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颜为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色娇羞,宋相宜到底有些不好意思地阻拦出声:“阿夏,你不用……”
    “对了,我最喜欢吃醉仙楼的糯米鸡,李公子点菜的时候可别心疼银子呐!”
    故意打断宋相宜,盛夏笑着摆摆手,转身便向着酒楼外面走去。
    街上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盛夏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却不想偶然间抬头,迎面正遇上怒气冲冲走过来的一个“熟人”。
    “盛夏你别跑,你给我站住!”目光甫一落到盛夏身上,唐婉凝尖细的嗓音便响了起来,连旁边来往的行人都不顾,想来是有些气急败坏了。
    “别跑?唐三小姐莫不是昏了头?我可是一直站在这里买东西不曾动过身子。”嗓音微冷,盛夏虽然不知道唐婉凝为什么又好端端的来找事儿,但她才不会给她半分好脸。
    “知道不敢违抗我的命令就好,”怒气不减,唐婉凝几步走到盛夏面前,似是终于在丫鬟的提醒下意识到旁边人太多一般,狠狠道:“你跟我去马车上,我有话要问你!”
    “不去。”冷淡的嗓音斩钉截铁,盛夏眸色冰冷,对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唐婉凝十分不耐烦,“有什么话就这里说,不说就别说。”
    “你竟然敢说不去?!我唐婉凝说出去的话,还从来没有人敢违抗!”怒目圆睁,刚刚平静下来些许的唐婉凝立刻变了脸,想都没想就对着左右吩咐道:“给本小姐把她带上马车去!”
    “是,小姐。”
    左右的仆役低低应了一声就要上前,却猛然发觉,刚刚还站在摊子旁边的盛夏,只不过晃了一下身子,竟然就越过他们站到了唐婉凝的身边。
    “就凭他们几个也想要强行带我走?唐婉凝,你确定?”
    一贯平静的嗓音里是森然的寒意,盛夏贴着唐婉凝的耳畔一字一顿,让她没来由得抖了一下,连带着说话都没了先前那趾高气扬的样子。
    “盛夏,你,你想干什么?这里,这里可是大街上,你,你不要太过分。”
当年旧事浮 第61章 叶青求助(1)
    盛夏脸上浮起几分好笑:“方才是你自己拦了我的去路,现在又问我要做什么,唐三小姐,你的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盛夏你的脑子才坏掉了!”唐婉凝咬牙切齿。
    “谁脑子坏掉了谁自己知道,我可没这闲功夫陪唐三小姐你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讨论这种无聊的问题,”唇边的笑里带了嘲讽,看到唐婉凝脸上一闪而过的僵硬,盛夏知道,她听明白了自己的暗示。
    正午之下,闹市之中,两个名门贵女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争相斗,就算是唐宰相府不怕现眼,她盛将军府还丢不起这个人呢!
    嘲讽的话音落地,盛夏转身便走,只留下唐婉凝一人在原地气得干瞪眼却没有旁的法子阻拦——
    盛夏说的不错,若是自己在这里吵吵闹闹的事情传到家里去,让父亲知道了,怎么可能给自己好果子吃?
    可是,心里的这口气,又叫她如何能够咽得下去?!
    “阿夏,方才怎么了?那个唐婉凝怎么总是阴魂不散的缠着你?”神色愠怒,宋相宜出声问道。
    刚刚她送李俊泽离开,在楼上瞧见熙熙攘攘的街上围作一团,细细瞧去竟是看到了唐婉凝的贴身丫鬟,她便知道唐婉凝又是没安好心的来找盛夏的麻烦。
    只是她的脚步才刚没迈出醉仙楼一步,盛夏便已经回来了。
    “没什么,大概是吃错药了吧。”耸了耸肩,盛夏的语气轻描淡写,却是对着宋相宜皱起的眉心伸出手去轻戳,笑道:
    “你瞧你,怎么总是皱着眉头?瞧着好像唐婉凝整日里针对的那个人是你一般。快点笑笑,不然生了皱纹,到时候你的李公子一掀盖头,发现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后悔了可怎么办?”
    “去你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就知道拿我开玩笑。”面色发红,宋相宜恨恨出声,“你才是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呢!你才会被苏侍郎嫌弃呢!”
    “关清让什么事?你这张嘴,惯会浑说。”
    抬手就要去戳宋相宜的嘴,盛夏没想扑了个空,早有准备躲了开去的宋相宜可没打算放过她,闪身向后,便开始了苏清让有多好的碎碎念,直让盛夏觉得,宋相宜大概背着她收了苏清让不少的好处费。
    只不过,唐婉凝今天这忽然而来的奇怪举动究竟是为了什么?
    耳边是宋相宜止不住地碎碎念,举着筷子吃东西的盛夏脑子里却是有些走神儿。
    唐婉凝虽然素日里是有些骄纵跋扈,但也不至于如今日这般当街冲着自己发难,毕竟,她们两人背后的家族颜面是要有所顾忌的。
    可是,她今天瞧着唐婉凝的脸色似乎特殊的气急败坏……盛夏觉得,京城里近来一定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只是,能去问谁呢?
    宋相宜显然是个不知情的,润王言她又不想主动招惹,旁的人她也不太熟悉,除了……苏清让。
    脑海里瞬间浮起那张温文尔雅的脸庞来,盛夏在心里点点头——就这么定了!
    反正明日恰逢休沐,她也有些日子不曾与苏清让一起出来喝茶了!
    然而计划终究是赶不上变化。
    等到第二日太阳才刚刚升上天空没有多久,尚未来得及换好衣服出门的盛夏,便只听得门外走廊上响起一阵小跑着的脚步声,打开门,贴身的小丫鬟便跑了过来。
    “小姐,府外有个自称叶青的少年公子想要见您。奴婢瞧着这公子脸生,怕不是京城中人。”
    同盛夏在一起相处的久了,知道她不是那盛气凌人的主儿,小丫鬟的胆子便大了不少,话也多了起来。
    “叶青?”下意识地重复出声,盛夏将这名字在脑海里迅速过了一遍,一张青稚而认真的面孔便浮了上来。
    是南陵城府衙的那个年轻捕快。
    “你让他在前厅稍等,我马上就过去。”对着小丫鬟吩咐出声,盛夏心里一阵纳罕:他来找自己做什么?
    前厅之中,叶青一脸风尘仆仆。
    盛将军府的威严让他有几分局促,尽管片刻不歇的赶路让他口干舌燥,然而接过小丫鬟端来的茶水,他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他向来知道盛将军的地位,但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更加没有想象到会是如此的高大威严。
    盛姑娘她,会帮自己么?
    低头看着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叶青的心里不由得浮起了几分忐忑,这个问题,可是他从南陵城快马加鞭赶来时,从来不曾想过的。
    “叶青,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脚步踏进前厅,盛夏便问了出声。
    来时的路上她想过,自从上次南陵城的前任捕头赵凡因为渎职罪,而被革职查办之后,向来表现突出的叶青,就被委以重任。
    如今正是夏末秋初的忙碌时节,若是没什么事儿的话,叶青是断不会上门来找自己闲聊叙旧的。
    “叶青见过盛姑娘。”忙不迭地从椅子上起身,叶青不知怎的,看到盛夏的一瞬间却是松了口气,仿佛她天生就带着令人放心的无形力量。
    “叶青此番前来,确实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眼下手里有桩案子,想请盛姑娘帮忙。”
    “案子?”盛夏严肃了面色,“南陵城?”
    “严格上说,也不算是在南陵城境内,是在南陵城和京城郊外相接的一个村落,那里的管辖归属向来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
    若是遇上有利可图的事情还好说,两边的衙门都很积极的伸手来管,可若是遇上什么麻烦事儿,那就不好说了。
    属下这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前来请盛姑娘帮忙的。”
    叶青本就老实,更何况他本就是来求盛夏帮忙的,所以也没遮掩的实话实说。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想将这桩案子的管辖权移到南陵城府衙的手里?可林大人呢?他什么看法?”
    盛夏眉头微蹙,这事儿并不是她借着盛将军府的名头去刑部打个招呼就能轻松解决的,若是林大人不愿管这案子,自己强塞过去也不是一回事儿。
    “林大人对接手这案子没意见,就是这事儿总也没个明确的说法,所以他也不太好直接出头,怕被别人误会南陵城想要怎么样。”
    “既然林大人同意接手,那这事儿就好办了。”听到叶青的回话,盛夏心中的担忧散去。
    将这事儿在脑子里又转了一遍,盛夏觉得,自己就这么直接过去还是不妥,起码找个官府里的人事先问问才好不出岔子。
    “我现在就托人去问问,你路途奔波,现在这里好生歇息一阵吧。”思忖着出声,盛夏就准备转身离开,却不想叶青的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盛夏站定脚步,直直地看着他。
    “盛姑娘,叶青其实还有一个,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犹豫再三,叶青还是开了口。
    方才盛夏答应得那般爽快,已经是让他心里有所过意不去,如今还有个更“过分”的要求,生性不愿意麻烦别人的叶青,更是有些难以张口。
    可,为了村子里的百姓,他不得不说。
    “手头的这个案子,我之前已经和几个同僚私下里调查过一段时日了,可是一丁点儿的头绪都没有,所以我想,我想……”
    “想让我帮忙一起破案?”眼看着叶青实在是有些难以开口,盛夏也不愿为难他。
    “嗯,是想请盛姑娘一同帮忙破案。”咬了咬牙,叶青抬头直直看着盛夏。
    “是什么案子?卷宗带了吗?”转向门口的身子又转了回来,盛夏捡了张椅子坐下身来,直截了当地问道。
    “带了,带了,都在这里呢。”短暂的愣了一瞬,叶青脸上先前纠结的表情瞬间换成了欣喜的笑容,他忙不迭地将背包里的卷宗递了过去,却是薄薄的几页少得可怜。
    “这案子,应该是宗命案,但因为一直都没有发现受害者的遗体,所以不能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命案来归档。”
    看到盛夏的目光落在卷宗那白色的背签上,叶青赶忙解释出声,在大胤朝,白色的背签表示人口失踪案件,红色的背签才表示是命案。
    “你先别急,我写封信给朋友,让他去问问案件该如何移交,然后再来跟你商量案情。”粗略地浏览一遍卷宗,盛夏的眉头微微有些蹙起。
    抬手拿起小丫鬟递上来的纸笔,她言简意赅地写明了自己的意思,又用火漆和信封封好,交给了候在一旁的仆役,道:
    “拿去送到户部苏侍郎那里,就说案情紧急,请他务必要帮我想想法子。”
    盛夏没有夸大,叶青送来的这桩案子确实有些紧急。
    这个名叫枫叶村的村子,从三年前起,就连年有孩子失踪。
    许是因为孩子失踪时的天气太过诡异,又许是因为孩子失踪的路线太过蹊跷,枫叶村已经渐渐有些闹鬼的谣言传了起来。
    尤其是前些日子才刚刚失踪了两个孩子,一时间流言四起,整个枫叶村人心惶惶,甚至有些有孩子的村民都准备拖家带口的搬离那个他们从小长大的村子。
当年旧事浮 第62章 叶青求助(2)
    枫叶村第一个孩子失踪在三年前的秋日雨夜。
    秋雨凄寒,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坐在家里的中年妇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却始终不曾在枯藤缠绕的院门前看到女儿小七那蹦蹦跳跳回家的熟悉身影。
    彼时小七的父亲染了风寒卧床不起,才不过九岁的小七异常懂事,白日里帮着母亲做家务照看年幼的弟妹,下午太阳好的时候,便随着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上山去捡拾柴火松果准备过冬。
    然而三年前的这个秋夜,小七却再也没有回来。
    眼见得邻居家的孩子个个都蹦跳着跑了回来,左等右等不见自家女儿身影的妇人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冒雨跑出门去询问,才发现下去同小七一起上山的孩子全都回了家,除了她的女儿小七。
    妇人心焦不已,慌乱地跑到村长家中求助。
    村里的男人们听说孩子在山上没有回来,便披戴着斗笠点着油灯,摸黑冒雨进山去找——如今已是深秋,山里的野兽在饥寒交迫之下也随时会出来寻找食物,尤其,是这下雨的夜晚。
    枫叶村的村民们寻人寻了一整夜,呼喊声并着晃动的灯影在山间雨幕中此起彼伏,然而除了小七的一只湿漉漉的鞋子和一把丢在泥潭里的镰刀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找到。
    小七的父母哭得伤心欲绝,年迈的村长也不忍心,只得又安排了村子里的青壮年们接连寻找了几日,却仍旧没有一丝一毫的新发现。
    只有当时同小七一起上山的孩子,在大人的连番追问下,支支吾吾说出了小七同他们赌气比赛而另寻了道路下山的事情。
    可与小七一起走了旁路的另外一个小姑娘却安安全全的回到了家,问她路上发生了什么,也是哭哭啼啼的说不明白。
    于是一时之间种种猜测顿起,议论纷纷的人们谁都没有想到,小七的失踪只是个开头,接下来的两年,每年都有孩子莫名其妙地失踪。
    第二年是两个相携着去自家耕地里给下地劳作的父母送饭的兄妹,装着空饭碗的篮子被丢弃在路边,两个孩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连打斗挣扎的痕迹都不曾有。
    如今,让叶青忧心忡忡前来求助帮忙的,是三天前刚刚失踪的两个小男孩。
    两个孩子一个七岁一个八岁,都是枫叶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三天前的傍晚,几个孩子如往常一般打打闹闹的在村头玩耍,忙着在地里劳作的大人们也没有过多的在意,可等到天黑之后家家户户喊孩子回来吃饭的时候,才发现有两个孩子失踪不见。
    而这次,却算得上有一个目击证人在场。
    “目击证人?”从卷宗之中抬起头来,盛夏看着叶青,这卷宗上可是没有写着这一条。
    叶青皱眉,道:“也是个孩子,据说当时他们三个人觉得在村头呆着无聊,就想一起上山去寻些果子来吃,谁知道半路他内急,便躲到一旁的大树后面去解决,另外两个孩子也没刻意等着他,就继续向前走。”
    然而没有片刻的功夫,那躲在大树后面撒尿的孩子便听到接连几声惊恐的尖叫。求生的本能让他满心惊恐地向着背离尖叫声发出的方向跑去,甚至连裤子都没来得及提起,一路磕磕绊绊向着山下跑,他终究还是大着胆子回头看了一眼——
    一个巨大的黑色身影出现在尖叫声发出的地方,那黑影只是极快速地一闪,那尖叫着的孩子便向着地上摔倒而去,接着,便消失了踪迹。
    落跑的孩子难以置信地揉揉眼睛,高高的山上又恢复了先前平静,仿佛方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因为这孩子描述的太过含混不清,所以当时去询问的官差也没太当回事儿,只当是孩子被吓到了胡言乱语,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进卷宗里。
    我过去之后,听到村子里的鬼怪传言觉得不对劲儿,仔细追问了几家村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
    眉头皱得更紧,叶青显然对先前那官差的办案做事十分得不满。
    “鬼怪传言说得是什么?”盛夏不由得也摇了摇头,但凡官差办案,哪个不应该是仔细询问,半条线索不敢放过的?这次倒好,这么大一个目击证人摆在眼前,居然就这么被当成是孩子的胡言乱语?也真是太过玩忽职守了!
    “大概就是山里来了妖怪,专门抓小孩子来吃,前两年的孩子,也都是被妖怪抓走吃掉了。而那妖怪凶恶得很,连骨头都不吐,所以这么长时间,所有失踪的孩子连尸骨都不曾被找到。”
    回忆着出声,叶青有些不明白盛夏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这样的鬼怪传言大体不都是这个样子么?
    “我要更具体的说法,比如那鬼怪长什么样子,走路有没有声音,最喜欢在哪里出没,所有的说法,越细越好。”
    沉吟着出声,盛夏似是看出了叶青心里的疑惑,顿了顿嗓音,又道:
    “只有一个小孩子在过度惊吓之后说出那样的情形,不足以形成全村流传的鬼怪传言,也不会让村里人惊慌失措到要搬走这么严重的地步。
    肯定是这个孩子的说法勾起了旁人别的回忆,一点点串联起来,才会让人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渗人,然后惶惶不可终日。”
    “旁人别的回忆?”下意识地重复出声,叶青愣了一下,问道:“盛姑娘你的意思是,平日里其实已经有人看到过凶犯出没时的情况了?”
    “嗯,绝对有可能,”点点头,盛夏继续道:“尤其是前两次孩子失踪之后,村长都曾组织村民大规模的到处去搜寻,肯定有人在这期间看到或者听到了些什么,但却没当成一回事儿。
    如今被这个孩子看到的情形一串,反倒是形成了吓人的鬼怪。所以,我才说要将这鬼怪的传言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