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颜为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逍说,我当初明知道他挖给我跳的陷阱,最终是要来取你性命的,可我为了救宋相宜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跳进去。

    也就是说,在宋相宜和你之间,我选择了保全宋相宜抛弃你。

    可是,我没有,言涵,我真的没有要抛弃你。”

    哽咽声重,盛夏有些难以为继。

    明明知道言逍说这些是为了迷惑自己的心智,可她为什么心里就是这么难过呢?

    “傻瓜,我当然知道你不会抛弃我,我当然也知道,你选择去救宋相宜,是因为这些只应该是我们两个人一起面对的艰难困境。

    无论是生还是死,这都是我们两个人一起要面对的事情,宋相宜是无辜的,我们不能自私的把她也带到危险中来,是不是?”

    浅笑着出声,言涵抬手轻轻的理顺了她有些纷乱的额角。

    “而且我知道,你这么做也是因为相信我,相信我一定能平安的把我们两个人都救出来,确实,我也做到了不是么?

    所以,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当年那样艰难那样危险你都没有抛弃我,我知道,你永远都不会抛弃我。”

    嗓音轻柔,言涵望向她的双眸仿佛深邃宇宙,带着无边的宠溺将她深深的包裹其中。

    盛夏看着他,看着他,不由自主地在下一秒直起身子,然后轻轻的吻上了他的双唇。

    干涸,微凉。

    不似往常那般柔软温暖。

    却比往常更有温柔而令人沉浸的迷醉。

    抬手回抱她的脖颈,言涵在愣了一瞬间之后便立时反客为主拉近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任殿门外面炮火连天,喊杀震山,他们只守得殿内这一方小小的帷幔天地,守得他们彼此间的一份不可损毁的安宁……

    夕阳西下,余晖血红。

    高高的殿门打开又关合,盛夏看着那清俊背影彻底消失在殿门之外,回过头来,又是一室的沉寂。

    只是这个时候,殿门之外也是一片沉寂,一片反常的沉寂。

    身负重任的言涵注定不能休息太久,哪怕前来诊治的太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却也不得不在他的伤口上缠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纱布,然后放他离开休息的大殿。

    皇宫和京城的争夺已成胶着之势。

    就像是言恒之前所说的那样,他们自己没有准备好,言逍的人也没有准备好。

    但显然,言逍和唐家还是占据了有利位置的。

    城外,被穆峄城率兵抄了家底儿的唐叶铭着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前去接应的得力将士接连被俘虏,顺带还被拷问出了进城的密道所在,甚至还得到了一些行军布阵的安排。

    但苏大人在城门内外的布防还没有做好,穆峄城率兵攻进城门的时候,除了城防营的人在城内接应之外,增援的士兵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从各处集结到位。

    以至于最好的攻城战机被贻误,攻入京城的时间要比预计迟了将近一个时辰。

    而就是这一个时辰的延误,皇宫内的将士便有些难以为继,等到穆峄城率兵打到宫门之时,为了不打乱夺宫守殿的原计划,便也只能任由穆峄城几乎毫无内应的自己强行攻打。

    “派去接应峄城的人手还有多少?”

    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言涵看着皇宫战地图出声问道。

    “回主子,已经剩下不到二十人了,他们刚刚才安置好殿外的布防,现在已经在去南门的路上了。”

    青影来来回回,接收汇总着各个战地传来的消息。

    “二十个人太少了,峄城已经带人在南门那边进攻了一阵了,禁卫军很大一部分人手都已经过去抵抗了,我们派二十个人过去,连杯水车薪都做不到。”

    嗓音沉沉,言涵摇了摇头。

    二十个人,即便都是强手中的强手,精英中的精英,一旦投入到数以百计的敌人之中,根本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人手了,战线时间拖得太长,禁卫军和御林军还是占了上风的。”

    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青影自然也知道这二十个人的无济于事。

    可现在皇宫内绝大多数人手都用在守卫大殿,以确保身处殿内的言恒与其他大臣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便是攻破和占据宫内的重要据点。

    言逍的人手多,言涵的据点重要。

    两方抵消,才有了现在这样微妙的、似乎双方战平的事态。

    可青影不是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他不是不知道,在两方胶着的持久战中,到底什么才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那就放弃这两处据点,”沉吟片刻,言涵返身走到地图面前,迅速的拔掉了上面两个代表已经被他们所占据的红旗。

    “可是……”青影有些犹豫。

    这两处据点,可是纵观皇城内战况的绝佳位置。

    “没什么可是的,穆峄城带人攻进皇宫才是最重要的。他晚一刻,我们就有一刻的危险。

    如果他迟迟不能攻进来,我们所有的据点,包括你我,全都没有好下场,不如趁现在还来得及,尽早丢卒保车。”

    下了决定便不再犹豫,言涵回过身来,又沉着嗓音补充道:

    “让这两处的人全都撤去南门支援穆峄城,一个都不要留下,更不要恋战。

    我们越是人少,就越要集中兵力攻打最重要的地方。”

    “是,属下这就去传令。”

    咬紧了嘴唇,青影领命转身而去。

    血红的残阳将整个宫殿铺上一层诡异而苍凉的色彩,昔日里辉煌热闹的宫殿,如今只剩下瑟瑟发抖的烛火还在咬牙坚持着。

京城风云起 第211章 大臣的权衡

    被放弃的两个据点很快变成了御林军的囊中之物。

    只是当他们趾高气扬的登上层层高楼向着整个皇宫眺望而去时,才发现除了漫天滚滚的黑云与猛烈的狂风之外,再也看不到这宫殿丝毫昔日的宏伟迹象。

    正堂大殿之中,连续不断的对质争执,已经让殿上的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殿外雷声又起,似是在配合着殿内激烈的争吵。

    “肃王殿下,请恕老臣无礼,当年先皇驾崩肃王殿下并不是不在京城。

    为什么那个时候殿下没有站出来质疑和制止新帝的登基,反而是跟着群臣一起朝拜,辅佐新帝天下归心。而时隔多年,又拿出这些所谓的证据来质疑新帝的身份?

    肃王殿下,您这么做不得不让老臣怀疑您的居心啊。”

    苦口婆心,这种再不需要留有余地的时候,唐松哲自然是站在抵制言恒的第一线的。

    “唐宰相不用说的那么委婉,外面已经乱成这样,唐宰相要是再猜不出本王今天到底想做什么,倒是白费了这么多年辅佐朝政的功夫。”

    脸上挂着冷笑,言恒依旧是那副沉稳内敛的模样。

    “本王今日,目的就是将言逍从这皇位上拉下来,为的是大胤朝黎民百姓的幸福平安。

    言逍当年身为皇子却以下犯上,弑父杀兄,通敌叛国,窃夺皇位,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坐在大胤朝的龙椅之上,怎么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又怎么能够给大胤朝的百姓以平安幸福的生活?

    本王今日若是不坚持到底,拨乱反正,我大胤朝迟早要毁在言逍这乱臣贼子的手中。”

    沉沉出声,言恒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或许,当初若是没有言涵这么天资聪颖、样样过人的皇子存在,先皇既定的太子便也是非他莫属。

    言恒有这个安定天下的本事,他只是比不过言涵罢了。

    “简直荒谬!”唐松哲甩了甩衣袖,“当年先皇驾崩,老臣恰好守在先皇身边,真真切切的听到先皇传位于新帝,哪来肃王殿下你扣的这么多罪名?”

    “本王向来不随意给旁人乱加罪名,既然当初唐宰相你也在父皇身边,那方才那些罪名,你也都有一份。”

    冷冷出声,言恒抢在他开口之前又道:

    “父皇病疾缠身已久,他一贯深谋远虑又怎么可能不事先立下密旨来指明继承皇位的人?

    可无论是赶在安王尚未回京之前就立刻登基之时,还是现在当庭对质之刻,你,言逍,”

    转身将矛头重新指向站在那里的言逍,言恒一字一顿道:

    “你都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来证明父皇当初确实传位于你,没有圣旨,没有令牌,没有玉玺,甚至连父皇身边最信任的太监总管都没有。

    你只凭着自己的红口白牙和几个奸佞之臣的随声附和,就抢夺了天下之主的身份,言逍,你不觉得心虚吗?”

    “心虚?朕有什么可心虚的?父皇驾崩的毫无预兆,只有朕一个守在他身边尽孝,他及时传位于朕又有何错?

    今日你犯上作乱,拿些假的证据来意图夺取王位,你不觉得心虚吗?你不觉得愧对父皇在天之灵吗?”

    言逍诘问的话音尚且没有落地,天边忽然炸开一道惊雷,耀目的闪电蓦地照进大殿,将昏暗的殿内照得仿若白昼。

    “本王劝你做多了亏心事,还是别轻易提及父皇在天之灵的好。”

    眼看着殿内许多大臣面色骤变,言恒冷笑着出声。

    “你妖言惑众!”言逍咬牙切齿,面色却有些铁青。

    “言逍,你不要再白白浪费口舌的狡辩,你狡辩的越多,便越是显出你的心虚来。

    今日众大臣都在殿堂之中,你有证据便拿出来,没证据便认罪伏诛,本王自会顾念兄弟之情给你个痛快。”

    心知多说无益,言恒干脆利落的拦住了言逍要再度挑起议论争辩的话头。

    今日的朝堂争辩,不过是为了争取日后中立之臣的辅佐支持,至于到底谁能真正得到这皇位,看的,还得是外面将士的厮杀,看的,还得是谁手中掌握了足够多的、能稳固朝野的军队。

    “给朕来个痛快?言恒你好大的口气!你知不知道,犯上谋逆是要五马分尸的?!”言逍气愤之下,狠狠地拍着桌子。

    “你想要五马分尸?那本王就成全你。”

    面无表情,言恒的目光在殿中大臣身上逡巡一圈,再度说道:

    “各位大人,今日之事我言恒虽然有着犯上作乱之表,但行的是拨乱反正之时。

    如果此事只关乎本王一个人的利害,本王绝对不会闹出今天这样令各位、令全城的百姓不得安宁的事情来,只是事关大胤苍生,本王不得不舍小利以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安稳。

    如今本王物证在此,人证与上官大人一起在归京的途中,其中是非曲直,还请各位大人判断。”

    干脆利落的说完一席话,言恒双手负在身后闪身站在了大殿一侧,任由言逍和唐家的人再怎么挑衅,也始终是一言不发。

    那副笃定且从容的模样,倒真是让在场上了年纪的大臣们刮目相看——

    他们一向只知道安王言涵一表人才,睿智通透,却还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一贯内敛寡言的二皇子,竟然也有这般耀眼的锋芒。

    “肃王殿下,各位同僚,”大殿中静默良久,终于有人开了口,而这言语之间的称呼已经让他的态度泾渭分明。

    “请恕老夫斗胆了,今日之事,肃王殿下物证确凿而对方却拿不出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

    想当年先皇突然驾崩之事,老夫亦觉得蹊跷,如今看来,老夫觉得或许当年我们是真的被骗了,以至于助纣为虐这么多年,当真是枉费先皇对老夫的信任。”

    果不其然,开口的老臣选择了站在言恒这一边,未及旁人开口,他又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殿下,老夫真是惭愧啊!”

    “孙大人,你该不会是与这帮反贼事先勾结商量好了,只等着这个时候来冒充公允的好人吧?”

    唐松哲当即皱着眉头站出来反对。

    刚刚开口为言恒发声的是掌管吏部多年的孙衡大人,朝堂上许多的年轻臣子都曾经是他的学生,要知道,他的意见如何将会影响到很多人的看法与抉择。

    “唐松哲你莫要血口喷人。老夫与你共事多年,你是什么样趋炎附势的小人,老夫看得清楚明白。

    老夫一生行得正做得直,与你这只顾自己利益、颠倒黑白助纣为虐的人没有丝毫的可比性,你不要拿你自己的龌龊心思来推测老夫!”

    义正辞严,孙衡语气里的蔑视没有丝毫的掩饰。

    原本他只是知道唐松哲和唐家是有些不可告人的猫腻,但这段时间一路走来,他才发现与自己共事这么久的人居然有这样一副难看的嘴脸。

    简直是,奇耻大辱。

    “唐宰相,在下也觉得孙大人说的没有错。在下虽为官时日不长,但也是能够分得清是非黑白的。

    你要是想证明肃王殿下是在犯上作乱,那就请拿出能证明当年先皇确实传位于大皇子的证据来,否则,在下便只能站在肃王殿下这边了。”

    又一个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

    “可笑,真是可笑。我们大胤朝的真命天子在上,你们这群人居然勾结好了要犯上作乱,还这般振振有词,简直是,简直是苍天难恕!”

    言逍这边的大臣亦不甘示弱。

    “苍天难恕?!你们也有胆子提苍天?真当苍天不长眼不会惩罚你们这些谋逆之人吗?!”

    ……

    你来我往,你争我夺,殿堂之上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口舌之争,激烈之时,文雅了一辈子的老臣们甚至挽起了袖子要对打,还好及时的被尚且冷静的大臣拉了开来……

    大殿之外暴雨一阵紧似一阵,站在那里的言恒根本没有心思去听众臣的争吵,他的注意力几乎全都放在了殿外——

    他想知道现在大殿外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可不管他如何努力去看,却只能看得到两厢僵持对垒的将士,还有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重重雨幕。

    “证据也可以伪造!反正先皇已经不在人世,那些所谓的证据也不会开口说话,当然随便你们怎么说都行了!”

    唐松哲怒气冲冲的吼叫扯回了言恒游走的神思。

    “那你们岂不是连伪造的证据都拿不出来?!”先前说话的年轻大臣反唇相讥,分毫不让。

    “我们没有伪造的证据,正说明我们没有心虚,我们不需要用伪造的证据来证明自己!”

    跟在唐松哲身边,另一个大臣同样寸土必争。

    “你胡搅蛮缠!”

    “你无理取闹!”

    耳听得争执开始转移焦点,言恒微微皱了皱眉头,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却听到殿门之外掀起一阵骚动。

    还没等殿内的人来得及跑出去查看情况,便只听得殿外传来一声朗朗话语:

    “谁说肃王殿下只有手里不会说话的物证?!”

京城风云起 第212章 势如破竹

    霎时之间,殿内所有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殿门之外。

    只见言逍的守兵前一刻还兵器凛凛,下一秒便如被冲毁的堤坝一般节节败退。

    而无数后退的溃军之中,安王言涵缓步走了出来。

    灰蒙蒙的雷雨中,他仿佛那最耀目的一道闪电,在刹那之间,劈开了沉寂已久的黑暗。

    眼看着他一步步走进大殿,因争吵而挤作一团的人群不由得全都向后退了一步,硬生生地给他让出一条通向最高位的路来。

    “皇兄,已经有一个人证提前赶了过来,”径直走到言恒面前,言涵尊敬的态度让众臣的心里不由生出一丝疑窦。

    “辛苦你了。”言恒点点头。

    虽然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太多的表情变化,可心里却着实松了一口气——

    言涵能顺利带人走进大殿,就证明皇宫的局面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起码,穆峄城应该带着一部分的人手成功的进入了皇宫。

    “臣弟应该的。”言涵点点头,微微抬眼扫视了一下殿内众人,将跟在他身后的男子做了介绍,道:

    “这位是南陵城的常大夫,他本姓杨,是前来为当年之事作证的。”

    “姓杨?难道是……杨太医的儿子?”

    言涵话音落地,人群中便有个声音响了起来。

    当年杨太医与他们一起共事许久,家中的孩子他们自然是见过的。

    哪怕,是当年未曾养在杨家大宅里的这个孩子。

    “草民的父亲正是当年就职于太医院的杨先正,如果草民没有记错的话,您应该是吏部的孙伯伯?”

    常大夫行了个礼,缓缓出声说道。

    “对,是我,当年你小的时候我曾经随你父亲见过你几次,没想到咱们再次见面,你也变成了这样年纪的大人。”

    笑着点点头,孙大人目光里满是欣慰。

    当年先皇驾崩,太医院首当其冲遭了牵连,杨太医全家被抄家处以极刑,他本以为今生只能替老友抱着深深的遗憾了,却没想到,还能见到杨家留下来的血脉。

    “你们是来这里叙旧的吗?”一个大臣重重的冷哼出声,“杨太医的儿子?杨太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