个老太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也是老爷的过错。如果不是他当年色迷心窍,小姐也不会有后来那些波折,沈家更不会招来灭顶之灾。”
    沈翠微这名字太熟悉了,如今姜太后的闺名正是“翠微”二字,李湛只觉得头皮发麻,他虽然尚不清楚这中间究竟有什么弯弯绕绕,但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沈翠微就是如今的姜太后。
    察觉到旁人的目光,那个老太太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料想的不错,当年的二小姐沈翠微,正是如今的姜太后。”
    沈碧澜容貌甚美,她的美,是种英气勃发的美,好像太阳一样耀眼。沈翠微也美,彼时年纪尚小就已经有一种旁人难以企及的风韵。她母亲原本是沈老爷养在外面的外室,沈家主母这些年来操持家务相当辛苦,原本以为自己丈夫是个不可多得的良人,谁知道却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背着她在外面养了其他女人,一气之下就病倒了。然而她虽然病了,沈老爷却寸步不让,硬是要把沈翠微记在夫人的名下,算作正经的嫡出小姐,连由头都想好了,说是当年战乱,不得已将她养在了乡下。
    沈碧澜性子跟沈夫人如出一辙,都是烈性人。沈老爷这样不顾她们颜面,沈夫人自然气得不行,自此之后便再不理老爷,更是不跟他说一句话。她原本就病着,如今又心中郁结,过了没多久,竟然就这样撒手人寰,留下大小姐一个人。
    “那沈翠微之所以会隔了这么多年才找上门来,无非就是眼看着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想上来攀上个身份好嫁个好人家。她长得虽然美,但她母亲身份不明,好人家也不会要她,她的容貌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但如果放在富贵人家,那可就不一样了,她的美不仅不会成为负担,反而还是一种利器。”
    “夫人因为沈翠微和沈老爷的事情去世,大小姐直接将这件事情记在了他们头上,然而老爷执意将沈翠微记做嫡女,小姐身为女儿也无可奈何。更可气的是,她明明见不惯沈翠微和沈老爷,偏偏这两个人还天天往她面前窜。大小姐气得没办法,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之前大小姐的名头已经传遍了京城,人人都知道沈家大小姐是个难得的美人,如今沈翠微过来之后,沈家双姝的名头更是名满京城,许多人家不顾沈家主母刚刚去世,忙不迭要过来给自己孩子定亲。大小家心中早已有人,自然不会答应,她是长姐,她不嫁,沈翠微再心动都不能嫁,原本两人就不对付,这下沈翠微更是将她恨得牙痒。”
    “大小姐嫌家里太乱,干脆搬到了城外的庵堂里去住,没想到这一住之下,却给她自己招来了更大的祸事。”那个老太太长叹一声,“主母去世之后,老身就过来陪在她身边,那一日清晨,她在练完武正在外面散步,突然来了两个年轻人,当前的那个就问她大殿怎么走,小姐说了,却没想到,只是一个指路,却给她自己带来了无穷麻烦。”
    “过了没几日,小姐就收到了封后圣旨,我们这才知道,那天问路的年轻人,正是当今圣上。小姐心里虽然是有琅琊王,然而圣旨已下,再多的感情也只能压在心里。据说当初先皇回去之后,力排众议,硬是将皇后之位许给只见过一面的小姐,众大臣劝说无效,只能答应。如此情况之下,小姐想要抗旨,更是难上加难。况且,当时琅琊王与外族的战事正在关键的时候,小姐害怕自己不答应陛下会迁怒到他,于是只能答应了下来。”
    “小姐进宫之后,老身不能跟随,只得暂时留在了沈家。她进宫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是不知道了。过了半年,琅琊王班师回朝,才知道小姐已经进宫成了皇后,他们两人感情甚笃,乍然知道下,心中难以接受。小姐不在,他经常仗着自己武艺高超去小姐的院子缅怀她,后来不知怎么的,居然被沈翠微碰上了。”
    “这个女人,将她前半生所有不幸都算在了大小姐和夫人身上,自然什么都不肯放过。她在琅琊王面前演戏,做出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来,后来更是直接下手,污说琅琊王亏了她的清白,让琅琊王将她娶了回去。”
    那个老太太叹了一口气,续道,“小姐不在,夫人也走了,整个沈府再没有老身留恋的地方,老身也离开了沈家,后来夫家搬离了京城,更是不知道后面的事情了。可笑的是,当年沈老爷还想着两个女儿一个当了皇后一个成了琅琊王妃,他定然跟着鸡犬升天,却没想到他的二女儿早就对他怀恨在心,后来直接导致了整个沈府的覆灭。”
    李湛听了久久不言,当年沈皇后和琅琊王的风姿已然不能看到了,然而他身为人子,听见别人提起,依然觉得心神激荡。殿中众人很有默契地谁也没有开口,只听得见灯花荜拨的声音,过了许久,李湛才像是回过神来一样,抬头看向那个老宫女,吩咐道,“你说说你知道的吧。”
    葳蕤跟他行了一个礼,说道,“奴婢原本是娘娘宫中的洒扫宫女,是没有福气进到内殿服侍娘娘的,但是娘娘心善,我们宫中的赏银是整个后宫中最多的。说起来,娘娘尚未进宫之前奴婢便已经在那边当差了,进宫数载,还不曾见过比娘娘更慈和的人了。”她伸手抹了一下眼泪,续道,“娘娘进宫之后荣宠不断,但奴婢知道她其实并不快乐,尤其是后来琅琊王满门被灭,娘娘更是终年脸上都看不到一丝笑容。再后来,就是娘娘怀孕了,她有了身孕之后,脸上的笑容多了些,陛下原本就喜欢她,如此也就更宠爱她了。”
    “但后来姜娘娘进宫之后,一切就都变了。有一天,陛下突然气冲冲地进了宫,顺便还带来了无数的禁卫军,将整个宫室团团围住,不许我们出去一步。奴婢和其他宫女太监们跪在外面,只听得见里面有人说话。接着便是陛下不顾娘娘尚在身孕中就将她禁了足,接着便是娘娘的娘家满门被灭,敏贵妃那时已经进宫了,她家也受到了牵扯,父兄皆被贬谪,后来便再无消息。那时娘娘已经快临盆了,突然遭此变故自然心情郁结。”她叹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看向李湛,“陛下你可能不知道,你原本是早产,若不是陛下对娘娘尚且还有旧情,和敏贵妃苦苦哀求,陛下你可能……”
    李湛生在宫廷自然清楚后宫中这些妇人的手段,既然姜翠微有意要针对沈皇后,花了那么大力气才让沈碧澜倒台,肯定不会就这样轻松地放过她。女子生产本来就是一道鬼门关,更何况她在怀有身孕的时候接连遭受打击。
    那是他的亲生母亲啊!生前不曾在她膝下承欢,连她的冤屈都是在她死后这么多年从别人口中听到的。
    李湛抹了一把脸,对葳蕤吩咐道,“你继续说。”
    葳蕤点了点头,“因为之前被禁足,宫中有些奴才到其他地方攀了高枝,等到真的生产的时候,娘娘身边竟连个烧水的宫女都不够。奴婢被叫进去帮忙,敏贵妃在御书房外跪了几乎一夜才把先皇请过来,他刚到,陛下您就出来了。当时我们一群人还在高兴是位小皇子,娘娘终于可以苦尽甘来。谁知道她把敏贵妃叫了进来,把陛下您托付给了她,又隔着门,跟外面的先皇说,她这一生清清白白,不管先皇信不信,陛下你都是他的子嗣。我那时才知道她被禁足,原来是先皇疑心陛下不是他的子嗣。娘娘还说,多年夫妻,却因为一个外人几句话来疑心她,夫妻情分已尽,她心已死,只盼之后永生永世,与先皇再不相见。”
    “说完,她就撑着刚刚生产过后的病体,撞死在了墙上。”
    她的声音轻轻的,但是带给人的震撼却不比大声差,殿中的人像是都被沈皇后的烈性震住了,之前那个老太太已经开始低声啜泣,应该是在伤怀沈皇后的命运。
    李湛自己也清楚,从他们口中听到的,以先皇对沈皇后的宠爱,未必事情就真的毫无转机,然而那个时候她家里被灭门,曾经的爱人也不在了,她那么烈性的一个人,哪里还肯这样苟延残喘下去。先皇疑心;李湛非他子嗣,偏偏这种事情又无法证明,她活着一天,李湛就会让先皇不待见一天,与其这样,倒不如用她的死,来引起先皇心中的愧疚,让李湛平安长大。
    果然,她去世之后,先皇不仅后位空悬二十多年,连带着看原本不怎么受宠敏贵妃都要高看一眼。到了现在李湛才明白,为什么他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能够在宫中平安长大,又为什么那么多年他的父亲对他不闻不问。他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他母亲生命的基础之上的,原来在他还不知道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为了保护他,付出了相当惨烈的代价。
    李湛闭上眼睛,泪水扑簌而落,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没有人敢去劝他,更没有人出来打断他。殿中呜咽之声不绝于耳,粗粗听来,竟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过了许久,殿中的几人才慢慢平静下来。李湛如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恨不得立刻冲到孔雀台杀了那个老妇,然而他知道不行,她如果真的那么好对付,当年自己母亲又何至于会败在她手下。可怜的是,她那般鲜烈的女子,竟然会输给这样一个低如尘埃的毒妇。
    纪无咎跟他们一起跪在台阶下面,长长的睫毛将他的心事掩藏得干干净净,根本让人窥探不处他究竟在想什么。
    想什么?既然李湛知道了自己跟姜翠微有杀母之仇,他所想的,不过是怎样帮李湛报仇罢了。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二章
    迟迟跟沈清扬的婚期定在年后,李湛把大小事务全都交给了姜素素处理,姜风荷如今心忧她母亲死亡的真相,再没有心思跟她姐姐争抢。算起来,这是迟迟在宫中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这一年是李湛登基的第一年,三月份就碰上了洪水,接着九月有庶人李岩和李雨霖叛乱,好不容易解决了,迟迟这边又出了问题。眼看着迟迟的事情也终于摆平了,李湛以为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没想到南方突然传来农民暴乱,报上来的时候已经是镇压不住了。
    李湛尚且还没有从身世当中回过神来,这边又出了这样的事情,眼看着就是年关,他一个新君,权威还没有立起来,这个时候,姜赋淳手上的那些老臣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跑到外面去。李湛急得连饭都吃不下,嘴上更是多了几个水泡,觉也几天没有睡好,后来还是纪无咎看不下去,给他出了个点子,说是派姜永彦出去。
    他是世家公子,又在朝中领了职,派他出去也应当。况且他是姜赋淳的独子,姜赋淳就是再想给李湛使绊子,也没道理要不让自己儿子好过。他过去,地方官员看在他是姜赋淳公子的面子上,定会与他方便行事。如今姜氏父子反目成仇,只是姜赋淳自己不知道罢了,如果不趁着这个时间让姜赋淳吃几个亏,等到他回过神来,什么都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